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1.2种子植物课件 (共24张PPT)2024-2025学年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弱,只有散落到温暖潮湿环境中才会 萌发,否则会很快失去生命力
生命力
强,干旱时也可萌发,过于干燥或寒 冷时会休眠,等环境适宜再萌发
短
寿命
长
弱
环境适 应力
强
学习活动
3、种子和孢子的比较
孢子
种子
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种皮使幼嫩的
➢ 同苔孢鲜子植只物是和一个蕨生类殖植细物胞(孢子植结物构)相比胚,得到种保子护植,物子为叶和什胚么乳更中适含应有丰陆富地
1、实验一 观察种子的结构
实验步骤
(2)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
储存营养物质
胚乳
发育成茎和叶 发育成根
胚芽 胚根
果皮和种皮
保护种子的内部结 构,减少水分散失
子叶
仅一片,转运种子萌发 所需的营养物质
胚轴
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地方
学习活动 思考:
① 玉米胚乳遇碘变蓝说明了什么?
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胚乳变蓝而 叶不变蓝,说明胚乳才是储藏营养 物质的部位,子叶只是在种子萌发 时起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② 玉米粒是种子吗?
环境?
的营养物质
孢弱萌子,发只只,是有否散则一落会个到很细温 快胞暖 失,潮 去只湿 生有环 命在境 力温中暖才潮会湿的生环命境力中 才强冷能,时萌干会发旱休,时眠否也,则可等很萌环快发境失,适去过宜生于再干萌命燥发力或。寒种
子
则
不同
,
在
比
较干 短
旱
的
地
方
也
能
萌
发;如果 寿命
遇
到
过
于
干
燥
或
寒长冷 的
单子叶植物
黄豆
花生
菜豆
小麦
植物的种子PPT课件(初中科学)

2.胚由胚芽、 胚轴、胚根和子 叶组成
两片 有胚乳,子叶
一片
种子都有_种__皮_和__胚___有的种子有__胚_乳__, 胚由_胚_芽_ ,_胚__轴_, _胚__根_和__子_叶__组成。
1、种皮:它被在种子外面的皮,一般是坚韧的,有
保护功能。形状、大小、色泽、硬度差别较大: ①有的种子种皮厚而坚硬,如松子、棉籽、西瓜
2.适宜的温度:
温度的作用在于直接影响整个萌发过程代谢活动的进行,最低:0─5℃最高 35─40℃;最适:25─30℃
3.足够的氧气:
随着种子吸水膨胀,呼吸作用加强,需要吸取大量的氧气,从而提供种子萌发 所需的能量。
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胀 2.萌动:胚根第一突破种皮,生产上一般称为露白, 3.发芽:种子萌动后,胚细胞继续分裂生长速度加
贮藏营养物有:脂肪(核桃科植物种子的子叶中); 淀粉(麻栎和板栗种子的子叶,梧桐胚乳);蛋白质 (大豆种子的子叶);糖类半纤维麦等。
种子的分类:
1、种子中 子叶数目 的不同
2、种子里 有无胚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双子叶植物种子:
菜豆 、蚕豆、花生、大豆
南瓜、蓖麻、棉等 (2)单子叶植物种子:
玉米 小麦、水稻、高粱等
④有些种子的外种皮扩大成翅,如油松,泡桐, 梓树等。有些种子的种皮附生长毛,如棉花的纤维毛。 种脐:种子脱离果实时留下的痕迹。
2、胚:胚的形态多样,但结构基本类似 。
胚: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1)胚芽位于胚的顶端,是未来植物茎叶系统的原始 体,将来发育成为植物的地上部分。
(2)胚轴位于胚芽和胚根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以后 形成根茎相连的部分。在种子萌发时,胚轴的生长对某 些种子的子叶出土有很大的帮助。
玉米种子生产学课件(PPT 47张)

六、母本去雄
“及时、彻底、干净”的原则。 及时是指母本雄穗刚露出顶叶而尚 未散粉时及时拔除; 彻底是指把制种区所有母本的雄穗 一株不漏地全部拔除; 干净是指母本的每个雄穗不留分枝, 拔除干净。
七、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制种花期相遇不好或在开花阶段气候条件 不利授粉时,人工辅助授粉的增产效果更 加显著。人工辅助授粉的时间一般在上午 8--11时,待露水干后散粉最多时进行,人 工拉绳,人工辅助授粉应在玉米散粉期进 行4--5次,以提高结实率 。
1.3.生育期隔离 错期播种,使其花期与临近 其他玉米品种错开,以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 2.隔离区的数目 隔离区的数目因繁殖类别而不同。配制 单交种,需设置3个;配制三交种应设置5 个隔离区;配制双交种应设置7个隔离区.
