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势差
电势差

②电势差反映电场力做功特征的量,它由电场本身
决定,与移动电荷的多少或是还移动电荷无关。
③电势差与零电势点的选择无关。
5、电场力做功的计算 WAB = qUAB
①WAB、q、UAB三者都带正负号进行计算
②此公式对静电力为变力时做功也可用,不必考虑 静电力的大小和电荷移动的路径
③也可都取绝对值代入,功的正负要根据电荷移 动的方向与所受电场力方向的具体情况来判定
例4、在电场线上有A、B、C三点,设C点接地, 将1C的正电荷由A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为5J; 再将该电荷由B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5J, 求A、B两点的电势。
例5、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q=2.0×10-9C, 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 力外,其他力做正功6×10-5J,质点的动能增加 了8.0×10-5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多大?
一、电势差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叫做这两 点间的电势差
UAB=ΦA-ΦB
UBA = ΦB- ΦA
UAB = —UBA 2、单位: 伏特
3、矢标性: 标量,但有正负。
UAB的正负只表示两点电势谁高谁低,
UAB为正表示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4、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UAB=
WAB q
①在数值上,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单位正电荷 由A点移到B点时电场力做的功
例1 、如图,如果B板接地(取大地的电势为0,
则与大地相连的点电势也为0),则A点电势为
8v,M点电势为6v,N点电势为2v,M、N两点间
的电势差为多少?如果改为A板接地,问:B板
电势为多少?M、N点电势各为多少?
UMN为多少?
A+ +
电势差

电势差电势差电势差是指电场中两点之间电势的差值,也叫电压,用字母U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符号是V。
1库电荷从电场中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如果电场力做了1焦耳的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1伏。
目录电势差是指电场中两点之间电势的差值,也叫电压,用字母U表示。
公式Uab=φa-φb电荷q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动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与电荷量的比值叫做A、B两点的电势差[1]。
关系式为Uab=Wab/q单位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为伏,符号是V。
物理意义1.由电场中两点位置决定,反映电场能的性质。
2. 与检验电荷电量、电性无关。
3. 表示移动单位电量正电荷,电场力做的功。
由此得出:顺电场线移动正电荷做正功,反之则反;但功跟电量比值不变,由两点位置决定,且为正值。
逆电场线移动正电荷做负功,反之则反;但功跟电量比值不变,由两点位置决定,且为负值。
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大小关系UAB=Ed或E=UAB /d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把一点电荷q从A移到B,则电场力做功为:W=qUAB且与路径无关。
另外,由于是匀强电场。
所以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为恒力,可仍用求功公式直接求解,假设电荷所走路径是由A沿直线到达B,则做功W=F·AB·cosθ=F·q·AB·cosθ=E·q·BC,两式相比较,E=UAB /BC=U/d,这就是电场强度与电势差之间的关系。
说明:① 在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之差,等于电场强度跟这两点沿电场强度方向上的距离的乘积。
即d必须是沿着场强方向的距离,如果电场中两点不沿场强方向,d的取值应为在场强方向的投影,即为电场中该两点所在的等势面的垂直距离。
② 公式E=UAB /d表明,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着电场方向上单位距离的电势降落,正是依据这个关系,电场强度的单位还有V/m。
③ 虽然公式U=Ed只适用匀强电场,但在非匀强电场问题中,我们也可以用此式来比较电势差的大小。
电势差的计算

电势差的计算电势差是电场力沿两点之间的路径所做的功,它是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
在物理学中,电势差通常用来描述电场力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以及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特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电势差,并给出一些计算电势差的实例。
一、基本概念电势差是电场力沿两点间路径所做的功,单位是伏特(V)。
如果在点A和点B之间的路径上,电场力的方向与路径方向夹角的余弦为θ,电场力的大小为F,则点A到点B的电势差ΔV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ΔV = F × d × cosθ其中,d为沿路径的距离。
二、计算步骤计算电势差的步骤如下:1. 确定点A和点B之间的路径;2. 在路径上确定电场力的方向与路径方向夹角的余弦值θ以及电场力的大小F;3. 计算沿路径的距离d;4. 将θ、F和d代入公式ΔV = F × d × cosθ中计算电势差ΔV。
三、实例分析现在我们来看两个计算电势差的实例。
1. 点电荷的电势差计算假设在空间中有一个正电荷q,我们要计算点P到点O的电势差。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路径,可以选择直线路径。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电场力的方向与路径方向夹角的余弦值θ。
由于电荷q是正电荷,电场力的方向指向电荷,与路径方向夹角为0°,所以余弦值为1。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电场力的大小F。
根据库伦定律,电场力的大小与电荷q以及两点间的距离r有关,可以用公式F = k × q / r²计算,其中,k为库伦常数。
最后,我们计算沿路径的距离d,将θ、F和d代入公式ΔV =F × d × cosθ,即可计算得到点P到点O的电势差。
2. 均匀电场中的电势差计算假设在一个均匀的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我们要计算点A到点B的电势差。
由于电场是均匀的,电场力的方向与路径方向的夹角始终为0°,所以余弦值为1。
电场力的大小为F = E × q,其中q为单位正电荷的电荷量。
电势差公式3个公式

电势差公式3个公式电势差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异。
