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隶书入门33284
40个隶书入门笔法教程

40个隶书入门笔法教程1. 横,横向平直,长度适中。
2. 竖,竖直挺拔,稍微有一点倾斜。
3. 竖钩,在竖的基础上,朝右上方勾出一个小弯。
4. 撇,向左上方斜着写,有一定的弯曲。
5. 捺,向右下方斜着写,笔画直而有力。
6. 点,小而圆的点,可以用来点缀字体。
7. 撇捺结合,先写撇,再接着写捺,形成一个流畅的曲线。
8. 横折,横向直线,中间有一个小折。
9. 横折钩,在横折的基础上,朝右上方勾出一个小弯。
10. 横折撇,先写横折,再接着写撇,形成一个连续的曲线。
11. 横折捺,先写横折,再接着写捺,形成一个流畅的曲线。
12. 横折竖,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形成一个连续的曲线。
13. 横折竖钩,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钩,形成一个有韵律的曲线。
14. 横折撇捺,先写横折,再接着写撇捺,形成一个流畅的曲线。
15. 横折竖折,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形成一个连续的曲线。
16. 横折竖折钩,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钩,形成一个有韵律的曲线。
17. 横折竖折撇,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撇,形成一个流畅的曲线。
18. 横折竖折捺,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捺,形成一个流畅的曲线。
19. 横折竖折撇捺,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撇捺,形成一个连续的曲线。
20. 横折竖折竖,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竖,形成一个连续的曲线。
21. 横折竖折竖钩,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竖钩,形成一个有韵律的曲线。
22. 横折竖折竖折,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竖折,形成一个连续的曲线。
23. 横折竖折竖折钩,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竖折钩,形成一个有韵律的曲线。
24. 横折竖折竖折撇,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竖折撇,形成一个流畅的曲线。
25. 横折竖折竖折捺,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竖折捺,形成一个流畅的曲线。
26. 横折竖折竖折撇捺,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竖折撇捺,形成一个连续的曲线。
27. 横折竖折横,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横,形成一个连续的曲线。
28. 横折竖折横钩,先写横折,再接着写竖折横钩,形成一个有韵律的曲线。
初学隶书的基础笔画

初学隶书的基础笔画
1.横折钩:横向书写的一笔,向下弯曲形成钩状。
2. 竖钩:竖向书写的一笔,向右弯曲形成钩状。
3. 横钩:横向书写的一笔,向上弯曲形成钩状。
4. 捺:斜向书写的一笔,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方向书写。
5. 提:斜向书写的一笔,从右上角向左下角方向书写。
6. 捺折:结合了捺和横折钩的一笔,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方向书写并向下弯曲形成钩状。
7. 提折:结合了提和横折钩的一笔,从右上角向左下角方向书写并向下弯曲形成钩状。
8. 撇:斜向书写的一笔,从左下角向右上角方向书写。
