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边坡工程监测-
边坡工程监测—边坡变形监测

四、钻孔伸长计监测
钻孔内测量岩体移动时,常采用钻孔伸 长计测量钻孔轴向的位移量。伸长计既可用 来进行岩体浅部的位移量测,也可用来进行 岩体深部的位移量测。
钻孔伸长计
1-重锤; 2-支撑导轮; 3-黄油; 4-塑料管; 5-水泥砂浆; 6-钢丝; 7-8号钢丝
五、活动式测斜仪监测
钻孔倾斜仪运用到边坡工程中的时间不长,它 是测量垂直钻孔内测点相对于孔底的位移(钻孔径 向)。观测仪器一般稳定可靠,测量深度可达百米 且能连续测出钻孔不同深度的相对位移的大小和方 向。因此,这类仪器是观测岩体深部位移、确定潜 在滑动面和研究边坡变形规律较理想的手段,目前 在边坡深部位移量测中得到广泛采用。如大冶铁矿 边坡、长江新滩滑坡、黄腊石滑坡、链子崖岩体破 坏等均运用了此类仪器进行岩土深层位移观测。
优点:操作容易,造价低,测定仪器不 复杂。用该方法的关键是贴片工Βιβλιοθήκη 和防潮, 在孔中有水时使用寿命有限。
缺点:不易直接测出位移值。日本最早 将应变管用于监测滑坡的地下位移和滑动面 位置。
三、固定式钻孔测斜仪监测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就着手研制测 斜仪,通过放入钻孔中测定土体的侧向位 移,先后出现过多种形式,目前较多采用 的有三种,包括惠斯登电桥摆锤式、应变 计式与加速度计式三种,一个探头测一个 平面方向的变化,对于双轴情况采用两个 探头。
边坡深部位移和滑动面监测
一、 简单地下位移监测 (1)塑料管钢棒观测法 (2)变形井监测 (3)剪切带
变形井观测
剪切带
二、 应变管监测
应变管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于硬质聚氯 乙烯管或金属管上,埋入钻孔中,管外充填 密实,管随滑坡位移而变形,电阻应变片的 电阻值也跟着变化,由此分析判断出地下位 移和滑动面的位置。
边坡监测工程设计方案

边坡监测工程设计方案1. 引言边坡是指山体或河岸斜坡地形,由于地形变化、地质结构和水文环境等因素,其稳定性常受到影响。
为了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边坡监测工程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个边坡监测工程的设计方案,以确保边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设计目标本设计方案的目标是: - 监测边坡位移、变形等参数,及时发现边坡的变化,以便采取及时的措施,确保边坡的稳定性; - 减少边坡监测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提高监测效率; - 提供完整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3. 设计概述本工程主要包括边坡监测点的选取和布设、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数据采集和传输、数据处理和分析等环节。
3.1 边坡监测点的选取和布设在进行边坡监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测点,并进行布设。
监测点的选取应满足以下要求: - 准确反映边坡的变化; - 布设密度合理,能够覆盖整个边坡的变化情况; - 方便安装和维护。
3.2 监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根据监测点的选取,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
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测斜仪、应变计、位移计等。
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需要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并进行相应的校准。
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的调试,确保监测设备正常工作。
3.3 数据采集和传输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及时传输和存储。
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常见的有线方式包括以太网、RS485等,无线方式包括蓝牙、Wi-Fi、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可以采用冗余传输的方式。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滤波、插值、回归分析等。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找出边坡的变化规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方法等进行数据分析。
4. 设计实施步骤本设计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4.1 确定监测需求根据具体的边坡情况,确定边坡监测的具体需求,包括监测指标、监测点的选取等。
