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_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doc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 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与物质的量N公式:n=N 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M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V公式:n=V m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n/V n C×V V=n/C BB B B=BB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⑥溶液的配置(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 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 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 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易燃易爆试剂应分开存放,并远离电源和火源。
2、酒精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烫伤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
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清洗,最后涂上3%-5%的NaHCO3溶液。
碱沾皮肤,用大量水清洗,涂上5%的硼酸溶液。
3.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柜中进行。
4.防止沸腾的方法是在液体中加入碎瓷或沸石。
5、过滤是把难溶固体和水分离的方法;蒸发是把易挥发液体分离出来,一般都是为了浓缩结晶溶质。
6、粗盐含杂质主要有泥沙,CaCl2、MgCl2、Na2SO4等,需用的分离提纯方法是“钡碳先,碱随便,接过滤,后盐酸”的方法。
7、溶液中SO42-检验法是先加盐酸酸化,后加BaCl2溶液,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SO42-。
8、Cl-检验法是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含Cl-;酸化的目的是防止碳酸银等沉淀的生成。
9.蒸馏是一种分离液-液互溶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瓶和冷凝器。
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瓶的分支管口附近,冷凝水的流向要注意逆流。
10.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将物质从溶解度低的溶剂转移到溶解度高的溶剂中的过程。
一般提取后需要分离液体,需要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当操作后者时,下部液体从下口排出,上部液体从上口倒出。
11、常见的有机萃取剂是CCl4和苯,和水混合后分层,分别在下层和上层。
二、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注意“同种微粒公式算”的途径2、微粒互变按摩换(个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3、CB误差分析法①俯、仰视必会画图才行(量筒、容量瓶画法不一样)②偏大偏小看公式:CB=mB/V4、稀释或浓缩定律C浓B?V浓体=C稀B?V稀体5、CB、ω、S之间换算式:CB=(1000ρω)/M;ω=S/(100+S)6、CB配制一般操作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通过半透膜C.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无秩序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2.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管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A.FeBr2与Cl2B.Ba(OH)2与H2SO4C.HCl与Na2CO3D.Ca(HCO3)2与NaOH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氨气通入醋酸溶液CH3COOH+NH3==CH3COONH4B.澄清的石灰水跟盐酸反应H++OH-==H2OC.碳酸钡溶于醋酸BaCO3+2H+==Ba2++H2O+CO2↑D.金属钠跟水反应2Na+2H2O==2Na++2OH-+H2↑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D.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B.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其水溶液导电性的减弱C.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常见的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都是强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6.在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u2+、Na+、SO42-、Cl-B.K+、Na+、HCO3-、NO3-C.OH-、HCO3-、Ca2+、Na+D.Ba2+、Na+、OH-、NO3-7.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Na+、K+、OH-、Cl-B.Na+、Cu2+、SO42-、NO3-C.Mg2+、Na+、SO42-、Cl-D.Ba2+、HCO3-、NO3-、K+8.关于氧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B.分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C.在反应中易失电子的物质D.在反应中易结合电子的物质9.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方法分离的对象主要仪器应用举例过滤从液体中分离不溶的固体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玻璃棒、烧杯粗盐提纯溶解过滤分离两种固体,一种能溶于某溶剂,另一种则不溶分离食盐和沙蒸发结晶从溶液中分离已溶解的溶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降温结晶分离两种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较大的溶质氯化钠、硝酸钾混合液的分离分液分离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分离油和水萃取加入适当溶剂把混合物中某成分溶解及分离用苯提取水溶液中的溴蒸馏利用组分中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蒸馏烧瓶、冷凝管、锥形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牛角管、温度计从海水中制取纯水2.化学计量之间的转化关系(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
(2)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计算n=Mm =NA N=VmV=C B ×V(3)有关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守恒):C (浓)·V (浓)==C (稀)·V (稀)(4)溶质质量分数(W )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的转化:(注意其中的单位换算)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误差分析(1)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仪器,其常用规格有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 等,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其规格,如500 mL 容量瓶。