9. 点:用笔尖轻触纸面形成的一点,通常用于结束一笔画。
- 1 -。
初学隶书的基础笔画

初学隶书的基础笔画
学习隶书,需要先掌握基础笔画。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隶书基础笔画:
1. 横:从左向右的一笔
2. 竖:从上向下的一笔
3. 撇:从左下向右上的一笔
4. 捺:从左上向右下的一笔
5. 点:用笔尖或笔尾轻轻点下,表示一个小点
6. 横钩:先写一个横,再在右边顺势勾出一个小弯钩
7. 横折:先写一个横,再在中间折下向下写一小笔
8. 横叉:先写一个横,再在中间交叉向下写两小笔
9. 竖钩:先写一个竖,再在右边顺势勾出一个小弯钩
10. 竖折:先写一个竖,再在中间折下向右写一小笔
以上这些基础笔画,都是学习隶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反复练习,逐渐掌握其规律和要领。
书法教程第八章硬笔隶书

第三节 硬笔隶书偏旁部首的写法
一、竖式左立类 3.第三组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硬笔隶书偏旁部首的写法
一、竖式左立类 4.第四组
本组总体上要注意偏旁部首的避让,将最后一笔向右上斜 写,为主体让出空间,整体宜窄不宜宽。 言字旁:点画近似横点卧于重心垂直线,第二笔向右上取仰势, 竖向笔画不宜挺直,要活写显生动,最后笔画向右上挑起,笔势 意连主体,如图8-30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二、横 1.短横
短横类似于横点,但比横点略长,比长横短。横画本欲右 行,须先向左入,逆锋入笔后转右行笔,中间略拱,至尾部提笔 慢行收笔,或钝或尖,如图8-11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二、横 2.长横
起笔逆入回行造“蚕头”状,中部拱起,至尾部按笔蓄势, 再起波造“燕尾”状。注意,一般情况下长横做主笔,举足轻重, 事关成败,长横在一个字中只出现一次,即所谓“燕不双飞”, 否则犯重复之忌,如图8-12所示。
Company Logo
第三节 硬笔隶书偏旁部首的写法
一、竖式左立类 3.第三组
豸字旁:头上一撇可写为短横,撇下三笔左右顺写,弧钩起于长 撇中部,最后两撇上略短下略长,并行向左下,整体保持直立而 不可歪斜,如图8-28所示。
子字旁:中间竖向笔画分为两笔,不可一笔写就,弧钩自然,不 可“躬身驼背”,横画改为挑画,向右上取势,如图8-29所示。
禾字旁:除头上一撇宜短而平、由左向右倒写外,其余与木字旁 写法相同,如图8-25所示。
米字旁:上面两点或对尾而写,或左右分尾而写,其余写法与木 字旁相同,如图8-26所示。
书法教程第八章硬笔隶书

第一节 隶书的特点
四、偏旁独立,体式均衡
隶书偏旁沿用篆书独立平稳的写法,既与其他结构单位 相迎揖让,又各自重心平稳,笔画处置安排匀称,体式均衡而不 欹斜。有些偏旁部首如草字头、竹字头、宝盖、春字头、四点底、 登字头、皿字底等,更是直接采用小篆的写法,笔画左右对称, 不偏不倚。例字如图8-4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一、点 5.相向点
逆锋起笔,左点向右下、右点向左下行笔,呈上分下合而 未合状;或写为圆点两个,与下一笔有机融合,起承转接自然流 畅,如图8-9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一、点 6.相背点
运笔遵循“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法则,左点逆锋起笔转 左下如写短撇,右点逆锋起笔转右下拖笔收尾,呈八字形左右分 张,如图8-10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二、横 1.短横
短横类似于横点,但比横点略长,比长横短。横画本欲右 行,须先向左入,逆锋入笔后转右行笔,中间略拱,至尾部提笔 慢行收笔,或钝或尖,如图8-11所示。
Company Logo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二、横 2.长横
起笔逆入回行造“蚕头”状,中部拱起,至尾部按笔蓄势, 再起波造“燕尾”状。注意,一般情况下长横做主笔,举足轻重, 事关成败,长横在一个字中只出现一次,即所谓“燕不双飞”, 否则犯重复之忌,如图8-12所示。
