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白鹿原》观后感
关于《白鹿原》读后感5篇

关于《白鹿原》读后感5篇《白鹿原》所描述的生活在时间跨度上由晚清至新中国建立大约50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白鹿原》读后感5篇,欢迎借鉴参考。
《白鹿原》读后感一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的50年,如国共合作,农业讲习所的兴建,北伐等,以老百姓的眼光来叙述这些事情,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期间的各种矛盾与斗争是最复杂的,作者把阶级斗争放在民族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如以鹿兆鹏、韩裁缝为代表的共产党革命力量,以黑娃、大拇指为代表的农民土匪武装。
从民间文化角度看,有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宗法家族团体,还有以朱先生为代表的白鹿原的精神领袖。
这其中反映出各种矛盾和斗争的纠葛,斗争也不仅仅仅围绕着阶级阵营而展开,又围绕权力、财产、荣誉、道德等展开,从浅入深,增加文章的复杂与内涵,使读者自行品味文章中所包含的本质。
文中白嘉轩是个饱受传统文化和封建教育的的人。
他曾为了得到梦中的风水坟地,而让鹿家为了六分水地而打斗诉讼,但在官赐“仁义白鹿村”之碑之后,更得“圣人”朱先生“为富思仁兼重义”的点拨,他却修祠堂,建学堂,广施教化,营造白鹿村“友好和谐欢乐的气氛”;为了乡民利益而主谋鸡毛传帖,“交友”抗税;惩罚鸦片烟鬼和赌徒,整肃族规纲纪;大旱求雨而甘当“马角”等。
正是由于白嘉轩谨遵“耕读传家”、“学为好人”的文化信念,使得他即使在急剧动荡的年月也能充分表现出自信、自尊、务实的精神风貌。
比如他虽是“风搅雪”的受害者,但绝不参与复仇行动,反而为农民协会员们求情;尤其在家族冲突。
派系复仇愈演愈烈之时,这种文化人格更显示出其独有的价值和辉煌:他不为利禄官位所诱惑,不为强权暴政所屈服,不被他人蜚短流长所左右,不随政治风向所摇摆。
白嘉轩的正气和大义,来自于他的文化人格意志;其理想文化人格的构成,基于这片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地。
这片;令人沉醉的地方。
黑娃,也是一个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
他在结束了自己的土匪生涯后,虔诚拜师念书,“求学问为修身为做人”。
白鹿原观后感

白鹿原观后感《白鹿原》是中国作家陈忠实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和讨论的一部小说。
这部小说以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对一个家族的兴衰史的叙述,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性的多面性。
我在观看完《白鹿原》电影后,深受其震撼,我不禁对这部作品中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思考。
在《白鹿原》这个具体的乡村环境中,陈忠实通过对三兄弟之间的角力和对白鹿原村落的描述,展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脆弱性。
人性的多面性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可以看到人们在贪婪、狡猾、残忍以及无私、勇敢、坚强等方面的表现。
这些表现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和真实,读者很容易产生共鸣。
我从中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每个人都有善恶之分,而人的行为往往是由各种因素所驱使。
这让我深思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行为和责任。
除了对人性的思考,这部作品还揭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其中之一是农村和城市的差距。
在小说中,白鹿原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社会资源也相对匮乏。
这种差距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这种现象在真实的中国农村中也普遍存在,因此这部小说引发了很多关于农村问题的思考。
我想更多地了解农村的现状,为改善农村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另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家庭和爱情的关系。
小说中描述了丰富的家庭关系,艾克家族的兴衰被作为线索贯穿全书。
