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制冷剂R134a的特性

合集下载

R134a - 物理性质

R134a - 物理性质
ODP:
0
GWP:
1.526
气味:
轻微的醚味
颜色:
无色透明
化学稳定性:
稳定,但应避开明火和高温
与其他材料的不相容性:
与活泼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如铝、锌、钡等不相容聚合性:
不会发生聚合反应
其组分为:
HFC-32%(w/w):23±2
HFC-125,%(w/w):
25±2
HFC-134a,%(w/w):52±2
id12704894605r134a分子式ch2fcf3沸点1013kpa261临界温度1011临界压力kpa40666液体密度kgm?11881饱和蒸气压25kpa6619汽化热蒸发潜热沸点下1atmkjkg216破坏臭氧潜能值odp全球变暖潜能值gwp100yr1300ashrae安全级别a1无毒不可燃饱和液体密度25gm?1207液体比热25kjkg151溶解度水中25015全球变暖系数值gwp029临界密度gcm?051ຫໍສະໝຸດ 等压蒸气比热(Cp),30℃及
101.3kPa【KJ/(Kg²℃)】
临界密度,g/cm3
0.526
沸点下蒸发潜能,KJ/Kg
233.50.16
R407C -热力特性
分子式:
CH2F2/CHF2CF3/CF3CH2F
沸点,°C:
-
43.9
25°C时蒸汽压,MPA ABS:
1.174
液体密度(25°C),kg/L:
水分,mg/kg ≤10
酸度,mg/kg,≤1
蒸发残留物,mg/kg,≤100
气相中不凝性气体,%(v/v),≤
1.5
R410A
R410A,是一种混合制冷剂,它是由R32(二氟甲烷)和R125(五氟乙烷)组成的混合物,其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对各种性质,如易燃性、容量、排气温度和效能加以考虑,量身合成一种制冷剂。R410A外观无色,不浑浊,易挥发,沸点-

R134a - 物理性质

R134a - 物理性质

R134A二氟一氯甲烷(R22)一、分子式: CHCLF2商品编码:29034910 危编号:1018 危险级别:2.2二、物理性质分子量 86.48沸点℃ -40.82相对密度(30℃),液体,g/cm3 1.177熔点℃ -160.00临界温度℃ 96.15临界压力 MPA 4.75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 0.045全球变暖系数值(GWP) 1700冰点℃-液体比热 30℃,【KJ/(Kg·℃)】 0.31饱和液体密度 30℃, (g/cm3 ) 1.174等压蒸气比热 (Cp) , 30℃及 101.3kPa【KJ/(Kg·℃)】0.16 临界密度, g/cm3 0.526沸点下蒸发潜能, KJ/Kg 233.5R407C - 热力特性分子式:CH2F2/CHF2CF3/CF3CH2F沸点,°C: -43.925°C时蒸汽压,MPA ABS:1.174液体密度(25°C),kg/L:1.136临界温度,°C:86.74临界压力,MPa:4.619气体热容(1 atm,25°C),KJ/(kg·K): 0.829液体热容(1 atm,25°C),KJ/(kg·K):1.54气体热传导率(25°C),W/(m·K):0.01314液体热传导率(25°C),W/(m·K):0.0819ODP: 0GWP:1.526气味:轻微的醚味颜色:无色透明化学稳定性:稳定,但应避开明火和高温与其他材料的不相容性:与活泼金属,碱金属、碱土金属如铝、锌、钡等不相容聚合性:不会发生聚合反应其组分为: HFC-32%(w/w):23±2HFC-125,%(w/w): 25±2HFC-134a,%(w/w):52±2水分,mg/kg ≤10酸度,mg/kg,≤1蒸发残留物,mg/kg,≤100气相中不凝性气体,%(v/v),≤1.5R410AR410A,是一种混合制冷剂,它是由R32(二氟甲烷)和R125(五氟乙烷)组成的混合物,其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对各种性质,如易燃性、容量、排气温度和效能加以考虑,量身合成一种制冷剂。

