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变速箱中的减速齿轮的工艺设计与制造-最终版开题报告
轿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

(3)安全性能的要求。
7.进度安排
(1) 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2周)
(2) 计算变速器传动机构部件的相关尺寸参数与选择相关部件型号,并进行验证。(2周)
(3) 建立零件的等比例物理模型。(3周)
(4) 利用部件的链接关系建立部件之间的装配。(3周)
(5) 毕业设计(论文)审核、修改。(1周)
4.文献查阅、资料收集概况:
[1] 晓青.汽车变速器的百年变迁[J].汽车运用,2003(12).
[2] 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蔡炳炎,徐勇,林宁.机械式汽车变速器的速比配置分析[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5-04
[4] 赵世琴,黄宗益,陈明.惯性式同步器的结构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00(5).
2.变速器同步器设计;
3.变速器箱体设计
4.发动机的选择;
5.毕业设计说明书要求内容完整、层次清晰、文理通顺,具体按照晋中学院毕业规范撰写;
6.独立按时完成毕业设计所承担的各项任务,杜绝抄袭。
6.设计(论文)提交形式:
1.图纸
(1)变速箱结构图
2.技术方案
(1)变速器齿轮的结构参数、轴的结构尺寸等进行设计计算;
[5] 王望予.汽车设计(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6] 陈家瑞.汽车构造(上,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
[7]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等编.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1.轿车变速箱的总体方案设计;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轿车变速箱设计
毕业设计---汽车变速箱双联齿轮加工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汽车变速箱双联齿轮加工工艺设计目录开题报告部分一、课题研究 (3)1.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3)1.2齿轮在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3)二、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们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4)三、课题基本内容 (4)3.1齿轮加工工艺的设计 (4)3.2本课题包括两方面内容 (5)四、毕业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6)双联齿轮设计说明书部分一、零件图的分析 (7)1.1齿轮的工作性质分析 (7)1.2双联齿轮的结构分析及技术要求 (7)二、双联齿轮的材料、毛坯及热处理 (8)2.1材料的选择 (8)2.2毛坯的选择 (9)2.3热处理的选择 (10)三、定位基准的选择 (10)四、工艺路线 (11)五、工序余量工序尺寸的计算(公差,偏差) (13)六、切削用量 (15)6.1车削切削用量的计算 (15)6.2齿加工切削用量的计算 (17)七、工时的计算 (18)八、工艺装备 (20)九、检验 (20)十、加工工序卡片 (24)十一、参考文献 (38)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
1.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毕业设计是我们在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要求我们能综合运用大学三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独立解决本专业一般问题,树立为生产服务,扎实肯干,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将来在机械设计与制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综合训练我们的综合设计能力,进一步培养和提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设计思想以及发现,分析,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一定的工程问题,完成专科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我选用了双联齿轮的加工工艺设计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对其加工过程的工艺,每道工序进行分析。
所谓工艺,就是使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机械制造工艺是各种机械的制造方法和过程的总称。
机械制造工艺的内容极其广泛,它包括零件的毛坯制造、机械加工及热处理和产品的装配等。
但是研究的工艺问题则可归纳为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三类。
减速箱开题报告

减速箱开题报告1. 引言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减速箱作为一种关键的动力传动装置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减速箱的作用是由高速旋转的电机将动力转移到低速旋转的执行机构上。
因此,减速箱的设计和使用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对减速箱的设计、原理、应用场景以及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为后续项目实施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数据支持。
2. 减速箱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1 基本原理减速箱主要利用齿轮传动的原理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
通过选择不同的齿轮组合和传动比,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速度降低和扭矩放大。
减速箱通常由输入轴、输出轴、齿轮组和外壳等组件组成。
