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9张ppt)
高中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共26张ppt)

以前我国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要购买几百斤甚至几千斤大白菜 存在家里,现在农民应用温室大棚技术种植蔬菜,即使在冬天也可以 吃到新鲜蔬菜,再也不用储存了。山东寿光还成了全国的蔬菜基地。
材料中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技术
包括培育良种、机械化、化肥 农药、冷藏保鲜技术等方面。
水源
江西省赣州市:脐橙大产业
探究一:
材料一:脐橙的生长习性
脐橙喜阳光和温暖湿润的环 境,不耐寒。要求排水良好的肥 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
适宜种植于低山、丘陵。
探究一:(1)赣州市具备什么脐橙生长的自然条件?
材料二:赣州市的基本情况
赣州
赣州市具备什么脐橙生长的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因素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组合好,冬无冻害,适合脐橙 种植。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019中图版
第三章产业区位选择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
2019中图版
目录
CONTENTE
01 农业概念 02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03 案例研究
江西特色农产品
利用土地
认识农业
栽培植物 饲养动物
获得人类生产生活 用品的活动
为什么两地会形成不同的农业景观?
华北平原的小麦种植
青藏高原的畜牧业
两地的气候、地形、劳动力等因素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 说明农业生产选择会受当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叫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自然因素人ຫໍສະໝຸດ 因素小试牛刀分析下列现象的主要因素
2021版高考地理复习课件:专题五 必考点16农业生产及影响

专题五 人类产业活动必考点16 农业生产及影响栏目索引明考向对点练析考点悟真题01020304悟真题考向1 农业生产活动1.(2016·全国文综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
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解析 区域的开发,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优势资源,形成特色产业和品牌效应,从而吸引相关产业集聚,扩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并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就业,走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致富之路。
答案 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高中地理】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ppt10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农业的概念、类型、特征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农业的概念
种植业 畜牧业
农
渔业
狭 义 农 业
牧
农 业
林业
渔
副
林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 域 性
我国糖料作物“南蔗北菜”的生产格局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点?
我国农业生产“东粮西牧”的格局呢? “南稻北麦”呢?
热量
市场
(3)杂交水稻单产大幅度提高。 良种
机械 (4)美国一个大型农场只需少量农业工人。
(5)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
餐桌上。 交通 (6)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生产。
土壤
读下图,如果想在图中安排小麦、乳牛、花卉、 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 为什么?
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扩大了 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市场
交通运输
自 然 条 件
气候 水源 土壤 地形
农 业 区 位
政府政策
劳动力
土地价格
资金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影响 减弱
冷 良 化 机 藏 种 肥 械
管理
技术条件
影响越来 越突出
下列各地所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哪 些因素有关。
(1)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2)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乳 畜 业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高产粮食作物。
水稻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投入大 量劳动力,进行精耕细作。 水田经营
水 稻 种 植 业 的 分 布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鲁教版高中地理复习课《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课件(共25张PPT)

因地制宜
澳洲坚果属热带、亚热带高档经济作物,
树冠茂密,根系浅、不抗风,适宜种植在海 拔1200m以下的丘陵或平地,要求土层深厚, 排水良好,旱季缺水时有灌溉条件,夏季最 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冬季最高温度不低 于15℃。
澳洲坚果营养丰富,含油量70%-79%,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钙、磷、 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人体必需的8 种氨基酸。同时澳洲坚果油中的单不饱和脂 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 量,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以及 糖尿病、肿瘤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含 油量高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澳洲坚果的全 球市场年需求量在40万吨以上,但实际年产 量缺乏3万吨。
2022深圳一模——塔西提岛种植热带鲜花〔4分〕 2022广东一模——云南种植澳洲坚果〔6分〕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要素: 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
影响气候的因素: 纬度〔风带气压带〕、地形、海陆分布、洋 流……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常用语句
纬度低, 光热充足 海拔高,气温偏低,
降水偏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能见度高 位于谷地〔盆地〕,热量不易散失
重点——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知识总结 气候因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 热量 降水 要素
水热 组合
光照 昼夜 温差
气象 灾害
描述 丰丰富富 多多 语言 或或 或或
不缺足乏 少少
好好或或差差
充充足足 大大
雨雨热热同同期期或或 或或 或或
雨雨热热不不同同期期 不缺足乏 小小
影响 农作 农农业业
物的 类类型型
多云雾,光照缺乏 地处山脉阳坡 光热充足 地处山脉迎风坡 降水充足 深居内陆 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暖流经过 增温增湿 寒暖流交汇 多云雾
高中地理31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中图版必修

