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自考00037美学考点大全

自考00037美学考点大全

自考00037美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的是(柏拉图)2.黑格尔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3.维特根斯坦是的代表人物。

(分析哲学)4.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

5.曾对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以及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从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的是(弗洛伊德)6.在心理学领域,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观点的是(荣格)7.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蒋孔阳主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8.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9.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审美对象是欣赏者与艺术品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英伽登)10.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是(科技美)11.人类的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哲学学科)12.美学的性质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1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15.于1750年创立了美学的是(鲍姆加登)16.美学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意识)17.悲剧意识属于(高级审美意识)18.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理念)19.蒋孔阳认为,美学从哲学与文艺理论中独立出来是在(文艺复习之后)20.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21.鲍姆加登将美学规定为研究(低级的感性认识)的学科。

22.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23.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24.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黑格尔)25.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自由)26.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共产主义社会)27.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单面人)28.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觉解)29.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30.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的是(天地境界)31.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艺术境界)32.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体验)33.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

自考美学 00037 简答 论述题整理 1-7章全

自考美学 00037 简答 论述题整理 1-7章全

第一章绪论知识点汇总:一、美学的研究对象[易考单选题、多选题和简答题]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因为审美现象、活动的前提是人与现实发生关系,即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作为审美对象的美和作为主体的人只有在审美关系中间现实地存在和生成,所以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而审美活动则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它们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总之,审美现象的背后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是作为审美关系现实展开的审美活动。

因为艺术活动是最高级、最典型的审美活动形态,最能够体现审美活动的性质,所以,美学是以艺术活动为中心来研究的。

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什么(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

其包括四个方面:①艺术美,比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比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比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比如服饰的美。

二、美学的学科性质[易考单选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它包括三个层面:1.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

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在研究对象、研究方式方法上与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都有所不同,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特点。

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这是因为它最初依附于哲学,而与艺术又有紧密的联系,而自然科学的影响(比如近代心理学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影响(例如法兰克福学派)对于美学的成熟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美学自身不断丰富。

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1)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

美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于自然科学面对的物质的自然现象,而是与人的生命感受息息相关的自然现象。

也不同于社会科学面对的客观物化的社会现象,而是一种非物化形态的社会现象,即审美现象。

而这些,都是属于人文学科的研究范围。

美学00037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章节练习题

美学00037 第四章审美经验论 章节练习题

汉语言文学——美学第四章审美经验论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时期美学的核心是()A.关的本质B.美的特性C.美的内容D.美的形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古希腊哲学的核心是本体论问题,与之相应,古希腊美学的核心也是美的本质问题。

分值:1.02.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A.托马斯·门罗B.柏格森C.瑞恰兹D.奥古斯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中世纪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他认为审美经验的真正内涵便是对于上帝的爱:“我爱我的天主,就是爱这一切。

”实际上,奥斯丁所说的对上帝的爱其实是宗教信仰而不是审美经验,因此它与感官知觉无关,是一种纯的心灵活动。

3.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A.休谟B.洛克C.荷加斯D.夏夫兹博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荷加斯提出,美的对象一般总是体积较小,造型流畅,因为只有这样才体现出它是按自身的规律发展而不受外力的强制,也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

他还通过比较认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分值:1.04.夏夫兹博里把人类天生就具有的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归结于()A.视觉器官B.听觉器官C.内在感官D.外在感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

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或“内在的眼睛”,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第六感觉”。

在他看来,这是五官之外的另一种感官,它可以通过直觉把握到对象的美,而不必经过思考和推理。

5.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A.哈奇生B.休谟C.康德D.黑格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或鉴赏判断的根本特征在于“要求两种表象能力的协调一致,也就是想象力(为了直观和直观的多样性的复合)和知性(为了作为这种复合的统一性表象的概念)的协调一致”。

这就是说,审美经验能够把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统一起来,因而克服了各自的片面性。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00037-多项选择题(完整版)

美学--朱立元--自考-考研-00037-多项选择题(完整版)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维特根斯坦,杜威,李泽厚)。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费希纳,弗洛伊德,荣格,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美,自然美,科技美,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哲学,心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

【美学是研究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牡丹亭》,《红楼梦》,《俄狄浦斯王》,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生成性;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自我意识,人自身,现实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生成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宗教境界、艺术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超功利性;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崇高、喜剧和悲剧、丑和荒诞)。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模拟

