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带答案解析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4文言文阅读课外含解析201709261102

专题14 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7年中考湖北省咸宁卷】阅读《柳宗元传》节选,完成6~9题。
(15分)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
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
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
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
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
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
②怂播州:今责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
③质:抵押。
④没:没收。
⑤营护:料理,护送。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如何与母偕.行(一同,一起)B.西南绝.域(阻断,与世隔绝)C.总园谓.所亲曰(告诉,对……说)D.时人义.之(正义)7.下面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B.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受任于.败军之际(《出师表》)C.乃.出私钱赎之乃.入见(《曹刿论战》)D.裴度亦奏其.事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8.下面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禹锡终易连州”是说刘禹锡最终和柳宗元交换去连州上任了。
B.柳宗元为官,能为民办实事,比如革除地方陋习。
C.“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说明柳宗元为师水平高,指导有方。
D.本文短短两百字,却清楚的写出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方面的优秀品质,给以深刻的教益.9.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吾与刘禹锡执友,何忍捡起若是?②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
【答案】6.D7.C8.A9.①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②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2017年中考语文试卷试题1.主观题部分,考生解答与参照解答意思相近即可;如果考生的解答与参照解答不一致,但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主观题解答表述不准确、不顺畅的酌情扣分。
3.附加题从严给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解答】(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róng yīng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2)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3)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的人物了……(4)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zài jié nán táo。
【解答】(1)荣膺(2)鄙夷(3)妇孺皆知(4)在劫难逃【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卷第1页(共22页)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山东省青岛市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本题满分31分)(一)基础知识(本题满分6分)1.下面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真好啊”像一阵清凉的风吹皱一池春水,美妙的涟漪.就这样荡漾开去,让人心旷.神怡!“真好啊”,蕴含着对生活的感恩、对困难的藐视和对幸福的提醒。
一句淳.朴的“真好啊”,普通的事也会蒙上理想化的色彩,糟糕的事不再让人忧心忡.忡。
在生活中要记得常说“真好啊”!A.y ǐku àng ch ún zh ǒng B.y īgu ǎng zh ūn ch ōng C.y īku àng ch únch ōng D.y ǐgu ǎng zh ūn zh ǒng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山雀早就迫不急待....地开始清理嗓子,鸣叫声打破了清晨的静谧..,提醒我新的一天开始了。
B.《朗读者》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主持人董卿精美的语言和锐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获益匪浅....。
C.青岛的小巷美不盛收....,道路两旁的老式小洋楼,斑驳的院墙,光滑的石板路,在时光的打磨下增添了遒劲..沧桑的质感。
D.任时光流逝,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人、事、物,永远挥之不去,即使海枯石烂....,那份美好始终镶嵌..在心灵深处。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二)诗词理解与默写(本题满分13分)4.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2017年甘肃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甘肃省部分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17年兰州市中考题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10-13题。
(18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②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封之万家。
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
是子厚币③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④,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注释】①即墨: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丰厚礼品。
④饰诈:作假骗人。
10.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⑴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⑵时时而间进()⑶自子之居即墨也()⑷封之万家。
()11.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
(标两处)(2分)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译文:13.回答下面问题(6分)(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
(2分)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
他由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先概括作答(4分)答:答案:(二)(18分)10.(4分)(1)偏爱(2)间或,偶然(3)主管,主政(4)封赏,赏赐每小题1分11.(2分)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每划对一处给1分。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201709261101

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一、基础小题1.【2017年中考浙江湖州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输》)(2)“安”“寇”都是“”首部,表明这两字词语较早的意义与哪一件事物有关?【答案】(1)①安:养。
②寇:入侵。
(2)房屋(2)本题考查对汉字演变的了解。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017年中考浙江省丽水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6分)(1)执策而临.之(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未果,寻.病终(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由是先主遂诣.亮(6)宋有富人,天雨.墙坏【答案】(1)面对(2)被选拔(3)随即,不久(4)了解(5)拜访(6)下雨【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
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2017届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咏雪》②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B.①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询问)善道,察纳雅言。
《出师表》C.①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②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实)。
”《曹刿论战》D.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陋室铭》②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唐雎不辱使命》【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2017年中考安徽省卷】(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湖北省孝感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配套解析)

