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的定义
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制度

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制度第一章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定义和目标第一节急救的定义和目标第一条急救是指对突发疾病、意外损害、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进行紧急救治措施的过程。
第二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在病患到达医院前的急救行动,包含现场急救以及患者转运途中的医疗护理。
第三条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目标是快速救治患者、保障生命安全、减轻病情恶化的风险,并为进一步的治疗做好准备。
第二节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原则第四条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应遵从以下原则: 1. 人命至上:生命安全和救治优先,确保患者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2. 快速响应:启动急救流程的时间要求高效,快速到达并开始急救措施。
3. 综合救治:依据患者病情综合施救,确保综合治疗方案的质量。
4. 安全可靠:实施急救措施时要注意安全,在不损害患者和救援人员的情况下进行。
第三节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组织与管理第五条医院应设立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组,负责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组织与管理,具体职责包含但不限于: 1. 订立相关的制度和流程,确保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顺利进行。
2. 配置充分的急救设备和药品,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培训急救人员,提高其急救本领和水平。
4. 定期组织演练,检验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的效果和救治质量。
5. 确保急救和院前医疗急救记录的完整和准确性。
第六条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组由医院的管理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构成,由急救中心主任负责管理和协调。
第二章急救与院前医疗急救的流程与实施第一节急救流程第七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发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刻启动以下急救流程: 1. 确认紧急情况,包含突发疾病、意外损害等。
2. 立刻拨打紧急救助电话,供应准确的信息,包含发生地方、患者病情等。
3. 依据电话引导进行现场急救措施,如清除呼吸道堵塞、按压胸部等。
4.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接管患者。
第二节院前急救第八条院前医疗急救是指医护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依据现场情况进行急救施救和患者转运的过程。
急救的定义名词解释

急救的定义名词解释急救(First Aid),顾名思义,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伤病患者提供的紧急、临时的医疗救助。
它是一种通过运用简单的医疗技术和常识,以及合理的紧急处理手段,为患者提供短期的救治和安全保护的一种行为。
急救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避免病情恶化,并为进一步的医疗处理争取时间。
急救是一项普及性很强的技能,不仅医护人员需要掌握,也需要普通人具备一定的急救知识。
当意外突发时,人们首先需要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然后尽可能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以保障伤病患者生命的延续和康复的可能。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意外情况可能随时发生,如心脏骤停、意外伤害、中毒、呼吸道阻塞等。
这些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而在此类情况下,如果有人能及时进行急救,就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并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
急救的核心原则是“快速、简单、安全”。
在急救过程中,首先需要判断伤病患者的意识是否清楚、是否有呼吸、是否有动脉搏动。
比如,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如果无人进行心肺复苏,很少有人能在事发后生存超过10分钟。
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存活几率,进行快速而有效的急救至关重要。
在进行急救时,不得不提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急救技能。
心肺复苏是一种通过人工按压胸口和人工吹气等手段来维持心脏和呼吸功能的措施,以期保持患者体内的氧气供应和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的过程高度依赖于外界的干预,通常由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或受过相关培训的普通人执行。
通过合理的心肺复苏操作,可以为患者提供足够的低氧血症预处理时间,提高其迅速复苏的几率。
此外,掌握急救知识还包括处理和包扎外伤、处理血液流失、清除呼吸道阻塞等基本操作。
这些技能对于普通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在某些紧急情况下,专业医护人员不一定能够迅速到达现场。
因此,普通人通过学习急救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第一时间的急救护理,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几率和生活质量。
常用急救知识和急救方法

3 常用急救方法介绍
1
心肺复苏法
2
海姆立克法
3.1常用急救方法介绍—海姆立克法
海姆立克法是抢救气管被异物阻塞患者的急救方法。
3.2常用急救方法介绍—心肺复苏法
心肺复苏法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方法。
感谢您的聆听!