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模拟

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7美学历年真题点击这里添加十八万中国自考人为QQ好友…全国4月自考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反映的是主体对客体的(A)1-37A.体验B.诠释C.认识D.反思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个体内在性和( C )1-33A.外在性B.对象性C.生成性D.合成性3.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美与物理学》中提到的“美”指的是(C)1-11A.自然美B.社会美C.科技美D.生活美4.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认为艺术即(D)5-278A.形式B.符号C.模仿D.直觉5.在艺术作品的诸层次中,直接指示、负载着意象世界的是(B)5-287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境超验层D.意象世界层6.各种艺术功能的实现必须经过(B)5-303A.教育B.审美C.认识D.娱乐7.以下不.属于原始审美活动的是(D)2-109/111/116A.器物装饰B.纹身C.岩画D.戏剧8.审美活动应当排除(B)4-226A.情感因素B.直接功利性C.合目的性D.现实意义9.席勒认为人的游戏冲动产生于(A)2-93A.生命力的盈余B.性欲的升华C.心灵的净化D.想象的自由10.普列汉诺夫认为,审美得以在劳动基础上产生的中介性因素是(C)2-101A.劳动的价值B.生产的根本性C.功利性的观念D.生产的可塑性11.审美经验把握和表现超验世界的主要方式是(C)4-232A.感知B.推理C.象征D.比喻12.提出“反思判断力”这一概念的美学家是(A)4-268A.康德B.黑格尔C.海德格尔D.伽达默尔13.艺术存在论研究的是(A)6-325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的认识方式C.艺术的形态D.艺术的起源14.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B)6-310A.表示B.生成C.物化D.外化15.不.属于天才的艺术创造力的是(D)6-316A.艺术敏感B.艺术技巧C.灵感D.记忆力16.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是指(D)3-127A.感性与理性的统一B.逻辑与历史的统一C.变异性与稳定性的统一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17.作为一种审美范畴,优美表征着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B)3-140A.超越状态B.和谐状态C.体验状态D.享乐状态18.提出“游于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B)7-364A.庄子B.孔子C.老子D.墨子19.中国书法艺术所产生的意象类型主要是(C)5-293A.喻象B.仿象C.抽象D.兴象20.悲剧的美育效果主要在于(C)3-161A.恐惧B.震撼C.净化D.悲伤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美学00037_历年试卷附答案

美学00037_历年试卷附答案

全国20XX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

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 >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

汉语言本科自考课程之美学(课程代码00037)

汉语言本科自考课程之美学(课程代码00037)

美学(课程代码00037)第一大题:单选1、在西方美学史上,“迷狂说”的创始人是:CA.毕达哥拉斯B.德谟克利特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2、从艺术鉴赏的过程来看,中国美学认为艺术鉴赏(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是:BA.观B.悟C.品D.味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属于:AA.有我之境B.无我之境C.意境D.物境4、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系统理论总结的著作是:AA.《诗学》B.《理想国》C.《诗艺》D.《论崇高》5、在西方早期,狭义的美主要指的是:CA.崇高B.滑稽C.优美D.喜剧6、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之一是:AA.把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B.以人为本C.阶级性D.系统性7、把美育目标的实现称为“消融渣滓”的是:CA.孔子B.孟子C.朱熹D.柳宗元8、强调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种美育”功能的是:CA.王夫之B.叶燮C.梁启超D.鲁迅9、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CA.艺术形式B.艺术内容C.艺术意象D.艺术符号10、美学的哲学基础应是马克思主义的:A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论C.存在论D.辩证法11、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DA.布洛B.博克C.荷加兹D.立普斯12、倡导“心理距离说”的美学家是:CA.康德B.席勒C.布洛D.叔本华13、“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

