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旅游概述一、填空题:1、旅游是人类进化和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旅游是从 _______________ 中孕育又从 _______________ 中分离出来的。

3、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迁徙”与“旅行”有着共同的外部特征一一_____________ 。

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 ”;后者却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 开创了旅行的先河;_________________ 孕育着旅游的因子;“__________________ ”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英文Tourism 一词最早见于1811年英国出版的《》;古代中国“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艾斯特”定义是指由瑞士的()和()在他们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对旅游所下的定义。

9、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神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 和特定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 ,即获得身心愉悦感受和体验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10、 ______________ 是旅游所凭借的手段或前提, 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旅游的目的和内容。

11、旅游是包含了 ______ 、 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 等内容的综合性的活动。

旅游概论复习题答案

旅游概论复习题答案

旅游概论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旅游活动最本质的特征是()。

A. 娱乐性B. 经济性C. 社会性D. 休闲性答案:D2.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是()。

A. 交通、住宿、餐饮B. 交通、餐饮、娱乐C. 住宿、餐饮、娱乐D. 交通、住宿、娱乐答案:A3. 旅游者是指()。

A. 离开常住地的人B. 离开常住地超过一定时间的人C. 离开常住地超过一定距离的人D. 离开常住地超过一定时间和距离的人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旅游的类型包括()。

A. 观光旅游B. 商务旅游C. 休闲旅游D. 教育旅游答案:ABCD2.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包括()。

A. 自然景观B. 文化遗产C. 社会服务D. 交通便利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旅游是一种经济活动,不涉及社会和文化因素。

()答案:错误2. 旅游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正确3.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需要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就业、增加外汇收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等方面。

它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住宿、餐饮等,从而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繁荣。

2. 描述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构成要素。

答案: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构成要素包括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文化遗产、完善的社会服务设施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

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增加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五、论述题1. 论述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答案: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两方面。

正面影响如提高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保护项目的实施等;负面影响则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等。