岩土工程资料:边坡工程监测应符合哪些规定

岩土工程资料:边坡工程监测应符合哪些规定
1、坡顶位移观测,应在每一典型边坡段的支护结构顶部设置不少于3个观测点的观测网,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
2、锚杆拉力和预应力损失监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锚杆,测定锚杆(索)应力和预应力损失。
3、非预应力锚杆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宜少于锚杆总数的5%,预应力锚索的应力监测根数不应少于锚索总数的10%,且不应少于3根。
4、监测方案可根据设计要求、边坡稳定性、周边环境和施工进程等因素确定。
当出现险情时应加强监测。
5、一级边坡工程竣工后的监测时间不应少于二年。
2019年一级建造师全新课程套餐
超值精品班单科 680元经济
法规
管理
建筑
市政
机电
公路
水利
全科 1980元建筑
市政
机电
公路
水利
高效取证班单科 1380元经济
法规
管理建筑市政机电公路水利
全科 4980元建筑
市政
机电
公路
水利
相关推荐:
2019年一级建造师报考常见问题汇总一级建造师各科目高频考点【汇总】。
边坡监测工程设计方案

边坡监测工程设计方案边坡监测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该项目是针对某山区公路陡坡的边坡稳定性进行监测,旨在及时发现边坡变形和滑坡等风险,确保公路安全运行。
该边坡总长约为500米,研究范围包括了陡坡上下游地区。
二、监测设备选择:1. 测斜仪:在边坡关键位置设置测斜仪,通过连续测量边坡变形来判断其稳定性。
2. 微应变计:采用应变仪测量边坡表面和深层的应变,以判断边坡是否处于滑动状态。
3. 高斯计:用于测量边坡的地下水位,以避免夏季降雨引起的滑坡风险。
三、监测布点方案:1. 测斜点布置:根据前期地质调查和工程经验,选取边坡上游、中部和下游等关键位置,每个位置设置至少2个测斜点。
2. 应变点布置:在边坡上、中、下部分别选取2个测点,记录边坡表面和深部的应变变化情况。
3. 高斯点布置:根据地质条件,选取边坡底部的3个测点,用于测量边坡地下水位的变化。
四、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1. 数据采集:每个监测点设立定期采集时间,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实时获取监测数据。
2. 数据记录:数据应详细记录,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了解边坡变形的趋势和速度。
3. 数据处理:采用专业的监测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数据补偿、异常值剔除等。
4. 数据分析: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等级。
五、监测报告与预警机制:1. 监测报告:每月提交一份监测报告,详细汇报边坡监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分析结果。
2. 风险预警: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设定不同级别的风险预警指标,并定期发布预警通知。
3. 处理措施建议:根据报告和预警情况,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建议,并及时与监测单位进行沟通和协商。
六、监测维护与设备更新:1. 监测维护:定期对监测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采集准确度。
2. 设备更新:根据技术进步和设备老化情况,随时更新和升级监测设备,提高监测的精度和效率。
以上是本次边坡监测工程的设计方案,希望能够通过对边坡的监测,减少滑坡风险,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行。
基础工程现场监测技术—边坡工程监测

5
地下水监测
水压力监测
6
降水量监测
7
应力监测
8
宏观变形迹象监测
降雨量、降雪量监测 滑带应力监测、建筑物受力监测
3.2.2 边坡工程监测方法
边坡工程监测主要采用简易观测法、设 站观测法、仪表观测法和远程监测法等四种 类型。通过监测,深入了解边坡的变形机 理,从而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加固处理的反馈 以及对工程的影响等获取有关信息,通过监 测资料的分析得到边坡变形的各种特征信 息,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预测边坡工程可 能发生的破坏,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地面变形监测主要采用边坡工程监测方法中 的设站观测法和仪表观测法,包括:
1)、大地测量法 2)、摄影测量法 3)、测量机器人监测系统 4)、自动化监测网 5)、光纤应变监测系统
1 )、大地测量法 大地测量法是在变形边坡地区设置观
测桩、站、网,在变形边坡以外的稳定地段 设置固定站进行观测。
一般采用十字形观测网、放射形观测 网、方格形观测网等 。