五、捺
第二节 硬笔隶书基本笔画的写法
捺画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和平捺的写法是:逆锋入笔 转左下运笔,在收笔处向左上回锋,呈一波三折之势,二者斜度 略有不同,如图8-15所示
9种隶书基本笔画教学,适合零基础入门

9种隶书基本笔画教学,适合零基础入门
隶书的出现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隶书字形庄重,略微宽扁,横长竖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的出现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从隶书开始,汉字的字体结构由线条转为笔画,接下来凤和老师就和大家一起体会隶书之妙。
一、平横
隶书中的横画有平横和波横,在书写时注意两种形态起笔均藏锋,行笔的时候是中锋,最后收笔的时候是回锋。
主笔横在后半段笔锋逐渐按下,然后提锋收笔,收笔出锋不宜太快。
副笔横取势平和,笔法变化不大,前轻后重,收笔略呈迟钝的尖势。
二、波横
波横比平横多了起笔和收笔上的顿按与飞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蚕头雁尾”。
三、竖
竖起笔多藏锋,笔势变化不大,中段有先按后提的运笔过程,但要始终保持中锋,笔锋运至末端轻驻或空回,收笔露锋部位类似楷书中的悬针竖和垂露竖。
四、回锋撇
向上藏锋轻按后回锋圆转向左下行笔,行至末端然后回转笔锋藏锋收笔,呈圆形或方形。
五、放锋撇
书写至尾部,向右上圆转回锋,到合适处向上或右上方出锋。
六、捺
藏锋圆转起笔,向左下回锋,再向右下中锋行笔,后端逐渐加重,边行边按,至尾端重按后轻收笔露尖。
七、上双点
上双点又叫左尖点和右尖点,左尖点的写法是藏锋起笔,向右上
转折回锋,重按向左下中锋行笔后提笔,露尖,右尖点写法刚好与左尖点反过来。
八、圆点
圆点写法起笔也是藏锋向上回锋折笔向右下行,然后再藏锋收笔。
九、横折
横折是横画和竖画的组合,转折处稍提起,调整笔锋后于远处入纸向下徐行。
隶书入门(基本笔法)

隶书入门(基本笔法)隶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法体,它源于篆书,经过简化、变化、美化而成。
隶书的特点是横平竖直,藏头护尾,波磔挑法,摆布分背,雁不双飞,蚕不双设,圆转方折,笔不作结。
隶书的笔法主要有三种:波势、横笔、竖笔。
波势是隶书的精髓,是指横画、撇画、捺画等带有蚕头燕尾的笔划。
横笔是指横画呈水平状,有平横和波横两种。
竖笔是指竖画呈垂直状,有中竖、弧竖、竖撇等形式。
一、隶书的历史发展二、隶书的基本知识三、隶书的基本技法四、隶书的经典碑帖五、隶书的临摹方法六、隶书的创作实例一、隶书的历史发展隶书萌芽于战国时期,在秦朝得到广泛运用。
在当时,隶书属于一种草体,即民间的手写体。
因为篆书书写速度太慢,为了对付大量公文,便产生了这种书写简单快速的书体。
后经过官方整理、正字、推行,也成为了官方正体。
关于隶书名称的来源有三种说法:1.隶,指徒隶,徒隶就是犯人、服罪的人。
小篆好看,但是书写速度不快,当时文件太多,所以命令徒隶帮忙书写。
为了加快书写速度,就产生了隶书。
2.隶书,指程邈创造的书体。
程邈,秦朝人,本是监狱的官吏,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秦始皇,关在云阳监狱中。
好在程邈擅长大篆,在监狱中创造了隶书,上书秦始皇,受到秦始皇嘉奖,被封为御史。
3.隶,指隶属于篆书。
隶,本义是附着。
所以,隶书是附属于小篆的一种书体,除了徒隶誊写,其他地方不用。
所谓隶定和隶变:隶定:是指在篆书变为隶书时,字的基本结构保持不变,惟独线条产生变化。
隶变:是指在篆书变为隶书时,字的基本结构产生了变化。
隶定和隶变都是为了适应手写体的需要而进行的简化和美化。
隶定例字:《乙瑛碑》¹ 中的“乙”字,《曹全碑》²中的“曹”字。
 乙字和曹字都保持了小篆的结构特点,在线条上进行了变化。
隶变例字:《乙瑛碑》¹ 中的“瑛”字,《曹全碑》²中的“全”字。
![瑛] ![全]瑛字和全字都改变了小篆的结构特点,进行了合并、分离、变形等处理。
隶书入门教程详解,初学者必看!

