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27课《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松树和青藤》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松树和青藤》是⼀篇童话故事。
写的是⼩松树和⼩杉树都看到了美丽的⼤海。
为了看⼤海,幼⼩的青藤请求杉树扶它⼀把,可杉树却不耐烦地拒绝了。
后来,青藤在松树的热⼼帮助下,终于看到了⼤海。
课⽂语⾔优美,富有童趣。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松树和青藤》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松树和青藤》原⽂ ⼭冈上,长着⼀⽚⼩树林。
⼀天清早,⼩松树⾼兴地对伙伴们说:“啊,我看到⼤海了,我看到初升的太阳了!” ⼩松树⾝边的⼩杉树踮起脚跟,嚷嚷着:“看到了,看到了!有飞翔的海鸥,翻滚的波涛,还有点点⽩帆……” “杉树哥哥,请您扶我⼀把,让我看⼀眼美丽的⼤海。
”⼀个微弱的声⾳,从地⾯上传来。
⼩杉树低头⼀看,原来是⼀根幼⼩的青藤。
⼩杉树不耐烦地说:“哎呀,你这么瘦⼩,站都站不稳,也想看⼤海?” 看着⼩青藤难过的样⼦,⼩松树俯⾝对青藤说:“来呀,⼩青藤,你就顺着我的⾝⼦爬上来吧!” ⼩青藤⾼兴极了,他使劲往上⼀蹿,攀住了⼩松树的腰,不断地向上爬呀爬。
终于,在⼀个明媚的清晨,⼩青藤也兴⾼采烈地嚷开了:“啊,太美了,我看到了辽阔的⼤海,绿⾊的岛屿,还有航船上飘扬的旗帜……” 青藤和⼩松树热烈地拥抱着,⼩杉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篇⼆】⼩学⼆年级语⽂《松树和青藤》教案 教学⽬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对重点段落能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2、关⼼童话中的"⼈物”,能与他们“对话”,并从中受到启迪。
3、教育学⽣帮助有困难的⼈。
重点难点: 1、把握⾓⾊特点,有感情地进⾏朗读。
2、理解⼩杉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出⽰课件,导⼊新课。
(板书:松树、杉树、青藤) 导⼊:⼩松树、⼩杉树和⼩青藤共同⽣长在⼭冈上的⼀⽚⼩树林⾥,他们之间会发⽣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43页。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松树和青藤2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微弱、兴高采烈、不耐烦、蹿……3、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中不同人物的情感,理解小杉树为什么会惭愧地低下了头。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教学重点: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不同人物的情感,理解小杉树为什么会惭愧地低下了头。
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7课《松树和青藤》。
板书课题,指出“藤”是上下结构。
一起把课题读两遍。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学生自学,完成要求1、老师把你们的疑问总结了下来,请看大屏幕。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文中主要写了谁?(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默读。
3、反馈:(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文中主要写了谁?在生活中你见过它们吗?(师相机板画:松树、青藤和小杉树)(3)谁能把课文大意补充完整?(出示课文大意)小松树和小杉树看到了,小青藤也想,它求,但,主动帮助了它,终于,小青藤也。
指名把课文大意补充完整,课件出示后,全班齐读。
三、深入学习,朗读理解(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结合板书问:松树、青藤和小杉树长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一自然段。
(二)、指导学习2、3自然段。
过渡:它们在小树林里过着平静的生活,但在某一天有了新的改变。
1、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二自然段,想:小松树看到了什么?用画出来。
反馈:谁来告诉我?(相机出示小松树的话)能把小松树的话读一读吗?怎样读才能读得更好?谁来试试?(高兴的语气)2、过渡:听了小松树的话,旁边的杉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请女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男同学边听边思考。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修改版

《松树和青藤》随文识字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冈、初、耐、烦、劲、阔、岛、拥”8个生字的音形义,学会规范书写汉字。
2、结合课文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规范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二类词组:海鸥飞翔波涛翻滚点点白帆旗帜飘扬)小朋友,屏幕上这四个词组,有会读的吗?(指名读、齐读)把这四个词语放到一块,你会想到一幅哪里的画面?想看看大海吗?(出示图片)有一根小青藤,也跟小朋友一样,很想看一看美丽的大海,可是,他爬在地面实在是太矮小了,看不到,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个故事“松树和青藤”。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藤”字,指名读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预习了课文,我们都知道松树和青藤都生长在哪里?(山冈gang)山冈指很矮的山,指名读,正音。
2、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3、学习小组之间合作学习读字词,正音。
chūnài fán jìn kuòdǎo yōng初耐烦劲阔岛拥4、品读句子,师生互动正音:一天清早,小松树高兴地对伙伴们说:“啊,我看到大海了,我看到初升的太阳了!”小青藤高兴极了,他使劲往上一蹿,攀住了小松树的腰,不断地向上爬呀爬。
“我看到了辽阔的大海,绿色的岛屿,还有航船上飘扬的旗帜……”1、指名读第一句,点评(感叹句)。
学习词语“初升”,读准翘舌音。
2、读第二句,点评。
学习新词“使劲”。
开火车读。
2、读第三句,导出新词“岛屿”。
指导两个上声词语的读法,拓展(卡片:蚂蚁、古老、理想、领导)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小朋友,其实课文就是由这样一句话一句话组成的,让我们再认认真真把课文读一遍,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1、刚开始是谁和谁看到了大海?指名读1~3段。
点评。
小杉树是怎样踮脚跟的呢?结合动作表演理解“踮”字。
2、小杉树就是这样看到了大海,小青藤也想看看,于是请求杉树帮助,他们是怎么说的呢?指名继续读文,结合语境体会新词“耐烦”含义。
二年级《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

湘教版二年级下册《松树和青藤》教案湖南省郴州市九完小李海燕教学目标:1.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进一步体会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重点难点:理解小松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出示词语:海鸥飞翔波涛翻滚点点白帆旗帜飘扬(指名读后齐读)2、把这四个词语放到一块联想,你会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完课文后标出自然段。
