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油藏工程复习资料

油藏工程复习资料

A卷1——4 B卷5——9C卷10——14 D 卷15——19E卷20——33 F卷34——37G基础知识38——43《油藏工程》课程考试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1注采比单位时间注水量与采出地下体积的比值2地层压力系数原始地层压力与静水柱压力的比值3 采出程度截止计算时间为止所采出的总采油量和地质储量的比值4原始可采储量在现代工业技术条件下,能从已探明的油气田或油气藏中可以采出的具有经济效益的商业性油气总量5递减率单位时间内产量递减的百分数6极限井网密度主开发期内的原油销售收入,正好抵消所发生的投资和生产费用之和的井网密度7 驱动方式指油层在开采过程中依靠哪一种能量来驱油8储量丰度单位面积上的地质储量9水驱特征曲线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比值的对数与含水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曲线10体积波及系数水所波及到的孔隙体积与所研究的注水单元的孔隙体积之比二.简答题1简述影响井网密度的因素.①地层物性及非均质性②原油物性:主要是原油粘度③开采方式及注水方式④油层埋藏深度⑤其他地质因素2切割注水的适用条件及特点是什么?适用条件:①油层大面积稳定分布,注水井排上可以形成比较完整的切割水线②保证一个切割区内布置的生产井与注水井都有着较好的连通性③油层具有一定的流动系数,保证在一定的切割区和一定的井排距注水效果能比较好地传递到生产井排,以确保在开发过各中达到所要求的采油速度特点:①可根据油田地质的特征,选择切割注水井排形式,最佳方向及切割距②可根据开发期间得到的油田详细地质构造等资料修改所采用的注水方式③可优先开采高产地带,使产量很快达到设计水平④在油层渗透性有方向性时,用切割井网控制注入水的流向,可得到较好的开发效果⑤切割区内的油井普遍爱到水驱效果⑥不能很好的适应油层的非均质性⑦注水井间干扰大,单井吸水能力较面积注水低⑧注水井两侧地质条件不相同会出现区间不平衡,加剧平面矛盾⑨当几排吉同时生产时,内排井生产能力不易发挥,外排井生产能力强,但见水也快⑩实施的步骤复杂,需研究逐排生产井倒是开关限制(特点不用写全,五条可考虑给满分,请老师酌情给分)3影响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地质因素对采收率的影响①天然驱动能量的大小及类型②油藏岩石及流体性质③油气藏的地质构造形态2)、油气田开发和采油技术对采收率的影响①油气藏开发层系的划分②布井方式与井网密度的选择③油井工作制度④完进方法与开采技术⑤增产措施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效果⑥提高采收率的二次、三次采油方法的应用规模及效果4详探的主要任务有哪些?①以含油层为基础的地质研究②储油层的构造特征的研究③分区分层组的储层计算④油层边界的性质研究以及油层天然气能量、驱动类型和压力系统的确定⑤油井生产能力和动态研究,了解油吉生产能力、出油培面、递减情况、层间及井间干扰情况,对于注水井必须了解吸水能力和吸水剖面⑥探明各含油层系中油气水层的分布关系,研究含油地层的岩石我及所含流体的性质5简述刚性水驱油藏形成条件及开发特征?形成条件:①油藏有边水(或底水、注入水),油层与边水或底水相连通②水层有露头,且存在良好的水源与油层的奈压差也大③生产过程中地层压力基本保持不变④油水之间没有断层遮挡⑤油藏是靠边(底)水驱动原油特点:①油藏在生产过程中油层压力不变,井底流压不变。

