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合集下载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一、复合材料的概念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成,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经过一定的工艺方法制成一种新型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玻璃钢、碳纤维、芳纶纤维等。

二、复合材料成型工艺1.手工层叠法手工层叠法是最基本的复合材料成型方法,通常用于制作小批量产品。

该方法需要将预先剪裁好的纤维与树脂依次层叠,再通过压力和温度进行固化。

2.真空吸塑法真空吸塑法是将预先剪裁好的纤维与树脂放置在模具内,然后通过抽气将模具内外产生压差,使树脂浸润纤维,并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固化。

3.自动化层叠法自动化层叠法是利用机器自动完成纤维和树脂的层叠,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注塑成型法注塑成型法是将树脂加热至熔点后注入模具中,再通过高压将树脂注入纤维中,最后在高温下固化成型。

5.压缩成型法压缩成型法是将预先剪裁好的纤维和树脂放置在模具内,再通过压力将其压实,并在高温下进行固化。

三、复合材料的应用1.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如飞机机身、翼面等部件都采用了复合材料制造。

2.汽车工业汽车工业也是复合材料的重要应用领域。

复合材料可以减轻汽车自重,提高汽车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3.建筑领域建筑领域也开始采用复合材料作为建筑结构材料,如玻璃钢屋面、墙板等。

4.体育器材体育器材如高尔夫球棒、网球拍等也采用了碳纤维等复合材料制造,提高了器材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5.医疗领域复合材料在医疗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人工关节、牙科修复等。

四、复合材料的优缺点1.优点:(1)轻质高强:比同体积的钢材强度高5-10倍,比重只有铝的1/4。

(2)耐腐蚀:不易受化学物质侵蚀。

(3)设计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各种形状和尺寸。

2.缺点:(1)制造成本较高:制造过程需要较高的技术和设备投入。

(2)易受损伤:复合材料容易产生微裂纹,一旦受到外力撞击,就会导致破坏。

五、结语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大全及说明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大全及说明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大全及说明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材料,其具有优异的性能和特点,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是制造复合材料制品的关键环节之一,不同的复合材料需要采用不同的成型工艺。

1.手工层压法:将预先切割好的复合材料层压,通过手工操作来制作各种复材制品。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和复杂形状的制品,但效率相对较低。

2.沉积法:将复合材料纤维按一定角度布置在模具中,然后通过注塑或浸渍等方式将树脂混合物或熔融金属填充至模具中,经固化或冷却后取出制成复材制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中等规模的制品,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

3.拉毛法:将纤维与树脂分别放置在两个模具中,然后通过拉拔的方法,使纤维与树脂相结合,形成复材制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纤维增强塑料制品。

4.自动层压法:将预先切割好的复合材料通过自动层压机进行层压,该机器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复合材料的层压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5.真空吸气层压法:将纤维和树脂依次放置在模具中,然后通过抽气装置产生真空环境,使纤维和树脂充分接触并固化,最终得到复材制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大型复材制品,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6.热压成型法:将预先切割好的纤维和树脂放置在模具中,然后通过加热和压力使树脂固化,最终形成复材制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较薄的复材板材。

7.包覆成型法:将纤维和树脂分别涂抹在模具表面上,然后通过挤压或滚压的方法,使纤维和树脂充分接触,形成复材制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大型、复杂形状的复材制品。

8.精密成型法:通过机械或人工辅助来对复合材料进行定位、定厚、定形,然后进行固化,最终得到产品。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高精度和高质量的复材制品。

除了上述的成型工艺,还有一些特殊的成型工艺,如搅拌铸造法、注塑法、喷涂法、压铸法等,它们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满足不同行业对复材制品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复材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复合材料是指由两种或以上组分构成的材料,通过合理的配比和加工工艺,在性质上综合体现出超过单一组分材料的优良性能,具有较好的力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能等特点。