隶书入门教程详解,初学者必看!查看更多精彩内容隶变后的字,与篆书相比,就是具备了鲜明的点画持征。
笔法有方有圆,方圆并用。
下面,小编以明朗的笔迹演示,结合相对切实的例字,给大家详尽讲解隶书的基本写法。
掌握这些基本写法后,隶书的基础成就了一大步。
难得好教程,务必收藏好,或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一、横画横画是隶书中有特色的笔画。
往往以“横飞”为美。
隶书的横画有两种,一为平横,一为波横。
有方笔圆笔两种。
1.平横是指横呈水平状,一般逆锋起笔,折笔中锋运行,回锋收笔或露锋收笔。
平横有凸形、凹形和基本平形。
2.波横是波笔的一种,是指横画具有俯仰之态。
一般逆锋起笔,折笔重顿,形成蚕头,然后提笔运行,至收笔处顿挫出锋,形成燕尾。
亦有蚕头小燕尾大的现象。
波横一般要写得厚重圆润,蚕头、燕尾都要饱满,横中略向上弯。
二、竖画竖画在隶书中只是普通的一个笔画,这个笔画承篆成分较大,即多数为圆起圆收。
有些竖末端较尖,亦不属楷书悬针竖,而是写时自然收结。
隶书的竖一般均为逆锋起笔,中锋徐行,藏锋收笔。
竖画在隶书中有三种形式:中竖,向左弧竖,向右弧竖。
也有方笔,即逆锋起笔,向左上角切,折笔下行。
虽然竖画在隶书中不如波画有特色,但书写时同样不可轻视。
1.以坚代撇隶书中有一种情形值得注意,即以竖代撇现象较多。
主要表现在书写楷书戈钩的短撇上,如“或”第七笔,“威”第八笔,“咸“第八笔。
2.竖点隶书中的点大多是由竖充任的。
三、撇画撇画又称掠画,是仅次于波画的又一重要笔画,它在隶书中变化很多,除了长撇、弯撇,还适用十一些左旁的竖画(竖撇)。
隶书中的撇笔无论怎么变化,书写时均应起笔有力,沉着刚劲,忌轻飘。
1.长撇这是隶书中最基本的撇。
一般逆锋起笔,内右向左倾斜行笔,整体弧度不大,藏锋向上收笔,它与后来楷书的长撇基本类似。
2.弯撇这是隶书中常见的撇,胃比后弯如半月。
一般为逆锋起笔,或竖行—半向左下弯行,或直接弯行,弧度呈45°角。
3.竖撇这是一种将左旁竖画进行艺术美化的做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笔隶书入门作者:倪端一、钢笔隶书的点画钢笔隶书的写法和毛笔隶书基本相同,虽然线条瘦细劲挺,不象毛笔隶书那样有明显的粗细方圆变化,但精神气质却是一致的。
写时要用心体会,反复临习,才有收效。
(一)、点,篆书的点多为短横或短竖,不很明显。
隶书既兴,点画成形,虽比不上后来的楷行书之丰富多彩,却也多具变化,在整个隶书结字中起着重要作用。
与楷书相比,隶书的点形体较圆浑,出锋不锐,力量内含。
有人说隶书。
点如木楔。
看来是有其道理的。
如下图所示:三点水既不同于篆书,亦不同于楷书,三点聚拢,成左开右合之势,三点应与右部相呼应。
下四点应散开,长短参差,变化丰富。
八字点应成上合下开之势,左右展开,呼应相顾。
(二)、横,隶书作为汉字方块形状的奠基,在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的过程中,赋予了横画新的使命和特色。
隶书的横画,按其形体可分为平横和波磔横,如下图所示:隶书的横切记“雁不双飞”,即每字只应有一个重点的波磔横。
如年字上两横为平横,其笔势宜缩,末横为波磔横,其笔势应放。
道字因下部捺为主笔,捺磔,则上横只应用平横了。
(三)、竖,竖是仅次于横在方块汉字中频繁使用的笔画按其形体,隶书的竖可分为直竖和右弯竖两类,如下图所示:右弯竖多用于门字以及象门字这样以对称竖作为主笔的字中。
有时还出现类似门字的字中,如月,有,同,用,能、肃,膏等。
双人旁的竖笔亦用右弯竖,如德,往,役,征等字。
隶书的直竖用得较多,有悬针竖、垂露竖,平竖、圆竖四种,可细心体会,区别运用。
(四)、波挑,或叫掠,或称撇。
按其形体可分为斜,弯,直三种,如下图所示:斜波挑势较平,或叫平撇。
弯波挑势宜弯,先竖后挑。
直波挑几乎是竖笔带挑。
(五)、波磔,楷书称之为捺,其形体略如波磔横,但用法不同,按其作用,可分为平,斜两类。
如下图所示:平波磔多为一波三折,头部略高,向右部平出或稍下斜,多用于走部,走车部,之部、足部等字。
