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类型五 成分赘余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重点基础知识:成分赘余类型的病句

高考语文重点基础知识:成分赘余类型的病句

高考语文重点基础知识:成分赘余类型的病句
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重点基础知识:成分赘余类型的病句,感谢您的阅读!
高考语文重点基础知识:成分赘余类型的病句
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主要有下列类型:堆砌、重复、可有可无、应删去“的”字。

(1)堆砌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

(“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掌握”应删去。


(2)重复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

(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地稳定了。

(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动乱和气候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

(“历代”和“动乱”中间也中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也就不必加“的”。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病句类型五成分赘余

病句类型五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⑴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

(后句主语赘余)⑵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主语“他们”赘余。

⑴他正在进行打球,可上劲了。

(谓语“进行”赘余)⑵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实属”意为“实际是”,应删去“是”。

⑴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宾语“想法”和助词“的”赘余)⑵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宾语”的地方”多余,应删去。

⑴这话里包含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无声”和助词“的”赘余)⑴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们。

(状语“在心里”赘余)⑵由于战云笼罩,伊拉克各大医院药品非常奇缺,很多伤员只能硬撑,形势十分严峻。

(状语“非常”赘余)⑴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补语“一些”赘余)⑴由于历史动乱和气候的潮湿,珍贵的绘画损坏殆尽。

(“气候”后“的”赘余)⑵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一、成语引发成分赘余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就是“没有想到”、“没有料到”的意思,与句子中的“没料到” 重复。

)2.疏通河道,让水路畅通,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中的“当”就有目前、当前的意思,应去掉“目前”3.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川陕一带剩下的虎种更为弥足珍贵。

“弥足珍贵”为“更加值得珍贵”之意,与前文“更”重复。

4. 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常见病句六大类型5

常见病句六大类型5

常见病句六大类型1.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有多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也不同。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情况:(1)定语位置不当①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例如:玛丽安在路边的碎石堆里偶然发现了几个形状奇特的化石牙齿,兴奋异常,却始终认不出那是属于什么动物的。

句中定语中心语“化石”和定语“牙齿”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牙齿化石”。

②定语误放到状语的位置例如:请柬的封套上古色古香地印着青铜器,上面整齐地排列着身披铠甲、手持盾牌的秦军战士。

“古色古香”不应修饰“印着”,应改为“印着古色古香的青铜器”。

③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一般语序是:a.领属性定语,时间、处所定语;b.表指称数量的短语;c.动词或动词性短语;d.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e.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另外应当注意,带“的”的定语应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如:花园里(领属性的)那(指示代词)几朵(数量词)盛开的(动词)美丽的(形容词)红色(形容词)玫瑰花(名词)被人摘走了。

如果违反多项定语语序的一般规律,就会造成定语语序不当的错误。

例如: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一艘古船。

句中定语排列不当,“古船”前的三个定语正确顺序为“一艘”“新出土的”“宋朝时期的”,否则会产生歧义。

(2)状语位置不当①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例如:“微山湖”号护卫舰迅速地在索马里海域采取行动,吓退了海盗;保护了被海盗追踪的商船。

“迅速地”作状语应放在谓语动词“采取”之前。

②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多项状语的一般语序是:a.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b.表时间、处所的词或短语;c.表范围程度的短语;d.表情感的词或短语。

另外,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即:为了什么(表目的)→何时(表时间的名词)→何地(表处所的介宾短语)→范围(表范围程度的副词)→怎样(表情态的形容词)→同谁(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如:许多教师今天早上(表时间)在会议室里(表处所)都(表范围)热情地(表情态)同他(表对象)交谈。

