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总复习资料第六章
《市场营销学》第六章

《市场营销学》第六章《市场营销学》习题第六章(浙江财经学院)第六章市场调研和预测一、名词解释1、市场信息2、市场营销信息系统3、市场调查4、探索性调查5、描述性调查6、询问法7、观察法8、实验法9、市场预测10、个人判断法11、德尔菲法12、因果分析法13、指数平均法14、营销情报系统15、营销分析系统16、因果性调查17、预测性调查二、填空题1、根据载体的不同可将市场信息分为()、()、()。
2、市场信息根据加工程度不同分为()、()、()。
3、信息加工整理工作一般可分为()、()、()、()、()等环节。
4、市场信息系统由()、()、()、()四个子系统组成。
5、根据市场调查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市场调查有()、()、()、()四种主要类型。
6、市场调查主要包括()、()、()、()、()、()内容。
7、市场调查包括()、()、()等步骤。
8、常用调查表的问题类型有()、()、()、()、()等类型。
9、询问法可分为()、()、()、()四种形式。
10、市场预测的原则有()、()、()等原则。
11、按预测的时间长短分,可分为()、()、()。
12、预测方法基本上可归纳为()和()两大类,即()和()。
13、专家组预测法有()、()、()三个特点。
14、定性预测法有()、()。
15、一般时间序列变化较小时,平滑系数X,应()些,一般取()。
16、回归分析根据其影响因素(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和()。
17、市场预测包括()、()、()、()、()、()等步骤。
18、移动平均法是把各个时期的实际数据对()等同看待。
19、心理调查主要是调查消费者心理状态,可分为()和()。
20、实验法的优点是()。
21、观察法的优点是(),缺点是()。
22、面谈调查法的缺点是()。
三、选择题(含单项、多项)1、市场信息按照发生的规律分类,可分为()。
A、常规性信息B、稳定信息C、未来信息D、偶然性信息E、现在信息2、市场信息系统是指由()组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复合体。
《市场营销学》_第6章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

实验法:将选定的刺激措施引入被控制的环境中, 进而系统地改变刺激程度,以测定顾客的行为反应。 优点:方法科学,可获得较正确的原始资料,作为
预测销售额的重要依据。
缺点:不易选择社会经济因素相类似的实验市场, 且干扰因素很多,影响实验结果;实验时间较长,
成本较高。
3.运用调查法搜集原始资料
确定研究目的 制定研究策略 搜集资料 分析资料
类型与数量;
• 市场营销配置,即企业市场营销力量在不同顾客群体及销
售区域的配置;
• 市场营销效率,即企业运用市场营销资金的效率。
市场需求
市场最小值与市场潜量之间的 距离表示需求的市场营销灵敏 度,即表示行业市场营销对市 场需求的影响力。 市场有可扩张的和不可扩张的 之分,可扩张市场的需求规模 受市场营销费用水平的影响很 大;不可扩张市场的需求不会 因市场营销费用增长而大幅度 增长。
程度评定题(评判题) 经过多年的使用(或了解),你认为海尔洗衣机的质 量是否可靠,请根据你的看法在□中打√。
很可靠□ 可靠□ 一般□ 不可靠□ 很不可靠□
自由回答题(开放式问题)
你对手机单向收费有何看法?
