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设计史—近代
西方设计史整理资料

工艺、玻璃器具等日用品的创造都展现出一种奢丽华贵、热情奔放、多姿多彩的风格,表现斗志昂扬的变革精神(1)建筑和家具设计:凡尔赛宫→充分迎合了当时贵族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
(2)陶瓷染织设计:构图繁密、色彩丰富洛可可风格的艺术设计:是统治者穷奢极欲、追求享乐的产物,是将巴洛克艺术风格中刻意装饰之风推向极端的结果,总体特征是轻巧而纤细,繁琐而华丽。
工业革命水晶宫博览会:1851年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第一次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建筑,开创了近代功能主义建筑的先河。
约翰拉斯金(民主主义思想):设计必须为大众服务,认为设计师要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而不是一味地抄袭古代旧有样式,使用传统的自然材料,忠于材料本身的质感,反对钢铁、玻璃等工业材料。
威廉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①艺术无大小之分,主张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②设计是为千百万人服务的,而不是供少数人赏玩的。
③主张设计的材料必须忠实于自然性质,物品的形状必须和他的使用目的相一致。
④强调设计的必然性,提出用艺术美化生活和改造现实。
⑤设计应该是整体的和系列的。
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先驱作用和启迪意义,首先提出了“美与技术的结合”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同时强调“师法自然”和忠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从而创造出了一些朴素使用的产品。
新艺术运动背景①社会因素:欧洲处于长期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机械化方式已具雏形。
②文化:“整体艺术”的哲学思想在艺术家中甚为流行。
③技术:设计师对钢铁、玻璃等新材料充满局限:①以几何化的简洁形体来反对形式主义的虚伪装饰,但又陷入以几何形取代一切的形式主义②对历史传统过分排斥,导致产品千篇一律缺乏温暖感三个喜欢的设计师。
西方设计史重点考点

1,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之后,英国的莫里斯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2,斯堪的那维亚地区包括北欧五国,即:丹麦瑞典芬兰挪威和冰岛。
3,著名的现代主义经典椅子——巴塞罗那椅是米斯的作品。
4,构成主义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建筑师塔特林创作于1919年的第三国际纪念塔。
5,开创现代公司识别设计先河的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彼得·贝伦斯。
6,绿色设计运动是近现代代指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场设计运动。
7,巴黎罗浮宫的扩建工程水晶金字塔是贝律铭的设计。
8,新艺术运动时期,为巴黎地下铁道系统设计一系列入口的是吉马德9,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运动在美国的发展。
10,最早提出比较明确的后现代主义主张的是文丘里。
11,西班牙建筑师高蒂在整个新艺术运动中最引人注目,他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12,里特维尔德的红蓝椅设计揭示了风格派运动的哲学精髓,成为先带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13,1919年,格罗佩斯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设计理论,使该校成为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
14,比利时的新艺术设计运动在比利时的设计史上被称为先锋派运动。
15,意大利设计界的最高荣誉奖叫做金圆规。
16,设计系格莱姆大厦的包豪斯最后一任校长是米斯·凡·德·罗他提出了少即是多的理论。
17.,新艺术运动的三大源泉是哥特式,洛可可式,日本浮世绘。
18.,现代设计史上公认的第一件波普艺术作品是英国国画家理查德·汉密尔顿的《究竟是什么使得现在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19.,包豪斯的三任校长是格罗佩斯迈耶米斯。
20.法国新艺术运动有两个中心:巴黎南锡。
21.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推出的一种新型玻璃工艺“法夫赖尔”花瓶系列是蒂法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2.包豪斯在教学上采用了“双轨教学制度”即,每一门课程都由以为形式导师担任基础教学和一位工作室导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
世界近现代设计简史