湖北省孝感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运用(25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A.酝酿.(niàng)确凿.(záo)迸.射(bèng)周道如砥.(dǐ)B.阴霾.(mái)家醅.(pēi)真谛.(dì)强聒.不舍(guō)C.瓦砾.(lì)拮.据(jié)蓬蒿.(hāo)千山万壑.(hè)D.栖.息(qī)翩.然(piān)喧.嚷(xuān)气吞斗.牛(dòu)【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气冲斗牛”的“斗”应读“dǒu”。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选出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
()(2分)A.威慑屏障襁褓变幻多姿B.喑哑溺爱慰藉粗制滥造C.栈桥倒坍陨落芳草凄凄D.凋零亵渎惬意通宵达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芳草凄凄”的“凄凄”应为“萋萋”。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2个)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
志愿者们的故事,他们因为不同的走上了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
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答案】C【解析】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选出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2分)A.董卿在主持《朗读者》节目时,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令广大观众目不暇接。
B.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
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对大脑感知领域进行研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元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今年5月,德国的五十二名文化使者从汉堡出发,开始了横跨欧亚大陆之旅。
【答案】A【解析】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17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成都市2017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语文试题A 卷(共100 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 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 分,共12 分)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收敛.(liǎn)重荷.(hè)豁.然贯通(huò)B. 琐屑.(xuè)媲.美(pì)锲.而不舍(qiè)C. 簇.新(cù)倔强.(jiàng)长吁.短叹(xū)D. 绮.丽(qǐ)卓.越(zhuó)心会神凝.(níng)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A. 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叠起,形势紧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B. 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又被蜘蛛网沾住了。
C. 父亲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
D. 你这罕见的地下森林,究竟遭受了什么不幸,以致沉入这黑暗的深渊?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成都名师论坛”上,名师的教学与作家的演讲相.得.益.彰.,让听众尽享文学之美。
B.入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梁益建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令同行肃.然.起.敬.。
C. 国学泰斗季羡林先生深信开.卷.有.益.,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倡导青少年要广泛阅读。
D. 正如演出前预料的那样,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
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 分,共12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 题。
2017年湖北省各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

2017年湖北省各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2017年武汉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秦将伐魏。
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
”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又北见燕王曰:“先人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
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入者,此国之利也。
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
田文曰:“臣效②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
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孟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选自《战国策》,有删改)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闻之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许:答应D.王且何利利:好处9.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10.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
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
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
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
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译文:答案:8.B 9.C 10.D11.魏王(就会)降低身份、委屈自己割让土地,鼗半个魏国(的土地)割让给秦国,秦军一定会离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文言文中考真题汇编答案解析一、【2017届中考省六盘水市卷】阅读古文,完成下列各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③,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④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节选自荀子《劝学》)【注释】①中(zhòng)绳:合乎拉直的墨线②輮(róu):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③暴:通“曝”,晒干。
④参:通“叁”,多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不知其旨.也②然后能自强.也③学不可以已.④故.木受绳则直(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輮使之.然也辍耕之.垄上B.不知.其善也则知.明而行五过矣。
C.虽.有嘉肴虽.有槁暴D.学而.不思则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翻译下列句子①《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甲文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引出了阐述的论点教学相长(也);乙文则开头就提出了论点“学不可以已”,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5)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读了这两篇短文后的感受。
【答案】(1)①甘美②勉励③停止④所以,因此(2)C(3)①《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②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4)教学相长(也);比喻论证或举例论证。
(5)启示:“教学相长”的意思就是教和学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也会有进步.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中,就会慢慢发现一些不足,然后再学习,再提高,就会弥补以前的不足。
【解析】(1)试题分析: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的甘美.旨:甘美.②句意: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强,勉励.③句意:学习不可以停止.已:停止.④句意: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困:所以,因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将翻译过来的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的词有:曰:说;学:第一个为“教”,第二个为“学习”.其:大概,表示推测.句子翻译为:《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②句中重点的词有:为:变成,凝成;于:比.句子翻译为: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冷。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容,找出相关的语句,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理解.“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运用了:类比;观点是教学相长;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考点: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谈感悟即可,做到言之有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凡事都要实践才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甲】即使有美味的菜,(如果)不品尝(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这样以后(注:然后,这样以后.然,这样.后,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别人这样以后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能够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乙】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用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
二、【2017届中考卷】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用“/”标示下列语句的语义停顿。
(每句标一处)(2分)(1)吾妻之美我者(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徐公何能及.君也()(2)孰.视之,自以为不如()(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5.面对妻、妾、客的赞美,邹忌悟出了怎样的道理?(3分)16.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我们能从齐王身上学到什么?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分)【答案】12.(1)吾妻/之美我者(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13.比得上(2)通“熟”,仔细(3)偏爱(4)受蒙蔽而不明14.(1)邹忌身高八尺,形体容貌光艳美丽(2)能够在公共场合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都我的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15.面对复杂的社会,人很容易受蒙蔽,要辨别真伪,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16.一个人要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赞美或批评,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解析】13.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容,课标卷近几年有加大难得的趋势,考的词语一般在课本中没有出现,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16.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邹忌身长五十四·寸左右,而且形象外貌光艳美丽。
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了一下镜子,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而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呢?”妾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他:“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
”又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傍晚,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
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围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