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的制备及工艺条件考察
磺胺制备

制药工程专业化学制药综合实验指导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指导教师:2011年3月化学制药综合实验实施方案化学制药综合实验是依据药物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定,本实验内容涉及药物制剂专业多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分析、药剂学、化学制药工艺学等课程内容。
要求学生针对指导教师所下任务书,查找相关文献,对药物的合成路线、工艺条件、制剂形式及制备条件各方面的内容自行设计,可行性论证通过后,独立实施由原料到原料药,最后得到相应制剂的全过程。
通过本次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综合文献的初步能力,在此基础上选择合成路线,拟定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从而加深对制药工程专业系统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的就业及学业深造奠定实践基础。
一、目的化学制药综合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合成路线的设计、合成实验的操作、实验结果纯度和产率的分析鉴定、工艺条件考察及制剂的制备,学到一套系统、完整的对化学药物的合成路线、合成过程合理性、合成产物的分析鉴定的方法、工艺可行性及制剂的制备。
并通过此项训练,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方案1.设定目标:依据所给出的药物的初步合成方案结合查阅的资料及常用临床化学药物的合成方法来设计具体药物合成步骤、工艺考察方案及制剂制备方法,使学生掌握:(1).化学药物合成中的常用反应如酯化反应、格氏反应、乙酰化反应;(2).熟悉药物合成中对药物的结构修饰基本过程,了解有机合成的水解、蒸馏、重结晶、搅拌、回流、萃取、过滤等基本操作;(3).掌握工艺考察中因素、水平确定方法及实验因素水平表的建立的方法;(4).熟悉常见药物制剂的类型及一般的制备方法。
2.目标实施:按照两人一小组实验,每九个小组为一大组共同完成一个药物的工艺条件考察实验。
磺胺类

一、技术路线 1、氯磺化NHCOCH 3HSO 3ClCH 3CONHSO 2Cl乙酰苯胺 氯磺酸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ASC 2、氨化CH 3CONH SO 2ClNH 4OHCH 3CONHSO 2NH 2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ASN 3、水解CH 3CONH SO 2NH 2NaOHNH 2SO 2NHNa磺胺钠盐 4、中和NH2SO 2NH 2N H 2SO 2NHNa磺胺SN 二、工艺过程(Y=74.41%) 1、氯磺化 Y=84% 配料退热冰:氯磺酸=1:4.287 操作先将氯磺酸冷却到30度以下,均匀的加入退热冰,加料时控制温度40~50度。
在80~130分钟内加完。
在43~52度保温2小时。
冷却到30度出料。
氯磺化液放置8小时以上,将氯磺化液冷却到20~25度,在20~30度120~150分钟内加入计量之常水(?)搅拌15分钟后再加入常水,在18~25度过滤,水洗,得湿品ASC 2、氨化水解中和 Y=88.57% 配料ASC :氨水:NaOH :HCl=1:0.217:1.378:0.81 操作在20~40分钟内将湿品ASC 加到预冷到0度的氨水中,在40±5度反应3~4小时,在40~90分钟内以先快后慢的速度加入苛性钠于氨化反应液中,在100~105度水解100分钟,并在此温度加活性碳脱色30分钟,过滤,滤液冷却到75度,中和到PH5.5~6.5,中和液的温度上升到100度,使其自然冷却结晶到65±5度后用常水冷却到20度,过滤干燥,得到SN 粗品。
再脱色精制得到精品。
一、技术路线 1、乙酰化NH 2SO 2NH 2NH2SO 2N NaCOCH 3SN 2、中和NH 2SO 2NHCOCHNH2SO 2N NaCOCH 3二、工艺过程 配料SN :醋酐:氢氧化钠=1:0.408:0.59 操作先加入水及液碱(比重1,47~1.48)搅拌下在47~50度加入磺胺,在50±3度,PH 值13左右,先加入一定量的醋酐(?),再交替加入等量的醋酐和液碱,共计40次。
磺胺合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磺胺类药物的合成原理和过程。
2. 掌握磺胺类药物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学习如何分离纯化目标产物。
二、实验原理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药物,其化学结构为氨基苯磺酰基乙酰胺。
本实验通过磺酰氯与氨反应得到磺酰胺,再与乙酰氯反应得到乙酰磺酰胺,最后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磺胺。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三颈瓶、球形冷凝管、搅拌器、烧杯、抽滤瓶、布氏漏斗、电热套、量筒、温度计等。
