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网络通识核心课程开课清单【模板】
网课课程目录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课程编号:3. 课程类别:4. 课程负责人:5. 课程简介:简要介绍课程内容、目标和学习方法。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应掌握……- 学生应了解……- 学生应熟悉……2. 能力目标:- 学生应具备……- 学生应能够……- 学生应提高……3. 素质目标:- 学生应培养……- 学生应树立……- 学生应形成……三、课程内容安排1. 第一模块:基础理论- 第一节课:……- 第二节课:……- 第三节课:……- 第四节课:……2. 第二模块:实践操作- 第一节课:……- 第二节课:……- 第三节课:……- 第四节课:……3. 第三模块:案例分析- 第一节课:……- 第二节课:……- 第三节课:……- 第四节课:……4. 第四模块:综合应用- 第一节课:……- 第二节课:……- 第三节课:……- 第四节课:……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结合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讲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4. 实践操作法:提供在线实验、模拟软件等工具,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 作业与测试:布置课后作业和定期进行在线测试,巩固学习成果。
五、课程资源1. 教材与参考书:- 主教材:《……》- 参考书籍:《……》、《……》2. 网络资源:- 课程网站:……- 学术论坛:……- 在线图书馆:……3. 视频资料:- 理论讲解视频:……- 实践操作演示视频:……六、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40%):- 作业完成情况- 在线讨论参与度- 实践操作成果2. 期末考试(60%):- 笔试- 实践操作考核七、课程时间安排1. 课程总学时:……2. 每周学时:……3. 每节课时长:……八、课程进度安排1. 第一周:课程介绍、课程目标与要求2. 第二周至第四周:基础理论学习3. 第五周至第八周:实践操作学习4. 第九周至第十二周:案例分析学习5. 第十三周至第十四周:综合应用学习6. 第十五周:课程总结与复习九、课程反馈与评价1. 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方法。
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模板

附件2: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模板《××××》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修读学期第×学期制订时间课程代码课程学时课程学分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合作者审核人注:1.课程类型(单一选项):A类(纯理论课)/ B类(理论+实践)/ C类(纯实践课)2.课程性质(单一选项):必修课/选修课3.课程类别(单一选项):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综合实践课4.合作者:须是行业企业人员一、课程定位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明确本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在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及相互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要,阐述设置该课程的主要目的;预期应达到的学习效果,可以用整体性的文字描述,也可以附以结构图或表格的方式加以直观展现。
例如:【本课程是××××专业的专业通识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专业综合实践课。
通过……方式,采取……方法,培养学生……能力、……能力、……能力。
】(仅供参考)二、课程设计思路在描述中应体现最新的高职课程开发的理念和课程开发的基础,以及开发这门课程的意义,特别是本课程的创新点要突出表述。
例如:【本课程根据……需要,在广泛调研和……的基础上,采用……课程开发模式(如: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或工作过程系统化),遵循……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让学生通过……和……,在真实或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培养学生……。
本课程的创新点在于……。
】(仅供参考)这里的语言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不要重复,尽可能采用概括性的语言。
三、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目标是指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能够获得的能力、经验及知识。
主要围绕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采用概括的语言来表述“能运用…,完成…”,且这些能力是可测量和展示的。
要体现能力导向、学生主体、项目载体、素质训练、理实一体化等,需列举出显性的目标。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课程表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D107 周世范
教授
√
8 0012114 红楼梦学会 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 3 第4周至第15周 名著鉴赏
学生自定
自定 蔡义江团队 副会长
√
9 0012115 南开大学 中华诗词之美
1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叶嘉莹
教授
√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
10 0012117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哲学概论
西北历史研究
11 0012118
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所
12 0012119 旅游学院 陕西特色旅游资源
2 第4周至第15周
学生自定
自定 陆建猷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4:00-16:00 SA106 张健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四16:00-18:00 SD410 成英文
SA306 景新强
教授、博士 √
博士
√
博士
√
5 0012108 西北大学 儒家经典与中华文明
2 第3周至第14周 周一19:00-21:00 SA306 景新强
博士
√
6 0012112 英文学院 戏曲史话
1 第3周至第8周 周三14:00-16:00 SD410 陈 栩 讲师、硕士 √
7 0012113 思政部 国学经典导读
第1页
序 号
课程号
院系
课程名称
学 分
上课周次
上课时间
上课 地点
主讲人
课程所属模块
职称或学 位(资
中国 传统 文化
东西 方文
自然 科学
人文
自我
质)
明碰
与社 与人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备注
人文类
中国文明史
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入手,以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为主线,简要介绍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流变、基本精神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影响,并结合中西文化论争简要介绍文化交流及文化主体意识,介绍传统文化中对中华民族、甚至人类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文明成果,课程中亦会少量加入以旧体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的美学解读。
人与环境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环境科学学科性质;人与水;人与大气;人与土壤;人与生物;人与固体废物;人与物理环境;人与全球变化;环境多样性;五律观、环境规则观与和谐观;环境调控与科学发展等。
