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甲基-2-戊酮
4-甲基-2-戊酮-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宜超过37°C。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保持容器密封。远离火种、热源。库房必须安装避雷设备。排风系统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运输注意事项: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使用槽(罐)车运输时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
泄漏处理
消除所有点火源。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限制性空间内的易燃性。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健康危害
造成严重眼刺激。吸入有害。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23
爆炸上限(v%)
MIBK甲基异戊酮MSDS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人吸入4.1g/m3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麻醉;吸0.41~2.05g/m3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以及呼吸道刺激症状;低于84mg/m3时没有不适感。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080mg/kg(大鼠经口);LC5032720mg/kg(大鼠吸入);人吸入410mg/m3,头痛、恶心和呼吸道刺激;人吸入0.82~1.64g/m3,1/2人有眼鼻刺激感。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吸入82g/m3×20分钟/日×15日,4/9死亡;大鼠吸入4000ppm×15月,致死。
刺激性:家兔经眼:40mg,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有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热解吸气相色谱法(WS/T140-1999,作业场所空气)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mg/m3嗅觉阈浓度8ppm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4-甲基-2-戊酮_核磁氢谱_概述及解释说明

4-甲基-2-戊酮核磁氢谱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技术在现代化学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结构表征手段,核磁共振可以提供有机物、生物分子以及无机物的高分辨率谱图,并通过对谱线位置、形状和强度的解读,帮助我们了解它们的结构和性质。
其中,核磁氢谱是最为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一种。
本文将重点介绍4-甲基-2-戊酮(4-Methyl-2-pentanone)这种有机化合物的核磁氢谱。
首先,我们将概述核磁氢谱的基本原理,包括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和仪器设备。
接着,我们将详细解释如何分析核磁氢谱谱图,并讲解常见峰位、峰面积等概念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除了本引言外,第二部分将介绍核磁氢谱的基本原理,包括什么是核磁共振以及如何通过核磁共振技术获取氢谱。
第三部分将详细探讨4-甲基-2-戊酮的核磁氢谱分析,包括其化学结构和特性介绍、核磁氢谱图的解读以及结果与讨论部分。
第四部分将阐述核磁氢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识别、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机理探索以及结构表征和异构体确认。
最后,第五部分为总结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4-甲基-2-戊酮核磁氢谱的深入研究,阐述核磁共振技术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应用的重要性和价值。
我们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对核磁氢谱原理及其解读方法的全面了解,为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准确判断化合物结构,还可以从数据中获得更多有益信息提供帮助。
另外,我们也将对未来核磁共振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以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2. 核磁氢谱的基本原理2.1 基本概念核磁氢谱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确定有机化合物中氢原子的化学位移和环境。
该技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对样品中的氢原子进行辐射,观察其与外加磁场相互作用后产生的能级跃迁。
在核磁共振过程中,当样品置于强大而恒定的磁场中时,氢原子核将分裂成不同的能级。
甲基异丁基酮

报告摘要:甲基异丁基酮学名4-甲基-2-戊酮,简称MIBK。
MIBK是一种性能优良的中沸点溶剂,且无色、无毒,化学性能稳定,可用作硝化棉、乙基纤维素等纤维素型涂料和树脂性涂料的溶剂,也可用作其他很多领域的溶剂。
MIBK还可用作有色金属冶炼的选矿剂、炼油厂的石油脱蜡剂。
此外,MIBK还可用于生产甲基异丁基醇、偶氮二异庚腈、双-N,N-(甲基丁基甲叉)二乙撑三胺等多种下游产品。
如MIBK和4-氨基二苯胺经催化加氢缩合制得的抗氧剂4020,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及自行车轮胎、电缆生产等。
目前,世界MIBK总生产能力约34万吨/年,产量20万吨/年,主要分布在美国、西欧和日本。
1999年世界MIBK的需求量增长了1.4%。
美国MIBK的生产及消费均居世界第一位。
其具体消费构成为:约80%用作溶剂(其中85%用作涂料溶剂);15%用于橡胶抗氧剂,主要品种为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即:抗氧剂4020);2%作为专用表面活性剂用于墨水、农药配方中;其余主要用于萃取剂。
目前随着MIBK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其需求量也逐年增加,仅以涂料用量为例,美国涂料产量420万吨/年,耗用MIBK4.5万吨/年。
日本涂料产量220万吨/年,耗用MIBK2万吨/年。
从MIBK的应用以及环保要求来看,国际市场对MIBK的供求趋势大致处于平衡。
一方面,MIBK的应用在一些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并且在橡胶抗氧剂上的应用有增长的势头;此外,由于高固性涂料使用量增长,需求更高溶解力的溶剂,将会刺激MIBK溶剂的需求。
另一方面,对美国MIBK市场近10年的分析表明,MIBK 的需求增长与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相当,这对生产小化工产品的企业显然不利;由于其被列入有害空气污染物(HAPS),对其应用范围还可能受到限制。
我国对MIBK的研究开发始于1964年,当时的上海溶剂厂采用丙酮三步法工艺,率先在国内建起1套200吨/年生产装置。
甲基异丁基酮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甲基异丁基酮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化学品名称包括4-甲基-2-戊酮、甲基异丁基酮和异己酮。
这些化学品可以用于树脂、涂料、油墨、油漆、胶粘剂、皮革生产过程所需的有机溶剂以及聚氨酯泡沫发泡剂等。
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这些化学品属于易燃液体、严重眼损伤/眼刺激和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它们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所以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如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及其他点火源、禁止吸烟、保持密闭、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采取措施,防止静电产生和积聚等。
这些化学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呼吸道刺激症状等健康危害。
同时,它们对环境也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这些化学品的危险组分为4-甲基-2-戊酮,浓度或浓度范围为99%。
在使用这些化学品时,如果发生皮肤接触,应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果发生眼睛接触,应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并就医。
如果吸入这些化学品,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就医。
如果食入,应饮足量温水,催吐,并就医。
这些化学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在灭火时,应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注意事项及措施:在灭火时应喷水冷却,并尽可能将移至空旷处。
如果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发出声音,则必须立即撤离火场。
CAS编号:108-10-1泄漏应急处理:在泄漏污染区域迅速撤离人员并进行隔离,限制出入,并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穿戴防护装备,如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和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化学品流入限制性空间,如下水道和排洪沟。
对于小量泄漏,可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或使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并将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4甲基2戊醛结构式

