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六个标准
煤矿“六个标准题库”及答案

煤矿“六个标准题库”及答案“六个标准”及政策规定试题(即:省级题库)一、判断题1、《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在批准区域正规开采,一般不得超层越界或者巷道式采煤、空顶作业。
( × )2、《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应该确保通风系统可靠,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冒险作业。
( × )3、《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证照齐全,严禁无证照或者证照失效非法生产。
( ? )4、山西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晋政办发【2012】34号,要求煤矿必须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每半年至少排查1次。
( × )5、《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提出的总体思路中指出,要牢固树立“管理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
( × )6、《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保证井下机电和所有提升设备完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非阻燃、非防爆设备可以入井。
( × )7、《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矿领导要尽量下井带班,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指挥。
( × )8、《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8号,规定,必须落实井下探放水规定,严禁开采防隔水煤柱。
( ? )9、《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适用于建设、生产在300万吨/年及以上的矿井。
( × )10、《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矿井必须至少设置主井、副井和风井三个井筒,根据需要可适当增加井筒数量。
进回风井必须均有安全出口。
( ? )11、《山西省煤矿现代化矿井标准》指出应布置高产高效工作面,当煤层赋存条件简单、开采条件适宜时,采煤工作面长度不应小于200m,推进长度不应小于2500m,原则上以满足推进时间一年左右为宜。
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

煤矿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煤矿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和复杂性。
为确保煤矿的安全运营,需要对煤矿进行系统化的建设和管理。
煤矿的六大系统包括地面应急管理系统、井下通风系统、供水、电、气系统、矿山安全监测系统、运输系统。
下面就六大系统的建设标准及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地面应急管理系统地面应急管理系统是指在煤矿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组织应急救援工作的一套综合性系统。
地面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应急预案制定。
应急预案是在煤矿发生突发事件时组织应急救援的重要依据。
应急预案应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编制,包括从应急响应、组织指挥、救援程序到承担责任、利用资源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2、应急设备配备。
地面应急管理系统应根据煤矿的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配备应急设备。
包括救援车辆、通讯设备、消防器材等。
3、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检验地面应急管理系统是否完善的重要手段。
应急演练应定期进行,模拟不同情况下的突发事件,评估应急预案、应急设备的效率和可行性。
二、井下通风系统井下通风系统是保证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设施。
井下通风系统的建设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风构造设计。
井下通风系统应根据煤矿的地质条件、煤层气性能、煤层透气性等因素,合理设计通风构造,确保拥有出风口和进风口等通风设施。
2、通风系统配备。
通风系统应包括通风机、气门、防爆电机、风门等设备,保证通风系统的运转和可靠性以及提高安全性。
3、通风系统的维护。
通风系统应对其运转情况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各项设施的完好,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供水、电、气系统煤矿的供水、电、气系统是保证煤矿正常运营所必需的,相关建设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施配备。
供水系统应包括水源、水库、水泵、管道等设备;电气系统应包括发电站、变电所、电缆线路、开关柜等设备;气体系统应包括气体输送管道、储气罐等设施。
2、设施检查。
供水、电、气系统应建立检查制度,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转。
煤矿六个标准

煤矿六个标准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但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矿安全标准,其中包括了煤矿六个标准。
这六个标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六个标准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首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煤矿作为特种行业,其生产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了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如采煤、运输、通风、排水等,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煤矿安全管理标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包括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等内容,对于规范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煤矿安全技术标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支撑。
煤矿安全技术标准包括了煤矿安全生产所需的各种技术要求,如煤矿通风系统的设计、瓦斯抽放技术、煤层探测技术等,对于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第四,煤矿安全设备标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煤矿安全设备标准包括了煤矿生产所需的各种安全设备的技术要求,如瓦斯检测仪、安全帽、防尘口罩等,对于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第五,煤矿安全教育标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煤矿安全教育标准包括了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内容和要求,对于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标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标准包括了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备、人员等内容,对于提高煤矿事故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煤矿六个标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企业和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这些标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不断完善安全生产体系,共同维护煤矿生产安全,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山西省煤矿六大标准

山西省煤矿六大标准山西省是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煤矿产业在当地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山西省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矿安全管理标准,以规范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介绍山西省煤矿六大标准,以期为相关煤矿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切实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
其次,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预案等,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另外,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还要求煤矿企业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生产设施和设备,包括安全防护装备、安全监测设备、事故应急救援设备等,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此外,煤矿企业还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再者,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标准还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加强对煤矿生产环境的监测和治理,保障煤矿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减少各类职业病和环境污染的发生。
最后,煤矿企业还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对煤矿生产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总之,山西省煤矿六大标准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煤矿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要求,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
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大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维护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煤矿六个标准

煤矿六个标准煤矿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和危险性,煤矿生产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矿安全标准,其中包括了煤矿六个标准,即煤矿规模标准、煤矿生产能力标准、煤矿生产技术标准、煤矿安全标准、煤矿环境保护标准和煤矿综合利用标准。
首先,煤矿规模标准是指煤矿的规模大小,包括煤矿的地质储量、矿井的开采面积、矿井的开采深度等。
规模标准的制定对于煤矿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控制煤矿的规模,避免资源的过度开采,保护地下矿藏资源。
其次,煤矿生产能力标准是指煤矿的生产能力,包括煤矿的日常生产能力、年度生产能力等。
生产能力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地控制煤矿的生产规模,避免过度生产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再次,煤矿生产技术标准是指煤矿的生产技术水平,包括煤矿的采煤技术、矿井的通风技术、瓦斯治理技术等。
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保障矿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推动煤矿行业的技术进步。
此外,煤矿安全标准是指煤矿的安全管理标准,包括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设施、安全生产培训等。
安全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减少矿难事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另外,煤矿环境保护标准是指煤矿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煤矿的矿山治理、废水处理、废气治理等。
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对于减少煤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推动煤矿行业的绿色发展。
最后,煤矿综合利用标准是指煤矿的资源综合利用标准,包括煤矿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等。
综合利用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煤矿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地促进煤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之,煤矿六个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推动煤矿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和煤矿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加强对煤矿生产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山西省煤矿建设六个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