二.调节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1.同期播种 双亲花期相同或母本花期比 父本早 2--3天,同期播种 2. 错期播种(花期相差在5天以上) 2.1: “宁可母等父,不要父等母”的原则 花丝的生活力一般可以保持6--7天,而父 本散粉时间较短,一般4--5天,同时花粉 在田间仅能存活数小时。
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主要步骤:
一 .隔离区的设置 二.调节父母本播期,确保花期相遇 三.确定父母本行比 四.花期调节 五.严格去杂去劣 六、母本去雄 七、加强人工辅助授粉 八、分收分藏
隔离区的设置
一 .隔离区的设置 1.1.空间隔离 自交系至少500米,杂交 种至少300米,在多风地区,下风处或地势 低洼处,应适当加大隔离区。 1. 2.屏障隔离 山岭、房屋、林带以及 高秆作物等自然障碍物
2.2双亲花期相差的天数并不等于播种期相 差的天数 早播的亲本,由于前期温度低,生 长慢,所以错期的天数应比花期相差的天 数多几天,一般是父母本播期相差的天数 是花期相差天数的2倍,如果双亲花期相差 6--7天,则播期要错开12--14天。
种子学chapter2.2 种子的形态构造幻灯片PPT

一、种子的外部形态
形状:即完整种子的外部轮廊。
种 子
一般用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 显微镜等仪器观察。
外 大小:以种子的长、宽、厚或千粒重表示。
部
一般用刻度尺度量或称、天平称量。
形
态
颜色:种子含有不同的色素而呈现各种
颜色斑纹 。
☆形状:
★采用几何术语来描写:三棱形(荞麦)、椭圆形 (大豆)、菱形(小扁豆) 、圆柱形(田菁)等。
2.发芽口(种孔) micropyle: 种孔是珠孔遗迹,其 位置正对着胚根尖 端。
刀豆
3.脐条raphe:
又称种脊,是倒生或半倒 生胚珠从珠柄到合点之 间维管束的遗迹,如豆类 和棉花等。
4.内脐chalaza:
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 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 位,呈微突状。
5.种阜:
在靠近种脐部位的种皮上有一海绵状突起即 种阜,是由内外种皮细胞增殖而成的,如西瓜籽和 蓖麻籽。
5.折叠型
子叶大而薄,重重折叠,如锦葵科 的棉花等。
6.偏在型
胚体较小,多位于种子背面的基 部或胚乳的侧面,禾本科种子多 属此类。
☆胚乳Endosperm
胚乳是有胚乳种子的营养贮藏组织,据来源不同 可区分为内胚乳与外胚乳两种。
内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如禾本科、茄 科、伞形科等作物种子;
外胚乳是由珠心层直接发育形成,如藜科的甜菜、 菠菜及石竹科等少数种子。
种胚Embryo
胚根radicle:
幼根,位于胚轴下部,为未发育的初生根。种子形成 初生根的条数有一到数条不等。禾本科植物胚根外 部有一层薄壁组织,称胚根鞘。 子叶Cotyledons:
种胚的幼叶,常较真叶厚,叶脉多不明显,也有较明 显的如蓖麻。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 主要功能 是在萌发时分泌酶类以分解胚乳营养,通过吸收层 转运供种胚生长发育之用。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 其功能主要是保护胚芽,贮藏营养物质,萌发后作为 幼苗最初的同化器官。裸子植物具多片子叶。
形状:即完整种子的外部轮廊。
种 子
一般用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 显微镜等仪器观察。
外 大小:以种子的长、宽、厚或千粒重表示。
部
一般用刻度尺度量或称、天平称量。
形
态
颜色:种子含有不同的色素而呈现各种
颜色斑纹 。
☆形状:
★采用几何术语来描写:三棱形(荞麦)、椭圆形 (大豆)、菱形(小扁豆) 、圆柱形(田菁)等。
2.发芽口(种孔) micropyle: 种孔是珠孔遗迹,其 位置正对着胚根尖 端。
刀豆
3.脐条raphe:
又称种脊,是倒生或半倒 生胚珠从珠柄到合点之 间维管束的遗迹,如豆类 和棉花等。
4.内脐chalaza:
内脐是胚珠时期合点的 遗迹,位于脐条的终点部 位,呈微突状。
5.种阜:
在靠近种脐部位的种皮上有一海绵状突起即 种阜,是由内外种皮细胞增殖而成的,如西瓜籽和 蓖麻籽。
5.折叠型
子叶大而薄,重重折叠,如锦葵科 的棉花等。
6.偏在型
胚体较小,多位于种子背面的基 部或胚乳的侧面,禾本科种子多 属此类。
☆胚乳Endosperm
胚乳是有胚乳种子的营养贮藏组织,据来源不同 可区分为内胚乳与外胚乳两种。
内胚乳是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的,如禾本科、茄 科、伞形科等作物种子;
外胚乳是由珠心层直接发育形成,如藜科的甜菜、 菠菜及石竹科等少数种子。
种胚Embryo
胚根radicle:
幼根,位于胚轴下部,为未发育的初生根。种子形成 初生根的条数有一到数条不等。禾本科植物胚根外 部有一层薄壁组织,称胚根鞘。 子叶Cotyledons:
种胚的幼叶,常较真叶厚,叶脉多不明显,也有较明 显的如蓖麻。单子叶植物只有一片子叶, 主要功能 是在萌发时分泌酶类以分解胚乳营养,通过吸收层 转运供种胚生长发育之用。双子叶植物有两片子叶, 其功能主要是保护胚芽,贮藏营养物质,萌发后作为 幼苗最初的同化器官。裸子植物具多片子叶。