爆破影响监测 渗流渗压监测
雨量监测 水位监测 松动范围监测 加固效果监测 巡视检查
人工边坡 施工期 运行期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期 √ √
天然滑坡 整治期 √
√
整治后 √
√
√
√
√
√
√
√
√
√
√
√
√
√
√
√
√
√
√
3.2.3.2 监测仪器的选型
边坡工程检测方案

边坡工程检测方案一、绪论随着城市建设和工程项目的不断扩展,边坡工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边坡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持续运行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因此,边坡工程的检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讨论边坡工程检测方案,通过对边坡稳定性、土壤力学参数、地质灾害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检测和分析,以保证边坡工程的安全稳定。
首先,从边坡工程的背景和意义入手,分析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结合具体的检测内容和方法,提出完善的检测方案,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此保障边坡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边坡工程检测的背景与意义边坡工程是指在地表或地下土质中施工的工程,包括山体工程、岩土边坡工程、河岸边坡工程等。
边坡工程在各类土木工程项目中起着承载地基、防护环境、保障安全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地质、地下水、自然环境等因素的不断影响,边坡工程容易出现稳定性问题,直接威胁到周围村民和道路交通的安全。
因此,对边坡工程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边坡工程检测的意义在于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为边坡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持续性,保障周围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边坡工程的检测结果也可以为后续的工程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边坡工程检测的内容边坡工程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边坡稳定性、土壤力学参数、地质灾害等方面的检测。
1. 边坡稳定性检测边坡稳定性是边坡工程的基本问题,也是检测的重点内容之一。
边坡稳定性检测的主要目的是评定边坡的稳定状态,了解其可能发生的破坏模式,包括滑坡、崩塌等。
边坡稳定性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地形勘察、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勘测等方面。
地形勘察主要包括野外勘测和地形分析,通过对地形特征、地貌变化等进行判定,评定边坡的稳定状态。
地质勘探主要包括岩土勘察、水文地质勘查等,通过对边坡土体、地下水、地质构造等进行勘查,评定边坡的稳定性。
工程地质勘测主要包括钻孔、采样等技术手段,通过对边坡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和变形特性进行测试,评定边坡的稳定性。
边坡工程监测PPT课件

.
7
边坡工程施工监测的内容
序号 监测内容
第 21 节
地表位移、裂 缝
监2 测 内3 容4 与 方5 法
地下位移、裂 缝
地声 应变 地下水位 孔隙水压力 河、库水位 泉流量 降雨量
6
地温
地震
2020/12/29
监测方法 前方交会法、视准线法、水准法、
测距三角高程法等 近景摄影测量法 测缝法 GPS法 测斜法 沉降法 重锤法 测缝法 量测法 应变计量测法 水位自记仪法 压力计量测法 量测法 量测法 雨量计法 记录仪法 地震仪法
监 优点,适用于边坡变形的中、长期监测。 测 •电测法一般采用二次仪表监测,将电子元件制作的传感 内 器埋设于边坡变形部位,通过电子仪表测读,并将电信 容 号转换成测读数据。 与 •电测法技术先进,仪表灵敏度高,监测内容广,但受环 方 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在选用电测仪表时要结合具体的 法 监测环境,保证监测仪表的长期稳定性和监测成果的可
.
监测仪器和仪表 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自动全站仪等
陆摄经纬仪等 游标卡尺、测缝仪、伸缩自记仪等
GPS接收机等 测斜仪、多点倒锤仪、倾斜计等
下沉仪、收敛仪、水准仪等 重锤、坐标仪、水平位错计等 三向测缝仪、位移计、伸长仪等
声发射仪、地震仪等 管式应变计、位移计、滑动测微计等
地下水位自记仪等 孔隙水压力计等 水位标尺等 三角堰、量杯等
•GPS已经在许多重要工程的变形监测中得到应用
2020/12/29
.
