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读后感
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

纳兰性德长相思读后感纳兰性德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清丽、含蓄、婉约而著称,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长相思》。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今天,我也来谈谈我对纳兰性德《长相思》的读后感。
首先,我深深被《长相思》中所表达的深情所感动。
诗中“长相思,在长安”的开头就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之中。
长相思,是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是一种对故乡的眷恋,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纳兰性德通过这首诗,将自己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不禁也跟着情感一起流淌。
其次,我被《长相思》中的艺术表现手法所折服。
纳兰性德以“长相思,在长安”的开头,将读者带入一种情感的氛围之中。
接着,他通过描绘长安城的繁华和美景,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远方的美好。
而最后一句“直至长安古渡头”,更是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了诗人自己的身上。
这种情感的层层递进,让整首诗显得层次分明,情感真挚。
再者,我被《长相思》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所感染。
纳兰性德在诗中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眷恋。
这种对美好的追求和向往,让读者也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珍贵。
同时,诗中的“直至长安古渡头”也表达了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来的期盼。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给了读者很多启发和感悟。
最后,我被《长相思》中的语言之美所震撼。
纳兰性德的诗作以清丽、含蓄、婉约而著称,而《长相思》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的用词简练、贴切,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种语言之美,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禁为之动容,感叹诗人的才华和情感的真挚。
总的来说,《长相思》是一首富有深情、艺术表现手法独特、蕴含人生哲理、语言之美震撼的诗作。
纳兰性德通过这首诗,将自己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也随之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不仅给了读者很多的感动和启发,更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希望我们都能像纳兰性德一样,用心感受生活,用诗歌表达情感,用行动去追求美好。
《纳兰性德全集》读后感

《纳兰性德全集》读后感《纳兰性德全集》是一部我深深迷恋的作品,它如同一杯清泉,涓涓细流,悄然滋润着我的心灵。
纳兰性德,一个传世的文学巨匠,他的诗歌如同一朵绽放的花朵,绽放着深邃的内涵和情感。
在这部全集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在读《纳兰性德全集》的过程中,我被作者细腻的情感所打动。
他的诗歌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每一句诗句都仿佛是他内心深处的呼喊和倾诉。
他用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表达出了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在他的诗歌中,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和对命运的无奈,这种情感让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除了情感的表达,纳兰性德的诗歌还展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他的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每一句诗句都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他用简洁而精致的语言,描绘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人生的曲折,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感动。
在阅读《纳兰性德全集》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和艺术追求,还深刻体会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挣扎。
他的诗歌中流露出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让我不禁思考起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在他的诗歌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追求,这种感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热爱生活。