作物种子学植物种子的多样性作物种子学课件

03
植物种子的采集、加工、储存和销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
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植物种子在生态恢复中的应用
植被恢复
植物种子可以通过自然散播或人工播种的方式,用于荒山、 荒漠、退化土地等区域的植被恢复,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和稳定。
土壤改良
一些植物种子可以分泌有机酸等物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人为因素
人类活动对植物种子的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如农业耕作、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等人为 因素会导致植物种子的分布和多样性发生变化。同时,人类有目的地培育和选择种子品种 ,也是促进植物种子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02
CHAPTER
植物种子的形态多样性
种子形态的多样性表现
大小差异
形状差异
不同植物种子的体积和重量各异,如小麦 、玉米、水稻等谷物种子的大小和重量都 有明显差异。
植物种子的生态适应性
适应不同土壤类型
植物种子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土壤,包括沙土、 黏土、壤土等,以满足不同地区的生长需求。
适应不同气候条件
植物种子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如寒冷、干 旱、湿润等,以应对各种环境挑战。
抗病虫害能力
植物种子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虫害能力,能够抵 御病虫害的侵害,保证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稳定。
02
农业生产
植物种子的多样性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不同种类的种子具有不同的适
应性、抗逆性和产量等特性,选择适合当地环境和生产需求的种子品种,
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03
遗传资源保护
植物种子的多样性是宝贵的遗传资源,对于育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
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
(种子学课件)第一章种子的形态构造

☆皮层cortex
包围在种子外面的保护组织的总称,可能包括果 皮、种皮以及它们外面的附属物。其结构与化学 组成因作物种类而异,影响种子与外界环境条件的 关系,并对种子休眠、寿命、萌发及加工、贮藏和 播前处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其表面状况又可 能为种子加工提供依据,另外皮层的结构、花纹、 颜色、茸毛等特征又可能是种子鉴定的依据。在 种皮上通常可能有下列遗迹:
第一章 种子的形态构造
学习本章的现实意义: 1.鉴别各种种和品种的重要依据 2.与清选、分级及安全贮藏有密切关系 3.种子的大小、整齐度和饱满度与播种品质有一
定关系 4.根据农作物种子的千粒重推算田间播种量
形状:
☆大小:
表示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长、宽、厚,多用于种子清选、分级; 另一种是千粒重,用于表示种子质量并计算播种 量和产量。
二、种子的解剖构造
表面附属物
皮层
种 cortex 子 解 剖 构 种胚 造 embryo
果 皮 pericarp←子房壁
种 皮seed coat←珠被
胚 芽prumule
胚 轴hypocotyl 胚 根radicle
胚乳 endosperm
子 叶cytyledon 内胚乳←受精极核 外胚乳←珠心层
小麦种子构造
左:背面观 中:通过种子腹沟纵切 右:通过胚纵切 1. 果皮和种皮 2. 糊粉层 3.被积压破坏的胚乳细胞 4.胚芽鞘 5. 生长点 6.外胚叶 7.胚根 8. 胚根鞘 9.盾片 10.第一片营养叶 11.胚芽鞘腋部的
芽 12.上皮层 13.胚 14.粉质胚乳 15.胚茎 16.根冠
图1 菜豆种子的构造
☆胚的类型
4.环状型 胚体细长弯成环状,胚根与子叶 几乎衔接,如藜科的甜菜、菠菜 等种子。 5.折叠型 子叶大而薄,重重折叠,如锦葵科 的棉花等。 6.偏在型 胚体较小,多位于种子背面的基 部或胚乳的侧面,禾本科种子多 属此类。
种子学 ppt课件

生物学混杂在异花授粉类型的植物中最易发生,其影响会随世代的增 加而增大,因而一旦发生,混杂发展速度极快。
3.残存(剩余)变异和自然突变 通常优良品种应该是一个纯系,但绝对的纯是没有的。自交代数不够, 基因型未完全纯合,会继续发生分离,使品种群体不整齐;若育种者 把尚未完全稳定的品种过早推向生产,就会很快发生退化现象。
