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有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hōng)抢剔.(tì)除枢.(shū)纽书声琅琅..(láng)B.抹.(mǒ)黑栖.(qī)身绷.(běng)脸绿.(lǜ)林起义C.怂.(sǒng)恿祈.(qí)福弄.(nòng)堂敷衍塞.(sè)责D.深谙.(ān) 吐.(tǔ)蕃惊骇.(hài) 搽.(chá)护手霜【答案】D【解析】【详解】A. 剔(tì)——tī;B.绿(lǜ)——lù;C.弄(nòng)——lòng。

2.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成语“门庭若市”、“无人问津”、“咏絮之才”,分别出自《战国策》《桃花源记》《世说新语》。

B.契珂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俄国作家。

C.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而立”、“始龀”、“不惑”、“弱冠”、“耄老”。

D.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文化和文学常识。

C:从小到大排列:“始龀”、“弱冠”、“而立”、“不惑”、“耄老”。

故选C。

二、名句名篇默写3.填空。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露珠化作白霜来表现恋人之间的朦胧之美,刻画出了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意境。

秋瑾在《满江红》一词中用典故表达自己对时局忧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四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四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四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明清科举制度中,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十名称亚元。

B.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六更,每更约两小时。

C.谪,指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的“谪”就是贬官。

D.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中的“中原”是指整个黄河流域。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

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

一更是19点至21点,二更是21点至23点……依次类推。

故B选项中的“一夜分为六更”是错误的。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有古今文化的社会主义中国园林。

②文物与风景区园林相结合,文物赖以保存,园林借以丰富多采、两者相辅相成,不矛盾而统一。

③我国名胜也好,园林也好,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④我曾提过风景区或园林有文物古迹,可丰富其文化内容,使游人产生更多的兴会、联想,不仅仅是到此一游,吃饭喝水而已。

⑤风景洵美,固然是重要原因,但还有个重要因素,即其中有文化、有历史。

A.③②①⑤④B.③⑤④②①C.②④③⑤①D.②①③④⑤【答案】B【解析】【详解】要求学生通读句子,可知语段讲的是我国的名胜和园林。

③作为首句提出了“为什么能这样勾引无数中外游人,百看不厌呢?”的问题。

然后分析原因,⑤是总写原因,即文化原因和历史原因。

④句是文化原因,②句是历史原因。

①句是总结语。

排序应为:③⑤④②①。

故选B。

二、名句名篇默写3.名句积累与运用求之不得,_______。

(《诗经・关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第四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第四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第四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刷新记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解说:这句话没有语病。

)B.眷恋祖国万水千山鉴赏水平阳光明媚(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C.塔尖坍塌后,巴黎圣母院的所有木质框架都在燃烧。

(解说:句子的主干是“巴黎圣母院燃烧”。

)D.你既然想考入重点中学,就应该抓紧剩余时间认真复习。

(解说:这个复句的关系是假设关系。

)【答案】B【解析】【详解】A项错误,缺少成分,“让该片屡屡刷新纪录电影的市场纪录”缺少主语,应添加“观众持续的观影热情”;B项正确;C项错误,句子的主干是“木质框架在燃烧”;D项错误,这个复句的关系是因果关系。

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在较长一段稔熟地相处之后,我家厨房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那是一缕咖啡的香气。

这是另一路的气味,和他们家绝无相干。

它悄悄地,夹在花椒炸.锅的油烟里,进来了。

这是一股子虚无的气息,有一种(奢华/浮华)的意思在里面,和他们家实惠的风格大相径庭....。

因此,我断定,这又是一户新入位的人家,很没经验地,也将管子接进了烟道,又恰逢顺时顺风,于是,来到我家厨房(凑/瞧)热闹了。

这一路的风格显然要温和、光滑一些,比较具有装饰感,唤起人的瑕想..。

和它不那么实用的性格相符,它并不是按着一日三餐来,不大有定规,显得有些孱.弱似的。

而那先来的,从来一顿不落.,转眼间,油烟全面铺开,又转眼间,油烟席卷而去,总是(风起云涌/叱咤风云)的气势。

但是,有时候,夜已经很深了,那新来的,悄然而至。

咖啡的微苦的香味,弥蔓..开来。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稔.熟(niǎn)不速之客B.炸.锅(zhà)大相径庭C.孱.弱(cán)瑕想D.不落.(là)弥蔓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奢华凑风起云涌B.奢华瞧叱咤风云C.浮华瞧风起云涌D.浮华凑叱咤风云【答案】1.B2.D【解析】1.A. 稔.熟(rěn)。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雄安可能会率先进行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示范。

