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剂的分类基础知识
1、农药基本知识,分类

农药基本知识——农药分类一、什么是农药?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二、农药品种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有机磷、有机氮、有机硫化合物;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酰氨类、脲类、醚类、苯甲酸类、三唑类化合物等。
按照防治对象可以分成如下几类:(一)、杀虫剂、杀螨剂这类药剂用来防治农、林、卫生、贮粮及畜牧等方面的害虫。
杀螨剂常列入杀虫剂进行分类。
1、按化学成分来源和发展过程可分为:无机杀虫剂和有机杀虫剂。
无机杀虫剂,如砷酸钙、亚砷酸、氟化钠等。
有机杀虫剂包括天然的有机杀虫剂、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和生物杀虫剂。
(1)、天然的有机杀虫剂包括植物性杀虫剂(如鱼藤、除虫菊、烟草等)和矿物性杀虫剂(如机油、柴油等)。
(2)、人工合成有机杀虫剂包括有机氯类杀虫剂,如三氯杀虫酯、林丹等;有机磷类杀虫剂,如久效磷、敌百虫等;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西维因、克百威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氰菊酯等;有机氮类杀虫剂,如杀螟丹等。
(3)、生物杀虫剂包括微生物杀虫剂、生物代谢物杀虫剂和动物源杀虫剂,如苏云金杆菌(B.T.)等。
2、按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或效应可分为:(1)、胃毒剂指经昆虫取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乙酰甲胺磷等。
(2)、触杀剂指经昆虫体壁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马拉硫磷等。
(3)、熏蒸剂指施用后,呈气态或气溶胶态的生物活性成分,经昆虫气门进入体内引起中毒的杀虫剂,如溴甲烷、磷化氢等。
(4)、内吸剂指由植物根、茎、叶等部位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或由种子吸收后传导到幼苗,并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一定时间而不妨碍植物生长,并且其被吸收传导到各部位的药量,足以使危害该部位的害虫中毒致死的药剂,如乐果等。
(5)、驱避剂能使昆虫忌避而远离药剂所在处,本身并无毒害作用的药剂,如香茅草(对吸果蛾有驱避作用)等。
纺织助剂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纺织助剂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纺织助剂的应用及其在纺织工艺中的作用,我选择了纺织助剂作为实习主题。
通过本次实习,我希望能够:1. 理解纺织助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
2. 掌握纺织助剂的选用原则、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学习纺织助剂对纺织品性能的影响,提高对纺织品质量的控制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一)纺织助剂基础知识学习在实习初期,我通过查阅资料、参加讲座等方式,对纺织助剂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进行了系统学习。
纺织助剂是指添加到纺织品生产过程中,用于改善或提高纺织品性能的化学物质。
根据作用,纺织助剂可分为:染色助剂、整理助剂、固色助剂、增白剂、柔软剂等。
(二)纺织助剂应用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有幸参观了某纺织企业的生产车间,亲眼目睹了纺织助剂在纺织品生产中的应用。
以下是我所了解到的几种纺织助剂的应用:1. 染色助剂:染色助剂用于改善染料的上染效果,提高染料的耐洗、耐摩擦等性能。
例如,在棉织物染色过程中,常用分散剂、匀染剂等染色助剂。