品种在繁殖过程中还会发生自然突变,且突变多数情况下是表现劣变。 自然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会随着繁殖代数增多而使劣变性状不断 积累,导致品种退化。
4.选择不当
5.不良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品种防杂保纯措施
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生产专门基地;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 2.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 3.去杂去劣,正确选择 4.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 5.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较高水分、较高温度、充足氧气 干燥和低温反而加速种子的死亡 (种子寿命也往往较短)
中间型种子 Intermediate seed
可忍耐种子干燥至10-12%,继续干燥则生活力下降 不耐低温储藏
2、环境因素 湿度:Harrington通则:种子水分在5-14%范围内,每上
升1%,种子寿命缩短一半。(Roberts修正为2.5%) 温度:Harrington通则:0-50℃范围内,温度每上升5 ℃ ,
表现:典型性降低;整齐度下降;抗逆性降低;产量下降
1.机械混杂 (1)种子生产过程中,包括从播种到收获、加工、运输、贮藏,或 是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调运等,如果操作不严,常使繁育的品 种内混入异品种、异作物或杂草,从而造成品种混杂。 (2)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可使前茬植物或杂草种子自然脱落 产生自生苗,或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和堆肥中含有能发芽的种子,均可 造成机械混杂。
3.残存(剩余)变异和自然突变 通常优良品种应该是一个纯系,但绝对的纯是没有的。自交代数不够, 基因型未完全纯合,会继续发生分离,使品种群体不整齐;若育种者 把尚未完全稳定的品种过早推向生产,就会很快发生退化现象。
品种在繁殖过程中还会发生自然突变,且突变多数情况下是表现劣变。 自然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会随着繁殖代数增多而使劣变性状不断 积累,导致品种退化。
4.选择不当
5.不良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品种防杂保纯措施
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生产专门基地;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 2.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 3.去杂去劣,正确选择 4.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 5.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较高水分、较高温度、充足氧气 干燥和低温反而加速种子的死亡 (种子寿命也往往较短)
中间型种子 Intermediate seed
可忍耐种子干燥至10-12%,继续干燥则生活力下降 不耐低温储藏
2、环境因素 湿度:Harrington通则:种子水分在5-14%范围内,每上
升1%,种子寿命缩短一半。(Roberts修正为2.5%) 温度:Harrington通则:0-50℃范围内,温度每上升5 ℃ ,
表现:典型性降低;整齐度下降;抗逆性降低;产量下降
1.机械混杂 (1)种子生产过程中,包括从播种到收获、加工、运输、贮藏,或 是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调运等,如果操作不严,常使繁育的品 种内混入异品种、异作物或杂草,从而造成品种混杂。 (2)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可使前茬植物或杂草种子自然脱落 产生自生苗,或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和堆肥中含有能发芽的种子,均可 造成机械混杂。
一粒种子学习教育课件PPT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 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啊,好个光明 的世界!
考考你的眼力
舒服 光明 身子
觉得
松土
轻声
唱歌
和
hé huo
觉
zhò nɡ zhŏn了。 我和你一起去上学,好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一觉睡得好舒服啊! 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我们要爱惜。 种子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种子问蚯蚓:“外面是 什么声音?”
