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地震》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优质课件

19
18
二、注重小组讨论,强化互动效率 小学科学本来就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应当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很多时候小学生并不愿意一个人去钻研某些科学知识,但是如果此 时教师能够注重小组讨论,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互动气氛,那么相信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 论活动当中去,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强化活动效率。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让他们进 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提供及时的指导。在带领学生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时候,为了能 够体现出互动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第一个讨论的内容是 绿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我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并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积极的讨论,讨论 结束之后,将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我。最终学生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浇水,需要种到土里并且 要有合适的温度。经过讨论,学生对于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有了准确的把握。其次我引出了第二 部分讨论的内容: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会有怎样的结果?可以改变哪些条件?如何用实验证明? 第二部分的讨论内容提出之后,小组里的成员立刻对问题进行了记录,并且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 探讨问题,比如说在绿豆种子发芽过程中不同的浇水量、光照程度会对发芽产生哪些影响等等。教 师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加浓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他 们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作用,对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学科学 教学,更适用于处于发展中的学生。
11
二、探索
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3)切开模型,观察它的剖面。
12
三、研讨
1.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三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
13
三、研讨
18
二、注重小组讨论,强化互动效率 小学科学本来就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时候,应当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很多时候小学生并不愿意一个人去钻研某些科学知识,但是如果此 时教师能够注重小组讨论,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互动气氛,那么相信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 论活动当中去,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强化活动效率。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在让他们进 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提供及时的指导。在带领学生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时候,为了能 够体现出互动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价值,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第一个讨论的内容是 绿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我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并引导他们在小组内进行积极的讨论,讨论 结束之后,将所得到的结果反馈给我。最终学生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浇水,需要种到土里并且 要有合适的温度。经过讨论,学生对于这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有了准确的把握。其次我引出了第二 部分讨论的内容: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会有怎样的结果?可以改变哪些条件?如何用实验证明? 第二部分的讨论内容提出之后,小组里的成员立刻对问题进行了记录,并且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 探讨问题,比如说在绿豆种子发芽过程中不同的浇水量、光照程度会对发芽产生哪些影响等等。教 师通过有效的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加浓厚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他 们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作用,对科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探究。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小学科学 教学,更适用于处于发展中的学生。
11
二、探索
做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3)切开模型,观察它的剖面。
12
三、研讨
1.地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三层,由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
13
三、研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课件

模拟地震形成视频
2019/10/24
路面断裂
地震的危害
桥梁断 裂
2019/10/24
楼房倒塌
资料补充:
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 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 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 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面对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
2019/10/24
2019/10/24
躲避方法
2019/10/24
平时的准备工作
1.家里的要针对地震进行一定的预防措施。
2.要准备紧急备用品(饮用水、食品、急救医药品、 手电筒、)。
