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刘亚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1787年宪法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2)理解美国的民主共和制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使学生体会历史就存在于现实之中。
(2)通过设置1787年制宪会议的情境,使学生对当时制宪过程中的争议和讨论有所了解。
(3)通过宪法文本材料的阅读加深学生对宪法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和感受开国精英们的政治智慧和宪政精神。
(2)认识民主政治历程的艰辛。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评价;教学难点:1787年宪法如何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的【教学流程】一、时事导入(“自由斗士”曼德拉逝世。
)前南非总统曼德拉于12于5日走完了他极不寻常的人生历程,享年95岁,世界为之痛哭,对他的赞扬之词来自全球的每一个地方,也许只有那首歌中能描绘出老人的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自由是他毕生的追求和信仰。
那么今天,在缅怀这位伟人的同时,我们也要讲一个有关自由的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00年前的美国,看一看美国人是怎样企求自由、捍卫自由的。
二、切入正题(穿越时空)展示图片:英国在北美的扩张。
美国的前身是什么?英国在北美建立的十三个殖民地,面对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国人民进行了什么重大活动?独立战争独立后美国人民获得了自由,美国政府却又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新问题。
【探究一】:1、新生美国遇到了哪些无法解决的难题呢?贸易、债务、安全问题。
2、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由于体制问题,什么体制呢?邦联体制这种体制的最大特点是:权力分散在地方各州,邦联只是各主权州的松散联盟,中央政府权力十分有限。
3、要解决以上问题,当时最迫切的要求是什么?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加强中央权力制定宪法。
【历史现场】制宪会议1787年5月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进展很不顺,代表们有迟到的、早退的、还有拒绝签字的,每天都在无休止的争吵中度过。
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

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1787年宪法强调加强国家权利,又在权利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希望大家喜欢!1787年美国宪法教案(一)【课标要求】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学科指导意见】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原则及其作用;知道联邦制的权力结构;理解美国的总统制;比较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感受1787年宪法中的“制约与平衡”原则这一人类政治智慧。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联邦政府权力的分配结构,理解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评价1787年宪法,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分析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目的和内容。
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联邦政府的权力分配和构建相应的结构示意图。
3.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美国宪法的特点并对美国1787年宪法进行评价。
4.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图表的设计,探究美国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人结合本国实际,自我创新的结果,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精华。
2.要辨证全面地分析1787年宪法,结合时代背景用历史主义的态度评价具体的事物,对事物的评价不可苛求。
3.英国的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均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均对本国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要认识到民主政治的多样性和各自的独特性,能学会为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汲取精华,去其糟粕。
【学情分析】本课涉及1787年宪法的内容、原则、作用,还涉及总统制、邦联制、联邦制、共和制等政治概念,由于学生缺乏系统的世界近现代史的知识体系和相关的政治学科知识,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优秀教学案例

3.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促进学生对宪法全面深入的理解。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宪法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等。
2.强调宪法在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
在讲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时,我以三个分支的政府架构、人民权利保障以及联邦与州之间的权力分配为主线,条理清晰地阐述宪法的核心要素。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我还设计了互动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宪法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我通过分析美国宪法对后世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宪法在维护国家稳定、保障人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总结环节,我强调宪法精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3.总结宪法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宪法论文,深入分析宪法的某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进一步了解美国宪法的历史背景和制定过程。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反馈意见,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整个教学案例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理解宪法的基础上,认识到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培养尊重和维护宪法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和主要内容,掌握宪法的基本框架和原则。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如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的政治状况、制宪会议的召开等。
