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杆)机械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拔叉[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拔叉[1]
中间孔55mm及73mm中间孔尺寸相对较大可以铸造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113孔的铸造毛坯为49mm73mm的孔是在55mm孔的基础之上铣削加工得到其轴向尺寸上下表面距离为35mm由于其对轴向的尺寸要求不高直接铸造得到
成都理工大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车床 CA6140 拨叉 831007
班 级 学 生 学 号 指导老师
1张 1张 1张 1张 1份
目录
序言 .................................................................................................................................................. 3 1、零 件 的 分 析 ........................................................................................................................ 4 1.1 零件的作用 ........................................................................................................................... 4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4 1.3 位置要求: ......................................

机械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机械加工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个实际的机械加工项目。

2.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课程设计的主题是设计和制作一个机械零件。

2.2 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掌握常用的机械加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学会进行机械加工的规划与组织;4.能够独立进行机械加工项目的设计和制作。

本课程设计的步骤如下:1.确定机械零件的设计要求和技术参数;2.进行零件的结构设计和尺寸计算;3.制定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4.进行机械加工工具和设备的选择和配置;5.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和装配;6.进行机械零件的测试和调试;7.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2.4 评分标准本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2.加工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3.零件的质量和性能;4.课程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 课程设计要求3.1 预备知识学生应具备以下预备知识:1.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2.常用机械加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3.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尺寸计算。

3.2 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作任务。

具体要求如下:1.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复杂度和工艺难度的机械零件;2.机械零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能够保证加工精度;3.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应合理,并能够保证加工质量;4.机械零件的加工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实际加工需求。

3.3 设计要求的具体描述具体的设计要求将在课程开始前由教师提供,包括机械零件的形状、尺寸、材料和加工工艺要求等。

4. 学生实践环节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将通过实践来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独立完成一个机械零件的设计和制作。

5. 课程设计资源为了支持学生完成课程设计,学校将提供以下资源:1.机械加工工作室:用于学生进行机械加工实验和项目制作;2.机械加工工具和设备:包括铣床、车床、钻床等常用机械加工设备;3.设计软件和工程绘图软件:用于机械零件的设计和绘图。

2022年叉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孔Φ20的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2022年叉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孔Φ20的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题目叉杆夹具设计选题性质:设计目录一、零件工艺性分析1、零件的技术要求2、零件的作用3、审查叉杆的工艺性4、确定生产类型二、拟定叉杆工艺路线及确定毛坯(一)选择定位基准1、粗基准的选择2、精基准的选择(二)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三)制定工艺路线(四)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1、圆柱表面工序尺寸2、平面工序尺寸3、确定毛坯三、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的计算(一)切削用量的计算1、钻、扩、粗铰、精铰Φ20孔2、钻、粗铰、精铰Φ10孔(二)时间定额的计算1、钻、扩、粗铰、精铰Φ20孔2、钻、粗铰、精铰Φ10孔四、机床夹具的设计(一)提出问题(二)设计思想(三)导向元件的设计(四)夹具设计1、定位分析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五、车拨叉花盘式夹具的装配图见附图六、心得体会七、参考文献序言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都向着自动化、专业化和大批量化的方向发展。

这就要求企业的生产在体现人性化的基础上降低工人的生产强度和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现代的生产和应用设备多数都采用机电一体化、数字控制技术和自动化的控制模式。

在这种要求下叉杆越发体现出其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特别是近年来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后,使叉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又因需求的增加,所以生产也步入大批量化和自动化。

为适应机械设备的要求,对叉杆的设计要求和技术领域的拓展还需要不断的更新。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大好基础。

拔叉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拔叉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拔叉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引言拔叉机械是一种重要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制造业等领域。

拔叉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对拔叉机械进行加工和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拔叉机械加工工艺的设计和实施。

二、设计目标1. 提高拔叉机械的制造效率和质量;2. 减少制造成本;3. 提高拔叉机械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4. 实现拔叉机械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三、工艺流程1. 零件图纸设计:根据拔叉机械的功能要求,制定零件图纸,包括主梁、叉臂、液压系统等零部件的设计。

2. 材料选择:根据零件图纸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如优质钢材。

3. 零件加工:根据零件图纸和材料选择,进行零件的加工和制造。

包括锻造、铸造、车削、铣削、钻孔、焊接等工艺。

4. 表面处理:对加工完成的零件进行表面处理,包括除锈、喷漆、镀铬等工艺,以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

5. 零件组装:将加工好的零件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组装,包括主梁与叉臂的连接、液压系统的安装等。