应对措施包括实施环境友好型旅游政策、加强环境教育、推广可持续旅游实践等,以实现旅游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概念性定义:从理论抽象出发而下的定义2.技术性定义:出于实际特别是统计工作需要,根据人们外出旅行距离、活动范围、访问目的、目的地停留时间和其它可能标准而对旅游做出比较具体定义3.艾斯特定义: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总和,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4.旅游的定义:旅游活动是人们出于移民就业之外的目的,暂时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前往他乡开展旅行和逗留访问活动5.人均停留天数:某地访问期间的平均停留天数6.旅游人数:实为来访人次,来访游客接待量7.现代旅游: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8.国际旅游者: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国家做短期访问,并在该国至少停留24小时9.国际游客:(凡纳入旅游统计中来访人员)除了移民和就业目的外,基于任何一个其他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惯常居住国家访问的人10.国内旅游者:我国大陆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11.收入弹性系数:对某个部门产品或某一产品需求随着人均收入增长而增长的比率12.可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全部应缴所得税之后剩余部分13.可随意支配收入: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税、社保消费、日常生活必需消费部分后的收入部分1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比重15.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文化、社会、其它任何客观事物,皆可构成旅游资源16.生命周期理论:市场寿命经历弱而渐兴,继而由盛转衰的演进过程17.旅游开发:发挥改善提高吸引力而致力于从事开拓、建设活动18.基础设施:主要使用者是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来访旅游者提供或外来旅游者也会依赖、使用的社会服务设施19.上层设施:可供居民使用,主要是供外来旅游者实用的旅游服务设施20、旅游业:以旅游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为旅游活动开展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服务的综合性产业21、旅行社: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22、旅游零售商:某一特定区域内代办委托方向旅游消费者零售产品23、集中率:该行业中一批大型企业在市场供给总量中所占份额24、连锁酒店:某一个公司品牌为纽带,若干成员统一于旗下,实行集团化连号经营紧密型饭店集团25、合作酒店:若干独立饭店联合集体行动所能带来规模经济,而自愿组合建立起来的饭店合作组织26、旅游产品:一目的地停留期间访问为核心,构成一次完整旅游经历的各有形、无形因素集成的总称27、国家旅游组织:一个国家为国家政府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行政事务组织28、旅游行业组织:有关社团组员、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织成立各种行业协会29、旅游产品:旅游市场需求市场或旅游购买者市场,即旅游产品经常与潜在购买者30、细分市场:将整体市场根据消费者特点分解、划分为不同消费者群过程31、出国旅游:中国公民自己支付费用,在具备出境经营权旅行社组织下,以旅行团形式,前往经中国政府批准的外国目的地开展国际旅游活动32.旅游出口:通过接待入境旅游而实现创汇效应二、简答1.观光旅游特点(1)知名度高,吸引力大的目的地成为热点(2)观赏游览为主,流动性大,逗留时间短,重游率较低(3)消费水平低,价格敏感,自由度大(4)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淡旺季明显(5)是基本类型和主体方式,所占比例最大2.度假旅游(1)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优质(2)地点固定,活动范围小(3)强调休息、消遣(4)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5)不要导游,自由安排(6)住宿设施要求高,体育娱乐餐饮设施3.文化旅游(1)深厚文化内涵,鲜明文化特色(2)了解、考察为主,较高文化修养、求知欲望,扩大视野,丰富知识(3)具有专业知识,特殊兴趣,参与性强(4)高层次,需要高素质导游,周密安排(5)电视节目带火了各大博物馆4.宗教旅游(1)环境优雅,高历史艺术价值(2)宗教活动为主,具有强烈动机(3)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4)有一定周期性,规律性(5)满足精神需要为首要目的,尊重教义,有归宿感5.原始社会旅游:(1)旅游活动发展同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2)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有新发展,商旅占主导地位(3)经济人口特征、农业劳动、生活方式影响使乡村居民缺乏对外旅行要求(4)非经济目的旅行活动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和其附庸,不具有普遍社会意义6.