在电势差的计算中,有三个重要的公式,分别是电势差公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公式以及电势差与电荷的关系公式。
1.电势差公式电势差是指电场中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异,用ΔV表示。
根据电势差公式,电势差等于电场强度与两点之间距离的乘积。
即:ΔV=Ed其中,ΔV表示电势差,E表示电场强度,d表示两个点之间的距离。
这个公式的基本原理是,电场强度描述了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的大小,而电势差则是描述了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做功的大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电场力可以看作是电场对电荷的施加的力,而电势差则是描述了电场对电荷施加的功的大小。
因此,电势差公式可以理解为电势差等于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所做的功。
2.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公式电场强度E是描述电场的一种物理量,表示单位正电荷在其中一点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根据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公式,电场强度E等于电势差ΔV与该点距离之比。
即:E=ΔV/d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ΔV表示电势差,d表示该点距离。
这个公式的基本原理是,电场强度描述了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受到的力的大小,而电势差则描述了单位正电荷受力所做的功的大小。
因此,可以通过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来求解电场强度。
3.电势差与电荷的关系公式电势差与电荷之间存在一种线性关系,即电势差等于电荷与电场强度乘积的总和。
即:ΔV=q*E其中,ΔV表示电势差,q表示电荷量,E表示电场强度。
这个公式的基本原理是,电势差描述了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所做的功,而电势差又等于电荷与电场强度乘积的总和。
因此,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计算电势差与电荷之间的关系。
以上三个公式是描述电势差的重要公式,它们揭示了电势差与电场强度、距离以及电荷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和计算电势差的性质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势差公式3个公式

电势差公式3个公式
电势差:电势差是指两物体之间的电势差,即把物体的电荷平均分布在它们之间的距离差异。
为了便于计算电势,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等发现,物体可以在电势
差公式中用极坐标表示。
电势差公式有三种:
1、电势差公式二:(V)法:
V= 2πε/r
其中,V:电势差; ε:介电常数; r:电荷间距。
2、电势差公式一:(U)法:
U = kQ/r
其中,U:电势差; k:万有引力常数; Q:电荷数; r:电荷间距。
3、电势差公式三(E)法:
E = ε E/r
其中,E:电势差; ε:介电常数; E:电场强度; r:电荷间距。
电势差公式都是20世纪初人们从物理实验中发现的,它们提供了电力工程师
一种比较精确地衡量物体之间电势差的方法,使它们可以更加高效地运作电力系统,同时减少使用的能源。
必须指出的是,电势差的计算及其公式的使用要求较高的
准确性,因为它是物理学中的一种基本概念,它是很多实际概念的基础,所以在计算时要谨慎,不可胡乱估算。
什么是电势差

什么是电势差电势差(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是一个物理概念,用来描述电场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异。
在电路和电力工程中,电势差也被称为电压。
一、电势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势差,我们首先需要理解电势(Electrical Potential)的概念。
电势是指单位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电位能。
在电场中,电势沿着电力线方向递减。
二、电势差的定义电势差是指电场中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异,它是由于电场力对单位电荷所做的功。
单位电荷从电势高的一点移动到电势低的一点,所做的功等于电势差。
三、电势差的单位和符号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Volt,简写为V),表示为V。
常用的子单位有毫伏(mV,1 V = 1000 mV)和微伏(μV,1 V = 1000000 μV)。
电势差的符号一般用ΔV表示。
四、电势差的计算在直流电路中,电势差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得出。
欧姆定律表明,电势差等于电流乘以电阻,即ΔV = I * R。
其中,ΔV表示电势差,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在交流电路中,电势差的计算更加复杂,需要考虑电感、电容等因素。
通过分析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可以利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欧姆定律等原理来计算电势差。
五、电势差的应用电势差在电路和电力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势差可以用来描述电路中的电压,为电子设备提供所需的电能。
同时,电势差还可以用于控制电子元件的工作状态,如调节电路的亮度、音量、速度等。
此外,电势差还用于描述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势变化。
在电解过程中,电势差是驱动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迁移的推动力。
电池的工作原理也是基于电势差的。
六、总结电势差是电场中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异,是由于电场力对单位电荷所做的功。
电势差的计算可以使用欧姆定律等电路定律,在电路和电力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理解和掌握电势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电气工程师和电子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地利用电势差,我们可以实现电能的传输和控制,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便利。
电势差

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思考: ① 将电荷q在电场中从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 做功WAB,则AB两点的电势差为多少?