其势宜平,尾部夸张放开。
斜波碟使用较平波磔多,多用在人部、戈部等,其势应斜,上曲下弓,与所配之部应和谐呼应。
(六)、折,折画在隶书中一般起副笔作用,它斩钉截铁,干净利落,分为直折和斜折,如下图所示:直折多用于口、日,田,月等封闭结构,其势稍向内收拢,斜折多用于右耳部、子部等,其内折势比直折更加强烈。
(七)、钩隶书的钩大多用于副笔,与其它笔画相配合使用,其势较为圆转,应含蓄自然,如下图所示:(八)、挑,隶书的挑(或称提)多作副笔用,其形与斜横相同,其势斜而平,无什么特别之处。
如下图所示:二、钢笔隶书的结字掌握了隶书的点画特点之后,进一步则要研究隶书的结字规律,了解结字特点。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因字立形,各自成形,偏旁错落,形断意连,点画避就五个方面去分析:(一)、因字立形隶书的总体势为扁方形,以左右八分取势,波磔分明,舒展自然。
但并不是所有的隶书都必须写成扁的,也就象楷书所有的字并不都是方块形状一样。
汉字的笔画有多有少,要写得顺乎自然,就必然有长短大小的变化,这便是因字立形。
如汉摩崖《石门颂》中的颂、定、谷、受、以、更、铭、石因其笔画较少,加上波挑,波磔的夸张和变化,所以横势扁方特点较突出而鲜明。
如图所示。
但象书、晏、骂、事、阳、躬、隆、域等字,笔画较多,横画亦多,所以写得较窄而长,八分势不明显。
如图所示。
还有《石门颂》中的命,升等字,竖笔写得更长更夸张,有趣味性。
因字立形不只是《石门颂》古朴夸张之结字特点,而且是所有汉碑的结字特点之一。
如下图所示:(二)、各自成形隶书结字不但要求每个字的重心平稳,而且要求每一个字中的偏旁均能独立存在,而不欹斜。
这是由于它是从篆书独立偏旁演变而来的缘故。
如下图中的请,动、输、鲜、计、职、君、意等字,其上下左右偏旁都各自成形,而楷书则不具备这一特点。
一个字若上下左右都能独立成形,这样组合成一个字就要平稳了,这正是隶书的端庄、朴素、典雅的特点。
如下图所示:(三)、偏旁错落隶书的偏旁既能独自成形而又错落有致,丰富多变,给人挪移生动之感。
如《石门颂》中的者、必、义、节、截、毒、屈、空等字,错落变化,生动有趣。
如者字,将波挑断开,位置错开,这一移便增添了一份生气。
如必字,波挑和波磔对应交叉,三点随意点下,颇有趣味。
义字变异大,却不换原形,节字,缩上放下。
截字自然随意,毒字亦缩上放下,正斜映衬,令人爱之。
屈字上展下缩,左包之势显明。
空字将宝盖展开,完全盖尽,有篆书之意趣。
如下图所示:(四)、形断意连汉字每个字都是由点画的连续书写而成,因此,在书写时就产生运笔的笔势,点画与点画之间呼应相顾,血脉贯通。
隶书的点画呼应和楷书一样,画断而意连,似断还连,形断神连,虽没有象草书那样的牵丝,但精神意趣是紧密相连的。
笔画间毫不孤立,呼应相顾,配合默契。
所以,我们在临习隶书碑帖时,一定要注意笔势的往来,注意笔画间的呼应关系,做到形断意连,形神兼备。
如下图所示:(五)、点画避就要使每个字写得都具有不同的形态、活泼、生动、优美,就要讲究点画之间的避就关系,要主次分明,轻重有别,隶书中点画避就有较多表现,有的收敛,有的放纵,各有意趣;你让一点,我进一点,穿插呼应,配合密切。
如下图的道字,上部首字收敛,下部的走车放开,用波磔表现,修长而舒展。
至字,上小下大,下部的土字,第一横收用短平横,第二横放用波磔横。
其字,上大下小,第二横长而下部点宜缩,子字竖弯向左伸展而横收敛,则字左下而右上,上下错开,而趣味生焉。
清字三点水敛而靠左上,以让右部之青字。
功字左部之工字缩以让右部之力字。
拾字提手旁让右部之合字。
(六)、变化生新隶书结字又善用笔画的增减和字形的变异来变化,结字奇特,耐人寻味。
如下图朔字变两点为横。
直字上下断开,中下部用点相连,罔字左右变为对应直画,垂字省上—横,下部变为山字,其字上部多加一竖画,年字中间变化为—横一点。
在字省去左竖。
师字省去左上一撇,右上又多加一点。
弘字右部变厶为口。
原字上部多加一点。
三、写好钢笔隶书应注意的问题隶书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美化装饰特点.是次于行书的常用书体,特别是钢笔隶书,平直中有变化,风格多样,千姿百态,为广大青少年朋友所喜爱。