2.油藏工程复习题

2.油藏工程复习题

三、判断题
1. 油藏含油边缘指该边缘外再没有油,含水边缘指该边缘内再没有水。 2. 容积法计算的储量数值上一般大于等于利用动态方法核实的地质储量。 3. 一个油田在开发过程中可能要经历多个驱动方式。 4. 开发层系划分主要解决油藏平面非均质性问题,而各种注采井网主要是解决油藏的纵向 非均质性问题。 5. 正 9 点注采井网的油水井数比为 3:1。 6.三角形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一般要高于正方形井网的面积波及系数。 7. 复杂断块油藏一般采用边勘探边开发的开发策略。
1
10. 画出砂岩油藏生产井压降试井的典型试井曲线,并说明利用该曲线可以获取哪些油藏参
13. 简答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渗流的压力动态特征 14. 对比无限导流垂直裂缝和有限导流垂直裂缝,并简述两种压裂井(垂直裂缝井)情况下不 同阶段的流动形态。 15. 简述油田进行开发试验的基本内容。 16. 写出在弹性驱动、弹性水压驱动及人工水驱同时存在条件下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17. 简答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渗流的压力动态特征 18. 简述三种主要的产量递减方式,并指出影响产量递减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什么。 19. 简述物质平衡方程的主要功能。 20. 应用水驱特征曲线示意图评价油田开发调整措施有效、无效、变差。 21. 根据考虑毛管力、重力时分流量方程的表达形式,分析控制油井含水上升的方法。 22. 在采用物质平衡方程方法核实地质储量计算中,地质储量可能是直线斜率或直线截距, 请从驱动能量角度出发,解释哪些驱动类型时地质储量是直线截距,哪些驱动类型时是 直线斜率。 23. 画出典型压力恢复曲线示意图,并说明曲线早期和晚期偏离直线段的主要原因。 24. 简述切割注水方式适用的油藏条件;此外当地层中存在断层或者裂缝两种情况时,注水 切割方向如何选择? 25. 某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维持在饱和压力以上,同时该油藏还具有较充足的边 水,请写出该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同时计算油藏每项驱油能量的驱动指数。

油藏工程试题(后附答案)

油藏工程试题(后附答案)

油藏工程复习题(后附答案)一、名词解释(16分,每个2分)1、采出程度:某时刻的累积产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2、递减率:单位时间内的产率变化率。

3、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以及注水井和油井之间的排列关系。

4、驱动指数:某种驱动能量占总驱动能量的百分数5、弹性产率:单位压降下依靠油藏中的弹性采出液的地下体积。

6、地质储量: 油藏未开发前油藏孔隙体积中所含油气的总和。

7、含水上升率:单位采出程度下的含水变化量。

8、驱油效率:注入水或者溶剂波及到的孔隙体积中采出的油量与被注水波及到的地质储量之比。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1.油田勘探开发的过程一般可以划分、和三个阶段。

2.常见的注水方式有、、。

3.当封闭油藏系统中一口井压力传播到边界,渗流达到拟稳态时,井底压力和成直线关系,一般根据此关系可求得。

4.油田开发调整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

5.油藏中常见的天然能量有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动态分析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一般容积法确定的地质储量,因为它一般指储量。

7.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水动力学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

8.试井中探边Y函数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 。

9.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的流动阶段可分为、、。

10.水侵系数的含义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弹性产率2. 底水锥进3. 驱动指数4. 单储系数5. 面积波及系数三、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叙述MBH 法求取平均地层压力的方法与步骤。

2. 试写出甲、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基本关系式,并简述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3. 试绘图并说明溶解气驱油藏开采特征。

4. 试分析常规试井分析方法早期、晚期资料偏离直线段的原因。

5. 试画出反五点、反七点、反九点的井网示意图,并写出各井网的油水井数比。

四、应用题(共40分)1.推导天然水驱油藏物质平衡方程(油藏压力高于泡点压力)及驱动指数表达式。

油藏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在自然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下,在油藏中驱油能量一般有: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和重力能2、开发调整的主要类型有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采油工艺调整。

3、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历史拟合、动态预测、校正和完善三个阶段。

4、层系组合与井网部署是相互依存的,但两者各有侧重。

层系划分主要解决纵向非均质性问题;井网部署则主要解决平面非均质性问题。

5、采用边缘注水方式时,注水井排一般与油水边界平行,能够受到注水井排有效影响的生产井排数一般不多于3。

6、产量递减的快慢取决于递减率、递减指数两个参数的大小。

7、在双重介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的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是平行,两直线间的纵向截距差反映弹性储容比的大小。