12
仪表监测法(1)
•采用精密仪表监测边坡地表及深层的位移、沉降及倾斜、
第 裂缝相对变化、地声、应力应变和环境因素等。 2 •按采用的仪表可分为机械式仪表监测法(简称机测法) 节 和电子仪表监测法(简称电测法),两种方法都具有仪
边坡工程监测技术方法及原则

边坡工程监测技术方法及原则引言:我国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边坡内部的结构也非常复杂,在边坡工程的开挖、加固、以及防护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地质、地形,通过对地质的勘探、了解后,工程技术人员再进行设计施工处理,保持边坡的稳定状态,防止出现险情。
一、边坡工程监测的作用边坡工程的检测涉及到我国多种建设领域中,边坡工程监测的作用如下:1、及时跟踪边坡内部岩石的实际情况,向施工方以及监理提供真实有力的数据,做出合理的施工设计,调整相关的施工工艺,在施工组织人员进行施工时,并根据提供的数据保证边坡的稳定程度,尽可能的避免和减少崩塌、滑坡等情况的发生,对信息化施工的时代,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通过检测,预测有可能发生位移、变形趋势的地点,通过了解边坡的滑动方向和失稳的方式,并掌握其规律和特征,为相关的部门提供有力的参数信息,对边坡滑动和蠕动及时提供有力的技术依据,减少工程的施工组织人员因缺少数据而造成的损失,为相关的防灾救灾的对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3、根据监测结果,对已经发生崩塌、滑坡的地区,进行后期的加固处理。
所以监测不但是调查、研究崩塌和滑坡,还是在发生崩塌地质灾害时进行防治的重要依据。
通过监测之后得到信息,为相关部门提供有力的解决措施。
4、岩土体的特征都有所不同,有的数据通过试验无法直接取得,可以通过实际监测,对有关位移反分析提供有力的数据。
二、边坡监测的目的和特点1、边坡工程监测的目的1)及时判断边坡有滑动趋势的范围,观测边坡是否有崩塌的可能性。
2)监测边坡整治,并检验其整治的效果。
3)对新边坡的施工以及老边坡的整治,提供信息,完善施工设计和施工工艺。
4)积累数据,根据力学理论,为边坡滑坡找到解决措施。
2、边坡工程监测的特点:岩土体的性质比较复杂,所以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随时进行监测,监测的区域较大,并随着边坡的形成,不断改变监测点的位置。
三、边坡工程监测的内容和方法边坡工程监测主要是了解地质类型和变形机理,近年,边坡工程监测技术、工具不断更新,由原来的人工简易皮尺工具到现在的仪器监测,又正在向高精度、自动化的远程系统的边坡工程监测技术发展,根据监测后得到的信息,找到坡体滑坡、崩塌等动态变化的规律,预测可能发生的灾害,减少坡体灾害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边坡工程监测的特点
1、监测区域大,涉及的岩土性质复杂; 2、边坡逐渐形成,部分监测点的位置要随之变动; 3、监测的期限较长,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两年
甚至更长时间。
7
五、边坡变形阶段
从边坡变形角度分为初始蠕变、稳定蠕 变和加速蠕变三个阶段。
(1)初始蠕变阶段:变形速率小,趋势 不明显,破坏征兆不一定发生,要求测试 精度较高,侧重于长期监测;
球定位系统) RS测量法(Remote Sense 遥感技术) 近景摄影测量法 激光全息测量法 激光散斑测量法
15
优点: 监控面广,能确定边坡地表变形范围; 量程不受限制; 能观测到边坡体的绝对位移量。
缺点: 受到地形通视条件限制和气象条件的影响; 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
16
17
18
三、仪表观测法 特点: 监测的内容丰富,精度高,测程可调,仪器
29
二、监测方案设计的原则
1. 监测项目选择的原则: 一般以光学,机械和电子设备为先后顺序选用
设备; 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不影响正常施工及使用; 能形成统一的结论和简捷的报表。
30
三、监测报表 监测日报表:最为直接的原始资料; 阶段性报表:对一定阶段后的数据加以处理
后提出的数据、报表及建议; 监测总表:一个监测周期后提出的规律性的
设备; 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不影响正常施工及使用; 能形成统一的结论和简捷的报表。
26
2. 测点布点原则: 测线布置 圈定主要的监测范围; 估计主要滑动方向,按滑动方向及范围确定
测线; 选取典型断面,布置测线; 再按测线布置相应监测点。
27
对主滑方向和范围明确的边坡,测线采用十 字型布置;对主滑方向和范围不明确的边坡,采 用放射型布置。
36
37
38
No Image
39