2. 整理助剂:整理助剂用于改善纺织品的手感、外观和功能性。
例如,柔软剂用于提高纺织品的手感,防水剂用于提高纺织品的防水性能。
3. 固色助剂:固色助剂用于提高染料的固色率,防止染料在洗涤过程中脱落。
例如,固色剂可用于棉、麻、丝等天然纤维织物的染色。
4. 增白剂:增白剂用于提高纺织品的白度,使纺织品更加美观。
例如,荧光增白剂可用于棉、麻、丝等天然纤维织物的增白。
5. 柔软剂:柔软剂用于提高纺织品的手感,使纺织品更加舒适。
例如,硅油柔软剂可用于棉、麻、丝等天然纤维织物的柔软处理。
(三)纺织助剂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在纺织助剂的应用过程中,选用合适的助剂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总结的纺织助剂选用原则及注意事项:1. 根据纺织品品种、纤维成分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助剂。
2. 注意助剂的配伍性,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3. 控制助剂的使用量,避免影响纺织品质量。
几种酸性清洗助剂基础常识[最新]
![几种酸性清洗助剂基础常识[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e13942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72.png)
几种酸性洗涤助剂基础知识1.盐酸:打开瓶盖后有刺激性气味的氯化氢气体放出,稀盐酸有酸味。
盐酸也是一种酸性极强的酸,也能腐蚀皮肤和织物,强度略低于硫酸,它能去除铁锈和墨水渍,可以代替硫酸使用。
2.硫酸:在洗染业中不可缺少,它具有强烈的吸水性,能使木材、皮革、多种纤维织物脱水炭化。
棉花等面料的衣物上沾染了浓硫酸,很快就会由焦变黑,皮肤上沾到了硫酸,就会被灼伤。
硫酸在洗染中一般用来中和碱性,可作为酸性染料的促染剂,也可用干棉布退浆和漂白后的酸洗,以去除织物上的铁锈渍。
某些硫化染料不易被氧化显色,为了得到好显色效果可用硫酸(或明矾)帮助氧化显色。
这样不但能使色泽鲜艳,而且能增加颜色的牢度。
3.醋酸:醋酸原装多为水醋酸,打开盖后有刺鼻的酸味。
它在洗染中用途广泛,可以作为盐基性染料的溶剂,纳夫妥染料、硫化染料的显色剂,酸性染料的助染剂,也可用于硫化染料后的中和处理。
在洗染业中,由于醋酸使用时危险性很小,效果也好,因而用途较广。
洗染业使用醋酸主要用来去除洗涤时残留在织物上的碱性,保持织物颜色的鲜艳和衣物的洁净。
4. 柠檬酸:有水果酸味,可以食用,对各种织物大体无损伤。
用30%浓度的柠檬酸,能去除毛织品的汗渍、铁锈渍、漆渍、墨水渍,特别是对照相业用的显影剂的黄斑渍的去除功效优良。
5.草酸:草酸是晶体,有毒,用热水易溶解(冷水太慢),但是热而浓的草酸能损伤棉麻织物,使用时要注意。
草酸可以作还原剂,如果用高锰酸钾去渍后留有紫色,可用3%草酸还原去除。
6.甲酸:又名蚁酸,有一种刺鼻气味。
它的浓度一般为85,酸性较醋酸强,使用效果比醋酸好些,可以代替醋酸使用。
它算然不损伤织物纤维,但滴到皮肤上就会感到灼痛,应立即用水冲洗清除。
蚁酸可作盐基性染料的溶剂,偶氮染料的显剂,能使还原染料氧化发色。
橡胶助剂分类

橡胶助剂分类介绍
1. 硫化剂:也称为交联剂,是使橡胶从线形高分子结构转变为三维网状结构的关键物质。
2. 促进剂:用于提高橡胶的硫化速度和效率,加速硫化过程。
3. 活化剂和防焦剂:防止橡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焦烧,保证加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4. 补强填充剂:主要包括炭黑、白炭黑、无机补强剂和填充剂等,可以提高橡胶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候性等。
5. 粘合剂和胶黏剂:用于促进橡胶与骨架材料或与其它材料的粘合,提高制品的粘结性能。
6. 加工助剂:主要包括塑解剂、增溶剂、增塑剂、软化剂、均匀剂、润滑剂等,用于改善橡胶的加工性能,提高加工效率并减少能耗。
7. 其他助剂:包括发泡剂、消泡剂、着色剂、芳香剂、防雾剂、润滑剂等,用于满足特殊性能或外观要求。
这些助剂的作用各不相同,相互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橡胶的具体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助剂。