8、动态分析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一般__<_(>、=或<)容积法确定的地质储量,因为它一般指__动用_储量。

9、在底水锥进中,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的势梯度、垂向渗透率。

10、油藏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弹性驱动、溶解气驱、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11、列举三种以三角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反七点(歪四点)、七点系统、交错排状系统12、在应用渗流阻力法进行反七点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时,见水前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三个渗流阻力区;见水后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二个渗流阻力区。

13、在递减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初始递减率越大,则产量递减越__快_,在初始递减率相同的情况下,递减指数越大,则产量的递减速度越慢_。

14、直线封闭断层附近一口生产井,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两条直线,其中第二条直线的斜率是第一条直线斜率的2倍。

15、油气藏储量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三级。

16、列举三种以正方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五点法、九点法、歪七点法。

17、注水方式分为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

油藏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

油藏工程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油藏中流体的流动属于哪种类型的流动?A. 层流B. 湍流C. 非牛顿流动D. 牛顿流动答案:D2. 油藏压力下降会导致哪种现象?A. 油藏体积增大B. 油藏体积减小C. 油藏温度升高D. 油藏温度降低答案:A3. 油藏工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单位是?A. mDB. psiC. m³D. m/s答案:A4. 油藏模拟中,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必须输入的?A. 储层厚度B. 储层压力C. 储层温度D. 储层深度答案:D5. 油藏中的水驱油效率主要取决于?A. 油藏压力B. 储层渗透率C. 油水界面张力D. 油藏温度答案:C6. 油藏中的气顶对油藏开发有什么影响?A. 提高油藏压力B. 降低油藏压力C. 增加油藏体积D. 减少油藏体积答案:A7. 油藏中水驱油过程中,水的注入方式有哪几种?A. 水平注入B. 垂直注入C. 混合注入D. 以上都是答案:D8. 油藏工程中,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Sw = (Vw / Vp) * 100%B. Sw = (Vp / Vw) * 100%C. Sw = (Vw / Vt) * 100%D. Sw = (Vt / Vw) * 100%答案:C9. 油藏中,油水界面的移动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A. 油藏压力B. 储层渗透率C. 油水界面张力D. 以上都是答案:D10. 油藏工程中,储层有效厚度的确定依据是什么?A. 储层总厚度B. 储层渗透率C. 储层孔隙度D. 储层渗透率和孔隙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油藏工程中,影响油藏采收率的因素包括?A. 储层渗透率B. 储层孔隙度C. 油藏压力D. 油藏温度E. 油水界面张力答案:A, B, C, E2. 油藏模拟中,以下哪些参数是必须输入的?A. 储层厚度B. 储层压力C. 储层温度D. 储层深度E. 储层渗透率答案:A, B, E3. 油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藏的储集能力?A. 储层孔隙度B. 储层渗透率C. 储层厚度D. 储层深度E. 储层岩石类型答案:A, B, C, E4. 油藏工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藏的流动特性?A. 储层渗透率B. 储层孔隙度C. 油藏压力D. 油藏温度E. 油水界面张力答案:A, C, D, E5. 油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藏的开发策略?A. 储层渗透率B. 储层孔隙度C. 油藏压力D. 油藏温度E. 油水界面张力答案:A, B, C, 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简述油藏工程中储层渗透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油藏工程专业知识竞赛题库

油藏工程专业知识竞赛题库

一. 判断题1. 政治恐怖主义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政治目的的国际恐怖主义。

〔分析〕此题正确答案为:对。

2. 早成岩阶段是沉积物被埋藏并脱离海水、大气水和混合水的影响之后,在浅—中埋藏成岩环境中固结成岩石且伴之形成生物气的阶段。

〔分析〕此题正确答案为:对。

二. 单选择1.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根据油田实际生产资料,可以统计、整理、计算出一系列能衡量油田开发效果的数据,称为()。

