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介绍-安徽蚌埠

合集下载

对蚌埠的介绍

对蚌埠的介绍

蚌埠市概况蚌埠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安徽省的第四大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蚌埠地处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的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1. 历史文化蚌埠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

公元前770年左右,蚌埠成为春秋时期楚国的重要都城之一。

随着历史的演进,蚌埠逐渐成为商贸、文化和教育中心。

在历史上,蚌埠孕育了众多杰出的文化人物。

其中最为知名的是明代文学家杨慎《世说新语》之作者杨雄以及清代画家郑板桥。

他们为蚌埠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2. 经济发展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蚌埠具有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纺织、化工等产业在蚌埠市占有重要地位。

蚌埠还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

近年来,蚌埠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着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跨越。

3. 名胜古迹蚌埠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以下是一些值得一提的名胜古迹:3.1 蚌山风景区蚌山风景区位于蚌埠市中心,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这里山清水秀,植被茂盛,是人们休闲度假和登山健身的好去处。

3.2 杨慎故居杨慎故居是明代文学家杨雄的故居,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故居建筑保存完好,展示了明代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3.3 郑板桥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位于蚌埠市区,是为纪念清代画家郑板桥而建立的。

馆内陈列了郑板桥的作品和生平事迹,展示了他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4. 美食文化蚌埠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以徽菜和蚌埠特色小吃为主要代表。

徽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法和口味而闻名于世。

蚌埠特色小吃有“大肉包子”、“炒肝”、“鸡汤面”等,口感鲜美,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5. 教育与科研蚌埠拥有一流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机构。

其中最为知名的是安徽师范大学和蚌埠医学院。

我的家乡__蚌埠[优质PPT]

我的家乡__蚌埠[优质PPT]

• ,与原蚌埠市人民政府相邻.珠园北近
• 京沪铁路与蚌埠市淮河路相交的天桥
• ,天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公路铁路立
• 交桥之一.
• 龙湖公园
• 龙子湖座落于安徽省蚌埠市东郊,主要由
• 龙湖、曹山、雪华山、西芦山及锥子山组
• 成,大体呈三山夹一湖的独特地貌。作为
•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龙
• 波荡漾,曲径通幽,楼亭台榭,金碧辉
• 煌,石桥玉栏,赏心悦目,既有苏州园
• 林的神韵,又洋溢着改革开放的现
• 代气息,展现出蚌埠的崭新风貌.
• 主要的景点有八仙亭,清风茶楼,拱桥.

珠园现为开放式公园,有通道开
• 向四方,蚌埠市民可方便地从珠园四
• 周入口处进入园中休憩.珠园南门为
• 胜利路,东门为延安路,向西为中荣街
• 稳定性经过时间和技术检验,完全达
• 到技术标准
• 汤和墓
• 汤和墓汤和墓古迹园 • 位于蚌埠市东郊曹山。 • 这座墓室是明朝皇帝 • 朱元璋赐给开国大将 • 汤和的。墓室是依山 • 傍水的大型砖石建筑, • 墓前有众多石雕群像, • 石雕有大型神道碑和 • 石雕马、羊、狮、武 • 士,粗犷而又流畅。 • 现在是蚌埠市著名的 • 风景名胜。
• 整幅,建造时根据龙湖大桥地质复杂
• 的实际情况,经专家多次评审,确定
• 采用沉管灌注桩支架基础,以有效减
• 少不均匀沉陷。技术的突破保证了施
• 工质量和进度,但每根桩基井下6-8次
• 的爆破作业却给施工企业带来安全风险。
• 1000多次井下爆破,未发生1起人员伤
• 亡事故。作为桥梁的基础部分,桩基的
• 内的烈士陵园、汤和墓已成为爱国主义教

安徽蚌埠家乡的名片作文

安徽蚌埠家乡的名片作文

安徽蚌埠家乡的名片作文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有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那就是我的家乡——安徽蚌埠。

说起蚌埠,可能很多人对它并不熟悉,但对于我这个土生土长的蚌埠人来说,它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丝气息都让我感到无比亲切和温暖。

蚌埠,这座淮河岸边的明珠,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

龙子湖,那是蚌埠的一张亮丽名片。

湖水清澈,微风拂过,波光粼粼,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被打碎了,闪烁着无数的光芒。

湖边的垂柳依依,仿佛是大自然为龙子湖梳妆而垂下的绿丝绦。

春天的时候,柳芽初绽,嫩绿嫩绿的,让人看了心生欢喜。

到了夏天,柳树枝繁叶茂,为人们遮挡炎炎烈日,送来丝丝清凉。

沿着湖边漫步,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五颜六色,争奇斗艳。

花丛中,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忙碌地穿梭其中,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蚌埠的美食也是一绝。