病句中常见的重复、赘余

病句中常见的重复、赘余

见诸于、付诸于、来自于、倾向偏重于3、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其间、此个中4、惟其因为、切忌不要、防止不要、杜绝不要、切忌不可、避免不要5、您令郎、您的令爱、我的愚见、6、涉及到、波及到、再此复发、互相厮打、互相自我批评、基本上根除、亲眼目睹、开始启用、一致公认、随便苟同、非常奇缺、非常溺爱、太过(分)苛求、过分溺爱、悬殊很大、差距悬殊、凯旋而归、报刊杂志、邂逅相遇、遭人挨打、可以堪称、令人可爱(威慑)、令人堪忧、被应邀、提出质疑、非法走私、坏毛病7、过高的奢望、无故平添、多年的夙愿、多余的废话、深深的沉思、、无声的潜台词、没用的废物、不熟悉的新情况、不必要的疾病(麻烦、误会)、正常的事业、年轻的小伙子、破天荒的第一次、过分的溢美之词、目前的当务之急、普通的芸芸众生、无报酬的义务劳动、优秀的传统美德、8、来我校莅临指导、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时速可达1000公里/小时、迄今也未忘记、喜爱和青睐、青少年人群、第一部处女作、十里路左右的距离、9、全身(浑身)遍体鳞伤、人民(百姓)生灵涂炭、被人贻笑大方、无数(众多)莘莘学子、特别穷凶极恶、独自孑然一身、眼睛望穿秋水、向后退出一步、座位座无虚席、正方兴未艾、人为地蓄意破坏、各自分道扬镳、一直耿耿于怀、值得可歌可泣、让人利令智昏、忽然恍然大悟、好像如芒在背、迅速立竿见影、显得相形见绌、各种形形色色、更加弥足珍贵、10、妄自菲薄自己、出乎意料之外、真知灼见的见解、黄发垂髫的孩童、难言之隐的苦衷、刻骨铭心的难忘、怙恶不悛不思悔改、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好像没听到似的充耳不闻、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三令五申地强调、亲自耳闻目睹、11、其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之所以……的原因、大约……左右、大约……上下、约摸……左右(上下)、约略……左右(上下)、大概……左右(上下)、至少……以上、至少……左右(上下)、至多……左右(上下、以下)、近……左右(上下、以上)、平均……以上(以下)、最少……以上、最小……以上、最大……以下、最高……以下、最低……以上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意重复)语病例析语意重复短语50例1、杀人的刽子手2、无声的潜台词3、胜利的捷报4、不必要的浪费5、第一部处女作6、最高顶点7、过高的奢望8、罕见奇观9、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10、偶然邂逅邂逅相遇11、十分酷爱12、心里由衷的13、亲眼目睹14、前来莅临指导15、过于溺爱16、一天天日臻完善17、公开宣称18、免费赠送19、白白地虚度20、随便苟同21、非常(十分)巨大22、非常奇缺23、极其罕见24、诉诸于25、这其中26、涉及到波及到27、来自于28、国际间人际间29、截至到30、报刊杂志31、破天荒第一次32、第一个首创33、凯旋归来34、提出质疑35、庆祝国庆55周年36、百姓生灵涂炭37、妄自菲薄自己38、真知灼见的意见39、难言之隐的苦衷40、忍俊不禁的笑起来41、溢于言表之外42、三令五申的强调43、耿耿于怀至今难忘44、众多莘莘学子45、浑身变体鳞伤46、显得相形见绌47、独自孑然一身48、让人贻笑大方49、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50、各种形形色色资料二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

成分赘余的病句及答案

成分赘余的病句及答案

成分赘余的病句及答案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欢迎欣赏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1 1、我们学校有许多莘莘学子。

(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2、被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意即被大方之家笑话,已经含有被动之意,前面再加上被人就多余了。

)3、忽然恍然大悟。

(恍然就有忽然之意,前缀忽然自然显得多余。

)4、现在当务之急。

(当务已经含有现在的意思,不必前缀现在。

)5、囊括全部金牌。

(囊括即全部包括,后面没有必要再加上全部。

)6、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7、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

)8、这台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当看到黄宏演出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的意思。

其中已含有笑了起来的意思,病例中在忍俊不禁后又加了个笑了起来,岂非叠床架屋?)9、80年代中期,他独自孓然一身来到深圳闯天下。

(孑然一身,孤单一人,独自已含在其中。

)10、本来我们已经说好了去送他,可因临时有事没能去送行,我对自己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不能忘记。