总的来说,《纳兰性德全集》是一部充满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作品,它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不仅享受到了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沉淀,还深刻体会到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挣扎。
纳兰性德的诗歌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
愿我们都能像纳兰性德一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悟人生的真谛。
纳兰性德读后感

纳兰性德读后感纳兰性德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的文人,他以其才华横溢的诗词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闻名于世。
通过阅读纳兰性德的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爱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以下是我对纳兰性德作品的一些读后感。
纳兰性德的作品以其深情和忧郁而著称,无论是描绘爱情的甜蜜与苦痛,还是抒发对人生的迷惘与无奈,他都能用简洁而准确的词句表达出来。
读到他的诗词时,我仿佛置身于那个荒凉而美丽的江南世界,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纳兰性德的作品中,他展现了对爱情的无尽思念和痛苦,同时又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诸如《采桑子》中的“践径频经野鹿过,苔纹不染屐穿衣。
”和《浣溪沙》中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这些词句通过简短而有力的描述,把情感传递至极致。
我仿佛能够感受到纳兰性德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感受到他对于爱情的执着和真挚。
除了表达对爱情的思考外,纳兰性德作品中也提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追问。
他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表达出对命运和现实的矛盾感受。
比如《平山堂记梦》中的“过去应作别,未来应将别。
况姓花间者,两年共一别。
”和《虞美人·听雨》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这些句子展示了纳兰性德对世事变幻和短暂性的深刻认识。
他对于人生的领悟,让我们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思索。
纳兰性德作品中也可见他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描绘。
他通过细腻的语言,将自然之美诠释得淋漓尽致。
比如《山村咏怀》中的“烟冷石榴红,日高灯火远。
”和《浣溪沙》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些描写使人如临其境,仿佛能够看到纳兰性德的眼中所见,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纳兰性德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而深深地触动了我。
通过他的诗词和散文,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他通过文字表达内心情感的能力。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对于人生、情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纳兰性德的作品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使我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并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读后感】人生自是有情痴 《纳兰性德词》读后感

【读后感】人生自是有情痴《纳兰性德词》读后感《纳兰性德词》是清代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部抒发个人情感的词集。
这部词集以其深情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爱情以及人生的深切思考和感悟。
读完《纳兰性德词》,我深感人生自是有情痴的道理。
词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词人借助有限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沉的思想。
《纳兰性德词》以其清丽的词句和细腻的意境,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词的内容涉及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对爱情的憧憬和甜蜜,以及对人生的疑问和思考。
词中透露出的情感真挚动人,令人为之倾倒。
《纳兰性德词》以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词集中的许多词句都描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赞美和倾慕,如“红藕香残玉簟秋”、“千里莺啼绿映红”等等。