蚯蚓说: “那是春风。春风招呼我们到外 面去。” “外面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 不, 外面亮得很。” 蚯蚓一边说,一 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种子听见外面很热闹,又 把身子挺一挺,眼前突然一亮, 啊, 好个光明的世界。
4 一粒种子
(1)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 挺一挺。
(2)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 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3)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4)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突然一 亮,啊,好个光明的世界。
jué
dé
huo
jiù
觉 得 和 就
diǎn hē shū fú
点 喝 舒 服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 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 把身子挺一挺。
温度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 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 挺一挺。
水分
空气
春风轻轻地吹着。种子问蚯蚓:“外面是 什么声音?” 蚯蚓说: “那是春风。春风招呼我们到外 面去呢!” “外面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 不, 外面亮得很。” 蚯蚓一边说,一 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套袋、网罩隔离
时间隔离: 通过调节播种期,使制种田或亲本繁殖田的花期与周围同 类作物的生产田花期错开,从而达到隔离目的。
隔离时间的长短,主要由该作物花期长短决定。一般春 播玉米播期错开40 d以上,夏播玉米30 d以上。水稻错开 20~30 d。
高杆作物隔离: 在制种区周围一定范围内种植玉米、高粱、向日葵、麻类 等高秆作物。
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以及许多蔬菜等自花授粉植物的常规 品种。常异花授粉品种的常规品种。玉米自交系等。
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tivars)亦称杂交组合,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 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个体基因型高度 杂合,群体基因型同质。
品种审定和推广 区域试验:品种审定机构组织,将新培育品种有计划地 在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类型地区,进行多年多点联合比 较试验,对品种的利用价值、适应范围和推广地区、适 宜的栽培技术作出全面的评价。
种子寿命缩短一半。(Roberts修正为6 ℃)
气体: 光: 微生物及仓库害虫: 化学物质:
种子衰老的原因 1、细胞膜的变化 2、大分子变化 3、有毒物质积累
种子的衰老
膜系降解 酶活性下降 萌发速度下降 耐储力下降 整齐度降低 抗逆性减弱 田间出苗率减少 畸形苗增多 致死
种子寿命的预测 Harrington 通则(1972): Harrington系数: 种子安全储藏5年的技术指标
种子生产中的隔离:
空间隔离:要求在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区周围一定距离内, 不种植非父本品种。有的作物如十字花科作物属间也应有 一定的隔离。 与传粉方式有关;受气象条件(风)影响
风力传粉的作物<昆虫传粉的作物。 亲本繁殖区>制种区。
自然屏障: 山岭、树木、果园、水库等
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的最小隔离要求
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 1、种子特性(遗传特性)
种皮结构: 化学成分:种子水分 种子的生理状态: 种子的物理性质: 胚的比例: (种子的加工损伤:脱粒、加工、干燥)
正常型种子(正储型种子)Orthodox seed
干燥、低温、密闭-------延长种子寿命
顽拗型种子(异储型种子)Recalcitrant seed
V = Ki – P / (10KE-CW*logM-CH*T-CQ*T*T)
V--储藏P天后种子发芽力概率值;Ki---该种子批的起始发芽力概率值 P-----储藏天数;M和T分别为种子水分和温度;KE、 CW、 CH、 CQ为 种子常数
用生活力列线图预测种子寿命
促进种子萌发方法 种子引发 (seed priming): 控制种子缓慢吸水使其停留在 吸水第二阶段而不萌动,让种子进行预发芽的生理生化 代谢活化和修复作用。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GB-1996
作 类型 物
级别 纯度 净度 发芽率 水分
原种 99.9 常规种 良种 98.0 98.0 85
13.0(籼) 14.5(粳)
不育系 原种 99.9
水 稻
保持系 恢复系
良种 99.0
9 二级 96.0 98.0 80
13.0
种子的寿命和劣变衰老
Seed longevity and deterioration
种子寿命的概念与差异
种子寿命:种子生活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保持的期限 平均寿命(半活期) :种子发芽率从收获后降低到50%的时间。 利用年限: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农用种子规定最低发芽率要求