2、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请八位同学来读一读,别的同学眼睛看着书。
3、课文出现了哪几个人物?(松树、青藤、杉树)4、是谁想看美丽的大海?(青藤)5、这是一根怎样的青藤?(课件出示:__的青藤)三、细读课文,读中理解1、从哪里可以看出他非常的弱小?当弱小的他需要帮助时小松树、小杉树又是怎样对待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再次默读课文。
2、从书上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小青藤非常的弱小?(“杉树哥哥,请您扶我一把,让我看一眼美丽的大海吧。
”一个微弱的声音从地面上传来。
)3、谁来当小青藤,把他微弱的样子读出来。
4、除了弱小,你还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他内心的什么?小青藤外表柔弱,内心却有着无比美好的想法,让我们一齐读读这句话。
5、对于小青藤的这个愿望,小杉树时怎样做的?(不耐烦)6、从这个不耐烦我们可以觉察出小杉树是怎样来看待小青藤的?7、谁能用瞧不起的、不耐烦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后齐读)8、小青藤听了小杉树的话心里会怎样?小杉树的做法对不对?当看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你是怎么做的?9、课文中的小松树是怎样对待青藤的?(小松树俯下身子对小青藤说:别难过了,你就顺着我的身子爬上来吧!)10、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很有魔力,老师变魔术把他们藏起来。
(演示课件)11、请学生读后比较:能把这两个词语去掉吗?(指导朗读)12、读到这里,你觉得小松树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乐于助人)13、小松树帮助了小青藤,他心里一定很快乐,为什么?四、精读课文,深入体会1、分大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松树和青藤》教学教案

《松树和青藤》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不同人物的情感。
2、通过朗读感悟并懂得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协助,协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理解小杉树为什么会惭愧地低下了头。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发思考。
1、教师板题,学生读题。
2、教师出示小松树、小青藤、小杉树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课文中写了小松树、小青藤、小杉树,你喜欢谁?为什么?二、自由读课文,交流反馈。
1、学生朗读课文,想一想在这个三个角色中自己喜欢谁,为什么喜欢。
(教师行间巡视时注意即时订正个别生字的读音,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2、集中交流反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交流信息,使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印象,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交流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三、体验人物情感,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依上个教学环节的学情相机引导学生体验相关段落的情感。
)1 阅读第2~6自然段。
通过师生共同想想、议议、读读,重点抓住“高兴”、“嚷嚷”、“微弱”、“不耐烦”等词语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移情入文,以读悟情。
(出示CAI课件:第2~6自然段的人物对话。
)3 阅读第7自然段。
1)、借助朗读和表演引导学生着重领悟“蹿”、“攀”、“持续地向上爬呀爬”等语句,从中穿插看画面想象,体会青藤的努力。
(出示CAI课件:青藤攀爬松树的画面。
)2)、听音乐、看画面想象大海的美丽,引导学生朗读。
理解“兴高采烈”,依学情实行说话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再次体会小青藤看到大海时的兴奋心情。
(出示CAI课件:大海的景色并配有海浪的声音。
)3)、借助CAI课件出示画面和文字实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使用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实行说话练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拓展练习,丰富积累。
(利用CAI课件先出示绿色的岛屿、初升的太阳、飞翔的海鸥和一串省略号的画面;接着出示文字:啊,大海的景色真是太了!)4 阅读第8自然段。
松树和青藤

松树和青藤第二课时二(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进一步体会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帮助。
一、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朗读、学会乐于助人品质。
2、难点:理解小杉树为什么惭愧的低下头。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都喜欢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看过的童话故事。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松树和青藤》(齐读课题两次)(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4"1、看,这就是松树和青藤,还有杉树。
(课件出示图片)2、它们之间都发生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
(课件出示录音)学生回答发生了什么事。
过渡: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呢?自己先找一找,用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精读课文:学习第7自然段。
15"1、小组互相读一读对话,并且想一想哪些话应该用高兴的语气朗读?2、小组汇报:请三个学习小组汇报读一读,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课件高兴语气的句子,指导朗读。
(一二大组,三四大组读,师读提示部分)师:读了高兴的句子,你认为他们谁最高兴呢?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学生回答)引导提出:兴高采烈,就是形容兴致很高,很高兴的意思。
并且用兴高采烈说一句话。
师: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景色,小青藤可高兴了,再美美的读一读,边读边想象这美丽的景色。
文中的省略号,小青籘还会看到什么?过渡:大家想象力可真丰富,小青藤看到的比小松树,小杉树还要多了,但是小青藤是马上看到的吗?从哪些词看出小青籘的不容易,画上圈。
(出示相关课件)3、师:谁能把小青藤的不容易,坚决,到最后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请2个同学读,再齐读一次)过渡:小青藤看到了美景除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还有谁的帮助?学习第6自然段。
4"师:小松树是怎样做的呢?(读一读) →可以看出小松树是怎样的性格?(乐于助人)过渡:小松树是主动帮助了小青藤,可是小青藤一开始请求了谁帮忙?(学生找到第4,5自然段)学习第4、5自然段。
4"师:请两个学生读对话,全班读旁白。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

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促 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 步。
定期反馈