2.2 结构减速箱的结构可分为垂直式、斜式和平行式等。
每种结构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常见的垂直式减速箱结构一般由输入轴、输出轴和立式放置的齿轮组成,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场景。
斜式减速箱结构由输入轴、输出轴和斜齿轮组成,可实现角度变换和减速。
平行式减速箱结构由输入轴、输出轴和平行放置的齿轮组成,适用于扭矩要求较高的场景。
3. 减速箱的应用场景减速箱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3.1 工业机械工业机械中的各种设备,如机床、输送机、搅拌机、压机等,通常都需要减速箱来将电动机的高速转动转换为所需的低速和高扭矩。
3.2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驱动系统中使用减速箱来降低电动机的转速,提供合适的扭矩输出。
3.3 太阳能发电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减速箱被用来将太阳能收集器接收到的高速转动转换成适合发电机工作的转速。
4. 减速箱的设计和优化减速箱的设计和优化对于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效率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设计和优化的关键方面:4.1 传动比的选择传动比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减速箱的输出转速和扭矩。
合理选择传动比可以实现较高的效率和减速效果。
4.2 齿轮材料和制造工艺齿轮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对减速箱的寿命和传动效率有很大影响。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提高减速箱的性能和可靠性。
汽车变速箱箱体工艺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

汽车变速箱箱体工艺及夹具设计开题报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1、设计任务在本设计中,对变速箱箱体加工工艺及孔进行工艺分析,提出几个可能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经过分析论证后确定适合于给定生产条件下的最佳方案,拟定其详细的工艺规程,确定工艺路线,选择机床,工艺装备,确定切削用量,余量和工序尺寸等,设计钻铰定位孔夹具的定位、夹紧设计。
,1,、绘制汽车变速箱零件图,先用三维CAD软件建立三维模型,然后生成二维工程图,分析变速箱的功用、结构工艺性等。
,2,、设计汽车变速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幵编写工艺文件。
,3,、对汽车变速箱体零件工序中钻铰定位孔工序进行夹具定位、加紧设计,幵绘制夹具总装配图,A0,和部分非标准零件图。
,4,、按照机械学院规定的格式编写说明书。
要求条理清楚,论述有据。
2、目的及意义本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复习、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与业技能,促进理论不实践、学习不研究的紧密结合,从而使基本理论深化,是基础知识扩展,是与业技能延伸。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零件的工艺设计理论和规律以及夹具设计原理和方法,得到工程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工程技术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此外,通过文献检索、英文翻译和计算机绘图,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和英语的实际能力。
本设计有利于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幵在实践中加深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的劢手能力。
在本设计中,将训练和提高我的夹具设计方面的能力,着重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独立分析、设计、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以及其它一些综合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
此外,还可进一步熟悉相关标准和规范和应用有关设计手册、编写技术文件的写作能力。
二、综述不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及应用领域等机械制造可分为热加工和冷加工两大部分。
冷加工一般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装配工艺过程,目前还包括特种加工技术等。
汽车变速箱设计开题报告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2014 年12 月17 日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货车作为一种常用的商用车,已在现代的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的衣食住行的便利,都有货车运输方面的功劳。
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货车的运输,货车已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不可缺少的一样运输工具。
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2007年中国汽车销售879.15万辆,2008年汽车产销量将突破900万,2010年汽车销售规模将达到1263万辆。
在汽车行业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变速器行业面临着重大机遇。
2006年我国汽车变速器市场规模达300亿元人民币,并且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有望达到600亿元。
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已形成年产销汽车变速器100万台、齿轮5000万只和汽车锻件1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
