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石油产品基础知识—石油的外观性质与元素组成(石油加工课件)

石油产品基础知识—石油的外观性质与元素组成(石油加工课件)

链烷烃 C6H14 C10H22 C14H30
H/C 2.33 2.20 2.14
环烷烃
H/C 2.00 1.80 1.71
芳香烃
H/C 1.00 0.80 0.70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在石油加工过程中,馏分越重,氢碳原子比就越小。
石油馏分的H/C原子比
液化气
汽、煤油
柴油
燃料油
沥青
石油焦
~2.8
2.1~2.4
我国主要油田的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85以上,属于偏重的 常规原油。许多石油都有不同程度的臭味,这主要是因为含有硫 化物的缘故。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碳和氢

硫、氧、氮
1~5%
微量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பைடு நூலகம்
83~87% 11~14%
95~99%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氢碳原子比是一个与化学结构相关的参数 ➢ 同系物中,分子量越大,H/C比越小 ➢ 不同系列中,分子量相近,H/C比次序为 烷烃 >环烷烃 >芳香烃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
我国原油较为典型的元素组成特点
低硫
高氮
高镍
低钒
思政小课堂
中国曾经戴过一顶“贫油国”的帽子。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国家汽车用的汽油、 点灯用的煤油,都被老百姓称为“洋油”。 地质学家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指导地质 工作者找到了储量丰富的大油田,结束了 中国“贫油国”的历史。
石油的外观性质与元素组成
一、原油的一般性状
➢ 石油是一种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 流动状的黏稠液体。
➢ 石油的颜色与其所含胶质、沥青质的多少 有关,胶质,沥青质的含量越高,特别是 沥青质的含量越高,石油的颜色越深。

石油及油品基础知识

石油及油品基础知识
1、蒸 汽 压
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其液面上的蒸汽呈 平衡状态,这时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 蒸汽压,简称为蒸汽压。
22
(1)纯烃蒸汽压
蒸汽压仅取决于温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蒸汽压与温度间的关系可用克-克方程表示:
d ln P HV
dT
RT 2
Hv :摩尔蒸发热,J/mol ; P :化合物在T 时的蒸汽压,
有时也可根据产品规格要求,以98%或97.5%时 的馏出温度来表示终馏温度。
在大多数液体燃料规格中,只要求测定其具有代表 性的10%,50%和90%的馏出温度及干点。
以气相馏出温度为纵坐标,以馏出体积分数为横坐标作 图,即可得到该油品的蒸馏曲线。
其中10%到90%这段很接近直线,用蒸 馏曲线的10%到90%之间的斜率来表示该 油品沸程的宽窄,即当石油馏分的沸程愈宽 时,其蒸馏曲线的斜率愈大。
原油名 称
含硫量 m%
第一关键馏 分d420
第二关键馏 分d420
原油的关键 馏分特性分

建议原油 分类命名
大庆 混合
克拉 玛依
胜利 混合
大港 混合
0.11
0.814
0.850
(K=12.0) (K=12.5)
石蜡基
低硫石蜡基
0.04
0.828
0.895
(K=11.9) (K=11.5)
中间基
低硫中间基
Pa R :摩尔气体常数, 8.314J/(mol K); T: 温度, K
23
实际应用中,用经验方法程来计算纯 烃的蒸汽压(如Antoine方程:)
ln P A B T C
式中 A、B、C是与烃类有关的常数,可 从有关数据手册查得,此式的使用范围在 1.3~200kPa。

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A. 碳氢化合物B. 碳水化合物C. 氧化物D. 硫化物答案:A解析:石油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

2. 以下哪种岩石不是常见的储油岩石()A. 砂岩B. 石灰岩C. 花岗岩D. 白云岩答案:C解析:花岗岩不是常见的储油岩石,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是常见的储油岩石。

3. 石油勘探中,最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A. 重力勘探B. 磁力勘探C. 地震勘探D. 电法勘探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在石油勘探中应用广泛且效果较好。

4. 油井的井底压力()井口压力。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一定答案:A解析:通常情况下,井底压力大于井口压力。