配对比较题(对比题)
并在你认为好的□中打√。
下列三种牌子的手机,请比较左边和右边的哪一种好,
大一下市场营销学(第六章:价格策略)

需求收入弹性是负值,这意味着消费者货币收入的增加 将导致该产品需求量下降,如某些低档食品、低档服装 等。
需求收入弹性反映了消费者收入变化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程度,它是确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的重要依据。
3. 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产品线中的某一个产品项目,很可 能是其他产品的替代品或互补品。同时,一项产品的价 格变动往往会影响其他产品项目销售量的变动,两者之 间存在着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三、竞争为导向定价法
◦ 1. 高于竞争对手定价法
◦ 高于竞争对手定价法是企业产品定价比竞争对手高。 这一方法应用的前提是企业在产品上优于竞争对手。
◦ 2. 低于竞争对手定价法
◦ 低于竞争对手定价法是企业产品定价比竞争对手低。 这一方法应用的前提是企业在产品上与竞争对手相比 无优势可言。
◦ 3. 随行就市定价法
◦ 2. 供给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 供给规律表明,商品的市场价格越高,企业愿意向 市场提供的商品数量也就更多,企业对某一商品供给 量与这一商品价格成正比。这种情况正好与需求相反。
◦ 除了价格对供给产生重大影响外,还有一些因素也 在影响供给。如政府的财税政策、生产技术和原材料 价格的变动,都会导致供给发生变化。
◦ 如上例,若该玩具公司智能玩具的单位产品成本为50 元,加成率仍为20%,采用售价加成定价法,则单价 为:
◦ 50÷(1-20%)=62.5(元) ◦ 3. 目标定价法 ◦ 目标定价法是指根据估计的总销售收入和估计的销售量来制
定价格的一种方法。
◦ 这种定价方法有一个重要缺陷,即企业定价的依据是估计出 来的。
..................
\
◦ 5. 盈亏平衡定价法
收 入 费 用
市场营销学第六章组织市场和购买行为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
)1、组织市场包括_ ___D_____。
A.生产者市场B.中间商市场C.非营利组织市场和政府市场D.AB和C2、供应商所采用的与系统购买相应的销售方法称为______B___。
A.直接销售B.系统销售C.统一销售D.互惠销售3、派生需求又叫____D_____。
A.负需求B.无谓需求C.客观需求D.引申需求或衍生需求4、组织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___B______消费者市场需求的波动幅度。
A.小于B.大于C.等于D.都不是5、生产者用户初次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称为____D_____。
A.直接重购B.修正重购C.重购D.新购6、有权决定买与不买、决定产品规格、购买数量和供应商的人员称为C 。
A.影响者B.批准者C.决策者D.采购者7、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基础性因素是 D 。
A.商品质量B.价格C.服务D.AB和C8、生产者用户自身的有关因素称为 C 。
A.人际关系因素B.个人因素C.组织因素D.环境因素9、认识需要是生生产者用户购买决策的 C 。
A.终点B.中间点C.起点D.中介点10、供应商应把中间商视为顾客 A 而不是销售代理人,帮助他们为顾客做好服务。
A.采购代理人B.销售代理人C.供应代理人D.都不是11、中间商对新产品的采购必须___C______经历购买决策过程的各阶段。
A.跳跃B.中断C.完整地D.跨越12、中间商所销售的不同花色品种的同类产品都是同一品牌或由同一厂家生产,这种产品组合策略是___A______。
A.独家产品B.广度产品C.深度产品D.混合产品13、中间商经营某一行业的多系列、多品种产品策略叫__C_______。
A.独家产品B.广度产品C.深度产品D.混合产品14、按照不同的职能,非营利组织可分为 D 。
A.履行国家职能的非营利组织B.促进群体交流的非营利组织C.提供社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D.AB和C15、非营利组织的采购部门通过传播媒体发布广告或发出信函,说明有关要求,邀请供应商在规定期限内投标的购买方式叫 A 。
《市场营销学》第六章 定价策略练习题

第六章定价策略练习题一、填空题1、市场占有率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综合反映。
2、企业定价目标的确定必须服从于____________。
3、需求曲线表明了价格与需求之间成_________关系,即价格___________,需求_____________。
4、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5、企业定价方法可以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差别定价法有四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7、折扣折让策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种形式。