R410a、R134a、R407C、R22现行常用制冷剂特点比较及制冷剂淘汰时间表

R410a、R134a、R407C、R22现行常用制冷剂特点比较及制冷剂淘汰时间表

R410a、R134a、R407C、R22现行常用制冷剂特点比较及制冷剂淘汰时间表一、R410a、R134a、R407C、R22现行常用制冷剂特点比较最近论坛出现一些关于制冷剂课题的讨论,现将有关制冷剂课件资料一起和大家享。

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氟里昂制冷剂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1.氯氟烃类:简称CFC,主要包括R11、R12、R113、R114、R115、R500、R502等,由于其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最大,被《蒙特利尔议定书》列为一类受控物质。

此类物质目前已被我国逐步禁止使用。

2.氢氯氟烃:简称HCFC,主要包括R22、R123、R141b、R142b等,臭氧层破坏系数仅仅是R11的百分之几,因此,《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将HCFC类物质视为CFC类物质的最重要的过渡性替代物质。

3.氢氟烃类:简称HFC,主要包括R134a,R125,R32,R407C,R410A、R152等,臭氧层破坏系数为0,但是气候变暖潜能值较高。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所有制冷剂(包括环保冷媒)全部都是氟里昂制品,理想的非氟里昂制冷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发出来。

在新的制冷剂研发出来之前,我们所要解决的是空调机组选用那种制冷剂,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的破坏力相对小一些。

以下为R410a、R134a、R407C、R22现行常用制冷剂比较:R134a是一种单一成分制冷剂,而R407C和R410A是混合制冷剂。

其中R410A 是R32和R125的混合物,R407C是R32,R125和R134a的混合物。

混合制冷剂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使用的具体要求,对各种性质如易燃性、容量、排气温度和效能加以考虑,量身合成一种制冷剂。

选择制冷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因为选择任何一种制冷剂都会对空调系统的整体运行情况、可靠性、成本和市场接受度造成一定影响。

令大家非常感兴趣的是,新的制冷剂由于其热传递和压降的不同而导致制冷剂传输性能的不同,这会最终在系统设计和系统性能上产生重大的影响。

R134a的介绍

R134a的介绍

R134a制冷剂之答禄夫天创作℃。

但臭氧消耗潜能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在0.24~0.29之间。

常温常压下R134a无色,有轻微醚类气体味,不容易燃,没有可丈量的闪点,对皮肤眼睛无刺激,不会引起皮肤过敏,但流露时会发生轻微毒气,工作场合应通风良好,R134a是不溶于矿物油的制冷剂,他采取脂类油、合成油(往复式压缩机用)或烷基苯油(旋转式压缩机用)来满足压缩机的润滑要求。

相对于R12制冷剂,R134a制冷剂无毒、不成燃,R134a制冷剂化学性质稳定、热力性非常接近R12,但资料兼容性差,与矿物油不相容、易吸水。

R134a与R12吸水最大饱和含量对比方表6-1-1所示(-40℃,PPM)表6-1-1 R134a与R12对比状态R134aR12气体45442.R134a对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相对于R12制冷剂)(1)压缩机选型应比汽缸容积大一级。

(2)毛细管应加长10%~15%。

(3)蒸发器和冷凝器可坚持不变,也可适当加大冷凝器的面积以降低冷凝压力。

(4)制冷剂充注量减少10%~15%。

(5)采取XH-7或XH-9型干燥过滤器。

(1)纯度≥99.95%(2)蒸发残留物≤10ppm(3)酸(以HCI计)≤1ppm(4)水≤10ppm(5)CFC及HCFC ≤100ppm4.R134a制冷剂对制冷系统的清洁度、含水量、真空技术要求(1)清洁度及含水量;①制冷管路:含水量:≤100mg/m2(内概况积);含杂质量:≤60mg/m2(内概况积)。

②压缩机:含水量:≤100mg/台;含杂质量:≤100mg/台。

(2)真空度①单侧抽真空:真空计显示值应≤60Pa;抽真空时间应≥30分钟。

②双侧抽真空:真空计显示值应≤60Pa;抽真空时间≥15分钟。

(1)新资料:R134a工质;脂类油;XH-7或XH-9型分子筛。

(2)新零部件:R134a用压缩机;R134a干燥过滤器。

6. R134a制冷系统维修所需系统零部件的制造工艺要求(1)压缩机根据前面的介绍,读者已对R134a制冷剂的有关特性有了教为详细的了解,我们知道了R134a制冷剂与惯例矿物质压缩机润滑油无法互溶,所以R134a往复式活塞压缩机使用的压缩机油为脂类油,R12压缩机使用的压缩机油为矿物油。

