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基本功能练习题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理学-(二)细胞的基本功能(共52题)

-考研-西医综合-章节练习-生理学-(二)细胞的基本功能(共52题)1.神经细胞在静息时,电压门控钠通道对钠离子通透的门控状态是解析:略答案:( D )A.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开放B.激活通道和失活通道都关闭C.激活通道开放失活通道关闭D.激活通道关闭失活通道开放2.影响细胞静息电位的主要因素解析:略答案:( ABD )A.K+的平衡电位B.膜两侧K+的浓度差C.Na+平衡电位D.膜对K+、Na+的相对通透性3.葡萄糖分子进入小肠上皮刷状缘时是解析:葡萄糖从小肠上皮刷状缘进入上皮细胞采用的方式是继发性主动转运(D对)。
单纯扩散(A错)主要介导脂溶性物质或少数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的物质转运,如O2、CO₂、N₂、NH₃、类固醇激素、乙醇、尿素、甘油、水等。
易化扩散(B错)包括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两种形式:经通道易化扩散主要以离子通道的形式(如Na ⁺通道、K⁺通道等)进行物质转运,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此种方式;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主要介导葡萄糖、氨基酸等水溶性小分子物质进行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原发性主动转运(C错)通常以离子泵的形式(如Na⁺泵、Ca²⁺泵、H⁺泵等)转运各种带电离子,但其通过膜蛋白转运且为消耗能量的逆浓度运输。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D.继发性主动转运4.下列关于骨骼肌收缩耦联叙述正确的是解析:骨骼肌收缩耦联的过程(P48)为:①横管(T管)(A错)将电兴奋传入肌细胞深部,激活肌膜(横管膜)中的L型钙通道(B对);②T管膜中的L型钙通道被激活后,L型钙通道的电压敏感肽段发生构象改变,产生“拔塞”样作用,使与T管膜对应的终池(即连接肌质网,JSR)中的钙释放通道开放,终池内的高浓度Ca²⁺顺浓度差释放到肌质中(C错);③胞质中Ca²⁺浓度升高促使Ca²⁺与肌钙蛋白的钙结合亚基(肌钙蛋白C)结合(D错),触发肌肉收缩。
生理练习题1--绪论、细胞基本功能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刺激、兴奋性、阈值、负反馈、内环境、稳态(二)填空题1.在维持内环境稳定过程中,机体进行的各种调节过程多数属于()反馈过程。
2.机体对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和()。
其中()起主导作用。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其结构基础称为().4.反射弧的基本成分包括:()、()、()、()、()。
(三)是非题1.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实验科学。
( )2.组织细胞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加强称为该组织细胞的兴奋性。
( ) 3.生理学中将机体的细胞外液称为内环境。
( )4.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反应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
( )5.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做反射。
( )(四)单项选择题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D.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C.维持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维持细胞内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E.维持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3.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脑脊液 D.组织液 E血浆4.刺激引起机体反应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B.反应、反射和反馈C.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D.兴奋、抑制和反应 E.刺激强度、刺激作用的时间和刺激强度一时间变化率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适应 B.反应 C.反射.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6.神经调节的特点是A.调节幅度小 B.反应速度慢C.作用广泛持久D.调节敏感性差E.作用迅速、准确和短暂7.衡量组织细胞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阈值B动作电位C静息电位D刺激强度 E反应速度8.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何种状态A固定不变 B相对恒定 C随机多变 D绝对平衡 E 在一定时间内绝对不变9.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A反射 B兴奋 C刺激 D反应 E 兴奋性10.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 D体液调节 E自身调节11.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A.全身性体液调节B.自身调节C.神经调节D.局部性体液调节E正反馈调节12.下列各项调节中只有哪项不属于正反馈调节A血液凝固 B降压反射 C排尿反射 D分娩过程 E 快钠通道的开放13.在人体生理功能的调控过程中,控制部分的功能活动随受控部分发出的信息加强而减弱,这样调控的过程称之为A自身调节 B反射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神经分泌调节14.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组织液 E血液15.下列有关反射的论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完成反射所必需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反射是实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C同一刺激所引起的反射效应应当完全相同 D在反射进行过程中可以有体液因素参与E 完成一个反射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参与(四)问答题1.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简述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学意义。
细胞的基本功能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细胞的基本功能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A1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 5. B1型题1.临床上普鲁卡因局部麻醉药的应用是由于阻断了局部神经冲动的传导,其神经细胞发生的变化是A.细胞变性B.结构完整性破坏C.功能完整性破坏D.细胞膜电压门控钾通道破坏E.细胞膜化学门控钠通道破坏正确答案:C解析:临床上应用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的作用是阻断了神经纤维的钠通道,因此动作电位不再产生;使神经传导功能发生改变。
