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 二力平衡课件

F
G
G和F是一对平衡力
学习交流PPT
11
它们分各别处受于到怎哪样些的力状的态作? 用?
静
止
的
F拉
电
灯
静止的轮船
F浮
G F浮
G
匀速上浮潜水艇
学习交流PPT
G
匀
速
降
落
F阻 的
运
动
员
G
12
实验
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猜想: 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 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 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
一 不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二 相等 相反 在同一条直线上 不改变
三
相等
成一定 角度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四 相等 相反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改变
学习交流PPT
20
二、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3.惯性大小由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 与是否运动﹑速度大小﹑所受外力无关。
4、惯性只能说“由于惯性” 、 “具有惯
性” 不能说“受到惯性”“惯性力”或
“惯性作用”。
学习交流PPT
3
【想一想】
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处于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能不 能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呢?
否
排除
巧记:二力若平衡,合力定为零,物处两 状态,匀速或静止。
学习交流PPT
34
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另一个力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教学课件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依据八年级物理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内容,主要围绕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进行讲解。
详细内容包括:二力平衡的定义、平衡条件、应用实例以及平衡力的识别。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 能够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识别平衡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二力平衡的定义、平衡条件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二力平衡演示仪、砝码、细线、弹簧测力计。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二力平衡演示仪,向学生展示一个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物体能保持平衡?2. 例题讲解例题1: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已知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判断这两个力是否构成二力平衡。
例题2: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已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求另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随堂练习练习2:已知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求另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知识拓展介绍二力平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天平、杠杆等。
六、板书设计1. 二力平衡定义2. 二力平衡条件3. 应用实例4. 平衡力的识别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已知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求另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答案:(1)情况1:不构成二力平衡,因为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情况2:构成二力平衡,因为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二力平衡条件掌握情况,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二力平衡条件应用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多力平衡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2.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的“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

设计实验 器材:(轻质)木板、滑轮、铁架台、
细线、钩码若干。 进行实验
3
分析得出结论: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 0
4
强调: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
物体受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3牛 5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牛
A
B 3牛
2牛
2牛
2牛
2牛
C
D
8
随堂反馈练习
2.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 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这两个力( B ) A 肯定是平衡力 B 肯定不是平衡力 C 可能是平衡力,也可能不是平衡力
9
随堂反馈练习
3.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几对力中,哪 对是平衡力( A ) •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 • 书对桌子的压力和桌子对书的支持力 •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受到的重力
7.如图吊在空中静止不动的灯,若 电线的拉力为2N,则灯重力是多少N?
12
思考题:
某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路面上的小 汽车,没能推动。在讨论这一现象时,一部 分同学认为这是因为推力小于重力;还有一 部分同学认为这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你对 这两种观点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
13
如意 如意生活网 如意生活网 如意 优游 凤凰平台 凤凰
后の戾气爆发/我们带你走/"黑袍恢复咯清明/听到两人の话/手臂震动/全身盘旋の血气都凝聚在她手臂上/手臂震动而出/化作壹条神龙/神龙带着龙吟之声/直冲面前の不落山而去/神龙撞击在不落山上/不落山の壹面瞬间被夷为平地/大地颤动/滴穹摇晃/壹道
八年级二力平衡实验知识点

八年级二力平衡实验知识点八年级物理实验中,二力平衡实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实验。
该实验主要用于检测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力学中的平衡原理。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与二力平衡实验相关的知识点。
一、二力平衡的概念二力平衡是指存在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
在二力平衡的情况下,物体不会产生加速度,也就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有两个,即合力为零和力臂相等。
合力为零是指两个力的合力为零,即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力臂相等是指两个力到作用点的距离相等。
三、二力平衡实验的方法二力平衡实验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第一种方法是静力平衡法。
静力平衡法是通过改变物体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找到二力平衡状态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是动量平衡法。
动量平衡法是通过检测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方向,确定该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找到二力平衡状态的方法。
四、二力平衡实验的步骤二力平衡实验的步骤如下:1. 确定实验的物体和测量工具。
2. 用支架等设备固定物体。
3. 通过静力平衡法或动量平衡法寻找二力平衡状态。
4. 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作用力和力臂的大小和方向。
5. 计算作用力和力臂的大小和方向,确定二力平衡状态。
五、二力平衡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在进行二力平衡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物体需要固定牢固,以免物体运动或者移动带来影响。
2. 测量时需要特别小心,使得测量结果趋近于真实值。
3. 特别留意仪器的精度,保证结果相对准确。
总之,二力平衡实验是物理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项目,理解和掌握二力平衡实验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平衡原理。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二力平衡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二力平衡谨慎和勤奋学习八年级物理知识点会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为大家整理了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八个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力和运动的关系(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6. 运动状态改变,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是不平衡的力。
7.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一)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接触并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课件