WAB EPA EPB q A q B q( A B )
WAB qU A B 或 U A B
② 由公式
U AB W AB q
WAB q
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练习: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 A、B哪点的电势比较高?负电荷在哪点的电势 能比较大? ② 负电荷由B移动到A时,静电力做正功还是做负 功? ③ A、B两点的电势差UAB是正还是负?UBA呢?
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例3: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分别是 A=800 V, B= -200 V,把电荷q= -1.5×10-8C由A点移到B点, 电场力做了多少功?电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加或 者减少多少?
WAB= -1.5×10-5 J
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练习:在研究微观粒子时常用电子伏特(eV)做能量 的单位。1 eV等于一个电子经过1V电压加速后所增加 的动能。请推导电子伏特与焦耳的换算关系。
,能否得到AB两点的电势
差与将电荷q从A移动到B静电力做的功成正比? 电势差是由电场和这两点在电场中的位置决 定,与其它因素无关Biblioteka 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例2:在电场中把 C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 静电力做功 J。再把这个电荷从B移到C,静 电力做功 J。 ⑴ A、B、C三点中哪点电势最高?哪点电势最低? ⑵ A、B间,B、C间,A、C间的电势差各是多少? ⑶把 C的电荷从A点移到C点,静电力 做多少功? ⑷ 根据以上所得结果,定性画出电场分布的示意图, 标出A、B、C三点可能的位置。
第一章
电势差

《电势差》学案基础知识一、电势差1.定义:2.设电场中A点的电势为φA,B点的电势为φB,则AB间的电势差表示U AB= 因为U BA= 所以U AB=-U BA。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零电势的选取关,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零电势的选取关。
3.电势差和电势的单位都是,符号;电势差和电势都是,但它们都有正负。
电势的正负表示比零电势或。
当取无穷远处为零电势时:正点电荷的电场中各点电势都零,负点电荷的电场中各点电势都零。
电势差的正负表示电场中两点电势的高低:若A、B两点间电势差U AB=φA-φB>0,则表明A点电势于B点电势;若A、B两点间电势差U AB=φA-φB<0,则表明A点电势于B点电势。
二、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巩固练习1.关于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势差的大小由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的功和电荷的电量决定B.电场力在两点间移动电荷做功的多少由两点间的电势差和该电荷的电量决定C.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量D.在匀强电场中与电场线垂直方向上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为零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移动物体的初末位置的竖直高度差有关,即W AB=mgh ABB.静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与移动电荷的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即W AB=qU ABC.重力对物体做正功,其重力势能减少,做负功则重力势能增加D.静电场力对正电荷做正功,正电荷电势能减少,对负电荷做正功,负电荷电势能减少3.正电荷在电场中沿某一电场线从A到B,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是()A.电场力的大小不断变化 B.电场力的大小保持不变C.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 D.电荷的电势能不断减小4.如图所示,电场中有A、B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题图A.电势>,场强E A>E B B.电势>,场强E A<E BC.将+q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D.将-q电荷分别放在A.B两点时具有的电势能E PA>E PB5.如图A、B为两等量异号电荷,A带正电,B带负电,在A、B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b为连线的中点,ab=bc,则()A.a点与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点与c点的电势相同C.a、b间电势差与b、c间电势差相等D.点电荷q沿a、b连线的中垂线移动,电场力不做功6.在静电场中,一个带电量q=2.0×10-9C的负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做的功为4.0×10-5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A.2×10-4V B.1×104V C.4×104V D.2×104V7、一个电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一条直线由M 点运动到N 点,速度越来越小,那么( )A .M 点的电势一定比N 点高B .M 点的电场强度一定比N 点弱C .电子在M 点的电势能可能跟N 点相同D .M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可能跟N 点不同8、如图4,所示,两个固定的等量异种电荷,在它们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有a 、b 、c 三点,则[ ]A .a 点电势比b 点高B .a 、b 两点场强方向相同C .a 、b 、c 三点与无穷远处电势相等D .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在a 点无初速释放,则它将在a 、b 连线上运动9.带电量q=-4×10-10C 的电荷在电场中的A 点具有的电势能εA =-2×10-8J ,在电场中的B 点具有的电势能εB =-6×10-8J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将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为6×10-8JB .