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公开课)

合集下载

项羽本纪公开课PPT课件

项羽本纪公开课PPT课件
14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5
11
• 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6、有勇无谋,难成大业
材料: 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
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 为也。”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补:《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 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 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 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 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 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
2005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棱角》
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 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之 气概,称霸之壮志,却最终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 骸,苍凉之歌颂只能让滚滚之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 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 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 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之“ 力拔山兮气盖世”?于是古人渐渐觉悟,磨平了自己的 棱角方能成就大业,包举宇内。 (话题“棱角”)
(话题: “自己的认知和他人的期望” )
5
• 特点归纳: • 一材多用 • 即同一个课本素材根
据话题立意的不同, 可从不同的角度作为 论据。
6
• 思考: 那么以“乌江自刎”作为
素材,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角度, 提炼出哪些观点呢?
要求: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能引起自己 思考的材料。 (2)四人小组交流,谈各自的思考。 (3)全班交流,每小组一人发言(可 小组推荐,可自荐)

项羽本纪公开课课件

项羽本纪公开课课件

05
项羽的历史评价与 争议
后世的评价
后世对项羽的评价主要基于其在 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中的表
现。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项羽表 达了敬仰之情,如杜牧、王安石 等,他们赞扬项羽的英勇善战和
气吞山河的气概。
也有一些史学家对项羽持批评态 度,认为他残暴无情,不善用人
,最终导致了自身的失败。
争议与批评
详细描述
项羽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但他的刚愎自用也使得他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在政治和军事决策中 ,他往往因为过于自信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失败。
重情重义
总结词
项羽性格中的重情重义也是值得称道的 ,他对待亲人和朋友非常忠诚,为了他 们可以不顾一切。
VS
详细描述
项羽非常重视亲情和友情,对待亲人和朋 友始终忠诚不渝。在战场上,他为了保护 亲兵和友军,经常不顾自身安危,冲锋陷 阵。这种重情重义的性格也使得他在历史 上留下了美好的口碑。
巨鹿之战
项羽亲自率军攻打汉兵, 最终将汉兵围困在巨鹿城 中,消灭了汉兵的主力。
彭城之战
项羽在彭城之战中再次战 胜刘邦,并俘虏了刘邦的 妻子和父亲,进一步巩固 了自己的军事地位。
政治成就
分封天下
项羽在称霸天下后,推行 分封制,将天下分封给各 个诸侯王,实现了政治上 的统一。
建立楚政权
项羽建立了楚政权,成为 楚朝的开国皇帝,实现了 政权形式的创新。
勇猛果敢
总结词
勇猛果敢是项羽性格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他敢于采取冒险的行动,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
详细描述
在战场上,项羽勇猛无比,敢于采取冒险的行动,如率领少量亲兵突袭敌军大营,往往 能够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他的果敢决断使得他在战争中屡次获胜,成为一代英雄。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选修)《项羽本纪》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选修)《项羽本纪》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选修)《项羽本纪》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学会分析传记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够了解项羽的性格与其悲剧命运的关系,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认识、评价。

2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必修一至必修四的文言文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具备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并且已经学习了《鸿门宴》,对《项羽本纪》的相关故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这篇文章虽然较长,但是语言比较浅显,学生阅读时文言的字词障碍不多,难点在于能够结合作品辩证认识、评价项羽的性格特征。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分析传记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够对项羽进行辩证的认识、评价。

教学难点:分析项羽的性格特征,了解项羽的性格与其悲剧命运的关系。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检查预习情况请两位学生谈自己看完这篇文章后对项羽的一些看法。

2【导入】二、导入课文稍作评价(从是否从文章本身的角度得出的看法)后加以明确:项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历史人物,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

那么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在“垓下之围”时,项羽哀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

今天我们就从项羽的性格入手,来寻找他失败的真正原因。

3【讲授】三、概述《项羽本纪》主要情节,明确本节课教学任务《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历程,其中着重描绘的是这个英雄人物在短暂而大起大落生平中的四个关键阶段:。

项羽本纪公开课教学共57页文档

项羽本纪公开课教学共57页文档
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项羽本纪公开课教学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项羽本纪公开课教学

项羽本纪公开课教学

“《史记》一百三十篇中,以《项 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 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 会为最。反复诵观,可歌可泣在此 数端耳。”
郑板桥 -----清代文人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
二“垓下悲歌”内容梳理
❖ 1 课文朗读 把握情节 ❖ 2 按情节划分层次,说说你对哪个情
节最感人?试为各层拟一个小标题 ❖ (霸王别姬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 3 分组解决各段重点语言知识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
思考探讨
项羽才气过人,英勇非 凡,但最终却落得个自 刎乌江的悲惨结局,那 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 他的悲剧呢? (写一篇周记。可结合 选文以外的有关项羽的 知识)
.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惜 、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批

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失败已成定局
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顶天立地的 至今思项羽,不. 肯过江东。 好男儿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作者:毛泽东 • 钟山风雨起苍黄, • 百万雄师过大江。 • 虎踞龙盘今胜昔, • 天翻地覆慨而慷。 • 宜将剩勇追穷寇, • 不可沽名学霸王。 • 天若有情天亦老, •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五:价值导向
❖某种意义上,性格决定命运!
❖ 项羽的悲剧警醒我们:
❖在漫漫人生旅途中,头脑清醒,把 握契机,谦逊豁达,知耻后勇,
❖培养健全理想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 素质,对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六 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刘邦、司 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一)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 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 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 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本纪》)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项羽本纪的历史背景,掌握史记的基本特点,能够解读并分析史记中的重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阅读法、问题驱动法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项羽的人物形象,体会史记作者对项羽的评价,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项羽本纪的主要内容,史记的特点,项羽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史记的文学性、历史性之间的平衡,项羽形象的多面性。