8、促销定价策略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种形式。
9、企业调整价格通常分为两种情况: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企业可以以()为定价目标。
A垄断控制B低价倾销C利润最大化D广告效应2根据需求曲线理论,市场需求随着产品价格的上升而()。
A减少B增加C不变D说不清3目标利润定价法由于没有考虑竞争关系对销量的影响,通常只适用于()企业。
A竞争激烈的B小型化C新成立的D垄断性4大宗物资采购通常采用()定价法。
A通行价格B竞争价格C密封投标D市场可销5现在许多超市经常推出“特价"、“惊爆价”商品,这属于()策略。
A现金回扣B招徕定价C特别事件定价D习惯定价6价格欺诈行为主要有()。
A虚假降价B歧视报价C竞争定价D垄断价格7下列商品中,除()以外,均不适合采用成本定价法。
A商品房B电冰箱C糕点D服装8适用于附带产品定价法的产品是()。
A鲜花B手机C贺卡D胶卷9企业的生产成本低于竞争者,但在市场上并未处于支配地位,这时应考虑()。
市场营销学 6

细分市场盈利的可能性判断
根据行业利润的观点 企业要考虑到自身的实力 看这个细分市场是否有足够大的市场
容量
目标市场范围的选择模式
产品---市场集中化 产品专业化 市场专业化 选择性专业化 全方位进入
目标市场策略
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差异性市场策略 密集性市场策略
无差异性市场策略
可采取的策略有:
– 价格折扣 – 名牌产品 – 产品革新 – 销售渠道革新 – 提高服务水平 – 增加促销费用
市场追随者策略
该类企业的目标是维持现有的市场份额 主要有三种策略:
– 紧随策略 – 保持一定距离追随策略 – 有选择追随策略
市场补缺者策略
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企业 进行“专门化”经营,具体有:
务 实 , 奋 斗 ,成就 ,成功 。2020年 12月 4日星期 五6时 3分54秒 Friday, December 04, 2020
抓 住 每 一 次 机会不 能轻易 流失, 这样我 们才能 真正强 大。20.12.42020年 12月 4日 星 期五6时 3分54秒 20.12.4
谢谢大家!
加 强 自 身 建 设,增 强个人 的休养 。2020年 12月 4日上午 6时3分 20.12.420.12.4
追 求 卓 越 , 让自己 更好, 向上而 生。2020年 12月 4日星 期五上 午6时 3分54秒 06:03:5420.12.4
严 格 把 控 质 量关, 让生产 更加有 保障。 2020年 12月上 午6时3分 20.12.406:03December 4, 2020
– 区别于竞争对手独特的个性 – 如WAL-MART的“平价”形象,万宝路香烟等
服务差异
– 它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环节 – 海尔的服务理念
市场营销学第六章市场竞争战略

四、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一)分析内容 1 产品的定位情况及产品线的广度与深度和关联度; 2 分销渠道的覆盖能力和售后服务能力; 3 市场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4 市场占有率的高低和销售额的大小; 5 投资回报率及最新投资方向;
6 成本收益率、利润率和效益的高低; 7 对消费者的关注程度及与目标顾客的联络能力、 合作程度。
六、分析影响竞争对策选择的因素
企业在选择对策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竞争对手的强弱 (二)竞争对手与本企业的相似程度 (三)竞争对手表现的好坏 “好”竞争者:支持 ”坏“竞争者:攻击
第二节
竞 争 战 略
一、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战略 二、不同地位的企业竞争战略
一、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战略
按照哈佛大学权威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 波特在《竞 争战略》一书中的观点,面对同一行业中的竞争者,企 业可采用的战略有三种。
(二)乐凯VS柯达、富士:优势、 劣势对比分析
乐凯与柯达和富士相比,其竞争优势有以下几方面
五、判断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
竞争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有以下四种: 1、从容型竞争者:指对某些特定的攻击行为没有迅 速反应或强烈反应。
2、选择型竞争者:只对某些类型的攻击做出反应, 而对其他类型的攻击无动于衷。
3、凶狠型竞争者:对所有的攻击行为都做出迅速而 强烈的反应。 4、随机型竞争者:对竞争攻击的反应具有随机性, 有无反应和反应强弱无法根据其以往的情况加以 预测。