石油化工装置常用“三剂”基础知识

引发剂与催化剂也有区别,它虽可引发和加速高分子的键反应,但在聚
合反应中本身也被消耗,并最终进入了聚合产物的组成中。
催化剂的作用 催化剂会诱导化学反应发生改变,而使化学反应变快或减慢或者在 较低的温度环境下进行化学反应。催化作用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基础,催
化剂是化学工业的核心。
许多重要的石油化工过程,若不用催化剂,其化学反应速度非常慢, 或根本无法进行工业生产。如:二氧化硫与氧生成三氧化硫的 反应SO2
催化剂 Cu-Zn-Al2O3 RhI
Ti/Cr
Pt/Al2O3 ZSM-5分子筛 Pt-Rh,V2O5-TiO2 树脂 Ti/SiO2,TS-1 手性修饰担载Pt 茂金属
80年代
由甲醇合成汽油(Mobil法) NOx控制 MTBE 选择氧化 多相手性催化合成
90年代
烯烃聚合
传统的催化过程主 要用于石油炼制、化学 工业和污染治理三大领 域。而今天的催化技术 则已经渗透到经济、社 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各 个领域,在显著节约资 源和能源、缩短与简化 生产流程、转换原料路 线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化剂等);同一种剂在不同的装置其功能可能不同,另一方面,
具有相同功能的剂又有许多品种可供选择。通常,石油化工常用 “三剂”按用途分主要有催化剂、助剂(添加剂)、溶剂、吸附 剂等。
均相催化剂
催化剂
多相催化剂
生物催化剂
三剂
助剂(添加剂) 溶剂
有机溶剂 无机溶剂 分子筛
阻聚剂 抗垢剂 消泡剂等
吸附剂
活性氧化铝 白土 硅胶等
鉴于本培训教材的特定读者对象,本教材内容只涉及脂肪烃
生产装置、烃类衍生物生产装置、环烃生产装置使用的常用“三 剂”,不包括其它类型化工装置使用的“三剂”。
农药生产基础知识

乳油质量指标
外观 应为单相透明液体; 有效成分含量 应不低于规定值或范围; 乳化分散性 应符合规定标准;
酸/碱度(pH值) 应符合规定标准; 水分含量 GB/T1600-2001; 热贮稳定性 应符合规定标准; 冷贮稳定性 应符合规定标准; 闪电 应符合贮、运安全规定; 表面张力,接触角,渗透性等。
缺点:
由于可选用的分散剂品种少(许多加工SC的分散剂品种并非都适合加工可分散油
悬浮剂),与SC相比加工难度大;
可选用的非水介质(油类)种类较多,要制备稳定、性能好的可分散油悬浮剂产
品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精力;
可分散油悬浮剂中,农药原药与油相之间相对密度差要远大于SC,而且SC中的增
稠剂并不适用于可分散油悬浮剂,产品的分层、沉淀要明显多于SC;
指标 150±9
15.0±0.9 150±9
15.0±0.9 0.5
4.0~7.0 合格 合格 合格
乳油分散性能的测定
常用评价方法
分散状态Βιβλιοθήκη 乳化状态能迅速自动均匀分散
稍加搅动呈蓝色或蛋白色透明乳状液
能自动均匀分散
稍加搅动呈蓝色半透明乳状液
呈白色云雾状或丝状分散 搅动后呈蓝色不透明乳状液
成白色微粒状下沉
热贮稳定性*
*正常生产时,*热贮稳定性、低温稳定性试验每半年至少检验一次
指标
5.7±0.6 4.0-7.0
60 合格 3.0 0.5 合格 合格
水基制剂——微乳剂
微乳剂(简称ME)
将不溶于水的液体原药或将溶于有机溶剂中的不溶于水的固体原 药在乳化剂、助乳化剂作用下,在水中经常规搅拌作用而形成的透 明或半透明的均相体系。
剪切均匀
油
稳定剂等
化学物料知识点总结

化学物料知识点总结一、化学物料的基础知识1. 化学物料的定义化学物料是指化学工业中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和助剂,也包括各种中间体、产品和副产物等。
它们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化学产品和制品。
2. 化学物料的分类化学物料可分为无机化学物料和有机化学物料两大类。
无机化学物料主要包括金属、非金属和化工矿产品等,有机化学物料主要包括烃类、卤化烃、芳香烃、醇醚、酚醛酮等。
3. 化学物料的特性化学物料的特性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方面。