制冷剂R134a热力性质表(压熵焓粘密比热)

制冷剂R134a热力性质表(压熵焓粘密比热)

制冷剂R134a热力性质表(压熵焓粘密比热)一、制冷剂R134a简介二、制冷剂R134a热力性质表1. 压力(P)与温度(T)的关系温度(℃) | 压力(kPa)|50 | 47.640 | 95.530 | 182.920 | 337.310 | 605.20 | 1063.810 | 1785.620 | 2873.130 | 4451.740 | 6732.350 | 9956.62. 熵(S)与温度(T)的关系温度(℃) | 熵(kJ/(kg·K))|50 | 0.20640 | 0.23930 | 0.27520 | 0.31610 | 0.3610 | 0.41110 | 0.47120 | 0.53630 | 0.60640 | 0.68050 | 0.7573. 焓(H)与温度(T)的关系温度(℃) | 焓(kJ/kg)|50 | 200.240 | 229.630 | 261.220 | 295.010 | 331.90 | 371.910 | 414.920 | 460.730 | 509.340 | 560.650 | 614.54. 粘度(μ)与温度(T)的关系温度(℃) | 粘度(μPa·s)|50 | 157.040 | 127.030 | 104.020 | 85.010 | 69.00 | 56.010 | 46.020 | 38.030 | 31.540 | 26.550 | 22.55. 密度(ρ)与温度(T)的关系温度(℃) | 密度(kg/m³)|50 | 1432.040 | 1317.030 | 1205.020 | 1097.010 | 992.00 | 892.010 | 806.020 | 725.030 | 650.040 | 581.050 | 516.06. 比热容(c)与温度(T)的关系温度(℃) | 比热容(kJ/(kg·K))|50 | 1.0540 | 1.1130 | 1.1820 | 1.2510 | 1.330 | 1.4110 | 1.5020 | 1.5930 | 1.6940 | 1.7950 | 1.90三、制冷剂R134a热力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1. 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制冷剂R134a的压力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在制冷系统设计中至关重要。

R134a的介绍

R134a的介绍

R134a制冷剂R134a制冷剂是一种新型无公害制冷剂,属于氢氟化碳化合物(四氟乙烷)。

它具有与R12相似的热物理性质,标准沸点为-26.1℃。

但臭氧消耗潜能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在~之间。

常温常压下R134a无色,有轻微醚类气体味,不易燃,没有可测量的闪点,对皮肤眼睛无刺激,不会引起皮肤过敏,但暴露时会产生轻微毒气,工作场所应通风良好,R134a是不溶于矿物油的制冷剂,他采用脂类油、合成油(往复式压缩机用)或烷基苯油(旋转式压缩机用)来满足压缩机的润滑要求。

相对于R12制冷剂,R134a制冷剂无毒、不可燃,R134a 制冷剂化学性质稳定、热力性非常接近R12,但材料兼容性差,与矿物油不相容、易吸水。

R134a与R12吸水最大饱和含量对比如表6-1-1所示(-40℃,PPM)表6-1-1 R134a与R12对比状态R134a R12液体150气体45 44134a对制冷系统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相对于R12制冷剂)(1)压缩机选型应比汽缸容积大一级。

(2)毛细管应加长10%~15%。

(3)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保持不变,也可适当加大冷凝器的面积以降低冷凝压力。

(4)制冷剂充注量减少10%~15%。

(5)采用XH-7或XH-9型干燥过滤器。

134a制冷剂纯度技术要求(1)纯度≥%(2)蒸发残留物≤10ppm(3)酸(以HCI计)≤1ppm(4)水≤10ppm(5)CFC及HCFC ≤100ppm134a制冷剂对制冷系统的清洁度、含水量、真空技术要求(1)清洁度及含水量;①制冷管路:含水量:≤100mg/m2(内表面积);含杂质量:≤60mg/m2(内表面积)。