常见的复合材料有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

手工层叠成型是最早应用的成型工艺之一,适用于一些特殊形状的复合材料构件的制作。

这种成型工艺的原理是将预浸料层叠在一起,然后经过压力和温度处理使其固化成形。

虽然这种成型工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其生产效率低,工艺控制和质量控制困难。

注塑是一种常用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其原理是将预制的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熔融混合,通过模具将混合物注入至需要的形状中,然后冷却固化。

挤出是一种制备复合材料的连续成型工艺,适用于纤维增强材料含量较高的构件的制备。

其原理是将纤维和树脂混合物挤出成型,通过模具成形后冷却固化。

这种成型工艺能够快速制备大批量的复合材料构件,成本相对较低。

压制是一种常见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适用于制备高精度、大尺寸的构件。

其原理是将预制的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层叠放置在模具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压制成型,然后冷却固化。

压制工艺对模具的要求较高,但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品质量。

浸渍是将纤维增强材料浸透在树脂中,然后通过挤压或真空吸取等方式使其充分饱和,然后进行固化成型的工艺。

这种成型工艺适用于复杂形状、大尺寸的构件制备,但对工艺环境要求较高。

自动层叠成型是一种用于制备大型、高强度和高精度的复合材料构件的成型工艺。

其原理是通过自动层叠机械将纤维增强材料与树脂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层叠,并进行热压成型。

该工艺可以实现连续、高效的生产,但对设备的要求较高。

综上所述,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多样,选择合适的成型工艺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成品率和质量。

不同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在应用领域、成本、工艺控制等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基础和条件。

随着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宽,复合材料工业得到迅速发镇,其老的成型工艺日臻完善,新的成型方法不断涌现,目前聚合物基符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已有20多种,并成功地用于工业生产,如:(1)手糊成型工艺--湿法铺层成型法;(2)喷射成型工艺;(3)树脂传递模塑成型技术(RTM技术);(4)袋压法(压力袋法)成型;(5)真空袋压成型;(6)热压罐成型技术;(7)液压釜法成型技术;(8)热膨胀模塑法成型技术;(9)夹层结构成型技术;(10)模压料生产工艺;(11)ZMC模压料注射技术;(12)模压成型工艺;(13)层合板生产技术;(14)卷制管成型技术;(15)纤维缠绕制品成型技术;(16)连续制板生产工艺;(17)浇铸成型技术;(18)拉挤成型工艺;(19)连续缠绕制管工艺;(20)编织复合材料制造技术;(21)热塑性片状模塑料制造技术及冷模冲压成型工艺;(22)注射成型工艺;(23)挤出成型工艺;(24)离心浇铸制管成型工艺;(25)其它成型技术。

视所选用的树脂基体材料的不同,上述方法分别适用于热固性和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生产,有些工艺两者都适用。

复合材料制品成型工艺特点:与其它材料加工工艺相比,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具有如下特点:(1)材料制造与制品成型同时完成一般情况下,复合材料的生产过程,也就是制品的成型过程。

材料的性能必须根据制品的使用要求进行设计,因此在造反材料、设计配比、确定纤维铺层和成型方法时,都必须满足制品的物化性能、结构形状和外观质量要求等。

(2)制品成型比较简便一般热固性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成型前是流动液体,增强材料是柔软纤维或织物,因此,用这些材料生产复合材料制品,所需工序及设备要比其它材料简单的多,对于某些制品仅需一套模具便能生产。

一、接触低压成型工艺接触低压成型工艺的特点是以手工铺放增强材料,浸清树脂,或用简单的工具辅助铺放增强材料和树脂。

接触低压成型工艺的另一特点,是成型过程中不需要施加成型压力(接触成型),或者只施加较低成型压力(接触成型后施加0.01~0.7MPa压力,最大压力不超过2.0MPa)。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过程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过程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过程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该工艺通过将不同材料进行层叠组合,然后加热和压缩,使之形成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制品。

下面将介绍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的过程。

第一步:预处理在进行复合材料模压成型之前,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预处理。

一般来说,原材料包括树脂基体以及增强材料,如碳纤维、玻璃纤维等。

在预处理阶段,要确保原材料的表面清洁,去除杂质和水分,以保证最终制品的质量。

第二步:层叠组合在预处理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将树脂基体和增强材料进行层叠组合。