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一节关于现代设计史的起始时间 (2)第二节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3)第三节设计与艺术、科学的关系 (5)第四节现代设计艺术的形态范畴 (5)第二章现代设计的滥殇时期 (7)第一节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 (7)第二节工业革命初期设计发展的新动向 (7)第三节现代设计意识的萌芽——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7)第三章现代设计的肇始时期——“新艺术运动” (9)第一节新艺术运动的源流及主要表现 (9)第二节“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表现 (10)第三节新艺术运动在美国 (11)第四节自成体系的北欧设计 (12)第四章现代设计的演进时期——现代主义设计 (12)第一节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形式及特征 (12)第二节德国工业同盟和现代设计运动的发生 (13)第三节荷兰风格派运动 (14)第四节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15)第五节现代主义设计在欧美其它国家的表现 (17)第五章现代设计演进中的装饰艺术运动 (22)第一节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渊源与风格特征 (22)第二节装饰艺术在法国的表现 (23)第三节装饰艺术运动在美国的表现 (25)第四节装饰艺术运动在其它国家的表现 (27)第六章现代主义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包豪斯 (27)第一节包豪斯的历史 (27)第二节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29)第三节包豪斯的设计成就 (31)第四节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31)第七章现代设计的成熟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设计 (32)第一节德国30-50年代的工业设计 (32)第二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美国的设计 (35)第三节意大利现代设计艺术的发展 (38)第四节战后日本工业设计的起步 (39)第五节战后英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41)第六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的发展 (42)第八章现代主义设计的持续与反叛时期——20世纪60、70年代的设计 (45)第一节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审美观念的变化 (45)第二节领先世界的意大利设计 (45)第三节后来居上的日本设计 (47)第四节反思和发展中的美国设计 (48)第九章设计多元化的发展——后现代主义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 (50)第一节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50)第二节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53)第三节后代现代主义与工业产品设计 (55)第四节后现代主义设计时代的平面设计 (59)第一章绪论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全面梗概:这段设计史,是同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状况、思想文化意识及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该时期设计艺术种类的变化、设计范畴的扩大、设计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与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现代设计史简述

1.2 现代设计史简介1.2.1 工艺美术运动现代设计史大致产生于19世纪中期,而在其产生中站至关位置的便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其运动的时间大致为:1880年-1910年。
其发其地为英国。
在现代史中,英国是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其工业革命的成果与弊端也相应的最先暴露于英国。
其批量生产的商品于低俗产生设计外观矛盾也相应的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中日益尖锐。
而此时兴起的工艺美术运动便是针对其工业批量生产低俗的一场艺术设计运动。
在当时的英国,国家新起的中产阶级广泛的代替了上流阶级对艺术的追求的迫切——他们往往在追求艺术的同时,而低俗的将艺术进行显摆及其装点门面。
同时将批量化的产品给予堆砌于抄袭的不尊重的艺术形态。
如地毯,布匹,器具的设计图案,往往图形如一,细部粗糙,构图松散。
给人一种粗陋和眼花缭乱的艺术疲倦感。
而此时产生的工艺美术运动便是在追求复兴手工艺于对手工艺劳动这的尊重前提下,广为兴起。
而此项运动的发起人便是挡时较有名气的诗人,艺术家:威廉·莫里斯(Wiuiam Morris ,1834-1896).他提倡有其实质美的手工制品,极度反感机械化而大量生产的粗俗的产品。
便因此而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设计公司。
从事家具,纺织品,书籍等物品的设计与制作。
同时也凭借其强大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与跟随者。
并提出了“要把艺术家变成手工艺者,把手工艺者变成艺术家”的口号。
且在1859年,邀请了他的同事菲利普·韦伯(PhilipWebb,1831-1915)为其设计了新婚住宅——红屋。
这个烘烘色清水墙,融合了英国乡土风格,乔治风格及意大利风格的住宅成功的摆脱了传统的对称格局及奢侈之风。
在整体上追求安逸,舒适的室内气氛与朴素之风。
也为后期其他风格及运动的形成开创了先河。
而莫里斯对近代艺术的另一个贡献便是艺术教育。