(80-90%)的期限。
种子寿命的差异性 长命种子(15 常命种子(3-15 短命种子(3
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或我国规定按原种生产规程生产的 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用于繁殖良种。
良种(Certified seed):由原种繁殖的达到良种质量标 准的常规种子,以及达到良种标准的杂交F1种子。用于大 田生产。
国外种子类别: Breeder seed; Foundation seed; Registered seed; Certified seed
生物学混杂在异花授粉类型的植物中最易发生,其影响会随世代的增 加而增大,因而一旦发生,混杂发展速度极快。
3.残存(剩余)变异和自然突变 通常优良品种应该是一个纯系,但绝对的纯是没有的。自交代数不够, 基因型未完全纯合,会继续发生分离,使品种群体不整齐;若育种者 把尚未完全稳定的品种过早推向生产,就会很快发生退化现象。
较高水分、较高温度、充足氧气 干燥和低温反而加速种子的死亡 (种子寿命也往往较短)
中间型种子 Intermediate seed
可忍耐种子干燥至10-12%,继续干燥则生活力下降 不耐低温储藏
2、环境因素 湿度:Harrington通则:种子水分在5-14%范围内,每上
升1%,种子寿命缩短一半。(Roberts修正为2.5%) 温度:Harrington通则:0-50℃范围内,温度每上升5 ℃ ,
T (℉) + RH (%) ≤ 100 或者 T (℃) + RH (%) ≤ 45.5
种子寿命预测方程
LogP50 = Kv – C1*M – C2*T
LogP50----种子发芽率降低到50% 的平均时间(天); 半活期 M--储藏期间种子水分;T--储藏期间种子温度;Kv、 C1、 C2 为种子常数
自花授粉作物的混杂退化主要是由于这种人为的机械混杂造成的。 机械混杂还会进一步引起生物学混杂,因而机械混杂对异花授粉作物 造成的不良后果,常比自花授粉作物更为严重。
2.生物学混杂 品种间或种间一定程度的天然杂交,产生一些杂合个体,在继续繁殖 时会产生许多重组类型,致使原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变化,造成 品种混杂退化。
蛭石,砂,合成硅酸钙等, 加水、PEG溶液或无机盐溶液
生物引发:给种子接种有益微生物
种子引发滚筒
Tubes fill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solutions, together with seeds
Seed PEG priming units
Seed PEG priming units Releasing seeds from the bottom
品种在繁殖过程中还会发生自然突变,且突变多数情况下是表现劣变。 自然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会随着繁殖代数增多而使劣变性状不断 积累,导致品种退化。
4.选择不当
5.不良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品种防杂保纯措施
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生产专门基地;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 2.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 3.去杂去劣,正确选择 4.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 5.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引发的种子活力增强、抗逆性强、耐低温、出苗快而齐、成苗率高。
Lettuce
引发方法 渗调引发(Osmo-priming) 渗透调节(osmotic conditioning)
高渗溶液: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其他药剂(无机盐,甘油,等)
(干湿交替处理或吸湿回干处理) 滚筒引发(Drum priming); 搅拌器引发 固体基质引发(Solid matrix priming)
一级 98.0 二级 96.0 一级 97.0 二级 95.0
净度 98.0 98.0 98.0 98.0
发芽率 水分 85 13 85 13.0 85 13.0 85 13.0
作物 类型 级别 原种
棉花毛籽 良种 原种
棉花光籽 良种
纯度 99.0 95.0 99.9 95.0
净度 97.0 99.0
要求:第一,高秆作物应提前播种20d以上,以保证制 种田花期到来时有足够的高度;第二,高秆作物隔离带应 有一定宽度。
对照品种:主栽品种
3 试验年限:2-3年
表现突出的品种第二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差者淘汰
4 参试品种分组:
高肥,低肥;早熟,晚熟;优质特用;水地,旱地
5 试验质量的控制:
土壤肥力控制;实验设计控制(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不少于三次) 操作技术控制;数理统计控制
种子级别分类
我国种子类别: (育种家种子(原原种) Breeder seed ;) 原种(Basic seed):用育种家种子按技术规程繁殖的
种子生产(良种繁育)
品种(Variety, Cultivar): 具有一定特异的性状或应用价值,适应一定自然生态区域和 栽培条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作物“人工群体”。
品种具有以下特点 特异性(Distinct);一致性(Uniform);稳定性(Stable)
栽培品种的分类
纯系品种(pure-line cultivar)是指生产上基因型纯合,遗传背景相同 的作物品种群体。群体内个体基因型纯合,个体间基因型同质。
生产试验:将区试中 表现优异的品种,在 较大面积上,接近大 田生产条件下进行的 生产性试验鉴定。
区试和生产试验是品种推广的基础!