B.为防止学生在作文中随便使用网络流行语,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讨论。

C.“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时隔千年,我们依然会被文天祥的忠贞气节所震撼。

D.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

【答案】D【解析】【详解】D.搭配不当。

“石碑上的刻文”应改为“有刻文的石碑”。

2.对这首诗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诗歌前两句直陈其事,交代观察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传达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一句中,“澹澹”是动态,“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登上碣石山后所见实景,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C.“日月、星汉”,所写之景尽是宏观、浩大之景,作者近望沧海波澜,仰望天上的星月,眼界为之开阔,胸怀为之宽广,给人壮美之感。

D.诗歌借景抒情,以奇特的想象,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

【答案】C【解析】【详解】C错误,应是作者远望沧海波,想象天上的星月运行。

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_________________,鲜克有终。

②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④亲贤臣,远小人,________________。

⑤廉洁奉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生的巍峨丰碑。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______,_______”的句子体现清廉自律的高风亮节;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体现为国尽忠、青史留名的献身精神。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新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窖.(gào)确凿.(záo)挑衅.(xìn)忍俊不禁.(jìn)B.枯涸.(hé)殒.落(yǔn) 锃.亮(zèng)猝.然而逝(cù)C.滑稽.(jì)羼.水(chàn)恻.隐(cè) 锲.而不舍(qiè)D.骸.骨(hái)胚.芽(pēi)匀称.(chèng)怒不可遏.(è)【答案】B【解析】【详解】A. 地窖.(jiào)忍俊不禁.(jīn)。

C. 滑稽.(jī)。

D.匀称.(chèn)。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________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________远不限于此。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________的卓越?没有物我两忘的________,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A.尽善尽美内容脱颖而出境界B.融会贯通内涵更胜一筹情境C.炉火纯青内涵出类拔萃境界D.出神入化内容遥遥领先情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

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

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

“尽善尽美”的意思是:形容事物完美到没有一点儿缺点。

“融会贯通”的意思是: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炉火纯青”的意思是:比喻功夫造诣已达到了精湛、纯熟、完美的地步。

“出神入化”的意思是: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句中是形容技术掌握的好,所以选择“炉火纯青”。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本领全部露出。

“出类拔萃”形容卓越出众,不同一般。

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商丘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月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是指因悲叹无知音而落泪,语出白居易诗《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结,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六义”。

C.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做“阳”。

如“汉阴”指汉水北岸。

D.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

【答案】C【解析】【详解】C对相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

“汉阴”指汉水南岸。

“阴”指山北水南。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A.“兴趣”“兴奋”“兴致”“兴味”都是名词。

B.“保卫蓝天”“打扫干净”“蓝色国土”“目光犀利”“扫黑除恶”五个短语的类型都不相同。

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句的主干是“赵州桥显示智慧和力量”。

D.“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运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项中的“兴奋”显然不是名词,是形容词。

故A项错误;B项中的“保卫蓝天”“打扫干净”“蓝色国土”“目光犀利”“扫黑除恶”短语类型依次是: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所以五个短语的类型都不相同。

C项“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一句的主干是: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智慧和力量。

故C错误;D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清朝留学生可笑的打扮和丑态。

故D错误。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含解析

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诗文中常有用某一词来指代某一现象、某一形象或某一场景的情况,如“丝竹”指代“音乐”,“寸管”指代“笔”,“三尺”指代“法律”,“簪缨”指代“官位”。

B.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如称杜甫为杜工部,柳宗元为柳柳州,韩愈为韩昌黎,都是这种情况。

C.“庆历四年春”,“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宋仁宗是庙号。

D.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的草书名家有张旭、怀素等。

【答案】B【解析】【详解】B项说法不准确,“韩昌黎”中“昌黎”是地名,不是官职名。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科技改变生活,人们只需通过手机镜头就可以在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的身份注册、认证、登录等,使身份认证更方便、安全。

B.为了给村民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和氛围,村委会在村中心开设了农家书屋。

C.消防员提醒爱美女生,火场逃生时尽量脱掉丝袜,以免丝袜着火时皮肤不受到损伤。

D.“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中语序不当,“认证”“登录”互换,一般是注册登录后,再去认证完善个人信息;C中前后逻辑矛盾,“以免丝袜着火时皮肤不受到损伤”应去掉“不”字;D中句式杂糅,应去掉“造成的”。