将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4×10-8JC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200VD .B 、A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00V10.如图所示,a 、b 、c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 到c ,a 、b 间距离等于b 、c 间距离, 用U a 、U b 、U c 和E a 、E b 、E c 分别表示三点的电势和场强,可以断定( )A .U a > U b >U cB .E a > E b >E cC .U a - U b = U b - U cD .E a = E b = E c11、以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下述情况中各物理量为正还是为负?(1)负电荷周围空间的电势为_________值.(2)正电荷位于某负荷电产生的电场内,它的电势能为________值.(3)负电荷位于某负电荷产生的电场内,它的电势能为________值. 12.如图所示,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个点,有一正电荷q=3×10-5C ,它在B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比它在A 点具有的电势能大6×10-3J ,则电场强度方向由 指向 ,A 、B 间的电势差U AB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法一 运用运动学知识求解
_
+
q m
F
v = 2ad
2
d
F qU a= = m md
v =
2 qU m
带电粒子的加速
三、带电粒子的加速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 两板间加以电压U 两板间有一带正电荷q 两板间加以电压U。两板间有一带正电荷q的带 电粒子。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 电粒子。 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静止开始从 正极板向负极板运动, 正极板向负极板运动,到达负板时的速度有多 不考虑粒子的重力) 大?(不考虑粒子的重力)
-10V
P A Q Q
5、如图所示,一个动能为EK的电子垂直 于A板从小孔C进入匀强电场,能达到的最 大深度为2d/3,设电子电荷量为e,A板接 地,则B板电势为 V
3EK − 2e
A
B
d
6、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ϕ A=800 V, 、电场中 、 两点的电势 , ϕ B= -200 V,把电荷 -1.5×10-8C由A点 ,把电荷q= × 由 点 移到B点 电场力做了多少功? 移到 点,电场力做了多少功?电势能改变 多少? 多少?
(1)电势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电 )电势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势差的正负表示什么意义? 势差的正负表示什么意义? 表示两点电势高低 (2)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 )电势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 电势差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吗? 电势差的数值与零电势点的选取有关吗? 这与力学中学过的哪个概念相似? 这与力学中学过的哪个概念相似? 无关 与重力势能相似
EP WAB ϕ= , UAB = 应用公式 时应注意各物理量都 q q
有符号
计算时可代入符号进行运算,结果的 计算时可代入符号进行运算 结果的 正负就说明所求物理量的大小高低和正负, 正负就说明所求物理量的大小高低和正负 也可将各物理量均取绝对值代入,然后再 也可将各物理量均取绝对值代入 然后再 由题意分析判断两点间的电势高低关系或 其他问题. 其他问题
2、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 、如图所示 匀强电场场强 匀强电场场强E=100V/m,A、 、 B两点相距 两点相距10cm,A、B连线与电场线夹角 两点相距 、 连线与电场线夹角 为60o,则UBA为( D ) 则 A.-10V B.10V B 60 C. -5V D.5V
o
A
那么匀强电场中 两点电压 如何算 法?
F E= q
Q 是真空中点电荷 E=k 2 r 场强的决定式 U E= d
是匀强电场中 场强的决定式
3、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把点电荷 、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 q=+2×10-11C,由A点移到 点,电场力 点移到B点 , 点移到 × 做功W 做功 AB=4×10-10J。A、B两点间的电势 × 。 、 两点间的电势 等于多少? 、 两点间的电势差 差UAB等于多少?B、A两点间的电势差 UBA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二、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把电荷 q从A移到B,电场力做功
WAB = Eq ⋅ S AB ⋅ cos θ
B C A θ E
即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U AB WAB = q
Eq ⋅ S AB ⋅ cos θ = = ES AC q
SAC为A、B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用d表示 得
U = Ed
二、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NhomakorabeaU = Ed
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场强 与这两点间沿电场力方向距离的乘积 说明: ①只适用于匀强电场
对于非匀强电场,可做定性判断
②d: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计算电场强度三条式子的区别
区别 公式
物理意义 是电场强度大 小的定义式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切电 场 在真空中,场电 荷Q是点电荷 匀强电场
vy
qUL = 2 v 0 mdv 0