近代社会旅游:(1)性质:有意识地商业性活动(2)内容:涵盖了所有基本业务(3)目的:纯为观光消遣(4)行程:在外过夜多日游(5)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6)世界上最早的地方导游:托马斯库克(7)其他:代金券、环球游7.现代旅游影响因素推动(1)世界人口迅速增加(2)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家庭收入提高,支付能力提高(3)交通运输工具进步(4)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带薪休假(5)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环境压力对社会心理影响(6)教育事业发展,文化水平提高,知识增多拉动(1)国家政府对旅游业支持鼓励(2)目的地在景点开放、旅游设施建设方面努力投入(3)团体包价旅游发展推广8.决定个人旅游需求因素主观因素是驱使个人参加旅游活动的根本动因客观因素是个人旅游需求得以实现的支持条件客观:(1)足够的支付能力(首要物质条件)(2)足够的闲暇时间:全部时间--法定工作-必要附加工作-满足生理需要-必要社会活动(3)正:收入、学历、职业、带薪休假负:年龄、生命周期种族(有色<白人)、性别(男>女)主观(1)旅游动机和个人需要:马洛斯需要层次理论探新猎奇的需要、解脱压力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挑战自我受人承认的需要(2)影响因素内在:依赖型、冒险型、中间型外在:文化知识(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社会阶级、微社会环境时代:社会历史条件、环境条件9.旅游资源的价值决定(1)重要性: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2)客观标准:吸引游客来访的数量(3)主要决定因素:本身固有质量品位、市场了解认知程度、所处坐落地点(可进入性、距离客源市场远近)10.旅游资源价值评价(1)目的:为了分析判定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确定开发后吸引方向及开发规模、建设档次(2)标准美学价值:有利于宣传、多为主观社会或历史价值:较客观,无法确定吸引力市场价值:侧重评价吸引客源、吸引程度、吸引规模(3)评价方法定性:三三六(三价值三效益六条件)、资源及环境综合评价法定量:多选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因子权重、获得评估值、得综合结果)11.旅游资源开发主要内容(1)解决、改善旅游资源所在地可进入性(2)建设、完善基础设施(3)建设、完善上层设施(4)景点景区开发建设、管理开辟新景点,更新继发性开发已有景点封闭式建造,开放式开辟、完善硬件开发建设,主题路线策划、服务等软件内容开发更新(5)培训能胜任专业水平旅游服务工作人员12.旅游资源开发原则(1)根本性原则:市场导向与资源基础的辩证关系遗产性:注重保护,供给选择需求可再生:完全彻底的游客导向(2)一般性原则:突出独特性、讲求经济性、注意保护环境13.旅游资源保护原则: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自然:技术防护、问题治理游客:承载力、规划、高峰、价格、管理、维护当地社会:提高环保意识宣传、完善法治行为约束、健全管理与责任落实14.旅游业与产业区别(1)由意义上同类企业构成,各有关产业的主营业务或产品不尽相同(2)投入与产出难以清晰测算确定(3)绝大部分企业实际上隶属于某一传统标准产业15.旅游业作用(1)供给作用:五项基本要素(自然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上层设施、交通运输、文化资源)(2)沟通作用:组织、桥梁作用(3)催化剂作用:住宿、出行16.旅游业性质与特点性质:经济性产业,根本目的是经济创收,营利为目的的需要独立核算,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特点:(1)综合型产业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依赖性,各企业不存在自动协调,但协调有利于旅游者购买旅游经历满意所以有实行全行业管理必要性(2)劳动密集型产业:职工人数、投资数额、工资在营业成本中所占百分比(3)政治、政策性强产业(4)脆弱性产业17.旅行社作用:旅游供应商的产品分销渠道、旅游业的前哨、大众型旅游活动组织者18.旅游交通作用:是完成旅游活动的先决技术条件(需求),是目的地旅游业命脉(供给),是旅游创收重要来源-19.饭店等级评定目的:(1)控制本国、地区旅游产品质量,维护本国或本地区作为目的地市场形象(2)保护消费者利益,便于在选择时用作参考内容:设施设备档次、健全程度,服务健全与质量水准,顾客满意度,社会形象原则:一年以上营业史,不受规模大小限制,根据实际表现等级可升降20.旅游产品特点服务产品一般特点(1)无形性(2)不可转移性(3)不可储存性(不耐久性)(4)生产消费同步性(不可分割性)独特特点:综合性、重要性(市场竞争力)标准:外部满足期望(终极标准),内部符合满足服务工作要求规范(殷勤工作程度、工作能力、善解人意)21.旅游发展干预的必要性(1)刺激经济增长,发达国家吸引投资,发展中国家增加外汇(2)提供就业机会,完成基本职责(3)应对市场失灵:纵向整合强,横向协调弱,经营者代价>利益22.旅游干预手段(1)需求目的地宣传促销,刺激或抑制来访旅游需求为到访游客提供信息服务控制价格控制进入量(2)供给控制土地用途建筑物行使管制市场专制实行特别征税投资鼓励政策23.