2. 试剂:磺酰氯、氨、乙酰氯、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盐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磺酰氯,加入适量的氨,在搅拌下反应,得到磺酰胺。
2. 将得到的磺酰胺与乙酰氯反应,得到乙酰磺酰胺。
3. 将乙酰磺酰胺与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磺胺。
4. 将反应液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磺胺粗品。
5. 将磺胺粗品用盐酸溶解,加入适量的无水乙醇,搅拌,静置,过滤,得到磺胺纯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磺酰氯与氨反应时,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说明反应进行。
2. 乙酰磺酰胺与氢氧化钠反应时,观察到溶液颜色由淡黄色变为深黄色,说明反应进行。
3. 磺胺纯品为白色结晶,说明实验成功。
4. 通过实验,掌握了磺胺类药物的合成原理和操作技能。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温度对反应速度和产率有较大影响。
在本实验中,反应温度控制在40℃左右,有利于提高产率。
2. 实验过程中,反应液的pH值对反应速度和产率也有较大影响。
在本实验中,反应液的pH值控制在8.5左右,有利于提高产率。
3. 实验过程中,无水乙醇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磺胺的纯度。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磺胺类药物的合成原理和过程,掌握了磺胺类药物的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控制反应条件,提高产率。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无水乙醇在实验中的作用。
总之,本次实验使我们受益匪浅。
八、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磺胺类药物的合成与应用[J]. 化学通报,2010,73(1):1-5.[2] 王五,赵六. 磺胺类药物的制备与表征[J]. 化学试剂,2012,34(2):12-16.[3] 刘七,张八. 磺胺类药物的合成研究进展[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5,46(1):1-8.。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合成工艺研究磺胺醋酰钠是一种广泛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本文将为您介绍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特点磺胺醋酰钠是一种白色或几乎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其化学名称为N-(4-氨基苯基)乙酰磺酰基乙酸钠盐。
该药物在室温下稳定,具有良好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磺胺醋酰钠药物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合成工艺前驱物制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需要先制备其前驱物—— N-(4-氨基苯基)乙酸(PABA)和磺酰氯。
PABA和磺酰氯在异丙醇中进行反应,生成N-(4-氨基苯基)乙酰磺酰氯。
反应方程式如下:C7H7NO2 + SOCl2 → C7H7NOSO2Cl + HCl磺胺醋酰钠的合成磺胺醋酰钠药物是通过N-(4-氨基苯基)乙酰磺酰氯和乙酸钠继续反应生成的。
反应方程式如下:C7H7NOSO2Cl + CH3COONa → CH3COO-N-(4-sulfamoylphenyl)acetamide反应的条件为在中性条件下,室温下反应。
反应后将产生的产物经过结晶和纯化处理,得到纯净的磺胺醋酰钠药物。
合成路线根据以上反应,磺胺醋酰钠的合成路线如下:PABA → N-(4-氨基苯基)乙酰磺酰氯→ 磺胺醋酰钠药物合成工艺的改进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应条件和产物纯化。
为了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反应条件在反应中加入用量适当的溶剂,如氯仿或二氯甲烷,能够加速反应速率,提高产率。
同时,反应中可以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催化剂,如三苯基膦或吡啶,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产物纯化产物纯化是合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其纯化方法的选择与产物的性质和要求密切相关。