这些词句描绘了自然界美丽瑰丽的景色,给人以无比的美感和愉悦。
作者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出对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在生活琐事与身世纷繁之中,词人心灵的宁静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使得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纯粹。
词集中的词句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关怀。
纳兰性德用平实朴实的语言,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同样也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无尽思念和对他们的关心。
这些词中流露出的真挚情感,触动了读者内心最柔软的一角,感受到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读者也仿佛回到了家乡的温暖,感受到了亲朋好友之间的情谊和亲情。
爱情是《纳兰性德词》不可忽视的一个主题,也是作者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向之一。
词集中的许多词句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憧憬和追求,如“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等等。
这些词句中所蕴含的柔情和深情,表达了作者对于爱情的渴望和对爱人的深深思念。
这种对爱情的憧憬和追求,使得读者也能够感受到对于爱情的热爱和渴望。
《纳兰性德词》不仅仅是一部对生活、爱情和亲情的赞美之作,更是一部表达人生思考和疑问的作品。
《己亥杂诗》读后感

《己亥杂诗》读后感己亥杂诗读后感《己亥杂诗》是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所作,这部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容而闻名于世。
通过阅读《己亥杂诗》,我不禁对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进行了反思。
以下是我对这部作品的读后感。
在《己亥杂诗》中,纳兰性德借诗歌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这些诗作中所抒发的情感,使我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忧伤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境,无论是情感的折磨,还是世事的纷扰,都会使我们感到痛苦和迷茫。
纳兰性德对这些痛苦的描写非常真实和深刻,他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楚,揭示了人类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无奈和无助。
另外,在《己亥杂诗》中,纳兰性德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无论是描绘春天的鲜花绽放,还是秋天的落叶纷飞,作者都以深情款款的笔触将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这些景物的描写,在我心中勾起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纳兰性德以他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景展示给读者,引导我们对美的追求和感悟。
同时,在《己亥杂诗》中,纳兰性德对人性的思考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他对人性的揭示和批判表明了他对人类行为的深思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在这些诗作中,他对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等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
这使我不禁反思个人的行为和价值观,并思考如何面对社会中的各种问题。
纳兰性德对人性的思考让我认识到,人类的行为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我们应该从容面对人际关系、社会现象,同时也要反思自身的言行。
通过阅读《己亥杂诗》,我深深地被作者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所折服。
这部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珍品,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情感和社会的启示录。
它让我在细细品味中体会到文字的力量和诗歌的魅力。
纳兰性德独特的风格和真挚的情感使他成为众多文学家心中的楷模,他的作品将会持续影响后人,并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丝温暖和共鸣。
总之,《己亥杂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纳兰性德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独特的风格,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长相思纳兰性德读后感

长相思纳兰性德读后感《长相思纳兰性德读后感》篇一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就像被一阵清冷的风裹挟着,吹进了一个满是哀愁与思念的世界。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好家伙,这一开篇就把我给震住了。