兄弟之间的争斗、夫妻之间的矛盾、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纠葛,都展示了家庭中的各种力量冲突和情感发展。
通过这些关系,陈忠实也在探讨家庭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及爱情与婚姻的价值。
《白鹿原》的影视化呈现使这些问题更加生动直观,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演员们的演技令人叹服,他们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通过他们的演绎,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小说中的含义。
这部影片不仅展示了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精华,在艺术表达上也取得了成功。
在观看《白鹿原》后,我对中国农村的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电影《白鹿原》观后感(8篇通用).doc

电影《白鹿原》观后感(8篇通用)电影《白鹿原》观后感篇1静静地合上棕褐色封皮的《白鹿原》,我深吸了一口气,微闭着眼睛,用命运绣下的民族秘史似乎就在我眼前。
小说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带有乡土气息的一个个人物,陈忠实老先生用心血将他们写活了!仁义大度的白嘉轩,斥退二十万清军的朱先生,恩怨分明的仆人鹿三,甚至那损人不利己的鹿子霖也被刻画的淋漓尽致。
其实,《白鹿原》描绘的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所经长达半个世纪的现实主义画卷之中隐藏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
历史不可能时刻都产生喜剧,总会有人被时间埋没。
《白鹿原》中这一点可以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
没有人是绝对正义的,七情六欲不停地打击着书中之人的防线。
“义主”白嘉轩也有使用毒计的时候,田小娥,鹿子霖,黑娃亦在善与恶之间徘徊,他们只是为了要活下来。
就如同宗城评到“你很难对书中人物进行道德审判,或者圈定他们坚持何种信仰,保持何种立场,活着可能就是他们的立场。
”在那个混沌之中的时代,旧秩序早已残破不堪,而新秩序也没有建设的时期,换作是我,我也会为自己而活!陈忠实先生通过他的文字让我体会到了本是虚构的小说竟是如此真实!《白鹿原》给我了不少启示,鹿兆海因与白灵革命道路不同而分开,他的英勇抗日、浴血杀敌,竭力完成了老师给予他的任务,他也拥有野心,渴望权利,人何尝不是分部去看的,这正是《白鹿原》教会我的—看待人与物须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了解。
同时,《白鹿原》给我了前进的动力,生命之中会有许多困难与挫折,但是坚持着,努力着,就会战胜一切,充满希望地活下去!每个人都会在自己孩提之时说,我如何如何却不是你如何如何。
因为人在当初总会以自己为中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得不融入社会这个巨大熔炉中,福祸被命运拨弄,而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白鹿原》将与我相伴一生,令我克制自己的欲望,使我尽力了解人的本性。
我要活出自我,为自己而活!电影《白鹿原》观后感篇2用了整整8天时间,拜读完关中作家陈忠实先生的小说《白鹿原》。
《白鹿原》电影的观后感

《白鹿原》电影的观后感利用2013的元旦,看了王全安的电影《白鹿原》,现做一个观后评论。
因为没看过原著,故只就电影说电影。
电影以时局的动荡起。
白鹿原是一个地名,处于西北地区,电影开头以一大片麦地开场,说明在西北某地,人们的收成还是不错的,这里的人民淳朴,过着日复一日的平静生活。
可某一天,按世代的规矩交皇粮的队伍的粮食被抢了,是被当兵的抢了,世道发生变化了。
从抢粮的几个片段来看,人们一开始按传统主动交皇粮;后来民国了,开始逼迫人们交粮,人们开始反抗,但骑着高头大马的当局没敢杀人,只是逮捕了几个人,最后人们交粮了事;后来军阀派兵入村抢,甚至为此还杀了不少人;最后,当人们又开始丰收的时候,日本的飞机来了,可见时局是愈发的凶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重点评价几个人物:白嘉轩(张丰毅),这是一个族长,也是白鹿原的精神人物。
顺便说一下历史,秦以前,处于诸子百家的时代,产生了很多的思想家,以及对后事影响深厚的思想,比如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等。
如果按西方封建的概念,中国到秦以前,封建社会就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君主集权制,一直到今天。
汉武帝以后,实行的是儒家外表,法家统治的模式,而且,当时的法家,不仅仅包含了国法,也包括了阴谋诡计和权术。
所以,从中央开始,表面上是有国法可依的,但具体到普通的农村,实际上实行的是以儒家为准绳的宗族统治,村里大小事情,都要由族长来解决问题,实在消化不了的,才会涉及到告官。