通常采用的方式是交替叠放树脂基体和增强材料,以增强材料为主,树脂基体为粘合剂。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制品的强度和硬度。

第三步:放入模具层叠组合完成后,将其放入事先设计好的模具中。

模具的形状和尺寸应与最终产品保持一致。

模具的表面通常需要做防粘处理,以便后续脱模。

第四步:加热放入模具后,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原材料变软熔化并充分流动。

加热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原材料的种类和厚度来确定,以确保完全固化。

第五步:压缩在原材料充分加热后,施加高压力,将原材料与模具内壁充分接触,使其形成预定形状。

压力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也需要经过精确控制,以防止产生气泡或松动现象。

第六步:冷却经过加热和压缩后,复合材料开始冷却固化。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模具的压力不变,直至完全固化为止。

冷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原材料的性质和厚度。

第七步:脱模当复合材料完全固化后,打开模具,将制成的复合材料制品取出。

在脱模的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以避免损坏制品表面或内部结构。

通过以上步骤,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完成。

这种工艺具有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制品质量高等优点,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复合材料制品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复合材料第五章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复合材料第五章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44
6. 拉挤成型工艺
拉挤成型工艺中,首先将浸渍过树脂 胶液的连续纤维束或带状织物在牵引装置 作用下通过成型模而定型;
45
其次,在模中或固化炉中固化,制成具有 特定横截面形状和长度不受限制的复合材料, 如管材、棒材、槽型材、工字型材、方型材 等。
46
一般情况下,只将预制品在成型模中加热到 预固化的程度,最后固化是在加热箱中完成的。
60
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包括加料、熔化、混合、 注射、冷却硬化和脱模等步骤。
加工热固性树脂时,一般是将温度较低的树 脂体系(防止物料在进入模具之前发生固化)与短 纤维混合均匀后注射到模具,然后再加热模具使 其固化成型。
61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熔体混合物的流动 会使纤维在树脂基体中的分布有一定的各向 异性。
层压成型工艺的缺点是只能生产板材, 且产品的尺寸大小受设备的限制。
24
4.喷射成型工艺
将分别混有促进剂和引发剂的不饱和聚 酯树脂从喷枪两侧(或在喷枪内混合)喷 出,同时将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用切割机切 断并由喷枪中心喷出,与树脂一起均匀沉 积到模具上。
25
当不饱和聚酯树脂与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混合沉积到一定厚度时,用手辊滚压,使纤 维浸透树脂、压实并除去气泡,最后固化成 制品。
35
纤维缠绕方式和角度可以通过机械传动或计 算机控制。
缠绕达到要求厚度后,根据所选用的树脂类 型,在室温或加热箱内固化、脱模便得到复合材 料制品。
36
利用纤维缠绕工艺制造压力容器时, 一般要求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 容易被树脂浸润,纤维纱的张力均匀以 及缠绕时不起毛、不断头等。
37
另外,在缠绕的时候,所使用的芯模应 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成型加工过 程中各种载荷(缠绕张力、固化时的热应力、 自重等),满足制品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以 及容易与固化制品分离等。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与应用研究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与应用研究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与应用研究在当今的材料科学领域,复合材料以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其性能往往优于单一材料。

而复合材料的性能不仅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质,还与成型工艺密切相关。

本文将对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及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一、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1、手糊成型工艺手糊成型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它是在模具上涂刷脱模剂,然后将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等)铺放在模具上,再用刷子或喷枪将树脂均匀地涂覆在增强材料上,使其浸润,最后通过固化得到复合材料制品。

手糊成型工艺的优点是设备简单、投资少、能生产大型制品;缺点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

2、喷射成型工艺喷射成型是将树脂和短切纤维通过喷枪同时喷射到模具上,然后压实、固化得到复合材料制品。

这种工艺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操作,但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制品的力学性能不如手糊成型的制品。