A. 开发数据B. 地质资料C. 开发标准D.开发指标〔分析〕此题正确答案为:D。

您的答案为:A。

2. 一般情况下,注水合格率要()测试合格率,这是由于测试时记录的是瞬间压力与注水量的关系与实际注水有一定的差异。

A. 低于B. 高于C. 等于D. 不等于〔分析〕此题正确答案为:A。

您的答案为:B。

3. 注采比是指()。

A. 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原油所占地下体积的比值B. 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水所占地下体积的比值C.注入剂所占地下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下体积的比值D. 注入剂所占地面体积与采出物(油、气、水)所占地面体积的比值〔分析〕此题正确答案为:C。

您的答案为:。

4. 中子寿命测井、次生伽马能谱测井和电缆地层测试、组合式生产测井仪试井是()测井的基本方法。

A. 工程技术B. 生产动态C. 产层评价D. 流体密度〔分析〕此题正确答案为:C。

您的答案为:D。

5. 英国作家韩素音曾经称赞()是十分富有魅力的领导人。

基辛格也称()是“难能可贵地既具有敏锐的机智又具有个人的魅力”。

A. 周恩来B. 邓小平C. 毛泽东D.〔分析〕此题正确答案为:A。

您的答案为:。

6. 井号名称的编排模式为()A. 油气田、井序代号B. 油气田、区块、井序代号C. 区块、油气田、井序代号D.〔分析〕此题正确答案为:B。

您的答案为:。

7. 中国公民在海外遭遇安全问题政治方面的原因有(3)个A. 2B. 3C. 4D. 5〔分析〕此题正确答案为:B。

石油大学油藏工程习题加答案

石油大学油藏工程习题加答案

一、选择题1、AA001 石油分为〔〕两种。

〔A〕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B〕重质油和轻质油〔C〕成品油和原油〔D〕天然石油和轻质油2、AA001 从煤或油页岩中可以干馏出〔〕。

〔A〕煤油〔B〕原油〔C〕天然石油〔D〕人造石油3、AA001 石油是由各种〔B〕混合组成的一种油状液体。

〔A〕碳氢混合物〔B〕碳氢化合物〔C〕碳氧化合物〔D〕碳氧混合物4、AA002 为了理解石油在油层中的性质,高压物性取样时,一般要求井底压力〔A〕原始饱和压力。

〔A〕高于〔B〕低于〔C〕等于〔D〕降低到5、AA002 为了理解石油在油层中的性质,高压物性取样时,要求样品保持在〔C〕状态下。

〔A〕常温〔B〕常压〔C〕地层〔D〕密闭6、AA002 在地层条件下取出样品,进展各种物理参数分析,叫〔D〕取样。

〔A〕物性〔B〕密闭〔C〕常规〔D〕高压物性7、AA003 油井消费时,每采出一吨原油伴随产出的天然气量称为〔A〕。

〔A〕消费气油比〔B〕消费油气比〔C〕原始气油比〔D〕日产气量8、AA003 原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B〕。

〔A〕结蜡点〔B〕凝固点〔C〕熔蜡点〔D〕凝析点9、AA003 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C〕。

〔A〕脱气压力〔B〕地层压力〔C〕饱和压力〔D〕流动压力10、AA003 石油在流动时,其内局部子间产生的摩擦阻力称为原油〔A〕。

〔A〕粘度〔B〕阻力〔C〕毛细管力〔D〕外表张力11、AA003 地层条件下单位体积原油与其在地面条件下脱气后的体积之比值称为〔D〕。

〔A〕收缩率〔B〕溶解系数〔C〕体积变化率〔D〕体积系数12、AA004 石油主要由〔C〕等元素组成。

〔A〕碳、氧〔B〕氧、氢〔C〕碳、氢〔D〕硫、氢13、AA004 石油的组分主要以〔A〕为主。

〔A〕油质〔B〕碳质〔C〕胶质〔D〕沥青质14、AA004 原油中烷烃的碳原子个数为〔C〕左右是呈固态的碳氢化合物称为蜡。

〔A〕5~30 〔B〕5~17 〔C〕15~42 〔D〕32~5615、AA004 原油中的胶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沥青质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为〔A〕。