(耿耿于怀指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迄今也不能忘记已含在其中。

)11、所以,在台湾问题上不要怕,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只要当局敢下决心解放台湾,凡地球上的炎黄子孙都会赞成的。

(小小的与弹丸之地重复,去掉小小的)12、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去掉各自)13、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中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与隐重复)14、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

(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与句子各种重复)15、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

(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2 1.岗下是一条沟,涌着竹柳杨榆、青枫梧桐的绿,深而不可叵测。

病句——成分残缺或赘余

病句——成分残缺或赘余
这颗珍珠
规律:看见多个分句,检查是否偷换主语 导致主语残缺
谓语残缺
3、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 米宽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将“南堡人民”与“经过”交换位置 缺少谓语
4、王城景区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泉庄乡,以 沂蒙七十二固之首的纪王崮为中心,以商周时期纪 国迁都至此的历史故事为主题整合建成的4A级景 区。
介词残缺
7、我真后悔,怎么为一时的意见不合,就和 自己共过患难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
与,“与……朋友”
8、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他的家庭出身、 生活环境和经历决定的。

主语残缺
成 谓语残缺 分 残 宾语残缺 缺
介词残缺
成分赘余
1、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 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 19、如果一旦: • 20、原始初衷: • 21、不幸的噩运: • 22、优秀的美德: • 23、一旦有一天: • 24、无数莘莘学子: • 25、人际间、国际间: • 26、更加弥足珍贵: • 27、之所以……的原因: • 28、并非是 绝非是 岂非是 • 29、您令郎 • 30、邂逅相遇
亲眼目睹 一致公认 正方兴未艾 多年的夙愿 被人贻笑大方 第一部处女作 妄自菲薄自己 出乎意料之外
成分残缺(赘余)
主语残缺
例1、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和工商业经 济的发展,为隋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去掉“由于”
规律:看见介词开头,检查是否主语残缺 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
(由于、通过、经过、由、为了)
2、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 珠,具、这其间: • 2、付诸于、见诸于: • 3、出自于、来自于: • 4、差距悬殊、悬殊很大 • 5、涉及到 • 6、又再度: • 7、过分溺爱: • 8、可以堪称: • 9、极少罕见: • 11、互相厮打: • 12、凯旋而归: • 13、提出质疑: • 14、报刊杂志: • 15、我的愚见: • 16、卫冕桂冠: • 17、多年夙愿: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病之成分残缺或赘余+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语病之成分残缺或赘余+课件

①为了全面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国务院要求到2020年形成制度完备、监管有 力的治理格局。
②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 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③世界心脏组织联会将每年的9月25日定为世界心脏日,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心血管系统疾病已经成为引发成年人突然猝死的“头号凶手”。
(4)附加成分赘余。 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去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 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弥”就是更加,愈加,与“愈发”语义重复,删去“愈 发”。】
荞麦具有降低毛细血管脆性、改善微循环、增加免 疫力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中 风发作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本句 “高血压……中风”这些疾病,如有症状, 就是“发作”了,所以不必再有“发作”,属于多 余的谓语。
“提防不被念歪”应去掉“不”。
5.滥用表约数或估量的词造成赘余 “左右”“上下”等表概数的词语,有的甚至前面还用了 “大概”“大约”等表概数的副词。
中国目前拥有网络文学写作者超过200多万人,每年有六 七万部左右的作品被签约;全国网络文学用户达1.94亿, 超过了电子商务用户。
【 “超过”与“多”语意重复,应删去其一;“左右” 与“六七万部”都表示约数,应删去“左右”。】
3.滥用省略,使分句中的主语残缺。
如: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 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解析:“作者”不能做最后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在“成为”前加 “使之”。
4.定语过长,丢掉了中心词,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导致主语 中心语丢失。
为方便农村群众看病就医,特别是为解决偏远地方缺医少药、农民 “看病难,看病贵”,市卫生局抽调医术过硬的医生深入农村开展巡 回医疗服务活动。 解析:缺宾语。为解决……的问题。