5. 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不包括()A. 化学驱油B. 热力采油C. 微生物采油D. 降低采油速度答案:D解析:降低采油速度不是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其他选项都是常见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6. 石油的初次运移是指()A. 从生油岩到储集岩B. 从储集岩到圈闭C. 在储集岩内的运移D. 从圈闭到地面答案:A解析:石油的初次运移是指从生油岩到储集岩的运移。

7. 以下哪种不是石油的加工产品()A. 汽油B. 煤炭C. 柴油D. 煤油答案:B解析:煤炭不是石油的加工产品。

8. 储层的非均质性不包括()A. 层内非均质性B. 平面非均质性C. 纵向非均质性D. 体积非均质性答案:D解析:储层的非均质性通常包括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纵向非均质性。

9. 注水开发油田时,注水井的位置通常()A. 均匀分布B. 靠近油井C. 远离油井D. 集中在高产区答案:A解析:注水开发油田时,注水井的位置通常均匀分布。

10. 油藏的驱动方式不包括()A. 水压驱动B. 气压驱动C. 重力驱动D. 人工驱动答案:D解析:油藏的驱动方式包括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等,人工驱动不是常见的油藏驱动方式。

11. 以下哪种储层孔隙类型不是主要的()A. 粒间孔隙B. 裂缝孔隙C. 溶洞孔隙D. 晶间孔隙答案:D解析:晶间孔隙在储层中不是主要的孔隙类型,粒间孔隙、裂缝孔隙和溶洞孔隙较为常见。

石油基础知识讲座

石油基础知识讲座
深海石油开采
利用深海钻井平台等技术,开采深海石油资源。
新能源与石油的关系
替代关系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油在能源领域 的地位逐渐被替代。
互补关系
在某些领域,新能源和石油可以相互补充,共 同满足能源需求。
石油是新能源发展的基础
石油是许多新能源技术的原料,如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锂、钴等元素。
THANKS
市场供需关系
石油市场的供求关系是决定石油价格的最基本因素。当市 场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跌;当需求量大于供应 量时,价格会上涨。
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包括战争、政治动荡、恐怖袭击等事件,这些事 件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或市场恐慌,从而影响石油价格 。
全球经济状况
全球经济状况对石油价格也有很大的影响。经济增长会推 动石油需求增加,从而推高价格;经济衰退或疲软会导致 需求减少,从而打压价格。
货币汇率
货币汇率也是影响石油价格的因素之一。例如,美元汇率 的波动可能会影响以美元计价的石油价格。
石油贸易的运输与交易
运输方式
石油运输主要依靠油轮、油罐车和管道等运输方式。其中,油轮是最常见的运输 方式之一,因为它们能够运输大量石油并覆盖较长的距离。管道运输则主要用于 陆地上的石油运输。
交易方式
石油交易通常是通过期货或现货市场进行的。期货市场是一种标准化的合约交易 市场,买卖双方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按照约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石油。现货 市场则是在当前市场上直接进行买卖交易,没有固定的交割日期。
生物-无机过渡理论
该理论认为石油是在生物沉积和无机合成两种作用共 同作用下形成的。
石油的分布
01
02
03
陆地油田
陆地油田是石油分布的主 要区域,全球大部分油田 都位于陆地上。

石油及石油产品基础知识_随笔

石油及石油产品基础知识_随笔

《石油及石油产品基础知识》阅读记录目录一、石油基础知识 (2)1.1 石油的定义与组成 (3)1.2 石油的分类 (4)1.2.1 按碳原子数分类 (5)1.2.2 按原油的产状分类 (6)1.2.3 按原油的密度分类 (7)1.3 石油的性质 (7)1.3.1 物理性质 (8)1.3.2 化学性质 (9)1.4 石油的开采与运输 (11)1.4.1 采油方法 (11)1.4.2 运输方式 (12)二、石油产品基础知识 (14)2.1 石油产品的定义与分类 (15)2.1.1 按用途分类 (16)2.1.2 按加工深度分类 (17)2.2 石油产品的性能指标 (18)2.3 常见石油产品 (20)三、石油产品应用知识 (21)3.1 汽油的应用 (22)3.1.1 汽车燃料 (23)3.1.2 工业原料 (24)3.2 柴油的应用 (24)3.2.1 发动机燃料 (26)3.2.2 润滑油基础油 (26)3.3 润滑油的应用 (28)3.3.1 发动机润滑油 (29)3.3.2 工业润滑油 (30)3.3.3 船舶润滑油 (31)3.4 燃料油的应用 (32)3.4.1 燃料添加剂 (33)3.4.2 热力发电燃料 (34)3.5 液化石油气的应用 (35)3.5.1 焚烧设备 (37)3.5.2 化工原料 (38)一、石油基础知识石油组成:石油主要由碳、氢、硫、氧等元素组成,其中碳和氢是最主要的元素,构成了石油的主要成分。