3. 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建立起应付发生火灾、伤员时的互助发 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 ――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 1700多年。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 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经过长期的 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台自动 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为地震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地动 仪外面有8个龙头,口衔铜丸;下面 有8个蟾蜍,口向上张。哪个方面地 震,哪个方向的龙口就吐出铜丸; 落在蟾蜍口内,发出清脆的声音, 看守人就可知道发生地震的方向, 并推测出震源的距离
3.地震
地震视频回顾
2019/10/24
2019/10/24
点视频
2019/10/24
点视频1
震前前兆
2019/10/24
动物的变化
2019/10/24
震前湖面变化
地震模拟实验雨中漫步.mp3
实验材料:毛巾、粗细均匀的木棒
用毛巾和粗细均匀的木棍来模拟岩石层: 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 2.双手分别握住木棍的两边,均匀地使它弯曲,直至折断,体会断裂时的感受。 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2019/10/24
路面断裂
地震的危害
桥梁断 裂
2019/10/24
楼房倒塌
资料补充:
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 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 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 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
面对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
2019/10/24
2019/10/24
躲避方法
2019/10/24
平时的准备工作
1.家里的要针对地震进行一定的预防措施。
2.要准备紧急备用品(饮用水、食品、急救医药品、 手电筒、)。
3. 从平时起通过街道等组织,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 建立起应付发生火灾、伤员时的互助发 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预报地震的仪器 ――候风地动仪,比欧洲整整早了 1700多年。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 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经过长期的 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的第一台自动 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为地震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地动 仪外面有8个龙头,口衔铜丸;下面 有8个蟾蜍,口向上张。哪个方面地 震,哪个方向的龙口就吐出铜丸; 落在蟾蜍口内,发出清脆的声音, 看守人就可知道发生地震的方向, 并推测出震源的距离
3.地震
地震视频回顾
2019/10/24
2019/10/24
点视频
2019/10/24
点视频1
震前前兆
2019/10/24
动物的变化
2019/10/24
震前湖面变化
地震模拟实验雨中漫步.mp3
实验材料:毛巾、粗细均匀的木棒
用毛巾和粗细均匀的木棍来模拟岩石层: 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 2.双手分别握住木棍的两边,均匀地使它弯曲,直至折断,体会断裂时的感受。 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地震》(ppt)课件

新课标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地震
唐山大地震图片
唐山地震的资料: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 省唐山市的地下传来类似打雷似的轰鸣 声,大地突然剧烈摇晃,地震爆发了。 唐山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只小船,这次 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汶
川
地 当地震发生时,有什么前兆?
1、在平房,抱头迅速向室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桌子、床等坚固物体的侧面,前功尽量保护好头部 。
答:竹片和毛巾都相当于 地壳岩石。
竹 片 断 裂 模 拟 的 是 断 层 , 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答:竹片和毛巾都相当于地壳岩石。 唐山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只小船,这次地震共造成24. 实 验 结 论: 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挤 压 毛 巾 模 拟 的 是 褶 皱 。 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螺马不进圈。 提问:模拟地震形成的原因实验中,毛巾和竹片相当于什么? 提问:模拟地震形成的原因实验中,毛巾和竹片相当于什么?
震
1、在平房,抱头迅速向室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桌子、床等坚固物体的侧面,前功尽量保护好头部
。
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避 震小常识
提2万问人:死模亡1拟,、地损震失在形巨成大平的。原房因实,验中抱,毛头巾和迅竹片速相当向于什室么?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在厨房、 避竹片断震裂卫模小拟生的常是间断识层等,挤狭压毛窄巾模的拟的地是褶方皱。或桌子、床等坚固物体的侧面,前功尽 量保护好头部。 2008年5月12日的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
提问:模拟地震形成的原因实验中,毛巾和竹片相当于什么?
地震
唐山大地震图片
唐山地震的资料: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 省唐山市的地下传来类似打雷似的轰鸣 声,大地突然剧烈摇晃,地震爆发了。 唐山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只小船,这次 地震共造成24.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汶
川
地 当地震发生时,有什么前兆?
1、在平房,抱头迅速向室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桌子、床等坚固物体的侧面,前功尽量保护好头部 。
答:竹片和毛巾都相当于 地壳岩石。
竹 片 断 裂 模 拟 的 是 断 层 , 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答:竹片和毛巾都相当于地壳岩石。 唐山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只小船,这次地震共造成24. 实 验 结 论: 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挤 压 毛 巾 模 拟 的 是 褶 皱 。 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螺马不进圈。 提问:模拟地震形成的原因实验中,毛巾和竹片相当于什么? 提问:模拟地震形成的原因实验中,毛巾和竹片相当于什么?
震
1、在平房,抱头迅速向室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在厨房、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桌子、床等坚固物体的侧面,前功尽量保护好头部
。
2万人死亡,损失巨大。
避 震小常识
提2万问人:死模亡1拟,、地损震失在形巨成大平的。原房因实,验中抱,毛头巾和迅竹片速相当向于什室么?外跑,如果来不及,要躲在厨房、 避竹片断震裂卫模小拟生的常是间断识层等,挤狭压毛窄巾模的拟的地是褶方皱。或桌子、床等坚固物体的侧面,前功尽 量保护好头部。 2008年5月12日的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8.
