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检验细则

合集下载

T 0554-2005水泥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T 0554-2005水泥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目录1.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T 0521-2005) (1)2.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实施细则(坍落度仪法)(T 0522-2005) (3)3.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实施细则(维勃仪法)(T 0523-2005) (5)4.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实施细则(T 0525-2005) (7)5.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试验方法(混合时气压法)(T 0526-2005) (9)6.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T 0527-2005) (11)7.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泌水试验实施细则(T 0528-2005) (13)8.水泥混凝土试件制作与硬化水泥混凝土现场取样的方法(T 0551-2005) (15)9.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实施细则(T 0553-2005) (18)10.水泥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实施细则(T 0554-2005) (20)11.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实施细则(T 0555-2005) (22)12.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实施细则(T 0556-2005) (24)13.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实施细则(T 0558-2005) (26)14.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弹性模量实施细则(T 0559-2005) (28)15.水泥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实施细则(T 0560-2005) (30)16.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实施细则(T 0561-2005) (32)17.水泥混凝土抗渗性实施细则(T 0568-2005) (34)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T 0521-2005)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1)本方法规定了在常温环境中室内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2)轻质水泥混凝土、防水水泥护凝土、碾压水泥混凝土等其他特种水泥混凝土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可以参照本方法进行,但因其特殊性所引起的对试验设备及方法的特殊要求,均应遵照这些水泥混凝土的有关技术规定进行。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0080-2016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0080-2016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6.1目的要求及适用范围为规范和统一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预制混凝土构件和现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

本细则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试验6.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及试样制备6.2.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不易小于20L。

6.2.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宜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并搅拌均匀;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

宜在取样后5min内开始各项性能试验。

6.2.3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搅拌机搅拌,搅拌前应将搅拌机冲洗干净,并预拌少量同种混凝土拌合物或水胶比相同的砂浆,搅拌机内壁挂浆后将剩余料卸出;2)称好的粗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和水应依次加入搅拌机,难溶和不溶的粉状外加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液体和可溶外加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3)混凝土拌合物宜搅拌2min以上,直至搅拌均匀;4)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搅拌量不宜少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且不应少于20L。

6.2.4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以质量计,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0.5%;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的称量精度均应为±0.2%。

6.2.5取样应记录下列内容并写入试验或检测报告1)取样日期、时间和取样人;2)工程名称、结构部位;3)混凝土加水时间和搅拌时间;4)混凝土标记;5)取样方法;拌合物性能试验6)取样编号;7)试样数量;8)环境温度及取样的天气情况;9)取样混凝土的温度。

6.2.6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除本章第6.2.5条规定的内容之外,尚应记录下列内容并写入试验或检测报告:1)试验环境温度;2)试验环境湿度;3)各种原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及性能指标;4)混凝土配合比和每盘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混凝土表观密度检测标准

混凝土表观密度检测标准

混凝土表观密度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表观密度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检测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表观密度检测的标准。

二、检测仪器1. 检测仪器必须符合《混凝土表观密度检测仪》(GB/T 50082-2009)标准;2. 检测仪器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并且在检测前必须进行标定;3. 检测仪器的误差必须小于±0.5%。

三、样品制备1. 样品必须是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2. 样品必须在浇筑后28天以上,且未经过任何加热处理;3. 样品必须在检测前进行表面处理,确保表面整洁无杂质;4. 样品必须符合《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验方法》(GB/T 50081-2002)中的规定。

四、检测方法1. 检测前应将检测仪器进行标定;2. 将样品放置在检测仪器上,根据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记录读数;3. 每个样品至少检测3次,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4. 检测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样品表面产生振动或受到外力干扰。

五、结果分析1. 检测结果应按照《混凝土表观密度检验规程》(JGJ/T 152-2008)的规定进行评定;2. 如果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则样品合格;3. 如果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4.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保存。

六、检测频率1. 检测频率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2. 每个检测点至少应检测1次;3.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保存。

七、质量控制1. 检测结果应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2. 严格执行检测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 检测前应对检测仪器进行校准和标定;4.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保存。

八、结论本文详细介绍了混凝土表观密度检测标准,包括检测仪器、样品制备、检测方法、结果分析、检测频率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

在实际工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表观密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取样及试样的制备、稠度试验1总则1.0.1为进一步规范混凝土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精度和试验水平,并在检验或控制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包括取样及试样制备、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表观密度试验、含气量试验和配合比分析试验。

1.0.3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所做的试验,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委托单位提供的内容:1)委托单位名称;2)工程名称及施工部位;3)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4)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5)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2检测单位提供的内容:1)试样编号;2)试验日期及时间;3)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4)环境温度和湿度;5)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产地和混凝土配合比及其相应的试验编号;6)搅拌方式;7)混凝土强度等级;8)检测结果;2取样及试样的制备2.1取样2.1.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

2.1.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2.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2试样的制备2.2.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工现场保持一致。

2.2.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2.2.3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的有关规定。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检测方案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检测方案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检测方案1 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质量的测定。

2 试验目的为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

3 试验依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4 检验人员检验人员均为持证上岗人员。

5 试验设备5.1容积升:1L、2L、3L、5L、10L、20L、30L5.2 捣棒5.3 电子天平30kg5.4 混凝土振动台6 试验步骤6.1测定容量筒的容积:6.1.1将干净容量筒与玻璃板一起称重。

6.1.2将容量筒装满水,缓慢将玻璃板从筒口一侧推到另一侧,容量筒内应满水并且不应存在气泡,擦干容量筒外壁,再次称重。

6.1.3两次称重结果之差除以该温度下水的密度应为容量筒容积V;常温下水的密度可取1kg/L。

6.2试验前用湿布将容量筒内外擦拭干净,称出质量(m),精1确至10g 。

6.3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装料,并插捣密实:6.3.1当坍落度大于90mm 时,混凝土拌合物宜用捣棒插捣密实。