并且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其是否漏水。
(2)配制步骤,所用仪器及注意事项配制步骤使用仪器注意事项计算——固体求溶质质量,液体求其体积。
称量托盘天平或量筒天平的精确度为0.1 g ,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 ,量筒量取液体后不需要洗涤。
溶解/稀释烧杯、玻璃棒溶解要在小烧杯中,切不可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
冷却——将液体恢复到室温(20℃)转移Xml 容量瓶转移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失洗涤——洗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充分混合定容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1—2 cm 时,用胶头滴管滴加,并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相切。
高一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及方程式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高一化学必修一二知识点及方程式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2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 同位素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Jay_h1218 奉上【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A,?A共7个主族族副族:?B,?B、?B,?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族:三个纵行,位于?B和?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与物质的量N公式:n=N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M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V公式:n=Vm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 B=n B/V n B=C B×V V=n B/C B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⑥溶液的配置(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通用8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通用8篇)篇1: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高一化学必修一复习提纲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的厨房中进行,并注意尾气的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易燃易爆气体实验时,应注意纯度检查,尾气应焚烧或妥善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将浓碱洒在实验平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再用水冲洗。
皮肤上的浓碱要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到眼睛里,用水冲洗,然后用硼酸溶液冲洗。
(5)钠和磷的火应该用沙子覆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提纲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提纲第一章化学基础1.1 化学的定义•化学的概念•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 物质及其物理性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检验方法1.3 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条件及其表示方法•化学反应的类型1.4 分子•分子的概念•分子量、计算方法及其化学意义•化学式、化学式的简化和化学式的反推1.5 原子•原子的概念•原子结构、组成及其性质•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律1.6 元素•元素的概念•元素的种类及其周期表中的排列方法•元素存在的状态及其性质1.7 离子•离子的概念•阴、阳离子的判别方法•离子的符号表示法1.8 分子离子化学式•分子化学式与离子化学式概念的区别•分子离子化学式的表示方法•化合价规律及其应用第二章化学计量基础2.1 化学量的概念•化学量的定义及其计量单位•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及其计算方法2.2 摩尔计算•摩尔计算的概念•摩尔计算在定量化学中的应用•科学计数法和单位换算2.3 质量计算•质量计算的概念•质量百分含量和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4 计量关系式及其应用•计量关系式是定量化学的基础•计量关系式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第三章状态及其变化3.1 物质的三种存在状态•物质的存在状态•物质存在状态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3.2 物质的状态变化•液体蒸发、汽化、凝华及其条件•固体的升华和熔化及其条件•气体的压缩、膨胀及其条件3.3 气体的化学计量•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的化学反应中摩尔体积比的应用•浓度与摩尔浓度的关系第四章化学反应及其应用4.1 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平衡状态及其表征•化学平衡条件及其影响因素4.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的转移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及其应用4.3 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概念•碳酸钙的热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其他分解反应的实例4.4 化学反应的计量计算•化学反应的计量计算•化学反应的原子、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实例及其应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复习知识点整理

高一化学必修1从第一章复习提纲及试题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班别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一、确保实验安全应注意的问题。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①药品安全存放和取用②实验操作的安全③意外事故的处理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识别一些常用的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然液体;浓H2SO4、NaOH——腐蚀品[练习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 B C D[练习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B.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量D.过滤时,慢慢地将液体直接倒入过滤器中。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1)混合物分离和提纯方法的选择①固体与固体混合物:若杂质或主要物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难溶,可用溶解过滤法;若二者均易溶,但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差别较大,可用重结晶法;还可加入某种试剂使杂质除去,然后再结晶得到主要物质。
