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算清缴中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如何填写谢
汇算清缴的固定资产及折旧审核表怎么填

3.13行(其他资产小计)=14行+15行+16行
4.17行 (合计)=1行+5行+13行
5.2列(会计核算的折旧或摊销额)=3列+4列+5列+6列
6.8列(本期资产计税成本)=1列(资产的平均原值或账面历史价值)+7列(应予调整的资产平均价值)(调减的以“负数”表示,如资产评估增值、2003年以前的捐赠资产以及商誉的摊销;调增的以“正数”表示,如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等。)
申报表
年 限 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折旧或摊销
12列 以前年度结转额
13列 本年税前扣除额
14列 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
15列
年 限12列13列14列15列
第一年 10 0 0 10
第二年 10 10 0 20
第三年 10 20 0 30
第四年 10 30 0 40
第五年 10 40 0 50
第六年 0 50 10 40
第七年 0 40 10 30
第八年 0 30 10 20
第九年 0 20 10 10
第十年 0 10 10 0
无形资产参照固定资产填报;
其他资产参照固定资产填报;
(四)表内表间关系
表内关系
1.1行(固定资产小计)=2行+3行+4行
第3列第3行机器设备、第4行电子设备运输工具的填报要求同第2行。
第4列至第6列分别填报纳税人本期按照会计核算的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计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的金额。相关要求同第3列。
根据总局最新文件,本表第六列后增加“计入其他”一列,填报纳税人在应付福利费和其他业务支出中核算的折旧或摊销额。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指南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指南纳税人发生资产折旧、摊销的,无论是否纳税调整,均须填报本表。
本表整合了原《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和原《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基本保留了原两表的填报项目。
一、业务描述:某工业企业从事电动车制造,系小型微利企业,2016年12月购进固定资产情况如下:1.研发和生产共用的机器设备1台,价值180万元;2.电脑1台,价值0.45万元;汽车1辆,价值16万元。
(不考虑原有设备折旧情况)二、会计分录:借:生产成本 18管理费用 7.65贷:累计折旧 25.65三、税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规定,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第六十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一)房屋、建筑物,为20年;(二)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三)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四)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五)电子设备,为3年。
《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规定: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在2013年12月31日前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其折余价值部分,2014年1月1日以后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规定:一、对轻工、纺织、机械、汽车等四个领域重点行业(具体范围见附件)的企业2015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由企业选择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油气勘探投资、油气开发投资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的折旧、摊销,以及纳税调整额。
三、各项目填报说明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提取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的金额。
2.第2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的金额。
3.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计算提取折旧、摊销额的年限。
4.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额的年限。
5.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本纳税年度的折旧、摊销额。
6.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的折旧、摊销额。
.第7列:金额=第5-6列。
如本列为正数,进行纳税调增;如本列为负数,进行纳税调减。
四、表间关系1.第1行第7列>0时:第1行第7列=附表三第43行第3列;第1行第7列<0时: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3行第4列。
2.第7行第7列>0时:第7行第7列=附表三第44行第3列;第7行第7列<0时: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4行第4列。
3.第10行第7列>0时:第10行第7列=附表三第45行第3列;第10行第7列<0时: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5行第4列。
4.第15行第7列>0时:第15行第7列=附表三第46行第3列;第15行第7列为<0时: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6行第4列。
5.第16行第7列>0时:第16行第7列=附表三第48行第3列;第16行第7列<0时: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8行第4列。
6.第17行第7列>0时:第17行第7列=附表三第49行第3列;第17行第7列<0时:第1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9行第4列。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

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资产折旧、摊销情况及纳税调整明细表怎么填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填报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油气勘探投资、油气开发投资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的折旧、摊销,以及纳税调整额。
三、各项目填报说明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提取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的金额。
2.第2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的金额。
3.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计算提取折旧、摊销额的年限。
4.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折旧、摊销额的年限。
5.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算本纳税年度的折旧、摊销额。
6.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税前扣除的折旧、摊销额。
7.第7列:金额=第5-6列。
如本列为正数,进行纳税调增;如本列为负数,进行纳税调减。
四、表间关系1.第1行第7列>0时:第1行第7列=附表三第43行第3列;第1行第7列<0时: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3行第4列。
2.第7行第7列>0时:第7行第7列=附表三第44行第3列;第7行第7列<0时: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4行第4列。
3.第10行第7列>0时:第10行第7列=附表三第45行第3列;第10行第7列<0时: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5行第4列。
4.第15行第7列>0时:第15行第7列=附表三第46行第3列;第15行第7列为<0时: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6行第4列。
5.第16行第7列>0时:第16行第7列=附表三第48行第3列;第16行第7列<0时: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8行第4列。
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填写指引

