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童话的森林》教案

合集下载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话故事》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话故事》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次习作是在以“童话”为主题的单元阅读学习之后,是在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学习之后,学生对童话的内容、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对童话故事有了一定的兴趣。

学生们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本次习作──写童话故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童话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读童话、写童话的兴趣;初步领会编童话的方法;培养学生想象与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表达;感受童话的魅力及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1、能展开丰富的想象编童话故事2、把故事情节写得生动有趣。

3、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和欣赏评价他人的习作,感受编童话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让想象变得丰富。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最近,我们读了许多的童话故事,认识了许多童话人物,今天,老师还为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人物,看看它是谁呢?(课件:出示小蜈蚣的图片)咦,它在说什么呢?(课件:出示小蜈蚣说的话。

)一起读一读。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根据这句话来写童话故事。

2.激趣提问。

读了小蜈蚣说的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呢?看看谁的问题最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学生提问。

教师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3.教师相机引导:(1)鞋从哪儿来的呀?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买做……(2)是一些什么样的鞋呢?咱们想象一下?A学生想象B教师启发想象:咱们还可以让想象更丰富一些,来,老师给你们一些启发。

(课件出示图片:丁丁鞋、香香鞋、跳跳鞋、带带鞋)也许还有?4.小结方法,引导学生朝后想。

大家都根据小蜈蚣说的这句话在想小蜈蚣有鞋之前的事,(课件)咱们把它归纳为朝前想。

童话教学设计教案5篇

童话教学设计教案5篇

童话教学设计教案5篇童话教学设计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会倾听,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情节变化。

2、能够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懂得尊重别人,能够知错就改,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会倾听,理解故事内容,能够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难点:能够用完整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1、小蜗牛、啄木鸟、小蚂蚁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

2、PPT课件。

活动过程:一、理解故事内容1、观看PPT1—2(小蜗牛嘲笑啄木鸟)(1)师提问:①小蜗牛遇见了谁?(啄木鸟)啄木鸟在干什么?(在给大树治病)②小蜗牛说了什么话?(都说你是森林医生,原来你是给大树治病的,这太容易了。

)③啄木鸟听了小蜗牛的话是怎么做的?(2)幼儿学习说一说小蜗牛与啄木鸟的对话。

(3)讨论:小蜗牛说的对吗?为什么?(师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2、观看PPT3—4(小蜗牛嘲笑小蚂蚁)(1)师提问:①小蜗牛又遇见了谁?(小蚂蚁)②小蜗牛见小蚂蚁没理他,是怎么说的?③小蚂蚁是在玩吗?它到底在干什么?(往高处搬家)④小蚂蚁是不是和啄木鸟一样没理他?(不是)小蚂蚁说了什么?(2)讨论:小蚂蚁说的对吗?(引导幼儿从他们各自本领谈谈自己的意见)(3)幼儿学一学小蜗牛与小蚂蚁的对话。

(4)继续提问:小蜗牛是怎么晕过去的?(被大雨冲下了大树)(5)讨论:小蚂蚁醒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3、观看PPT5—6(小蜗牛认错)(1)提问:①谁叫醒了小蜗牛?(小蚂蚁)②小蜗牛醒来后不好意思的说了什么?③小蚂蚁是怎么说的?(2)幼儿学一学小蚂蚁和小蜗牛的对话。

4、完整的看一遍PPT故事。

(1)告诉幼儿故事的名称《小蜗牛的本领》(2)组织幼儿认真完整欣赏一遍课件。

(3)提问:啄木鸟有什么本领?小蚂蚁有什么本领?小蜗牛有什么本领?(4)讨论:我们可以嘲笑别人吗?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尊重别人才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语文A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长童话的森林》教案

语文A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长童话的森林》教案

语文A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长童话的森林》教案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揪心”“春暖花开”两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锐减以及森林锐减带来的灾害,懂得怎样去保护森林。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个别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森林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破坏森林行为的憎恨。