②压缩机:含水量:≤100mg/台;含杂质量:≤100mg/台。

(2)真空度①单侧抽真空:真空计显示值应≤60Pa;抽真空时间应≥30分钟。

②双侧抽真空:真空计显示值应≤60Pa;抽真空时间≥15分钟。

134a制冷系统所用新材料和零部件(1)新材料:R134a工质;脂类油;XH-7或XH-9型分子筛。

R134a制冷剂特性及相关产品操作注意事项

R134a制冷剂特性及相关产品操作注意事项

R134a制冷剂特性及相关产品操作注意事项现在,我厂所有的冷柜,其制冷系统中所使用的制冷剂均为R12和R22,国内绝大部分制冷产品也是使用这两种制冷剂的,而冷柜的保温层是由发泡剂经发泡而形层的,发泡剂中就有一种成分是制冷剂R11,发泡剂中的制冷剂R11、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R12或R22,在化学上它们都被称作为氯氟化碳化合物,里面含有氯原子、氟原子和碳原子,又叫有氯制冷剂,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新型环保型制冷剂在化学上又被称作为氢氟化碳化合物,里面含有氢原子、氟原子和碳原子,因为制冷剂里面不含有氯原子所以又叫无氯制冷剂.我们平时经常听广告里说某某冷柜为无氟冷柜,其实这种叫法是不对的,严格来说应叫无氯冷柜,这里所说的无氯是指冷柜所用的制冷剂中不含有氯原子.不过我们还是沿用习惯的叫法:R12、R22、R11都叫有氟制冷剂,环保型制冷剂如R134a和R404a都叫无氟制冷剂.为什么要逐渐禁止使用有氟制冷剂呢?是不是有氟制冷剂有毒呢,其实不是的,在近50年的实际运用中证明:R12、R22、R11本身性能稳定,无毒、无腐蚀、不燃烧,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发现一种物质作为制冷剂和发泡剂能达到它们的性能,它们对人类的危害仅只是当其泄漏散发到平流层中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其中的氯原子会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减少,从而增强紫外线对地球的辐射量,导致人类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等.所以,有氟制冷剂并不如某些广告宣传的那样,是一种有毒物质.只是它会减少臭氧数量,因此对制冷剂的要求除性能稳定、无毒、无腐蚀、不燃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消耗臭氧潜能ODP要小,新型环保型制冷剂R134a与R12具有较相似的热物理性质,而且消耗臭氧潜能ODP为0,并且基本上无毒,安全性、来源可靠性和成本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替代R12制冷剂的一种理想制冷剂,在使用它之前,首先要了解它的特性及使用它的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R134a制冷剂的特性,特别是在-25℃以下时,R134a的饱和压力比大气压还要小,在高压段,R134a的饱和压力比R12高.2、渗漏性强R12渗透力很强,但由于R134a比R12的分子更小,其渗透性更强。

R22冷媒与R134a冷媒的应用特性差别

R22冷媒与R134a冷媒的应用特性差别
2、R134a的消耗臭氧潜能值(ODP)为0, R22为0.06, 这是R134a成为环保型制冷剂的理由。
3、R134a的比容是R22的1.47倍,且蒸发潜热小,因此R134a机组的冷冻能力仅为R22机组的60% 。按单位制冷量价格计算,R22机组的价格约为R134a机组的60%左右。
4、R134a的热传导率比R22下降10%,因此R134a机组的换热器的换热面积需要更大。
8、R134a等HFCs类冷媒及其专用脂类油的价格高于R22
R22特性:
R-22制冷剂:R22制冷剂是氟里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主要以家用空调和低温冰箱中采用。R22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能与氨相近。标准气化温度为-40.8℃,通常冷凝压力不超过1.6MPa。R22不燃、不爆,使用中比氨安全可靠。R22制冷剂的单位容积比R12约高60%,其低温时单位容积制冷量和饱和压力均高于R12和氨。 R-22主要用途 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在自身压力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无毒不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腐蚀金属。它是一种低温致冷剂,可得到-80℃的致冷剂温度,是生产聚四氟乙烯的重要原料和生产灭火剂1211的中间体。主要应用领域: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家用空调,制冰,工业制冷等。
g/cm30.526沸点下蒸发潜能,
KJ/Kg233.5R-22
R-22物化性质冷媒名称
R-22分子量86.47沸点,
℃-40.8冰点℃-临界温度,
℃96.2临界压力,
Mpa4.99饱和液体密度30℃,
(g/cm3)1.174液体比热30℃,
[KJ/(Kg·℃)]0.31等压蒸气比热(Cp),
30℃及101.3kPa[KJ/(Kg·℃)]0.16破坏臭氧潜能值(ODP)0.055全球变暖系数值(GWP)0.36临界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制冷剂R134a的特性时间:2010-02-22 来源:互联网发布评论进入论坛R134a(SUVA 134a),化学名:1,1,1,2-- 四氟乙烷,分子组成:CH2FCF3,CAS注册号:811-97-2,分子量:102.0,HFC型制冷剂,ODP值为零。