学习钢笔隶书,除了认真临池,反复读帖外,还应从整体上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八分取势。
隶书的最大特点是取横势,左右舒展,“八分”取势,所以又称为“八分书”。
在书写时,首先要设计好扁方格,为“八分”取势创造好条件。
写时要注意基本笔画的“平”,且平中略有斜势,修长而舒展,飘逸而流美。
不要过于拘束,取势要宽,收放自如。
如下图所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隶字都取横势,亦有取纵势的,临帖时,应该区别对待.处理恰当。
如下图所示:(二)、主次分明。
每个字都有主笔和副笔,练习时一定要处理好主次关系,重点要突出,主次应分明。
常言道:“蚕无二头,雁不双飞”。
即每个字中只能夸张主笔,写成蚕头雁(或称磔)尾,其次的横画要写成不带波磔的平横。
如图所示:(三)、辨析文字。
汉碑中有许多字通过简省、挪移、异化、繁写等方法表现,和我们今天通用的简化字有较大差距。
这也正是汉碑之所长,变化丰富,千姿百态。
我们在临帖习字时,一方面要认真辨认分析,集字或创作时,不要用错。
如下图的:灵、定、泽、谷、其、秦、以、路、永、年、渊、源、尾、空、导(同道)、毒、霜、截、苗、者、知、执、深、议、凉、原、本、勒、必、节等字。
四、学习钢笔隶书的最佳典范——《石门颂》临习指要汉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数量之大,风格之多,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每通碑皆有每通碑之风格面目,“各出一奇,莫有同者”。
学习钢笔隶书究竟以哪一种汉碑为范本?有人主张先学遒丽平正的《乙瑛碑》,有人却先学朴拙方俊的《张迁碑》,又有人喜欢习飘扬雅逸的《曹全碑》,各有道理。
其实,通通汉碑都精彩,要我说,从钢笔书法的工具和特点出发,以瘦劲奇放的《石门颂》为隶书入门的最佳典范为好。
因为《石门颂》用笔细劲,结字多变,平正中又具变化,以骨气和韵味兼长,适合用钢笔来表现。
(一)、《石门颂》总体风格简析《石门颂》为东汉刻石中的一支奇葩,它自然、奔放、朴拙、雄强、清新。
为汉碑中之神品,历来为书法金石家所赞赏,被称为“隶中之草”。
罗复堪诗云:“高超奇逸石门颂,胆怯何由敢问津,合与孟初称草隶,苦心力学莫因循。
”杨守敬称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
”《石门颂》集各种书体之优点,有篆书的笔法,隶书的结体,行书的意态,草书的趣味。
学写《石门颂》,既要把握其用笔中锋,纤细而有力度,平正朴拙之风格,更不可乎视其平中寓奇,变化夸张之特点,要由平入奇、由巧渐拙,努力寻求其开阔纵放,飘逸新奇,健劲姿肆的不凡境界。
(二)、《石门颂》用笔分析《石门颂》在崖壁上书写镌刻,形成了奇特的遒古婉蜒的笔法,这是大自然所赋予的美。
它虽为摩崖碑刻,却较少森严肃穆的庙堂气象,而多了些迭宕野逸的山林之趣。
其用笔多沉厚,圆入圆出,多用中锋,含而不露,颇类秦篆,圆劲而纵放,飘逸而多恣。
《石门颂》多系一分笔书成,善用锋尖,提笔运行,因而笔画极为细劲,但由于善于藏头护尾,却不显单薄,颇有沉厚之意。
.用钢笔临写《石门颂》,用笔取其细劲易,得其沉厚难,要善于藏锋回笔,注意轻重提按的处理。
要写得有金石趣味,则可加入少许颤笔。
如下图所示:(三)、《石门颂》结字分析《石门颂》结字的特点在稳衡中极尽变化之能事,以“险”取胜。
因字立形,或取横宽之势,或显纵长之姿,率意天真,妙趣天成。
内敛外放,险中取平,正中寓斜,欹中取平,变化多端,耐人寻味。
叉通这笔画的挪移和增减,使字形更加美妙奇特,令人耳目一新。
有的竖画垂下特长,如汉简之率意而为,夸张大胆,令人叹绝。
用钢笔临此碑,要注意其结字之丰富多变,或横或纵,或收或放,要因字成形,取其自然之美,先求形准力至尖端,中宫收紧,四面如意。
如下图所示: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