推论: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 推论: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其速度反向延长线与 初速度方向交一点, 初速度方向交一点,此点平分沿初速度方向的位移
结论: 结论: 带电粒子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飞入 匀强电场的问题就是一个类平抛的问题 匀强电场的问题就是一个类平抛的问题 类平抛 粒子在与电场垂直的方向上做 匀速直线运动 粒子在与电场平行的方向上做 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WAB= -1.5×10-5 J × 电势能增加,增加 × 电势能增加,增加1.5×10-5J
三、带电粒子的加速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 两板间加以电压U。两板间有一带正电荷q的带 两板间加以电压 。两板间有一带正电荷 的带 电粒子。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 电粒子。 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静止开始从 正极板向负极板运动, 正极板向负极板运动,到达负板时的速度有多 不考虑粒子的重力) 大?(不考虑粒子的重力) 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 U 水平向右的电场力 F = Eq = qU/d _ q F + 运动分析: 2、运动分析: m 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a=qU/md 的 向 右 匀 加 速 = / d 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的加速
v0 v
L = v0t
Y′
v - - - - - L
Φ
y
Y方向:初速度为零的 方向: 匀加速直线运动
F qU a= = m md
qU L v y = at = md v0
离开电场时偏转量: 离开电场时偏转量:
1 2 1 qUL2 y = at = 2 2 2 mv0 d
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 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 tin φ =
三、带电粒子的加速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有一对平行金属板, 两板间加以电压U 两板间有一带正电荷q 两板间加以电压U。两板间有一带正电荷q的带 电粒子。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 电粒子。 它在电场力的作用下, 静止开始从 正极板向负极板运动, 正极板向负极板运动,到达负板时的速度有多 不考虑粒子的重力) 大?(不考虑粒子的重力)
+ + + + + Y+
q
d
1、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
U
v0
Y′
粒子受到竖直向下的 电场力F 电场力F=Eq=qU/d
2、运动规律分析: 运动规律分析:
L
- - - - - -
粒子作类平抛运动。 粒子作类平抛运动。 类平抛运动
Y
+ + + + + +
v0
y
U
x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方向:
q
d
vx = v0
§2.3
电势差
一、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
1、电势差: 电势差: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也叫电压 电场中两点间电势的差值,也叫电压 设电场中A点的电势为 ϕ A ,B点的电势为 ϕ B 则有 或者表示成 显然
U AB = ϕ A − ϕ B
U BA = ϕ B − ϕ A
U AB = −U B A
思考
1、如图所示的电场中,将2C的正电荷分 、如图所示的电场中 将 的正电荷分 别由A、 两点移到 点时,电场力所做的 两点移到B点时 别由 、C两点移到 点时 电场力所做的 功分别是30J、-6J,如果取 点为零电势 功分别是 、 如果取B点为零电势 如果取 点,A、C两点的电势分别是 ϕ A= 15V , 、 两点的电势分别是 ϕ B = 0 , A、C两点的电势能分别是 、 两点的电势能分别是 EPA=15J ,EPC= -6J,AC间电势差 AC= 18V 间电势差U 间电势差 .如果取 为零电势点,那么 间电势差 如果取A为零电势点 如果取 为零电势点,那么AC间电势差 UAC= 18V
四、带电粒子的偏转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水平放置一对金属板Y 如图所示 , 在真空中水平放置一对金属板 Y 和 Y’ , 板间距离为d 在两板间加以电压U 板间距离为 d 。 在两板间加以电压 U , 一电荷量 为 q 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从极板中央以水平速度 质量为m 射入电场。 v0射入电场。试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 不计粒子的重力) 况。(不计粒子的重力)
若粒子的初速度为零, 若粒子的初速度为零,则:
1 mv 2
2
= qU
2
0
1 1 2 若粒子的初速度不为零, 若粒子的初速度不为零,则: mv − mv 2 2
= qU
7、炽热的金属丝可以发射电子。在金属丝和金 炽热的金属丝可以发射电子。 属板间加以电压U=2500V U=2500V, 属板间加以电压U=2500V,发射出的电子在真空 中被加速后,从金属板的小孔穿出。 中被加速后,从金属板的小孔穿出。电子射出 后的速度有多大? 后的速度有多大?设电子刚从金属丝射出时的 速度为零。 速度为零。已知电子电荷量和质量 电子电荷量为e,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解:电子电荷量为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电子电荷量为
2.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静电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电荷q从电场中A点移到B 电荷q从电场中A点移到B点,
WAB = EPA − EPB = qϕ A − qϕ B
= q (ϕ A − ϕ B )
即 或
WAB = qUAB
WAB UAB = q
思考
由什么决定? 有关吗? (1)UAB由什么决定?跟WAB、q有关吗? ) 有关吗 由电场本身的因素决定 与WAB、q无关 有关吗? (2)WAB跟q、UAB有关吗? ) 、 跟q、UAB都有关 、
N′ E O N
60° M
U 解:根据 E = 可得: d U E= S MN ⋅ cos 60 0
= 5 2 × 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