插捣时,应根据容量筒的大小决定分层与插捣次数:用5L 容量筒,混凝土拌合物分两层装入,每层插捣次数25次。

对于大于5L 的容量筒,每层混凝土高度不应大于100mm ,每层插捣次数按每100002mm 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

用捣棒从边缘到中心均匀插捣,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每一层捣完后用橡皮锤沿容量筒外壁敲击5-10次,进行振实,直至拌合物表面插捣孔消失并不见大气泡为止。

6.3.2当坍落度不大于90mm 时,宜用振动台振实,应一次将拌合物装填至并高出容量筒,装料时可用捣棒稍加插捣,,振动过程中混凝土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直至表面出浆为止。

6.3.3自密实混凝土应一次性填满,且不应进行振动和插捣。

6.4 将筒口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刮去,表面有凹陷应填平,应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混凝土拌合物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2m ),精确至10g 。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一、标准概述混凝土在凝结硬化之前称之为混凝土拌合物,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及质量,因此,我们应正确掌握混凝土拌合物的试验方法,学习相关的标准。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拌合物取样及试样的制备、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拌合物含气量试验、配合比分析试验等7个内容。

二、试验方法1 取样及试样的制备要求1.1 取样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上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 倍;且宜不小于20L。

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 处、1/2 处和3/4 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注:取样要点是要有代表性、样品要均匀、操作时间要控制好。

1.2 试样的制备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施工现场保持一致。

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

称量精度:骨料为±l%;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3、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中的有关规定。

4、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 稠度试验2.1 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1、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 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2、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仪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 3021 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

3、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

混凝土性能-和易性、密度、抗压强度

混凝土性能-和易性、密度、抗压强度

混凝土性能检测专题任务一、和易性1、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和易性是一项综合的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等三方面的含义。

2、和易性测定方法及指标(1)坍落度测定在工地和试验室,通常是做坍落度试验测定拌合物的流动性,并辅以直观经验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

测定流动性的方法是: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方法装入标准圆锥坍落度筒(无底)内,装满刮平后,垂直向上将筒提起,移到一旁,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现象,然后量出向下坍落的尺寸就叫坍落度,作为流动性指标。

坍落度愈大,流动性愈好。

图4-9为坍落度试验。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的测定在做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保水性及含砂情况,以便更全面的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根据坍落度的不同,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为4级,见表4-18。

坍落度试验只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

混凝土按坍落度的分级表4-18对于干硬性的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小于10 mm)通常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稠度,见图。

图-维勃稠度仪维勃稠度测定方法是:开始在坍落度筒中按规定方法装满拌合物,提起坍落度筒,在拌合物试体顶面放一透明圆盘,开启振动台,同时用秒表计时,到透明圆盘的底面完全为水泥浆所布满时,停止秒表,关闭振动台。

此时可认为混凝土拌合物已密实。

所读秒数,称为维勃稠度。

该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40mm,维勃稠度在5~30s之间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

二、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

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应根据混凝土中骨料的最大粒径选定。

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尺寸选用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所采用试验机的精度(示值的相对误差)至少应为±2%,其量程应能使试件的预期破坏荷载值不小于全量程的20%,也不大于全量程的80%%。

试验机上、下压板及试件之间可各垫以钢垫板,钢垫板的两承压面均应机械加工。

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试件的制作及养护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试件的制作及养护作业指导书

十七、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试件的制作及养护一、目的检测混凝土表观密度、混凝土拌合物取样成型、养护方法,指导试验员按规程正确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混凝土表观密度执行标准: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1—2019《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重量和硬化后混凝土性能试件的制作及养护方法。

四、职责试验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

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

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

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六、仪器设备1.容量筒:金属制成的圆筒,两旁装有手把。

对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的拌合物采用容积为5L的容量筒,其内径与筒高均为186±2mm,筒壁厚为3mm;骨料最大粒径大于40mm时,容量筒的内径与筒高均应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4倍。

容量筒上缘及内壁应光滑平整,顶面与底面应平行并与圆柱体的轴垂直;2.台称—称量50kg,感量50g;3.震动台—频率应为50±3Hz,空载时的振幅应为0.5±0.1mm;4.捣棒—直径16mm、长600mm的钢棒、端部应磨圆,呈弹头形;5.各种试模。

七、环境条件温度20±2℃室内进行。

八、检测步骤1.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1)校准容积筒后用湿布把容量筒内擦干净,称出筒重,精确至50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检验细则
一、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重量。

三、仪器设备:1、容量筒金属制成的圆筒,两旁装有把手。

对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毫米的拌合物采用容积为5升的容量筒,其内径与筒高均为186±2毫米,筒壁厚为3毫米;骨料粒径大于40毫米时,容量筒的内径与筒高均应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4倍。

2、台秤称量100kg,感量50克。

3、振动台频率应为50±3Hz,空载时的震幅应为0.5±0.1毫米。

4、捣棒直径16毫米,长600毫米的钢棒,端部应磨圆。

四、实验步骤:1、用湿布把容量筒内外擦干净,称出筒重,精确至50克。

2、混凝土的装料及捣实方法应根据拌合
物的稠度而定。

坍落度不大于70毫米的混凝土,用震动台振实为宜,大于70毫米的用捣棒捣实为宜。

3、用刮尺齐筒口将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刮去,表面如有凹陷应予填平。

将容量筒外壁擦净,称出混凝土与容量筒总重,精确至50克。

五、结果计算:(精确至10 kg /m 3)
拌合物容重r h = × 100(kg /m 3)
W 1 ――容量筒重量(kg );
W 2――容量筒及试样总重(kg );
V ――容量筒容积(l )。

W 2 -W 1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