图6-1 竞争对手分析的六步骤
第一节
竞争对手分析
一、确认竞争对手 二、了解竞争对手的目标 三、确定竞争对手的策略 四、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 五、判断竞争对手的反应模式
六、分析影响竞争对策选择的因素
市场营销学 《第六章 市场竞争战略分析》练习题

1.识别竞争者并非是一件简而易行的事,通常可从( )来识别企业的竞争者。
A.产业和市场两个方面B.市场方面C.产业方面D.竞争环境方面2.提供同一类产品或者可相互替代产品的企业,构成一种( )。
A.行业B.市场C.产业D.战略群体3.企业决定进入某一战略群体时,首先要明确( )。
A.自己的竞争优势是什么B.自己的竞争战略是什么C.谁是主要的竞争对手D.竞争者的优势及劣势4.某奶制品生产企业的一些竞争者总是对其降价竞销强烈反击,但对其增加广告预算、加强促销活动等却不予理会,那末这种竞争者属于( )。
A.从容不迫型竞争者B.选择型竞争者C.凶猛型竞争者D.随机型竞争者5.企业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的第三步是( )。
A.评价分析B.传播反应C.采集数据D.建立系统6.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 )。
A.引起反垄断活动的可能性B.争夺市场占有率时所采用的市场营销组合战略C.市场占有率与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D.为提高市场占有率所付出的成本7.市场挑战者如果要向市场主导者和其他竞争者挑战,首先必须确定( )。
A.战略目标和挑战对象B.竞争策略C.竞争者的优劣势D.市场规模8.为了向亚洲的主要金融市场东京发起挑战,香港和新加坡采取的策略是向顾客收取更低的费用,提供更自由的管理,努力克服官僚主义作风等。
香港和新加坡的这种做法属于( )。
A.攻击与自己实力相当者B.攻击市场主导者C.攻击地方性市场D.攻击潜在竞争者9.市场挑战者集中优势力量攻击对手的弱点,佯攻正面,实攻背面的策略属于( )。
A.正面进攻B.侧翼进攻C.包围进攻D.迂回进攻10.对于市场挑战者而言, ( )是一种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战略形式。
BA.正面进攻B.侧翼进攻C.包围进攻D.迂回进攻11.尾随在其他主导者之后自觉地维持共处局面的企业属于( )。
A.市场补缺者B.侧翼挑战者C.市场尾随者D.市场主导者12.每一个行业几乎都有些小企业,它们专心关注市场上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小部份,在这些小市场上通过专业化经营来获取最大限度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营销学》总复习资料第六章
第六章、市场购买行为
学习要点
1.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个人消费而购买物品或服务的个人和家庭所构成的市场。
消费者市场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
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1)文化因素。
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等文化因素,对消费者的行为具有最广泛和最深远的影响。
(2)社会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也受到诸如参照群体、家庭、社会角色与地位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
参照群体是指那些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看法和行为的群体。
直接参照群体又称为成员群体,即某人所属的群体或与其有直接关系的群体。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参照群体为消费者展示出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②由于消费者有效仿其参照群体的愿望,因而消费者对某些事物的看法和对某些产品的态度也会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
③参照群体促使人们的行为趋于某种"一致化",从而影响消费者对某些产品和品牌的选择。
(3)个人因素。
消费者购买决策也受其个人特性的影响,特别是受其年龄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职业、经济状况、生活方式、个性以及自我观念的影响。
(4)心理因素。
消费者购买行为要受到动机、知觉、学习以及信念和态度等主要心理因素的影响。
3.市场营销者需了解消费者如何真正作出购买决策,即了解谁作出购买决策,购买决策的类型以及购买过程的具体步骤:
(1)参与购买的角色。
人们在购买决策过程中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发起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2)购买行为类型。