知识模块:细胞的基本功能2.某患者临床症状为:骨骼肌痉挛、瞳孔缩小、流涎、呼吸困难、腹痛。
诊断为有机磷农药中毒。
其中毒机制是A.与ACh竞争细胞膜上的受体通道B.使胆碱酯酶丧失活性C.促进Ca2+进入神经轴突末梢D.使ACh释放到接头间隙中过多E.抑制ACh受体通道功能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细胞的基本功能3.组织兴奋性降低,组织的A.静息电位值减小B.动作电位减小C.刺激阈减小D.阈值增加E.反应性增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细胞的基本功能4.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A.脂质双分子B.紧密连接C.通道蛋白D.载体蛋白E.钠泵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细胞的基本功能5.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A.Na+B.Ca2+C.O2和CO2D.葡萄糖E.氨基酸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细胞的基本功能6.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刺激后,产生活动或活动加强称为A.反应B.反射C.兴奋D.抑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细胞的基本功能7.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B.局部电位C.阈电位D.阈强度E.强度时间变化率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细胞的基本功能8.K+外流是依靠A.单纯扩散B.经载体易化扩散C.经通道易化扩散D.Na+-K+泵E.原发性主动转运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细胞的基本功能9.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所共有的本质变化是A.收缩、分泌、传导B.产生静息电位C.神经冲动D.产生动作电位E.产生终板电位正确答案:D解析:组织或细胞动作电位产生后可触发肌细胞的收缩、腺体分泌等,因此动作电位是这些组织兴奋的客观标志。
生理复习题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A型题1.在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中,分子数目最多的是:A.蛋白质; B.脂质; C. 糖; D.胆固醇; E.酶。
2.细胞膜主动转运物质时,能量由何处供给:A.细胞膜; B.细胞质; C. 细胞核; D.内质网; L高尔基复合体。
3.下列哪种物质是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A.Na+;B.Ca2+;C.02和C02;D.葡萄糖;E.氨基酸。
4.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膜上的:A.脂质双分子层; B.紧密连接; C.通道蛋白; D.载体蛋白; E.G—蛋白。
5.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转运方式是: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载体中介易化扩散; D.通道中介易化扩散; E.入胞作用。
6.钠离子由细胞外液进入细胞的通道是:A.压门控通道;B.化学门控通道;C.缝隙连接;D.电压门控通道或化学门控通道;E.化学门控通道或缝隙连接。
7.刺激指能被机体或组织、细胞所感受的存在于何处的变动因素:A.体液; B.细胞外液; C.内、外环境; D.内环境; E.外环境。
8.神经、肌肉、腺体感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A.收缩; B.神经冲动; C.动作电位. D.感受器电位; E.突触后电位。
9.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B.锋电位;C.阈电位; D.阈强度; E.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
10.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A.锋电位; B.负后电位; C.正后电位; D.除极相; E.恢复期。
11.静息时,神经轴突膜对离子的通透性表现为:A.对K+的通透性5倍于对Na+; B.主要对Ca2+通透性大; C.主要对K+通透性大;D.主要对Na+通透性大; E.对Cl-没有通透性。
12.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A.Ca2+内流; B.Na+和Ca2+内流; C. C1-内流;D.K+外流; E.Na+内流。
13.能引起组织、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A.时值; B.最小刺激; C.阈强度; D.阈电位; E.基强度。
《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练习题

《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单纯扩散 2.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 4.受体 5.静息电位6.动作电位 7.极化 8.去极化 9.超极化10.兴奋-收缩耦联 11.等长收缩 12.等张收缩二、填空题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有、、、四种。
2.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形式中,不耗能的有和,耗能的有、和。
3.C02和02等脂溶性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___ 转运形式进行的。
4.易化扩散是指一些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溶解度很少的物质,借助于膜上的帮助出入细胞的过程。
5.参与易化扩散的蛋白质有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6.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逆梯度和能量的转运过程。
7.从生物电角度看,兴奋表现为细胞膜的,抑制表现为细胞膜的。
8.从生物电现象看,兴奋的标志是产生;细胞生理静息状态的标志是。
9.在静息状态下,膜对____有较大的通透性,所以静息电位又称____的平衡电位。
10.当神经细胞受刺激,局部产生去极化达到____ 水平时,膜对____的通透性突然增大,从而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
11.动作电位上升支(去极化)的出现是由于膜对____的通透性突然增大,而下降支(复极化)则与随后出现的通透性的增大有关。
12.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是通过兴奋部位与安静部位之间产生的____ 的结果。
13.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单位是。
14.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是,耦联因子是。
1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释放的递质是。
16.肌肉收缩按其刺激频率表现为____ 收缩和____ 收缩。
17.强直收缩分为、。
18.正常体内骨骼肌收缩绝大多数属于强直收缩,这是因为运动神经传出的通常是一连串的。
19.在有后负荷存在的条件下肌肉收缩之初总是先有收缩,然后才有收缩。
