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图与地形图

合集下载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示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mm。

以虚线则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mm,虚部为1.0mm。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

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阔底符号(烟囱、单一制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共同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所定比例尺则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则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则表示外,其它均旋转轴南图廓描写。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布局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很大时,其符号间隔可以压缩1~3倍描写;在能则表示确切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利害线则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写,其虚线所画在光辉部,实线所画在暗影部,通常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转换利害线方向。

地籍图与地形图.

地籍图与地形图.

地籍图是表示土地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地籍要素的地籍管理专业用图,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

地籍图是地籍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国在封建社会就有地籍图的绘制,以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最著名的的地籍图是明代的鱼鳞图册。

是明洪武二十年(1378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以田地为主;详列面积、地形、四至、土质及地主姓名,一式四份,分存各级政府,作为征税根据。

因图上所绘田亩依次排列为鱼鳞,故称“鱼鳞图册”。

以后几经修订,一直沿用至清代。

地籍测量绘制的图件称为地籍图。

它是表示土地产权、地界和分区的平面图,图上附有各部分的说明、注解和识别资料。

地籍图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

地籍要素指土地的编号、利用类别、等级、面积及权属界线,界地点及其编号,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及房产情况。

必要的地形要素指与地籍管理有关的一些房屋、道路、水系、垣栅及地物和地理名称等。

地籍图是表明土地范围不同归属权的地图。

中国明代鱼鳞图册是一部著名的地籍册。

建立在科学测量技术基础上的地籍图,是随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而发展的。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里,政府拥有十分详尽和精确的大比例尺地籍图,特别是在高度繁荣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城市里,寸土抵万金,地籍是严格的土地法律依据。

中国地籍测量和地籍已进入土地管理的程序。

划定地籍界线,既要涉及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利用方式、利用前景、资源等重大问题,又要从全局、安定团结、互利等政治因素考虑,故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但一旦划定了地籍界线,就成为法律文件。

地籍图多以范围区域法表示,往往注明地块或辖地的面积、属主和土地评价。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如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

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的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根据经纬度进行分幅,常用有1:100万,1:50万,1比25万,1:15万,1:10万,1:5万等等)。

地形图与地籍图的制作流程与要求

地形图与地籍图的制作流程与要求

地形图与地籍图的制作流程与要求地形图与地籍图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常见的两种地图类型,它们在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管理、自然资源调查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形图与地籍图的制作流程与要求,以帮助读者了解这两种地图的制作过程。

一、地形图的制作流程与要求地形图是反映一个地区地形特征的专题图,通常包括高程、坡度等地形信息。

制作地形图的流程主要分为数据准备、生成地形模型、绘制地形图、修正与验证四个步骤。

数据准备是地形图制作的基础,需要获取高程数据、影像数据等。

高程数据可以通过GPS测量、航空激光雷达等手段获取,而影像数据则可以通过卫星或无人机获取。

数据准备阶段还包括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所使用的数据准确可靠。

生成地形模型是地形图制作的关键步骤。

地形模型可以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然后根据需求提取所需的地形特征,如等高线、坡度等。

生成地形模型时,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分辨率和精度,以保证地形模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绘制地形图是将地形模型可视化的过程,需要将地形特征以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涉及到地图的设计与排版,包括选择合适的图像元素、颜色和字体等。

绘制地形图时,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比例尺和需要,进行适当的地图样式和内容的选择。

修正与验证是地形图制作的最后一步,主要是对地形图进行检查和校正,以确保地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修正与验证阶段需要对地图进行人工解译和对比,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不断修正和完善地图内容。

地形图制作的总体要求是准确、清晰、易读。

地形图应该能够准确反映地区的地面高程和地势特征,清晰地显示等高线和坡度等地形信息,以便于用户快速理解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二、地籍图的制作流程与要求地籍图是反映土地权属关系和土地利用状况的专题地图,是土地管理和土地调查的重要工具。