石油分类:根据石油的密度、粘度、含蜡量等特点,石油可分为轻油、中油、重油等不同品种。

石油产源:石油主要来源于地下,包括油田、气田等产地。

石油的形成需要经历生物沉积、成岩作用、热解作用等多个阶段。

石油运输与储存:石油通常通过管道、轮船、火车等运输方式输送到炼油厂进行提炼。

石油储存时需要考虑安全性、稳定性等因素,一般采用地下储油罐或水上储油设施。

石油产品:石油经过提炼后,可得到多种不同的石油产品,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石蜡等。

与石油有关的基础知识

与石油有关的基础知识

与⽯油有关的基础知识⼀、⽯油的外观性质1、⽯油是⼀种流动性或半流动性的粘稠液体,是⼀种复杂的混合物。

2、⼤部分⽯油是⿊⾊;也有暗绿⾊或暗褐⾊;少数显⾚褐⾊或浅黄⾊;极少数是⽆⾊。

3、相对密度都⼩于1;绝⼤多数的相对密度都在0.80—0.98之间;个别的⾼达1.02或低⾄0.71;我国主要油⽥的相对密度都在0.85以上;3、许多⽯油都有臭味,是因为含有硫化物的原因4、不同⽯油的流动性差别很⼤:在50摄⽒度时,运动粘度可以低⾄1.46mm2/s,也可以⾼达20000 mm2/s。

⼆、⽯油的元素组成1、⽯油主要是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在83%—87%,氢含量在11%—14之间,两者合计在95%—99%。

2、只由碳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烃。

3、⽯油碳和氢,还含有硫、氮、氧,这些元素的含量⼀般在1%—5%;4、⽯油中的微量元素(已ppm为单位):镍、钒、铁、铜、钙、砷、氯、磷、硅等5、各种元素的存在形式⼀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三、⽯油的烃类组成1、⽯油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烃构成。

2、天然⽯油⼀般不含不饱和烃。

3、页岩油中会含有⼀定量的烯烃。

4、烷烃:A、只有碳碳单键和碳氢键;烷烃的通式为CnH2n+2。

B、常温常压下,含1—4个碳原⼦的烷烃是⽓体;含5—15个碳原⼦的烷烃是液体;含16个碳原⼦以上的正构烷烃是固体C、相关知识:Ⅰ、⼲⽓:含有⼤量甲烷和少量⼄烷、丙烷的⽓体称为⼲⽓。

Ⅱ、除含有⼤量的甲烷和⼄烷外,还含有少量易挥发的液态烃蒸⽓(戊烷、⼰烷和⾟烷)⽓体称之为湿⽓。

D、⼀般条件下,烷烃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吗,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在特殊的条件下能够发⽣氧化、卤化、热分解和硝化反应等。

5、环烷烃:A、含有脂环结构的饱和烃。

有单环脂环和稠环脂环。

含有1个脂环且环上⽆取代烷基的环烷烃,分⼦通式为CnH2n。

B、⽯油的环烷烃主要是环戊烷系和环⼰烷系;国内原油环⼰烷系多于环戊烷系,国外则相反。

C、在⾼沸点的馏分中,还含有双环和多环的环烷烃及环烷—芳⾹烃。

石油-基本知识

石油-基本知识

含义:石油(英文、拉丁语:petroleum),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有时有点绿色的)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烷烃,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石油的性质:石油的性质因产地而异,密度在0.8 ~ 1.0 克/厘米3之间,粘稠度的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 ~ -60°C),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C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石油简介:石油是具有特殊气味、有色的可燃性油质液体,是从地下深处或地表附近开采的有色可燃性油质液体矿物,一般地壳上层部分区域有石油储存,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是赋存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一种液态可燃有机矿产。