悬浮条件
F浮=G物(V排=V物)。
沉底条件
F浮<G物(V排=V物)。
密度条件
ρ液>ρ物(漂浮),ρ液=ρ物 (悬浮),ρ液<ρ物(沉底)。
压力条件
F浮=F下表面-F上表面(F下表面 >F上表面)。
拉力条件
F浮+F拉=G物(V排<V物)。
06 实验探究:验证二力平衡 条件
实验目的和器材准备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 F1-x 和 F2-x 图像(x 为钩码位移)。
观察图像特点,分析 F1 和 F2 随位移 x 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01
1. 实验结果分析
02
通过观察 F1-x 和 F2-x 图像,可以发现 F1 和 F2 随位移 x 的
增加呈现出线性关系。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加深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器材准备
弹簧测力计、滑轮、细绳、钩码、铁架台、坐标纸等。
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1. 组装实验装置 将滑轮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滑轮高度,使滑轮轴心与测力计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
将细绳一端固定在滑轮上,另一端绕过滑轮后悬挂钩码。
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
当钩码处于平衡状态时,F1 和 F2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满
03
足二力平衡条件。
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
01
2. 实验讨论
02
03
04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测力 计与细绳垂直,以确保测量结
果的准确性。
实验中可能存在误差来源,如 摩擦力、空气阻力等,这些因 素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经典例题与常见题归纳(含答案)

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①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7. 区分“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 甲对乙的力与乙对甲的力(与状态无关).二力平衡: 同一个物体受力, 且这两个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举例: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相互作用力 物块所受重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平衡力8. 多力平衡: 若物体受到几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则这几个力合力为0N, 如图所示: 123F F F =+【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关于平衡力,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只有在静止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B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C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 .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答案】C【解析】物体在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 错误、C 正确;作用在同一物体、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是平衡力;显然B、D都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故B、D错误;故选C。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知识点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运动的现象和变化的科学。
为了更好地研究物理,我们需要了解各种力,而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力的平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大家介绍八年级物理二力平衡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一、平衡定律平衡定律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出:“物体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受合外力的合力为零,即合力等于零。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些力的合力必须为零,否则这个物体将会发生运动。
二、力的平衡状态力的平衡状态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静力平衡、动力平衡和稳定平衡。
静力平衡是指物体受到一组作用力后处于静止状态,其合力为零;动力平衡是指物体受到一组作用力后沿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合力为零;稳定平衡是指物体受到一组作用力后,发生微小位移后仍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如悬挂在弹簧上的物体受到的力就是稳定平衡状态。
三、平衡的条件力的平衡状态与平衡的条件密切相关。
在力学中,物体的平衡取决于物体所受的作用力,平衡条件包括:合力为零、合外力矩为零和作用力平行。
当合力为零时,物体将处于平衡状态;当合外力矩为零时,物体也将处于平衡状态;当作用力平行时,物体也可以达到平衡状态。
四、应用案例力的平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汽车行驶时,司机需要保持汽车处于平衡状态,这就需要考虑力的平衡问题。
假如汽车左右两边的重量不平衡,就会导致汽车偏到一边,影响驾驶安全。
因此,汽车的重心需要处于平衡状态,这就需要在制造过程中考虑到各部件的平衡性。
除此之外,吊车、起重机等工程机械也需要保持稳定平衡状态,这就需要设计者充分考虑力的平衡知识,以确保工程机械的安全和稳定操作。
总之,力的平衡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理解和掌握好这一知识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效率。
希望本文能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力平衡教案
武进区三河口中学徐琴朱岳兴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及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3、在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团队精神。
二、教学用具:
小卡片、细线、滑轮两个、铁架台、钩码一盒、铅笔、橡皮泥、水杯两只、水、盐水、弹簧测力计、密度计.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2、演示实验:铅笔、小刀、和手指(三力平衡)。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就能找到答案了。
(二)、新课教学
看图分析:停泊在海面上的航天测量船、匀速上升的潜水艇、吊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缓缓降落的神州飞船回收舱。
师:a、这些物体各处于什么运动状态呢?
b、他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呢?
学生回答:
师: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几个力称作平衡力。
师:以上这些物体的受力情况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
师: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作二力平衡。
[提出问题]:二力平衡需要什么条件呢?请大家大胆的猜想。
[学生猜想]:
师:哪位同学猜想的正确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验证。
[实验探究一]:
学生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提示: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
)
学生选择器材,小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案,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最后由学生报告实验结果。
1)、使用在小卡片的两个力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
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时,卡片______ _____。
(平衡/不平衡)
2)、使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在一条直线上。
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卡片_________;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卡片________ __。
(平衡/不平衡)
3)、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当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当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卡片____________。
(平衡/不平衡)
(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
)
[结论]:(学生归纳出)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
即二力平衡的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满足条件的两个力叫做一对平衡力。
[实验探究二]:(学生实验)
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挂100g砝码,让弹簧测力计按下列要求运动,观察可能出现的现象,分析受力情况。
1)、在竖直方向保持静止;
2)、在竖直方向匀速运动;
3)、从静止开始突然向上运动;
根据1)、2)两种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回答:
结论:当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根据实验3)的现象,可看出什么?(为下一节作铺垫)
[应用]:学生举例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回答:[书本(重力、支持力);电扇(重力、拉力);老师手中的粉笔(重力、静摩擦力)等等]
[生活、物理、社会]:老师介绍重心与稳度(让学生了解杂技表演和不倒翁的现象)。
[实验探究三]:
如何用一支铅笔和橡皮泥,区分两杯没有标签的水和盐水?动手试一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学生讨论、设计、动手制作并进行实验)
教师引人密度计。
介绍密度计:
构造:玻璃管,一端装有小铅丸(使密度计可竖直在液体中)原理: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三)学生巩固练习:
(四)学生总结:
(五)布置作业:小制作:制作潜水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