通常采用结晶法或柱层析法进行纯化,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被证明是有效和可靠的。
磺胺醋酰钠是一种广泛用于医疗保健领域的药物。
其合成过程需要经过前驱物制备和合成两步,注意反应条件和产物纯化有利于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磺胺的合成-多步骤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有机化学基础实验实验项目磺胺的合成-多步骤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开课学期至学年学期时间年月日磺胺的合成—多步骤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姓名:摘要:对氨基苯磺酰胺作为一种简单的磺胺药,投入大量生产。
能抑制多种细菌和少数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用于防治多种病菌感染。
本实验以苯为原料经过硝化、还原、酰胺化、氯磺化、氨置换、水解及中和等一系列反应,得到磺胺。
最后通过测定熔点和红外光谱图鉴定磺胺的结构。
关键词: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药物,红外光谱Abstract:As a simple sulfa drugs, Sulfanilamide put into mass production. Sulfa drugs can inhibit the growth and multiplication of certain kinds of bacteria and a few virus for the preventing bacteria infections. In this experiment, benzene was treated by nitration, reduction, acylation, chlorine, ammonia substitution, hydrolysis and a series of reactions to get sulfanilamide. The structure of sulfanilamide was characterized by melt point and IR spectra analysis.Key words: Ammonium p-aminobenzene sulfonic acid, sulfa drugs, IR前言:磺胺药物是含磺胺基团合成抗菌药的总称,能抑制多种细菌和少数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用于防治多种病菌感染。
一种精制甲磺胺的生产方法

2019年06月一种精制甲磺胺的生产方法张飞刘辉曾冬冬吴付威(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兴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河南开封475000)摘要:甲磺胺是糖精生产的中间产品之一,其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医药、农药中间体,合成除草剂等,市场前景较好,不受限产政策限制影响。
目前生产的甲磺胺含量≥97.5%,折干率≥88.0%,与市场需求品质≥98.0%,折干率≥94.0%仍有一定差距。
精制甲磺胺上马迫在眉睫。
关键词:甲磺胺;精制;甲醇;含量甲磺胺,全名为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以下简称甲磺胺),其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医药、农药中间体,也是合成超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甲磺隆、苯磺隆、嘧磺隆、胺苯磺隆的重要中间体。
在我国90年代问世以来,其产量越做越大,目前全国生产甲磺胺的厂家主要有湖北诺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坛华瑞化工厂、江苏省激素研究所有限公司、安徽中天化工有限公司、滨州坤宝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现年产量超过4000吨。
研究和改进其合成工艺生产精制甲磺胺具有重要意义。
1方案设计国内生产甲磺胺的厂家都是以不溶性糖精外购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经甲醇酯化、回流、蒸甲醇、冷却、结晶、分离、甩干、干燥得甲磺胺。
该工艺生产环节多,成本高。
新工艺是以不溶性糖精中间体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以下简称磺酰氯)为原料经液氨胺化、三相分离器分离、甩干、干燥得粗品甲磺胺。
粗品甲磺胺含量≥97.5%,折干率≥88.0%,与市场需求品质≥98.0%,折干率≥94.0%仍有一定差距。
粗品甲磺胺经溶解、脱色、结晶、过滤、烘干、包装出成品甲磺胺。