石油及其产品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动力燃料与化工原料,且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故也被称为“黑色金子”。

石油的颜色非常丰富,有红、金黄、墨绿、黑、褐红,甚至透明。

石油颜色是由其胶质、沥青质的含量决定的,含量越高,颜色则越深。

石油的颜色越浅,油质越好,透明的石油可直接加在汽车油箱中代替汽油。

不同的油田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区分很大。

原油的成分主要有油质(这是其主要成分)、胶质(一种粘性的半固体物质)、沥青质(暗褐色或黑色脆性固体物质)、碳质(一种非碳氢化合物)。

石油工业一般用石油的出产地来区分,此外是石油的比重、黏度。

石油常用“桶”作为容量单位,即42加仑,折合约158.98升。

因为各地出产的石油的密度不尽相同,所以1桶石油的重量也不尽相同。

一般一吨石油大约有7桶。

轻质油则为7.1-7.3桶不等。

石油在中东地区、波斯湾一带有丰富的储藏,而在俄罗斯、美国、中国、南美洲等地也有很大的储量。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

油品基础知识第一节石油简述一、认识石油石油是天然存在的,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

石油是原油及其加工产品的总称。

原油是一种埋藏在地下的天然矿产物,在常温下,大都是呈流体或半流体的状态。

其颜色多为黑色或深棕色,少数为暗绿、赤褐或黄色,并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的比重绝大多数在0.8-0.98之间。

凝点的差异较大,有的高达30℃以上,也有的却低于—50℃。

原油,从化学组成成分来讲,是一种包含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它的化学组成十分繁杂,不同产地,甚至同一产地而不同油井在化学组成成分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二、石油的组成。

组成原油的主要元素是碳和氢。

碳含量约83-87%,氢含量约11-14%,两者合计约96-99%。

碳和氢以不同数量和方式排列,构成了不同类型的碳氢化合物,简称“烃”。

其次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这3种元素合计含量约1-4%)以及极微量的钾、钠、钙、镁、铁、镍、钒、铜、铝、碘、磷、砷、硅、氯等10种元素。

上述种种元素在原油中都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相互结合为非烃类化合物的含硫、含氧、含氮等的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

这些非烃化合物大都对原油加工和成品油质量有不利影响,所在炼制过程中都要尽可能将它们除去。

三、石油的炼制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和各种转化、精制等炼制工艺,加工成各种动力燃料、照明用油、溶解剂、绝缘剂、冷却剂、润滑剂和用途广泛、品种繁多的化工原材料,总称为“石油产品”。

成品油范围包括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润滑脂等五大类。

汽油、柴油是石油的主要产成品。

石油的加工工艺:原油必须经过加工(炼制)才能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石蜡、石油焦和沥青等产品,这些产品称为石油产品。

原油加工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过程是将原油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成轻重不同馏分的过程。

原油常减压蒸馏流程示意图四、石油产品总分类GB498—87分类代号燃料 F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溶剂及化工产品S蜡及其制品W石油沥青 B石油焦 C燃料油大部分石油产品均可用作燃料,但燃料油在不同的地区却有不同的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基础知识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石油答:石油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主要是以气相、液相烃类为主的、并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有可燃性。

(P1)2•石油的基本性质(主要化学成分、常温常压下状态、密度、粘度、凝固点、闪点、燃点、自然点、溶解性、原油中的有害物质)3.天然气(成分、比重)答:主要以气体形式存在的石油叫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有少量的C2〜C5烷烃成分及非烃气体。

4.天然气水合物答:甲烷与水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可形成一种冰样的水合物,称为天然气水合物,亦称可燃冰。

5.液化天然气(LNG )6.天然气分类(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干气、湿气、酸气、净气)按照矿藏特点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