开
岸 以 及 亚 热 带 大利亚、新西兰、
区 中的热带雨林
干旱的山地 南非等
地区
分布区的 经济状况
贫穷、落后
发 展 中 国 家 或 _发__达__ 国 家 或 地
地区
区
教学ppt
排农事活动;③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教学ppt
14
互动探究区
课时2
反思归纳 原始迁移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和现代混合农业
的生产特点、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地 原始迁移农业
域类型
传统旱作 谷物农业
现代混合农业
本 课 时 栏 目
概念
以迁移为特点 的、比较原始 的农业生产方 式
以种植旱作谷物
(2)澳大利亚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地形、气候条件是什么?
(3)该种农业地域类型有何优点?
本 答案 (1)现代混合农业。 理由是农场内既种植小麦,又饲养
课 时
绵羊。
栏 (2)从地形上看,地形平坦,利于小麦种植业的发展;从气候上
目 开
看,该地气候条件优越,适合小麦和牧草的生长。
(3)①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
课时2
3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3.原始迁移农业
分布
⑧_热__带__雨__林__地区
本
⑨_毁__林__、烧荒—播种—收获—土
课 时
生产过程 地肥力减退—再选新地块重复此
栏
过程
目 开
后果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教学ppt
4
自主学习区
课时2
4.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分布
⑩_温__带__大__陆__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共32张PPT)

美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春小麦
冬小麦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①水利工程量大 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频繁
②生产规模小 人多地少
③单位面积产量高
④商品率低
人多地少,自给为主
⑤机械化水平低
凭经验种植 ⑥科技水平低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共32张PPT)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一)、农业生产的概念及特点
1、概念-----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
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2、特点-----
(1)地域性-----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 (2)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生产必须“因时制宜”
我国糖料作物“南蔗北菜”的生产格局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点?
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 2、特点 3、区位条件
主要分布:美、加、阿、澳、俄、中国东北、西北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特点: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水平高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高考地理复习--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共32张 PPT)
然、技术、交通条件等都相同。
基本观点
离城市越远,农产品运费越高;越接近城 市地价或租金越高。
农民的选择应该是带来纯收益最高的那种农产品。
农业布局形成一城市为中心的六个同心圆地带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共29张PPT)