旅游组织职能(1)组织政策实施(2)海外促销,设立办事处(3)开发地区,项目审批,开发工作监督与控制(4)与其它部门协调(5)旅游调研统计,分析预测未来需求(6)外交事务代表政府(7)支持参与人力资源开发24.国家旅游局(1)统筹协调(2)制定市场开发战略(3)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保护(4)市场秩序监督保护(5)推动交流合作、承办事务(6)制定政策设施(7)人才培养规划(8)承办国务院其他事项25.细分市场意义(1)选择确定理想的目标客源市场(2)针对性开发产品(3)针对性开展营销26.全球状况(1)市场规模上升(2)地理分布格局(3)旅游客流规律反应流向、流量变化、发展基本法则(总体范围由远及近、客流原子经济发展水平高地区)(4)发展趋势:超大型城市形成重要中心,亚太地位提升,全球远程国旅增长速度高于区内国际旅游27.我国旅游问题(1)地理位置距欧美较远,费用昂贵,时间距离障碍,履行手续问题,易遭受经济危机和世界油价上涨影响(2)周边地区竞争:国际客源市场共性,旅游业发展起步早,旅游业成熟(3)开发质量存在问题(4)对外宣传、海外营销:经费不足,营销技术需要改进28.中国市场基本特点(1)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足(2)短程旅游所占比重大(3)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4)消费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水平低29.旅游效应(经济)积极(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有助于货币回笼(3)带动相关行业发展(4)增加政府税收(5)平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域差异(6)有助于拉动内需(7)增加就业机会消极(1)引起物价上升(2)影响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变化(农产品需求大,农业衰落)(3)影响国民经济稳定(主要部分为消遣度假旅游季节性强,受主客观影响大敏感性强)30.旅游效应(社会文化)积极(1)提高民族素质(2)增进国际间了解,促进世界和平(3)促进民族文化弘扬保护(4)推动科学技术交流发展(5)促进生活条件改善消极(1)不良示范效应(2)对来访者观察,产生思想行为消极(3)受西方影响,传统观念受到冲击(4)崇洋媚外思想泛滥(5)地方文化独特性消失(6)当地文化过度商品化(7)干扰目的地居民生活31.旅游效应(环境)积极(1)保护自然景区、历史古迹(2)改善基础服务设施(3)提高绿化比例、环境质量消极(1)三废、布局不当(2)大量涌入游客带来拥挤混乱(3)人的破坏性行为对环境造成破坏(4)游人践踏导致土壤变化(5)超负荷生产、生活资料消耗、能源使用(6)大气噪音视觉污染三、选择填空判断1.对旅游定义共识:异地性、暂时性、综合性2.旅游的基本属性:消费属性、休闲属性、社交属性、审美属性3.港澳台旅游=出入境不等于国际旅游4.国内国际旅游根本区别:是否跨越国界5.旅游人数统计方式:边防入境、旅馆登记;旅游收入统计:抽样调查6.早期人类迁移特点:被迫性、求生性;性质:逃荒、避难、非自觉主动行为7.古埃及:世界上第一次为了和平游览的目的进行的旅行8.古罗马衰败原因:贸易量偏小商人减少,道路损坏,盗匪猖獗,安全条件不在9.改革开放前旅游:政治性接待而非经济性接待10.旅游者是主体,旅游资源是客体,11.旅游者的分类:消遣性、因公差旅、因私事务12.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多样性、吸引力定向性、垄断性/特定环境依赖性、非消耗性、可创新性13.旅游业三大支柱:旅行社、饭店业、交通运输业;五大部门:住宿接待、游览场所经营、交通运输部分、旅行业务组织部门、东道地旅游组织14.旅行社基本业务:包价旅游、散客旅游(委托代办、散客成团)15.连锁酒店类型:完全成员、租赁成员、管理合同、特许经营成员16.合作酒店类型:营销合作集团、采购合作集团、员工培训合作集团、预订系统合作组织17.旅游产品构成(4A)旅游景点,交通运输、接待生活服务、相关服务社会氛围四、英文1.旅游活动tourism 旅游业务tourism activities 旅行travel2.国内旅游domestic tourism 人均停留天数length of stay3.国际旅游者foreign tourist4.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income 可随意支配收入discretionary income5.收入弹性系数elasticity coefficient of income 动机motiration6.依赖性dependable 冒险性venturers 中间性centrics7.层次分析法AHP8.直接旅游企业:direct tourist firms 间接旅游企业indirect tourist firms9.综合性产业diverse industry 劳动密集型产业labour intensive industry10.政治、政策性强产业industry with political 脆弱性产业vulnerable industry11.旅行代理商travel agent 连锁hotel chains 合作hotel consortium12.旅游景点attractions 交通运输access 接待生活服务amenities 相关服务ancillary services 社会氛围attitude 开发规划署UNDP13.国家旅游组织NTO/NTA 世界旅游组织WTO/UNWTO 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14.细分市场segment。

