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比热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同步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水的比热容是4200J/(kg⋅℃)的含义是()A.1克水温度在1℃时放出的热量是4200JB.1克水温度在1℃时吸收的热量是4200JC.1克水温度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是4200JD.1千克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4200J2.由比热的公式c=Q,判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m(t−t0)A.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成反比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热量成正比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D.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跟热量、质量、温度的变化等因素都无关3.已知铝的比热容大约是铁的两倍,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铝球和铁球,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接触在一起,则()A.内能从铁球传给铝球B.内能从铝球传给铁球C.温度从铁球传给铝球D.温度从铝球传给铁球4.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2:3,比热容之比是3:5,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是1:2,则甲、乙两物体升高温度之比是()A.5:4B.4:5C.1:5D.5:15.冰在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比热容不变,温度改变B.比热容改变,温度不变C.比热容、温度都增加D.比热容、温度都不变6.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能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其中能调节温度主要是因为水具有较大()A.热量B.内能C.温度D.比热容7.下列事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个特性无关..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B.人游泳之后从水中出来,风一吹感觉更冷C.海边昼夜温度变化比沙漠中小,适于居住D.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8.炎炎夏日,小梅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她发现,在这里白天的风常常从海面吹向陆地,而每到夜晚风却从陆地吹向海面。
她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并画出陆地和海面之间空气流动情况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的密度小于砂石的密度B.海水的密度大于砂石的密度C.海水的比热容小于砂石的比热容D.海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二、填空题9.将质量为100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40℃,水吸收了J的热量[c水=4.2×103J/(k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各种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一杯水倒去一半B.水凝结成冰C.一块铁块加工成铁屑D.15℃的水变成45℃的水2.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C.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D.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3.汽车的发动机要用水来做冷却剂,其原因是A.水的密度大B.水的凝固点高C.水的比热容大D.生活中的水可以导电4.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如下表:水 4.2×103铅0.88×103酒精 2.4×103干泥土0.84×103煤油、冰 2.1×103铁、钢0.46×103小明阅读了上表后,得出了如下结论,正确的是()A.在太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B.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一定相等C.不同物质的比热容有可能大致相等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5.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如图所示,寒冷的冬天,小聪用热水为妈妈泡脚的过程中()A .通过热传递增加了脚的内能B .热量由脚传递给了水C .水的温度降低,水的比热容减小D .水的温度降低,水的比热容变大6.用相间的加热器给质量分别为m A 、m B ,初温均为20C ︒的A 、B 液体加热(如图甲所示),两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液体的比热容一定相等B .在0~60s 内两液体的比热容相等C .若A B :2:1m m =,则比热容A B :2:1c c =D .若比热容A B :2:1c c =,则A B :1:2m m =7.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 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 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明学了比热容的知识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不同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c铜>c铅)2.初温、质量相等的甲、乙金属块,已知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甲乙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从甲传递给乙B.热量从乙传递给甲C.温度从甲传递给乙D.温度从乙传递给甲3.小明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了冰的熔化实验,并描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相同时间内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内能不变B.BC段吸收的热量是CD段的4倍C.AB段热量比CD段热量多D.AB段升高的温度比CD段升高的温度高4.关于比热容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同学们猜想了下面三个因素:温度、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有关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的温度和质量都有关D.物质的比热容与猜想的三个因素都无关5.如图甲所示,在三个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两种固态物质中的其中一种物质,再将它们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熔化。
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熔化图像,如图乙所示。
关于试管中加热前的固态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试管a和b中物质的质量相同B.试管a和b中物质的比热容相同C.试管b和c中物质的质量相同D.试管b和c中物质的比热容相同6.相同的烧杯中装有质量之比为2:1的水,用酒精灯加热两杯水,升高温度之为2:1,则所需加热时间之比为()A.4:1B.1:4C.1:1D.8:17.将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非晶体B.甲物质两段斜率不同,是因为比热容不同C.甲的温度达到50℃时,不断吸热,内能不变D.在第5min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状态都是固液共存态8.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下列正确的是()A.加热相同的时间后,把甲、乙放在一起内能从甲传到乙B.甲物体的比热容大C.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D.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比乙具有的内能一定大9.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各种情况下,物质的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A.水凝固成冰B.一杯水倒去一半C.让水吸收更多的热量D.15℃的水变成45℃的水2.如图是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A.是晶体,沸点是0℃B.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C.在2min至6min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液态的比热容比固态的比热容大3.小岗在探究“物体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猜想“物体放出的热量跟物体降低的温度有关”,请选出小岗针对上述猜想所设计的实验方案()A.选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使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放出的热量B.选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使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放出的热量C.选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使它们降低不同的温度比较它们放出的热量D.选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使它们降低不同的温度比较它们放出的热量4.在标准大气压下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质量均为500g,初温相同的水和某种物质,水的比热容为c水=4.2×103J/(k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比热容为c=2.8×103J/(kg•℃)C.0~4min,乙吸收的热量一定大于甲吸收的热量D.8~10min,甲没有吸收热量5.小强在老师指导下,用如图所示的同一个实验装置分别加热100g的甲、乙两种液体(其中一种是水),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