油藏工程试题后附答案doc

油藏工程试题后附答案doc

油藏工程试题(后附答案).doc 油藏工程试题(后附答案)1.什么是油藏工程?答案:油藏工程是研究和开发油气田的工程学科,主要包括油气地质学、油气储层学、油气开发工程和油气田管理等内容。

它涉及到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生产和管理等方面,旨在实现高效、可持续的油气资源开发和生产。

2.什么是油气储层?答案:油气储层是指地下岩石中富含油气的岩石层,是油气田的主要产能层。

油气储层主要由孔隙和裂缝组成,孔隙是岩石中的空隙,裂缝是岩石中的裂缝或裂隙。

油气储层的物性参数如孔隙度、渗透率等对油气的储存和流动有重要影响。

3.什么是油气藏?答案:油气藏是指地下岩石中富含可开采油气的地层。

油气藏通常由油气储层、封盖层和构造圈闭等要素组成。

油气藏的形成需要适当的沉积环境、有机质丰度和保存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4.油气田的勘探方法有哪些?答案:油气田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球化学勘探等。

地质勘探主要通过地质剖面和地质钻探等手段来研究地层的性质和构造特征。

地球物理勘探主要利用重力、地震、电磁等物理现象来探测地下油气藏的存在和性质。

地球化学勘探则通过分析地下水、土壤和岩石中的化学组分来判断油气藏的存在和类型。

5.油气田的开发方法有哪些?答案:油气田的开发方法主要包括常规开发和非常规开发两种。

常规开发是指利用传统的钻井、采油和注水等方式来开采油气田。

非常规开发是指利用水平井、压裂和煤层气抽采等技术来开采难以开发的油气资源,如页岩气、煤层气和油砂等。

6.油气田的生产方法有哪些?答案:油气田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自然流动和人工增产两种。

自然流动是指利用油气藏内部的压力差来推动油气流向井筒,从而实现油气的生产。

人工增产是指通过注水、压裂和提高采收率等方式来增加油气田的产量。

7.油气田的管理方法有哪些?答案:油气田的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工艺管理和环境管理等。

生产管理主要是对油气田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控,以保证油气田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生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藏工程》综合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在自然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下,在油藏中驱油能量一般有: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膨胀能、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气顶气的膨胀能和重力能2、开发调整的主要类型有层系调整、井网调整、驱动方式调整、工作制度调整和采油工艺调整。

3、油藏动态分析方法一般分为历史拟合、动态预测、校正和完善三个阶段。

4、层系组合与井网部署是相互依存的,但两者各有侧重。

层系划分主要解决纵向非均质性问题;井网部署则主要解决平面非均质性问题。

5、采用边缘注水方式时,注水井排一般与油水边界平行,能够受到注水井排有效影响的生产井排数一般不多于 3 。

6、产量递减的快慢取决于递减率、递减指数两个参数的大小。

7、在双重介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的两条直线斜率的关系是平行,两直线间的纵向截距差反映弹性储容比的大小。

8、动态分析方法计算的地质储量一般__<_(>、=或<)容积法确定的地质储量,因为它一般指__动用_储量。

9、在底水锥进中,锥体的上升速度取决于该点处的势梯度、垂向渗透率。

10、油藏的驱动方式可分为弹性驱动、溶解气驱、水压驱动、气压驱动和重力驱动11、列举三种以三角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反七点(歪四点)、七点系统、交错排状系统12、在应用渗流阻力法进行反七点面积注水开发指标计算时,见水前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三个渗流阻力区;见水后从注水井底到生产井底一般视为二个渗流阻力区。