病句类型

病句类型

病句类型1、搭配不当:⑴主谓搭配补丁⑵动宾搭配不当⑶主宾搭配不当(常见错误:当一个动词带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宾语,或两个动词带一个宾语时,往往有一个宾语与动词不能搭配)⑷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⑸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⑹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⑺关联词搭配不当2、成分残缺:⑴缺主语(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偷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⑵缺谓语⑶缺宾语⑷缺其他成分(介词残缺、关联词语残缺)3、成分赘余:成分赘余主要有以下类型:堆砌主语、语义重复、画蛇添足、虚词多余4、结构混乱:⑴两句混杂(又称句式杂糅)⑵前牵后连⑶中途易辙⑷反客为主5、表意不明:主要指句子费解或产生歧义⑴交代不清(费解)⑵指代不明⑶一句话有两种理解(词的多义导致歧义、停顿歧义、修饰两可)6、不合逻辑:⑴不合事理⑵概念不清:①从属关系并列不当②交叉关系并列不当③自相矛盾④强加因果——I、注意句中出现多个并列概念——查概念不清II、注意抓因果关系关联词,主要有“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查强拉因果速辨病句一、句子中有多重定语或状语,考虑是否语序不当二、看并列项——查是否符合逻辑(从属关系不当,存在包含或交叉关系),是否语序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三、看介词——查是否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句首容易滥用的介词有“在、当、从、对于、为了、由于、通过、经过”等)是否主客颠倒四、看两面词(“是否、有无、能否、优劣、好坏、成败、得失、高低、有没有、能不能、要不要、和”等)——查是否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五、看否定词——查是否否定失当,有些词语本身就带有不要做某事的意思,例如“防止、否认、杜绝、禁止、避免、难免、切忌”不能和“不”放在一起使用六、看指代词:多音多义词、数量词——查是否语意不明七、看数词和表约数的词语(重要的有“左右、大约、近、上下”等连用——查是否造成矛盾,“下降”不能和倍数搭配)八、看动词——查是否动宾搭配不当或宾语缺失九、看关联词——查是否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主语位置不当、句序不当㈠、多层定语顺序不当:领属——时间——处所+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㈡、多层状语次序不当:从中心词最远处算起多层状语的一般顺序是:目的、原因+时间+地点+一般副词+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㈢、虚词位置不当1、关联词位置不当:①两个分句同一主语时,关联词在主语后面②两个分句不同主语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前面2、副词位置不当3、介词位置不当(“把”字句、“被”字句有否定词,应将否定词放在“把”和“被”之前)4、主客体位置倒置㈣并列词语或短语排列顺序不当并列词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分赘余⑴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

(后句主语赘余)⑵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主语“他们”赘余。

⑴他正在进行打球,可上劲了。

(谓语“进行”赘余)⑵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实属”意为“实际是”,应删去“是”。

⑴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宾语“想法”和助词“的”赘余)⑵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宾语“的地方”多余,应删去。

⑴这话里包含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无声”和助词“的”赘余)⑴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们。

(状语“在心里”赘余)⑵由于战云笼罩,伊拉克各大医院药品非常奇缺,很多伤员只能硬撑,形势十分严峻。

(状语“非常”赘余)⑴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补语“一些”赘余)⑴由于历史动乱和气候的潮湿,珍贵的绘画损坏殆尽。

(“气候”后“的”赘余)⑵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一、成语引发成分赘余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就是“没有想到”、“没有料到”的意思,与句子中的“没料到”重复。

)2. 疏通河道,让水路畅通,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中的“当”就有目前、当前的意思,应去掉“目前”3.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川陕一带剩下的虎种更为弥足珍贵。

“弥足珍贵”为“更加值得珍贵”之意,与前文“更”重复。

4.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这个成语本身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都没有错,但前面加上“感到”,就犯了语意重复的毛病。

)5.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孑然一身”就是“独自”)6.军阀混战连年不止,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意思就是人民没办法生活。