二、名句名篇默写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春望》)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南省安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安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安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狡黠.(xiá)高官厚禄揣摩误入歧.途(qí)B.愤懑.(mǎn)意想天开愧怍言简意赅.(hài)C.鄙薄.(bó)入不敷出罅隙拈.轻怕重(niān)D.幽咽.(yè)自出心裁荒谬万籁.俱寂(lài)【答案】B【解析】【详解】B项有误,应为愤懑.(mèn),异想天开,言简意赅.(gāi)。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他以务实的作风和非凡的才学获得了世人的赞誉。

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C.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上下几千年,知名的书法家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王羲之不是继往开来的宗师。

【答案】A【解析】【详解】A项,正确;B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把“就”改为“才”;C项,把“随着”去掉;D项,滥用否定词,把“不是”改为“是”。

【点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课文和要求,写出下面空缺的古诗文词语或句子。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______也。

”《论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__________。

(《孟子·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秋瑾在《满江红》中,描写京城中秋花好月圆,秋色清爽的美景的话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常引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好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鲁滨逊漂流记》②《格列夫游记》(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予以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的浓烈,桂花香的甜润,兰花香的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有芳香油,①,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颜色艳丽、花瓣大的花一般香味不浓,因为他们主要靠颜色来吸引昆虫;反之;②,因为它们主要靠花香来吸引昆虫。

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8分)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他事矣。

(《荀子》)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③小信诚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韩非子》)④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管子》)材料二“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

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

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

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

“信用中国”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

材料三漫画(见右图)(一)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

(20字左右。

2分)(二)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

6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共16分)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

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

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

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

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

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

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

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

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

”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

”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

转脸看她。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

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

有删改)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4分)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

(4分)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9.请品读下面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4分)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

将长笛横放嘴边。

10.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共12分)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母语通常是指一个人所属民族的群体语言,是一个民族最为鲜明的符号标志,它能把一些人凝聚为一个共同体。

母语自信则是对母语品质和母语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母语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每个民族对自己的母语都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视其为最美的语言。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华民族的文化徽章。

汉语拥有最为丰富的书面文献和自公元前841年以来不曾中断的历史记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因其承载的文化的先进性而对世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这让我们自豪,也增强了我们对汉语的自信。

然而,在近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之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冲击,我们对汉语的自信长生了动摇,这给汉语带来了危机,造成了伤害。

“五四”期间,汉语严重欧化,有学者甚至主张用拼音来代替汉字:上世纪80年代,汉语的计算机输入成为难题,汉字又蒙受了“笔画复杂、输入困难”的责难;即使是现在,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依然远远超过汉语……因此,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正视的问题。

对母语的不自信,究其本质,是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文化是我国生存和发展的软实力,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

而汉语既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也是这种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不能再对汉语采取那种“自贬、自侮、自戕”的感觉,而应重新拾回对汉语的自信。

事实上,从语言学角度看,汉语也的确有值得我们自信的理由。

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

在世界语言中,汉语具有独一无二的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特种,精通多国语言的季羡林先生称汉语是世界语言里最简练的一个语种,同样表达一个意思,如果英语要60秒,汉语5秒就够了。

汉语在表达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美国语言学家范诺萨说,汉语充满动感,不像西方语言那样被语法、词类规格套死。

汉语有声调,音韵铿锵,和谐美丽,瑞典语言学家高本汉认为,在这方面,汉语比西方语言略胜一筹。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全球快速传播,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不断升温的“汉语热”不仅强化了人们对汉语的认同,旺盛的需求也为汉语“走出去”增添了信心。

据英国语言学家格雷多尔研究预测,到2050年,汉语将上升到国际语言分类金字塔的最高一层。

因此,我们更应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做一个根基牢固的中国人。

(作者,纪秀生。

有删改)11.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应该“重拾汉语的母语自信”的原因有哪些?请逐条概况。

(4分)12.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分)13.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用作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4分)材料一国学大师钱穆说过,汉语之美在于“精”。

“语种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仅10个字,不仅使我心与天地大生命融凝合一,又兼及自然科学。

着语不多,会心自在深微处。

材料二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所必需的“呼吸”,通过一种语言,一个人类群体才得以凝聚成民族,一个民族的特性才能获得完整的映照和表达。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

(共10分)(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