(2)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难点、关键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学习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了解森林锐减的情况。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森林遭破坏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吧,还记得故事发生的地点吗?2、拓展思维:你还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也是发生在森林里的?3、教师小结并板书:森林是一个长童话的地方,它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

可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再也不能读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话了。

(出示句子:因为森林正在锐减,快得让人揪心)二、品读句子,体会森林锐减的速度之快1、指名说一说什么是“揪心”。

(心里紧张、担忧)2、指名读一读(引导学生点评:你们揪心吗?)3、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读出心里的紧张和担忧。

4、教师导读课文:森林的锐减到底有多快呢?居然快得让人揪心。

请同学自由地读课文,用笔把介绍森林锐减情况的句子画下来。

5、指名反馈主要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6、教师:你们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森林减少的速度很快?教学建议(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找出二、三自然段中的语句。

并结合语句的理解,认读生字“亿”“顷”“均”,解释“举足轻重”。

森林的作文范文

森林的作文范文

森林的作文范文森林的作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防止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精心的森林的作文,欢送大家分享。

大森林是一个美丽,充满生机的地方。

这里葱葱茏茏的大树,又有宝石般的花朵,碧玉似的小草,还有一些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们。

大树们一颗着挨一颗地挤在一起,争先恐后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花儿和小草却只有从叶子与叶子之间的空隙才能见到一缕阳光。

小河水欢快地流着,哗啦啦,哗啦啦……仿佛唱着悠扬的歌。

河水清澈见底,鱼儿、虾儿、小蝌蚪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嬉戏着。

草地上还有一些蝴蝶,蜜蜂……他们白天常常聚在一起,在草叶花间举行舞会。

树上还有一些玲珑的小鸟,活泼可爱的小松鼠。

善良的鸟妈妈,用尖尖的嘴巴把自己的羽毛拔下来给小鸟铺床,松鼠那么在树上摘了几颗松子吃,它用前爪紧紧的抱住食物,坐在树杈上香香地啃着。

秋天树上结满了果子,苹果。

梨子。

山楂果。

野葡萄……还有人参。

木耳。

灵芝等名贵药材,到处硕果累累,冬眠的动物们忙着收藏过冬的食物。

冬天松鼠躲进树洞里,偶尔出来找吃的。

黑熊那么藏在山洞里,耐心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大森林真是一个美丽富饶,充满生机的地方啊!春天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万物都欣欣然张开了眼睛。