常用急救知识和急救方法
目录
CONTENTS
1
急救的目的、意义、流程
2
常用急救知识分享
3
常用急救方法分享
1 急救的定义、目的、流程
1
急救的定义和目的
2
急救一般处理流程
1.1急 救 的 定 义 和 目 的
1、定义:
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 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
2、目的:
保存生命─进复原──避免非必要的移动、小心处理、保持最舒适的坐/卧姿势、善言安慰。
1.2急救一般处理流程
发现有人 需要救助
判断有无能 力救助
有能力救 助
无能力救 助
立刻进行正 确救助
救援到来之前
立刻呼救 或送救
根据情况决定
2 常用急救知识分享
1 触电急救 2 烧伤急救 3 外伤止血急救 4 骨折急救 5 中暑急救 6 烫伤急救
2.1常用急救知识分享—触电急救
2.2常用急救知识分享—烧伤急救
2.3常用急救知识—外伤止血急救
• 2.4常用急救知识—骨折急救
2.5常用急救知识—中暑急救
2.6常用急救知识—烫伤急救
急救ppt图文课件

按救治手段分类
可分为创伤急救和疾病急救。创伤急 救是指对各种创伤进行的急救,而疾 病急救则是对各种疾病发作时进行的 紧急救治。
02
常见急症与处理方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心肺复苏
总结词
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 用于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详细描述
意外事故。
定期检查身体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 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
问题。
遵循安全规则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循 安全规则,例如交通安
全、用电安全等。
05
急救案例分析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心肺复苏成功案例
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掌握正确的急救技 巧至关重要。
科学施救
在急救过程中,应遵循科 学的方法和原则,避免盲 目施救导致二次伤害。
人道精神
在急救过程中,应始终保 持人道主义精神,尊重患 者的尊严和隐私。
急救的分类
按救治场所分类
按救治程序分类
可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院前急 救是指在患者送达医院之前进行的急 救,而院内急救则是在医院内进行的 急救。
可分为初级急救和高级急救。初级急 救是指基本的、初步的急救措施,而 高级急救则是指更为专业、高级的急 救措施。
适用于关节部位,将绷带从中间开始向两 侧缠绕,再从两侧向中间缠绕形成8字形。
夹板的使用
小夹板固定法
适用于骨折部位较小的情况, 将夹板放在骨折部位,用绷带
或胶布固定好。
大夹板固定法
适用于骨折部位较大的情况, 将夹板放在骨折部位,用绷带 或胶布固定好,再用三角巾或 绷带吊起。
应急科普常见急救知识

创伤止血与包扎技巧
止血方法
对于小伤口,可以直接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压迫止血;对 于大伤口或动脉出血,需要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
包扎技巧
在包扎前,要先清洗伤口并消毒;包扎时要松紧适度,避免过 紧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或过松导致纱布脱落;包扎后要及时更 换纱布,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台风来临时,住在各类危旧住房、厂房、 工棚的群众,在台风来临前要及时转移 到安全地带,不要在临时建筑(如围墙 等)、广告牌、铁塔等附近避风避雨。 车辆尽量避免在强风影响区域行驶。
暴雨来临时,关闭门窗,防止雨水扑入 屋内,一旦进水立即关闭电源、煤气等 设备。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 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桥下面的通道。 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 水就能使人跌倒。在山地如发现水流湍 急、混浊及夹杂泥沙时,可能是山洪爆 发的前兆,应离开溪涧或河道。
04
突发疾病应对措施
中风、心脏病发作识别与处理
• 中风识别:突然出现面部、手臂或腿部麻木,尤其是身体一侧;突然出现混淆、 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突然出现单眼或双剧烈头痛。
• 中风处理: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给患者进食或饮水;记录症状出现时间; 尽量保持患者平静并侧卧。
胸外按压方法及频率控制
定位按压点 在伤者胸骨下半段,即两乳头连线中 点处进行按压。
