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2021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含答案解析)

2021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①,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③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④.(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⑤)【注释】①以物伤性: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
②蓬户瓮牖(yōu):用蓬草做门,用破瓦罐做窗。
③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士大夫。
④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这些是畅快的呢!⑤此文为元丰六年苏辙去黄州探望苏轼及张梦得时所作,当时苏辙亦遭贬官。
(1)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心乐.之②日光下澈.③不以谪为患.④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第1页共131页。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一 文言文默写与阅读 20.北冥有鱼

拓展帮
类型二 课内外文言语段群文对比
1.阅读语段(一)(二),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人生追求?
【答案】 ①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②遵循万物自然发展的规律; ③追求“无为”之境。
拓展帮
类型二 课内外文言语段群文对比
2.语段(一)提到“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语段(二)提到“其大若垂 天之云”的斄牛,语段(三)提到“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的斥 ,分 别有什么作用?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二、拓展思考题
1.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有所待”(有所依靠,有所凭借),都无法达到真 正的逍遥的境界。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2.文章末尾的问答意蕴深远,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说明人仰望天空,不能确定所看到的天空的颜色是不是真正的颜色,大 鹏从天空往下看也是如此,并不能认清天空的本色;意在说明人和大鹏的视 力都是有限的。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3.文章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 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有何作用? 【答案】
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在对大鹏进行 赞美,而是为了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哪怕大如大鹏,它的腾飞也 需要有所“凭借”。
拓展帮
类型一 课内外两个文言语段对比
全突破·归纳探究 句子翻译
8.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采分点 其:代大鹏。是:这样。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一、统编教材思考题
1.(预习)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色。请 结合《北冥有鱼》一文体会这一特色。
全突破·归纳探究 问题探究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题(三)文言文阅读(12分)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
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①以买纸。
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
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
众人异.之,或问其故。
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
”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②酬二百金。
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
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素与苏子瞻相善。
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遨之。
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
子瞻见之,大笑。
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
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
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友正未尝仕。
其性直,恐为名声所累,少与人交,故知其书者少。
(选自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注:①鬻(yù),卖。
②端,长度单位。
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积三十年不辍.辍:收拾B.众人异.之异:认为……奇怪C.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假:借D.凡有欲染皂.者皂:黑色12.下列句中,加点“于”的含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赁小屋于.水柜街A.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B.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D.荀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B.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C.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D.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14.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张友正从小学习书法,并专心练习。
为了购买纸张,他卖掉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馆。
B.张友正搬离旧居,与染工为邻,是因为染坊里有染过的绢,可以用来练习书法。
陕西省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真题(Word版+答案+解析)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1)一代代建设者把青春播撒在祖国大地上,孕育出点染江山的葱茏绿意,换来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累累硕果,更________(凸显 显耀 显明)出生态文明理念的可贵。
(2)站在“两个一百年” 历史交汇点上,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迈进,我们仍然需要始终保持________(一鼓作气 一意孤行 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
②打涂干西记事起,一天到晚总有干不完的活。父亲说穷人兴家只有八个字: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父亲的节约到了可笑甚至可悲的地步:煤油灯的灯芯挑到最短,燃一粒黄豆大的光;碗里的饭是一颗不能剩的,掉到地上的也要捡起来吃了。父亲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涂干西。可涂干西隐约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要活出另一个样子。一不听话,父亲就收拾他,武器五花八门。涂干西眼里,父亲吝啬、刻薄、蛮不讲理,如一座山横在他渐渐长大的心上,像一只老虎拦住他的去路。一个日益强烈的念头攫住了他:要跨越父亲这座山。有时也有些可怕的想法掠过:夺过父亲手里的棍子,然后狠狠地……等他睡着时,抓起烟管劈头盖脸地……要不,他牵牛时,在前面突然挥动一块红布……当然,这只是孩子一时愤激的思绪,从没付诸实施。昨天父子间那场惊动了全村的冲突,使十五岁的涂干西下决心要去走自己的路。他要去县城找活干,哪怕做苦力也行。
现实中很多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不足”和“缺点”不放,甚至把孩子看作是没有希望的失败者,造成孩子严重缺乏自信、自尊。这种“缺陷视角”的养育观,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他具有性格或智力上的缺陷。相对应的“优势视角”养育观,则相信儿童拥有内在的能力去适应、学习、成长、改变,能够使用内在和外在资源去回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养育过程中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的潜在优势。
2021-2021学年度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26课内文言文阅读