9.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一、表样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二、主要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4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2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国家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34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号)、(国家税务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问题的公告》局公告2018年第46号)、(财政部税《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的公告》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66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8号)三、填写思路该表反应资产折旧、摊销的会计账载金额和按照税收政策可允许税前扣除的税收金额之间的差异。
从行次来看,对资产进行分类,明细为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六类,鉴于规定资产中有各类加速折旧的情况,在固定资产行次(8-14行)反应享受加速折旧政策的资产账载及税收数据;从列次来看,一是反应会计账簿记载的折旧、摊销本期数和累计数(1-3列),二是反应按照税收规定可税前扣除的折旧、摊销金额(4-8行),三是反应纳税调整金额(第9行)。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

资产折旧、摊销纳税调整明细表填报时间:xxxx年x月x日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经办人(签章): 李xx 法定代表人(签章):周xx填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核算的资产折旧、摊销,会计与税收核算有差异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并据以填报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第43行至第46行。
三、各项目填报说明1.第1列“账载金额”: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应提取折旧、摊销的资产原值(或历史成本)。
2.第2列“计税基础”,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据以计算折旧、摊销的资产价值。
3.第3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提取折旧、进行摊销的年限。
4.第4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提取折旧、进行摊销的年限。
5.第5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核算的资产账面价值、资产折旧、摊销年限及资产折旧、摊销率计算的资产折旧、摊销额。
6.第6列:填报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的资产计税基础、资产折旧、摊销年限及资产折旧、摊销率计算的资产折旧、摊销额。
7.第7列=第5-6列,正数为调增额,负数为调减额。
四、表间关系1.第1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1行第7列=附表三第43行第3列;第1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1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3行第4列。
2.第7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7行第7列=附表三第44行第3列;第7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7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4行第4列。
3.第10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10行第7列=附表三第45行第3列;第10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10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5行第4列。
4.第15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15行第7列=附表三第46行第3列;第15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15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6行第4列。
5.第16行第7列为正数时:第16行第7列=附表三第48行第3列;第16行第7列为负数时:第16行第7列负数的绝对值=附表三第48行第4列。
累计折旧分摊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累计折旧分摊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在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中,累计折旧分摊表格是一种用来记录资产折旧情况的表格。
折旧是一种会计方法,用于反映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价值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资产会在一定年限内逐年减少其价值,这种逐渐减少的过程就是折旧。
累计折旧分摊表格就是用来记录每一年资产折旧额度和累计折旧金额的表格。
通过这个表格,公司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一个资产的折旧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资产管理和财务规划。
在表格中,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1. 资产名称:记录资产的名称和编号,方便识别和管理。
2. 起始折旧期:记录资产开始计算折旧的日期,通常是资产购入日期。
3. 预计使用年限:记录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用于计算折旧。
4. 年度折旧额:记录每一年度的折旧金额,根据折旧方法和计算公式计算得出。
5. 累计折旧额:记录每一年度的累计折旧金额,是前一年度累计折旧金额加上当年度折旧额的结果。
累计折旧分摊表格可以帮助公司清晰地了解每一个资产的折旧情况,有助于准确计算资产的净值和剩余价值,同时也有助于进行资产折旧的核算和报告。
因此,在进行资产管理和财务会计工作时,累计折旧分摊表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公司实现更好的资产管理和财务规划。
示例2: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经济原因逐渐耗损而计入成本的过程。
在财务会计中,折旧是一种费用,通过逐年摊销固定资产的成本,反映了资产在使用中的价值递减情况。
为了记录和管理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企业通常会制作累计折旧分摊表格。
这个表格会列出每个固定资产的名称、购入价值、预计使用寿命、残值和每年的折旧额度等信息。
通过这个表格,财务部门可以清晰地了解每个固定资产在不同年份的折旧情况,帮助公司合理安排资产的更新和替换计划。
累计折旧分摊表格不仅是财务管理的工具,也是公司资产管理的重要参考。
通过及时更新和维护这个表格,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资产的实际价值和使用情况,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A105080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9年版)》填报说明