不溶性糖精法和磺酰氯法两种工艺生产甲磺胺实际上最初原料都是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不溶性糖精法工艺路线为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经氨水胺化、脱色、酸析、甩干、干燥得不溶性糖精后,再经甲醇酯化,以浓硫酸为催化剂经回流、蒸甲醇、冷却、结晶、分离、甩干、干燥后得甲磺胺。
磺酰氯法是直接以邻磺酰氯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液氨胺化、三相分离、甩干得粗品甲磺胺。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合成工艺

03
磺胺醋酰钠药物合成关键步骤
磺胺基团的保护与去保护
磺胺基团的保护
通常采用对甲苯磺酰基团(Ts) 对磺胺进行保护,以避免在后续 反应中磺胺的氧化或基团扩展。
磺胺基团的去保护
在合成反应完成后,需通过酸或 碱的水解去除对甲苯磺酰基,得 到目标产物磺胺醋酰钠。
醋酰基团的引入
01
醋酰基团可以通过羧酸与乙酰氯 或乙酐等乙酰化试剂在酸性条件 下反应生成。
03
02
2. 缓慢滴加醋酐,控制反应温度在40℃以下 。
04
4. 将反应物抽滤,用少量甲醇洗涤,晾干 得入活性炭 脱色,过滤。
05
06
6. 将滤液进行离子交换,调节pH值至7-8 ,得到精制的磺胺醋酰钠。
实验注意事项与安全提示
01
02
03
04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穿戴实验服和护目镜。
详细描述
该方法首先将磺胺与羧酸盐反应,生成磺胺羧酸盐,然后对该磺胺羧酸盐进行取 代反应,用醋酐将羧基取代,得到磺胺醋酰钠。该方法中,由于羧基的酸性比氨 基强,因此可以避免氨基的干扰,使得取代反应更加顺利进行。
其他合成路线
总结词
其他合成路线包括直接合成法和酯交换法等。
详细描述
直接合成法是利用磺胺与醋酸直接反应生成磺胺醋酰钠的方法。酯交换法是利 用磺胺醋酸与醋酐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磺胺醋酰钠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实际应 用中较少使用,通常作为研究或实验用途。
实验报告模板展示
报告名称:磺胺醋酰钠药物合成实验报告模 板
该模板是一份完整的磺胺醋酰钠药物合成实 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 骤、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结论等部分 。报告中还包含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 方案,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该模板 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清晰、实用的参考框架 ,有助于规范实验操作和提高实验成功率。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磺胺醋酰钠的药效学研究
抗菌活性
研究磺胺醋酰钠对各类细菌的抗菌谱、抗菌强度及与其他抗菌药 的协同作用。
药效学机制
探讨磺胺醋酰钠的作用机制,如抑制细菌生长、干扰细菌代谢等 。
耐药性
研究磺胺醋酰钠对耐药菌株的抗菌活性及与其他药物的联合应用 。
磺胺醋酰钠的药物安全性评价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致突变性
致癌性
评估药物在单次或短期给药后对 机体的毒性作用。
研究表明,合成工艺中的温度、时间 、溶剂用量等参数对磺胺醋酰钠的合 成具有重要影响,需严格控制。
要点三
产品质量提升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所合成的磺胺醋 酰钠药物纯度、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 均得到显著提升。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实验条件限制
由于实验条件及资源的限制,未能进一步研究其他可能影响磺胺醋酰
钠药物合成工艺的因素。
2023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合成 工艺研究》
目 录
• 引言 •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合成工艺概述 •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合成实验研究 •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 磺胺醋酰钠药物的其他相关研究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磺胺类药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抗菌药物,在临床 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THANK YOU.