所以可以看出族长在当时生活中的重要性。
白嘉轩,我觉得特别令人佩服,他虽然是族长,但是他重规则,感觉他非常的正直,且大公无私,如果抛弃他的旧社会的烙印,他绝对是我们当下社会的楷模。
几个例子:他对儿子严于管教,不惜管教到大儿子长大了性功能出了问题。
村里的鹿三(刘威)为原里抗粮做了牢,他压低了自己的身份,让儿子管鹿三叫干爹。
儿子把祖上传下来的祖业变卖了,他说“他愿卖,你愿买,与我何干”,真是佩服。
寻仇的来了,被人挟持了,还劝鹿三要事实就是。
白鹿原观后感3000字

白鹿原观后感3000字《白鹿原》是由陈凯歌执导,依照陈忠实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电影。
该片讲述了中国北方一个贫穷农村的生活故事,以及其中人物之间命运的交错和融合。
本片的情节虽然发生在一个偏远的地方,但却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社会现象,即历史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影片中展示的人物形象、环境背景、剧情情节等方面都具有很深刻的意义,引人深思。
首先,影片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他们身上的经历和生活轨迹也各不相同。
例如,白鹿村的村长王五媳妇,她勤劳负责,识大体,为民谋利,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而王家的少爷王胡子则是一个颓废、放荡不羁的年轻人,他追求自由、享受生活,不喜欢严格约束的生活方式。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每个角色的存在都可以反映出一些社会现象和文化特征。
其次,影片中的环境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
白鹿村的山水、房屋、人物服饰等都展现了一个传统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
尽管白鹿村的环境十分贫困,但却充满着自然的美丽和人情味。
而在剧情发展过程中,白鹿村的环境逐渐得到改变,大规模修建水库导致白鹿村被淹没,这种环境上的变迁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以及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最后,影片中的剧情情节也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整个故事由三个时期组成,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情节。
从清朝到民国再到新中国,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白鹿村的贫苦农民们通过努力工作和奋斗,逐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整部电影用宏大的史诗般的手法,描写了一个时代的历程,让人们回顾过去、感受现在、思考未来。
总而言之,《白鹿原》是一部极具深度的电影,它不仅展现出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更反映了历史文化对于社会现象和人物命运的影响。
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故事,剧情情节也十分引人入胜。
整个电影通过丰富的叙述手法,让观众沉浸在其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变迁带来的深刻影响。
电影白鹿原观后感

电影白鹿原观后感电影《白鹿原》是根据陈忠实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中国大陆影片。
这部影片曾引起广泛的讨论和热议,观影者们对其中展示的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变迁有着深刻的感悟和反思。
在观看完电影后,我也产生了很深的触动,并对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做了一些思考。
《白鹿原》以一个小村庄为背景,讲述了白鹿原上两个家族之间的恩怨纷争和个人命运的变迁。
这个小村庄的历史如同一个缩影,通过几代人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巨大变迁。
影片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农村社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冲突。
影片展现了家族之间的仇恨和矛盾。
从吴家和郝家的恩怨开始,一连串的悲剧发生了。
两个家族在白鹿原上残酷地争斗,伤害了许多无辜的生命。
这种仇恨和冲突的延续,让我深感人性的悲哀和人类之间的无尽杀戮。