3、模压成型工艺模压成型是将预浸料(树脂浸渍过的增强材料)放入模具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固化成型。

模压成型工艺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尺寸精度高,但模具成本较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4、缠绕成型工艺缠绕成型是将连续的纤维或带材通过缠绕机缠绕在芯模上,然后经过固化得到复合材料制品。

缠绕成型可以实现等强度设计,制品的强度高,但设备复杂,只适合生产圆柱形或球形等回转体制品。

5、拉挤成型工艺拉挤成型是将连续的纤维通过树脂浸渍槽,然后在牵引机的作用下通过加热模具固化成型。

拉挤成型工艺生产效率高、产品性能好,但只能生产截面形状不变的制品。

6、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RTM 成型是将树脂注入闭合模具中,浸润预先放置在模具中的增强材料,然后固化成型。

RTM 成型工艺可以生产复杂形状的制品,纤维含量高,产品质量好,但模具设计和制造较为复杂。

二、复合材料的应用1、航空航天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由于其轻质、高强、耐高温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卫星、火箭等飞行器的结构件中。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

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应用引言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对于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其应用。

成型工艺1. 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复合材料,其成型工艺有以下几个步骤:1.原材料准备–碳纤维布预浸树脂–模具2.布料叠层–将预浸树脂的碳纤维布按照设计要求叠加在一起3.真空吸气–将叠层的碳纤维布放置在真空袋内–利用真空泵抽取袋内空气,将袋与布料牢固贴合4.热固化–将真空吸气后的碳纤维布置于热压机中进行热固化–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树脂固化和纤维之间形成牢固的结合2.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是另一种常用的复合材料,其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玻璃纤维制备–将原始玻璃熔融并通过喷丝机进行拉伸成细长纤维2.纤维增强–将玻璃纤维与树脂混合物浸渍,使纤维饱和3.成型–将纤维增强的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利用压力或真空将复合材料与模具表面充分接触4.固化–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下,树脂固化并与玻璃纤维形成牢固结合应用领域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航空航天业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轻量化和高强度的特性,使其成为航空器结构中的关键材料。

例如,飞机机翼、机身和尾翼等部件都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以提高飞行性能和燃油效率。

2. 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使用复合材料,汽车的整体重量可以降低,燃油效率可以提高。