物理性质包括外表形态、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反应特性、溶解性、稳定性等。
4. 化学物料的用途化学物料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建筑材料、医药卫生、食品工业、轻工业和农林渔业等各个领域。
它们是生产各种化工产品和制品的重要原材料。
二、无机化学物料1. 金属金属是一类常见的无机化学物料,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延展和塑性等性质,广泛用于制造各种金属制品和合金材料。
2. 非金属非金属包括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等,它们常用于生产建筑材料、陶瓷制品、玻璃制品、磨料和润滑材料等。
3. 化工矿产品化工矿产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它们是制造燃料、化学原料和化工制品的重要原材料。
三、有机化学物料1. 烃类烃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学物料,包括烷烃、烯烃、芳烃等。
它们广泛用于生产燃料、润滑油、合成树脂、橡胶、塑料等。
卤化烃是一类含有卤素的有机化学物料,包括氯代烃、溴代烃、碘代烃等。
它们用于制造农药、药品、染料、塑料等。
3. 芳香烃芳香烃是一类含有芳环结构的有机化学物料,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
它们常用于生产染料、合成树脂、香料、医药等。
4. 醇醚醇醚是一类含有羟基和氧原子的有机化学物料,包括醇、醚等。
它们广泛应用于生产溶剂、防冻液、颜料、乳液等。
5. 酚醛酮酚醛酮是一类含有酚基和醛基的有机化学物料,包括苯酚、酚醛树脂、酚醛泡沫塑料等。
它们常用于制造胶粘剂、绝缘材料、塑料、油墨、颜料等。
四、化学物料的环保与安全1. 化学物料的环保问题化学物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严重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全面、详细的PU基础知识

聚氨酯基本常识一、聚氨酯基础知识聚氨酯树脂制成的产品有泡沫塑料、弹性体、涂料、胶粘剂、纤维、合成皮革、铺面材料等到品种。
广泛用于机电、船舶、航空、车辆、土木建筑、轻工业以及纺织等领域。
(一)PU制品的基本组成:生产聚氨酯(PU)制品,其所用的原材料按性质、功能来分,可分为如下几个组份:组份一:异氰酸酯(盐)类—此类原料是PU树脂主要原料之一。
其官能团为:—NCO(即为异氰酸酯基),此类原料中一般在其分子结构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NCO基。
常用的原料有:MDI、PAPI、TDI三种。
特殊的:HDI(1,6—己二异氰酸酯),IP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H12MDI(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TDI (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
X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NDI(萘—1,5—二异氰酸酯)。
改性的异氰酸酯类:是指过量的异氰酸酯与含活泼氢类化合物反应,生成末端是—NCO的预聚物。
如液化MDI(碳化二亚胺改性MDI),鞋底原液B料(聚酯多元醇改性MDI),弹性体所用的预聚物等。
组份二:活泼氢类——此类原料是PU树脂主要原料之一。
一般在其分子结构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羟基(—OH)或胺基(—NH2)等。
常用的有: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二元醇(EG,BDO,1,6—HDO,PG等),MOCA,TMP,HQEE,水等组份三:溶剂类—此类原料量大,在合成中不参与反应。
常用的有:DMF,MEK,TOL,ETAC,CY,二甲苯,汽油,水等。
组份四:助剂类—此类原料量少,但对制品的品质影响很大,同时其种类很多,根据其作用来分有:催化剂:有机锡类(DBTDL,辛酸亚锡),叔胺类(三亚乙基三胺,三乙醇胺,三乙胺等)表面活性剂:改善制品内部或表面性质。