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太阳公公看着下面的景色都笑开了花。

远处的高山,绵延起伏,雄伟壮丽,远远望去,高高的山尖直插云霄。

山脚下有一条小河,清澈见底,唱着“哗哗”的歌声流淌着。

河里的鱼儿无忧无虑地游来游去。

有时在小河里转圈圈,过了一会小鱼发现了草地上的兔子,迅速钻到深水里不见了。

河边的花开了,有黄色的、红色的、粉色的……这些花儿争奇斗艳、五彩缤纷。

草地里还有两只小兔子,它们毛色雪白雪白的,正在吃着绿油油的青草,你一口我一口看上去好吃极了。

近处的松树,树干笔直,松鼠的叶子一根根就像奶奶手里的绣花针一样,松树上挂满了一颗颗小松鼠爱吃的松果。

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长童话的森林》PPT课件

语文A版四年级下册《长童话的森林》PPT课件
ruì jiū qǐng fù jūn hè huǐ yù
锐 揪 顷 覆 均 贺 毁 郁
yì mào hé bì miǎn zāi lào cōng
亿 茂 盒 避 免 灾 涝 葱
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森林是怎样 消失的? (2)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受以 及具体的做法。
A“可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再也读不 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话了。” B“那时候,你再静静地倾听,你会听到怎 样一个娓娓动听的童话呢?” 思考:比较这两句话各表达了什么意思,并 说出为什么。
曾经美丽的长童话的森林正在被人 类肆意砍伐,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土地一旦没有了森林的 保护,就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灾难 便会接踵而至”?“潘多拉的盒子”指 的是什么?
风沙干旱洪涝Fra bibliotek绿色的世界
课后搜集整理好关于森林被破坏 后大自然对人类惩罚的资料,然后同 学间互相交流。
森林
那个美好的长童话的绿色世界曾经 真实的存在,可现在它是个什么情况呢? 它面貌依旧吗?
①世界森林面积到2000年只剩不到39亿公顷, 不足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②热带雨林正以每年上千万公顷的速度递 减——这约略相当于每分钟有一块足球场 大小的茂密雨林从我们眼前彻底消失。
砍伐森林
学习生字
语文A版 四年级语文 下册第四单元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11个生字,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森林的急剧消失所引起 的一系列恶性循环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影响, 树立节约、环保的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造福。
原始森林
很久很久以前——大约是一万年以 前吧——地球上的森林有62亿公顷,这 接近地球陆地面积的一半。你能想象那 是怎样一个绿色的世界吗?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童话故事《森林》通用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童话故事《森林》通用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童话故事《森林》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童话故事与音乐》,详细内容为童话故事《森林》。

通过讲述森林里各种动物的生活,让幼儿感受音乐与童话故事的结合,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熟悉童话故事《森林》的内容,能够跟随音乐唱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节奏感和音准。

3.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童话故事与音乐的结合,让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唱出角色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力、表现力和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CD、故事书、动物头饰、小乐器(如小鼓、铃铛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森林里的动物,讲述童话故事《森林》。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播放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唱出故事中的角色。

(2)教师示范如何用动作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引导幼儿模仿。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每组选择一个角色,用动作和歌声表现故事情节。

(2)交换角色,让幼儿体验不同角色的特点。

4. 小组活动(10分钟)(1)每组根据故事情节,创作一幅画。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1)每组展示自己的画作,并分享创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森林》2. 角色名称:狐狸、兔子、小鸟、大象等。

3. 音乐符号:音符、节奏、音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关于童话故事《森林》的画,并标注出自己喜欢的角色。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完成画作。

教师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幼儿对童话故事与音乐的结合是否感兴趣。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童话故事《森林》,并尝试用音乐表现故事中的角色。

《长童话的森林》

《长童话的森林》
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童话的森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文 学形式,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如奇幻、冒险、现实 主义等。
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
奇幻流派
代表作品包括《哈利·波特》系 列和《魔戒》系列,作品中的 情节、角色和场景都充满了奇 幻色彩,具有浓厚的神秘感和
想象力。
冒险流派
代表作品包括《鲁滨逊漂流记 》和《海底两万里》,作品中 的主人公通常要经历各种冒险 和挑战,展现出勇气、智慧和
人物形象塑造
1 2 3
个性鲜明
长童话的森林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有着独 特的性格、行为和语言特点,使得每个角色都 栩栩如生。
立体多面
长童话的森林的人物形象并非简单的善恶二元 划分,而是展现出其立体多面的特点,使读者 能更深入地理解人物。
具有象征意义
长童话的森林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 代表着某种观念或情感,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 主题和内涵。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对作品的细致分析,我们发现《长童话 的森林》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主题和生 动的形象,吸引着读者。作品中的每个角色 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反映了作者对人 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的敏锐观察。此外, 我们还发现作品中所描绘的森林意象,以及 其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继续深入研究
故事中融入了各种奇妙的动物、植物以及独特的魔法元素,为读者带来极富想象 力的视觉与心灵感受。
长童话的森林是一个适合各个年龄段的读者的童话故事,它通过奇幻的故事情节 ,传达了友情、勇气、智慧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
童话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文学 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与教育 意义,选择童话主题能够引起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 优质版教案

课题习作:我来编童话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童话世界的有趣和美好。

语言运用: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思维能力: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审美创造:学会观察课文插图,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课前解析】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编童话,写童话。

这个习作内容与本单元课文联系紧密,体现了阅读与习作之间的相辅相成。

教材第一部分提出了编童话的习作任务,并呈现了“国王、黄昏、厨房”等3组词语,分别表示角色、时间、地点。

其中,角色的词语指向人、动物、植物,符合童话故事万物都可以像人一样活动和思考的特点;时间的词语指向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某一天、某个季节,提示学生故事发生的时间有多样的可能;地点的词语指向家里、公共场所、大自然,提示学生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可以放开来想象。