若单位时间内甲吸收的热量与乙吸收的热量相等,该酒精灯的加热效率为28%,c水=4.2×103J/(kg℃℃),q酒精=3×107J/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乙=2.4×103J/(kg℃℃)B.乙的吸热能力大于甲的吸热能力C.甲从20℃加热至沸腾消耗8g酒精D.0~8min乙吸收的热量为3.36×104J6.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7.冬日的长沙街头,常有糖炒板栗的清香弥漫在风中,下列关于糖炒板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板栗的清香弥漫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 .用小石头和板栗同炒能提高效率是因为石头的比热容大C .铁锅的内能是通过做功获得的D .炒板栗时热量从低温的板栗传给高温的铁锅8.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水从10℃升高到20℃,酒精从5℃升高到l5℃,它们吸收的热量 A .水吸收的热量多,因为水的末温高于酒精的末温 B .水吸收的热量少,因为水的初温高于酒精的初温 C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吸收的热量多D .因为温度升高值均为10℃,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9.水的比热容是4200J/(kg )⋅℃的含义是( ) A .1克水温度在1℃时放出的热量是4200J B .1克水温度在1℃时吸收的热量是4200J C .1克水温度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是4200J D .1千克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4200J10.在两个相同的杯子内盛有质量相等的热水和冷水,将一半热水倒入冷水杯内,热平衡时冷水杯内的温度升高14℃,若再将热水杯内剩余热水的一半再次倒入冷水杯内,再次热平衡时冷水杯内的水温会升高( )A .7℃B .6℃C .5℃D .4℃二、填空题11.学校饮水机将10kg 水从20℃加热至100℃,水吸收的热量为 J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远处能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就感到暖和,是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C.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D.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2.将一杯热水倒入盛有一些冷水的容器中,冷水的温度升高了2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了10℃,如果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可再升高(不计热损失,热水和冷水的比热容相同)A.8℃B.7℃C.6℃D.5℃3.如图所示,这是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次采用了我国新研制的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油燃烧时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火箭加速升空时,若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火箭将立即静止C.火箭加速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运动的D.发射塔下方的水池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能吸收的热量多4.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质量相同的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A.b的比热容小于c的比热容B.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D.a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5.把一瓶酒精倒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A.密度、比热容和热值均变为原来的一半B.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热值不变C.密度、比热容和热值均不变D.密度、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6.如图所示,小洋购买了一个恒温杯垫给饮品加热。
当杯和杯垫热传递停止时,说明它俩具有相同的()A.温度B.热量C.比热容D.内能7.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kg初温30℃的水在吸收3.36×106J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A.70℃B.80℃C.60℃D.100℃8.甲、乙两个物体初温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2℃3,它们的比热容之比为3℃1,如果在乙吸收的热量是甲吸收热量的3倍后,将它们接触,则()A.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B.热从甲传向乙C.热从乙传向甲D.无法判断9.小明利用如图装置“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中水和食用油的体积相等B .烧杯中液体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方式C .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温时吸收热量相同,加热时间不同D .只能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吸热能力10.将50克、0℃的雪(可看成是冰水混合物)投入到装有450克、40℃水的绝热容器中,发现水温下降6℃,那么在刚才已经降温的容器中再投入100克上述同样的雪,容器中的水温将又要下降( )A .7℃B .8℃C .9℃D .10℃二、填空题11.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之瑰宝。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比热容》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由c=得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物质的比热,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成反比C.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成反比D.物质的比热,与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均无关2.《舌尖上的中国》曾聚焦云南特色美食,让海内外观众再次领略了彩云之南的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对炸、炒、蒸、凝四种美食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炸:炸洋芋的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的特点B.炒:主要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蘑菇的内能C.蒸: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汽化放热,把鸡肉蒸熟D.凝:煮成液体状的米糊冷却变成块状米粉的过程属于凝固3.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分别对质量相同的三种固态物质a、b、c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计热量损失,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t1~t2时间内,a吸收的热量最少B.t2~t3时间内,a的内能不变C.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D.升高相同的温度c吸收的热量最多4.桌面上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水,甲容器中水的质量为100g、水的温度为30℃,乙容器中水的质量为200g、水的温度为20℃,丙容器中水的质量为200g、水的温度为10℃,如图所示。