制作地籍图的流程主要分为数据准备、绘制地籍图、登记与审核三个步骤。

数据准备是地籍图制作的基础,需要获取土地权属信息、土地利用信息等。

土地权属信息可以通过土地测绘、不动产登记、土地资料归档等途径获取,而土地利用信息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实地调查等手段获得。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重点].doc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重点].doc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重点]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mm~虚部为1.0mm。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

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 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向。

宗地图地籍图地形图

宗地图地籍图地形图

宗地图地籍图地形图宗地图这个要从宗地说起。

土地使用权人的权属界址范围内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它是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

一般情况下,一宗地为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土地使用者使用不相连接的若干地块时,则每一地块分别为一宗。

宗地是土地登记的基本单元,也是地籍调查的基本单元。

历史上曾称宗地为“丘”。

宗地图是土地使用合同书附图及房地产登记卡附图。

它反映一宗地的基本情况。

宗地图属于地籍图的一种,是在地籍图的基础上编制的,以一宗土地为单位绘制的宗地图。

基本地籍图的侧重点是土地及其地上附着物的位置权属。

宗地图侧重是的权属。

地籍图地籍图是基本地籍图和宗地图的统称,是表示土地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地籍要素的地籍管理专业用图,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

地籍图是对在土地表层自然空间中地籍所关心的各类要素的地理位置的描述,并用编排有序的标识符对其进行标识,标识是具有严密数学关系的一种图形,是地籍管理的基础资料之一。

通过宗地标识符使地籍图与地籍数据和表册建立有序的对应关系。

地籍图是土地管理的专题图,它首先要反映包括行政界线、地籍街坊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地籍号、面积、坐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地籍要素;其次要反映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及文字注记,一般不反映地形要素。

地籍图是制作宗地图的基础图件。

地形图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的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根据经纬度进行分幅,常用有1:100万,1:50万,1比25万,1:15万,1:10万,1:5万等等)。

由于制图的区域范围比较小,因此能比较精确而详细地表示地面地貌水文、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工程建筑等社会经济要素。

地形图是根据地形测量或航摄资料绘制的,误差和投影变形都极小。

地形图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编制各种小比例尺普遍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图集的基础资料。

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具体用途也不同。

地形图是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规范生产的普通地图。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的应用分析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的应用分析

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的应用分析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土地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这对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应用地形图测量和地籍测量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可以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关键词:地形图测量;地籍测量;应用分析1地形图测量以及地籍图测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1地形图测量的相同点首先,在地形图测量和地籍图测量过程中,对测绘技术的要求很高,需要先进的测绘技术作为支撑;其次,在测绘过程中,两次测量采用的测量方法基本相同。

测绘过程中对测绘信息的重视程度不同于地籍测量,二者的适用范围也不同。

1.1.1遵循相同的理论基础。

在地形图测量和地籍图测量过程中,首先要有足够的理论基础,了解地形相关知识,非常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在测量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良好的应急措施,包括理论知识和测量技术,防止测量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

对于测量过程中使用的不同仪器,测量数据也不同,但核心是通过测量有效地结合测量信息,以便更好地显示城市中地物和建筑物的情况,更好地显示其位置和特征。

1.1.2坚持相同的基本原则。

在测量过程中,应确保映射原理不方便。

我们应该准确地反馈测量信息,并在测量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应该首先测量整体,然后将其细化到部分。

此外,在测量过程中,应先高精度测量,再低精度测量,即“先整体后部分,先高精度后低精度”,在测量过程中应保证这一原则的不变性。

1.1.3选用相同图幅方法与编号。

在地籍测量和地形图测量过程中,需要对地图进行分幅操作,这可以很好地平衡工作的难度和强度。

对于当地工作强度高的人员,可以适当降低工作难度和强度。

帧操作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网络标记和矩形帧操作。

此外,根据不同的映射信息点,可以选择成帧的精度,采用图纸方法进行标记,编辑方法为坐标编码,并采用后横坐标和前纵坐标的方法。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

地形图、地籍图常用图式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mm,虚部为1.0mm。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