正确的按压姿势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 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半身的力量 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深度与频率
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 分钟100-120次,按压与放松时间比 为1:1。
注意事项
按压时要保持手臂伸直,避免弯曲; 同时要保持按压节奏和力度的一致性, 避免忽快忽慢或用力不均。
《急救知识讲座》课件

休克
总结词
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详细描述
休克时,患者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意识模糊等症状,此时应 让患者平躺并抬高双腿,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总结词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有异常及时 采取措施。
详细描述
休克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症状,此时应迅速进 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求他人帮助。
现场施救
在等待专业人员到场前 ,可采取适当的急救措 施,如心肺复苏、止血
等。
转运与后续处理
将伤病员安全转运至医 疗机构,并协助专业人
员进行后续救治。
02
CATALOGUE
常见急症处理
心脏病发作
总结词
心脏病发作是一种常见的急症,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总结词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急救知识讲座 》ppt课件
目录
• 急救概述 • 常见急症处理 • 急救技能培训 • 急救设备和药物 • 急救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01
CATALOGUE
急救概述
急救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急救是指在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 发生时,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抢救 措施,以挽救生命、减轻病痛和 防止病情恶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要性
急救是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关 键,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为后续 的医疗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提高 救治成功率。
创伤处理
总结词
创伤处理是指在意外受伤后采取的紧急措施,包括清洁伤口、保护伤口和预防感染等。
详细描述
在处理创伤时,应先进行初步评估,了解伤情和伤口情况。对于清洁伤口,可采用无菌纱 布覆盖;对于污染较重的伤口,应先进行清洗和消毒,再覆盖无菌纱布。在处理过程中, 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日常急救知识ppt课件

冷却受伤部位
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受伤部位,降低皮 肤温度,减轻疼痛和肿胀。
02
去除衣物和饰品
小心去除紧贴皮肤的衣物和饰品,避 免加重损伤。
01
包扎
用无菌纱布包扎伤口,注意松紧适度 ,避免影响血液循环。对于严重烧伤 或烫伤,应立即就医。
05
03
消毒
用碘伏或酒精棉球消毒伤口周围皮肤 ,注意由内向外擦拭,避免将污物带 入伤口。
心脏病发作识别与初步处理
心脏病发作识别
患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悸、呼 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是心脏病发
作。
初步处理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患者静卧休 息,保持情绪稳定,如有条件可吸 氧。
注意事项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期间,不要随 意搬动患者,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高血压危象识别与初步处理
01
高血压危象识别
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可能是高血压危象。
初步处理
立即清除患者呼吸道异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无 法清除异物,应立即进行 海姆立克急救法。
预防措施
避免让儿童接触小件物品 ,以防误吞;老年人应注 意饮食,避免食物堵塞呼 吸道。
哮喘发作识别与初步处理