经济学
本课程着眼于效率、公平、人的行为决策的依据等内容进行经济学启蒙教育,明确其为社会管理及稀缺资源的学问。主题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
逻辑思维与推理
本课程主要讲授逻辑学关于概念、判断(命题)、推理、论证,以及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方面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对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在实际运用与表达中的一些逻辑问题,将有针对性的展开课堂训练。
大数据与统计分析
在当今互联网+的时代,是数据量极速膨胀的时代,大数据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名词。大数据挖掘和融合利用将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对大数据的统计处理分析正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焦点。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大数据的特性以及对数据挖掘、分析、处,物理则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理性表达。本课程以艺术家和物理学家相互平行的视角来阐述人们对宇宙图像的建立过程和理解,对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认识,最终强调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灵魂。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山东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设置情况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号
Course No.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学分学时分配
备注
Notes
学分
总学时
讲课
实验或上机
课外
通
识教育
必修课程
道德与法律
3
58
48
10
每学期滚动开设,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时间。
课外学时用于组织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演讲竞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活动。
1-4学期每学期1学分32学时
大学英语
8
240
128
112
实施分级教学,1-2学期完成基础课程教学,每学期4个学分。
军训
0
2周新生提前Biblioteka 学集中进行,不记学分军事理论
2
32
32
大学计算机
3
64
32
32
合计
29
19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文科、社科类选修
马克思主义原理
3
58
48
10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3
58
48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5
29
24
5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选修)
(1.5)
(24)
(24)
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1-6)
1.5
72
24
48
1-6学期开设,每学期课内4学时、课外8学时。
体育(1-4)
4
128
128
山东大学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建设探讨

山东大学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建设探讨摘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高校教学带来了时代的特色,与此同时,通识教育在新时代高校人才的培养中也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
山东大学2008年启动的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通识教育系列课程应时而生,深受学生的欢迎,为该类型课程的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种跨境合作办学的新模式。
本文从谊系列课程的体系框架、课程单元设计、教育创新意义,以及进一步完善的设想等方面,探讨了谈系列课程模式的教育价值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网络;国际交互;通识教育;跨境课堂;时代特色;创新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学借助于智能化工具,实现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信息化、多媒体化、虚拟化、网络化的趋势日益凸显。
因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空的局限,逐渐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教材多元,以及教学环境的虚拟。
应用在英语教学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体验语言的真实应用,并为将来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应用提供难能可贵的经验。
基于网络的国际交互课程是这样的教学背景之下诞生的宠儿,充分体现出现代教学的时代特色。
与此同时,通识教育日益成为是国内外高教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当代大学教育中具有非常重大而现实的意义,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焦点。
山东大学作为一所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以文史见长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一向具有重视通识教育的传统。
自1995年率先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1999年成为全国首批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特别是2000年山东大学合校以来,学校以培养中国最优秀的本科生为己任,致力于“培养民族和社会的中坚,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和创造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融合“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两个体系,大力推进“三跨四经历”(即让学生跨学科、跨校园、跨国界交流,拥有本校学习、第二校园学习、海外学习、社会实践四种经历)等教育创新,努力探索“综合”、“开放”、“研究”三种环境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与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合作,共同探讨跨境教育模式。
山东大学课程号编码规则

附件2:山东大学(威海)课程号编码规则一、课程号编码定义课程号为10位:第1-3第4-5第6-8第9第10位为外语教学类别码③其中①课程类别码:10—通识必修课11—通识核心课—国学修养类12-通识核心课—创新创业类13—通识核心课—艺体审美类14-通识核心课—人文学科类15-通识核心课—社会科学类16-通识核心课—自然科学类17—通识核心课—工程技术类18—通识选修课20—学科基础课31-专业基础课32-专业必修课33-专业选修课②课程教学类型码:1—理论课(可含少学时试验、上机)2—实验课(0.5学分以上)3—上机课(0.5学分以上)4—实习课5—见习课6—课程设计7—其他环节③外语教学类别码:0—普通课程1—双语教学课2—英语教学课二、说明1、独立开设的实验课在课程名后加“实验”,独立开设的上机课在课程名后加“上机”,独立开设的课程设计课在课程名后加“课程设计”……,独立开设的课程教学环节一般应独立计算学分,独立考核,考核方式可以自定。
2、多学期开设的同课程名课程,在不同学期开设的课程名后加(1)、(2)、(3)。