我仿佛看到了一支长长的队伍,在山水之间蜿蜒前行。
那些士兵们,或者说也包括纳兰性德自己,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远离家乡。
那山啊,水啊,在平常人眼里可能是美景,可在他们这儿,就像是一道道屏障,把他们和故乡隔开。
“山一程,水一程”,这简单的六个字,就像一把小锤子,一下一下地敲在我心上。
我就在想,这得多累啊,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心里肯定也是空落落的。
再看“夜深千帐灯”,这场景可太壮观了。
那么多的营帐,一盏盏灯亮着,就像天上的星星落到了地上。
可这星星里,藏着多少人的思念呢?也许有人在想着家里的老母亲是不是还在灯下缝补衣裳,也许有人在挂念着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长高了。
我突然就想到我自己,有一次出去旅游,在酒店的床上躺着,晚上看着外面陌生的灯光,就特别想家。
我这才出去几天啊,和他们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时候我就特别能理解纳兰性德他们那种漂泊在外的感觉。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风啊雪啊,可真是够讨厌的。
本来就思乡心切,想在梦里回趟家都不行。
我就在想,那风声和雪声得多吵啊,就像有个调皮的小鬼,在你耳边不停地捣乱。
可是这真的只是风声雪声的错吗?我觉得不是。
这是因为他们的心早就飞回故乡了,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心烦意乱。
这让我想起我在外地读书的时候,宿舍外面有点动静我就睡不着,心里老是想着家里的床,家里的饭菜,想着要是在家就好了。
纳兰性德这首词啊,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些远离家乡的人的心声。
他没有用那些华丽的辞藻去堆砌,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几句,却能让人感同身受。
这词里的思念,就像一股涓涓细流,慢慢地渗透到你的心里,让你不知不觉就沉浸其中。
我就在想,这就是诗词的魅力吧。
它能跨越时空,让几百年后的我也能体会到当时人们的情感。
纳兰词读后感(实用8篇)

纳兰词读后感(实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纳兰词读后感(实用8篇)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
读《纳兰性德诗集》有感

读《纳兰性德诗集》有感他,是涓涓流中的一叶扇丹;他,是香茗乌龙中的一缕炊烟;他,是碧海蓝天中的一丝朦胧。
他就是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字容若。
妻子的早逝与他的英年早逝,也许纳兰并不属于这聚华的尘世,他也许属于桃花流水,浅浅思愁。
他也许属于春的花开,属于夏的蝉鸣,属于秋的细雨,属于冬的雪落。
纳兰容若的笔下,是他的情思在文字中流淌着、穿梭着。
正是他的才华横溢,他的痴情凄楚,才促使他的不凡,他的清高绝俗、清幽脱俗。
纳兰的情事,念念不忘。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秋雨一阵更胜一阵寒,点滴零落在空落落的台阶上,一切是如此安静啊,安静到纳兰容若只听得见“雨滴下落的声音,那雨,不是滴在台阶上,而是滴在他的心里,一点点让他散发出对亡妻卢氏的思念、情谊,叫他发出“料也觉,人生无未”的感慨。
卢氏虽已故三年,他却仍迟了不肯相信,只觉这三年是一场梦,恍恍忽忽而去,而这梦怕是再也醒不了,留下的,怕只有纳兰容若满满的情。
“清泪尽,纸灰起。
”情未断……纳兰容若反复诉说着对卢氏无尽的思愁,因为他不懂。
为何世间要让他们茫茫皆不见,又何须上穷碧,落下黄河。
满心情思,倒落得两行清泪流难尽,一襟纸灰吹去,他不懂这尘世,他有的仅仅是时间无法带去的情罢了。
纳兰的才气,勤奋善感。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极目远眺,云山苍茫,纵马驰聘,北风呼啸,善愁多感的纳兰容若也有此般满怀壮志,可壮志也丝毫不能掩盖过“才气”的风光。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这千古名句,也是纳兰容若能用的才气,寥寥几笔,勾勒出晚烟一抹,袅烟升起的景像,能简单明了体现营垒荒凉而萧瑟。
纳兰容若,是他将才与枯燥的边塞结合,是他的才气,使每一道边塞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充满着他的豪情与独特。
纳兰情,好似平生也道不完;纳兰才,却是永久都流存着。
爱纳兰容若,爱他的痴迷多愁的情,爱他缠绵雅致的才,爱他情才兼者的独特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容若传读后感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纳兰容若最开始就是被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吸引,“初见”有那么美好么?为何他愿一生都只如初见,能吟出此诗的人,是否也有说不尽的悲伤?于是我开始走进他的世界,才发现公子只重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后体重会立即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兰容若,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他本应该过着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现实却并不那么如意。
他不慕名利,只醉心于诗词,对政治的不感兴趣也颇让他的父亲烦恼。
所以说公子适合做一名隐士,隐在一个世外桃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望天上云卷云舒。