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向。

常用地形图、地籍图图式表

常用地形图、地籍图图式表

常用地形图、地籍图图式表本图式适用于1:500地形图和地籍图表示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整饰标准、以及使用符号的原则、方法和要求。

1 符号的尺寸(1)符号旁以数字标注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

(2)符号的规格在一般情况下,符号的线粗为0.15mm,点在为0.3mm,符号非主要部分的线段长为0.6mm。

以虚线表示的线段,凡未注明尺寸的,其实部为2.0mm,虚部为1.0mm。

组合符号图形部分未注明尺寸的,一般以本图式为准。

但楼梯、台阶线、斜坡与陡坎的长短线和短线,其间隔可视图形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2 符号的定位点和定位线(1)圆形、矩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符号,在图形的中心。

(2)宽底符号(烟囱、独立石等),在底线中心。

(3)底部为直角形的符号(风车、路标等),在直角的顶点。

(4)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气象站、雷达站、无线电杆等),在其下文图形的中心点或交叉点。

(5)下文没有底线的符号(亭、山洞等),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两端点上;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定位点在其下文两端点间的中心点。

(6)不依比例尺表示的其它符号(桥梁、水闸、拦水坝等),在符号的中心点。

(7)线状符号(道路、河流、堤、境界等),在符号的中心线。

依比例尺表示时,在两侧线的中心。

3 符号的方向和配置(1)独立性地物符号除规定按真方向表示外,其它均垂直于南图廓描绘。

(2)土质和植被符号的配置如下:整列式:按一定行列配置,如苗圃、草地、稻田等;散列式:不按一定行列配置,如有林地、灌木林、石块地等;相应式:按实地疏密或位置配置,如疏林、散树、独立树等。

(3)土质和植被面积较大时,其符号间隔可放大1~3倍描绘;在能表示清楚的原则下,也可采用注记的方法表示;还可将图中最多的一种省绘符号,图外加附注说明,但一幅图或一批图应统一。

(4)以虚实线表示的符号(大车路、乡村路等),按光影法则描绘,其虚线绘在光辉部,实线绘在暗影部,一般在居民地、桥梁、渡口、山洞、涵洞、隧道或道路相交处变换虚实线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籍图是表示土地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状况等地籍要素的地籍管理专业用图,是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

地籍图是地籍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国在封建社会就有地籍图的绘制,以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最著名的的地籍图是明代的鱼鳞图册。

是明洪武二十年(1378年)命各州县分区编造,以田地为主;详列面积、地形、四至、土质及地主姓名,一式四份,分存各级政府,作为征税根据。

因图上所绘田亩依次排列为鱼鳞,故称“鱼鳞图册”。

以后几经修订,一直沿用至清代。

地籍测量绘制的图件称为地籍图。

它是表示土地产权、地界和分区的平面图,图上附有各部分的说明、注解和识别资料。

地籍图的内容包括地籍要素和必要的地形要素。

地籍要素指土地的编号、利用类别、等级、面积及权属界线,界地点及其编号,各级行政区划界线及房产情况。

必要的地形要素指与地籍管理有关的一些房屋、道路、水系、垣栅及地物和地理名称等。

地籍图是表明土地范围不同归属权的地图。

中国明代鱼鳞图册是一部著名的地籍册。

建立在科学测量技术基础上的地籍图,是随西方资本主义兴起而发展的。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里,政府拥有十分详尽和精确的大比例尺地籍图,特别是在高度繁荣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城市里,寸土抵万金,地籍是严格的土地法律依据。

中国地籍测量和地籍已进入土地管理的程序。

划定地籍界线,既要涉及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利用方式、利用前景、资源等重大问题,又要从全局、安定团结、互利等政治因素考虑,故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但一旦划定了地籍界线,就成为法律文件。

地籍图多以范围区域法表示,往往注明地块或辖地的面积、属主和土地评价。

地形图【topographic map】指的是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

具体来讲,将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按水平投影的方法(沿铅垂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按一定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地形图。

