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取样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文件编号:版本: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批准实施1 目的为了规范产品无菌检查操作,编制本规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产品无菌检查。
3 职责3.1 检验室负责对产品无菌检查的取样和化验,并填写报告;3.2 品管部经理负责签发检查报告。
4 工作程序(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4.1 无菌检查法系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B 级背景下的局部A 级洁净度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中微生物的检出。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
隔离系统应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4.2 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
4.3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厌氧菌的培养,也可用于需气菌培养;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适用于真菌和需气菌的培养。
培养基的制备及培养条件培养基可按以下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配制后应采用验证合格的灭菌程序灭菌。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 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一年内使用。
4.3.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于培养好氧菌、厌氧菌)酪胨(胰酶水解) 15.0g 氯化钠 2.5g葡萄糖 5.0g 新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 1.0mlL-胱氨酸 0.5g 硫乙醇酸钠(或硫乙醇酸0.3ml) 0.5g琼脂 0.75g 酵母浸出粉 5.0g水 1000ml除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外,取上述成分混合,微温溶解,调节 pH 为弱碱性,煮沸,滤清,加入葡萄糖和刃天青溶液,摇匀,调节pH 值使灭菌后为7.1±0.2。
sop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sop无菌检查操作规程SOP无菌检查操作规程1. 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无菌检查操作的标准化和正确性,以保证无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无菌产品的生产和质检过程中的无菌检查。
3. 责任与义务(1) 生产人员应确保在无菌检查操作中遵守本操作规程,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质检人员应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无菌检查,并确保检查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监督人员应对生产和质检过程中的无菌检查进行监督,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不规范的情况。
4. 设备和试剂(1) 无菌工作台:具备净化和无菌过滤功能的工作台。
(2) 紫外线灯:用于灭菌工作台和无菌操作区域的紫外线照射。
(3) 无菌检查培养基:用于培养和检测无菌产品中的微生物。
(4) 无菌接种环:用于取样和转移样品至培养基。
5. 操作步骤5.1 环境准备(1) 打开无菌工作台并等待净化系统启动,确保工作台内部洁净无菌。
(2) 打开紫外线灯,照射工作台和操作区域20分钟,杀灭空气和表面的细菌。
(3) 把无菌检查培养基准备好,摆放在无菌工作台上。
5.2 样品准备(1) 取无菌接种环,焰烧消毒后待其冷却。
(2) 打开无菌产品包装,取出样品。
(3) 用消过毒的剪刀将样品切取一小块,果皮向内。
5.3 样品接种(1) 将取好的样品迅速转移到无菌工作台上的无菌检查培养基上。
(2) 将样品放在培养基的中央,轻轻压一下以确保样品与培养基接触。
(3) 焚烧消毒无菌接种环,接种环冷却后用它切取一部分培养基上样品。
5.4 培养(1) 将接种好的无菌检查培养基盖好,记录好样品的相关信息。
(2) 将培养基培养在恒温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适宜的培养温度。
(3) 根据培养基的类型,进行适当的培养时间。
5.5 结果判断(1) 在培养时间到达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细菌生长。
(2) 如果培养基上有细菌生长,表示样品不符合无菌要求。
(3) 如果培养基上没有细菌生长,表示样品符合无菌要求。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概述:微生物无菌取样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操作,用于采集样品中的微生物,并保持其在取样和处理过程中的无菌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以帮助实验人员正确进行无菌操作。
无菌取样方法:1. 火焰消毒法火焰消毒法是最常见的无菌取样方法之一。
首先,将待取样的工具(如镊子、培养皿等)放置在火焰中,直至工具表面完全变红;然后,将待取样的区域靠近工具焰口,让火焰的热量将其消毒。
在取样前后,务必将工具放回火焰中进行再次消毒,以确保无菌状态的维持。
2. 酒精消毒法酒精消毒法适用于对火焰敏感的材料。
首先,将待取样的工具浸泡在酒精中片刻,使其充分浸润;然后,将工具从酒精中取出,迅速挥发酒精。