)7.各种“选秀”活动,在各级各类电视台正方兴未艾。

(“方”即“正,正在”之意。

)8.《兵车行》是反映唐代战乱造成百姓生灵涂炭的社会现状的诗作。

(“百姓”和“生灵”同义,前后重复。

)9.突然恍然大悟。

(恍然指突然清醒的样子,故应删去突然。

)10. 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刻骨铭心已包含难忘之意,应删去难忘。

)11.你说你要来,多少双眼睛望穿秋水等着你来。

(秋水比喻眼睛,与前面重复)12. 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辨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

)提示这样的熟语还有:(浑身)遍体鳞伤、(被人)贻笑大方、忍俊不禁(地笑了)、(人民)生灵涂炭、虚怀若谷(的胸怀)、惴惴不安(的心情)、“广大灾民哀鸿遍野”“百姓生灵涂炭”“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到处都是漫山遍野”“说话音量很大,声如洪钟”“一天天的日臻完善”“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目前的当务之急”“妄自菲薄自己”等。

这样的用法都犯了重复赘余的毛病。

二、双音节词(尤其是文言词语)造成的成分赘余1.关于医院乱收费的问题,频频见诸于报端。

(“见诸”的“诸”是一个兼词,兼而有“之于”两字的用法及意义,很显然,它和后边的“于”重复了)2.少年少女们疯狂追星的现象令人堪忧。

(“堪忧”也是文言文沿用的词汇,为“令人担忧”之意,前文的“令人”与其中的“堪”重复。

)3.世风日下并非是一方面原因所致。

(非是文言色彩较浓的一个词,不是的意思,因此,其后不必再加是。

)4.十年苦读,他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

(“夙”的意思是“一向有的,旧有的”,应删去“多年”。

)5.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

(辨析:“堪”本是“可以”之意,前面再用“可以”,重复罗嗦,应去掉“可以”。

)6.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背这么多诗是过分苛求了。

(“苛求”为“过分要求”之意,与前文“过分”重复)7. 《语文大辞典》编委会,为了使辞典有较高的质量,在躬耕修典三个春秋的编纂过程中,着重控制了关键程序。

(“躬耕修典”即“编纂”,重复)注:类似的错误用法还有“过早夭折”、“过分溺爱”、“卫冕桂冠”、“令寒舍蓬荜生辉”等。

8. 五星啤酒厂决定给陈新瑶等二人留厂察看两年的处分,受处分期间每月只发生活费,并免发奖金。

(去掉“并免发奖金”)9.震惊全国的凶犯杨佳应该伏法枪决。

(“伏法”和“枪决”重复,应去掉"枪决"或"伏法"。

)10. 同学们有了明确的目标,接着就付诸于行动。

(“诸”文言兼词,意为“之于”,与“于”重复。

)11. 中国乒乓球队又一次凯旋而归。

(“凯旋”是“胜利归来”之意,与“归”重复。

)12.今天是鲁迅先生120周年诞辰纪念日。

(“诞辰”即“生日”,书面语,用于庄重场合,与“纪念日”重复。

)13. 对这次增资,不要有过高的奢望。

(“奢望”意思是过高的希望,与“过高”重复。

) 14.首开在国外证券公司上市的先河。

(“先河”已包含着“初开”“首开”的意思,与“首开”重复,可改为“开了”。

)15.他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好学生。

(公认即共同的,一致意思为相同无分歧,两者重复,删一致。

)17. 中国的老百姓热切渴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将涨得没谱的房价降下来。

(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删去热切。

)18.这是一次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际就是彼此之间,因此,应删去间或将际改为家。

)19.就国企大举进入房地产行业大肆“炒地”的现象,有识之士致信给温总理。

(致,已有给之意,删去给。

)20. 这份资料每个学生人手一本。

(“每个”与“人手”重复,应删去“每个”。

)21.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

(“来自”与“于”重复,应删去“于”。

)22 .许许多多的群众来听他的讲座。

(群众是集体名词,前面不必再加许许多多。

)23.两岸共同协商和平统一大计。

(协意思是共同合作,因此,应删去共同。

)24.听了他对事实真相的陈述,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由衷”即有“在心里”的意思,重复)25. 以前他从没买过超过100元的鞋,今天第一次破天荒花110元买了一双运动鞋。