容若自己不也说他不是一朵富贵花吗,或许他更想做一朵蒲公英,逃离了这金丝笼的束缚,自由的在天空飞翔。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无为谁春。
”焰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会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而出于一瞬。
我手写我心。
每一个美男子似乎都拥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但这和容若无关。
人们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容若呢,上帝似乎发现为他开的门太多,所以在他成年后关上了那么多的门,给了他那么多的磨难。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这是容若伤怀亡妻卢氏的词。
当他沉浸在要做父亲的喜悦中时卢氏却因难产而死,()这无疑给了他重重一击。
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怀恋着他和卢氏那一段短暂而甜蜜的婚后生活。
曾以为永恒的生活如同一道惊雷,断得彻彻底底,生生撕裂了容若的灵魂。
从那以后容若的词作中便时常带着一丝哀伤,即便有了沈婉的出现,但没有谁能代替谁,沈婉代替不了卢氏正如容若代替不了元稹。
或许是纳兰容若的一切都太绚丽了,所以爱情磕磕绊绊,上帝总会向人们证实他的公正。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那年容若31岁,仕途,情感已让他疲惫。
他累了,一病不起,夜合花谢,在如此年轻的时候,纳兰容若带着他的绝世才华告别了人世。
渌水亭荒,夜合花可无恙么?是忧是暝,是迷离是惆怅,记得公子当时讲过:一出桃源梦便休,浮生忍时旧风流。
月从今夜圆还缺,心在他乡放即收。
丁令威来无故识,杜兰香去有新愁。
于今怕对清秋节,莫趁轻寒上小楼。
——纳兰容若《无题》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初识纳兰是从街头泛滥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本以为是一个受伤的女子有感而发的词句。
是的,容若,这个名字无非在向人们展示了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妙龄少女,后来才知道,容若,“容”取自《荀子。
不苟》‘恭敬谨慎而荣‘,并由“成德”之名的由来——《易经》里惯用的文法加上“若”字。
在此不禁为自己的知识面狭隘而感到汗颜。
纳兰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后因皇子保成被立为太子,“成”字成了忌讳,成德从此改为性德,第二年,由于太子改名胤礽,纳兰恢复其成德之名,实际上容若更中意自己将“成”作为姓,叫自己“成容若”。
这样使他更有汉人的感觉。
《纳兰容若词传》的作者用了《采桑子》中的一句“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来总结了纳兰的身世,的确,容若的一生,给人的感觉很不真实,接近于虚幻。
是否感情脆弱的人都经历过一段悲惨的故事呢?纳兰从儿时小表妹的进宫,到卢氏的难产而死,再到沈宛的离开。
纳兰是那么的无能为力,他只能把对她们的缅怀和眷恋化为一首首的词。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这首词是容若负着欺君之罪的危险去见表妹的结果,当嫔妃们穿过宫门的一刹那,我相信容若的心脏一定停止了跳动,在那场纠结于梦幻和现实的重逢中,容若真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吗?这个可能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只是过去了就淡忘吧,只留存浅浅的哀伤和叹息。
“《浣溪沙》:十八年来堕世间,吹花嚼蕊弄冰弦。
多情请寄阿谁边。
紫玉钗斜灯影背,红绵粉冷枕函偏。
相看好处却无言。
”好一个“相看好处却无言”,时间就这样在两人中默默地流淌,沉淀了世上所有的声音。
这应该就是容若和卢氏的生活最完美的诠释吧。
在容若的几段感情中,我最喜欢的也就是这段和卢氏的短暂快乐,它没有了少年容若和表妹之间的那种懵懂,也没有之后容若和沈宛之间的身不由己。
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外国人在说“幸福”的时候用的词仅仅是“happiness ”,在我看来,幸福包含了很多,至少是物质和生活上的基本保证才有资格说幸福,可看了容若和卢氏的婚姻之后,我觉得我才是那个没有资格说“幸福”的人,而恰恰一个“happiness ”已完全说明了他们结合的意义。
卢氏和容若有着相似的个性:温柔、纯真、孩子气。
他们在一起的每个日子都值得纪念,卢氏问过容若在他认识的这么多字里面,最悲伤的是哪个?容若思考之后说是“情”字,卢氏笑着摇了头,轻声道“若”。
因为凡“若”字出现,皆是因为某人对某事无篇二:纳兰容若传读后感读《纳兰容若词传》有感2013200435 法学院许鑫怡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初识容若,便是从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开始的。
仅仅这短短七个字,便足以让人在心底细细揣摩,回味再三。
而后,容若令我惊为天人,深深为他的才华所折服。
这位天人最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纳兰性德,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是清初重要词家之一,王国维称赞他是“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词被代代传诵;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情被人人钦佩;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被辈辈重温。