”这是( B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学观点。

A.列宁B.马克思C.恩格斯D.毛泽东14、把艺术品的结构划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示层、客体层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A.英伽登B.布隆博格C.汉斯立克D.克罗齐15、在西方美学史上,发过美学家( A )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A.狄德罗B.黑格尔C.康德D.布洛16、商业广告所表现的艺术功能是(C )A.教化功能B.核心功能C.外围功能D.启迪功能17、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CA.黑格尔B.鲍姆嘉通C.费希纳D.康德18、艺术的形成主要由于:DA.超群的理性思维与敏锐的感性能力B.自然生理机制和超群的思维能力C.先天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机遇D.先天的生理心理与后天的实践19、在美学史上,“美食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D )提出的A.柏拉图B.马克思C.苏格拉底D.黑格尔20、西方创立“美学”学科的美学家是:CA.柏拉图B.狄德罗C.鲍姆加登D.黑格尔21、孕育意象所需要的“虚静”并不排除或超越:DA.功利B.逻辑C.日常自我D.自由22、《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更高的艺术价值主要是因为《红楼梦》DA.更具有道德意义B.更具有历史内涵C.所表现的题材更广大D.体现出更高的美学理想23、美感开始于:C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祀的崇拜24、中国美学中所谓的“外师造化”指的是BA.创造自然B.感受自然C.学习自然D.师承自然25、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BA.感官B.审美能力C.想象D.灵性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缺陷的是:AA.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B.切断了艺术与现实的联系C.陷入了形式主义D.陷入了神秘主义27、在各路艺术意象中,最具有自然天成特点的是:B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28、只有通过欣赏,艺术品潜在的审美特质才能转化为现实性的DA.审美活动B.审美精神C.审美需要D.审美价值29、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与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30、艺术品不同于非艺术品,最关键的在于它涵有BA.形式B.意向C.语言D.情感31、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DA.外在的自然界B.人所改造过的自然界C.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D.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32、马克思主义的美论乃至整个美学思想体系的新的逻辑起点是:BA.自然化了的人的审美需要B.社会化了的人的审美实践C.情感化了的人的审美理想D.个性化了的人的审美创造33、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C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嘉登《美学》D.黑格尔《美学》34、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CA.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B.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C.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35、大自然成为人类审美对象的直接前提是:CA.人类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B.人类社会初步形成C.人类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肯定D.人类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36、“人闲桂花落”和“飞泉挂碧峰”这两句话所体现的艺术风格是:AA.优美和崇高B.崇高和优美C.均为崇高D.均为优美37、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其最大的合理性就在于:BA.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神B.抓住了美具有感性形式这一特点C.肯定了美就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D.强调了美的客观实在性38、提出“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的人是:BA.孟子B.武举C.楚灵王D.王充39、美感产生于:DA.游戏B.模仿C.巫术D.社会实践40、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BA.意在强调慈母与游子的个别直观形象B.虽然写的是个别慈母和游子,却表现了天下父母心和游子意C.没有个别直观的形象,只是讲普天下的慈母与游子D.看似说慈母,实际上是说游子41、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美学研究中运用的主要方法是:AA.哲学方法B.社会学方法C.心理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4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美学的突出贡献是:BA.把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引入到人的主观精神世界B.解开了心理无意识这一重要领域C.发现了人的心理结构D.描述了人的审美心理机制43、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CA.十六世纪B.十七世纪C.十八世纪D.十九世纪4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美学00037 第六章审美教育论 章节练习题

美学00037 第六章审美教育论   章节练习题

第六章审美教育论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最主要休现在()A.诗B.歌C.舞D.乐答案:D解析: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乐记》中就已经开始强调美育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

”乐“是诗、歌、舞的统称,开始成为自觉的美育的主要形式。

分值:1.02.《毛诗序》强调“风以动之”,说明()A.艺术感动是潜移默化的B.美育需要动力C.美育以风为动力D.美育雷厉风行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毛诗序》强调“风以动之”,认为作品对人的感化像是风的吹动那样,触动人的心灵,强调了艺术感动的潜移默化特征。

分值:1.03.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美育思想。

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

这种说法,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效果的“净化”思想。

分值:1.04.率先把“美育”一词引人中国的是()A.王国维B.蔡元培C.梁启超D.鲁迅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美育思想。

蔡元培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1901年他在《哲学总论》一文中就用到了“美育”概念,是中国近代以倡导美育著称的学者。

他的美育思想在近代最具影响力。

分值:1.05.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A.“以美育代宗教”说B.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种力C.艺术可以“畅神”D“性欲升华”说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美育思想。

B项是梁启超的观点;C项是南朝宋画家宗炳的观点;D项是弗洛伊德的观点。

分值:1.06.最早把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的是()A.王国维B.梁启超C.蔡元培D.鲁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美育思想。

1903年,王国维发表了《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

分值:1.07.在中国美学史上,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于()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美育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审美现象背后体现的实质是人与世界之间的( B)
A.认识关系
B.审美关系
C.实用关系
D.伦理关系
2.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 C)
A.心理学方法
B.社会学方法
C.哲学方法
D.文学方法
3.人的实践---存在向审美活动过渡的中介环节是( D )
A.认识
B.欲望
C.情感
D.自由
4.《尚书·尧典》中提出的“诗盲志”说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的( A)
A.表现说
B.符号说
C.形式说
D.巫术说
5.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的美学家是( C)
A.巴门尼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泰勒斯
6.中国书法艺术能够通过线条、形状,表现一定的生命情调和人生境界,这种情调与境界属于艺术品结构中的( B )
A.形式符号层
B.意境超验层
C.意向世界层
D.物质实在层
7.“载道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C )
A.艺术起源
B.艺术本质
C.艺术功能
D.艺术存在
8.色彩的审美意义主要表现在表情性和( B )
A.直观性
B.象征性
C.想象性
D.丰富性
9.审美对象和它所依据的客观事物相分离,说明审美对象具有( A )
A.非实体性
B.客观性
C.开放性
D.实体性
10. 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美学家是( D)
A.卢森堡
B.列宁
C.斯宾塞
D.普列汉诺夫
11.审美体验的独特性就在于它是( B)
A.对对象之意义与价值的概括
B.对对象的情感体悟和价值品味
C.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的结果
12.在西方美学史上,神学色彩最强烈的是( D )
A.古希腊美学
B.古罗马美学
C.德国古典美学
D.中世纪美学
13.齐白石画虾,能令我们感到满纸皆水,这涉及到得想象类型是( A)
A.接近联想
B.类似联想
C.对比联想
D.类比联想
14.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了悲剧理论基础的人是( D)
A.尼采
B.席勒
C.黑格尔
D.亚里士多德
15.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有三个要素:完整、和谐、鲜明。