提问:模拟地震形成的原因实验中,毛巾和竹片相当于什么?
小学科学《地震》PPT课件

12想象岩层受力的变化模拟地壳中的岩层看到的现象或手的感觉由这些现象我们联想到所选的材料我们的做法13在实验中木棍毛巾书相当于地震中的什么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地震
梁文玉
2021
感恩的心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实验记录
模拟地壳中的“岩层” 想象岩层 受力的变化 所选的材料 我们的做法
2021
1.饮用水 2.食品 3.婴儿奶粉 4.急救箱 5.便携式收 音机 6.手电筒及 配套干电池 7.毛巾 8.手纸 9.衣服 10.重要文件 11.现金 12.打火机
紧急备用品
2021
谢谢大家
2021
看到的现象 (或手的感觉)
由这些现象 我们联想到
2021
在实验中,木棍、毛巾、书相当于 地震中的什么?
地壳中的岩层
2021
2021
压力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 地震波传到地表会 引起地表的震动, 这就是地震。
2021
超限 过度
在学校教室怎样避震
•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 住头部,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 旁,蹲在墙角,待地震过后,在老师 的指挥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转移。
2021
假如你正在野外?
避开陡峭的山坡、 山崖,以防地裂、 滑坡等
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要向垂直于其前进方向跑, 保护好头部。
2021
地震了,你该怎么办?
2021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待摇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 或匍匐、逆风而行。 燃气泄漏时:同火灾时一样,遇到有毒气体泄 漏时,要用湿布后住口鼻, 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 明火。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地震
梁文玉
2021
感恩的心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2021
实验记录
模拟地壳中的“岩层” 想象岩层 受力的变化 所选的材料 我们的做法
2021
1.饮用水 2.食品 3.婴儿奶粉 4.急救箱 5.便携式收 音机 6.手电筒及 配套干电池 7.毛巾 8.手纸 9.衣服 10.重要文件 11.现金 12.打火机
紧急备用品
2021
谢谢大家
2021
看到的现象 (或手的感觉)
由这些现象 我们联想到
2021
在实验中,木棍、毛巾、书相当于 地震中的什么?
地壳中的岩层
2021
2021
压力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 地震波传到地表会 引起地表的震动, 这就是地震。
2021
超限 过度
在学校教室怎样避震
•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 住头部,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 旁,蹲在墙角,待地震过后,在老师 的指挥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转移。
2021
假如你正在野外?
避开陡峭的山坡、 山崖,以防地裂、 滑坡等
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要向垂直于其前进方向跑, 保护好头部。
2021
地震了,你该怎么办?