R134a 的热力和物理性质,以及其低毒性,使之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替代品。

HFC-134a可用在目前使用CFC-12(二氯二氟甲烷)的许多领域,包括:汽车空调、家用电器、小型固定制冷设备、超级市场的中温制冷、工商业的制冷机,聚合物发泡,气雾剂产品,以及镁合金保护气体等。

R134a 作为新一代的环保制冷剂,用于替代R12(二氯二氟甲烷),R22,主要应用于汽车空调,冰箱,冷柜,饮水机,除湿机,中央空调(冷水机组)等制冷空调设备中。

用作保护气体:用于镁合金加工上的保护气体。

用于聚合物发泡:聚合物发泡。

用于气雾剂:HFC-134a也可用于那些对毒性和可燃性要求严格的气雾剂中;由于HFC-134a 的低毒和不易燃性,它被研制用于药物吸入剂的载体(即医用气雾剂)。

压缩机生产商通常建议使用多元醇酯POE(Polyol Ester)和聚二醇PAG(Polyalkylene Glycol)(汽车空调)冷冻机油。

HFC-134a的主要物化性质中温制冷情况下CFC-12和HFC-134a理论性能的对照膨胀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1热力膨胀阀的作用:热力膨胀阀安装在蒸发器入口,常称为膨胀阀,主要作用有两个:1)节流做用: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膨胀阀的节流孔节流后,成为低温低压的雾状的液压制冷剂,为制冷剂的蒸发创造条件;2)控制制冷剂的流量: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经过蒸发器后,制冷剂由液态蒸发为气态,吸收热量,降低车内的温度。

膨胀阀控制制冷剂的流量,保证蒸发器的出口完全为气态制冷剂,若流量过大,出口含有液态制冷剂,可能进入压缩机产生液击;若制冷剂流量过小,提前蒸发完毕,造成制冷不足;2热力膨胀阀的种类:热力膨胀阀按照平衡方式不同,分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分F型和H型两种结构型式。

1)内平衡式膨胀阀结构和工作原理:内平衡式F型热力膨胀阀结构图内平衡式F型热力膨胀阀结构图。

感温包内充注制冷剂,放置在蒸发器出口管道上,感温包和膜片上部通过毛细管相连,感受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膜片下面感受到的是蒸发器入口压力。

如果空调负荷增加,液压制冷剂在蒸发器提前蒸发完毕,则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将升高,膜片上压力增大,推动阀杆使膨胀阀开度增大,进入到蒸发器中的制冷剂流量增加,制冷量增大;如果空调负荷减小,则蒸发器出口制冷剂温度减小,以同样的作用原理使得阀开度减小,从而控制制冷剂的流量。

2)外平衡式膨胀阀结构和工作原理:膜片下面感受到的是蒸发器出口压力。

外平衡式膨胀阀与平衡式膨胀阀原理基本相同,区别是:内平衡式膨胀阀膜片下面感受到的是蒸发器入口压力;而外平衡式膨胀阀膜片下面感受到的是蒸发器出口压力。

3)H型膨胀阀H型热力膨胀阀有四个接口与制冷系统连接,其中两个接口与普通热力膨胀阀相同,一个连接储液干燥器,一个连接蒸发器进口;另外两个接口,一个连接蒸发器出口,一个连接压缩机进口。