此外,复合材料还能提供更好的碰撞安全性能和外观设计自由度。

3. 建筑业复合材料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欢迎。

由于其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建筑结构、墙体和屋顶等部件的制造。

同时,复合材料还能提供独特的外观效果,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

4. 化工工业复合材料在化工工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储罐、管道和设备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模压制品主要用作结构件、连接件、防护件 和电气绝缘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 输、电气、化工、建筑、机械等领域。
由于模压制品质量可靠,在兵器、飞机、导 弹、卫星上也都得到应用。
26
3. 层压成型工艺
层压成型工艺,是把一定层数的浸胶布(纸) 叠在一起,送入多层液压机,在一定的温度和压 力下压制成板材的工艺。
14
15
手糊成型工艺优点
①不受产品尺寸和形状限制,适宜尺寸 大、批量小、形状复杂产品的生产;
②设备简单、投资少、设备折旧费低。
16
③工艺简单; ④易于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可以在 产品不同部位任意增补增强材料 ⑤制品树脂含量较高,耐腐蚀性好。
17
手糊成型工艺缺点
① 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劳动卫生 条件差。
连续纤维缠绕技术的优点
首先,纤维按预定要求排列的规整度和精度 高,通过改变纤维排布方式、数量,可以实现等 强度设计,因此,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增强纤维 抗张性能优异的特点,
52
其次,用连续纤维缠绕技术所制得 的成品,结构合理,比强度和比模量高, 质量比较稳定和生产效率较高等。
53
连续纤维缠绕技术的缺点
66
③不需要或仅需要进行少量加工,生 产过程中树脂损耗少;
④制品的纵向和横向强度可任意调整, 以适应不同制品的使用要求,其长度可根 据需要定长切割。
67
拉挤制品的主要应用领域
(1)耐腐蚀领域。主要用于上、下水装置,工业 废水处理设备、化工挡板及化工、石油、造纸和冶 金等工厂内的栏杆、楼梯、平台扶手等。
21
金属对 模准备
模塑料、 颗粒树脂
短纤维
涂脱模剂
加热、加压
膜压成型 加热 冷却
固化
脱模
制品 检验 后处理
膜压成型工艺流程图
22
模压成型工艺优点
模压成型工艺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制品尺寸 准确,表面光洁,多数结构复杂的制品可一次成 型,无需二次加工,制品外观及尺寸的重复性好, 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
6. 拉挤成型工艺
拉挤成型工艺中,首先将浸渍过树脂 胶液的连续纤维束或带状织物在牵引装置 作用下通过成型模而定型;
57
其次,在模中或固化炉中固化,制成具有 特定横截面形状和长度不受限制的复合材料, 如管材、棒材、槽型材、工字型材、方型材 等。
58
59
一般情况下,只将预制品在成型模中加热到 预固化的程度,最后固化是在加热箱中完成的。
设备投资费用大,只有大批量生产时 才可能降低成本。
54
连续纤维缠绕法适于制作承受一定 内压的中空型容器,如固体火箭发动机 壳体、导弹放热层和发射筒、压力容器、 大型贮罐、各种管材等。
55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异型缠绕技术,可 以实现复杂横截面形状的回转体或断面呈 矩形、方形以及不规则形状容器的成型。
56
76
注射成型法所得制品的精度高、生产 周期短、效率较高、容易实现自动控制, 除氟树脂外,几乎所有的热塑性树脂都可 以采用这种方法成型。
41
5. 连续缠绕成型工艺
将浸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或布带,按照一 定规律缠绕到芯模上,然后固化脱模成为增强塑 料制品的工艺过程,称为缠绕工艺。
缠绕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42
43
44
胶液配制
纱团 集束 浸 胶
湿
法 缠
张力控制


型 纵、环向缠绕


烘干
络纱
胶纱纱绽
芯模

张力控制 法

加热粘流
绕 成
23
模压成型工艺缺点
模具设计制造复杂,压机及模具投资高, 制品尺寸受设备限制,一般只适合制造批量大 的中、小型制品。
24
模压成型工艺已成为复合材料的重要 成型方法,在各种成型工艺中所占比例仅 次于手糊/喷射和连续成型,居第三位。
近年来随着专业化、自动化和生产效 率的提高,制品成本不断降低,使用范围 越来越广泛。
49
另外,在缠绕的时候,所使用的芯模应 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成型加工过 程中各种载荷(缠绕张力、固化时的热应力、 自重等),满足制品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以 及容易与固化制品分离等。
50
常用的芯模材料有石膏、石蜡、金 属或合金、塑料等,也可用水溶性高分 材料,如以聚烯醇作粘结剂制成芯模。
51
8
(a)手糊成形 (b)真空袋压成形 (c)加压袋法 (d)高压釜加压法
9
(1)手糊成型工艺
手糊成型工艺是复合材料最早的一 种成型方法,也是一种最简单的方法, 其具体工艺过程如下:
10
首先,在模具上涂刷含有固化剂的树脂混 合物,再在其上铺贴一层按要求剪裁好的纤维 织物,用刷子、压辊或刮刀压挤织物,使其均 匀浸胶并排除气泡后,再涂刷树脂混合物和铺 贴第二层纤维织物,反复上述过程直至达到所 需厚度为止。
其具体工艺流程图如下:
36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脱模 模 具
聚酯树脂 加热
固化