说起蚌埠的美食,那不得不提的就是烧饼夹里脊。

这可是我们蚌埠人从小吃到大的美味。

刚出炉的烧饼,金黄酥脆,香气四溢。

里面夹上鲜嫩多汁的里脊肉、软糯的土豆片、香辣的豆皮,再刷上一层特制的酱料,一口咬下去,那滋味,简直绝了!每次放学,我都会迫不及待地跑到学校门口的小吃摊,买上一个烧饼夹里脊,一边吃一边走回家。

那种满足感,至今想起来都让我忍不住流口水。

还有雪园的元宵,那也是蚌埠的特色小吃。

元宵的馅料丰富多样,有芝麻的、花生的、豆沙的,每一种都香甜可口。

煮好的元宵,白白胖胖的,浮在碗里,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娃娃。

吃一口元宵,喝一口甜甜的汤,感觉整个冬天都变得温暖了起来。

除了美食和美景,蚌埠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花鼓灯,那是蚌埠民间艺术的瑰宝。

每逢重大节日,花鼓灯表演总是必不可少的。

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花鼓,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

他们的动作矫健有力,表情生动传神,把花鼓灯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记得小时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去看花鼓灯表演,那热闹的场面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还有双墩遗址,那是蚌埠古老文明的见证。

在那里,出土了大量的文物,让我们能够了解到蚌埠悠久的历史。

我和我的家乡安徽省蚌埠市作文

我和我的家乡安徽省蚌埠市作文

我和我的家乡安徽省蚌埠市作文说起我的家乡安徽省蚌埠市,那可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

它没有北上广的繁华喧嚣,也没有苏杭的婉约秀美,但在我心里,它就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存在。

蚌埠,这座淮河岸边的城市,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和情感。

小时候,我住在一个老旧的小区里,那里的房子虽然不新,但邻里之间的关系却格外亲密。

夏天的夜晚,大人们会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聊天,孩子们则在一旁嬉戏玩耍。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总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小区的空地上玩弹珠,弹珠在地上滚动的声音和我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首最美的交响曲。

蚌埠的美食也是让我念念不忘。

早上,街边的早餐摊总是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最让我着迷的就是那碗正宗的蚌埠牛肉汤。

老板熟练地切好牛肉,放入滚烫的大锅中煮上一会儿,再捞出来放进碗里,浇上浓郁的牛骨汤,撒上一把葱花和香菜,那味道,简直绝了!牛肉鲜嫩多汁,汤头醇厚香浓,喝上一口,整个身子都暖和起来。

还有那酥脆的烧饼,和牛肉汤简直是绝配。

烧饼烤得金黄酥脆,咬上一口,“嘎吱”作响,里面的面香和着芝麻的香气瞬间在口中散开。

除了美食,蚌埠的风景也别有一番韵味。

龙子湖公园是我们常去的地方。

春天,湖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微风拂过,柳枝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在翩翩起舞。

湖面上波光粼粼,阳光洒在上面,就像铺上了一层碎金。

夏天,湖里的荷花开了,粉色的、白色的荷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我们会租上一条小船,在湖中荡漾,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感受着微风的轻抚,那感觉,惬意极了。

秋天,湖边的枫叶红了,远远望去,就像一片燃烧的火焰。

冬天,要是赶上下雪,整个公园就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美不胜收。

蚌埠还有一个让我倍感亲切的地方,那就是淮河大坝。

小时候,我经常和家人一起去大坝上散步。

大坝上的风总是很大,吹得人神清气爽。

站在大坝上,望着滚滚流淌的淮河,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

淮河,这条母亲河,见证了蚌埠的发展和变迁,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蚌埠人。

蚌埠家乡文化介绍作文

蚌埠家乡文化介绍作文

蚌埠家乡文化介绍作文在安徽的东北部,有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那就是我的家乡——蚌埠。

说起蚌埠,可能很多人对它并不是特别了解,但这里独特的文化可是别有一番韵味。

蚌埠的历史就像一部精彩的长篇小说。

从大禹治水时期,蚌埠这片土地就开始书写它的传奇。

相传大禹治水时,在蚌埠境内的涂山娶了涂山氏女为妻,并且留下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