1894年他在伦敦成立了手工艺中心学校,并将设计和制作这两个传统上分裂的步骤结合在一起,这是近代艺术教育中第一个有手工制作车间的学校。
2011西方设计史

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 多利克 有装饰。建造比例通常是: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5.5;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4或6:1。多立 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 的是多立克柱式; 伊奥尼亚柱式:它有柱基,柱身比较细长,上下变化不大,柱身凹槽也更细密、更深。柱头带涡 伊奥尼亚 形卷,檐壁有浮雕饰带,整个感觉匀称轻快; 科林斯式是从伊奥尼亚柱式演变过来的,只是柱头更为华丽,像一个花篮。相对于爱奥尼柱式, 科林斯式 科林斯柱式的装饰性更强。这种样式主要流行于小亚细亚地区。
哥特式建筑产生与12世纪初的法国巴黎的周围地区, 哥特式建筑产生与12世纪初的法国巴黎的周围地区,在不到半 12世纪初的法国巴黎的周围地区 个世纪的时间里迅速风靡欧洲大陆。从十三世纪下半页开始, 个世纪的时间里迅速风靡欧洲大陆。从十三世纪下半页开始,哥特 式建筑开始趋向成熟,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式势, 式建筑开始趋向成熟,哥特式建筑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式势,形象的 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线条轻快的尖形拱门, 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线条轻快的尖形拱门,造型挺拔 的尖形小尖塔,强化了升腾的感觉,同时体现出神的至高无上。哥 的尖形小尖塔,强化了升腾的感觉,同时体现出神的至高无上。 特式建筑主要体现在飞券的运用, 特式建筑主要体现在飞券的运用,建筑的典型特点是垂直线的使用 和尖顶的拱形结构,造成灵巧,上升的力量,形成一种高拔、 和尖顶的拱形结构,造成灵巧,上升的力量,形成一种高拔、挺直 的建筑形式。 的建筑形式。
哈特什帕苏墓
它彻底的淘汰了金字塔。他的建筑师珊缪说,金字塔已经过时了。 它彻底的淘汰了金字塔。他的建筑师珊缪说,金字塔已经过时了。抛弃了 这个传统的遗迹,新陵墓的轴线纵深布局就更加的统一了, 这个传统的遗迹,新陵墓的轴线纵深布局就更加的统一了,新的艺术构思 就完整了。哈特什帕苏墓的柱廊比例和谐。方形的柱子,柱高在柱宽的5 就完整了。哈特什帕苏墓的柱廊比例和谐。方形的柱子,柱高在柱宽的5 倍以上。柱间净空将近柱宽的2 柱廊庄严而不沉重。陵墓很华丽, 倍以上。柱间净空将近柱宽的2倍。柱廊庄严而不沉重。陵墓很华丽,布 满圆雕、浮雕和壁画。都着鲜艳的色彩。第二层平台上, 满圆雕、浮雕和壁画。都着鲜艳的色彩。第二层平台上,柱廊的每根柱子 前面有一尊女皇的立像,穿着彼岸之神奥西里斯(Osiris)的服装。 前面有一尊女皇的立像,穿着彼岸之神奥西里斯(Osiris)的服装。这种 柱子叫奥西里斯柱,是皇帝祀庙特有的,但神的面容确是皇帝的, 柱子叫奥西里斯柱,是皇帝祀庙特有的,但神的面容确是皇帝的,表示皇 帝死后在彼岸为神。 帝死后在彼岸为神。
西方设计史【详细版】

金字塔
古希腊的设计
• 古希腊的设计成就主要表现在建筑 和陶器两个方面。受到迈锡尼“迈 加隆”建筑和古埃及承柱式建筑的 影响,希腊形成了“围柱式建筑” ,希腊在建造围柱式建筑时形成了 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希腊柱式,到 今天都有很广泛的应用。
希腊陶瓶
希腊陶瓶画是实用工艺品和绘画相结 合的一种艺术样式。 陶器是古代希腊人的生活必须品和外 销商品,特具实用和审美意义。希腊陶器 工艺先后流行三种艺术风格即:“东方风 格”、“黑绘风格”和“红绘风格”。
古罗马建筑--角斗场
• 72年,古罗马帝国的韦斯帕西 亚诺国王为了纪念征服耶路撒 冷的胜利,强迫数万名奴隶, 在莫尔西亚山谷尼禄皇家花园 里的人工湖上经过10多年的建 造,建成了这座雄劲壮观的大 角斗场。 • 大角斗场平面呈椭圆形,周长 527米,由沙场、看台和地下室 三部分组成。沙场位于中央, 是观看奴隶或野兽角斗表演的 场所。环围沙场的是拥有60排 阶梯式座位,可容纳观众5万余 人。
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
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 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 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 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目前埃及共有八十余 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 。
中外设计史

中外设计史中外设计史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创作的活动,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中外设计史记录了设计的演变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的设计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以陶器为主的设计艺术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艺品的设计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