感温包直接处在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气流中。

该膨胀阀由于取消了F型热力膨胀阀中的感温包、毛细管和外平衡接管,提高了调节灵敏度,结构紧凑,抗振可靠。

1 自过滤干燥器2 到蒸发器 3自蒸发器 4 到压缩机 5 测量孔 6 球 7 弹簧 8 活动脚 9 制冷剂10 薄膜下压力补偿 11 金属薄膜 12 感温元件热力膨胀阀及其电子膨胀阀的原理控制发布时间:2006-06-29 08:09:53 字体:大中小摘要:节能和环保是人类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

在该次会议上国际制冷学会发表了《制冷业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减缓大气变化的承诺》,在此文件中阐明制冷业主要的挑战来自全球气候变暖。

造成制冷业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80%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些间接的排放是部分是由制冷装置运行所需能量的生产引起的。

关键词: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原理控制1. 概述节能和环保是人类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

在该次会议上国际制冷学会发表了《制冷业对于可持续发展和减缓大气变化的承诺》,在此文件中阐明制冷业主要的挑战来自全球气候变暖。

造成制冷业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80%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些间接的排放是部分是由制冷装置运行所需能量的生产引起的。

制冷、空调和热泵这些设备所消耗的电能约占全世界生产电能的15%,这表明间接排放的影响是非常的严重。

此文件还提出在下一个20年制冷业必须树立雄心去达到目标之一:每个制冷设备耗能减少30~50%。

制冷业者为保护环境,应把节能贯穿到制冷设备的使用周期中去。

作为制冷循环的四大部件之一,节流装置在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选择应用合适的节流机构与制冷系统匹配是整个制冷设备降低能耗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节流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能量匹配进行分析,重点对电子膨胀阀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2. 传统节流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匹配节流的工作原理是制冷工质流过阀门时流动截面突然收缩,流体流速加快,压力下降,压力下降的大小取决于流动截面收缩的比例。

节流机构的作用:1、节流降压。

当常温高压的制冷剂饱和液体流过节流阀,变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液体并产生少许闪发气体。

进而实现向外界吸热的目的。

2、调节流量:节流阀通过感温包感受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过热度的变化来控制阀的开度,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其流量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

当蒸发器热负荷增加时阀开度也增大,制冷剂流量随之增加,反之,制冷剂流量减少。

3、控制过热度:节流机构具有控制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过热度的功能,既保持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吸气带液损坏压缩机的事故发生。

4、控制蒸发液位:带液位控制的节流机构具有控制蒸发器液位的功能,既保持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防止吸气带液降低吸气过热度。

若节流机构向蒸发器的供液量与蒸发负荷相比过大,部分液态制冷剂一起进入压缩机,引起湿压缩或冲缸事故。

相反若供液量与蒸发器负荷相比太少,则蒸发器部分传热面积未能充分发挥其效能,甚至会造成蒸发压力降低,而且使制冷系统的制冷量降低,制冷系数减小,制冷装置能耗增大。

节流机构流量的调节对制冷装置节能降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型中央空调冷水机组常用的节流机构有手动节流阀、孔板、热力膨胀阀、浮球+主节流阀。

2.1手动节流阀手动节流阀是最老式的节流阀,其外形与普通截止阀相似。

它由阀体、阀芯、阀杆、填料压盖、上盖、手轮和螺栓等零件组成。

与截止阀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阀芯为针型或具有V 形缺口的锥体,而且阀杆采用细牙螺纹。

当旋转手轮时,可使阀门的开启度缓慢地增大或减小,以保证良好的调节性能。

手动节流阀开启的大小,需要操作人员频繁地调节,以适应负荷的变化。

通常开启度为1/8~1/4圈,一般不超过一圈,开启度过大就起不到节流(膨胀)的作用。

这种节流阀现在已被自动节流机构取代。

2.2孔板孔板节流机构由两块孔板组成,采用两级节流。

制冷工质通过第一级孔板时,制冷工质刚好到达饱和液体线,并产生少许闪发气体;由于闪发气体占据一部分空间,其流量也在波动,致使工质进入第二级孔板时流体的流量在一定范围(约20%)内变动,进而达到自动调节制冷剂循环量的功能,第二级孔板因变动的流量造成不同的压降变化,与系统高低压差进行调节,于动态平衡后,稳定发挥制冷工质膨胀功能而完成整个制冷循环。