这不仅是一个爱情故事,更是蚌埠人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精神的源头。

要说蚌埠的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花鼓灯。

小时候,我跟着爷爷奶奶去看过一场花鼓灯表演,那场面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表演的场地就在村子里的一片空地上,十里八村的人都围了过来,那叫一个热闹!演员们穿着鲜艳的服装,脸上画着精致的妆容,手持花鼓和扇子,一扭一跳之间,仿佛把整个春天都带到了我们面前。

领舞的是一位大妈,她的动作那叫一个灵活!只见她手中的扇子时而像蝴蝶翩翩起舞,时而像疾风骤雨,快速地翻动着。

她的眼神充满了热情,嘴角始终挂着笑容,仿佛在和每一位观众交流。

她的脚步轻盈,每一步都踩在鼓点上,“咚咚咚”的鼓声和她的动作配合得完美无缺。

在她身后的演员们也毫不逊色,他们组成了各种队形,一会儿是圆形,一会儿是方形,一会儿又变成了一条长龙。

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却又各有特色。

有的演员把花鼓敲得震天响,有的则把扇子舞得呼呼生风。

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叫好声,大家都被这精彩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住了。

除了花鼓灯,蚌埠的美食文化也让人流连忘返。

蚌埠有一道著名的小吃叫“烧饼夹里脊”。

这烧饼可不是一般的烧饼,它是用特制的炉子烤出来的,外皮酥脆,内里软糯。

刚出炉的时候,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再夹上一块鲜嫩多汁的里脊肉,刷上特制的酱料,那味道,简直绝了!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门口的小吃摊买了一个烧饼夹里脊。

摊主熟练地把烧饼从炉子里拿出来,用刀从中间划开,然后把炸好的里脊肉、生菜、豆皮等食材放进去,再刷上一层厚厚的酱料。

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烧饼的酥脆和里脊肉的鲜嫩在嘴里交织在一起,酱料的味道恰到好处,既不会太咸,也不会太淡。

安徽省蚌埠

安徽省蚌埠

安徽省蚌埠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中东部,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蚌埠市是安徽省的一个城市,也是该省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蚌埠市位于江淮平原的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本文旨在介绍蚌埠市的人文历史、经济发展、文化特色以及旅游资源。

一、人文历史蚌埠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早在2,500多年前,蚌埠地区就有人类的活动,这里曾经是古代历史文化名城淮上之一。

蚌埠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而闻名于世。

蚌埠市还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出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历史名人,包括魏源、梅兰芳等。

二、经济发展蚌埠市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也是中国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

蚌埠市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特别是钢铁、汽车制造、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等行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蚌埠市拥有一流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大型企业和投资者。

同时,蚌埠市也致力于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三、文化特色蚌埠市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特色,深受游客和研究者的喜爱。

蚌埠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这里有着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

蚌埠戏曲和民间艺术是其独特的文化特色之一,其中以蚌埠豫剧和蚌埠土鼓最为有名。

此外,蚌埠的民俗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如蚌埠的齐云山放生节,是当地的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活动。

蚌埠还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乡,这里的陶瓷制作、漆器制作、织锦等手工艺品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旅游资源蚌埠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到访。

蚌埠的自然景观非常优美,有着许多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如蚌埠湖、齐云山等。

蚌埠湖位于蚌埠市区的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之一,被誉为“沿江明珠”。

湖区风光秀丽,湖水清澈,湖畔的公园和景区非常适合休闲和观光。

齐云山位于蚌埠市的南部,是一座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山岳风景名胜区,这里有着壮丽的山势和庄严肃穆的寺庙。

除了自然景观,蚌埠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和人文景点。

蚌埠市

蚌埠市
2004年1月10日,国务院同意蚌埠市东市区更名为龙子湖区,中市区更名为蚌山区,西市区更名为禹会区, 郊区更名为淮上区。
截至2023年3月,蚌埠市辖4个区、3个县: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 县。 市政府驻蚌山区东海大道3115号。
蚌埠市地形图
地理环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位置境域
2
地形地貌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综述
2022年,蚌埠市地区生产总值(GDP)201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 增加值289.4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661.8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061.1亿元,增长1.8%。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1:33.2:52.7调整为14.4:32.9:52.7。人均GDP元(折合9030美元)。
第一产业
2022年,蚌埠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1.8万公顷,其中,小麦面积25.2万公顷,稻谷面积10.4万公顷。油料 种植面积5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6万公顷。
2022年,蚌埠市粮食产量286万吨,增长0.9%。油料产量31.9万吨,增长0.3%。蔬菜产量276万吨,增长 4.6%。水果产量60.3万吨,增长1%。
2022年,蚌埠市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有增有降,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3.1%、皮革、毛皮、 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43%、医药制造业增长41.7%、纺织业增长31.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下降 29.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27%、汽车制造业下降21.8%、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9.1%。
2022年,蚌埠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0.5%,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7.7%、民间投资下降14.2%。分产业 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1.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7%。