哮喘发作的识别
预防措施
患者出现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 症状,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
避免诱发因素,如过敏原、冷空气等 ;规律使用哮喘控制药物。
急救原则与步骤
• 原则:保持冷静、确保安全、迅速评估、及时呼救、科学 施救。
急救原则与步骤
步骤 观察现场环境,确保自身安全;
检查伤病者意识、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
急救原则与步骤
根据伤病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 施,如止血、包扎、固定等;
急救名词解释

急救名词解释引言概述:急救是指在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发生时,通过紧急处理和救治,以保护生命、预防伤害进一步扩大或恶化的一种医疗行为。
在急救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一些专业术语和名词。
本文将详细解释一些常见的急救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急救知识。
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1.1 心肺复苏的定义: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处理方法,用于恢复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的患者的心肺功能。
它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等措施。
1.2 心肺复苏的步骤:(1)检查安全:确保自身和患者的安全,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心肺复苏。
(2)呼叫急救:拨打紧急救护电话,告知患者情况和位置。
(3)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身体重量进行按压,保持一定的频率和深度。
(4)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5)电除颤:若有条件,可以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给予电击。
1.3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1)按压深度和频率:按压胸骨的深度应达到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2)人工呼吸比例: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即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3)持续监测: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生命体征。
二、窒息(Choking)2.1 窒息的定义:窒息是指由于异物阻塞气道而导致呼吸困难或停止的一种急性突发情况。
2.2 窒息的处理方法:(1)背部拍击:对于成人和儿童,可以用力拍击患者的背部,帮助异物松动。
(2)腹部冲击:对于成人,可采用腹部冲击法,即用拳头握住患者的腹部,向上冲击。
(3)人工呼吸:如果拍击和冲击无效,可进行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进行人工呼吸。
2.3 窒息的预防:(1)注意食物咀嚼:避免大块食物或硬质食物咀嚼不细致,尽量将食物切成小块。
(2)避免异物:避免将小玩具、硬币等小物品放入口中,特别是儿童要加强监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
急救的目的
(一)挽救生命 (二)防止傷勢或病情惡化 (三)使傷患及早獲得適當治療
Page 2
心肺復甦術 C.P.R. Cardio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利用人工呼吸及人工心外按摩促 進循環,使血液可以攜氧到腦部 以維持生命。
Page 8
休 克
休克是指有效血循環量的灌注不 足,引起細胞缺氧而干擾正常細 胞的新陳代謝。在醫學上,休克 常是指循環系統衰竭(Collapse) 的情況而言。
Page 9
休 克
休克早期徵候: 皮膚濕、冷、蒼白、易出汗、 心跳脈搏加速。 休克晚期徵候:血壓下降。
Page 10
常見的休克
(一)出血性休克(失血) (二)循環系統休克(氧氣供應不足) (三)神經性休克(神經系統失調) (四)心理性休克(昏厥) (五)心臟性休克(心臟功能不良) (六)敗血性休克(嚴重感染) (七)過敏性休克(敏感反應) (八)新陳代謝的休克(失去體液)
Page 16
頭部外傷