如硅油匀泡剂(DC—193,DC—5043),DS—80,OT—70等。
抗氧化剂:防止制品在制作过程中,被空气氧化发生颜色变化。
常用的是BHT,I—1010等。
着色剂:分无机和有机颜料,常将颜料与多元醇研磨成糊状物——色浆或色膏,有红、黄、绿、蓝、黑五种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剂的分类—基础知识
农药助剂是化学农药加工剂型中对有效成分之外所使用的各种辅助剂的总称。
助剂本身没有生物活性,但在剂型配方中或施药中是不可缺少的添加物,添加助剂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药效、降低农药的用量、节约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助剂对农药尤其是除草剂的增效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加农药在植物表面的滞留量、延长滞留时问和提高对植物表皮的穿透能力。
因助剂的种类不同,其作用机理也不一样。
在使用中,以乳化剂、润展剂等表面活性剂为多,用途较广,对药剂性能影响也较大。
一、助剂的使用
1.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大大降低了溶液的表面张力,使药剂乳状液的液滴表面形成一层强烈的保护膜,增强药剂在植物体表或害虫体表的润湿、展布以及附着力,从而提高药效。
目前应用于农药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有:脂肪醇聚氧乙烯类、烷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类、磺酸盐类、磺酸酯类、酰胺类、有机硅类等。
如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28%UAN与氯嘧磺隆一起施用,有效地防除了茼麻。
DC—X2—5394和甲基化葵花油混用提高了氯嘧磺隆与麦草畏和苯达松一起应用时对二色蜀黍和大狗尾草的功效。
用于苹果树防治黑斑病(包括卷叶蛾和介壳虫等各种害虫)的二甲酰胺Silwet L一77,防治效果提高,可降低有效成分用量50%,果实上的残留量也相应降低。
在田间药效试验中,使用750倍加入0.04%APSA一80的井岗霉素药液,在药后14天内,防效与500倍单用相同,但至21天时前者防效明显高于后者。
近年来,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也进展较快,而且这也将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类农药助剂。
如多功能植物增效剂,它含有多种生物碱、糖苷、鞣质等,可与酸性有机氯、有机磷(敌敌畏除外)、有机硫、杂环类、氯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混用,提高农药使用效果。
茶皂素作为润湿剂、悬浮剂在农药可湿性粉剂中的应用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如植物油、种仁核粉等天然表面活性剂的研究也较多。
2.油类、油脂类助剂
油类助剂可以加快作物对叶喷农药的吸收效率,它们可以与农药、水等形成均一稳定的乳状液,叶喷时有助于靶标作物对农药的吸收。
商用石油润滑油助剂和乳化剂,已经被应用到普施特对3种杂草的防除,靶标作物表面的蜡质可以溶解到石油润滑油溶液中,其溶解性随着作物种类和生长环境不同而不同。
植物油类助剂在加强除草剂的生物活性和降低液滴飘移方面要比石油润滑油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好得多。
如烯禾啶与甲基化油类助剂Scoil混合对3种杂草的控制要比石油润滑油助剂Clean Crop的效果好。
植物油类助剂可以促进吸收传导和增强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
实验表明,植物脂肪酸和脂肪酸要强于甘油酯。
Chester L.Foy等指出,几种助剂依次增加了除草剂烟嘧磺隆对狗尾草的防效:甲基化葵花油>石油润滑油>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WK>非型表面活性剂X一77。
3.无机盐类