家乡的风俗安徽蚌埠作文

家乡的风俗安徽蚌埠作文

家乡的风俗安徽蚌埠作文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蚌埠,这里是一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交通便利,优点说也说不完的地方。

我的家乡蚌埠风景秀丽,历史悠久。

她是花鼓灯,四洲戏的发源地,听说正在申报国家和世界文化遗产呢。

团团圆圆“团圆饼”
蚌埠地区有一个*俗,过年了家家蒸大馍,蒸了一锅又一锅,蒸好了放在盛粮食的笆斗里。

年前蒸馍时各家都会蒸上一个一尺方圆的饼,当地人叫团圆饼。

饼一般连续摞三四层,上面用面粉做一对小龙,预示着子女都能成龙成凤;配上莲子、红枣等点缀,有早生贵子、红红火火之意。

蒸团圆饼时,小孩子是绝不允许插手的,蒸好后,要放在自家的粮囤上,也有*收的意思。

硬币放进扁食里在宿州地区,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百姓就开始准备年货。

还要蒸馒头、炸出各式的面制小糕点。

第一锅馒头出炉后要燃放鞭炮以祭灶神。

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吃团圆饭,饭前会放一串鞭炮,菜相当丰盛,但不一定有米饭也可以是稀饭,晚饭却很简单,只是吃些面条或元宵,晚饭后开始捏扁食,全家动手。

扁食是作为年初一的早饭,素馅,主要以青菜、鸡蛋末、粉丝末作为原料,包制时随机放进一些硬币、一元、一角、五角等。

扁食完工后,会有一个自愿“守岁”的家人照看。

初一早饭时,谁吃到包有硬币的扁食,就代表谁会在这一年里财运亨通,而且硬币面值越大,就证明赚的钱越多。

拜年是在年底进行,大家提着礼品看望亲戚。

而在正月初二、四、六等双日期的日子里,晚辈再到长辈家,这时还会收到长辈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这就是我的家乡蚌埠,一个在我心中最完美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之情皖-蚌埠
学号:
姓名:
我来自美丽的珠城—蚌埠;因古代盛产河蚌而得名,又因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这就是“蚌埠”这优美名称的由来。

接下来由我从地理环境、历史、交通、文化、旅游、特产、小吃来介绍美丽的珠城—蚌埠。

地理环境
蚌埠-安徽直辖市,由“一市三县”组成;一市、即蚌埠市,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三县、即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

蚌埠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武高铁、哈沪高铁的交汇点。

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

蚌埠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个人感悟:蚌埠的气候适宜,总体来说和上海的气候有些相似。

南北分界线为淮河,而淮河就流经蚌埠,并且南北分界线就位于蚌埠的龙子湖区,当有人问我们是南方还是北方,我们就说我们是“中间人”。

历史沿革(主要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
大禹治水:史前时期,今蚌埠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

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项羽自刎: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刘邦一举摧毁项羽西楚政权。

垓下战役(发生在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古战场)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多年基业,强大的汉帝国从此走出。

这次战役规模空前,在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影响深远,留下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千古绝唱。

个人感悟:发生在蚌埠地区的两大历史事件,这两个故事家喻户晓,为发生在自己的家乡而自豪;整个地区都被大禹情怀影响着,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感受着大禹精神并传承下去。

交通
水路:蚌埠市地处淮河中下游,水路运输优势明显,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

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上千万吨。

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铁路:蚌埠是华东铁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京沪高铁穿城而过,蚌埠南站为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同时京福高速铁路、京九高速铁路自蚌埠枢纽引出。

个人感悟:蚌埠的河和上海松江比起来毫不逊色,所以水运也比较发达,但是自己平时和水运不太打交道,所以感触并不太深;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蚌埠市是贯通东西、南北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其中表现最为突出就是上大学
后买火车票,别的同学早早就开始抢票,因为他们那里一天就两三个车次,而在蚌埠的就不需要担心,一个小时内的火车都不止两三个车次;我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

文化
花鼓灯:有东方芭蕾美誉,流传在怀远、凤台、凤阳、颍上等地。

泗州戏,又称拉魂腔,与山东、江苏、河南一带的柳琴戏同出一源。

凤阳花鼓戏:又名卫调花鼓、卫调花鼓戏,发源于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

蚌埠不仅是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也是北派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与凤阳花鼓、花鼓灯并称凤阳三花。