13、在递减指数相同的情况下,初始递减率越大,则产量递减越__快 _,在初始递减率相同的情况下,递减指数越大,则产量的递减速度越慢 _。

14、直线封闭断层附近一口生产井,在试井分析中先后出现两条直线,其中第二条直线的斜率是第一条直线斜率的2 倍。

15、油气藏储量分为预测储量、控制储量、探明储量三级。

16、列举三种以正方形为基础的井网方式五点法、九点法、歪七点法。

17、注水方式分为边缘注水、切割注水和面积注水。

二、名词解释1、单储系数:单位面积单位厚度油藏中的储量。

2、面积注水:是指将注水井和油井按一定的几何形状和密度均匀的布置在整个开发区上进行注水和采油的系统。

3、含水上升率:单位时间内含水率上升的值或采出单位地质油藏含水率上升的值。

4、驱动指数:油藏中某一种驱油能量占总驱油能量的百分数。

5、流动系数:为地层渗透率乘以有效厚度,除以流体粘度。

6、采收率:油田报废时的累积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7、井网密度:单位面积油藏上的井数或单井控制的油藏面积。

8、采油速度:年采油量占地质储量的百分比。

9、注水方式:注水井在油藏中所处的部位及注水井与生产井的排列关系10、递减率:单位时间内产量的递减分数。

11、基础井网:以某一主要含油层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井网。

三、 简答题1、 简答划分开发层系的意义、答:划分开发层系的主要意义有:(1)合理划分开发层系有利于发挥各类油层的作用;(2)划分开发层系是部署井网和规划生产设施的基础;(3)采油工艺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求进行层系划分;(4)油田高效高速开发要求层系划分2、 简答切割注水方式的使用条件答:切割注水方式适用于油层大面积稳定分布,且有一定的延伸长度;在切割区内,注水井排与生产井排间要有较好的连通性;油层渗透率较高,具有较高的流动系数3、 写出甲型水驱曲线和乙型水驱曲线,并简述其主要作用答:甲型水驱曲线:22lg()p p W C A B N +=+乙型水驱曲线:1111lg lg p WOR A B N WOR A R β=+=+或主要作用:1)动态预测 2)确定可采储量(N pmax )和采收率 3)判断开发效果、增产措施效果等。

4、 分析底水油藏临界产量的影响因素答:底水油藏中影响临界产量的主要因素有:(1)地层中含油部分的高度;(2)油水的密度及由此形成的密度差;(3)油藏岩石在径向上合垂线上的渗透率;(4)原油的体积系数;(5)原油和地层水的粘度。

5、 简述弹塑性油藏开发应遵循的原则答:对于弹塑性驱动方式下的深层油藏的开发,应该遵循下列原则:(1)油层压力保持在原始油层压力水平上,或者保持在不使油层渗透率明显下降的一定水平上。

(2)制定合理的生产压差。

(3)试油应该在较小压差下进行。

(4)合理的井底压力能保护套管不受挤坏6、 简述油田进行开发试验的基本内容。

答:油田开发试验的主要内容有:(1)油田各种天然能量试验;(2)井网试验;(3)提高采收率研究;(4)各种增产措施及方法试验7、 简答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渗流的压力动态特征。

答: 油井开井后,由于裂缝渗透率较大,流体率先从裂缝流出,裂缝中的压力降低,此时基岩中的基本保持不变;生产一段时间后,当裂缝中的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基岩开始向裂缝进行窜流,基岩的压力也开始减低;生产较大时间后,基岩和裂缝达到动态平衡,流体由基岩流入裂缝,再由裂缝流入井筒,基岩和裂缝的压力同时下降8、 简答溶解气驱方式油藏的形成条件及开采特征。