在取样前,务必等待工具表面干燥,避免酒精残留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3.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微生物。
首先,将待取样的工具放置在已配备紫外线灯管的消毒设备中;然后,将设备关闭,开启紫外线灯管。
在一定时间内,让紫外线对工具表面进行照射,以杀灭潜在的微生物。
取样前后,务必使用前述火焰或酒精方法进行消毒。
4. 过滤法过滤法适用于液态样品的无菌取样。
首先,选用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将其装配在过滤器上;然后,将待取样的液态样品通过过滤器,使样品中的微生物被截留在过滤膜上。
取样后,将过滤膜移至培养基上,使截留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并进行后续分析。
注意事项:1. 取样器具及培养皿等实验工具需提前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以确保其无菌状态。
2. 取样时要防止被周围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避免把手触碰到取样区域。
3. 在无菌取样过程中,务必避免交叉污染,每次取样前后都要对工具进行消毒。
4. 注意避免取样过程中发生气溶胶扩散,防止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
5. 紫外线辐射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使用紫外线消毒法时要注意安全。
结语:微生物无菌取样是实验操作中的重要步骤,为了得到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实验人员需要选择适合的无菌取样方法,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药品生产取样操作规程

药品生产取样操作规程药品生产取样操作规程一、目的药品生产取样操作规程的目的是规范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取样操作,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生产的药品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药品生产取样操作。
三、定义1. 取样:从生产过程中抽取药品样品用于质量分析和检验。
四、基本要求1. 取样操作应由熟悉操作规程并经过培训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
2. 取样时应遵循无菌操作要求,确保取样不受外部污染。
3. 取样前应确认所取样品的类型、数量和使用目的,并记录在取样记录中。
4. 取样时应使用合适的取样器具,避免对样品造成污染或损害。
5. 取样应按照规定的取样频次进行,确保取样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6. 取样时应按照药品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在合适的时间和位置进行。
7. 取样应遵循取样操作规程和SOP要求,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五、取样操作流程1. 取样准备1.1 准备取样器具:确认所需的取样器具种类和数量,根据需要进行清洗、消毒或无菌处理。
1.2 准备取样记录:准备取样记录表格,并填写好样品类型、数量和使用目的等信息。
1.3 准备取样位置:根据需要准备好取样位置,确保取样位置的清洁和无菌。
2. 取样操作2.1 戴好无菌手套,准备好取样器具。
2.2 根据取样位置要求,用无菌棉签或棉球清洁取样点。
2.3 打开取样容器,将其放置在取样位置下方,避免取样样品的飞溅或污染。
2.4 使用无菌取样器具将样品取出,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5 将取样器具放入取样容器中,避免与容器外部接触,确保无外部污染。
2.6 关闭取样容器,确保样品的密封性。
3. 取样后处理3.1 将取样记录填写完整并签字确认。
3.2 将取样容器标识好样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批号、取样位置、取样人员等。
3.3 将取样容器送往质量分析实验室进行分析和检验。
3.4 对于不合格的药品样品,按照质量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处理。
六、受控文件管理1.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对该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和维护。
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无菌检查法是检查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要求无菌的其他物品是否染有活菌的一种方法。
事实上,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细菌和真菌污染。
无菌检查法有薄膜过滤法、直接接种法两种方式。
细菌培养温度32.5℃±2.5℃,真菌培养温度25.5℃±2.5℃。
1 无菌检查的环境无菌检查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操作环境的无菌保证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用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考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质量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和评价方法是必要的。
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和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留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笔削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隔离系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无菌室应采光良好、避免潮湿、远离厕所及污染区。