3、不同学分课程在课程名上无区别,如确需区分,可在课程名后加I,II,III,V等罗马数字。
4、学时与学分的换算(1)理论课:1学分=16学时(2)实验、上机、体育、部分综合素质课:1学分=32学时(3)见习、实习、课程设计:1学分=1周或32学时(4)理论课中含讲课、实验、上机三个环节时总学时的计算方法:先按“2实验、上机学时=1讲课学时”折算成讲课学时,从标准讲课学时扣除,用所得实际讲课学时加实验、上机学时即为总学时。
如:2学分课程中有6学时实验、4学时上机,则实际讲课学时=32 - 6/2 - 4/2 =27总学时=27 + 6 + 4 =37。
公共卫生学院-山东大学本科生院

小计
43.5 776 616 160
课组号
预防必修课 39.5 752 512 240
课组号
检验必修课组 54.5 1032 616 416
课组号
管理必修课组 35 608 512 96
专业 选修 课程
课组号 课组号 课组号
预防选修课组 检验选修课组 管理选修课组
1.5 24 24 1.5 24 24 1.5 24 24
公共卫生学院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 医学遗传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卫生毒理学、卫生分析化学、食品理化检 验、生物材料检验、环境检验、公共卫生法学、社会医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卫生政策学、医院管理 学、社会医疗保险学等。
4 64 64
4
检验
0223201810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4 64 64
4
管理
0223204010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4 64 64
4
预防 22030 0223203920 预防医学实验 I 3.5 112
112
3.5
检验 22028 0223200920
理化实验
4 128
128
检验 管理
22032
预防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 ( 课组课程 ) [ 表二 ]
类
专业 课组
课组
别 名称 号
课程号
课程名称
学总
总学时 考 分配
核
开设学期
分 数
学 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3
国学修养
sd********
600
中国文化概论(国学-尔雅)
李山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1
19
4
国学修养
sd********
600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彭林
**大学
教授
2
27
5
创新创业
sd********
600
新伦理学(创新-尔雅)
王海明
**大学
教授
2
49
6
创新创业
sd********
600
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史视角(创新-尔雅)
韦正翔
**大学
教授
2
30
7
创新创业
sd********
600
学术基本要素(创新-尔雅)
李砚祖
**大学
教授
1
14
8
创新创业
sd********
600
项目管理学(创新-尔雅)
戚安邦
**大学
教授、博导
2
28
9
创新创业
sd********
600
现代大学与科学(创新-尔雅)
李工真
**大学
教授、博导
2
41
10
艺术审美
2
25
25
26
自然科学
sd********
600
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自然-尔雅)
雷毅
**大学
副教授
2
3
600
杨舰
教授,副所长
9
600
冯立升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600
戴吾三
教授
5
600
蒋劲松
副教授
2
600
鲍鸥
副教授
8
600
刘兵
教授
6
自然科学
sd********
600
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自然-尔雅)
****大学网络通识核心课程开课清单
(共30门)
序号
模块
课程号
课序号
课程名称
主讲人
主讲人单位
主讲人职称
学分
课时
1
国学修养
sd********
600
先秦君子风范(国学-尔雅)
赵敏俐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30
2
国学修养
sd********
600
中华诗词之美(国学-尔雅)
叶嘉莹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峥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31
27
28
自然科学
sd********
600
魅力科学(自然-尔雅)
车云霞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1
6
600
杨振宁
**大学
诺贝尔奖获得者
3
600
张首晟
美国斯坦福大学
教授
3
600
马宗晋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名誉所长、院士
4
600
欧阳自远
中国科学院
院士
3
自然科学
sd********
sd********
600
美学原理(艺术-尔雅)
叶朗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27
11
艺术审美
sd********
600
东方电影(艺术-尔雅)
黄献文
**大学
教授、博导
11412Fra bibliotek艺术审美
sd********
600
美术概论(艺术-尔雅)
李松
**大学
教授
2
32
13
艺术审美
sd********
600
20世纪中国歌曲发展史(艺术-尔雅)
吕建强
**大学
教授
2
28
14
艺术审美
sd********
600
园林艺术概论(艺术-尔雅)
唐学山
**大学
教授、博导
2
31
15
艺术审美
sd********
600
文艺美学(艺术-尔雅)
王岳川
**大学
教授
1
17
16
人文学科
sd********
600
中国近代人物研究(人文-尔雅)
迟云飞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1
17
17
人文学科
sd********
600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人文-尔雅)
赵林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30
18
人文学科
sd********
600
西方文化名著导读(人文-尔雅)
彭刚
**大学
教授
2
26
19
人文学科
sd********
600
西方哲学智慧(人文-尔雅)
张志伟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28
20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1
22
社会科学
sd********
600
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社科-尔雅)
王晓秋
**大学
教授、博导
1
17
23
社会科学
sd********
600
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社科-尔雅)
吕艺
**大学
副教授
1
23
24
社会科学
sd********
600
社会史研究导论(社科-尔雅)
赵世瑜
**大学
教授
600
现代自然地理学(自然-尔雅)
王建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
2
27
29
自然科学
sd********
600
数学文化(自然-尔雅)
顾沛
**大学
教授
2
26
30
自然科学
sd********
600
化学与人类(自然-尔雅)
刘旦初
**大学
教授
2
25
注:在综合教务选课系统中,网络通识核心课程课程名后标注了该课程所属模块,比如:先秦君子风范(国学-尔雅),表明该门课程是属于“国学修养模块”,请同学们注意选课时的课程名称及学分,根据通识核心课程选课要求,选修相应模块的课程。
社会科学
sd********
600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社科-尔雅)
朱光磊
**大学
教授
1
19
21
社会科学
sd********
600
法学人生(社科-尔雅)
吕世伦
**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1
1
600
关怀
教授
5
600
孙国华
教授、博士生导师
2
600
赵中孚
教授、博士生导师
1
600
许崇德
教授、博士生导师
1
600
巫昌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