4、设桩长为20m,其混凝土波速度为4000m/s,试 画出下列情况下的理论时域信号波形。(需标明时间 和位置) ① 完整; ② t=5ms,波阻抗减小处; ③ t=2.5ms,波阻抗增大处。
5、某方桩的砼密度为2450kN/m3,桩长20m,横截 面尺寸为450㎜×450㎜,波速为4000m/s,求: ①波阻抗(Z=ρCA); ②弹性模量; ③第一次和第二次桩底反射时间。
地面大地变形、地表 边坡表面、裂缝、
变形监测 裂缝、地下深部变形、 滑动部位、支护
支护结构变形
结构
应力监测
边坡岩体应力、抗滑 桩、锚杆(索)应力
岩体内部、锚杆
主筋、支护结构 应力最大处
地下水等 地下水位、孔隙水压
环境监测
力、降雨量、流量、 温度等
钻孔、出水点、 滑坡体
10
第 2 节 边坡工程监测方法
21
22
23
24
第 3 节 监测方案
一、边坡工程监测方案设计的内容
监测内容--测什么 监测方法和仪器--怎么测; 施测部位和测点布置--测哪里; 监测期限和频度--何时测; 预警值及报警制度等实施计划--怎么办。
25
二、监测方案设计的原则
1. 监测项目选择的原则: 一般以光学,机械和电子设备为先后顺序选用
大家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第8章 边坡工程监测
2
主要内容 概述 监测内容及方法 监测数据整理与分析
3
第1节 概 述 一、边坡的概念
边坡: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为满足工程需要而 对自然边坡进行改造,称为边坡工程。
4
二、分类 按成因分为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 自然边坡:经河流的冲蚀、切割以及风化、卸
荷作用形成。 人工边坡: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坡面几何形
动趋势; 仪表观测的补充。
13
二、设站观测法 要点: (1)在边坡体上设立变形观测点(成线状、
格网状等); (2)在变形区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地点设置固
定观测站; (3)用测量仪器定期监测变形区内网点的三
维位移变化。
14
主要设站监测方法
大地测量法 GPS测量法(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
便于携带; 可以避免恶劣环境对测试仪表的损害; 资料直观可靠,能连续观测。
用途:适用于中、长期监测。
19
四、远程自动化监测法
特点:远距离无线传输。
优点: 自动化程度高; 全天候观测; 省时、省力、安全 。
20
缺点: 传感器质量不过关; 仪器的组装工艺和长期稳定性较差; 运行中故障率高; 很难适应野外恶劣的监测环境; 数据传输有中断; 数据可靠度难以使人置信; 价格昂贵。
归纳和建议。
31
32
33
34
四、监测报告
工程地质背景 施工及工程进展情况 监测目的、监测项目设计和工作量分布 监测周期和频率 各项资料汇总 曲线判断及结论 数值计算及分析 结论及建议
35
作业
1、确定单桩承载力的现场测试方法较多,试举2种方 法说明如何确定单桩承载力? 2、说明标准贯入试验目的、适用条件及工程应用。 3、下面3张图为阜阳市颍东区临颍安置房工程场地波 速测试成果图,请判别该场地是否为液化场地,场地 类别如何?
28
3. 监测周期与频率 : 施工初期及爆破阶段:结合爆破工程而定,每
次爆破后监测1次 初始蠕变或稳定蠕变:初测时每日或两日一次 施工阶段:3~7日一次 运营阶段:每一水文年为一周期,每两个月监
测一次,雨期加强到一个月一次 处于加速蠕变状态变形量增大和变形速率加快
时:加大监测频次,时刻注意变形值。
8
(2)稳定蠕变阶段:变形发展较快,位移 量开始增大,要求测试敏感部位,需考虑量程 和精度;
(3)加速蠕变阶段:变形速率大,趋势明 显测量精度允许降低,侧重于短期临滑监测。
长期监测侧重于对边坡岩体进行动态跟踪, 了解边坡稳定性变化;短期监测侧重于滑坡预 报。
9
六、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
详细内容
测点布置
状较规整,稳定性经过计算设计的边坡。
按岩体性质分为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
5
三、边坡监测主要目的 1、把握坡体变形、应力、以及地下水活动等动
态特征和发展规律; 2、基于监测资料,分析判断坡体稳定性状态及
其发展趋势,必要时进行监测预警,或灾害 预测预报; 3、检验边坡整治的效果; 4、为滑坡理论和边坡设计方法的研究积累数据。
一、简易观测法 人工观测:
地表裂缝、地面鼓胀、沉降、 坍塌; 建筑物变形特征; 地下水位变化、地温变化等现象。 简易测量:
在建(构)筑物裂缝上设简易裂缝测量 标记,在边坡关键裂缝处埋设骑缝式简易 观测桩。
11
12
用途: 用于已有滑动迹象边坡的监测; 从宏观上掌握崩塌、滑坡的变形动态及发展
趋势; 初步判定崩滑体所处的变形阶段及中短期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