三、教学方法1. 对比阅读法:通过与其他历史文献的对比,突出史记的特点。

2. 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和项羽本纪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了解其主要内容。

3. 对比阅读:引导学生将项羽本纪与其他历史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史记的特点。

4. 问题讨论: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项羽的人物形象、史记作者的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项羽本纪的主要内容,总结史记的特点。

2. 深入分析项羽的人物形象,思考史记作者对项羽的评价。

3. 结合课后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学习,了解项羽本纪的历史背景。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项羽本纪的理解程度,史记的特点,以及项羽形象的认识。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介绍了项羽本纪的内容,是否讲清楚了史记的特点。

2. 反思教学方法:对比阅读法和问题驱动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项羽形象的理解是否深刻,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项羽本纪公开课

项羽本纪公开课
刘邦形象
与项羽形象相对照,司马迁也通过刘邦的言行举止,塑造了一个机 智、坚韧、胸怀大志的政治家形象。
其他人物塑造
除了项羽和刘邦,司马迁还成功地塑造了许多其他人物形象,如范 增、张良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项羽本纪》的历史观
历史意识
司马迁通过《项羽本纪》表达了对历 史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展现了自己 的历史意识和思想深度。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笼络人心
项羽善于笼络人心,他通过封侯 、封王、分地等方式,激励手下 将领为他卖命,同时也赢得了广
大民众的支持。
忽视民心
然而,项羽在某些时候忽视了民 心的重要性,他的残暴手段和对 民众的剥削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
反抗。
04
《项羽本纪》中的刘邦形象
刘邦的性格特点
01
02
03
雄心勃勃
豪情万丈
刚愎自用
然而,项羽也有一些缺点,他过于自 信,甚至有些刚愎自用,不善于听取 他人的意见,这使得他在一些重要决 策上犯下了错误。
项羽胸怀壮志,具有豪情万丈的品质 ,他渴望成就一番事业,为天下人谋 福利。
项羽的军事才能
出奇制胜
项羽在军事上具有出奇制胜的才 能,他善于运用兵法、地形、天 时等条件,制定出精妙的作战计
情节设置
司马迁巧妙地通过情节设置,展现了项羽的英雄形象和历 史背景,如“鸿门宴”等经典情节,既突出了项羽的个性 ,又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历史背景。
语言艺术
司马迁运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历史场景和 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韵 味。
《项羽本纪》的人物塑造
项羽形象
司马迁通过项羽的言行举止,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勇猛、骄傲、悲 壮的英雄形象,使读者对项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高二语文项羽本纪》课件

《高二语文项羽本纪》课件

音韵和谐
文章在行文过程中,注重 语言的音韵和节奏感,读 来抑扬顿挫,给人以美的 享受。
04
《项羽本纪》的影响与启示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开创纪传体文学的先河
司马迁的《项羽本纪》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纪传体文学作品,为后世的文 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塑造英雄形象的传统
项羽这一英雄形象的塑造,对后世的 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成为众多艺术家创作的 灵感来源。
问题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 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扮演《项羽本纪》中的角色,通过表 演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还能提高他们的表演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提 高学生的表演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详略得当
作者对项羽的重要事迹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而对一些次要事件则进 行了适当的省略,使得整个叙事更加紧凑有力。
倒叙、插叙手法运用
文章在叙事过程中,灵活运用倒叙和插叙手法,使得故事情节更加 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人物塑造
个性鲜明
通过对项羽一生事迹的记述,成 功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胸怀大 志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
成功与失败的教训
项羽的成败得失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教训,告诫人们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目标时 ,应注重策略和智慧,不可盲目冲动。
05
《项羽本纪》的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问题讨论
问题讨论:在讲解《项羽本纪》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讨论环节,让学生积极参 与思考和讨论。例如,可以让学生探讨项羽的性格特点、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 响等。
的性格缺陷和悲剧命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司马迁认为项羽是个悲剧英雄。一 方面,“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另一方 面,又由于“自矜攻伐”等性格弱 点而导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对 项羽生平业绩的概括,又有对其失 败的评价;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批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选自《高祖本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垓下歌》: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慷慨悲歌 《大风歌》:踌躇满志、心忧天下—豪迈欢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阅读“巨鹿之战”和“东城快战”, 说说它们分别侧重于哪种写法,对 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巨鹿之战:侧面描写 通过楚兵的 勇猛来烘托项羽神勇过人的将帅形 象。
东城快战:正面描写 直接展现了 项羽的个人英雄主义及“认输但不 服气”的末路英雄形象。
巨鹿之战 垓下之围
霸王别姬 东城快战 乌江自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通常有哪些?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正面(直接)描写 侧面(间接)描写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
“言为心声”,《垓下歌》与《大风 歌》分别展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言为心声”,《垓下歌》与 《大风歌》分别展现了什么样的 人物形象。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 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 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 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 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 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 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 下,五年卒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 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
“彼可取而代也。”(《项羽本纪》) ※ 高祖尝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
“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本纪》)
项羽:轻蔑 从语气上看
刘邦:羡慕
项羽:个性张扬 从性格上看
刘邦:个性内敛
“项之言悍而戾,刘之言津津不胜其
羡。”
——【清】王鸣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项羽对自己的评价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 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 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 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 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 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绝 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项羽气势豪壮,令人敬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你对项羽的评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 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 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
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 以为我擒也。”
《<史记>选读》 ——
项羽本纪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学习目标:
1、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运用客观公正的观点分析评
价历史人物。 3、积累并掌握文言知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
《<史记>选读》之《项羽本纪》
籍贯、出身和早 年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