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设计成为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们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表现了社会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宋时期的陶瓷设计成为了中国古代设计史中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的设计史中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筑设计。
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具有独特的特点,注重对自然环境的融合。
从古代的宫殿和庙宇,到园林和民居,中国建筑设计追求实用性和美学的完美结合。
著名的中国古代建筑作品包括故宫、长城和丽江古城等。
而在西方,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的设计注重对称和比例,这在建筑、雕塑和陶瓷设计中得到了体现。
古罗马的设计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工程技术,他们对道路、桥梁和建筑的设计有着重要的贡献。
中世纪是欧洲设计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教堂和修道院的建筑设计成为了主要的艺术形式,注重对宗教信仰的表达。
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则追求对古典艺术的复兴,人们对希腊和罗马艺术的研究和模仿成为了主流。
该时期的设计作品充满了对人体比例和建筑比例的研究。
近现代的设计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使得制造技术得以大幅度提升,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
这推动了设计的快速发展和设计职业的兴起。
19世纪的装饰艺术运动和20世纪的现代主义运动是西方设计史中的重要阶段。
装饰艺术运动强调手工艺和艺术性,而现代主义运动则注重功能性和简约主义。
当代的设计同时受到东方和西方文化的影响。
设计师们在创作中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注重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当代设计作品涵盖了建筑、产品、平面和数字等多个领域。
总结来说,中外设计史记录了设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中的演变和发展。
第三节 近现代西方的设计文化对中国艺术设计的影响

二、出版物
19世纪末,欧洲的石印技术传到中国,民国初开始盛行。 《申报》是一张历史悠久的老报纸,它于1872年4月30
日创刊,由英国人安纳斯托•美查和三位友人共同筹资出版发 行,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 放战争等各个历史阶段,至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时停刊。
《申报》创办了许多重大新闻形式,被载入中国新闻发展史,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旗
袍
旗袍源于满族女性传统服装,在20世纪上 半叶由民国汉族女性改进,由中华民国政府 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民国以后, 上海、北平等地的汉族女性在其基础上予以 改良。1949年之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 尤其文革中被认为封资修象征大量毁坏。
清末的旗袍样 式,主要源于满 族妇女服饰中的 旗装。满族旗袍 主要特点为宽大、 平直,衣长及足, 材料多用绸缎, 衣上绣满花纹, 领、衣、襟、裾 都滚有宽阔的花 边。
董家渡教堂
在上海外滩20号兴建的一幢 10层大楼,总高77米,大楼 的建筑风格属于装饰艺术运 动,它的19米高的墨绿色金 字塔形铜顶多年来成为外滩 一个显著的标志。
沙逊大厦
具有典雅欧洲建筑风格 的上海兰心大戏院,是中国 最早的欧洲式剧场。1866 年建于上海,木结构,供 上海英国侨民剧团使用。 1871年毁于火灾,1874年 重建。
中山装
中山装的含义
立法、司法、 行政、考试、 监督五权分立
三民 主义
耻
义 礼
廉
中山装
列宁服
列宁服是依照列宁常穿的服装设计的,主要特点 是大翻领 、双排扣 、斜插袋,还可以系一条腰 带,多为蓝色。列宁服本是男装上衣,却在中国 演变成女装,并成为革命“时装”。 列宁装曾流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根据地、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 马 耶 稣 会 教 堂
巴 洛 克 式 的 圣 卡 罗 教 堂
鲁 本 斯
洛可可:
继巴洛克风格之后流行法国上层阶级中的一种的艺术思潮, 其影响后来逐渐蔓延至整个欧洲。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 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 装饰浓艳。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 喜欢用弧线和S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 卷草舒花,缠绵盘曲,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 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 变化万千,但有时流于矫揉造作。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 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室内护壁板 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 间常衬以浅色东方织锦。 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 曾风靡欧洲 。