这里的“美"所指的审美形态是( A)
A.优美
B.悲剧
C.喜剧
D.艺术
16.“艺术”不是实体,它只存在于: ( C)
A.物质形态中
B.形式概念中
C.具体艺术品中
D.心灵世界中
17.提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美学家是( B)
A.刘勰
B.钟嵘
C.陆机
D.曹丕
18.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艺术意象的创造和艺术品的完成,实质上也是一种( C)
A.移情
B.模仿
C.生产
D.游戏
19.贺拉斯提出了著名的( B)
A.“心灵净化”说
B.“寓教于乐”说
C.“欲望的替代性满足”说
D.“心力节省”说
20.孔子以山水比德,屈原以芳草自喻,说明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着重强调的是( A )
A.人格
B.情感
C.技艺
D.悟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审美意识主要包括了人的( ABCD )
A.审美愿望
B.审美趣味
C.审美观念.
D.:审美理想
E.审美意象
22.古人云:“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句话说明了审美经验具有( ABC )
A.直观性
B.非功利性
C.超越性
D.多义性
E.模糊性
23.尼采认为,导致古希腊悲剧产生的精神因素有( AC )
A.酒神精神
B.宗教精神
C.日神精神
D.哲学精神
E.牺牲精神
24.空间艺术主要有( ABE)
A.建筑
B.雕塑
C.文学
D.戏剧
E.绘画
25.对近代中国美育观的确立作出重要贡献的美学家有( ADE )
A.蔡元培
B.陈独秀
C.李大钊
D.王国维
E.梁启超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意象的生成:(1)意象的生成是主体和客体在审美状态下交融的动态心理过程(1分)(2)意象生成过程中,意向与想象起着重要作用,两者的结合可以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意象世界。

(2分)
27.“悟”:(1)“悟”指的是主体对艺术品的意象品鉴渐入佳境后,终于升华为对意境的感悟。

(1分)(2)主体在“悟”中终于克服了艺术品中符号与意义之间的矛盾,进而通过意象重建直接把握了其内在意蕴。

(2分
28.巫术说:(1)是20世纪一种关于艺术和审美发的理论,其主要依据是泰勒和弗雷泽关于原始文化的学说。

(2分)(2)这种学说认为巫术活动是孕育艺术的母体,人类最初的艺术因巫术需要而产生,并作为巫术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

(2分)
29.席勒的《美育书简》:(1)席勒的《美育书简》是西方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2分),(2)在这部著作中,席勒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社会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

(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答:(1)美学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而是要求研究者(主体)亲自投入审美发生的境域中,去体验、感悟和揭示审美活动的来龙去脉。

(2分)
(2)美学研究无法采用精确、量化的科学方法,而需要体验和揭示丰富多彩、幽深微妙的审美精神现象。

(2 分)
(3)美学与其他许多学科密切相关,所以美学研究应以哲学方法为核心,结合众多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

(2分)
31.简述艺术的审美功能。

答:(1)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指艺术能够凭借意象、意境的感染力,使接受主体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能够提高艺术素养。

(3分)
(2)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但是艺术的审美功能是其最核心的功能,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

(3分)
32.简述审美惊异的主要特点。

答:(1)审美惊异不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

(3分)
(2)审美惊异的产生既依赖于主体一定的自身条件,也依赖于对象本身一定的客观条件。

(3分)
33.简析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答:(1)艺术接受是接受主体对意象的再创造。

(2分)
(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

(2 分)
(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因此艺术接受是主体不断填补空白的动态过程。

(2分)
34.简述王国维的美育观。

答:(1)王国维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为“四有”。

(2分)
(2)他认为美育能陶冶人的性灵,丰富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2分)(3)他认为美育还能作为德育、智育的手段,促进德育和智育的实施和发展。

(2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5.在审美经验的三个阶段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以自然风景的欣赏为例来加以说明。

答:(1)在呈现阶段,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一种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2)在构成阶段,主体与客体必须拉开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完成对审美对象的建构。

(3)在评价阶段,主体必须把客体当作一个准主体,与之形成一种主体间的交流关系。

[评分参考](1) (2) (3)各3分,视其与具体审美经验结合的紧密程度,酌情加1-4分,共13分。

36.举例说明戏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特点。

答:(1)戏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

(2)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

(3)喜剧的情感表现形式具有以笑为主的特征。

[评分参考](1) (2) (3)各3分,视其与具体作品结合的紧密程度,酌情加1-4分,共1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