三、选择题A1型题1.O2、CO2进出细胞过程属于: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 E.出胞2.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是:A.Na+内流 B.Na+外流 C.K+内流 D.K+外流 E.Ca2+内流3.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属于: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入胞4.离子被动跨膜转运的动力是:A.电位差 B.浓度差 C.电-化学梯度 D.钠泵供能 E.自由运动5.安静时K+由细胞内流向细胞外属于:A.单纯扩散 B.通道转运 C.载体转运D.主动转 E.出胞6.关于钠泵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又称为Na+-K+ ATP酶B.排出K+摄入Na+C.对细胞膜内Na+、膜外K+浓度变化敏感D.一次转运排出3个Na+,摄人2个K+E.转运N a+ - K+过程是耦联过程7.细胞膜的主动转运是借助于膜上:A.载体蛋白的耗能过程 B.通道蛋白的耗能过程C.泵蛋白的耗能过程 D.受体蛋白的耗能过程E.泵蛋白的非耗能过程8.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A.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 C.借助膜蛋白帮助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E.转运的物质都是脂溶性9.细胞膜上的泵、通道和载体的共同点是:A.转运脂溶性物质 B.均消耗能量C.均是化学门控D.均是电压门控 E.转运小分子物质或离子10.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过程属于:A.出胞 B.入胞 C.主动转运D.单纯扩散 E.易化扩散11.静息状态的标志是:A.极化 B.抑制 C.阈值 D.动作电位 E.兴奋12.动作电位去极化产生的离子基础是:A.Na+内流 B.Na+外流 C.K+外流D.K+内流 E.Ca2+内流13.引起肌细胞收缩的直接动因是:A.Ca2+的释放 B.Ca2+的回收 C.Na+的释放D.Cl-的释放 E.Mg2+的释放14.后负荷无限大时,肌肉的收缩形式是:A.单收缩 B.等长收缩 C.等张收缩D.全强直收缩 E.完全强直收缩15.可兴奋细胞受到阈刺激后将产生: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阈电位D.局部电位 E.上述电位都可能16.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为: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17.肌肉开始收缩时,表现为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
生理学课后练习进步题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生理学课后练习题二:细胞的基本功能A型题1.下列关于电压门控Na+通道与K+通道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有开放状态B.都有关闭状态C.都有激活状态D.都有失活状态答案:D解析:Na+通道至少有静息(关闭)、激活(开放)和失活(关闭)三种状态,而K+通道只有静息和激活两种状态,没有失活状态。
2.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中,Na+跨膜转运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B.单纯扩散和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D.易化扩散和出胞或入胞E.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答案:C解析:①离子很难以单纯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需要膜蛋白的介导来完成跨膜转运。
②钠离子跨膜转运方式有两种:顺浓度-电位梯度的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方式和逆浓度梯度的原发性主动转运方式。
③出胞和入胞是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的跨膜转运方式。
3.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A.膜安静时K+通透性大B.膜兴奋时Na+通透性增加C.Na+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泵的作用E.膜上Ca2+泵的作用答案:D解析:①选项A:膜安静时K+通透性大,是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
②选项B:膜兴奋时Na+通透性增加,是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机制。
③选项C:在动作电位的上升支,钠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顺浓度-电位梯度进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④选项D:膜上Na+泵的作用,逆浓度梯度转运Na+和K+,从而维持胞外高钠、胞内高钾的状态。
⑤选项E:膜上Ca2+泵的作用,在于逆浓度梯度转运Ca2+。
4.下列跨膜转运的方式中,不出现饱和现象的是A.与Na+偶联的继发性主动转运B.原发性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单纯扩散E.Na+-Ca2+交换答案:D解析:选项A、B、C、E实现物质转运的前提条件是需要膜蛋白(载体、离子通道、离子泵、转运体等)的参与,而这些膜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当其100%发挥就可能发生饱和。
而单纯扩散是一种简单的物理扩散,扩散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没有生物学的转运机制参与,所以无饱和现象。
生理学细胞基本功能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习题】一、名词解释1.易化扩散2.阈强度3.阈电位4.局部反应二、填空题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和_______。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_______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_______。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动的物质可溶于_______。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_______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_______。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_______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浓度梯度扩散。
8.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_。
9.O2和CO2通过红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过程属于。
10.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_______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_______细胞内。