专题二十六课内文言文阅读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人恒过.然后能改6.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答案】5.①这个,这样②犯错误6.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的道理。
7.只有经受住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借指老人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无助的境地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全,部D.余人各复延.到其家延:引领11.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C.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D.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021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文言文阅读。
季布者,楚人也。
为气任侠,有名于楚。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
汉孝惠帝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③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①嫚(màn):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股肱:重要。
(1)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召诸将议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山川之.美B.学而时习之.C.何陋之.有D.久之.,目似瞑(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CA.季布认为秦王朝对匈奴用兵,引起了陈胜等人造反,带来了巨大创伤。
B.有人说季布很勇敢,但好发酒疯,难以接近,皇帝因此未晋升其官职。
C.季布反思了一个月,终于明白自己没有功劳却做了河东守,这是罪过。
D.皇上准备重用季布,想要将河东这个重要的郡交给他治理。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数窘.汉王窘:使……窘迫②诸将皆阿.吕后意阿:迎合③将.兵四十余万众将:带领④人有言其贤.者贤:有道德,有才能(4)翻译下列句子。
①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②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2021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驳复仇议[唐]柳宗元臣伏见天后时,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
当时谏臣陈子昂建议诛之,而旌.其闾①,且请“编之于令,永为国典”。
臣窃独过之。
臣闻礼之大本,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子者杀无赦;刑之大本,亦以防乱也,若曰无为贼虐,凡为理者杀无赦。
其本则合,其用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诛其可旌,兹谓滥,黩刑甚矣;旌其可诛,兹谓僭,坏礼甚矣。
果以是示于天下,传于后代,趋义者不知所以向,违害者不知所以立,以是为典可乎?盖圣人之制,穷理以定赏罚,本情以正褒贬,统于一而已矣。
向使刺谳②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
何者?若元庆之父,不陷于公罪,师韫之诛,独以其私怨,奋其吏气,虐于非辜,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而元庆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即死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
执事者宜有惭色,将谢之不暇,而又何诛焉?其或元庆之父,不免于罪,师韫之诛,不愆于法,是非死于吏也,是死于法也。
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骜而凌上也。
执而诛之,所以正邦典,而又何旌焉?且其议曰:“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是惑于礼也甚矣。
礼之所谓仇者.,盖其冤抑沉痛,而号无告也;非谓抵罪..触法,陷于大戮。
而曰“彼杀之,我乃杀之”,不议曲直,暴寡胁弱而已。
其非经背圣,不亦甚哉!《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
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
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
”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
父受诛,子复仇,此推刃③之道,复仇不除害。
”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
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
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对比阅读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乙)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袁枚《卖蒜翁》)(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
①观者如堵(_______________)②但手熟尔(_______________)③叟能如是乎(_______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②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3)从甲乙两篇文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蒙少不修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疏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陕西省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以下各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①,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②,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③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④.
(节选自苏辙《黄州快哉亭记》⑤)【注释】①以物伤性: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
②蓬户瓮牖(yōu):用蓬草做门,用破瓦罐做窗。
③骚人思士:指心中有忧思的文人、士大夫。
④乌睹其为快也哉:哪里看得出这些是畅快的呢!⑤此文为元丰六年苏辙去黄州探望苏轼及张梦得时所作,当时苏辙亦遭贬官。
(1)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心乐.之以……为乐
②日光下澈.穿透
③不以谪为患.忧患
④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美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1页共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