而《纳兰容若词传》,就是这样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有识的纳兰容若呈现在我们面前。
不仅仅是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不仅仅是提炼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感,不仅仅是凸显了纳兰容若的高尚品德,更是向我们敞开了纳兰容若那颗火热的、痴迷的、惆怅的心。
德的时代,拥有他那样的家世并且又有他这些优异条件的满洲贵族公子,准备通往的是一条荣华富贵的通衙大道,是一条宽阔平稳的锦绣前程。
对这样一个近在身边的既能武又擅文,更通经的满洲青年才俊,自许要励精图治的康熙帝当然是眷顾青睐, 宠信有加。
但这位出身替缨世家、少年得意的相门公子, 偏说自己是“偶然间、绷尘京国,乌衣门第”;对自己的显赫身世“冷笑置之而已”;生长在相府花园瑶台上的金枝玉叶,偏说自己“不是人间富贵花”而是“ 别有根芽”;身佩貂洱玉带却向往“布袜青衫约”,“何日得投替”;这些似乎是无法解释的矛盾在纳兰性德身上都确实存在,这是研究纳兰其人其作时无法回避的问题。
他寄情并涉足于文学这条坎坷崎岖的蹊径,并且在诗词,尤其是词的方面有了自己的成就。
纳兰性德流传下来的诗词共有三百四十八首。
这些作品,和他各个时期的环境、生活、际遇、思想感情的变化密切相关,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纳兰性德不同时期的思想、性格和风貌。
他写了许多以爱情为题材的词,那种低何幽怨的意境,近似宋代的晏儿道,其中有许多是表现夫妇爱情的诗篇。
少年夫妻的美满生活,使他如饮醉酒,神怡心醉,他曾写过《四时无题诗》十六首, 记下了一年四季夫妻甜蜜幸福之情状。
在多妻制的年代里,特别是就家世和地位而言,他可以享受三妻四妾的生活,然而,经常在外的纳兰性德,他心目中只有妻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他对妻子之爱,可以说达到了圣洁的程度。
但同时他的爱情生活亦是十分不幸的,他少时曾“眷一女”,但此女被选为宫女,两人无缘。
二十二岁娶妻卢氏,夫妻恩爱、伉俪深情。
但婚后仅三年,爱妻去世。
正当韶华恩爱之时,却经历生离死别。
使得纳兰性德留下了大量悼亡之作。
和所爱的人不能结合,是诗人终生憾事,这个心灵创伤,较之亡妻之痛,更为难以弥合,并且长期折磨着他,在词章中屡有流露。
这也许是纳兰词中用“愁”、“恨”二字频繁的原因之一吧。
后来,纳兰性德又爱上了江南才女沈宛,却因满汉不能通婚而受到很大压力。
纳兰性德在爱情词中所表现的思想,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封建时代对爱情专一的美好愿望。
同时,他在处世交友方面也颇有为人们传诵的异胆卓识。
忠于爱情的纳兰性德,也是一个忠于友情的人。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诚性情,一首《金缕曲·赠顾粱汾》无异于纳兰性德的交友宣言。
作为一个满洲贵族公子,按常规,他的朋友圈子应该建立在京城贵族青年群体,但根据他人评价和其诗词来看,他几乎没有真正同等级的朋友。
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就想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使得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
也就是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识了天下词坛高人,更交到了天下性情中人,从顾贞观、徐乾学、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到吴兆骞。
更为难得的是,纳兰容若为搭救当时并未相识的吴兆骞走出宁古塔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及对顾贞观所作出的郑重承诺。
这就是纳兰容若,一位富家公子,一代词坛盟主,一个性情中人。
顾贞观称赞纳兰性德“于道谊也甚真,特以风雅为性命,朋友为肺腑”。
他关于友谊的诗词,尤其和汉族文士之友谊,在客观上十分符合康熙当时的政治需要,也促进了康乾盛世的文化繁荣。
正如他的朋友顾贞观所言:“所欲建之业,百无一副;所欲遂之愿,百无一酬;所欲言之情,百无一吐”。
现实生活的冷酷,如牢笼一般禁锢着纳兰性德的思想和情感,满腔的怨恨和牢骚只能倾注于笔端。
因而,他的词作,无论是爱情悼亡词、离愁别恨还是行役劳顿,都充满了哀感顽艳的情调。
在中国多彩的词苑中,纳兰性德一颗耀眼的明珠,用那不朽的名篇和独特动人的人格魅力,如暖风下的清池之水,至今仍在人们心中依涸。
纳兰性德词风上承后主李煜,但也有了新的发展。
他在继承李后主的真切哀伤的同时也融人了自己的灵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词坛上一道和众不同的风景线。
纳兰容若的前世,是一朵在佛前修炼过的金莲,贪恋了人间烟火的颜色和气味,注定今生这场红尘游历。
所以他有冰洁的情怀,有如水的禅心,有悲悯的爱恋。
纳兰容若的一生,沿着宿命的轨迹行走,不偏不倚,不长不短,整整三十一载。
在佛前,他素淡如莲,却可以度化苍生;在人间,他繁华似锦,却终究不如一株草木。
篇三:人生自是有情痴-纳兰性德词读后感人生自是有情痴-纳兰性德词读后感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一位重要的词人。
他的词风缠绵婉约,虽题材比较狭窄,只是反映其个人的感情和经历,但是,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爱情,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有许多作家都歌颂过它,纳兰性德的爱情词更是风格独立,正如一首写初遇时的小词《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募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罩纹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