11.刺激作用可兴奋细胞,如神经纤维,使之细胞膜去极化达_______水平,继而出现细胞膜上_______的爆发性开放,形成动作电位的_______。
12.人为减少可兴奋细胞外液中_______的浓度,将导致动作电位上升幅度减少。
13.可兴奋细胞安静时细胞膜对_______的通透性较大,此时细胞膜上相关的_______处于开放状态。
14.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和_______。
15.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则表示兴奋性_______。
16.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具有三种功能状态,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7.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扩布的机制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
18.骨骼肌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_______。
当骨骼肌细胞收缩时,暗带长度,明带长度_______,H带_______。
生理学第二章细胞基本功能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习题】一、名词解释1.易化扩散2.阈强度3.阈电位4.局部反应二、填空题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_______和_______。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_______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_______。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动的物质可溶于_______。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_______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_______。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_______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浓度梯度扩散。
8.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_______和_______。
通过红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过程属于。
和CO210.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_______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_______细胞内。
11.刺激作用可兴奋细胞,如神经纤维,使之细胞膜去极化达_______水平,继而出现细胞膜上_______的爆发性开放,形成动作电位的_______。
12.人为减少可兴奋细胞外液中_______的浓度,将导致动作电位上升幅度减少。
13.可兴奋细胞安静时细胞膜对_______的通透性较大,此时细胞膜上相关的_______处于开放状态。
14.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特点表现为_______和_______。
15.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则表示兴奋性_______。
16.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蛋白具有三种功能状态,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7.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扩布的机制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
18.骨骼肌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_______。
当骨骼肌细胞收缩时,暗带长度,明带长度_______,H带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A1
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Na+
B、K+
C、Ca2+
D、Mg2+
E、以上均不是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γ-氨基丁酸
3、有机磷中毒出现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
A、Ach释放减少
B、Ach释放增多
C、终板膜上的受体增加
D、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E、胆碱酯酶活性增强
4、在神经-骨骼肌接头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ATP酶
B、胆碱酯酶
C、腺苷酸环化酶
D、磷酸二酯酶
E、单胺氧化酶
5、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是肌质中何种离子浓度升高
A、K+
B、Na+
C、Ca2+
D、Mg2+
E、Mn2+
6、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
A、入胞作用
B、易化扩散
C、出胞作用
D、单纯扩散
E、主动转运
7、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神经肽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肾上腺素
8、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物质是
A、多巴胺
B、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谷氨酸
E、乙酰胆碱
9、触发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离子是
A、Cl-
B、K+
C、Mg2+
D、Na+
E、Ca2+
10、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哪项是错误的
A、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
B、横管膜传导动作电位
C、终末池中Ca2+逆浓度差转运
D、Ca2+进入肌质与肌钙蛋白结合
E、兴奋-收缩耦联的结构基础为三联管
11、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肌肉收缩的强度
B、腺细胞分泌的多少
C、刺激频率的高低
D、刺激强度的大小
E、动作电位的幅度
12、在对枪乌贼巨大轴突进行实验时,改变标本浸浴液中的哪一项因素不会对静息电位大小产生影响
A、Na+浓度
B、K+浓度
C、温度
D、pH
E、缺氧
13、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
A、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
B、钠平衡电位
C、钾平衡电位
D、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差
E、静息电位绝对值与局部电位之和
14、静息电位产生的离子基础是
A、Cl-
B、Na+
C、K+
D、H+
E、Ca2+
15、组织细胞在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
A、正常
B、小于正常
C、为零
D、无限大
E、大于正常
16、影响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的主要因素是
A、神经纤维的直径