6. 调试和测试:对组装好的拔叉机械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功能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7. 保养和维修:对拔叉机械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四、工艺参数1. 加工精度要求: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和装配要求,确定加工精度要求,如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

2. 加工工艺要求:根据零件的形状、材料和加工性能,确定适合的加工工艺,如铣削、车削、钻孔等。

3. 加工工时和成本:根据零件的大小、复杂程度和加工工艺要求,确定加工工时和成本,以便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控制成本。

五、安全措施1. 加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加工设备和工具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操作规程,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工作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工作场所安全整洁,防止杂物堆放、火源等存在安全隐患。

3. 个人防护措施:加工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以确保自身安全。

六、质量控制1. 零件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对零件加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检查加工尺寸、表面质量等,确保零件符合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叉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孔Φ2.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叉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孔Φ2.

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序言 . ..................................................... 1 1零件工艺性分析 .......................................... 2 1.1零件的技术要求 ..................................... 2 1.2零件的作用 ......................................... 2 1.3审查叉杆的工艺性 (3)1.4确定生产类型 (4)2拟定叉杆工艺路线及确定毛坯 .............................. 4 2.1选择定位基准 ....................................... 4 2.2工序顺序的安排原则 ................................. 4 2.3制定工艺路线 (5)2.4工序尺寸及毛坯的确定 (5)3 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的计算 . ............................... 7 3.1切削用量的计算 . (7)3.2时间定额的计算 (9)4 机床夹具的设计 . ........................................ 13 4.1提出问题 .......................................... 13 4.2设计思想 .......................................... 13 4.3导向元件的设计 (14)4.4夹具设计 (14)5参考文献 ............................................... 17 6体会与展望 (17)序言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 ,生产都向着自动化、专业化和大批量化的方向发展。

机械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机械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机械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1. 引言本说明书旨在为机械加工课程设计提供一个范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设计要求,并指导学生完成设计过程。

本说明书包含设计目标、设计内容、设计要求、设计流程以及评分标准等内容,可根据具体课程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本机械加工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机械加工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通过设计和制作实际零部件,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设计目标包括:•掌握机械加工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机械加工工艺的规划和实施;•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设计项目: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设计题目,确定设计项目的范围和要求;2.设计方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设计方案,并进行初步评估和论证;3.材料选择:学生根据设计要求和加工条件,选择适合的材料;4.设计制图: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三维模型设计和制图;5.加工工艺规划:学生根据设计图纸,制定加工工艺路线和加工工序;6.实际加工:学生使用机械加工设备进行实际加工,并记录加工过程和结果;7.完成报告:学生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加工过程、结果分析等内容;8.评审和评分: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加工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审,并给出相应评分。

4. 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原则:设计方案应符合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2.材料选择:材料选择应考虑机械加工的可行性和材料性能;3.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包括三视图、剖视图、局部放大图等;4.加工工艺:加工工艺应合理规划,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5.安全意识:学生在进行机械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操作安全,遵守相关规定;6.时间控制:学生应按照教师要求,合理安排设计和加工的时间;7.报告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应包含必要的内容,清晰、准确地描述设计过程和结果。

叉杆设计说明书

叉杆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叉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设计者:包正江指导教师:钟山2011年5月26日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切削理论为基础、制造工艺为主线、兼顾工艺装备知识的机械制造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的一次全面训练。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以机械制造工艺及工艺装备为内容进行的设计。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一个中等类型的零件进行工艺规程编写,并对其中用到的某一个专用夹具进行设计,旨在学以致用,通过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这是一个区别于课堂讲学而又能巩固学生知识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目录§1 零件分析………………………………………………………………………………§1。

1 零件的作用………………………………………………………………………§1。

2 零件的工艺分析…………………………………………………………………§1。

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2 确定毛坯类型绘制毛坯简图…………………………………………………§2。

1 选择毛坯…………………………………………………………………………§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2。

3 绘制叉杆铸造毛披简图………………………………………………………§3 工艺规程设计………………………………………………………………………§3。

1 定位基准的选择…………………………………………………………………§3。

2 拟定工艺路线…………………………………………………………………§3.3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的选用…………………………………………………§3。

