七年级语文邓稼先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课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元勋(xūn)挚友(zhì)戈壁滩(gē)燕然勒功(yān)B.谣言(yáo)日醺(xūn)摄氏度(shè)妇孺皆知(rú)C.萦带(yíng)殷红(yīn)罗布泊(bó)鲜为人知(xiān)D.奠基(diàn)选聘(pìn)直肠癌(ái)任人宰割(zǎi)2.下面语段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中国文学群星璀璨的天空,谁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如果不分先后,全部交由民众海选,能选得到那位行吟于江风草泽,孤高离群,悯人_____的屈原吗?能选得到那位僻居荒村,守志安贫,洁净的陶渊明吗?能选得到那位身历酷刑,笔力千钧,凝练_____的司马迁吗?当然,也不会选到那位飞与巨鸟,舞共迷蝶,神思_____的庄子了。

“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

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

A.淡远深远玄远怀远B.怀远淡远深远玄远C.玄远怀远淡远深远D.深远玄远怀远淡远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带病参加劳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B.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在大学里,我们有幸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

D.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被后辈人学习和夸赞是当之无愧的。

4.下面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不仅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的共鸣。

(将“而且”改为“最主要”)B.为了提升全民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提高全民阅读的习惯。

(将“提高”改为“养成”)C.大约在两千年左右前,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开始用有韧性的树皮造纸做伞面,然后涂上油脂或天然桐油,油纸伞应运而生。

(删去“左右”)D.那一年,不多不少,我刚好16岁,正是意气风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堂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堂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课堂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鲜.为人知(xin)开拓.者(tuò)B.鞠躬尽瘁.(cuì)难堪.(kān)C.热泪盈眶.(kuàng)说.服(shua)D.徬徨.(huáng)挚.友(chì)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仰慕:敬仰思慕。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备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力量。

C.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元勋:最高领导人。

D.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

没有徬徨..,没有矛盾。

徬徨:徘徊;犹豫不决二、课文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小标题,围绕邓稼先写了与他有关的六个方面的内容。

请你补充其他三个方面的小标题。

历史背景→→性格品质→→沙漠创业→三、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文章第三部分中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四、文中多处使用成语,请你找出几个,先解释,然后写一段话,用上这几个成语。

五、勾画出评价邓稼先的句子或词语,说说从这些评价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邓稼先一、1.B 2.C二、生平功绩、民族感情、热情赞颂三、(1)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

(2)这样更能突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祖国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中国人在面对自己国家事务时,表现出了更加可贵的优秀品质,让人再次感念邓稼先之伟大。

四、略五、词语略;从这些词语中读出了作者对民族的深情,对祖国的热爱,对邓稼先的敬佩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1.邓稼先 课时练习02(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下册语文1.邓稼先 课时练习02(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1课《邓稼先》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对下列画线词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A.介词连词助词动词B.动词连词介词名词C.副词连词介词动词D.副词连词助词名词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佩服诞生选骋可歌可泣B.挚友戈璧仰慕层出不穷C.癌症决胜孕育妇儒皆知D.睿智叱咤氢弹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他带病参加劳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B.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第1课《邓稼先》课时作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课《邓稼先》课时作业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 邓稼先【基础作业】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组委会先后出台了专家选聘.(pìng)、人才招聘、筹办人员教育培圳等86项政策。

B.在饱含深情的宣讲中,“两弹一星”元勋.(xīn)们的经点话语让现场观众湿了眼眶。

C.在中华民族伟大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奋力前行,致死不邂.(xiè),攻克了一座座科学技术的高峰。

D.他,站起来是一把伞,为人民群众遮风挡雨;俯下身是一头牛,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cuì)。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他们是当之无①的“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真正的时代②模。

我们要宣传他们的事迹,让他们的名字家③户晓,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A.①傀②揩③谕B.①愧②楷③喻C.①愧②揩③谕D.①傀②楷③喻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B.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C.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D.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4.阅读课文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回答问题。

(1)选文中用了大量笔墨来写奥本海默,有何用意?(2)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竟”的表达效果。

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这是真正的奇迹。

(3)选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素养作业】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许先生路明①见到许伯威先生时,他已经七十岁了。

这位国内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在校方的邀请下重新出山,给我们这些本科生上量子力学。

②许先生一头白发,总是穿一件灰色的夹克衫,朴素干净,夏天则是灰色短袖衬衫。

量子力学是物理系学生公认最难的课程。

许先生讲课不用投影仪,不用幻灯机,坚持写板书。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习题-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习题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带病参加班里的劳动活动,这种行为可歌可泣。