答:形成溶解气驱的油藏应为无边水、底水或注入水,无气顶、或有边水单很不活跃,油层压力低于饱和压力。

其基本的开采特征科分为四个阶段:Ⅰ—弹性开采阶段P ↓、Q ↓,但P>P b ,R p 不变Ⅱ—P 稍低于P b溶解气开始分离,但没有达到可流动状态,滞留在孔隙中,Rp<Rsi Ⅲ—P 继续降低气相连续可流动,且阻力小,气量急剧上升;油粘度增加,产量下降迅速,R p ↑↑Ⅳ—P 降至较低水平。

9、 解释常规试井分析中,早期、晚期压力数据偏离直线段的原因。

、答:早期:主要受表皮效应(井底污染)、井筒储存(续流)的影响晚期:主要受边界性质和形状、临近油水井的干扰。

另外测试仪器不准也可能造成偏离直线段。

10、 简述周期注水改善水驱油效果的基本原理。

答:周期注水就是周期性的改变注入量和采出量。

在地层中造成不稳定的压力场,使流体在地层中不断的重新分布,从而使注入水在层间压力差的作用下发生层间渗流,促进毛管力吸渗作用,增大注入水波及系数及洗油效率,提高采收率。

四、 综合题1、画出反九点井网和五点井网的示意图,写出其各自的油水井数比,并说明两种井网形式如何转换。

答:五点法井网反九点法井网九点到五点的转换“正”五点注采井数比1:1 “正”九点注采井数比1:3把”反”九点井网变为五点井网:将”反”九点井网的角井转注即可。

注:2、已知考虑气顶、边水情况下综合形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如下:()()(1)()()1+-+-+=-+-+++∆-p o p p s g p e i g gi T Ti Ti Ti f w wc gi wcN B N R R B W W W N B B m B B mB B C C S P B S根据以上综合方程,简化弹性驱动和弹性水压驱动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要求:1)写出该驱替方式的简化条件;2) 写出简化后的物质平衡方程式。

答: 1)其简化条件为:无注水,有边底水,无气顶,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即0,,0p s si i m R R R W ====。

2)简化后的物质平衡方程式为:()p o e p oi t N B W W N B C P --=∆3、产量指数递减的表达式为t D e Q Q 00-=,最小极限产量为lim Q ,试推导递减期内的最大可采储量。

答:递减期内的可采储量可以表达为:0000000D t t D t p Q Q e N Q e D ---==⎰ 当产量达到最小最小极限产量lim Q 时:生产井 注水井0lim max 0p Q Q N D -= 因此,递减期内的最大可采储量为0lim 0Q Q D -。

4、利用物质平衡原理推导弹性驱油藏的物质平衡方程式答:油藏亏空体积为:o P B N总的弹性膨胀量为:P C NB t oi ∆故:P C NB B N t oi o P ∆= 即:PC B B N N t oi o P ∆= 5、推导利用压降资料确定均质油藏中井到一条封闭直线断层的距离公式答:(1)首先镜像映射,成为无断层作用下的2口生产井(2)井到边界的直线距离为a ,当对油井进行压降测试时,其井底压力可由镜像映射和叠加原理求得:井A1单独生产产生的压降:)]07.0([1021.9)(241t r Ei kh B q t p p p w wf i ημ-⨯=-=∆--井A2单独生产产生的压降:)](2d)07.0([1021.9)(242t Ei kh B q t p p p wf i ημ-⨯=-=∆--)])2(07.0()07.0([1021.9)(-p p p 22421t d Ei t r Ei kh B q t p p w wf i ηημ-+-⨯==∆+∆=∆--)])2(07.0()07.0([1021.9)(224t d Ei t r Ei kh B q p t p w i wf ηημ-+-⨯+=-生产早期由于t 比较小2233085.8lg 3085.8lg 10121.2)(w i w i wf r t m p r t kh B q p t p ηημ-=⨯-=-随着测试的进行,t 增大到一定数值后,A2井压力波已扩散到断层边界,此时: d r t m p d r t m p t p w i w i wf 23085.8lg 2)23085.8lg()(2ηη-=-= 在交点处:d r t m p r t m p w x i wx i 20853.8lg 20853.8lg 2ηη-=- 即: tx C kt d μφ422.1=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