按炷类的组成可分为干气*湿气、酸气爲净气7•石油工业答:通常说的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P5 )&对外依存度对外依存度是各国广泛釆用的一个衡量一国经济对国外依赖程度的指标9.储釆比储采比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

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产水平尚可开釆的年数10.油气当量二、问答题1•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

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技术密集的行业。

2.请画出石油行业产业链结构图口P43.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兴起是在哪个国家,第一口现代石油井的名称是什么?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兴起是美国.第一口现代石油井的名称是德雷克井4.一般认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是指的那个油田?产量最高的油田?行业精神代表和人物?答:一般认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应以1939年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作为开端5.中国原油资源集中分布在哪八大盆地?渤海湾、松辽、塔里木、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柴达木和东海陆架八大盆地6.中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九大盆地?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东海陆架、柴达木、松辽、莺歌海、琼东南和渤海湾九大盆地7.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能源安全原则、能源可持续利用原则、能源与环保协调原则。

8.中国可行的能源供应路线是什么?阐述其具体原因。

固体燃料-----多元化能源----可再生能源为主新型能源供应路线就可持续原则来讲,中国今后不能走“以煤为主” 的能源供应路线,资源分布及环境保护要求不允许,就能源安全原则来讲,中国不能走“以油气为主”的能源供应路线,中国的财力以及国际油气资源难以保障9•我国目前的石油产量大约是多少,能否满足需要?进口的主要来源通道?2010年我国生产原油2.03亿吨,但是不能满足需求;非洲、中亚、南美、中东、亚太五大海外油气合作区10.开采石油对环境有哪些方面的污染?石油行业HSE管理体系的作用是什么?对水环境的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以加强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领域里的环境、安全风险评估的事故预防,减少事故发生及对环境的伤害。

11.中国的三家国有石油公司是哪些,他们都具有什么特点?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有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中石油从事石油行业的上中下产业链,即石油开采,炼制,与销售;中石化主要从事石油炼制与销售,当然也涉及到一定的石油开采;中海油主要从事海上石油的开采与炼制及销售,且技术与设备,待遇平均水平都是三大石油公司里最好的,但工作条件相对艰苦。

(本答案来自主编)12.什么是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对国家经济有什么影响?所谓的石油危机是指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危机。

石油供不应求,限制国家快速发展。

13.世界上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和地区?至少知道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

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等,美国和前苏联第二章、石油地质一、基本概念1.岩石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所组成的有规律的矿物集合体2矿物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地球中的化学元素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3.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4.变质岩答: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P21)5•沉积岩答: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P21)6•沉积相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岩特征的综合7•沉积构造沉积环境特征在岩层外表形态上的反映8.沉积韵律相似岩性的岩石在地层垂直剖面上呈周期重复的规律9•地质构造地壳的运动导致地壳岩层起伏变化及断裂等现象,岩层在空间上的展布形态叫做地质构造10.背斜构造褶皱构造包括多段弯曲起伏,向上凸起的弯曲段称为背斜构造11.断层构造断裂构造指岩层受力后发生脆性变形而断裂,丧失了岩层原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断裂构造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叫做断层。

未发生明显相对位移的成为裂缝、12.地质年代表明地质历史时期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关系的地质时间系列13.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

14■沉积盆地是指在一定特定时期,沉积物的堆积速率明显大于其周围区域,并具有较厚沉积物的构造单元15.■坳陷是盆地内在发展史上以相对下降占优势的构造单元,是一定地质时期的沉降中心,沉积岩厚度较大,“生储盖”组合发育,是油气藏分布的主要区域,如胜利油区分布于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坳陷16.隆起是盆地内在发展历史上一相对上升占优势的构造单元,沉积厚度较薄。

17.生油门限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能大量向石油转化,这个温度称为生油门限。

一般认为生油门限为60度。

18..油气藏油气经过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在储集层运移的途中遇到地质圈闭就会聚集起来,长将聚集了一定规模的油气圈闭称为油气藏。