B、刺激时间
C、刺激强度
D、细胞内、外的Na+浓度
E、阈电位水平
17、在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Mg2+
B、K+
C、Na+
D、Ca2+
E、Cl-
18、当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Na+-K+活动时,可使细胞的
A、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均不变
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19、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
A、细胞膜上ATP的作用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细胞膜上Na+-K+泵的作用
E、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20、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A、Mg2+
B、K+
C、Na+
D、Ca2+
E、Cl-
21、关于细胞静息电位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静息电位与膜两侧Na+-K+泵的活动有关
B、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内流形成的
C、细胞膜处于极化状态
D、细胞在静息状态时处于外正内负的状态
E、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通透性增高
22、兴奋性是指可兴奋细胞对刺激产生什么的能力
A、反应
B、反射
C、电位
D、抑制
E、适应
23、神经和肌肉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的产生是由于
A、K+内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K+内外流
E、Na+外流
24、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现是
A、收缩
B、分泌
C、局部电位
D、阈电位
E、动作电位
25、衡量兴奋性的指标是
A、动作电位
B、局部电位
C、阈电位
D、阈强度
E、强度时间变化率
26、决定细胞在单位时间内能够产生兴奋的最高频率的是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恢复期
E、正常期
27、绝对不应期出现在动作电位的哪一时相
A、峰电位
B、负后电位
C、正后电位
D、除极相
E、恢复相
28、有关静息电位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由K+外流所致,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B、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
C、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数值是不相同的
D、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内外电位差
E、是指细胞安静时,膜外的电位
29、峰电位的幅值等于
A、静息电位与负后电位之和
B、K+平衡电位与超射值之和
C、静息电位绝对值与超射值之和
D、K+平衡电位
E、负后电位
30、阈电位指能引起Na+通道大量开放而引发动作电位的
A、临界膜电位数值
B、最大局部电位数值
C、局部电位数值
D、临界超射值
E、临界峰电位数值
31、有关局部电位的特征中哪项是错误的
A、电位大小随刺激强度而改变
B、可总和
C、无不应期
D、有全或无现象
E、以电紧张形式扩布
32、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内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由局部电流引起的逐步兴奋过程
B、可兴奋细胞兴奋传导机制基本相同
C、有髓神经纤维传导方式为跳跃式
D、有全或无现象
E、呈电紧张性扩布
33、兴奋性周期性变化中,哪一项的兴奋性最低
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静息期
34、人工减小细胞浸浴液中的Na+浓度,所记录的动作电位出现
A、幅度变小
B、幅度变大
C、时程缩短
D、时程延长
E、复极相延长
35、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经载体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出胞
36、关于Na+泵生理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Na+泵活动使膜内外Na+、K+呈均匀分布
B、将Na+移出膜外,将K+移入膜内
C、建立势能储备,为某些营养物质吸收创造条件
D、细胞外高Na+可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
E、细胞内高K+保证许多细胞代谢反应进行
37、静息状态下K+由细胞内向膜外扩散属于
A、继发性主动转运
B、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
C、单纯扩散
D、原发性主动转运
E、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38、细胞外液高浓度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是属于
A、单纯扩散
B、载体易化扩散
C、通道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入胞作用
39、氨基酸进入肠黏膜上皮细胞是属于
A、入胞作用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E、单纯扩散
40、下列属于等张溶液的是
A、10%葡萄糖
B、0.85%葡萄糖
C、0.85%NaCl
D、5%NaCl
E、1.9%尿素
41、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A、Na+
B、Ca2+
C、O2和CO2
D、葡萄糖
E、氨基酸
42、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A、脂质双分子
B、紧密连接
C、通道蛋白
D、载体蛋白
E、钠泵
43、蛋白质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的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44、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什么方式转运的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二、A2
1、实验中刺激神经纤维,其动作电位传导的特点是
A、呈衰减性传导
B、呈双向传导
C、连续的多个动作电位可融合
D、电位幅度越大,传导越慢
E、刺激越强,传导越快
三、B
1、A.化学门控通道
B.电压门控通道
C.机械门控通道
D.细胞间通道
E.电突触
<1> 、在神经一骨骼肌接头部位释放Ach产生终板动作电位的过程中,有何种通道参与
A B C D E
<2>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除极相的产生与Na+通道开放有关,这种Na+通道属于
A B C D E
2、A.脂质双分子层
B.载体蛋白
C.通道蛋白
D.钠泵
E.钙泵
<1>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兴奋时释放到肌质中的Ca2+通过什么机制回收到肌质网终末池
A B C D E
<2> 、神经纤维兴奋时所产生的Na+内流和K+外流,通过什么机制得以恢复静息状态
A B C D E
<3> 、细胞代谢所需的O2和所产生的CO2是通过什么渠道跨膜转运的
A B C D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