此外,教材提供的这些词语也可以自由交叉组合,形成多样的故事情境,如“啄木鸟、星期天、厨房”。

这样编排,是为了尽可能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素材,便于学生展开想象,打开编童话的思路,产生习作兴趣。

教材第二部分以3个问题提出了本次习作要求。

第一个问题针对故事角色的选择,提示学生可以从上面任选一个或几个角色,也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其他角色,给出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第二、三个问题提示学生要进一步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故事中的角色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3个角度的提问,旨在帮助学生展开更丰富的想象。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自读修改和给故事加题目的要求。

本次习作的自读修改,重在落实语文园地中提出的“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的要求,让学生实践“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运用。

给故事加题目,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提出的习作要求,为学生从段的练习走向篇章的练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2.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能给习作加题目。

【教学重点】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童话的森林》教案
教学要求1、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揪心”“春暖花开”两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的锐减以及森林锐减带来的灾害,懂得怎样去保护森林。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中个别词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森林的美好向往以及对破坏森林行为的憎恨。

(2)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重难点、关键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学习课文一、二、三自然段,了解森林锐减的情况。

3、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

2、森林遭破坏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看过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吧,还记得故事发生的地点吗?2、拓展思维:你还知道哪些童话故事也是发生在森林里的?3、教师小结并板书:森林是一个长童话的地方,它给我们的童年生活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快乐。

可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能再也不能读到新的森林里的童话了。

(出示句子:因为森林正在锐减,快得让人揪心)二、品读句子,体会森林锐减的速度之快1、指名说一说什么是“揪心”。

(心里紧张、担忧)2、指名读一读(引导学生点评:你们揪心吗?)3、教师示范读,引导学生读出心里的紧张和担忧。

4、教师导读课文:森林的锐减到底有多快呢?居然快得让人揪心。

请同学自由地读课文,用笔把介绍森林锐减情况的句子画下来。

5、指名反馈主要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6、教师:你们从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森林减少的速度很快?教学建议(1)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找出二、三自然段中的语句。

并结合语句的理解,认读生字“亿”“顷”“均”,解释“举足轻重”。

(3)抓住语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森林锐减速度之快以及作者流露在其中的惊叹和痛惜。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

8、引导学生讨论:是什么原因促进了森林的锐减?9、拓展延伸,教师展示搜集到的森林遭受破坏的文字资料以及图片资料。

三、课堂小结同学们,人类在不断进步,可是森林却在快速地锐减。

森林的锐减将会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呢?课后同学们可以自读课文,也可以搜集其他资料,帮助理解。

四、指导生字的书写1、出示生字词卡片。

全班一起读一读。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的要点。

3、指名反馈,教师强调。

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五、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森林锐减对人类的危害,知道怎样保护森林。

2、总结全文,动员学生行动起来,为植会造林,绿化祖国做出贡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森林破坏带来的灾难录像教学过程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1、听写。

2、师导: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森林正在快速地减少,那么森林面积的减少,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二、学文,了解森林面积减少的危害。

1、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指名反馈:森林面积的减少,对人类有什么危害?3、要求学生反馈搜集到的已经发生的森林锐减有关的灾害资料。

4、教师补充播放森林破坏带来的灾难录像。

5、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后感受。

6、教师小结:人们在砍伐一片森林之前,怎么会想到自己的这一刀葬送的将会是自己的家园呢?所以当你拿起砍向森林的刀时,请多想一想。

7、指导感情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读出灾害的严重性。

三、学文,知道怎样保护森林1、
教师导读:我们该为保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做些什么呢?请大家先听听作者是怎么说的?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其他思考。

3、指名反馈。

4、拓展:你们还有什么办法吗?四、课堂总结教师小结:是呀,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节约一张纸,种下一棵树,相信地球上的森林覆盖面积会不断增加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一份倡议人们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倡议书。

板书设计14长童话的森林森林面积锐减灾难严重保护森林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