山西省煤矿六个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30道)1、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应积极推广采用(C)开采。
A、放顶煤B、水利C、无煤柱D、非正规2、煤层含硫量大于(C )的煤层,禁止开采。
A、2% B、5% C、3%3、瓦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不得高于(B )。
A、10.0mt/a B、15.0mt/a C、20.0mt/a4、矿井服务年限小于( A )的矿井原则上不得进行改扩建。
A、5年B、8年 C、10年5、每一个矿井必须至少有( A )井筒。
.A、2个 B、3个 C、4个6、当矿井划分为阶段开采时,缓倾斜、倾斜煤层阶段垂高宜为( C ).A、150-250m B、250-300m C、200-350m7、矿井采区的回采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单煤层不得小于( B )。
A、65% B、75% C、85%8、煤层倾角( A )时,可采用伪倾斜走向长壁采煤法后退式开采A、35°-55°B、30°-45°C、50°-60°9、高压泵的蓄水池应设置( C )其总容量应为泵房小时供水的2-4倍。
A、3个 B、5个 C、2个10、新招收的井下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不少于( C )的安全教育培训。
A、60学时B、80学时 C、72学时11、掘进工作面,煤、矸石其他堆积物不得超过巷道断面的( B ).A、1/2 B、1/3 C、1/412、严格控制建设矿井入井人数,进入二、三期施工时,中小型矿井每班同时作业人员不得超过( A)A、60人B、80人C、70人13、井下用工新签订劳动合同不少于( C )。
A、10年 B、5年 C、3年14、煤矿从业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 C )。
A、85% B、90% C、95%15、采煤工作面应布置合理,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缓倾斜煤层宜采用( A )长壁开采。
A、走向B、倾斜16、煤矿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率达到( A )以上。
A、95% B、90% C、85%17、煤矿为单身职工年工提供公寓化宿舍,宿舍建筑面积不低于每个单身职工( B )。
煤矿六个标准

煤矿六个标准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
在煤矿生产中,有六个标准是必须严格遵守的,它们分别是,安全生产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劳动保护标准、设备维护标准、生产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标准。
首先,安全生产标准是煤矿生产中最为重要的标准之一。
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标准进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其次,环境保护标准也是煤矿生产中不可忽视的标准。
煤矿生产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标准进行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劳动保护标准是保障矿工劳动权益的重要标准。
煤矿作为高风险行业,必须严格按照劳动保护标准进行生产,保障矿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
设备维护标准是保障煤矿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标准。
煤矿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维护标准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生产质量标准是保障煤矿产品质量的重要标准。
煤矿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最后,管理规范标准是保障煤矿生产管理规范化的重要标准。
规范的管理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管理规范标准进行管理。
总之,煤矿六个标准是煤矿生产中必须严格遵守的标准,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生产,才能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同时也能保障煤矿产品的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
希望煤矿企业能够重视这六个标准,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煤矿“六化建设”标准

煤矿“六化建设”标准一、安全管理制度化。
1、安全责任制度化。
⑴安全生产责任。
①建立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②职能机构安全生产责任制;③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⑵安全生产管理。
主要包括:①安全目标管理制度;②安全办公会议制度;③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④安全监督检查制度;⑤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⑥矿井主要灾害预防制度;⑦安全奖惩制度;⑧入井人员管理制度;⑨安全举报制度等。
⑶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岗位均有安全操作规程。
2、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化⑴带班领导配置。
设立矿长,安全、生产、机电副矿长和技术负责人(技术副矿长或总工程师),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配备防突副矿长。
⑵带班工作要求。
明确带班下井人员、每月带班下井的次数、在井下工作时间、带班下井的任务、职责权限、群众监督和考核奖惩等内容。
煤矿的主要负责人每月带班下井不得少于5个。
⑶带班下井责任。
①每班必须有矿领导带班下井,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出井;②带班领导要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进行检查巡查,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③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并作好交接工作。
⑷带班情况考核。
建立矿领导带班下井档案,每月公示矿领导带班下井情况,每季度对矿领导带班下井情况进行考核,严格实行奖惩。
3、安全检查制度化⑴安全管理机构。
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煤炭生产过程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配备不少于5人的专职安全检查人员。
⑵安全检查。
①煤矿每月组织1次安全检查;②各施工连队每周组织1次安全检查;③施工班组每班进行安全检查;④每班有专职安全检查员下井检查安全。
⑶群众安全监督。
建立群众安全监督站,配备群众安全监督员,填写群众安全监督表。
4、技术管理制度化⑴技术管理机构。
①建立以总工程师(或技术副矿长)为首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体系,配备技术管理和工作人员不少3人;②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设通风副总工程师,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应设水文地质副总工程师。
⑵技术管理。
编制、审批、落实矿井安全生产年度计划与月度计划、矿井灾害预防处理与应急救援计划、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专项(瓦斯、水、顶板等)安全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