区域试验要求:
1 试验点的设置:分区设点
代表性;合理分布。(试验站,原种场等)
2 确定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 参试品种: 10-15个,不超过20个(来源清楚,性状稳定,表现优异)
作物 类型
小麦
皮大麦 大麦 裸大麦
黍子 粟 糜子
级别 纯度 原种 99.9 良种 99.0 原种 99.9 良种 99.0 原种 99.8
良种 98.0
净度 98.0 98.0
98.0
发芽率 水分 85 13 85 13.0
85 13.0
作物 类型 常规种
自交系 玉米
单交种 双交 三交种
级别 纯度 原种 99.9 良种 97.0 原种 99.9 良种 99.0
表现:典型性降低;整齐度下降;抗逆性降低;产量下降
1.机械混杂 (1)种子生产过程中,包括从播种到收获、加工、运输、贮藏,或 是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调运等,如果操作不严,常使繁育的品 种内混入异品种、异作物或杂草,从而造成品种混杂。 (2)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可使前茬植物或杂草种子自然脱落 产生自生苗,或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和堆肥中含有能发芽的种子,均可 造成机械混杂。
时间隔离: 通过调节播种期,使制种田或亲本繁殖田的花期与周围同 类作物的生产田花期错开,从而达到隔离目的。
隔离时间的长短,主要由该作物花期长短决定。一般春 播玉米播期错开40 d以上,夏播玉米30 d以上。水稻错开 20~30 d。
高杆作物隔离: 在制种区周围一定范围内种植玉米、高粱、向日葵、麻类 等高秆作物。
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以及许多蔬菜等自花授粉植物的常规 品种。常异花授粉品种的常规品种。玉米自交系等。
杂交种品种(hybrid cultivars)亦称杂交组合,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 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体。个体基因型高度 杂合,群体基因型同质。
品种审定和推广 区域试验:品种审定机构组织,将新培育品种有计划地 在有代表性的不同生态类型地区,进行多年多点联合比 较试验,对品种的利用价值、适应范围和推广地区、适 宜的栽培技术作出全面的评价。
种子寿命缩短一半。(Roberts修正为6 ℃)
气体: 光: 微生物及仓库害虫: 化学物质:
种子衰老的原因 1、细胞膜的变化 2、大分子变化 3、有毒物质积累
种子的衰老
膜系降解 酶活性下降 萌发速度下降 耐储力下降 整齐度降低 抗逆性减弱 田间出苗率减少 畸形苗增多 致死
种子寿命的预测 Harrington 通则(1972): Harrington系数: 种子安全储藏5年的技术指标
种子生产中的隔离:
空间隔离:要求在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区周围一定距离内, 不种植非父本品种。有的作物如十字花科作物属间也应有 一定的隔离。 与传粉方式有关;受气象条件(风)影响
风力传粉的作物<昆虫传粉的作物。 亲本繁殖区>制种区。
自然屏障: 山岭、树木、果园、水库等
亲本繁殖和杂交制种的最小隔离要求
种子寿命的影响因素 1、种子特性(遗传特性)
种皮结构: 化学成分:种子水分 种子的生理状态: 种子的物理性质: 胚的比例: (种子的加工损伤:脱粒、加工、干燥)
正常型种子(正储型种子)Orthodox seed
干燥、低温、密闭-------延长种子寿命
顽拗型种子(异储型种子)Recalcitrant seed
V = Ki – P / (10KE-CW*logM-CH*T-CQ*T*T)
V--储藏P天后种子发芽力概率值;Ki---该种子批的起始发芽力概率值 P-----储藏天数;M和T分别为种子水分和温度;KE、 CW、 CH、 CQ为 种子常数
用生活力列线图预测种子寿命
促进种子萌发方法 种子引发 (seed priming): 控制种子缓慢吸水使其停留在 吸水第二阶段而不萌动,让种子进行预发芽的生理生化 代谢活化和修复作用。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GB-1996
作 类型 物
级别 纯度 净度 发芽率 水分
原种 99.9 常规种 良种 98.0 98.0 85
13.0(籼) 14.5(粳)
不育系 原种 99.9
水 稻
保持系 恢复系
良种 99.0
9 二级 96.0 98.0 80
13.0
种子的寿命和劣变衰老
Seed longevity and deterioration
种子寿命的概念与差异
种子寿命:种子生活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保持的期限 平均寿命(半活期) :种子发芽率从收获后降低到50%的时间。 利用年限:种子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农用种子规定最低发芽率要求
(80-90%)的期限。
种子寿命的差异性 长命种子(15 常命种子(3-15 短命种子(3
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或我国规定按原种生产规程生产的 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用于繁殖良种。
良种(Certified seed):由原种繁殖的达到良种质量标 准的常规种子,以及达到良种标准的杂交F1种子。用于大 田生产。
国外种子类别: Breeder seed; Foundation seed; Registered seed; Certified seed
生物学混杂在异花授粉类型的植物中最易发生,其影响会随世代的增 加而增大,因而一旦发生,混杂发展速度极快。
3.残存(剩余)变异和自然突变 通常优良品种应该是一个纯系,但绝对的纯是没有的。自交代数不够, 基因型未完全纯合,会继续发生分离,使品种群体不整齐;若育种者 把尚未完全稳定的品种过早推向生产,就会很快发生退化现象。
较高水分、较高温度、充足氧气 干燥和低温反而加速种子的死亡 (种子寿命也往往较短)
中间型种子 Intermediate seed
可忍耐种子干燥至10-12%,继续干燥则生活力下降 不耐低温储藏