旅游概论复习题

旅游概论复习题

旅游概论复习题
1. 旅游的定义是什么?请简述旅游的四个基本要素。

2. 旅游活动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
3. 简述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

4. 旅游对目的地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5. 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哪些?
6. 旅游对目的地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7. 什么是可持续旅游?请阐述其重要性。

8. 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
9. 旅游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0. 旅游市场营销的主要策略包括哪些?
11. 旅游产品开发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2.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
13. 旅游危机管理的步骤包括哪些?
14. 旅游法规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是什么?
15. 请列举几个国际知名的旅游组织,并简述它们的主要职能。

16.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有哪些?
17. 请简述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评价指标。

18. 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有哪些?
19. 旅游业对当地社区的影响有哪些?
20. 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形象建设的重要性是什么?。

旅游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大全

旅游学概论重点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1·1 19世纪以前的旅行活动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当时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类活动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二、人类对外出旅行需要的产生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P10)三、奴隶社会的旅行活动古罗马帝国: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典型四、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

绝大部分旅行活动的开展是出于易货经商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经济性活动五、封建社会的旅行活动中国旅行活动的形式:(1)商业旅行(2)帝王巡游:周穆王(3)政治旅行:孔子(4)外交旅行:春秋战国时期、张骞、郑和(5)士人漫游:陶渊明、李白(6)科学考察旅行: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郦道元(7)宗教旅行(8)佳节庆游六、封建时代旅行发展的特点(P20)1旅行活动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直接的联系2商贸旅行在其中仍占据主导地位 3参加者多为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层§1·2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一、近代旅游发展的背景产业革命(也称工业革命)的影响(P22)1生活环境的变化 2工作性质的变化 3阶级关系的变化 4运输条件的变化二、旅游业的开端(P25)1.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参加在拉夫堡市举行的禁酒大会。

这次举动被人们看作是近代旅游的开端。

这次活动是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

2.1845年,托马斯·库克首次尝试商业性的组团业务。

并于当年夏季组织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团体消遣旅游。

托马斯·库克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3.1855年,前往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全程采用一次性包价。

这是世界上组织包价出国游的开端。

推出了一种代金券,被看作是旅行支票的最早雏形4.1865年,“托马斯·库克父子公司”正式成立,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5.1872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世界上第一例环球旅游团目的地包括中国的上海6.以托马斯·库克为代表的旅行社行业的出现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三、中国的近代旅游业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在银行内部设立旅行部。

06011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

06011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

06011旅游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部分1.凡是足以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并且可以为发展旅游业所开发利用都统称为旅游资源。

2.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就业移民的人。

3.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是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陈光甫。

4.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这便是所谓的社会旅游。

5.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政治游说。

6.旅游活动的媒介是旅游业。

7.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社会性。

8.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国及第四大客源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坚力量。

9.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时,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是评价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10.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

11.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是精神上的高层次消费活动、旅游是一种以审美为特征的休闲活动。

12.旅游动机是人们做出旅游决策并付诸实施时,对旅游效果产生的一种心理预期。

13.享乐旅行是指出自消遣娱乐和享受人生价值的需要而进行的非功利性的旅行活动。

14.直至198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才成为真正的企业。

15.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供需数量上的平衡。

16.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定向性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旅游路线。

17.微笑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面对面进行服务,体现了旅游服务的直接性。

18.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供需数量上的平衡。

旅游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旅游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休闲活动B. 一种经济活动C. 一种文化活动D. 一种社会活动答案:B2. 旅游的三大要素包括哪些?A. 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服务B. 旅游者、交通工具、住宿设施C. 旅游目的地、交通设施、旅游服务D. 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交通工具答案:A3. 旅游的类型有哪些?A. 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B. 休闲旅游和商务旅游C. 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4. 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自愿性、流动性、消费性5. 旅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推动地区发展三、简答题6. 简述旅游规划的重要性。

答案:旅游规划对于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需求以及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旅游业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案:旅游业的主要功能包括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和环境功能。