1968—1980 )
水 晶 大 教 堂 (
3、特点:
两面性特征与折衷性立场
• 一方面,它是新艺术运动的延伸,受新 艺术运动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它又是 反新艺术运动的,反新艺术运动对手工 艺与自然风格的过度强调。
• 一方面,它同现代主义设计有着密切的 联系,但另一方面,它又不完全符合现 代主义设计的要求。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在形式上受到以 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 性借鉴。 2、 原始艺术的影响。 4、 舞台艺术的影响, 5、 汽车的影响 6、现代艺术流派
• 推崇自然主义与东方风格。
8、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目的:
试图改变因工业化的批量生产 所带来的设计水准的混乱与下 降,并希望重建手工艺的价值 。
9、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 对美国: • 对法国:
二、新艺术运动
1、产生的背景:
• 同于工业美术运动的产生原因。 (工业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以及由 此带来的设计水准的下降。)
• 但参照体系不同: 工艺美术——哥特 自然
新艺术
——东方 自然
从风格特征看,新艺术运动 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派系:
• 艺术型:强调形式美感。如法国、 比利时、西班牙 • 设计型:强调理性的结构与功能 美。如德国、奥地利与斯堪地维 亚各国。
2、法国新艺术运动:
平面设计:谢列特 劳特累特 穆卡
首饰设计:拉里克 等
格拉斯哥学派:
麦金托什
孔 雀 裙 子
三、装饰艺术运动
1、概念:
• 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英、法、 美等国家开展的一次风格非常特 殊的设计运动,同时它也是一场 承上启下的运动,是新艺术运动 与现代主义运动之间的一场衔接。
2、产生的背景: 新艺术运动的发展,许多艺 术家从自然与传统中获取灵 感,逐渐远离现实,但他们 又逐渐感受到新时代的必然 性,不能完全回避机械形式 与新材料等。
2、产生的背景:
• 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业革命相 继完成,英、法、德等国经济的 速猛发展。
• 工业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以及由此 带来的设计水准的下降。
3、重要事件:
• 1851年的“水晶宫”国际工 业博览会
4、产生的主要原因:
• 一是出于对粗制滥造的机制产品的 反感,由于工业产品的批量生产所 造成的设计水准的下级。 • 二是设计上的折衷主义带来的风格 上的混乱。
第二章: 西方近代设计
一、现代设计的启蒙与工 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之前欧洲的设 计状况:
对古典主义的复兴 法国:对古罗马风格的复兴 英国:对中世纪哥特风格的复兴
美国:实用主义与折中主义
1、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是指起源于19世纪 下半叶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 ,它 产生于英国,但其影响逐渐蔓延 到整个欧洲,对后来的新艺术运 动与装饰艺术运动都产生巨大的 促进作用。
3、比利时新艺术运动:
室内设计:霍塔
4、西班牙新艺术运动:
建筑:高迪
米拉公寓
古埃尔公园入口
5、德国“青年风格”:
主要表现在建筑与室内设 计上。
贝伦斯:
6、奥地利“分离派”:
主要表现在建筑与室内设 计上。
霍夫曼:
克 里 姆 特
7、英国的新艺术运动
主要表现在建筑、室内设 计与家具上。
5、理论奠基人:
约翰 ·拉斯金(John Ruskin) 《威尼斯的石头》
• (1)设计的重要性 • (2)设计教育的重要性
6、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
威廉 ·莫里斯(William Morris)
墙 纸
7、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 强调手工艺,反对机械化生产。 • 提倡哥特风格,讲究简单、朴实。
《 水 壶 》 古 罗 马
17、18世纪 —“巴洛克”“洛 可可”时期:
巴洛克:
继15世纪文艺复兴之后流行于欧洲的广泛的艺 术思潮。
巴洛克设计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 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内环境 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 幻觉、幻想的特点。打破均衡,平面多变,强 调层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 金、银等装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 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 。
设计的历史
第一章: 西方古代设计
古希腊、罗马时期:
主要是陶器与银器工业。
艾 色 基 亞 斯 《 埃 加 士 與 艾 契 列 士 下 棋 》 約 西 元 前 540 年
EUPHRONIOS - DEATH OF SARPEDON- C. 515-510CALYX KRATER, RED FIG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