五河民歌:五河民歌主要流行与五河、凤阳、蚌埠及周边地区,五河民歌发源于五河县小溪镇(原属凤阳县)。

代表曲目有《摘石榴》、《洗白衣》、《打菜苔》等。

个人感悟:从小生活在这片土地,被这些文化深深感染着;记得家乡会定期的举办一些有一些文化气息的活动来,上面三个比较能突出蚌埠文化的活动,也看过很多。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家乡人的那份淳朴,在家乡的公交车上,可以说没有站着的老人,这个在大城市是难以做到的。

旅游
淮河文化广场:蚌埠的标志型建筑是淮河文化广场,里面文化气息非常浓厚,会展中心、大剧院、图书科技馆、休闲中心四幢建筑物都坐落于此,而会展中心旁边的小山上的人头像,是被放大了的“陶塑文面头像”。

“陶塑文面头像”是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距今7000年左右,为国家一级文物。

花鼓灯嘉年华:花鼓灯嘉年华是蚌埠乃至皖北最大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位于蚌埠市陶山西麓,由嘉恒旅游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花鼓灯嘉年华注重吸纳传统地域文化元素,通过多种手段展示及系统开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文化精髓,保护、传承和发展花鼓灯艺术,创造了现代旅游休闲与传统非遗文化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开发新模式
张公山公园:张公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南部,地属禹会区,主要由张公山公园、张公岛、张公湖、锦江大酒店、张公山宾馆、张公湖周边休闲绿地和服务场所组成。

是蚌埠市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12月,被授予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垓下古战场:垓下古战场历史文化旅游区,座落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濠城镇境内,距蚌埠市40公里,现有景点十余处。

最为著名的有垓下古战场,史前古城、“霸王别姬”雕塑、张良吹箫台、韩信点将台、古汉井、汉桥、大型汉墓群、汉代风情园区。

等等……(空间有限,暂不意义列举)
个人感悟:蚌埠有许多旅游景点,上述列举是比较知名的景点,深爱蚌埠的我熟知家乡的每一个地方,上面的几个景点在蚌埠也是非常知名,推荐老师有机会可以到蚌埠一玩,热情款待。

特产
怀远石榴:据传从唐代已有栽培,到了清代怀远石榴已见诸正史,皮薄、粒大、味甘甜,百粒重、可食率高、含糖量高,是其显著特点。

沱湖蟹:产于五河县,属于长江中华绒鳌蟹系,沱湖螃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具有膏丰肉满、味道鲜美、入口香甜、营养丰富的特点。

固镇石雕茶壶:采用产于灵璧县的磐石(又名八音石)等雕刻而成。

其形体古朴淳厚,大小结构与紫砂壶无异。

蚌埠玉雕:系以各种玉石为原料的雕琢工艺品。

主要产品有炉、瓶、人物、花卉、鸟兽等五大类、数百个品种,龙顶五环炉、玉雕球、天然瓶、仕女等最为名贵。

个人感想:很喜欢家乡特产就石榴和螃蟹,就这些年我所吃到的而言没有哪一个能和我家乡特产所媲美;还有茶壶和玉雕,是送亲朋好友礼物的最佳选择,如有需求望请考虑。

小吃
烧饼夹里脊:烧饼夹里脊,安徽蚌埠著名的汉族小吃,顾名思义就是由烧饼、里脊肉、酱料等组合而成的一种小吃。

它是现代蚌埠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仅因为其具有的独特的地域性,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蚌埠饮食融合、演变、创新的特点。

淮南牛肉汤:淮南牛肉汤是苏豫鲁皖沪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其选用几十种滋补药材及卤料按一定的比例经传统工艺炮制,久经熬制而成。

淮南牛肉汤汤味醇厚,鲜香爽辣,回味无穷,其具有营养美味,滋补养身的食疗功效,令人百吃不厌。

雪园小吃:蚌埠市地处我国南北交界处,饮食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悠久的传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蚌埠市“雪圆小吃部”其传统特色产品“酒酿浑汤四色元宵、大碗鲜肉馄饨”老少皆宜,誉满珠城,从解放前至今久盛不衰。

等等……(空间有限,暂不意义列举)
个人感悟:表示自己就是吃家里的特产长大的,百吃不厌记得高中的时候住校,学校旁边这些小吃很多,几乎每天都与这些小吃打交道,百吃不厌;现在这些也成为我记忆中的美好回忆。

身为一个吃货,蚌埠就是你的天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