2.详细讲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如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民主选举等,并通过举例说明这些原则在实际政治运作中的应用。
3.分析美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包括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等。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解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美国宪法中分权制衡原则的短文,要求结合实际政治生活,分析分权制衡在美国政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字数:800字)
2.选择一道以下题目进行论述:
a.美国宪法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及其意义
b.美国宪法在世界政治制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背景、制定过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美国宪法中的分权制衡机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美国宪法在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方面的具体实践,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3.学习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但在深入挖掘宪法内涵、联系实际问题上,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4.兴趣与动机:学生对美国历史、政治制度等方面有一定兴趣,但部分学生对法治建设、宪法知识等内容可能缺乏热情,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美国宪法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有所了解,但可能存在认识片面、理解肤浅的情况。
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

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教案标题:美国1787年宪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美国1787年宪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结构。
3. 分析宪法对美国政府和公民权利的影响。
4. 探讨宪法对其他国家和全球民主的影响。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解释宪法制定的原因和目的。
2. 展示一张美国1787年宪法的图片或相关文本,激发学生的兴趣。
知识讲解:3. 解释宪法的定义和作用,强调宪法作为国家制度的基石和法律文本的重要性。
4. 介绍宪法起草和制定的历史背景,包括独立战争后的混乱和弱联邦政府的局限性。
5. 解释宪法的基本原则,如分权制衡、人民主权、法治和个人权利保护等。
分析宪法结构:6. 分析宪法的结构,包括宪法的前言、七个主要条款(称为“章程”)和修正案。
7. 解释宪法的章程,如国会权力、行政权力、司法权力、州权力、修正案等。
宪法的影响:8. 探讨宪法对美国政府的影响,如建立三权分立制度、确立总统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等。
9. 分析宪法对美国公民权利的影响,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个人隐私等。
10. 讨论宪法对其他国家和全球民主的影响,如启发其他国家制定宪法、推动全球人权保护等。
活动与讨论:11. 分组活动: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宪法修正案进行研究和展示。
1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宪法在当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和挑战。
总结与评估:13. 总结宪法的重要内容和影响。
14. 以小组展示、讨论和个人写作等形式进行评估,考察学生对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延伸活动:15.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其他国家的宪法,比较宪法之间的异同。
16.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深入探讨宪法的相关话题。
教案评估标准:1. 学生能够简洁准确地解释美国1787年宪法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宪法的基本原则和结构。
3. 学生能够分析宪法对美国政府和公民权利的影响。
4. 学生能够探讨宪法对其他国家和全球民主的影响。
7.2美国1787年宪法(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课程标准: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利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导入:师:布什和克里两个要竞选这个美国总统也挺辛苦的。
要筹集资金,开动员会,与媒体建立联系,招募律师、法学家以应对选举中出现的问题,要到处演讲拉选票,有时候选民还不买帐,可以说是吵吵闹闹,一方唱罢一方又粉墨登场,而通过上一节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学习,我们知道,英国首相是怎样产生的?是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的首领直接成为首相,比较美国总统的竞争,可以说首相来得轻松些,为什么美国的政治制度这么别具一格呢?让我们一起通过今天的学习从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22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
【板书】第二课美国1787年宪法新课:一、年轻美国的窘境【板书】一、年轻美国的窘境1、邦联制的确立(1)确立:1871年,《邦联条列》(2)规定:独立后的美国是个松散联盟,即邦联,邦联议会为协调机关,无实权2、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内外交困 P123师:从初中历史我们知道,从17世纪起英国就在北美进行殖民扩张,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这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反抗,于是1775年北美13州的人民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独立战争。
1781年,美国终于打败英国殖民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那么独立初期的美国社会其基本状况如何呢?师:1781年,第二届大陆会议制定并实施了《邦联条例》。