2021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待摇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 或匍匐、逆风而行。 燃气泄漏时:同火灾时一样,遇到有毒气体泄 漏时,要用湿布后住口鼻, 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 明火。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同步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大 地震会使房屋倒塌,公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 及人的生命安全,有时还会海啸冲毁港口。
活动三:在地震中如何自救
地震是可怕的,在可怕的地震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在楼房里时,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 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 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 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
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 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 地壳相互挤压就会造成岩层的弯曲变形。
研讨
问题2: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 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 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地壳板块之间
探索
活动一:了解地震的成因
地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有的 知识,以及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来做一个预测,谈 一谈自己对地震成因的理解。
猜测1:地壳的运动。 猜测2:地球板块的挤压和拉伸。 猜测3:岩浆的运动。
地震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 分成两半的小盒子、塑料薄膜、水、土、小铲子等。
实验方法:
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 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处在不停 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也在不停的涌动,有时 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导入
那么地震又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 景是怎样的?地震又会给地球表面的形态带来哪 些改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地震的成 因及作用。
①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③等泥变干之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者挤压。 ④观察发生的现象。
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大 地震会使房屋倒塌,公路毁坏,铁路变形,严重危 及人的生命安全,有时还会海啸冲毁港口。
活动三:在地震中如何自救
地震是可怕的,在可怕的地震面前,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
在楼房里时,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 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 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代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 • 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
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 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 • 地壳相互挤压就会造成岩层的弯曲变形。
研讨
问题2: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变? 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 地震的发生是由地壳的运动形成的地壳板块之间
探索
活动一:了解地震的成因
地震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请大家根据自己已有的 知识,以及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来做一个预测,谈 一谈自己对地震成因的理解。
猜测1:地壳的运动。 猜测2:地球板块的挤压和拉伸。 猜测3:岩浆的运动。
地震的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 分成两半的小盒子、塑料薄膜、水、土、小铲子等。
实验方法:
教科版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地球表面的变化
2.3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 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处在不停 的运动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也在不停的涌动,有时 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让我们感受到。
导入
那么地震又是怎样形成的?地震发生时的情 景是怎样的?地震又会给地球表面的形态带来哪 些改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地震的成 因及作用。
①将小盒的两半拼接起来,在上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②将土、水和成泥,并将它铺在有塑料薄膜的小盒中。 ③等泥变干之后,将这个小盒的两半迅速拉开或者挤压。 ④观察发生的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地震的成因及作用》课件

02 探 索
塑料小盒(裁成两半)
泥土
保鲜膜
用什么模拟什么?
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 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上的 泥代表陆地;拉开或挤压是模 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在课前同学们已经准备好了裁成两半的塑料小盒、泥土、保鲜膜。在这些实验材料中,分别用 什么模拟什么?看来同学们都能够很快地将自然界的现象与模拟实验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正 如同学们所描述的那样,我们可以用两半拼接的小盒代表地壳中的两个板块;铺在小盒上的泥 代表陆地;拉开或挤压是模拟岩层受到的作用力。
A.地核
B.地幔
C.地壳
3.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C )。
A.地球内部温度太高
B.地壳的运动
C.人类的活动
4.绝大多数地震是由( B )造成的。
A.火山爆发
B.岩层断裂
C.山洪暴发
课堂总结