一些无机盐类助剂与表面活性剂混用可以极大地提高除草剂的活性,这些无机盐包括硫酸铵(NH )2SO4、磷酸氢二铵(NH ) HPO4 、硫酸铁Fe2(SO4 )3、硫酸镁MgS04。
但某些盐类在喷洒时对某些除草剂会产生损坏抗作用。
有资料表明,钙、镁、钠、钾铁盐中除硫酸钙CaSO4、硫酸钠Na2SO4、磷酸钙
Ca3(PO4)2 、磷酸钠NaPO~外都会对2,4一D产生损坏作用,但这种损坏作用可通过降低溶液的pH值或把2,4一D转变成难离解的盐类而减小。
尿素、硝酸胺、多磷酸胺、硫酸胺、石油润滑油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别与盖草灵和烯禾定混用控制谷类作物中的大狗尾草,石油润滑油大于表面活性剂或盐类。
4.各类助剂的混用
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只使用一种单一的助剂,为了提高药效,可多种助剂同时选用,但必须注意克服各类助剂问的相互作用,以防农药发生光降解等反应而降低药效。
如各类助剂(液氨、化肥、油、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相混合,可以加强禾草灵在小麦田和黑麦田中的活性,残留物的以射效应,增强有效成分的渗透力,促进其进入植物组织中。
因此要更好地发挥农药的药效,要对各种助剂进行合理的运用和配置。
在同一剂型下,不同的助剂种类会明显影响到药剂的性能。
如药剂与表面活性剂在不配伍时会使悬浮剂的悬浮率下降,不适宜的湿润剂、分散剂则会使可湿性粉剂的悬浮率下降,表面活性剂还会影响药剂的叶面吸收,这在茎叶处理型农药中尤为重要。
二、影响助剂应用的一些因素
表面活性剂是由亲水和疏水两部分组成,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取决于亲水一疏水相关性以及分子在不同物相(雾滴与植物或动物体表面)之间的分布。
药剂在靶标上的湿展性能及在靶体表面的滞留量直接影响对靶体表面的穿透和生物活
性的发挥。
因此,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加强药剂分子在叶面或虫体上的展布,从而促进药剂的吸收。
该效应还与溶液的温度、浓度和大气压力有关。
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极性和浓度对吸收的影响。
Syuan Tan等在研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2,4一D叶面吸附和渗透影响时发现,聚氧乙烯乙二醇(PEG)系列类表面活性剂能极大地提高一些喷雾制剂农药对近轴苹果叶表皮的渗透效果,但对吸附影响不明显。
试验还指出:PEG类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与叶表皮对表面活性剂的吸附和2,4一D 的渗透负相关。
加入表面活性剂能提高2,4一D对角质层膜的渗透,且随表面活性剂HLB值的升高其渗透力下降,因此,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对2,4一D的渗透力的改变是一个重要因素。
2.化合物溶质的渗透在蒸发过程中物质(成分)渗透人表皮的多少与溶液总量无关。
溶质的吸收与表皮及残留物问的分系数和浓度有关,渗透速率依赖于溶质与表面活性剂的亲和性。
化合物的渗透速率不仅与在表皮,蜡质中的溶解性有关,而且与溶剂的蒸发速率有关。
蒸发后,化合物的渗透速率将受角质蜡质层和表皮中的浓度影响。
表面活性剂可能具有疏通输导障碍的作用,阻碍化合物的分散、转移其被吸收的位点、改变化合物的性能、降低其抗性,为植物体吸人活性化合物创造条件。
渗透性能的提高,按药剂有效成分与表面活性剂之间在渗入叶内时
的物理、化学作用(联合溶解或渗透机理)或者特殊表面活性剂而诱发的植物体内的输导障碍的改变,从而使他们更容易进行粒子渗透。
三、助剂的发展趋势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与农药有效成分之间以及与有机体(虫体、植物体表、菌体等)之间的相作用机理,为开发应用型、高效的助剂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目前,由线性烷基链接亲水端基组成的缩合葡萄糖化合物烷基聚糖醚正在引起人们新的兴趣,使用13趋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