②固体与液体混合物:若固体不溶于液体,可用过滤法;若固体溶于液体,可用结晶或蒸馏方法。
③液体与液体混合物:若互不相溶,可用分液法,若互溶在一边且沸点差别较大,可用蒸馏法;若互溶在一起且沸点差别不大,可选加某种化学试剂萃取后再蒸馏。
④气体与气体混合物:一般用洗气法,可选用液体或固体除杂试剂。
(2)几种常见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练习3]、以下过滤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并用少量水润湿,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B.漏斗下端管口应紧靠烧杯内壁C.倒入漏斗的过滤液的液面应高于滤纸边缘D.要沿着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溶液[练习4].请从上面选择下列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填序号)(1)食盐水与泥沙____________ (2)海水晒盐__________________(3)苯和水_______ (4)蒸馏水的制取_________(5)用CCl4将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______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
如:石汕的分石海水的淡化蒸馅水的制取化学必修(1)期末复习知识提纲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规则:要做到实验安全,耍注意以下问题: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4、污染物和废弃物处理(2)会识别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看课本P 4的图片标志):10个图K典型例题』:1.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上警示性标志。
下列化学品名称与警示标志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酒精一剧毒品B.浓硫酸一腐蚀品C.氯化钠一易燃品D.烧碱一剧毒品二、物质的分离、检验和提纯1、不溶性杂质的去除 ------- 过滤、蒸发(1)过滤A、过滤是分离工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如:粗盐提纯(泥沙不溶于水)、氯化钾和二氧化镒的分离(二氧化镒不溶于水)等。
B、过滤作用: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C、实验用品: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含铁圈、铁架)D、操作:1、溶解2、过滤3、蒸发结晶(如果要得到不溶性杂质则步骤为:溶解、过滤、洗涤、干燥)E、过滤操作要点(注意事项):“一贴”“二低” “工靠”;“一贴”: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②滤液液而稍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边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2)蒸发A、蒸发是浓缩或蒸干溶液得到固体的操作。
B、仪器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C、注意点:①在注意过程中在不断搅拌,以免一液滴飞溅出来;%1当出现—大量品体析出时就应停止加热。
%1使用蒸发皿应用业胜_夹持,后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1蒸发皿1"溶液不超过三分之二。
2、沸点不同的液体的分离 -------- 蒸饲A、蒸馅是利用混介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易挥发或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志,从而进行混合物分离一•种方B、实验用品:蒸儒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含铁圈、铁夹)碎瓷片、单孔橡胶塞、橡胶软导管C、注意事项:%1冷凝水的流向:下进上出%1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液体暴沸%1温度计的位置水银球部分应分「置于烧瓶支管支处(蒸僧水制取可省)3、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 萃取和分液A、萃取是利用某种物质(即某溶质)在两种不互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的物理性质来达到分离该物质(即溶质)的•种物理分离提纯方法,没有化学变化。
应用如:从碘水中提纯碘°B、萃取剂的选择:与原溶剂不4:溶,提纯物质在萃取剂中浴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溶解也。
C、溶质转移方向:从溶解度较旦、的溶剂中自发转移到溶解度较主的溶剂中。
(酒精不能用作碘水中碘单质的萃取剂的原因:酒精能与水互溶)D、分液是将两种不相混溶的液体(且密度不同)分离开来的操作。
E、实凝用品: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含铁圈、铁火)oF、关键步骤:1、混合振荡2、静置分层3、分液G、萃取的操作方法如下:%1用普通漏斗把待萃取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再注入足量萃取液,使玻璃塞上的凹槽不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1随即振荡,使溶质充分转移到萃取剂中。
振荡的方法是用右手压住上口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反复倒转漏斗并用力振荡;%1然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分层后进行分液;%1蒸发萃取剂即可得到纯净的溶质。
为把溶质分离干净,一般需多次萃取。
J、分液的操作方,法:%1用普通漏斗把要分离的液体注入分液漏斗内,盖好玻璃塞;%1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分层;%1将玻璃塞打开,使塞上的凹糟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漏斗里的液体能够流出;%1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放入烧杯,待下层液体恰好流完时立即关闭活塞,注意不M使上层液体流出;%1从漏斗上端口倒出上层液体。
4、物质的检验一般方法: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如硫酸铜和硫酸钙;碳酸钠和碳酸钙。
化学方法:利用化学性质借助实验手段。
常用的有加指示剂、点燃、加热、加试剂等,如区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A、气体物质闻气味,观察颜色一-点燃,观察火焰颜色一-测酸碱性一-通入特定溶液看有无沉淀生成•氯气: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二氧化硫:品红溶液(加热后红色消失)一澄清的石灰水;•缄气: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白烟);•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但不能使硝酸银产生沉淀。