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拨叉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2014年4月目录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1)一. 零件分析 (2)(一)............................................................... 零件作用2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2二•确定毛坯 (4)(一)............................................................... 确定毛坯种类4(二)...............................................................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状 (4)三•工艺规程设计 (4)(一)................................................................. 基面的选择4(二)................................................................. 制定工艺路线5(三).................................................................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7)四.夹具设计 (18)(一)粗铣专用夹具的设计18(二)铣断专用夹具的设计19总结 (22)参考文献 (2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拨叉的机械加工工艺以及两道工序专用夹具内容:1.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套13.夹具设计装配图张24.夹具体零件图张2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机床上的拨叉是用于变速的,主要用在操纵机构中,就是把2个咬合的齿轮拨开来再把其中一个可以在轴上滑动的齿轮拨到另外一个齿轮上以获得另一个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叉杆专业:07机械电子工程学号:姓名:指导老师:2010年7月5日至7月15日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完成了大学的大部分基础课、一级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了解并认识一般机器零件的生产工艺过程,巩固和加深已学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为这是首次接触工艺设计,对知识掌握和熟悉程度还有所欠缺,因此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也有出现错误的地方,还请老师多指正和帮助。

一、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二、工艺规程设计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2、基准的选择 (4)3、制定工艺路线 (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的确定 (6)5、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9)6、小结 (16)一、零件的分析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车床的拔叉。

它位于车床的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挡,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操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

其中,尺寸为0.043020+Φ的孔操纵机构相连接,尺寸为0.25023R +的孔则是用于和所控制齿轮的轴接触。

用AutoCAD 画出零件图为:2、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QT450-10,为球墨铸铁,根据工程材料知识可以知道:该类型的球墨铸铁最低抗拉强度为4502/kgf mm ,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应用范围仅次于灰铸铁。

抗拉强度可以和刚媲美,塑性和韧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球墨铸铁的焊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都优于灰铸铁,但消震能力比灰铸铁低。

可以制成承受很大冲击的零件。

根据球墨铸铁的性能,可以初步确定叉杆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 以0.043020+Φ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0.043020+Φ的孔、其上下端面、下端面与孔有垂直度的关系、孔壁上有一个较难加工的用于钻绞的孔0.033010+Φ以及一个M8的螺纹孔,其中孔0.033010+Φ与0.043020+Φ的孔有位置度的要求。

2) 以0.25023R +为半径的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以0.25023R +为半径的孔、上下两个端面,其中上下端面与0.043020+Φ的孔有位置度的要求。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加工时应该先加工一组表面,然后以已加工表面为基准,再加工另外一组表面。

二、工艺规程设计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已知此叉杆类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零件的材料为QT450-10,根据该种零件所生产的批量,该种零件的结构形式比较简单,零件在机床运动时所受的冲击和震动大小,可以选择铸件毛坯,选择金属型铸造。

2、基准面的选择基准面的选择包括精基准的选择和粗基准的选择,是零件工艺规程设计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基准面的选择如果正确合理,可以使零件的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如果不合理,加工工艺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1) 粗基准的选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于一个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于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现选择0.043020+Φ孔的不加工外轮廓表面作为粗基准,利用一组共两块V 形块支承36Φ的外轮廓表面,可以限制5个自由度,再以一个销钉限制最后一个自由度,达到完全定位后,即可进行铣削。

2)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到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的准确方便,应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3、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合专用夹具,并尽量时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效率。

除此以外,应当考虑生产所达到的经济效果,以便是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查阅《机械制造工艺学》和《机械制造工艺手册》,可以得到各加工面的加工方法,如表1表1工序安排如表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毛坯尺寸的确定零件材料QT450-10,为球墨铸铁,硬度为160-210HB,毛坯重量为1Kg,生产类型为大批量,铸造毛坯。

根据以上原始资料及加工路线,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外圆表面(36Φ)考虑到零件外圆表面并非加工表面,所以外圆表面为铸造毛坯,没有粗造度要求,因此直接铸造而成。

2) 外圆表面沿轴线方向长度的加工余量及公差(0.043020+Φ、0.25023R +孔的上下端面)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2、表2.2.4、表2.2.5,取0.043020+Φmm 孔的上下端面长度余量均为2.5mm (均为双边加工),铣削加工余量为:粗铣2.5mm0.2523R +孔的上下端面长度余量均为2.5mm,铣削加工余量为:粗铣2mm ,半精铣0.5mm3) 内孔(0.25023R +孔已经铸造成Φ40的孔)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2、表2.2.4、表2.2.5,得:0.043020+Φ圆孔已铸成孔的加工余量为3mm ,即铸造成的孔半径为Φ14,工序尺寸加工余量:钻孔至Φ18mm ,扩孔1.8mm ,粗铰孔0.2mm 。