一二级孔板设计依据:1、流量公式:q= a x Α x(2 x Δp x ρ)1/22、冷水机组标准工况:12℃/7℃;30℃/35℃。

冷水机组在标准工况满负荷运行时,孔板向蒸发器的供液量与蒸发负荷相匹配。

但机组实际运行经常处于变工况、变负荷运行。

在大压差工况下,蒸发器负荷需求减小(幅度大于20%),孔板最大调节余量20%,由于压差增大,孔板实际供液量比蒸发器负荷需要的液量大,吸气过热度降低,引起湿压缩;在小压差工况下,蒸发器负荷需求增大(幅度大于2 0%),由于压差减小,蒸发器实际存液量比蒸发器负荷需要的液量小,吸气过热度升高,制冷量降低,制冷系数减小,制冷装置能耗增大;在由低负荷转为高负荷情况下(幅度大于20%),蒸发器负荷需求增大,由于制冷剂质量流量增大,短时间内蒸发器实际存液量比蒸发器负荷需要的液量小,吸气过热度升高,制冷量降低,制冷系数减小,制冷装置能耗增大;在由高负荷转为低负荷情况下(幅度大于20%),蒸发器负荷需求减小,由于制冷剂质量流量减小,短时间内蒸发器实际存液量比蒸发器负荷需要的液量大,吸气过热度降低,引起湿压缩,极端情况即机组满负荷运行突然停机,蒸发器负荷需求减小75%,由于制冷剂质量流量突然减小75%,短时间蒸发器实际存液量比蒸发器负荷需要的液量大55%,吸气过热度急速降低,进而降低排气过热度,油分效果下降,甚至导致压缩机奔油。

虽然一二级孔板在一定范围可自动调节,但其应付变工况、变负荷能力差,且制冷系数减小,制冷装置能耗增大,一般不宜采用。

2.3热力膨胀阀热力膨胀阀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冷水机组。

它既可控制蒸发器供液量,又可节流饱和液态制冷剂。

根据热力膨胀阀结构上的不同,分为内平衡式和外平衡式两种。

考虑到制冷剂流经蒸发器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为降低开启过热度,提高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利用率,一般自膨胀阀出口至蒸发器出口,制冷剂的压力降所对应的蒸发温度降超过2~3℃,应选用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

外平衡式热力膨胀阀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力平衡的基础上。

工作时,弹性金属膜片上部受感温包内工质的压力P3作用,下面受蒸发器出口压力P1与弹簧力P2的作用。

膜片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鼓起,从而使阀孔关下或开大,用以调节蒸发器的供液量。

当进入蒸发器的液量小于蒸发器热负荷的需要时,则蒸发器出口蒸气的过热度增大,膜片上方的压力大于下方的压力,这样就迫使膜片向下鼓出,通过顶杆压缩弹簧,并把阀针顶开,使阀孔开大,则供液量增大。

反之当供液量大于蒸发器热负荷的需要时,则出口处蒸气的过热度减小,感温系统中的压力降低,膜片上方的作用力小于下方的作用力时,使膜片向上鼓出,弹簧伸长,顶杆上移并使阀孔关小,对蒸发器的供液量也就随之减少。

热力膨胀阀的过热度由开启过热度和有效过热度组成,开启过热度与弹簧的预紧力有关,有效过热度与弹簧的强度及阀针的行程有关。

膨胀阀的弹簧是按标准工况设计的,机组在标准工况下,机组满负荷或变负荷运行均维持较高的COP值。

但在大压差工况下,蒸发压力降低,蒸发器负荷需求的液量减少,但实际情况相反,在吸气过热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蒸发压力降低,蒸发器出口压力P1相应降低,膜片上下的压差变大,使主阀开度增大,供液量增加;但在小压差工况下,蒸发压力上升,蒸发器负荷需求的液量增多,但实际情况是在吸气过热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蒸发压力上升,蒸发器出口压力P1相应提高,膜片上下的压差变小,使主阀开度减小,供液量减少;在变负荷下亦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