按照其原则和规定,独立后的美国是一个由13个州结成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
邦联议会只是各州的一个协调机关,几乎没有实权。
这种政治体制,使刚刚独立的美国很快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美国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邦联政府软弱无力,因此使独立后的十三个州处于内外交困的情况之下。
师:在对外贸易上,各国特别是英国的商品大量涌进美国市场,严重威胁了美国工业的发展。
高中历史《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教师:这表达了美国宪法的什么特点?学生:制约与平衡原则。
教师:美国宪法采用制约与平衡原则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保证人民的权力。
教师:所以三权分立原则和制约与平衡原则表达了美国民主的什么精神?学生:表达了集体对个人的尊重。
【设计意图】用图示法可以清晰的揭示三权之间的关系,表达美国宪法制约与平衡的特点。
而且美国宪法采用制约与平衡原则的原因就是防止集权会危害人民的人权,从而表达集体对个人的尊重。
教师:三权的具体构成是怎样的呢?学生:最高立法权归国会,最高行政权归总统,同时总统还是海路空三军总司令,最高司法权归最高法院。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选举产生,每州两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众议员按每州人口比例分配,任期两年。
总统掌握行政权,由联邦各行政机构组成,类似于我国的外交部、财政部、公安部、人事部等,各部部长由总统任命。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最多连任两届。
司法权由最高法院和各专门法院〔破产法庭、税务法庭、国际贸易法庭〕掌握,最高法院由9名最高大法官组成,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任命,国会批准,终身制。
教师:在决定各州在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人数时,各州间的争议非常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对矛盾,一对是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大州由于人口多经济实力强,所以他们希望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人数都按人口比例来算,这样一来人口少得小州自然不会同意,经过不断的协商,最后决定参议院人数大小州一样,每州两名,众议院人数按州的人口比例来算。
大州并没有凭着自己的优势恃强凌弱,而是在尊重小州利益的前提下,与小州平等协商,达成一致。
这表达了美国民主的什么精神?学生:大州与小州间的相互尊重,特别是大州对小州的尊重。
教师:另一对是南方州与北方州之间的矛盾,南方州主要是种植园州,他们拥有大量的黑人奴隶,所以他们希望黑人奴隶也按白人来算,这样他们在众议院的人数就会更多,如果这样的话,以工业为主的北方州当然不同意了,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白人,只有极少数黑人,把黑人算进人口总数当然对他们不利。
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1787年宪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搜集资料、探究学习、发现问题、交流合作等方式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课堂上师生的合作探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新课教学。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据美国从邦联体制到联邦体制的演进过程等基本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的、客观的看待事物,正确对待历史发展进程。
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2、难点:理解分权制衡的政治艺术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5分钟)通过“大风吹”的游戏调节新老师和同学们的之间的氛围,并通过游戏发掘活跃的同学来朗诵华盛顿的演讲词,进而导入新课二、新知探究(8分钟)探究一:宪法制定的背景展示两组材料:材料1:“是的,没有钱支付津贴,没有钱维持军队。
邦联条例对地方权益百般维护,各州不愿建立一个强大到能向债权人和军人偿还债务的中央政府……不要打开内战的闸门,把我们的国家淹没在血泊之中。
”--- 1783年华盛顿对军队的演讲材料2 邦联政府无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把希望寄托于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身上:请您做这个辽阔大陆的君主。
华盛顿斥责说:这会给我们浴血换来的自由重新戴上君主专制的枷锁。
引导学生根据书本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美国成立初期的面临的各项问题,得出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邦联制下的美国面临一系列问题。
探究二:邦联制和联邦制通过举例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体制的区别。
三、重点深化(15分钟)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此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播放美国宪法的小视频,引导学生总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现的民主制和三权分立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1787年宪法
【教学目标】
结合美国独立之初的形势,了解1787年宪法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积极作用;
结合1787年宪法的具体内容,理解其“制约与平衡”的本质。
通过对1787年宪法实效的了解,体会它在推动美国走向强大的作用。
【教学重点】
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四幅图片展示:从这几幅图片看,美国人应该很喜欢自家的国旗,但同时他们又承认烧自家的国旗是合法的。
烧国旗是表达言论自由的一种方式。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自由和国旗之间,美国人选择了自由。
这就是崇尚自由的美国民族。
为了自由,他们艰辛地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起年轻的美国,但要建立一个怎样的政府才能彻底保障这种自由呢,当时人们展开了争论。
但最终这一思想占到了主导地位。
托马斯.潘恩: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设问1: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当时的美国建立了一个怎样的政府?
(结合教材第一目,年轻美国的窘境)
设问2:这样的政府给美国的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
中央无权制定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中央无钱偿还巨额的外债和国债
中央无权保留军队,国家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要从哪里下手?