要使甲、乙、丙每个杯子中的水温均升高1℃,不考虑热量的损失,各杯中水的比热容相等,甲、乙、丙三个杯子中的水所需热量最少的是()A.甲杯子B.乙杯子C.丙杯子D.乙杯子和丙杯子5.质量之比为3:2的两种液体,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A.3:2B.1:1C.4:9D.9:46.甲物体的质量为2kg,乙、丙两物体质量均为1kg,三个物体温度均升高1℃,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B.温度均降低1℃时,乙比甲放出的热量多C.甲的比热容为2400J/(kg•℃)D.甲、丙的比热容之比为1:27.在“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发现食用油温度升高的较快,不考虑热量损失,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加热器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其内能增加B.食用油温度升高的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C.相同时间内食用油温度升高较多,但水和食用油内能增加的一样多D.电热器发热管将热量传递给液体说明电热器发热管具有的内能较多8.在炎热、晴朗的天气里,沿海地区的“海陆风”对抑制暑热、调节气候有很好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一课一练(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一课一练1.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 1:2B. 2:1C. 2:9D. 9:22.下列各物理量中能反映物质特性的是()A. 比热容B. 内能C. 热量D. 温度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B. 在阳光照射下,干泥土比湿泥土升温慢C.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D. 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4.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忽略热量的散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A. 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 甲的比热容比乙小C. 甲和乙的比热容相同D. 刚开始加热时,甲和乙的比热容为零5.将质量、初温分别相等的铁块和铝块(C铝>C铁)放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则()A. 铁块比铝块吸收的热量多B. 铝块比铁块吸收的热量多C. 铁块和铝块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6.小阳在研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在两只相同的杯子里,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不同的液体,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并分别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液体在不同时间的温度,画出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A的初温大于液体B的初温B.液体B的吸热本领大于液体AC.当它们温度升高到60℃,液体A加热的时间较长D.加热相同时间,液体A升高的温度大于液体B升高的温度7.质量相等的两金属块A和B长时间放在沸水中,将它们从沸水中取出后,立刻分别投入甲、乙两杯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冷水中.不计热量损失,当甲、乙两杯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时,发现甲杯水的温度低于乙杯水的温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块A末温比金属块B的末温高B.金属块A放出的热量比金属块B的少C.金属块A在沸水中吸热比金属块B吸热多D.金属块A的比热容比金属块B的比热容小8.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c水=4.2×103J/(kg•℃)]()A. 0.84×105JB. 1.2×105JC. 2.52×105JD. 条件不足,不能计算9.在23℃的室温下,将1kg、20℃的水与2kg、15℃的水混合,由于实验装置不够精密,在混合过程中与周围物体有4.2×103J的热量交换,则混合后水的温度为()[水的比热容c=4.2×103J/(kg•℃)].A. 16℃B. 20℃C. 18℃D. 17℃10.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 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B. 内陆地区温差比沿海地区大C. 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 夏天往地上洒水,感觉凉爽11.一块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若将这块冰切去一半,则余下冰的比热容将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若对它加热使其全部熔化,则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12.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铜和铝(c铜<c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________上升的温度较高;当它们上升的温度相同时,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13.用如图所示的两个相同装置,同时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加热,升温较慢的物质是________,因为它的__________较大。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 比热容》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3 比热容》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有关下列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热学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铅块按压之后不易被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北方柳絮纷飞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歇地做无规则运动C.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D.冬天搓手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B.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C.比热容跟物体升高或降低的温度有关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与质量、吸收热量多少无关3.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正确的是A.把蔬菜炒熟,是因为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B.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扫地时灰尘飞舞,是因为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石块扔进水里会沉底,是因为石块不受浮力4.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的是()A.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地区小B.北方楼房内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C.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D.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5.人们常用冷水来降温.例如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及发电站发电机线圈的冷却剂等.这主要是因为水的()A.质量较小B.沸点较高C.凝固点较低D.比热容较大6.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B.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C.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7.下说法正确的是()A.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B.冷水一定比热水的内能小,因为冷水的温度较低C.用火炉烧水,是用做功的方法增加水的内能D.小孩从滑梯上匀速滑下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8.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A.煤油温度先升到40℃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C.加热相同时间,水吸收的热量多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9.把同温度、同质量的铁块和铝块,c铁<c铝浸没在沸水中加热足够长的时间,则()A.铁块吸收热量多B.铝块吸收热量多C.铁块温度高于铝块D.铝块温度高于铁块10.下列对物理量的估测,最合理的是()A.成年人上楼的功率约900WB.将一本物理书从地面捡到课桌上,对书做功约2JC.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1JD.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大约做功300J二、填空题11.为了保护环境,北京市城区冬季取暖锅炉房不许烧煤,改烧油或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比热容同步练习
1.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 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
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
(2)比热容的单位是 ,符号 . (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表示不同物质 的不同,其大
小与 的多少、 的高低、 的多少均无关.