经济功能体现在旅游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地区经济收入;社会功能体现在旅游可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文化功能体现在旅游可以传播和弘扬地方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环境功能体现在旅游可以促进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论述题8. 论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答案: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经济的合理增长和社会的公平发展。

策略方面,需要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加强旅游教育和培训,以及鼓励社区参与和利益共享。

五、案例分析题9. 某著名旅游城市近年来游客数量急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压力增大和服务质量下降。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原因可能包括游客管理不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保护措施不力等。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原版)(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旅游概论复习资料旅游业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industry:the range of bussinesses and organisations involved in delivering the tourism product. 指由各类旅游企业和旅游部门构成、提供旅游产品的行业。

旅游tourism 从需求的角度:the activities of persons travelling to and stayingin places oustside their usual environment for not more than one consecutiveyear for leisure,business and other purposes’.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常居环境、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旅行和逗留活动。

从供给的角度: the tourist industry consists of all those firms ,organisations and facilities which are intended to serve the specific needs and wants of tourists’.旅游业是为了满足旅游者需要和愿望的所有的企业、组织机构和设施构成的行业。

休闲leisure:the time available to an individual when work ,sleep and other basic needs have been met .一个人工作、睡觉和其他需求后所拥有的时间消遣recreation:pursuit engaged upon during leisure time.在休闲时间寻求参与性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旅游概述一、填空题:1、旅游是人类进化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旅游是从_______________中孕育又从_______________中分离出来的。

3、采猎生产活动的最大特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迁徙”与“旅行”有着共同的外部特征——_______________。

不同的是,前者是一种“_______________”;后者却是一种“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开创了旅行的先河;_______________孕育着旅游的因子;“_______________”的出现标志着旅游的诞生。

6、人类有自觉目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英文Tourism一词最早见于1811年英国出版的《》;古代中国“旅游”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沈约的《》中的诗句“”。

8、“艾斯特”定义是指由瑞士的()和()在他们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对旅游所下的定义。

9、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_______________、精神上的_______________和特定需要的_______________,即获得身心愉悦感受和体验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10、_______________是旅游所凭借的手段或前提,_______________是旅游的目的和内容。

11、旅游是包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内容的综合性的活动。

12、旅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性。

13、马克思、恩格斯将人类的需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而旅游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超出_______________的一种高级消费形式。

14、旅游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5、按区域划分,旅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大类。

根据旅程的长短,前者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种具体形式;后者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种具体形式。

16、按目的划分,旅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四大类型。

其中,目前最普遍和最主要的旅游活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世界上最古老的旅游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17、号称世界旅游王国的是__________;被称为佛教第二故乡的是__________;有世界“购物天堂”美誉的是__________;被称为“袖珍之国”的是__________。

18、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国际性最高权力决策机构是_______________,它正式成立于________年,总部设在____________;现有正式会员_____个;我国于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被该组织接纳为第_____个成员国。

19、我国的旅游组织大体上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20、中国国务院直属的主管全国旅游行业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改错题:1、旅游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活动,有了人类就有了旅游。

()2、旅游素有“民间外交”之誉,这是因为旅游者都是来自平民老百姓。

()3、古代旅游活动之所以局限在少数权贵和富闲人士之中,主要在于古人普遍缺少追求个性价值实现的文化意识。

()4、既然有“商务旅游”之称,那么,凡是外出经商活动都属于商务旅游。

()5、在中国古代就开始形成对旅行、游览、旅游这三者的不同概念。

()6、长期侨居国外的中国血统的人士仍有“游子”之感,这正体现了重视血缘亲情的中国人文特征。

()7、人们喜欢游山玩水,又乐于到著名大城市旅游,这说明旅游需要的产生并非纯粹是人类自然本性的回归。

()8、有人旅游归来才发现自己家乡的美而倍感亲切,这是由于他在旅途中受了许多委屈的缘故。

()9、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类的剩余劳动产品已逐渐转化成商品,这就是人类旅行观念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条件。