面积一般不超过10m2,不小于5m2;高度不超过2.4m。
由1~2个缓冲间、操作间组成(操作间和缓冲间的门不应直对),操作间与缓冲间之间应具备灭菌功能的样品传递箱。
在缓冲间内应有洗手盆、毛巾、无菌衣裤放置架及挂钩、拖鞋等,不应放置培养箱和其他杂物;无菌室内应六面光滑平整,能耐受清洗消毒。
墙壁与地面、天花板连接处应呈凹弧形,无缝隙,不留死角。
操作间内不应安装下水道。
无菌操作室应具有空气除菌过滤的单向流空气装置,操作区洁净度100级或放置同等级别的超净工作台,室内温度控制18~26℃,相对湿度45%~65%。
缓冲间及操作室内均应设置能达到空气消毒效果的紫外灯或其他适宜的消毒装置,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大于10Pa。
无菌室内的照明灯应嵌装在天花板内,室内光照应分布均匀,光照度不低于300lx。
兽用生物制品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一、目的:规范无菌检验操作。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无菌检验操作。
三、职责:进行该项检验的检验员应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
四、内容:1 抽样应随机取样并注意代表性。
1.1 制造疫苗用的各种原毒液和其他配苗组织乳剂、稳定剂及半成品的无菌检验,应每瓶(罐)分别进行,抽样量为2~10ml。
1.2 成品的无菌检验应按每批或每个亚批进行,每批按瓶数的百分之一抽样,但不应少于5瓶,最多不超过10瓶,每瓶分别进行检验。
2 检验用培养基2.1 无菌检验2.1.1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TG)用于厌氧性及需氧性细菌的检验。
2.1.2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用于真菌及需氧菌检验。
3 检验方法及结果判定3.1 病毒原毒液和其他配苗组织乳剂、稳定剂及半成品的无菌检验取样品接种TG小管2支,每支0.2ml,1支置35~37℃培养,1支置23~25℃培养,另取0.2ml,接种1支TSB小管,置23~25℃培养,均培养7日,应无菌生长。
3.2 灭活病毒液的无菌检验病毒液灭活后,接种TG小管2支,每支0.2ml,1支置35~37℃培养,1支置23~25℃培养,另取0.2ml,接种一支TSB小管,置23~25℃培养,均培养7日,应无菌生长。
3.3 类毒素的无菌检验毒素脱毒过滤后,接种TG小管2支,每支0.2ml,1支置35~37℃培养,1支置23~25℃培养,另取0.2ml,接种一支TSB小管,置23~25℃培养,均培养7日,应无菌生长。
3.6 成品的无菌检验样品(原)装量大于1.0ml的,取处理好的样品1.0ml,样品(原)装量小于1.0ml 的,取其处理好的样品的全部内容物,接种50ml TG培养基,置35~37℃培养,3日后吸取培养物,接种TG小管2支,每支0.2ml,1支置35~37℃培养,1支置23~25℃培养,另取0.2ml,接种一支TSB小管,置23~25℃培养,均培养7日,应无菌生长。
如果允许制品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非病原菌,应进一步做杂菌计数和病原性鉴定。
无菌取样阀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无菌取样阀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无菌取样阀是现代生命科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取样装置,大大方便了实验室中对生物样品的提取和处理过程。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材质和结构,需要进行专门的操作和保养以确保安全和长期稳定的使用。
下面介绍无菌取样阀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 取样前准备在进行取样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取样阀本身是否有损坏或变形现象,如有问题应立即更换。
其次,检查阀门和管道两侧是否有阻塞物,如有,应清理干净。
最后,在使用前应对无菌取样阀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2. 取样操作在进行取样操作时,一定要特别小心。
首先,要避免过度旋转或挤压阀门,以免阀门损坏。
其次,要使用无菌的采集容器,避免使用过期或已经受到污染的容器。
在取样时应注意,采集器应稳定,以避免溅出。
最后,在取样过程中要避免将空气带入取样阀中,以避免细菌感染。
3. 取样后处理在使用完无菌取样阀后,一定要及时处理。
首先,要及时清洗阀门和管道两侧,使其无菌状态得以保持。
其次,要及时更换或消毒使用过的采样容器,以避免污染其他样品。
最后,要将无菌取样阀储存在干燥、清洁的状况下,以便下次使用。
保养规程1. 定期清洗对于长时间未被使用的无菌取样阀,要进行定期清洗。
清洗包括将其与管道两侧的阻塞物清除,消毒处理,以及检查是否有损坏或变形的情况。
如果有损坏或变形,应立即更换,以保证无菌状态的持久有效。
2. 定期更换无菌取样阀的使用寿命通常在数年内,每隔一段时间就应进行更换。
在更换时,一定要选择符合规格的阀门,并进行消毒处理。
3. 保持干燥无菌取样阀通常都是由特殊的材质制成的,因此需要保持干燥的状态以确保长期稳定的使用。
在储存无菌取样阀时,应选择干燥、无尘、无菌的场所,放置在干燥的盒子或袋子内进行存放。
如果需要长时间放置,可以使用专门的保存液处理。
总结无菌取样阀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但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和保养以确保其使用安全、可靠。
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最全)

无菌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一、目的无菌检验是指检查经灭菌方法处理后的医疗器械(具)、植入物品、敷料等是否达到无菌标准的一种方法。
临床部门不应常规进行无菌检验,如有需要,可联系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派专人来采样检测。