汽车变速器产品在4档~16档市场领域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广泛匹配于输入扭矩300—3000牛米、载重量2吨~60吨之间的重型车、大客车、中轻型卡车、工程用车和低速货车等各种车型,被国内50多家主机厂的上千种车型选为定点配套产品。
法士特变速器在国内8吨以上重型汽车配套市场占有率78%,15吨以上配套市场占有率超过90%,重型变速器产销量世界第一。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在购车时大多只注重的是发动机的性能,而且这似乎已成为了衡量汽车品质优劣的一个标准,因为它是动力的缔造者。
但是,却不能忽略掌控速度快慢的变速器。
变速器作为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的发展,是衡量汽车技术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
由于变速器在汽车结构中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变速器结构的改进对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变速器齿轮毕业设计开题报告2010

目前,研究齿轮强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试验研究,以齿轮的实际试验数据、结果为基础,分析强度和变形,这种方法实用性较强;二是分析计算,利用经典力学、有限元、边界元等方法,通过建立零部件的模型,以计算结果为基础研究其强度。由于试验研究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高昂的费用,而且,试验研究只能在已制成的产品上进行,设计阶段则无法进行。因此,人们很早就致力于用分析计算的方法研究齿轮的强度。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分析机械结构强度问题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经典力学,将复杂的实际结构简化为较为简单的力学模型,再寻找一些途径使较复杂的高次超静定或非线性力学模型变为根据当时的条件能够计算的静定、线性或低次超静定模型,从而获得解答。但是,这种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各向同性体在弹性范围内的小变形问题,而且由于计算模型构造过于简单,导致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5.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以YG1090货车变速器齿轮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进行参数化建模,生成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10.0,对齿轮进行了强度分析计算。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齿轮的参数化精确建模
利用ProeWildfire 3.0建立参数化齿轮模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开始获得广泛地应用。有限元法是一种离散化数值分析方法。一个复杂的弹性体可以看成是由无限个质点组成的连续体,它具有无限个自由度,为了进行计算,将此弹性体简化为由有限单元组成的集合体,这些单元是在有限节点上链接的,因此,这个集合体具有有限自由度,这就为计算提供了可能。有限元方法可以求解结构形状和边界条件均很复杂的力学问题,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利用有限元方法,可以获得齿轮的应力分布、变形分布等数据,应用这些数据可以对变速器齿轮进行强度校核、寿命计算、优化设计等工作。
六挡齿轮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系专业、班级车辆工程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高级实验师从事专业汽车运用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六挡齿轮变速器设计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发动机的输出转速非常高,最大功率及最大扭矩在一定的转速区出现。
为了发挥发动机的最佳性能,就必须有一套变速装置,来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
变速器可以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通过换挡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其最佳的动力性状态下。
变速器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复杂。
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手动变速器由于具有成熟的制造技术及驾驶乐趣等原因仍占有一部分市场。
从商用车的特性上来说,手动变速器的功用是其他变速器所不能替代的。
以卡车为例,卡车用来运输,通常要装载数吨的货品,面对如此高的“压力”,除了发动机需要强劲的动力之外,还需要变速器全力协助。
我们都知道一档有“劲”,这样在起步的时候有足够的牵引力量将力带动。
特别是面对爬坡路段,它的特性显露的非常明显。
而对于其它新型变速器,虽然具有操作简单等特性,但这些特点沿不具备。
两轴式变速器与三轴式变速器相比,其结构简单,紧凑且除最高档外其他各档的传动效率高、噪声低。
轿车多彩用前置发动机前办驱动的布置,因为这种布置形式使汽车的动力传动系统紧凑、操纵性好且可使汽车质量减少6%~10%。
两轴式变速器则方便于这种布置且使传动系的结构简单。
两轴式变速器的第二轴与主减速器主动齿轮做成一体,当发动机纵置时,主减速器可用螺旋锥齿轮或双曲面齿轮;当发动机横置时则可用圆柱齿轮,从而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成绩。
除倒档常用滑动齿轮外,其他档位均采用常啮合齿轮传动;各挡的同步器多装在第二轴上,这是因为一档的主动齿轮尽寸小,装同步器有困难;而高档的同步器也可以装在第一轴的后端。
两轴式变速器没有直接档,因为在高档工作时,齿轮和轴承均承载,因为噪声较大,也增加了磨损,这是它的缺点,别外低档传动比取值的上限也受到了较大限制,但这一缺点可通过减小各档传动比同时增大主减速器来消除。
变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变速器是改变汽车速度与传动扭矩,充分利用发动机特性以适应汽车行驶要求的装置。汽车变速器诞生100多年来,齿轮变速器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随着汽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来高,使用寿命,能源消耗,振动噪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变速器的性能。而变速器齿轮的参数设置则对变速器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何设计最优的变速器齿轮的参数成为了各国对于变速器研究的重点。