尤其是在村庄居民被强制劳动和抢夺土地的时候,所展现的无助和绝望更是让我心痛不已。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白劳和七娘的凄美爱情让人动容。
他们之间的爱情无法得到认可,却坚持着彼此真挚的情感。
即使在悲惨的环境下,他们依然相爱相守,这种坚持和勇气让我深深感动。
另外,小白龙的成长历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从一个害怕黑暗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和有责任心的村民。
他的成长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努力和勇气,也代表了整个村庄和社会的进步。
《白鹿原》通过讲述几代人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社会观念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变动。
影片中的一些场景和细节抓住了我对农村生活的记忆。
例如,稻田中劳作的农民、村庄里的传统婚礼、宗教仪式、以及家庭的传统价值观等等。
这些细节的展现让我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和质朴。
影片的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真实的表演,将小说中的气氛和情感再现在大银幕上。
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静态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白鹿原的广袤土地上。
影片的剧情跌宕起伏,通过反复叙述和跳跃的时间线,展现了故事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弱点。
《白鹿原》观后感影评

精心整理《白鹿原》观后感影评《白鹿原》观后感影评《白鹿原》上映的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得去看了,盼了好久好久终于上映了,不肯等首周票房的口碑,打算不管怎么样都要去看一看。
老公对于这样的片子是非常不感兴趣的,我们一起去了周知,来。
1最后我对不上号)2田小娥电影《白鹿原》改为《小娥传》的说法一点不过分。
之前王全安在接受采访时候说必须只按一条线路走,后来选择了小娥这条线。
我想,一是小娥的情感经历会很吸引人,二是把激情戏作为噱头,总比白嘉轩的经历更吸引人。
三是,小娥后来成了他媳妇,不过我内心,是非常不希望王全安是这么自私的。
《白鹿原》是所有书迷的《白鹿原》,不是张雨绮一个人的《白鹿原》。
在知道小娥是她演之后,我也没有表现得很诧异,有人问我心中小娥的人选时候,我觉得张雨绮还可以,虽然平时有点男相,但是小娥的扮相还是很漂亮的,特别是跟黑娃私奔以后,换上粗布衣服更美了,那小脚裤穿得很性感。
(主要那里面出现的年轻女人也的确就是群众演员的水平)。
不得不提下小娥说话的声音,真是好妩媚,和黑娃一起恳求白嘉轩进祠堂那一出戏,我听得心都化了,能再妩媚一点3这比4气,黑娃倒是演的中规中矩。
黑娃这个人物其实容易出彩,他跟白鹿原上的很多人不一样,特别是跟鹿三很不一样,他要去当麦客,他不想跟他爹一样一辈子给人当下人。
很多干白嘉轩反着干的事,他都会去做,一种内心无言的反抗,好比就是看不惯你腰板那么直,所以就要打断你。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鹿三很忠义,也很正义。
他因为小娥的身份死活不肯收留他们,断绝关系,因为他觉得小娥害了很多人,就要把小娥杀掉。
黑娃的很多性格,其实在鹿三身上也看得出来。
至于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鹿三会上吊,估计就是没有看过原文。
书中鹿三被小娥付了身,自杀的。
电影里要是这么演,就是有神论了。
说到这里我就想到,为什么公开发行的书可以这样写,电影却不能这么演?好纠结。
看电影的时候,我左边是一对GAY,我旁边是个娘受,他一直问他的男朋友小娥是不是跟这个做个?是不是跟那个做了?非常激动的样子。
观看《白鹿原》观后感5篇长篇范文

观看《白鹿原》观后感5篇长篇范文《白鹿原》是一部由刘进执导,张嘉译、秦海璐、何冰主演的一部剧情历史类型的电影,小编为大家带来几篇《白鹿原》观后感供大家阅读。
《白鹿原》观后感一过年期间大概有一个月时间吧,把《白鹿原》看完了,也算补课吧!想从前面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第一次写剧评/影评,也是第一次在豆瓣上发言,不喜勿喷!)一,演员方面:看完这部电视剧之后就被雷佳音这个“前夫哥”圈粉了!《白鹿原》是作家陈忠实的同名名著改编!很惭愧,名著我没有读过!不过这个电视剧我觉得还挺不错的!我个人觉得演员演的真不错,尤其是那些老戏骨,像何冰的鹿子霖,刘佩琦的朱先生,张嘉译的白嘉轩!特别想为何冰打call,已经看完几个月了,他扮演的鹿子霖时常还会浮现在我眼前,惟妙惟肖的!二,剧情方面:这是一部发生在20世纪关中平原上农村50年变迁的波澜壮阔的史诗。