在每个单元或章节结束时,进行总结 性反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和重 难点。
家长反馈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 化的反馈和建议,促进他们的个性化 发展。
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
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04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松树和青藤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 境。
情境创设
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引出本课的主题。
知识讲解环节
知识讲解
详细介绍松树和青藤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长过程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 这两种植物有更深入的了解。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
$number {01}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过程 • 教学评价与反馈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理解课文中松树和青藤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了解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任务驱动法
2
设计探究任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培养他们的观
察力和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 作能力。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松树和青藤的生长过程。
简要概述课文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发展脉络。
人物形象
《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

27 松树和青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8个生字,其中会写“冈、初、耐、烦、劲、阔、岛、拥”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应注定给予帮助的道理。
重点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小杉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头。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小朋友们,平时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二、导入新课1、谈话:这节课,老师将带领你们再次走进童话王国,去学习27课。
2、齐读课题:27 松树和青藤三、前学检测通过预习,小朋友们一定和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交上朋友了吧!1、(课件出示)自己先读一读吧,还不会读的词语就问问小组的同学。
2、开火车读词语。
3、读得真好!老师奖励你们一组写得特别美的词语,(课件出示)能美美地读一读吗?你们的朗读把老师带到了这儿——是啊,大海多美啊!谁都想看上一眼,今天我们要学的童话故事就是围绕看大海来写的,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吧!4、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中有哪几个主要人物?课文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呢?5、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齐读主要内容。
四、学习课文。
1、孩子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弄清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老师告诉你们:读故事首先就要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
但是要想读懂这个故事,我们就得再次走进故事。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3、把你画出的句子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吧。
4、小组展示:哪个小组愿意来读一读故事中写得好的句子?5、小朋友们读得真好,故事中的主人公已经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你能用恰当的词语完成填空吗?的松树的杉树的青藤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总结、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2、你还想推荐那些童话故事给小朋友呢?七、板书设计:27、松树和青藤松树青藤杉树终于看到大海了(附:预学作业)27 松树和青藤班级姓名等级导语:童话是孩子们最喜欢读的文学,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美丽的白雪公主、坚强的丑小鸭、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聪明的狐狸、可爱的笨笨猪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27课《松树和青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重点段落能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2、关心童话中的"人物”,能与他们“对话”,并从中受到启迪。
3.进一步体会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主动给予协助。
重点难点:
1、把握角色特点,有感情地实行朗读。
2、理解小杉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入情境。
1、师导入:小松树和小青藤共同生长在山冈上的一片小树林里,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齐读课题。
27《松树和青藤》
二、以读代讲,读品结合,学习课文内容。
1、疏通课文,分组朗读课文。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课前预习,让你们在家好好读读,现在来听听你们是不是爱读书的孩子。
提出读书要求:(读到哪儿,同学们的眼睛看到哪,比边听边了解课文。
)
师:刚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同学们都挺认真,虽然有个别地方还要稍加注意,但老师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学们一定会有进步的。
2、学习课文。
〈一〉学习一、二、三自然段。
师:请把书摆放好,坐端正,仔细听,老师要提问了:课
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松树、青藤、杉树。
(师相机板书)
过渡:一天清早,山冈上的植物们被一阵兴奋的叫声惊醒了,原来有人看到新鲜事物了。
是谁第一个发出惊喜的声音?(生:
松树)
师:他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到了大海和太阳。
师:小松树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大海和太阳,你会怎样
想?(生自由作答——高兴、兴奋)。
师:谁能用高兴的语气读读小松树说的话?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
师:听了小松树高兴的话语小杉树是怎样做的?