如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

指比例尺大于1∶100万的着重表示地形的普通地图(根据经纬度进行分幅,常用有1:100万,1:50万,1比25万,1:15万,1:10万,1:5万等等)。

由于制图的区域范围比较小,因此能比较精确而详细地表示地面地貌水文、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居民点、交通线、境界线、工程建筑等社会经济要素。

地形图是根据地形测量或航摄资料绘制的,误差和投影变形都极小。

地形图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编制各种小比例尺普遍地图、专题地图和地图集的基础资料。

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具体用途也不同。

详细表示地表上居民地、道路、水系、境界、土质、植被等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规范生产的普通地图。

地形图是怎样测绘出来的?
人们看到一张张反映地球表面形态和面貌的地形图是相当复杂的。

不论是地形起伏变化的山区,还是河流湖塘水网密集的水乡平原,图上各种各样的地貌和地物符号都准确地反映了地面的实际情况。

它们是怎样测绘出来的呢?
这首先要明确确定地形图上的每个点位需要的三个基本要素:方位、距离和高程。

同时这三个基本要素还必须有起始方向、坐标原点和高程零点作依据。

用一张固定在图板上的白纸测绘地形图时,一开始先要对图板定向,这可根据事先测量的大地控制点作为起始方向来定向;在简易测图中,也可用指北针来定向。

图板定向后,就要确定测图点在图纸上的位置,对于纳入国家统一的基本地形图的测绘,是有统一规范的坐标展点要求的;但对于小面积局部地区测绘,可假设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即可着手按测方位和距离两要素的方式,测定地面上其它任何点的平面坐标位置。

至于点的高程,由于国家高程系统已在全国各地布设了很多统一高程基准的水准点可供利用,一般均可用水准测量方法连测到测图区,因此在测图时采用视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就可同时测定出任何一点的点位和高程。

我们知道,地面上任何地貌和地物的描绘都可用其变换点所组成的线条反映出来。

地貌可用等高线反映出其高低和形态变化;地物如房屋、道路、河流等均可用其变换特征点所构成的线条表示出来;有不少特殊的地貌和地物还有专门的图例符号来表示。

因此,测绘地形图的工作实际上就是测定并表示地面上所有地貌和地物的特征点。

当然,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也还有个对特征点的取舍和繁简综合问题。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地形图的大量艰巨的测绘工作也已由传统的野外白纸测图转向室内的航空摄影测绘和航天遥感测绘,并已逐渐迈向全数字化、自动化测图。

地质图分幅法:按经纬线分幅的梯形分幅法一般用于1:5000—1:100万的中、小比例尺地图的分幅;按坐标格网分幅的矩形分幅法,一般用于城市和工程建设1:500~1:2000的大比例尺地图的分幅
1,地形图的梯形分幅和编号
地图的梯形分幅又称国际分幅,由国际统一规定的经纬线为基础划分的。

由于子午线向南北极收敛,因此,整个图幅呈梯形。

其划分的方法和编号,随比例尺不同而不同。

1)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国际1:100万地图的标准吩咐是经差6°和纬差4°,由于随着纬度怎搞地图面积迅速缩小,所以规定在纬度60°到76°之间双幅合并,即每幅图包括经差12°,纬差4°;在纬度76°到88°之间由四幅合并,即每幅图包括警察24°,纬差4°;纬度88°以上单独为一副。

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是从地球赤道(纬度0°)起,分别向南北两极,每隔纬差4°为一横行,依次以字母A,B,C,D,…,V表示;由经度180°起,自西向东每隔经差6°为一纵列,依次用数字1,2,3,…,60表示。

如图10-1所示为东半球北纬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和编号。

每幅图的编号,先写出横行的代号,中间绘一横线相隔,后面写出纵列的代号。

如北京某处的纬度为北纬39°56’,经度为东经116°22’,则该点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幅号是J—50。

2)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这3种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都是在1:100万比例尺地图分幅和编号的基础上,按照表10-1中的相应纬差和经差划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