局部瘀腫:冰敷、塗抹消腫藥膏。 1. 局部瘀腫:冰敷、塗抹消腫藥膏。 挫裂傷:先直接加壓止血,紗布敷蓋、 2. 挫裂傷:先直接加壓止血,紗布敷蓋、繃帶 或三角巾固定, 或三角巾固定,視傷口大小判斷是否需送醫 縫合 頭部撞擊、疑似腦震盪: 3. 頭部撞擊、疑似腦震盪: 保持鎮靜、平躺頭部墊高,使空氣流通、 保持鎮靜、平躺頭部墊高,使空氣流通、維 持呼吸道通暢。 持呼吸道通暢。 4. 評估:意識狀況、生命徵象、瞳孔大小及對 評估:意識狀況、生命徵象、 光反應、有無外傷出血或口鼻分泌物, 光反應、有無外傷出血或口鼻分泌物,有無 頭痛、嗜睡、噁心、嘔吐、抽搐、 頭痛、嗜睡、噁心、嘔吐、抽搐、視覺模糊 有無麻痺等現象。 、肢體 有無麻痺等現象。 5. 如有異常現象,應儘速送醫。 如有異常現象,應儘速送醫。
停止繼續灼傷 維持呼吸 檢查傷勢
熱衰竭與中暑
1.移至通風處。 2.解開衣物。 3.大量溫水擦拭。 4.送醫治療。
Page 27
報告完畢 敬請指教! 敬請指教!
Page 28
創傷的急救
(一)輕微出血的處理 (二)嚴重出血的處理 (三)止血法 1.直接加壓 2.抬高傷肢(高於心臟) 3.冰敷 4.止血點 5.止血帶
Page 14
一般外傷處理
1.檢視傷口。 1.檢視傷口。 檢視傷口 2.止血 止血。 2.止血。 3.清潔傷口 用生理食鹽水或自來水, 清潔傷口: 3.清潔傷口:用生理食鹽水或自來水,以傷口為 中心,環型向四周沖洗,徹底洗淨傷口。 中心,環型向四周沖洗,徹底洗淨傷口。 4.消毒傷口:用優碘液以傷口為中心,環型向四周 4.消毒傷口:用優碘液以傷口為中心, 消毒傷口 消毒。 消毒。 5.包紮 用消毒紗布塊敷蓋傷口, 包紮: 5.包紮:用消毒紗布塊敷蓋傷口,膠帶固定或繃帶 包紮。 包紮。 必要時送醫處理。 6. 必要時送醫處理。
Page 21
扭 傷 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 和血管柔軟組織,因外 力作用而受傷的現象。
Page 22
脫
臼
關節處,一塊或多 塊骨骼之移位。
Page 23
勞 損 過份用力或過份使用, 引起肌肉、肌腱系統 發生傷害。
Page 24
灼 傷
普通的灼傷可分為: 燒傷、燙傷、曬傷、化學藥物灼傷。 1.灼傷的起因 2.灼傷的程度 3.灼傷的面積及嚴重性 4.灼傷的急救處理
Page 18
骨骼、關節、 骨骼、關節、肌肉的損傷
骨折 扭傷 脫臼 勞損
Page 19
處理骨骼、關節、 處理骨骼、關節、肌肉的損傷 應遵守【RICE】的原則 (一)REST (二)Icing (三)Compression (四)Elevation 休息 冰敷 加壓 抬高
Page 20
骨 折 骨骼受直接或間接暴力 而折斷或斷裂。 1.閉鎖性骨折 2.開放性骨折
Page 25
灼(燙)傷應遵守3B、3C的原則 傷應遵守3B、3C的原則 3B
3B: 1.Burning Stopped 2.Breathing Maintained 3.Body Examined 3C: 1.Cool沖 脫 泡 2.Cover蓋 3.Carry送 冷卻 覆蓋 送醫
Page 26
Page 17
燙傷
掌握沖 掌握沖、脫、泡、蓋、送五大原則處理 1.沖 流動的冷水沖洗傷口15至30分鐘。 1.沖:流動的冷水沖洗傷口15至30分鐘。 15 分鐘 2.脫:於水中小心除去衣服。 2.脫 於水中小心除去衣服。 3.泡 在冷水中持續浸泡15 30分鐘 15至 分鐘。 3.泡:在冷水中持續浸泡15至30分鐘。 4.蓋 覆蓋乾淨的布巾, 4.蓋:覆蓋乾淨的布巾,不可塗抹任何東 西 5.送 送醫治療。 5.送:送醫治療。
Page 15
鼻出血
安靜坐下;頭稍微向前傾,勿平躺。 1. 安靜坐下;頭稍微向前傾,勿平躺。 以手指壓下鼻甲5 10分鐘 分鐘, 2. 以手指壓下鼻甲5~10分鐘,直接加 壓止血。 壓止血。 以口呼吸。 3. 以口呼吸。 冰敷鼻樑。 4. 冰敷鼻樑。 如十分鐘未能止血;應送醫處理。 5. 如十分鐘未能止血;應送醫處理。 若懷疑因高血壓或顱底骨折引起時, 6. 若懷疑因高血壓或顱底骨折引起時, 應立即送醫。 應立即送醫。
Page 6
給予傷患優先進行的急救工作
(三).急救順序: 1.叫一叫病人、檢查病人有無知覺 2.Airway→維持呼吸道通暢 3.Breathing →重建呼吸功能 4.Circulation →重建血液循環功能
Page 7
急救的一般原則
(一)去因:如梗塞、用力咳嗽或哈姆立克法 (二)姿勢:如意識不清以復甦姿勢 (三)保暖 (四)水分 (五)心理支持
Page 3
心肺復甦術 C.P.R.
評估→檢查→呼叫→暢通→檢查→吹二→再吹二 環境 意識 救援 呼吸道 呼吸 口氣 口氣 ↓ 3-5s ↓ 1.檢查傷勢 檢查→施行 2.進行急救 頸動脈 C.P.R. 3.安排就醫 ∣5-10s ↓ 4 cycles 5s 施行→同時檢查脈搏 4-5m 人工呼吸 3-5s 12/1m
Page 4
心肺復甦術 C.P.R.
1.按摩位置→胸骨下半部,劍突上方二指幅處
2.按摩姿勢→兩手上下重疊,以手掌根部 3.按壓深度 →胸骨下壓4-5公分,力量平均 4.按壓速率 →規率且連貫,成人每分鐘80100次,嬰幼兒每分鐘100次
Page 5
給予傷患優先進行的急救工作
(一).方法: 1.觀察:呼吸、出血、瞳孔、膚色 、 畸形。 2.觸摸:脈搏、體溫、疼痛反應。 3.交談:判斷意識、詢問並予安慰。 (二).步驟:自頭部開始先檢查意識、 呼吸、心跳再依序為頸、胸、腹、 骨盆與四肢。
Page 1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克處理的目的
(一)改善血液循環 (二)供給適當氧氣 (三)維持正常體溫 (四)避免及減輕休克
Page 12
創 傷
三、創傷的合併損傷: (一)出血 (二)特別組織損傷(如神經、血管、肌腱) (三)感染 二、創傷處理的目的: (一)控制嚴重出血 (二)預防休克 (三)預防感染
Page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