B. 这位科学家为了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奋斗了半个世纪,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

C. 在大学里,我们有幸观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经典影视剧。

D. 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被后人夸赞和学习是当之无愧的。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

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_________;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_________;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_________。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A. 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B. 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C.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D. 却垫起了你明天的高度却谱就了你明天的华章却给予了你明天的阴凉3.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 元勋(xūn)殷红(yīn)戈壁滩(gē)燕然勒功(yān)B. 谣言(yáo)开拓(tuò)摄氏度(shè)鲜为人知(xiǎn)C. 昼夜(zhòu)挚友(zhì)选聘(pìn)妇儒(rú)皆知D. 奠基(diàn)罗布泊(bó)直肠癌(ái)任人宰割(zǎi)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0”。

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沉寂多年的“0”记录。

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0”的空白。

中国的原子武器, 又是一片“0”的荒原, 邓稼先一声巨令, 蘑菇云开起, 遮盖了这个“0”的荒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题(全册,带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时练习题(全册,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全册,带答案)第1课《邓稼先》课时练习课时1基础达标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宰.()割筹.()划鲜.()为人知可歌可泣.()锋芒毕露.()páng huáng()yǎng mù()妇rú()皆知马革guǒ( )尸jū()躬尽cuì()2.选词填空。

(1)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震撼震动)。

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2)“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重稳健稳妥)的判断。

(3)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急焦虑焦躁),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全班45名同学,追捧“娱乐明星”的大有人在,崇拜像邓稼先这样的科学家的却寥寥无...几.。

B.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C.李强同学将在楼梯口捡到一百元钱交给了老师,这种拾金不昧的行为真是可歌可泣....。

D.面对主持人的一再提问,某明星终于开口讲述了那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良好的心态是“神舟九号”航天员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B.邓稼先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C.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D.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因此,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

③一个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

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

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B.①⑤③②④C.②④①⑤③D.③②④①⑤趣味语文6.有一天,邓稼先的岳父许德珩问严济慈:“是谁为中国造出的原子弹?”严哈哈大笑,说:“你去问你的女婿吧”。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邓稼先》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开拓.(tuò)宰.割(zǎi)燕.然(yàn)B.难堪.(kān) 筹.划(chóu) 殷.红(yīn)C.元勋.(xūn) 呼啸.(xiào) 彷徨.(huánɡ)D.萦.带(yínɡ) 挚.友(zhì) 无垠.(yén)2.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B.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暑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C.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娇人。

D.青海、新疆,神密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习近平于2013年10月18日会见加拿大总督约翰斯顿,称白求恩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C.辽宁男曲主教练赵明俊赛后表示:“辽宁队队员的表现值得骄傲,我们是当之无愧....的冠军!”D.他乐于助人的事迹,如此地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提到儿时从父亲那里学到的一首歌,是因为这首歌是激励热血男儿报效祖国的战歌,有利于表现邓稼先的伟大精神。

B.作者提及父亲诞生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为了再次强调中华民族曾经的历史悲哀。

C.作者说父亲“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是为了赞扬像父亲、邓稼先等中国几代知识分子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

D.文章第五部分以“我不能走”为标题,是为了提示下文内容。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课文,班级将要开展“走近邓稼先”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 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 同步习题(含答案)

1邓稼先基础通关一、课内建构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题。

当蘑菇云点缀了苍茫的大漠,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

是他,不舍zhòu yè,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沥尽心血,写下山河的颂歌。

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两弹”事业的diàn jī人; jū gōng jìn cuì,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他就是曾经鲜为人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1)给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殷( )红鲜( )为人知元勋( )(2)根据这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zhòu yè( ) diàn jī( ) jū gōng jìn cuì( )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袁隆平为了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鞠躬尽瘁,他心系国家、关心百姓的行为着实令人敬佩。

B.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后来落得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C.对中国人来说,《论语》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书,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D.他立下过赫赫战功,也遭遇过四面楚歌,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形象。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 )(2)1971年,我第一次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北京,见到阔别了22年的稼先。

( )(3)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 )(4)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的主题是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B.作者引用儿时跟父亲学到的一首歌的目的是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C.课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贯穿全文的线索是邓稼先的杰出贡献和高尚人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邓稼先课时练习题及答案一、字音、字形1. 给加粗的字注音。

邓稼()先元勋()至死不懈()鞠躬尽瘁()锋芒毕露()无垠()殷红()鲜()为人知彷徨()选聘()2. 填空组成成语。

()马功劳()刀()剑任人()()()()大海诚()诚()含辛()苦3.解释词语。

鲜为人知:可歌可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家喻户晓:二、语言应用1.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中华上下文五千年》那么厚,叫人惨不忍睹,我一看见它就头疼。