引发剂 静态混合
割 喷
射 成
辊压


促进剂
喷射成型工艺例如 树脂体系的粘度应适中,容易喷射雾化、脱除 气泡和浸润纤维以及不带静电等。
最常用的树脂是在室温或稍高温度下即可 固化的不饱和聚酯等。
64
混编法中,首先按一定比例将热塑性聚合物 纤维与增强材料混编织成带状、空芯状等几何形 状的织物;
然后,利用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织物通过热 模时基体纤维熔化并浸渍增强材料,冷却定型后 成为产品。
65
拉挤成型的优点
①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 ②制品中增强材料的含量一般为40%-80%,能够充分发挥增强材料的作用,制品 性能稳定可靠;
二是固化,即把已铺置成一定形状的叠层预 浸料,在温度、时间和压力等因素影响下使形状 固定下来,并能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6
生产中采用的成型工艺
(1) 手糊成型
(2)注射成型
(3)真空袋压法成型
(4)挤出成型
(5)压力袋成型
(6)纤维缠绕成型
(7)树脂注射和树脂传递成型
(8)真空辅助树脂注射成型
7
(9)连续板材成型 (10)拉挤成型 (11)离心浇铸成型 (12)层压或卷制成型 (13)夹层结构成型 (14)模压成型 (15)热塑性片状模塑料热冲压成型 (16)喷射成型
为改善工艺性能和避免损伤纤维,可预先 在纤维表面徐覆一层半固化的基体树脂,或者 直接使用预浸料。
47
纤维缠绕方式和角度可以通过机械传动或计 算机控制。
缠绕达到要求厚度后,根据所选用的树脂类 型,在室温或加热箱内固化、脱模便得到复合材 料制品。
48
利用纤维缠绕工艺制造压力容器时, 一般要求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 容易被树脂浸润,纤维纱的张力均匀以 及缠绕时不起毛、不断头等。
纤维
挤 胶 器
预 成 型
热 模
拉 拢
切割
制品
树脂槽
卧式拉挤成型过程原理图
60
拉挤成型过程中,要求增强纤维的强 度高、集束性好、不发生悬垂和容易被树 脂胶液浸润。
常用的增强纤维如玻璃纤维、芳香族 聚酰胺纤维、碳纤维以及金属纤维等。
61
用作基体材料的树脂以热固性树脂为主, 要求树脂的粘度低和适用期长等。
生产大型制品,改进产品外观质量和提高 产品的横向强度都将是拉挤成型工艺今后的发 展方向。
71
7. 注射成型工艺
注射成型是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中的一 种重要成型方法,它适用于热塑性和热固性 复合材料,但以热塑性复合材料应用最广。
72
注射成型工艺原理
注射成型是根据金属压铸原理(动画)发 展起来的一种成型方法。该方法是将颗粒状树脂、
层压成型工艺属于干法压力成型范畴,是复 合材料的一种主要成型工艺。
27
层压成型工艺生产的制品包括各种 绝缘材料板、人造木板、塑料贴面板、 覆铜箔层压板等。
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28
增强材料 热固性树脂
浸胶
胶布










层压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产 品
29
层压成型工艺的优点是制品表面光洁、 质量较好且稳定以及生产效率较高。
(2)电工领域。主要用于高压电缆保护管、电缆 架、绝缘梯、绝缘杆、灯柱、变压器和电机的零部 件等。
68
(3)建筑领域。主要用于门窗结构用型材、 桁架、桥梁、栏杆、支架、天花板吊架等。
(4)运输领域。主要用于卡车构架、冷藏车 箱、汽车笼板、刹车片、行李架、保险杆、船 舶甲板、电气火车轨道护板等。
69
第五章 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2、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3、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1
1、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在纤维与树 脂体系确定后,主要决定于成型工艺。
成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2
3
4
片状模压料SMC
5
一是成型,即将预浸料按产品的要求,铺置 成一定的形状,一般就是产品的形状;
11
然后,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加热固化成 型(热压成型)或者利用树脂体系固化时 放出的热量固化成型(冷压成型),最后 脱模得到复合材料制品。其工艺流程如下 图所示:
12
模具 准备
树脂胶 液配制
增强材 料准备
涂脱模剂
手糊成型
固化
脱模
手糊成型工艺流程图
制品 检验 后处理
13
为了得到良好的脱模效果和理想 的制品,同时使用几种脱模剂,可以 发挥多种脱模剂的综合性能。
压力铸造.sw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