2、环境因素 湿度:Harrington通则:种子水分在5-14%范围内,每上
升1%,种子寿命缩短一半。(Roberts修正为2.5%) 温度:Harrington通则:0-50℃范围内,温度每上升5 ℃ ,
T (℉) + RH (%) ≤ 100 或者 T (℃) + RH (%) ≤ 45.5
种子寿命预测方程
LogP50 = Kv – C1*M – C2*T
LogP50----种子发芽率降低到50% 的平均时间(天); 半活期 M--储藏期间种子水分;T--储藏期间种子温度;Kv、 C1、 C2 为种子常数
自花授粉作物的混杂退化主要是由于这种人为的机械混杂造成的。 机械混杂还会进一步引起生物学混杂,因而机械混杂对异花授粉作物 造成的不良后果,常比自花授粉作物更为严重。
2.生物学混杂 品种间或种间一定程度的天然杂交,产生一些杂合个体,在继续繁殖 时会产生许多重组类型,致使原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发生变化,造成 品种混杂退化。
蛭石,砂,合成硅酸钙等, 加水、PEG溶液或无机盐溶液
生物引发:给种子接种有益微生物
种子引发滚筒
Tubes fill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solutions, together with seeds
Seed PEG priming units
Seed PEG priming units Releasing seeds from the bottom
品种在繁殖过程中还会发生自然突变,且突变多数情况下是表现劣变。 自然突变的频率虽然很低,但会随着繁殖代数增多而使劣变性状不断 积累,导致品种退化。
4.选择不当
5.不良的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
品种防杂保纯措施
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生产专门基地;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1.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 2.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 3.去杂去劣,正确选择 4.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 5.用优质种苗定期更新生产用种
引发的种子活力增强、抗逆性强、耐低温、出苗快而齐、成苗率高。
Lettuce
引发方法 渗调引发(Osmo-priming) 渗透调节(osmotic conditioning)
高渗溶液: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PEG);其他药剂(无机盐,甘油,等)
(干湿交替处理或吸湿回干处理) 滚筒引发(Drum priming); 搅拌器引发 固体基质引发(Solid matrix priming)
一级 98.0 二级 96.0 一级 97.0 二级 95.0
净度 98.0 98.0 98.0 98.0
发芽率 水分 85 13 85 13.0 85 13.0 85 13.0
作物 类型 级别 原种
棉花毛籽 良种 原种
棉花光籽 良种
纯度 99.0 95.0 99.9 95.0
净度 97.0 99.0
要求:第一,高秆作物应提前播种20d以上,以保证制 种田花期到来时有足够的高度;第二,高秆作物隔离带应 有一定宽度。
对照品种:主栽品种
3 试验年限:2-3年
表现突出的品种第二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差者淘汰
4 参试品种分组:
高肥,低肥;早熟,晚熟;优质特用;水地,旱地
5 试验质量的控制:
土壤肥力控制;实验设计控制(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不少于三次) 操作技术控制;数理统计控制
种子级别分类
我国种子类别: (育种家种子(原原种) Breeder seed ;) 原种(Basic seed):用育种家种子按技术规程繁殖的
种子生产(良种繁育)
品种(Variety, Cultivar): 具有一定特异的性状或应用价值,适应一定自然生态区域和 栽培条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作物“人工群体”。
品种具有以下特点 特异性(Distinct);一致性(Uniform);稳定性(Stable)
栽培品种的分类
纯系品种(pure-line cultivar)是指生产上基因型纯合,遗传背景相同 的作物品种群体。群体内个体基因型纯合,个体间基因型同质。
生产试验:将区试中 表现优异的品种,在 较大面积上,接近大 田生产条件下进行的 生产性试验鉴定。
区试和生产试验是品种推广的基础!
区域试验要求:
1 试验点的设置:分区设点
代表性;合理分布。(试验站,原种场等)
2 确定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 参试品种: 10-15个,不超过20个(来源清楚,性状稳定,表现优异)
作物 类型
小麦
皮大麦 大麦 裸大麦
黍子 粟 糜子
级别 纯度 原种 99.9 良种 99.0 原种 99.9 良种 99.0 原种 99.8
良种 98.0
净度 98.0 98.0
98.0
发芽率 水分 85 13 85 13.0
85 13.0
作物 类型 常规种
自交系 玉米
单交种 双交 三交种
级别 纯度 原种 99.9 良种 97.0 原种 99.9 良种 99.0
表现:典型性降低;整齐度下降;抗逆性降低;产量下降
1.机械混杂 (1)种子生产过程中,包括从播种到收获、加工、运输、贮藏,或 是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调运等,如果操作不严,常使繁育的品 种内混入异品种、异作物或杂草,从而造成品种混杂。 (2)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可使前茬植物或杂草种子自然脱落 产生自生苗,或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和堆肥中含有能发芽的种子,均可 造成机械混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