生:他踮起了脚跟。
师:谁来“踮起脚跟”给大家瞧瞧?
指名做,会做的同学都来做一做
师:它为什么要“踮起脚跟”?
生:他个子太矮了。
生:他想站得更高些看到更美的景色。
师:小杉树看到了什么?
师:听,“看到了,看到了!有飞翔的海鸥,翻滚波浪,还
有点点的白帆……”
师:刚才老师是怎样说的?(生:大声地说)大声地说就是“嚷嚷”,让我们一起嚷嚷着朗读小杉树的话吧!点击课件,出示句子,齐读。
〈二〉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大海这么美,还有谁想看呀?
师:这是谁在说话?(小青藤)
师:小青藤很弱小,所以声音也很一一(微弱)。
谁能用很微弱的声音读读小青藤的话?
指名读,教师走到学生跟前作倾听状,实行评价。
(哦,我听出来了,声音确实有点小)
2、出示句子:先出示“扶我一把,微弱的声音”说明这是一个弱小的青藤。
师:谁能学学小青藤说话?
生读,点1-2名学生。
3、比较句子。
师:老师也想读读,仔细听哦。
“杉树哥哥,扶我一把,让我看一眼美丽的大海”。
生:掉了两个字““请”和“您”。
师:小青藤用了“请”和“您”两个字说明他一一生:(很有礼貌)
4、理解“不耐烦”一词,读读小杉树的话。
师:小青藤这样有礼貌,不过小杉树的态度怎样?(不耐烦)
师:平时你不耐烦时是怎样做的?(用动作、表情来表现)
师:让我们听听小杉树是怎样说的?(点1-2名生读)
师:同学们深入了小杉树的内心,咱们就一起来读读吧!(全班齐读)
师:小青藤听到小杉树的话,心理会怎么想?(生:伤心难过)
师:杉树的行为对不对?
相机德育教育: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会怎样做?(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4、理解“俯身”一词,朗读小松树的话。
师:是啊,看到小青藤难过的样子,我们都好想去协助他,对吗?(生:是的)
师:小松树是怎样做的呢?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点击课件---小松树的话)。
理解“俯身”----变魔术。
掉了什么字,能去掉吗?
师:就是这个动作,让小青藤感觉到什么?
生:小松树的友好、热情。
生:小松树很有礼貌,他为了让小青藤听得更清楚。
师:弯下腰身子往前倾就是“俯身”。
请你俯身邀请身边的小青藤爬到你的身上来吧!
单、双组交替读。
师:你认为小松树是个怎样的孩子?(生:自由答—好人、有爱心的人、。
)
相机板书:乐于助人
师:此时的小松树心情怎样?(快乐、高兴)
师:是啊,小松树协助了别人得到了快乐。
——相机板书这句话。
那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声音,在你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因为协助别人或得到别人协助而感到快乐。
生自由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乐于助人的人。
想到了小杉树的不耐烦,他与小松树的热情、友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咱们再来回到前面,分角色读读这几个自然段。
(点名生读)
师:说到这,
〈三>、学习第七、八自然段。
师:是的,得到小松树的协助,小青藤高兴极了。
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第七自然段,用“一”划出表示小青藤动作的词语。
师:说说你的发现?
生:“蹿”“攀”“爬”(相机解释“蹿、攀”)
可能小青藤还看到了更多更美的景色,课文中用了“……”(省略号)
点击课件,理解“惭愧”一词。
师小结:在小松树的协助下,在小青藤的不懈努力下,小青藤终于看到了大海,他们又高兴又激动,彼此热烈地拥抱在一起。
来,我们也用行动为他们表示祝贺,来一次拥抱吧。
看出来了,同学们真高兴,可此时此刻的小杉树呢?他怎么了?
生:小杉树惭愧地低下了头。
师相机板书:惭愧低头
师:小杉树为什么感到惭愧?
生自由答。
三、辩断是非,感悟道理,总结全文。
师:学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生自由作答)
师:老师发现喜欢小松树的人最多,是因为小朋友们都知道协助别人就能得到快乐。
出示课件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感人、温馨的画面。
老师希望学习了这篇课文,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不管你是小孩,还是大人,你们都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伸出你们友爱的手、献出你们温暖的心,去协助、关心身边有困难的人,让自己做一个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人,让你们成为我们祖国、我们社会的一道最亮丽风景!
同学们,有信心做到吗?(生大声地回答)
下课!
板书设计
27课《松树和青藤》
松树乐于助人
青藤坚强向上
杉树惭愧低头
协助别人,就能得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