B.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站到舞台上表演了。

C.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共场合销声匿迹了。

D.在筹办这次春节联欢晚会中,他立下了汗马功劳!2.下面有语病的一项是()A.世博园里,众多国家的场馆宛如一张张国家名片,彰显着各自的特色。

B.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感人事迹一经报道,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D.在本届世乒赛上,经过运动健儿们的奋力拼搏,再次赢得了男子团体冠军三、课内语段阅读(一)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

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

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⑤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⑥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⑦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

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1.根据文章内容,给本文拟一个标题:。

2.从文章中找出一个与“家喻户晓”意思相同的成语,在其底下画曲线。

3.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相同的地方是(用文中的原话回答):4.文章表现了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表现了邓稼先性格和为人。

5.邓稼先和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截然不同的原因除了他们自身的因素外,重要的是因为6.文章主要运用了的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7.根据文章内容推断,补写出第⑦段中空缺的句子。

;。

(二)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在那里时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

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黯兮惨悴,风悲日曛。

蓬断草枯,凛若霜晨。

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

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

可是理论是否够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

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的临时问题必定层出不穷。

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1982年,他做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人们都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那是我儿时从父亲的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巍峨昆仑古今多少奇丈夫碎首黄尘燕然勒功至今热血犹殷红我父亲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仍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1.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什么?正确的说法是()A.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

B.对当年在昆明时生活的怀念。

C.寄托了对邓稼先的怀念。

D.烘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辛。

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一句话表现的是什么?3.邓稼先简短的一句话“我不能走”,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4.结尾处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用是什么?四、阅读理解①邓稼先于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

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以后,1945年从昆明西南联大毕业。

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留学,学习理论物理。

他得到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被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8年8月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

②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④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⑤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⑥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⑦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

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

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⑨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1.第③④⑤段只有一句话,为什么要单独成段?2.“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3.这几段文字,可分四层。

请用“‖”划在下面,并归纳层意。

4.这几段文字的主旨是什么?5.找出两句运用议论表达方式的句子。

参考答案一、字音、字形1. 给加粗的字注音jià xūn xiè cuì lùyín yān xiǎn páng pìn解析:根据课下注音或查找字典填上正确的即可。

2. 填空组成成语。

汗马功劳风刀霜剑任人宰割石沉大海诚惶诚恐含辛茹苦解析:在文中找到成语补充完整即可。

3.解释词语。

鲜为人知:很少被别人知道锋芒毕露、妇孺皆知、当之无愧等词语的意思。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

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

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解析:解释词语时,查找词典,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解释意思。

二、语言运用1. A解析:惨不忍睹意思是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形容极其悲惨。

一般用到悲惨的事件上,不能用到书籍上。

2.下面有语病的一项是D解析:D项缺少主语,应该将“经过”删掉。

三课内语段阅读(一)1、邓稼先和奥本海默2、妇孺皆知3、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个是两国的功臣。

4、锋芒毕露;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5、中美两国的文化、社会背景不同。

6、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自然而然地得出“邓稼先是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结论。

7、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二)1、c2、表明邓稼先从事工作的重要,表现他身负重大责任。

3、表明邓稼先坚守工作岗位,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

4、这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突出了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

四、阅读理解1、是为了突出强调邓稼先为中华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单独成段的作用,单独成段一般是为了突出强调自己的意思。

2、感受到民族自豪感,感受到邓稼先对中华民族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他的努力,让我们国家更加的强大。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我们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

文章前面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但是,自从邓稼先“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所以,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民族自豪感,感受到邓稼先对中华民族做出的突出贡献,是他的努力,让我们国家更加的强大。

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第一层:写邓稼先在国内外求学和开始研究原子弹的理论。

第二层:写邓稼先成功设计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并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第三层:写邓稼先在病重期间和于敏写了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最后因病逝世。

第四层:高度评价邓稼先的一生。

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的思路,我们结合每一段的意思,然后划分层次即可。

4、通过邓稼先一生的经历,表现了他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歌颂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解析:本题是理解文章的主旨,我们一般根据文章内容和总结的段落进行分析。

最后两段是对全文的总结,我们根据这两段内容可以概括出主旨。

5.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③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

④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辨析,语文中有五种表达方式,分别是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一般在对人物、事件叙述、描写结束后进行议论。

我们将对邓稼先评价的语句找出来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