B、阳离子•氢离子:活泼金属;酸碱指示剂;碳酸盐等•三价铁离子(黄色):硫甑化钾溶液(红色)•二价铁离子(浅绿色):翅氧化钠溶液,沉淀颜色变化(灰白色一灰绿色一红褐色)•铝离了:氢氧化钠溶液(白色胶状沉淀一沉淀消失)•焰色反应:钠:黄色;钾:(透过蓝色的钻玻璃)紫色C、阴离子%1硫酸盐:试样溶解配制成溶液先滴加稀盐酸(排除Ag'CO广SO j等离K的T•扰)再滴加Bad溶液A、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牛离子方程式B、按照上例写出可-溶性氯化物、碳酸盐中离了的检验:5、粗盐的提纯a)粗盐水溶液叶>有哪些离子萱Mg" SOf Cl Na'其中哪些是杂质Q? SO:b)分别用哪些试剂除杂:氢氧化钠溶液、氯化刨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
c)除杂试剂的选择原则:①生成杂质与被提纯物质容易分离②不引入浙的杂质d)还要注意加入的顺序:符合两原则即可:%1碳酸钠一-定在氯化彻之后加;%1盐酸一定最后加。
%1过量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知识网络:构成物质的粒子数N物质的撤浓度c(B)一、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1)物质的量:是一个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计量单位的、用来表示物质所含微观粒了•数H多少的物理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符号:n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简称:摩),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o注意:“物质的量”是专有名词,不能简称为“物质量”。
微观粒子可以指:分子、原子、离子、电子、原子核、质子或中子等。
(2)摩尔基准的确定及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基准的确定:国际上统一规定,以0.012kg气中所含有的碳原了数目(约为6.02X1023个气原了)为雅准, 若某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与0.012kg 12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相同,我们就说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1 mol o 注意: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是原子、分子、离子等,例如:1 mol 0表示1摩尔氧原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6. 02X10” mol1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符号N A。
注意:moU1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
6.02X 1023 mof1是实验测得的近似值。
(3)微观粒子个数N、N A、n的关系:N = n X N A二、摩尔质量与气体的摩尔体积(1)摩尔质量定义:单位物质的景:的物质所具有的质景,符号:M ,单位:g/mol。
注意:以g/mol为单位时,摩尔质量仅在数值上等丁•该物质的相对分了(原了)质量:。
质量m、M、n的关系:n = m/M(2)气体的摩尔体积:%1气体的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具有的体积,单位L/mol ,符号Vm。
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了的数Id、粒了•木身的大小、粒了间的平均距离。
阿伏加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任何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同,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粒子数目,因此体积相同。
(注释:与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相比粒子本身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
)%1特例:在标准状况下测得,Imol任何气体的体枳都约等于22. 4L。
只有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常数才为Vm = 22.4L/mol 0注意:任何气体既可以是混合气体(如空气),也可以是纯净的气体单质(如氧气),标况下气体体积只与粒子数目成正比,与气体种类无关,故标况下等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体积都相等。
标况下V、Vm> n的关系:n = V / Vm标况指:lOlKPa、0°C时(或1个大气压、273K时)°%1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在同温同压条件下,任何气体的V之比等于其n之比:n. : n2 = V. : V2%1重要的补充公式:标况下,气体的密度P=M / Vm (注意单位为g/L,不是常用的g/cn?)三、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G ,单位mol・L ',简称浓度。
%1定义式:C B =O B / V aq注意:V”是溶液的体积,其单位是L ; m是溶质的物质的量。
%1重要的导出公式:C B = 1000PW / M%1溶液稀释: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到室温、转移、洗涤并转移、定容、摇匀、装瓶。
2、所需仪器:容量瓶;托盘天平或量筒;药匙;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K典型例题』实验室中需要配制500mL0. 10 mol - L 1的NaOH溶液,就该实验|口[答下列问题。
(1)用天平称量NaOH固态go称量NaOH固体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因为NaOH具有腐蚀性,所以称量时,需注意选择盛装NaOH固体;%1称量必须迅速,目的是O(2)实凝所需要的仪器有容量瓶(规格是:),还有:。
(3)下列操作对所配制的溶液浓度没有影响的是。
A.称量时已观察到NaOH吸水B.将烧杯中溶解后的溶液注入容量瓶,然后再添加蒸偏水至刻度线C.摇匀定容后,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馅水至刻度线D.配制溶液前用蒸馅水润洗容量瓶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应注意的问题(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将一定质量或体积的溶质按所配溶液的体积在选定的容量瓶中定容,因而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乂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inL、lOOmL. 250mL、500mL和lOOOmL等。
所以只能配制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同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烧杯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这是因为容量瓶的容积是在20°C时标定的,而绝大多数物质溶解都会伴随着吸热或放热过程的发生,引起温度的升降,从而影响到溶液的体积,使所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不准确。
(4)定容后的容量瓶在反复颠倒、振荡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馅水。
用滴管定容到溶液的凹血与容量瓶的刻度线相切时,液体的体积恰好为容量瓶的标定容积。
将容量瓶各反复颠倒、振荡后,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