(4)水的比热容水c = ;意义:质量为 的水温度 吸收的热
量为 .
2.热量的计算
(1)公式Q = . Q 表示物质吸收或放出的 的多少;c 是物质的 ;m 是物质的 ;t 表示 .
(2)吸热的计算公式:吸Q = .放热的计算公式:放Q = .
课堂练习
1.酒精的比热容为
2.4×103J/(kg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 .
2.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 的温度变化较大;质量相同
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相同的温度, 吸收的热量较多.
3.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则1kg 的水温度升高50℃吸收 J 的热量.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司机往汽车发动机的水箱里灌水,这是因为水
的 大,所以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 ,冷却效果好.
4.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右表列
出的是:沿海某城市和内陆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
城市(选填“沿海”或“内陆”),你的依据
是 .
5.汽车发动机工作时,缸体的温度很高,为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需对缸体进行
冷却.一般使用水来充当冷却剂,主要有如下考虑:①成本低廉、取材方便;
②水的 比较大,在同等条件下吸热比较多,冷却效果好;③水在
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能确保缸体的温度不致升得过高.
6.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大,如右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规格相同、分别装上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煤油和水的试管,至管内液体升温到40℃,这个过程中()
A.煤油温度先升到 40℃
B.同一时刻水的温度比煤油高
C.加热相同时间,煤油吸收的热量多
D.升高相同的温度,煤油需加热较长的时间
达标练习
7.炎热的盛夏,赤脚站在海边的沙滩上比站在海水中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_比沙石大的缘故.
8.比热容反映了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的特性.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则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 kg 20 ℃的水温度升到沸点时,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
9.有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m甲∶m乙=5∶3,比热容之比c甲∶c乙=2∶1,如果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则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Δt甲∶Δt乙= .
10.夏天早晨,田闯禾苗上常看到晶莹的露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初春培育秧苗时,为了不使秧苗受冻,早晨给水田多排水,傍晚多灌水,这是利用水具有较大的__________这一特性.
11.将质量、初温相同的铝、铜、铁三个球,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填“相同”或“不相同”).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球,吸热最少的是球.(C铝›C铁›C铜)
1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
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右图所示.()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12.1千克20℃的水吸收4.2×105焦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在下列给出的四个温度中,最多有几个可能温度()
①80℃②100℃③120℃④130℃
A.1 B.2 C.3 D.4
13.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14.水的比热容是煤油比热容的2倍,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为1:2,吸收的热量之比为2:3,则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3:2
B.2:3
C.4:3
D.3:4
15.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16.用右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
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
沸腾.
(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高.其中
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沸点为℃.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答:;其原是:.
17.同学们在做“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
力”实验的场景如下图所示,他们说
该实验有两种探究方法.
(1)实验方法一的设计如图中所示:
①在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目的是 ;
②请你指出该同学的设计思路和实验装置中的错误和不足.
(2)请你设计出第二种实验方法:
①写出该实验方法所需要的测量仪 ;
②请写出设计思路.
参考答案
1.(1)升高1℃ C (2)焦每千克摄氏度 J/(kg ·℃) (3)吸热或放热本领 质量 温度 吸热或放热 (4)4.2×103J/(kg ·℃) 1kg 升高1℃ 4.2×103J
2.(1)t cm ∆ 热量 比热容 质量 温度的变化 (2))(0t t cm - )(0t t cm - 课堂练习
1.质量为1kg 的酒精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
2.4×103J 2.食用油 水
3.2.1×103J 比热容 热量
4.沿海 温差变化
5.比热容 保持不变
6.A 达标练习
7.比热容
8.不同 3.36×106
J 9.3:10 10.液化 比热容 11.相同 铝 铜 11.D 12.C 13.C 14.B 15.D 16.(1)98 (2)多 (3)不能 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 17.①使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相同 ②错误:没有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初温相同 不足:没有测量水和沙子温度的仪器 (2)①天平 温度计(秒表) ②在两个相同的金属盒内,加入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水和沙子,用酒精灯加热至相同的末温,比较加热的时间,就能比较它们的吸热时间. 18.(1)100kg (2)6℃ 19.420J 2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