?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
?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
? 大陆西岸为暖流
?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
逆时针
?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暖流:增温增湿。例: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
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 气候 ? ? 寒流:降温减湿。 ?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 ? 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 海洋生物 ?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26、洪涝灾害产_生_、1的_地原势因低平,排2、水降不水畅集,中多3、暴支雨流,多, 汇水量大4、围湖造田,使蓄__洪能力下降
27、洪涝灾害的_治1、_理修措建施水库,调节2、径疏流通量河;道,增加3、泄洪能力
退田还_,湖调高蓄_洪4、能加力固堤5、坝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28、中国雨带的推地移点,锋时面间性质
?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1、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 2、 整体性:①表现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2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 系和相互作用;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 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我国东部、
日本和朝鲜 半岛等地
低温干 燥
温暖湿 润
热带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印度半岛、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 中南半岛和
动
我国西南
概念
暖气团上升状 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共28张PPT[可修改版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31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共28张PPT[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2746f244bcd126fff6050b2a.png)
D. 水源
5、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
。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 C.交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 平原 气候类型是 温带季。风
该区域以旱地为主,是 小麦;棉、花
等农作
物的主要产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交通运输
园艺、乳畜业等要 求有方便快捷的交 通运输条件。
探究八
资料七:天然橡胶是一种典型的热带经济作物,过 去只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有少量种植。但近年来, 我国培育的良种天然橡胶已经可以生长在北纬32度 的浙江省北部地区,难道北纬32度的浙江也变成热 带了吗?肯定不是,那么这种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什 么原因呢?
水产养殖
E
经济林和毛竹
探究活三动二 材料土二壤:是我作国物杭生州长的的“物明质前基龙础井,”不茶同闻的名土世壤界 ,类日型本适茶宜道生研长究不者同曾的经作把物茶;种土带壤到肥日力本的栽高培低, 但对效农果业始有终着不很好大,的请影问响原。因是什么?
东南丘陵茶园
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
土壤
探究四
材料三: 我国新疆的绿 洲农业,河西 走廊的粮、棉 生产,其制约 条件是什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 修二31影响农业的 区位因素共28张PPT
农业知多少
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以下问题。
1.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农业生产方式? 2.说出两种我们乐东主要种植的农作物。
知识点一
农业生产活动
1.农业生产活动含义: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 饲养动物。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__业____、 _畜__牧__业_、渔业、副业五大部门,狭义的农业 仅指种植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城市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因素是 BLeabharlann A. 粮食需求 B. 技术水平
C. 气候变化 D. 国家政策
2. 城市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D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轻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秸秆覆盖
(8分) 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2分) 红土质薯疏生松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2分)
(三)“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
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 案例4:读某地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表,完成1~2题。
(六):其他农业技术
案例8: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 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图1为我国某地光 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图2为其实景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C)
A.地表形态 B.风速大小 C.天气状况 D.土壤性质
(五)精准农业: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
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与管理的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农 业生产全面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
案例7:“精细农业”也叫“精准农业”,它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精耕
细作”,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土壤肥力、水肥供
应的状况和环境、气候等影响因素的时空变异,定位、定时、定量
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
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果粮间作 第就1是题常,见可的用一排种除间法作解模答式。。由材料可知,该园区实施果粮
间案作例,5即:果读树我和国粮江食南作丘物陵间地作区,油柑菜橘是园经图济,回作答物;江南丘陵 属1~于2题亚。热带气候,谷子是温带农作物;水稻是水田作物,需 水1量.该大园,而区果实树施需果水粮量间小作,适不宜适种宜植种植在一起。 第的2粮题食,作间物作是了(作A物的)。柑橘园,会减小温差;当年间作作物, 不A会.玉提米高B土.水壤稻肥C力.油;间菜作D作.谷物子是为了充分利用光照;间作 作2物.经可实提验高发园现区,当植年被间涵作养了水作源物的的能柑力橘,提园高比园橘区行土间壤及空 气闲的置湿的度柑,从橘而园提,采高下柑的橘柑品橘质更,故水D嫩项香正甜确,可。能是间作 的作物( D )。
(1)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 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8分)
(1)增大受光面积,光照条件好; (2)起垄栽培利于(旱季)灌溉和(雨季)排水; (3)地温提高快; (4)起垄栽培后土壤通气性强(土质疏松); (5)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红薯块根生长和养分积累; (6)加厚土壤层(增加表土厚度),利于红薯生长。
可见: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 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
地形
自然因素
气候 水源
二: 农业 生产 要素
生物 土壤 劳动力
社会 经济 因素
资金 技术 信息
提高
环境可持续发展
土地
区
的集
经济可持续发展
域 农
约化
业
和土
发 展
地生
产效 社会可持续发展
率
土地
农业生产要素
劳动力 资金
技术
信息
水 给水、排水
保水 给肥 肥 保肥
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
下图为杭州市郊区的某“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读图完成22~23题。
(1) 这种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D
A. 提高渔业产量
B. 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C.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与西部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相比,该模式
2019
专题透析
07
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考纲要求: 1.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一、农业技术
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 和实用技术,包括良种繁育、施用肥料、病虫害防治、栽 培和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农业机 械技术和农用航空技术,农用水利、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 的技术,农村供水、农村能源和农业环境保护技术、农业 气象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管理技术等。
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 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图10)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 大面积种植红著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一红 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1)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 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8分)
气候干旱
(2)分析开 只多红大封 种薯风种冬 植天植气半 红加年薯剧气会开候导封寒致风沙冷冬,春不季适土解宜地决措喜裸施露温;的(红薯2分生)长,减间(少植裸被露)时
活动的原春因,季并红说薯明种“植冬前小麦需风一翻沙土危起垄,导致土保层护性更耕疏作松。(2分)
红薯”模式植能被抑稀制少风沙的原因害。加剧
地进行农田作业和优化管理。
(1) “精准农业”和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分别反映的主要农业投入
要素是B ( )
A. 科技 土地 B. 科技 劳动力 C. 机械 劳动力 D. 化肥 有机肥
(2) 制约我国“精准农业”推广使用的因素最主要是(A )
A.农业生产规模小
B. 投资回报率低
C. 劳动力素质低
D. 科学技术落后
(2)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 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 冬小麦一红薯”模式能抑制 风沙的原因。(8分)
(三)保护性耕作
例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
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 市(图10)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著却加剧了当 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一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 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案例2. 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 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
累呈正相关。图5a中甲、乙两地均 为优质葡萄产地。图5b为乙地典型 的葡萄种植园景观。
说明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1)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2)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快,增大 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3)可以提高地温,避免低温冷害; (4)利于抑盐,减轻土壤盐碱化;(5)还可减少土壤的水蚀。
气 气温
热 地温
二、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一)覆盖技术
案例1:在我国西北地区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 沟播栽培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如下图),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据 图回答下题。
(1)据图判断“铺膜种植”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粮食产量,主要充分 利用了 B A. 热量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 (2)降水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为最大限度起到减少水分流失的作用, 最佳覆膜时间是C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B)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 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3.与传统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的主要优势是( D )
A.提高作物产量 B.提高土壤肥力 C.扩大就业机会 D.发电自给并网
案例9:“渔光互补”是指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
1.实验结果反映了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能够( D )
A.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大气湿度
B.降低土壤水分,提高抗旱能力
C.增强土壤透气性,提高土壤肥力
D.降低土壤透气性,减少空气污染
2.“保护性耕作法”最适宜优先推广的国家是( A )
A.哈萨克斯坦 B.新加坡 C.比利时
D.巴西
(四)耕作技术
1.套作: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前季作物的生长后期,将后季作物播种 或栽植在前季作物的株间、行间或畦间的种植方法。 • 2.间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 • 在同一块田地上,隔株、隔行或隔畦同时栽培,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 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式, • 如玉米与大豆间作,高梁与甘薯间作等。 • 3.轮作:在一定年限内,同一块田地上按预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 的作物。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充分利用土地生 产潜力。 • 这三种耕作技术均能提高复种指数。
(三)保护性耕作
案例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
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 图10)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著却加剧了当地的风 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一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 了风沙活动。
二、技术对农业的影响
(一)覆盖技术
案例1:在我国西北地区利用一种新型地膜覆盖技术——全膜双垄 沟播栽培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如下图),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据 图回答下题。
(3)下列叙述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有利的是
D
A.覆膜雨水富集
B. 地膜覆盖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C. 改善垄沟土壤墒情(土壤湿度) D. 覆膜内气温上升
(二)垄作栽培
例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
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 市(图10)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 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一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 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