取46Φ孔已铸成孔的加工余量为3mm ,即铸造成的孔直径为Φ40,钻孔至Φ44,扩孔1.9mm ,铰孔0.1mm 。

0.03310+Φ孔加工前没有铸成孔,是实心封闭的,钻孔至8Φmm ,扩孔1.8mm ,铰孔0.2mm 。

4) 内孔0.033010+Φ内圆表面沿轴线方向长度的加工余量及公差(0.033010+Φ孔的上下端面)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2、表2.2.4、表2.2.5, 扩孔至深度为1mm 。

5)其他尺寸直接铸造得到由于本设计规定的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该采用调整加工,因此在计算最大、最小加工余量时应按照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认。

通过查阅《机械加工手册》得到相关数据可计算得到工序尺寸如表3 表3最终得到的毛坯尺寸为5、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由《机械制造工艺手册》中可查得: 根据工件尺寸和切屑深度选择 (加工条件)工件材料:QT450-10,b σ=450Mpa ,HB=160-210,铸造。

加工要求:粗铣0.043020+Φ孔的上端面。

工序Ⅰ 以36Φ外圆为粗基准,粗铣0.043020+Φ孔的上下端面。

机床:X53立式铣床。

刀具:W18Cr4v 硬质合金钢端铣刀,牌号切屑深度为ap=2.5mm每齿进给量为af=0.1mm/z ,采用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齿数为Z=10,则进给量f=af ⨯Z=1mm/r ,直径D=100mm切屑速度取 v=0.35m/s转速 ns=100060Dvπ⨯r/min , =10000.35⨯⨯60π⨯0.1r/min =66.84r/min 取ns=70 r/min 铣削基本时间:Tj=2Li fn⨯ Tj=≈36602170⨯⨯⨯=64.6s 工序Ⅱ 以0.043020+Φ孔下端面为精基准,钻-扩-铰0.043020+Φ内圆孔,使孔的精度达到8级,保证其垂直度误差(1) 选择钻床及钻头选择Z5125A 立式钻床,选择高速钢麻花钻钻头,粗钻时,0d =18mm,钻头采用双头刃磨法;车床主轴转速为n=50-2000r/min ,取n=1000 r/min 。

(2) 选择切削用量a 、 决定进给量由0d =18mm ,查表并计算得:按钻头性能可查出进给量f=0.47-0.57mm/r ,按机床强度查得进给量f=0.056-1.8mm/r 。

最终选择机床进给量为f=0.45mm/r 。

b 、 切削速度n=1000r/minc 、 计算工时 140min 0.089min 5.340.451000m L t s nf ====⨯扩、铰和精铰的切削用量如下扩钻:选择高速钢扩孔钻 n=1000r/min f=0.7-0.8mm/r 019.8d mm = 240min 0.053min 3.20.751000m L t s nf ====⨯ 铰孔:选择高速钢绞刀 n=1000r/min f=1.3-2.6 mm/r020d mm =340min 0.031min 1.851.31000m L t s nf ====⨯ 12310.39m m m m T t t t s =++=工序Ⅲ 以0.043020+Φ内圆孔为精基准,粗铣-半精铣以0.25023R +为半径的孔的上下端面粗铣:切屑深度为ap=2mm每齿进给量为1af =0.1mm/z ,采用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齿数为Z=10,则进给量1f =af ⨯Z=1mm/r ,直径D=100mm切屑速度取 v=0.35m/s转速 1ns =100060Dvπ⨯r/min , =10000.35⨯⨯60π⨯0.1r/min =66.84r/min 取ns1=704r/min 铣削基本时间:1Tj =112Li f n ⨯ 1Tj =≈703602170+⨯⨯⨯s=131.1s 半精铣:切屑深度为ap=0.5mm每齿进给量为2af =0.07mm/z ,采用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齿数为Z=10,则进给量2f =af ⨯Z=0.7mm/r ,直径D=100mm切屑速度取 v=0.35m/s转速 2ns =100060D vπ⨯r/min , =10000.35⨯⨯60π⨯100r/min =66.84r/min 取ns2=70 r/min 铣削基本时间:2Tj =222Li f n ⨯ 2Tj ≈7036020.770+⨯⨯⨯=187.2s 总时间12Tj Tj Tj ≈+=318.3s工序Ⅳ 以0.043020+Φ内圆孔为精基准,镗以0.25023R +为半径的孔。

(1)选择钻床及钻头选择Z5125A 立式镗床,选择高速钢镗刀,镗孔时,0d =46mm,钻头采用双头刃磨法;车床主轴转速为n=50-2000r/min , 取n=500 r/min 。

(2)选择切削用量 a 、决定进给量由0d =46mm ,查表并计算得:按钻头性能可查出进给量f=1.2-1.4mm/r ,按机床强度查得进给量f=0.056-1.8mm/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