1.5对以上所计算出的参数进行核算,以判定所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3、进度安排
(1.18~1.29)~ (3.1 ~ 3.5)分组、确定选题、校内搜集资料和外文翻译资料、写出文献检索摘要,撰写开题报告。
3.8~3.19赴外地实习、校外搜集资料,并提交实习日记、实习报告。
3.22~4.10外地实习,校外消化资料、整理论文提纲、设计概要,和外文翻译译文。
1894年变速器由法国人路易斯·雷纳·潘哈德推广在汽车上使用,从此变速器在汽车上就得到广泛的运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变速器的技术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变速器齿轮的技术也在这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在近几十年,汽车工业在各个国家的高速发展,更加带动了变速器齿轮技术的进步。随着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变速器的齿轮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4.11~4.23提交开题报告和外文翻译译文,开始绘图。
4.26~5.14撰写论文,绘图。
5.17~5.21论文(设计)、图纸审查及打印。
5.24~6.4学生提出答辩申请,并作答辩准备;教师审阅论文(图纸),并审查答辩资格。
6.7~ 6.11答辩
4、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注: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开题报告
专业:数控技术应用
班级:数控1315
姓名:祝鹏
学号:1303071545
论文(设计)题目:
汽车变速箱中的减速齿轮的工艺设计与制造
指导教师:_______ 谢志波________
日期:2016-03-24 _______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
生根据毕业论文(设计)课题研究目的的具体情况,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并经指导教师审阅签署意见。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开题报告内填写的内容,必须和学生毕业实习中完成的论文(设计)课题研究情况相一致,若有变更,应当经过所在专业及系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重新填写;
4.开题报告内有关“分院”、“专业”等名称的填写,应写中文全称,不能写数字代码。
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不能只写最后2 位或1 位数字;5.开题报告内“主要参考文献”的填写,应按照国标GB7714
—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6.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 《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 2008年4月2日”或“2008-04-02 ”。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开题报告
1.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
设计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知识制作汽车变速箱里的零件减速齿轮工艺设计与制造的数控加工工艺。
学习和掌握减速齿轮加工制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造型,培养设计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在计算、制图、加工、运用设计资料和进行经验估算,考虑技术决策等机械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机械CAD技术。
考虑分析减速齿轮的加工部位、加工要求、工序的安排、刀具的选择、加工顺序以及主加工参数选择。
制定数控加工工艺卡片、刀具卡片,编制数控程序。
合理的安排数控加工工艺,可以提高工作
效率,节省加工时间,使生产周期大大的缩短。
合适的加工工艺能够使企业发挥最大效益的有效途径。
2•: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论文基本框架):
论文介绍了汽车变速箱里的零件减速齿轮艺设计与制造的加工制造工艺编制,由于减速齿轮加工精度高。
所以加工前首先要对其进行工艺分析,画出减速齿轮的三维视图,拟定加
工方案,确定加工毛坯。
减速齿轮的加工必须选用专用的夹具,利用UG软件中的装配功能演示齿轮轴与减速齿轮的装夹定位以保证减速齿轮加工精度要求。
再绘制减速齿轮零件图,确定加工工序,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与加工刀具以及加工工艺卡片的拟定及加工参数设定。
最后编制数控程序输入机床加工进行产品检验,验证设计出的夹具是否合理和减速齿轮质量。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开题报告
4.主要参考文献:
1.李柱.《数控加工工艺及实施》.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张展.《减速器设计选用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齿轮手册编委会•齿轮手册(上册)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5
4.张亚力.数控铳床/加工中心编程与零件加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5.朱勇•《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6.高彬.数控加工工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7.刘虹•《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8. 王军•《数控加工中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