二、试验前准备1.无菌检验应在洁净度为100级以上的洁净实验室内实施,并证实该实验室各项指标符合GB50073—2001《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T16292~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等相关要求,且在有效期范围之内。
2.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制备无菌检验用洗脱液、需氧一厌氧培养基与真菌培养基(见附)。
3.在无菌检验前三日,分别在需氧一厌氧培养基与真菌培养基内各接种1ml洗脱液,分别置30~35℃与20~25℃:培养72h,应无菌生长。
4.阳性对照管菌液制备:(1)在检验前一天取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普通琼脂斜面新鲜培养物,接种一环至需氧一厌氧培养基内,在30~35℃培养16~18h 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100cfu/ml(可通过比浊法或稀释后用1m1接种平板来确认)。
(2)取生孢梭菌[CMCC(B)64941]的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新鲜培养物一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30~35℃培养18~24h后,用0.85%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100cfu/ml。
(3)取白念珠菌[CMCC(F)98001]真菌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一接种环种于相同培养基内,于20~25℃培养24h后,用0.85%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100cfu/ml。
三、样本制备根据检样的类型与大小,以及带孔(腔)与否,可以按照以下不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1.敷料类等非管道类样品:取2个包装内的样本,剪成约10mm×30mm 大小的样片21片,接种需氧一厌氧菌培养管5管与真菌培养管2管。
每培养管含培养基40m1,各接种3片样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样阀的无菌取样操作
1.目的
进行微生物分析时,需要从取样阀或管道口取样品。
2. 原则
取样时将取样管路中存有的样品充分放出, 以便所取的样品均匀且具有代表性。
用酒精及火焰灭菌保证取样口无菌,同时避免取样口及其附近的微生物对样品造成污染。
3. 安全和环境说明
3.1遵守实验室常规安全制度。
额外的预防参看化学品MSDS。
3.2遵守工厂例行、规定的安全需要。
进入有二氧化碳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狭窄容器或区域时要特别小心。
在可能开始运转的机器里面或周围取样时要遵守工厂安全方针,如:包装灌酒机、压盖机、卷封机、传送带等。
在相应区域取样时关注安全。
4.操作
4.1仪器和设备
4.1.1盛装70%酒精的洗瓶。
4.1.2无菌的接收样品装置:带塞(螺旋盖)的瓶、试管。
4.1.3用于包扎带塞瓶口、试管口的牛皮纸及线绳,锡箔纸。
4.1.4火源。
4.1.5 70%酒精棉。
4.1.6洁净的取样筐。
4.1.7收集废液的容器。
4.1.8无菌取样针
4.2 试剂
4.2.1 70%酒精:用1000 ml量筒量取95%酒精750 ml,再用蒸馏水补充至
1000ml,充分混匀。
(如酒精浓度大于或小于95%,酒精量需计算后量
取)
用酒精计对酒精进行标定,标定范围70+2%,记录标定结果。
室温密闭贮存,有效期3个月。
4.3程序
4.3.1大取样口
4.3.1.1打开取样阀,使样品流出约10-20秒。
用废液桶接收流出的液体,防止样品污染环境。
注意控制流速, 避免使液体飞溅出来。
4.3.1.2关闭取样阀,用70%酒精喷洒取样阀内外,冲净阀内残留物,并让其接触至少25 秒。
点燃、灼烧取样口。
注意不要过度灼烧,取样阀上残余的酒精烧完即可。
4.3.1.3如果该取样阀的使用频次较低,如周检或者月检,可以先用70%酒精棉擦拭取样阀内外,
再同4.3.1.2操作。
4.3.1.4打开取样阀,排放掉样品约10秒。
使待取样品有足够的流出速度,但不会回流接触取样口下边的外表面。
4.3.1.5 迅速打开接收样品的装置,根据样品量接收适量的样品,迅速塞紧塞封口,关闭取样阀。
做样品标识(注明取样时间、样品名称)。
接收样品时不要将瓶口、试管口靠在取样阀上。
4.3.1.6 分别用水和70%酒精冲洗取样阀内外,用清水清洁取样区域。
4.3.2 普通小取样口:
4.3.2.1 打开取样阀,样品流出约10-20秒,将取样管路中存有的样品充分放出(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一个最佳放样量的经验值),以便所取的样品均匀且具有代表性。
用废液桶接取流出的样品,防止样品四处流淌,污染周围环境4.3.2.2 关闭取样阀。
用70%的酒精对取样阀内、外进行冲洗。
酒精与取样阀至少接触25秒,使酒精充分作用。
点燃、灼烧取样口。
注意不要过度灼烧,将取样阀上残余的酒精烧完即可。
4.3.2.3 如果该取样阀的使用频次较低,如周检或者月检,可以先用70%酒精棉擦拭取样阀内外,再同2操作。
4.3.2.4 打开取样阀,排放样品约5-10秒,冷却取样阀。
4.3.2.5 迅速打开接收样品的装置,根据样品接种量接收适量的样品,迅速塞紧封口,关闭取样阀。
做样品标识(注明取样时间、样品名称)。
接收样品时,不要将瓶口、试管口或取样袋靠在取样阀上,应在取样阀下方1—2厘米处。
分别用水、70%酒精冲洗取样阀内外,用清水清洁取样区域。
4.3.3 卫生取样阀
4.3.3.1 打开卫生取样阀口盖子,取出取样阀内的酒精棉球,用70%酒精喷洒取样阀内外,冲净阀内残留物,并让其接触至少25秒。
4.3.3.2 取出以灭菌的取样针检测两端针头是否将锡箔纸戳穿。
4.3.3.3 拿掉取样瓶上的包装纸,迅速将取样针的一头穿过透气塞插入取样瓶内,另一头迅速插入取样阀内接收适量的样品。
接收样品时不要样品或泡沫接触到瓶塞。
4.3.3.4 样品接取完后,先拔出取样阀里的针头,再拔出瓶塞里的针头,瓶口包上包扎纸系上包扎绳,做样品标识(注明取样时间,样品名称)。
4.3.3.5 分别用水和70%酒精冲洗取样阀内外,待至少25秒后在取样阀内放置一个洁净的70%酒精棉球,并将取样阀盖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