(破天荒这个熟语是指从来未曾有过或者是第一次,故该句赘余。

)26.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国失去了发展经济的大好良机。

(良即很好,故应删去大好。

)27. 过度酗酒易引发脑溢血。

(酗已包含无节制之意,删去过度。

)28. 对地铁安全工作我们要做好预案,万一若发生不测,不至于手足无措。

(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与若重复。

)29.这本书涉及到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涉及中的及就是到的意思,删去及。

)三、数字中的赘余1. 小姑娘大约十三四岁上下。

(“大约”与“上下”重复。

)2.国产轿车的价格低,适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售价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不过”与“左右”重复)3.他六门功课的平均成绩都在九十五以上。

(删去“都”,平均成绩只有一个。

)4. 将近80﹪以上的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认为高考前一个月的复习要回归课本回归高考题。

(将近与以上两个模糊量词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5.这种新车型每小时时速是220公里。

(去掉“每小时”)6. 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

(“最多”与“以下”去掉其一)7. 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八百元以上。

(应去“以上”或“至少”。

)8. 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

(“超过”和“以上”重复)9. 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可身板很硬朗。

(“大约”“上下”重复)10. 据统计,全省个人捐资办学万元以上的已将近400余人。

(“将近400”与“400余”前后不一致,两者只能取其一。

)11. 日本磁悬浮列车的每公里成本达9亿元人民币以上,德国磁悬浮列车超过4亿元,国内现有磁悬浮列车也在2亿元左右。

(“达”和“以上”矛盾)12. 与空中航路相对应,在沿途的地面上,平均间隔300公里左右就设有一处雷达、通讯导航和众多空管中心等设备,为“天路”上的飞行提供服务。

( 平均数是一个确数,而“300公里左右”则是个概数,应删掉“左右”。

)四、程度副词的赘余1. 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

(优异就是不一般.很好,故删去十分。

)2. 立春之后严寒天气延续达两个月之久的现象十分罕见。

(罕意为十分,故直说罕见即可。

)3. 中央领导早已关注社会成员之间收入悬殊很大的问题。

(“悬殊”为“差别很大”之意,与后文“很大”重复。

)五、表“防止”、“禁止”“预防”“切忌”等的词语引发的赘余1.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余震"和"再次"重复,应删除其一。

)2. 切忌不要贪睡。

(切忌不要均表示否定,修饰贪睡不当,删去其中一个。

)六、“否则”引发的赘余1.凡事要依靠群众,否则单靠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

(去掉“否则”或“单靠自己”)2. 我们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行动缓慢,此病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去掉“否则”或“行动缓慢”)七、因果关系的复句中,出现多次陈述原因的词语造成重复1.这些事故给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究其原因。

主要是一些主管领导对安全生产没有高度重视引起的。

(“原因”和“是……引起的”重复。

)2.他迟到的原因是由于闹铃没响。

(“原因”和“由于”重复;)3.这位老奶奶摔了一跤是由于下雨路滑加上眼神不好造成的。

(“由于”和“是……造成的”重复。

)4.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我没有按老师的要求仔细审题。

辨析:主语多余“原因”与后“因为”重复,因去掉“的原因”或“因为”容易造成语义重复的成语1.忍俊不禁:忍俊,含笑。

不禁,禁不住,抑制不住。

原指热衷于某事而不能克制自己,后多指忍不住要发笑。

不能用成“忍俊不禁地笑了”2.难言之隐:隐,隐情。

深藏于内心的话或事。

难以说出口的隐情。

不能用成“难言之隐的苦衷”3.南柯一梦:南柯,指梦境中的南柯郡。

泛指一场美梦。

比喻得失无常,美梦成空。

不能用作“一场南柯一梦”4.相形见绌:相形,互相比较。

绌,缺陷,不足。

相比之下,显出一方非常逊色。

不能用作“显得相形见绌”5.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

形容惶恐不安。

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6.遍体鳞伤:遍,全部。

鳞,鱼鳞,这里指伤痕布满合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