()三、选择题:1、人类具有自觉目的的意识的旅行萌芽于()A、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B、农牧分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时期C、普通存在剩余劳动产品交换需要的原始社会末期2、来自五湖四海的北大在校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北京故宫参观的行为属于()A、旅游B、游览C、旅行3、旅游需要涉及人的“不自由”是指()A、受政治迫害B、生活的樊篱C、生活困苦不能自由花钱4、旅游的“异地性”是因为()A、旅游定义的需要B、能促进交通业的发展C、能拓展生活领域,产生与日常生活的疏离5、一个在清华大学求学的美国留学生,在节日里到西安、桂林等地旅游,从类别而言属于()A、国内旅游B、跨国旅游C、洲际旅游6、“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

”体现了旅游的()A、社会属性B、文化属性C、经济属性D、消费属性四、简答题:1、什么是旅游的季节性,请简要分析旅游季节性的成因。

第二章、旅游简史一、填空题:1、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体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

2、世界上最早的旅行者是公元前___________年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上进行通商贸易的_______________。

3、公元前__________年,古代奥林匹克——古希腊竞技会是世界上最早以寻求____________为目的的群众性旅游活动的真实写照。

4、_____________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阿拉伯商人兼旅行家_____________曾经到中国、印度等地经商和旅游。

5、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了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人是_______________著名旅行家_______________,由他口述的《》一书,成为第一次系统地向欧洲人介绍亚洲和中国的巨著。

6、产业革命的成果构成了对近代旅游的四大刺激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1857年和1885年在英国先后成立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1890年在法国和德国成立了_______________;1850年_______________开始兼营旅行业务,并在1891年发售了_______________。

8、战后世界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两大决定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

前者是后者的_______________,后者是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_______________。

9、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10、中国古代旅行与旅游历史的发展大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1、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_______________是一个性好远游、足迹遍天下的古代帝王;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巡游的第一个重要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学术考察旅行的最早、最杰出的代表;开创了中国旅游史上帝王舟游新篇章的是_______________。

12、1923年主持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银行家_______________在该行内部率先设立_______________;于1927年春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并于1927年6月重新申请营业执照,更名为“”。

13、中国的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4、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和“”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标志的。

15、“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于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成立于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16、新中国的旅游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从“”向“”转变的重大突破。

17、国内旅游业于_____________年首次纳入国家旅游统计范畴。

18、1983年由广东省旅游公司组织的“”为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打头阵。

19、目前我国旅游业已进入三大市场共同发展的历史阶段,并确定了“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积极发展_______________、适度发展_______________”的总体方针。

20、中国近代旅游业产生的背景是: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入出中国门户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日益频繁。

二、判断改错题:1、古代旅游呈现着以个体为消费单位的无组织的分散状态。

()2、近代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结束了少数权贵对旅游的“垄断”而初见平民化曙光。

()3、现代旅游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成果。

()4、中国现代旅游业已进入“入境、国内、出境”三大市场不分轻重缓急的全面发展阶段。

()5、旅游发生在先,旅游业形成在后,但二者都是在战后才得到迅速发展的。

()三、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个完整地走过了丝绸之路全部行程的西方旅行家是()A、哥伦布B、托马斯·库克C、马可·波罗2、我国古代集探险、外交和通商于一身的伟大旅行家是()A、玄奘B、郑和C、张骞3、揭开中国旅游业历史扉页的是()A、1949年在厦门成立的“华侨服务社”B、1923年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内部成立的“旅行部”C、1954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4、以下哪些是属于苏轼所写的旅游名著()A、《赤壁赋》B、《入蜀记》C、《吴船录》D、《岳阳楼记》E、《石钟山记》F、《桃花源记》5、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是指()A、夏商周三代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时期E、宋元时期F、明清时期四、简答题:1、世界现代旅游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2、1978—1989年,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3、为什么托马斯·库克被誉为旅游业的始祖?第三章、旅游活动的的基本要素一、填空题:1、1963年的罗马会议提出了__________这个概念,并规定其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