剧情与大时代背景重合,土地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全局我觉得有两条线索,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老一辈以“祠堂”为线索;以他们的子女鹿兆鹏、白灵为代表的年轻人以“革命”为线索。
白嘉轩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传统农民,勤劳勇敢,正直善良,仁慈宽厚,热爱土地,同时也因循守旧,冥顽不化,誓死捍卫他的“祠堂”。
我觉得剧中封建思想病入膏肓、中毒最深的当属郎中冷先生,活活葬送了他大女儿冷秋月的命!剧中独白问是谁杀了冷秋月?我觉得是封建礼教,她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秋月的死似乎让冷先生从封建思想中苏醒了!这一课上的真是太惨痛了!鹿子霖,用现在话说是不是典型的“中二少年”呀?!爱耍小聪明可是总是吃大亏,望子成龙,事实上他两个孩子也的确出人头地了,鹿兆鹏和鹿兆海,一个共产党的领导,一个国民党的领导!我觉得何冰把鹿子霖演的活灵活现!我最喜欢看鹿子霖和白嘉轩斗嘴的情景!剧中,白嘉轩和鹿子霖典型的相爱相杀,欢喜冤家!鹿兆鹏和白灵,进步青年,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以白嘉轩、鹿子霖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白灵、鹿兆鹏为代表的“先进派”像两股格格不入的风!介于他们之间的是以田小娥、黑娃为代表的“中间派”可惜他们的命运都很悲惨,结局都是死!田小娥对爱情近乎偏执的追求与沉溺,对传统的反叛与向往;黑娃行为的叛逆和思想的守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期二的时候我看了《白鹿原》电影,我没有看过陈忠实先生的作品《白鹿原》,能欣赏到他的手稿一定会是我最大的荣幸,不过如此珍贵之物能有幸一瞥之人必也应是凤毛麟角了。
一部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手稿自然是极其珍贵和令人珍惜的。
而对于文字多少有些爱好的我来说,有着难以言明的好奇和鼓励的。
这也是对于任何一部呈现在我面前的优秀作品来说的。
当我们巴望着历史书,缓慢甚至艰难地理清着它的脉络,还在好奇地猜想和厚重的史实下漫游在历史的长河中时,一部优秀的反应时代特征的作品无疑成了我们消化的良药和迷途的北斗。
我今天刚刚欣赏完这部巅峰之作改编而成的电影,演员、演技之类的就不加以评说了,只想对自己所看到的东西说说自己的看法。
物是人非刻画着时代的变迁,片子还是很不错的,有很强的震撼效果,我想我是看得有些认真了。
作品选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人物,在我印象中,田小娥的传统女性的身份是非常典型的。
在封建社会走向革命的半封建时代,传统女性的命运此起彼伏,亦是水生火热,唯一的统一点就是人性本良的归属,谁对自己好就跟谁走,女人不这样还能怎样?当然有人会说田小娥的作风很下贱,只是为了生存就出卖自己的身体和贞洁,但如果在此之上她也是有所选择而不单单是像风流女子那样的钱奴,背叛了地主和黑娃私会就是最好的证据,那就需另当别论了。
况且生存二字,在那时显得尤其沉重和不易,就愈加激发了人求生的本能。
那时候的小娥如果从一而终,恐怕早就死于非命了。
地主的大房二房,并不比白鹿村的人面善。
封建时代的族长,引领者白鹿村的村民过着尽量安定的日子,思想还是比较远(圆)的,及时剪掉了辫子,不压制改革,也不死守传统,审时度势,似乎什么坏事都揽不到身上来,他总是一副淡定的姿态,没有谁知道他心里有否在盘算着什么,也有可能只是他始终没有强求的一种回报而已;封建时忠心的长工,劳碌的身影下是脚踏实地的本性和甘心为主家奉献的大无畏,可惜节操太重,期望不高,失望不远,最后只能哀叹,成为了时代思想和斗争的牺牲品;还有那个总是“见机行事”的有点小聪明的乡约,三刀两面,巧言蜜语,基本上充当着汉奸的角色,在政府和农民之间细数着瓜分,一路下来,一切的一切似乎占尽了便宜,最后却因为儿子的共产路,在仍得势的时候瞬间被拉下了台,不得不说他的结局还是令人较爽的,毕竟他所做的一切也没令自己得到好报,但却又不得不哀叹他带给田小娥的悲剧,那个让她和白孝文走到一起的催化剂,只是没想到田小娥成了第一个受害者,而她的肚子里还怀着族长梦寐以求的孙子,却是被忠心于他的长工给毁掉的,这其中带着些命运滑稽的成分。
似乎整个剧情从田小娥生命结束的那一刹那就开始了最后的冲刺,黄昏来得猝不及防,令黑夜变得鬼使神差。
然而鹿兆鹏,黑娃等一些人代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封建氛围的革命力量的觉醒、曲折与反扑,两人各自不同的性格又刚好诠释了知识和教育对年轻人的影响,从而反应了革命面貌和力量的丰富。
作品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和复杂的人物形象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农民的处境,非常值得一看,推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