基于不同的原料路线,磺胺类药物的合成主要有 两条路线
• 磺胺类药物的合成主要是通过取代反应将氨 基苯磺酰胺与羧基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
• 另一种是通过磺酰胺与醛类化合物进行反应 得到。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工艺流程
1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主要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
2
• 首先,将磺胺与醋酐在酸性环境中进行反应 ,生成磺胺醋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磺胺的制备及工艺条件考察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选择一条较为合理的制备磺胺的合成方法,
三实验原理:
1.由二苯脲制的磺胺:
2.由乙酰苯胺制的磺胺:
三药物概述:
四完成合成与制剂过程试验操作方法、工艺要点、注意事项:
由二苯脲制的:
(1)加6.36g二苯脲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情况下加入16ml氯磺酸混合均匀,水浴加热11:02时60℃保温搅拌4小时,降温加水进行酸分解,加水后继续搅拌片刻。
(2)将50ml氨水和150ml乙醇搅拌下投入混合苯脲磺酰氯,控制温度78℃回流1.5小时。
(3)加入NaOH10g再继续回流3小时,将反应液移入烧杯中加HCl调PH5到6,得结晶静置,第二天抽滤,得成品。
滤液继续静置第三天进行抽滤。
2.由乙酰苯胺制的:
[1]乙酰苯胺:氯磺酸:氯化钠=1:4.6:0.4
温度:55℃
时间:2.5h
乙酰苯胺氯磺化
(1)按图装好反应装置,称取5.0g干燥的乙酰苯胺置于干燥的250mL三颈瓶中,再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氯磺酸。
由于所加氯磺酸量少,乙酰苯胺不易溶解,加入环己烷作为溶剂溶解。
(2)开启水泵,减压抽气,再搅拌的条件下,在冷水浴下慢慢将20mL氯磺酸滴入三颈瓶中,待滴加完毕,继续搅拌至乙酰苯胺溶解消失。
(3)水浴加热(80℃左右)15~20min。
快到反应时间时取来冰水。
(4)打开安全阀,连通大气,然后用冰水冷却三颈瓶。
(5)将冷却的反应液转移到原滴液漏斗中,然后在三颈瓶中加入约100g碎冰块,再按装置图安装好,三颈瓶外部用冰冷却,开启水泵,将反应液滴入三颈瓶中,可见有大量的沉淀生成。
同时环己烷不溶于水而与所得目标物分开。
(6)准备布什漏斗进行抽滤,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固体。
对-乙酰氨基磺酰氯的氨解
将上述抽干的固体转移至100mL小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15mL浓氨水,由于操作不当有冷却而无产品生成。
[2]乙酰苯胺:氯磺酸:氯化钠=1:5.0:0.6
温度:50℃
时间:2.5h
乙酰苯胺氯磺化
(1)按图装好反应装置,称取5.0g干燥的乙酰苯胺置于干燥的250mL三颈瓶中,再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氯磺酸。
并且准备冰水。
(2)开启水泵,减压抽气,再搅拌的条件下,在冷水浴下慢慢将20mL氯磺酸滴入三颈瓶中,待滴加完毕,继续搅拌至乙酰苯胺溶解消失,水浴加热(80℃左右)15~20min。
打开安全阀,连通大气,然后用冰水冷却三颈瓶。
(3)将冷却的反应液转移到原滴液漏斗中,然后在三颈瓶中加入约100g碎冰块,再按装置图安装好,三颈瓶外部用冰冷却,开启水泵,将反应液滴入三颈瓶中,有大量的沉淀生成。
(4)抽滤,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固体。
对-乙酰氨基磺酰氯的氨解
将上述抽干的固体转移至100mL小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15mL浓氨水,当固体溶解又重新生成后,继续搅拌10 min。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的水解
(1)将上步所得反应物加入15mL水,冷却,加浓盐酸至pH=1~2,转移至烧瓶中。
(2)烧瓶中加几粒沸石,装上冷凝管,水浴加热回流固体溶解,冷却后得一几乎澄清的溶液。
(3)于稍冷后的回流液中加约0.5g活性炭,继续回流5min。
(4)回流液趁热过滤,用一干净烧杯收集滤液。
(5)滤液在搅拌下慢慢加入固体Na2CO3至弱碱性(pH≈8)。
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冷却。
(6)固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次,即得粗产品磺胺。
实验过程中,将物料量加倍即加入氯磺酸,乙酰苯胺,氯化钠。
进行相同实验过程。
结果与分析:
∙由二苯脲制的磺胺
第一批产量:
第二批产量:
收率
∙由乙酰苯胺制的磺胺
[1]乙酰苯胺:氯磺酸:氯化钠=1:4.6:0.4
温度:55℃
时间:2.5h
产量:
收率:
[2]乙酰苯胺:氯磺酸:氯化钠=1:5.0:0.6
温度:50℃
时间:2.5h
产量:
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