制定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来摆脱窘境,建立强大的美国。
1787年制宪会议召开,其成果就包括一章序言,七条正文。
经过116天,时间长,而且开会过程中充满争吵,原先的决议很多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大家都忧心忡忡。
华盛顿作为会议的主持者,默默坐着,只能每天祈祷,希望制宪会议能顺利进行。
为什么会议会充满争吵呢?结合教材P123插图,观察各州代表州的具体位置或大小
争吵一:
弗吉尼亚的麦迪逊主张:中央政府应该对地方行使绝对的控制权,这样才会实现国家政权的稳定,建立更好的秩序和各州之间的关系和谐。
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利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受到特别的限制,因为愈是远离被统治者的政府愈有可能滥
用职权,耍阴谋诡计,陷入腐化堕落的地步。
【美】詹姆斯.罗伯逊争吵二:
在最棘手的国会议员分配问题上
弗吉尼亚州代表说,“这是权力争夺,不是争取自由。
小州在国会里的权利一定小于大州,尽管各州人民享有同样的自由。
”
特拉华州的代表在辩论中对大州代表吼道,
“先生们!要是你们想压制小州,你们就会毁掉邦联。
”
争吵三:
宾夕法尼亚州的代表愤怒地宣称:奴隶制是邪恶的制度,给蓄奴州带来了巨大的悲哀和贫困.应该禁止输入奴隶.
南卡罗来纳代表辩护道:有史以来,总一半人是奴隶。
如果废除奴隶制,我们就退出邦联.
有人认为,奴隶是个人财产,在按人口比例决定议员人数时,不该算在人口中;
另一些代表表示,奴隶也是人,应该被算在内。
根据各方利益代表的争吵,分析各个争吵的焦点是什么?
争吵一:要不要加强中央权力,如果加强中央权力,加强到什么程度。
争吵二:大州与小州在国会代表名额上如何分配
争吵三:要不要废除奴隶制度,奴隶算不算人
设问3:制宪会议中发生的以上争论围绕着哪些矛盾?(结合教材第二目: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
中央和地方(是否要加强中央权力,如果加强中央权力,如何防止其侵夺地方权力,或者演化为专制)
大州和小州(如何防止在国会议员分配上,防止大州欺压小州)
南方与北方(如果坚持废除奴隶制,会不会导致国家分裂)
设问4:宪法是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些矛盾的?(讨论2分钟)
中央与地方:加强中央权力,同时实行三权分立来限制中央的权力。
兼顾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
如何加强中央权力的?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力归中央。
具体的一些权力,针对解决年轻美国的窘境。
中央拿走权力以外的权力,剩下的都是地方的,比如教育。
这就是美国联邦制。
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则体现三权分立原则,来限制中央的权力。
三权分别归不同的部门,同时三权之间又是相互制衡的,具体是如何制衡的?自己动手画出(2分钟),之后在黑板上,由其他同学补充,或者我来补充。
为了进一步防止专制,美国还采取了共和制度: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手中或公职人员书中的政权组织形式。
总统和国会的产生途径,总统对选民负责而不是对国会。
特殊之处在于最高法院大法官是终身任职的。
大州和小州
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院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南方和北方
保留奴隶制,把五个黑人折合为三个白人计算人口
总结:宪法最后的成功制定可以说是妥协的艺术成果,尽管制宪过程中充满争吵,但最后都能兼顾到对方的利益,做出部分让步,才有了后来制宪会议的成功,1787年宪法。
设问4:我看1787?
你是如何看待这部宪法的?
两个方面,但其积极影响才是主要的
过渡:但宪法的制定,最终判定其成功与否,我们还得用事实说话
视频(从“邦联”到“联邦”,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宪法颁布后,使得美国摆脱了建国初的窘境,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小结:两百多年过去了,美国的宪法也经历了多次修改,但1787年宪法的原文只字都未改变,只是再原文的下面添加了许多修正案。
宪法必须不断完善,才能跟上美国的现实,也是这部贴合美国现实的宪法成为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共同契约,不可违背。
再回到“美国国旗可以烧”这一例子,学习了宪法后,你能谈谈对这一案子的感触吗?
宪法在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不可超越
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对自由的保障等等
板书设计
一、背景
窘境
二、宪法之本
联邦制:保持统一,便于发展
三权分立: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保障民主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平衡利益:缓解矛盾,维持稳定
三、宪法之效
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