二、问答题1.石油主要存在于地壳的哪类岩石中,为什么?沉积岩2.沉积岩主要都包括哪些类型的岩石?碎屑岩、泥质岩、化学岩、生物化学岩3■根据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石油是如何形成?答:生物体是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生物体中的有机质先要转化成一种特殊的有机质干酪根。

它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碱,又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性能特别稳定,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生油层中。

它是沉淀物中的不溶有机质,其成分主要是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烃,是在成岩作用晚期经过热解而形成的。

干酪根向石油及天然气的转化必须具备适当的还原环境、温度,时间,细菌,催化剂,放射性等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条件4.根据有机成因学说,油气的生成条件是什么?答:大量的生物体在一定深度和一定温度热解生成干酪根,其在适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条件生成石油和天然气。

5.天然气都有哪些成因类型?(1)生物化学气(2)油型气(3)煤型气(4)无机成因气6.为什么要研究沉积岩的沉积环境或沉积相?沉积岩的形成规模、生油与储存性与沉积岩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沉积岩的沉积相特征、沉积构造、及沉积韵律和沉积旋回是反应沉积岩形成环境的主要地质特征。

7.为什么要研究地质构造?(会看基本地质构造图)8.油气是如何运移、聚集起来的?油气的二次运移过程中,其运移的方向是什么?油气在生油岩中生成想相邻的孔隙性和渗透性较好的储集岩中转移,然后再在构造力、浮力和水动力作用下沿岩层上倾方向运移,遇到有遮挡条件的场所(圈闭)就停止运移,聚集在那里,形成油气藏。

9.什么是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地质圈闭及类型(能认识主要的地质圈闭图)?对形成油气藏起什么作用?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形式。

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储集的一种场所。

分为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岩性圈闭。

圈闭是油气藏得可能所在地。

10.储集层具有什么基本条件才能存储油气?答:岩石颗粒较粗,空隙或裂缝、溶洞发育,(孔隙性和渗透性较好)11.形成工业油气藏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答:(1)充足的油气来源(2 )良好的生、储、盖结合(3 )有效的圈闭(4 )良好的保存条件12.形成油气藏的六大基本地质要素是什么?13.油气藏主要有哪些基本类型?按圈闭成因,油气藏可分为:构造油气藏,非构造油气藏,复合油气藏。

14.世界上大型油气田主要都是什么类型的油气藏?答:主要是构造油气藏中的背斜油气藏。

15.油气藏的主要分布规律?(1)沉积岩厚度大、面积广的晚元古代以后的沉积盆地都有希望发现油气藏。

(2)生油凹陷内部及其周边的圈闭是油气藏分布的有利地带。

第三章、石油勘探一、基本概念1■地质储量答:是指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的资料估算求得的已发现油气藏(田)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并被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20 °C, 0.101兆帕)下的数量。

(P43 )2■探明储量答:是指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估钻探证实油气藏(田)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3.控制储量答: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提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50%。

4.预测储量答: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田),估算求得的。

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5.油气苗答: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石油或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集以后又遭破坏,沿一定的通道跑到地面的产物。

6..二维地震7.物探答:包括地震勘探、重力、磁力、电法勘探的物理勘探方法。

8■化探答:是利用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来研究与油气藏有关的气体成分、烃类含量、稀有金属、细菌种属等异常的方法,简称油气化探。

主要方法有气体测量法、发光沥青法、水化学法和细菌9.三维地震通过三维空间研究地下地质条件的地震勘探技术10预探井在地震详查和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所确定的有利圈闭范围内,为发现油气藏所钻的井。

二、问答题1■油气勘探的目的是什么?寻找和查明石油,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集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

2.石油勘探过程的主要顺序或基本思路是什么?勘探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研究对象和得到的储量有什么不同?过程:定盆地、查凹陷、找圈闭、探油气阶段:(1)区域勘探对象是盆地(2)圈闭预探对象是圈闭(3)油气藏评价勘探。

对象是获得工业油气流的圈闭2..石油勘探主要包括钻前间接手段和钻探直接手段,具体都有包括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间接:地质调查方法、化探方法、物探方法。

直接:钻井4■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为什么主要使用地震勘探技术,而其他技术采用相对较少?(1)地震勘探与其它物探方法相比,具有精度高的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