地震的成因及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地壳运动是地震发生的 原因。以及通过模拟实验对地震的成因建构自己的解释,将 自然界的现象与模拟实验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并将实验中 获得的证据应用于解释自然现象。能够制作关于抗震防灾的 手抄报,宣传抗震防灾的常识。了解科学技术可以减少自然 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球上90%以上的地震和破坏性最大的地震都属于构造 地震。地震主要发生在两个大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横贯欧 亚地震带。中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
1 了解地震的成因。
1.交流我们对地震成因的看法。
地下深处出现塌陷, 导致地面震动。
可能是地下什么 物体发生爆炸, 导致地面裂开。
1 2.做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泡沫小盒(切成两半)、塑料薄膜、土、清水、小锹、 手套(可选择使用)。
2.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能给地表带来哪些改 变?这个改变是剧烈的还是缓慢的?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课件

地震发生的原因
• 地震:地球的快速颤动称为地震。地震 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构造地震。 • 震源:地震的发源地。 • 震中:震源在地表的垂直投影。
断裂
震中 •地 震 波
•震 源
地震造成的地裂
地震的破坏作用
地震发生前有些动 物会有异常表现
地下水有时也会出 现异常
地声巨大
地光明亮而恐怖
专家说,地震预报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到 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科学家有办法 能把地震准确地预报出来。在此之前,我国也曾 有极少数成功预报的先例,然而,由于各地的地 震地质环境差别巨大,历史地震记载不全,地震 观测站点密度偏少以及地震预测理论水平等原因, 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报现在还做不到。尽管地震所 在地区也会出现一些先兆,但能否用于临震预报, 还要积累和研究。
国新办公告
截至截至24日12时,四川 汶川强烈大地震已经造成60560 人遇难,352290人受伤,26221 人失踪。
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 毛巾 • 竹筷 • 结论
物体在受到外力挤压时 会发生褶皱或者断裂,断裂 时释放巨大能量。
地震是如何发生的
地下岩层受到巨大挤压 力发生断裂并释放巨大能量 导致地震。
地震云常识
• 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以早上和傍晚居多, 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 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 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地震云的 颜色看上去越令人KB,则所对应的地 震强度就越强。
这次四川汶川县出现的大地震,很多 人都会疑问,这么大的地震为什么之前都 没集关于地震的前兆与预 测的相关知识,力争主动避免 地震伤亡的发生。 • 积极了解学习关于地震自救的 相关知识,争取在地震来临时, 尽可能减少伤亡。
《小学科学地震》课件

地震的分布
环太平洋地震带
大洋中脊地震带
全球最主要的构造地震带,主要分布 在太平洋周围,包括亚洲东部、北美 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
分布在各大洋中脊区域,由于海底扩 张和板块相互分离而引发地震。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全球第二大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欧亚 大陆内部,包括地中海地区、中亚、 东亚和南亚部分地区。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震的分类
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岩层的错动、破裂引起 的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 多,破坏力最大,约占全球地震
的90%。
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 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主要发生 在火山活动区,其震级一般较小
。
塌陷地震
火山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 的地震。这类地震主要发生在火
山活动区,其震级一般较小。
02 地震的形成原因
构造地震
总结词
由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构造地震发生的原因是地下岩层的错动和破裂,这些错动和破裂通常是由地壳 运动引起的。当地壳中的应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岩层会发生断裂,释放出积 聚的能量,形成地震。
火山地震
总结词
由火山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岩浆活动或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当岩浆或气体在地下积 聚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导致岩层破裂或塌陷,从而引发地震。
塌陷地震
总结词
由地下空洞或矿井塌陷引起的地震。
详细描述
塌陷地震是由于地下空洞或矿井塌陷 引起的地震。当地下空洞或矿井的支 撑结构不足以支撑地下的重量时,会 发生塌陷,释放出积聚的能量,形成 地震。
人工地震
总结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1
紧急备用品
1.饮用水
2.食品
3.婴儿奶粉
4.急救箱
5.便携式收 音机
6.手电筒及 配套干电池
7.毛巾
8.手纸
9.衣服
10.重要文件
11.现金
12.打火机
.
22
谢谢大家
.
23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科学
地震
.
梁文玉 1
感恩的心
.
2
.
3
.
4
.
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6
.
7
.
8
.
9
.
10
.
11
实验记录
模拟地壳中的“岩层” 想象岩层 受力的变化 所选的材料 我们的做法
看到的现象 (或手的感觉)
由这些现象 我们联想到
.
12
在实验中,木棍、毛巾、书相当于 地震中的什么?
地壳中的岩层
.
• 千万不要回到教室去。
.
16
假如你在家里?
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 硬家具下
.
易于形成三角的地方
17
假如你在公共场所?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选择结实的物品或柱子边,或 墙角等处就地蹲下,护头; 避 开易碎、高大不稳悬挂物。
.
18
假如你正在野外?
避开陡峭的山坡、 山崖,以防地裂、 滑坡等
13
.
14
压力
岩层断裂所产生的 地震波传到地表会 引起地表的震动, 这就是地震。 .
超限 过度
15
在学校教室怎样避震
• 不要向教室外面跑,应迅速用书包护 住头部,抱头、闭眼,蹲在各自的课桌 旁,蹲在墙角,待地震过后,在老师 的指挥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转移。
• 在操场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 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 危险物。
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 要向垂直于其前进方向跑, 保护好头部。
.
19
地震了,你该怎么办?
.
20
遇到火灾时: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待摇晃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转移时要弯腰 或匍匐、逆风而行。 燃气泄漏时:同火灾时一样,遇到有毒气体泄 漏时,要用湿布后住口鼻, 逆风逃离,注意不要使用
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