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四种:①习惯性购买行为;②寻求多样化购买行为;③化解不协调购买行为;④复杂购买行为。
(3)购买决策过程。
在复杂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由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买后行为等五个阶段构成。
购买者的需要往往由两种刺激引起,即内部刺激和外部刺激。
消费者对产品的判断大都是建立在自觉和理性基础之上的。
消费者的评价行为一般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①产品属性,即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特性。
②属性权重,即消费者对产品有关属性所赋予的不同的重要性权数。
③品牌信念,即消费者对某种品牌优劣程度的总的看法。
④效用函数,即描述消费者所期望的产品满足感随产品属性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函数关系。
⑤评价模型,即消费者对不同品牌进行评价和选择的程序和方法。
4.组织市场是由各种组织机构形成的对企业产品和劳务需求的总和。
它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产业市场、转卖者市场和政府市场。
它又叫生产者市场或企业市场。
它是指一切购买产品和服务并将之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或劳务,以供销售、出租或供应给他人的个人和组织。
(2)转卖者市场。
它是指那些通过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转售或出租给他人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个人或组织。
(3)政府市场。
它是指那些执行政府的主要职能而采购或租用商品的各级政府单位。
5.产业市场的特点:
(1)产业市场和消费者市场比较,产业市场上购买者的数量较少,购买者的规模较大。
(2)产业市场上的购买者往往集中在少数地区。
(3)产业市场的需求是引伸需求。
产业购买者对产业用品的需求,归根到底是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引伸出来的。
(4)产业市场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需求。
在产业市场上,产业购买者对产业用品和劳务的需求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不大。
(5)产业市场的需求是波动的需求。
(6)专业人员购买。
(7)直接购买。
(8)互惠。
(9)产业购买者往往通过租赁方式取得产业用品。
6.租赁形式有七种:
(1)卖而后租。
即一个公司为了取得资金,将厂房、土地、设备等卖给租赁公司(包括银行所属的和独立的租赁公司),同时和租赁公司签定租赁合同,继续使用。
(2)服务性租赁。
(3)金融租赁。
(4)综合租赁。
(5)杠杆租赁。
(6)供货者租赁。
(7)卖主租赁。
7.所有参与购买决策过程的人员构成采购组织的决策单位,市场营销学称之为采购中心。
企业采购中心通常包括五种成员:
(1)使用者,即具体使用欲购买的某种产业用品的人员。
(2)影响者,即在企业外部和内部直接或间接影响购买决策的人员。
(3)采购者,即在企业中有组织采购工作的正式职权的人员。
(4)决定者,即在企业中有批准购买产品权利的人。
(5)信息控制者,即在企业外部和内部能控制市场信息流通到决定者、使用者的人员。
8.产业购买者不是只作单一的购买决策,而是要作一系列的购买决策。
(1)直接重购,即企业的采购部门根据过去和许多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从供应商名单中选择供货企业,并直接重新订购过去采购的同类产业用品。
(2)修正重购,即企业的采购经理为了更好地完成采购工作任务,适当改变要采购的某些产业用品的规格、价格等条件或供应商。
(3)新购,即企业第一次采购某种产业用品。
9.产业购买者作购买决策时受一系列因素的影响:(1)环境因素,即一个企业外部周围环境的因素;(2)组织因素,即企业本身的因素;(3)人际因素;(4)个人因素。
10.产业购买者购买过程的阶段多少,也取决于产业购买者购买情况的复杂程度。
在直接重购这种最简单的购买情况下,产业购买者的购买过程的阶段最少;在修正重购情况下,购买过程的阶段多一些;而在新购这种最复杂的情况下,购买过程的阶段最多。
产业买者购买过程要经过八个阶段:
(1)认识需要。
认识需要是由两种刺激引起的:①内部刺激;②外部刺激。
(2)确定需要。
确定所需品种的特征和数量。
(4)物色供应商。
(5)征求建议。
(6)选择供应商。
(7)选择订货程序。
企业的采购中心最后选定供应商以后,采购经理开订货单给选定的供应商,在订货单上列举技术说明、需要数量、期望交货期等。
"一揽子合同"又叫"无库存采购计划"。
(8)检查合同履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