4甲基2戊醛结构式简介4甲基2戊醛(4-methyl-2-pentanal)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7H14O,属于醛类化合物。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常用作香料和化妆品中的成分。
本文将对4甲基2戊醛的结构式、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应用进行全面探讨。
结构式4甲基2戊醛的结构式如下所示:CH3-CH2-CH2-CH(CH3)-CHO性质4甲基2戊醛是一种具有独特气味的液体,具有以下性质:1.密度:0.806 g/mL2.沸点:130-132°C3.熔点:-100°C4.分子量:114.19 g/mol5.溶解性:可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如乙醇和乙醚制备方法4甲基2戊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制备:1. 吲哚催化氢化将4甲基2戊酮与氢气在吲哚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4甲基2戊醛。
反应方程式:CH3-CH2-CH2-CH(CH3)-COCH3 + H2 → CH3-CH2-CH2-CH(CH3)-CHO2. 醛的氧化还原反应将适量的4甲基2戊醛与氧化剂进行反应,如过氧化氢或酸性高锰酸钾,可以得到4甲基2戊酸。
反应方程式:CH3-CH2-CH2-CH(CH3)-C HO + [O] → CH3-CH2-CH2-CH(CH3)-COOH3. 醇的氧化反应将4甲基2戊醇与氧化剂进行反应,如硫酸高锰酸钾,可以得到4甲基2戊醛。
反应方程式:CH3-CH2-CH2-CH(CH3)-CH2OH + [O] → CH3-CH2-CH2-CH(CH3)-CHO + H2O应用由于4甲基2戊醛具有特殊的气味,常被用作香料和化妆品中的成分。
它可以用于制备各种香水、香精和口红等产品。
此外,4甲基2戊醛还可以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参与多种有机反应,如羟醛缩合反应和烷基化反应。
由于4甲基2戊醛具有较强的香气,因此在香水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的独特气味可用于调配各种香水,为香水赋予独特的香调。
此外,4甲基2戊醛还可以用于制备具有水果、花朵等香味的香精,用于化妆品、洗发水和沐浴露等产品中,增加其香气。
甲基-2-戊酮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人吸入4.1g/m3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麻醉;吸~2.05g/m3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以及呼吸道刺激症状;低于84mg/m3时没有不适感。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080mg/kg(大鼠经口);LC5032720mg/kg(大鼠吸入);人吸入410mg/m3,头痛、恶心和呼吸道刺激;人吸入~1.64g/m3,1/2人有眼鼻刺激感。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吸入82g/m3×20分钟/日×15日,4/9死亡;大鼠吸入4000ppm×15月,致死。
刺激性:家兔经眼:40mg,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有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热解吸气相色谱法(WS/T140-1999,作业场所空气)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mg/m3嗅觉阈浓度8ppm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甲基戊酮

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人吸入4.1g/m3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麻醉;吸~2.05g/m3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以及呼吸道刺激症状;低于84mg/m3时没有不适感。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080mg/kg(大鼠经口);LC5032720mg/kg(大鼠吸入);人吸入410mg/m3,头痛、恶心和呼吸道刺激;人吸入~1.64g/m3,1/2人有眼鼻刺激感。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吸入82g/m3×20分钟/日×15日,4/9死亡;大鼠吸入4000ppm×15月,致死。
刺激性:家兔经眼:40mg,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有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热解吸气相色谱法(WS/T140-1999,作业场所空气)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mg/m3嗅觉阈浓度 8ppm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
人吸入4.1g/m3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麻醉;吸0.41~2.05g/m3时,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以及呼吸道刺激症状;低于84mg/m3时没有不适感。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2080mg/kg(大鼠经口);LC5032720mg/kg(大鼠吸入);人吸入410mg/m3,头痛、恶心
和呼吸道刺激;人吸入0.82~1.64g/m3,1/2人有眼鼻刺激感。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吸入82g/m3×20分钟/日×15日,4/9死亡;大鼠吸入4000ppm×15月,致死。
刺激性:家兔经眼:40mg,重度刺激。
家兔经皮:500mg(24小时),中度刺激。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氧化剂有引起燃烧有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热解吸气相色谱法(WS/T140-1999,作业场所空气)
气相色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与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5.环境标准:
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1mg/m3
嗅觉阈浓度 8ppm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