A105080 《资产折旧、摊销及纳税调整明细表(2019 年版)》填报说明本表适用于发生资产折旧、摊销的纳税人填报。
纳税人根据税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所得税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9〕81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方出售资产行为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3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政策性搬迁所得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 年第40 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 年第2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公司制改制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 年第34 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4 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设备器具扣除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 年第46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适用范围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 年第66 号)等相关规定,以及国家统一企业会计制度,填报资产折旧、摊销的会计处理、税收规定,以及纳税调整情况。
纳税人只要发生相关事项,均需填报本表。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列次填报对于不征税收入形成的资产,其折旧、摊销额不得税前扣除。
第4 列至第8 列税收金额不包含不征税收入所形成资产的折旧、摊销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汇算清缴中资产折旧、摊销明细表如何填写谢。
所得税附表十三填表说明
第1列第1行:“固定资产小计”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平均原值。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行=2行+3行+4行
第1列第2行:“房屋建筑物”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的平均原值。
2、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中计提折旧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年初原值余额+1至11月末原值余额)/12。
3、注意事项:开业不足一年,或年度中间歇业的,以实际经营期计算。
第1列第3行、第4行填报要求同第2行。
第2列=第3+4+5+6列。
第3列第1行:“固定资产小计”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记入制造费用的金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行=2行+3行+4行
第3列第2行:“房屋建筑物”
1、填报纳税人本期计提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折旧额记入制造费用的金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会计核算中,本期记入制造费用的房屋建筑物类固定资产折旧额。
第3列第3行机器设备、第4行电子设备运输工具的填报要求同第2行。
第4列至第6列分别填报纳税人本期按照会计核算的实际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中计入“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在建工程”的金额。
相关要求同第3列。
根据总局最新文件,本表第六列后增加“计入其他”一列,填报纳税人在应付福利费和其他业务支出中核算的折旧或摊销额。
第7列“应予调整的资产平均价值”:
1、填报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清产核资外的企业资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资产价值(2003年以前受赠)、外购商誉和其计提折旧、摊销额以及资产会计计价与税收计价差异的调整额。
金额为负数时以“—”表示。
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分析,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计价与企业所得税政策关于固定资产计价差异的调整额。
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
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
第8列“本期资产计税成本”:
1、本列主要反映有关固定资产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确认的可以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值,主要用于计算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金额等于第1+7列(原值+调整额)。
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
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
第9列“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或摊销额”:
1、本列主要反映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政策计算的,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列第2、
3、4行金额=第8列对应行次(小计、合计栏除外)×税法规定的年折旧率或年摊销率。
固定资产残值比例统一确定为5
%。
纳税人可扣除的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采取直线折旧法。
除另有规定者外,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房屋、建筑物为20年。
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为5年。
第10列“本期纳税调整增加额或减少额”:
(1)反映会计核算中实际计提的折旧额(2列),扣减“允许税前扣除的折旧额”(9列)的差额,正数为纳税调增额,负数为纳税调减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计算所得,本列金额=第2-9列。
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
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
(3)前1-10列的操作实例:
例题:A公司欠B公司200万元,通过协商A公司决定用市场价值180万元,账面价值为150万元的固定资产偿还此债务。
(假设会计、税务折旧年限均为10年)。
会计处理:
B公司收到固定资产后会计核算:
借:固定资产:200万
贷:应收账款200万
B公司收到固定资产后,会计上对该项固定资产计价为200万元,企业所得税政策上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成本为180万元。
如果B公司没有其它方面的差异,180万元-200万元=-20万元,通过本表第7列第3行反映。
所得税填报:200万元填列本表第1列第3行,本表第2列第3行填列20万元,本表第7列第3行填列20万元,本表第8列第3行填列180万元,本表第9列第3行填列18万元,本表第10列第3行填列2万元。
本列17行合计:正数为纳税调增额填入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第3列第8行(折旧、摊销支出);负数为纳税调减额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内(其他纳税调减)。
第11列“本期转回以前年度确认的时间性差异”:
1、本列填报纳税人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应当于以后期间确认费用或损失,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形成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在本期的纳税调增额。
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以前年度确认的时间性差异(递延税款贷项)在本期转回数(递延税款借项)。
并按其固定资产的分类分别填入本列2至4行。
合计数填入本列第1行。
本列第十七行填入附表四第7行。
3、填报例题:某企业某固定资产原值20万元(不考虑残值),会计折旧年限4年,税收规定不低于5年。
会计上年折旧额为5万元,税前可扣除的折旧额为4万元。
前4年每年调增1万元,第5年会计上不再扣除,但税前仍可扣除4万元。
(前4年每年调增1万元填列到第10列,第5年税前仍可扣除的4万元填列到第11列)。
第12列“本年结转以后年度扣除的折旧或摊销”:
1、填报会计核
算已列支的折旧或摊销,但按照税收规定不得在本期扣除的数额,即在本年度已作纳税调整,将在以后年度应予纳税调减的时间性差异。
2、数据来源:来源于本表第10列,本列金额=第10列。
第13列“以前年度结转额”:
1、本列主要填报以前年度累计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未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时间性差异额。
2、数据来源:金额等于上年度本表第15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
第14列“本年税前扣除额”:
1、填报以前年度调增结转的折旧在本期的扣除额,本列第17行填入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18行内。
(与本期第10列17行的纳税调减额一并填到其他纳税调减)。
2、数据来源:来源于纳税人分析计算。
3、注意事项:建议企业对固定资产折旧的扣除情况建立相应的台帐,详细列明每年会计核算中计提的折旧,和企业所得税政策规定的扣除额,以及结转情况。
15、第15列“累计结转以后年度扣除或摊销额”:
金额等于第12+13-14列。
关于第12、13、14、15行的填报例题:
某企业一机器设备原值为100万元,不考虑残值,会计折旧年限5年,每年计提折旧为20万元;按照企业所得税现行政策规定,最低折旧年限为10年,每年允许税前扣除折旧额10万元,前5年每年会计多提折旧20-10=10万元应作纳税调增,并逐年结转至以后年度;第6年-10年,每一纳税年度会计上不再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企业所得税政策,允许每年扣除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