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D背离经典剖析-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

合集下载

MACD九转主图、分时图macd九转+顶底背离、

MACD九转主图、分时图macd九转+顶底背离、

MACD九转主图、分时图macd九转+顶底背离、指标介绍:九转序列是根据TD马克序列的思想产⽣的,即连续9天收盘价⾼于(低于)前4天的收盘价,其后⾛势很可能发⽣转向(⼤家可看图)。

数字1⾄8要⽤到未来函数,但数字9不带未来函数,所有对转向的判断是定量且不变的。

实战注意事项:1、九转序列主要运⽤于⼤盘研判,个股可参照使⽤。

⼤盘确定仓位,个股决定战场。

2、九转序列最好与MACD背离技术结合使⽤,准确率会更⾼。

3、九转序列在单边⾏情⾥使⽤效果最差,建议不要⽤它来判断⾏情。

4、九转序列找顶和底⼀般是这样的关系:如果在下降趋势中,⽇线的出低9(“低”就是下降九转序列),那么对应反弹的是120分钟的⾼9(“⾼”就是上升九转序列),即时间单位分析上应减少⼀半。

风⾬同⾈VIP-⾦⼭⼈(1160120582) 11:13:49徐⼩明转9公式 [主图指标]A1:=C>REF(C,4);NT:=BARSLASTCOUNT(A1);TJ11:=NT=9;TJ13:=ISLASTBAR AND BETWEEN(NT,5,8);AY:=(BACKSET(TJ11>0,9) OR BACKSET(TJ13>0,NT))*NT;DRAWTEXT(AY>0,H*1.02,VAR2STR(AY,0)),COLORFF00FF;DRAWTEXT(NT=9,H*1.02,'9'),COLORGREEN;B1:=C ⼩于 REF(C,4);NT0:=BARSLASTCOUNT(B1);TJ21:=NT0=9 ;TJ23:=ISLASTBAR AND BETWEEN(NT0,5,8);AY1:=(BACKSET(TJ21>0,9) OR BACKSET(TJ23>0,NT0))*NT0;DRAWTEXT(AY1>0,L*0.98,VAR2STR(AY1,0)),COLORFF00FF;DRAWTEXT(NT0=9,L*0.98,'9'),COLORGREEN;你验证⼀下,股灾3.0的时候,是不是上证和深证都是⽇线的⾼9+顶背离?陈伟明(1049748605) 11:17:37是不是预警公式 ?风⾬同⾈VIP-⾦⼭⼈(1160120582) 11:17:53不是预警吧有的⽼师把这个九转序列⽤在⼤盘的分时图⾼低点的判断上⾯MACD九转主图、分时图macd九转+顶底背离、分时图macd+顶背离提⽰+9转DIF:100*(EMA(CLOSE,12)-EMA(CLOSE,26));DEA:EMA(DIF,9);MACD:(DIF-DEA)*2,COLORSTICK;A1:=C>REF(C,4);NT:=BARSLASTCOUNT(A1);TJ11:=NT=9;TJ13:=ISLASTBAR AND BETWEEN(NT,5,8);AY:=(BACKSET(TJ11>0,9) OR BACKSET(TJ13>0,NT))*NT; DRAWTEXT(AY>0,MACD*1.02,VAR2STR(AY,0)),COLORLIRED; DRAWTEXT(NT=9,MACD*1.02,'9'),COLORGREEN;B1:=C⼩于号REF(C,4);NT0:=BARSLASTCOUNT(B1);TJ21:=NT0=9 ;TJ23:=ISLASTBAR AND BETWEEN(NT0,5,8);AY1:=(BACKSET(TJ21>0,9) OR BACKSET(TJ23>0,NT0))*NT0; DRAWTEXT(AY1>0,MACD*0.98,VAR2STR(AY1,0)),COLORGREEN; DRAWTEXT(NT0=9,MACD*0.98,'9'),COLORRED;DRAWICON(CROSS(DIF,DEA),DEA,1);DRAWICON(CROSS(DEA,DIF),DEA,2);死叉:=CROSS(DEA,DIF);N1:=BARSLAST(死叉),NODRAW;{最近⼀次死叉的位置}N2:=REF(BARSLAST(死叉),N1+1),NODRAW;{倒数第⼆次死叉与倒数第⼀次死叉的区间}N3:=REF(BARSLAST(死叉),N2+N1+2),NODRAW;{倒数第三次死叉与倒数第⼆次死叉的区间}CL1:=LLV(C,N1+1),NODRAW;{最近⼀次死叉后,最低收盘价}DIFL1:=LLV(DIF,N1+1),NODRAW;CL2:=REF(CL1,N1+1),NODRAW;{倒数第⼆次死叉与倒数第⼀次死叉之间的最低收盘价}DIFL2:=REF(DIFL1,N1+1),NODRAW;CL3:=REF(CL2,N1+1),NODRAW;{倒数第三次死叉与倒数第⼆次死叉之间的最低收盘价}DIFL3:=REF(DIFL2,N1+1),NODRAW;PDIFL2:=IF(DIFL2>0,INTPART(LOG(DIFL2))-1,INTPART(LOG(-DIFL2))-1);MDIFL2:=INTPART(DIFL2/POW(10,PDIFL2));PDIFL3:=IF(DIFL3>0,INTPART(LOG(DIFL3))-1,INTPART(LOG(-DIFL3))-1);MDIFL3:=INTPART(DIFL3/POW(10,PDIFL3));MDIFB2:=INTPART(DIF/POW(10,PDIFL2));MDIFB3:=INTPART(DIF/POW(10,PDIFL3));直接底背离:=(CL1MDIFL2) AND (MACD<0 AND REF(MACD,1)<0) AND MDIFB2<=REF(MDIFB2,1);隔峰底背离:=(CL1MDIFL3) AND (MACD<0 AND REF(MACD,1)<0) AND MDIFB3<=REF(MDIFB3,1);底部钝化:直接底背离 OR 隔峰底背离,NODRAW;底背离:((MDIFB2>REF(MDIFB2,1))*REF(直接底背离,1)) OR ((MDIFB3>REF(MDIFB3,1))*REF(隔峰底背离,1)),NODRAW; {DRAWTEXT(TFILTER(B,(REF(DIF,1)>REF(DIF,2) AND DIF STICKLINE(底部钝化,DIF,DEA,1,0),COLORRED;DRAWTEXT(TFILTER(底背离,C⾦叉:=CROSS(DIF,DEA);M1:=BARSLAST(⾦叉),NODRAW;{最近⼀次⾦叉的位置}M2:=REF(BARSLAST(⾦叉),M1+1),NODRAW;{倒数第⼆次⾦叉与倒数第⼀次⾦叉的区间}M3:=REF(BARSLAST(⾦叉),M2+M1+2),NODRAW;{倒数第三次⾦叉与倒数第⼆次⾦叉的区间}CH1:=HHV(C,M1+1),NODRAW;{最近⼀次⾦叉后,最⾼收盘价}DIFH1:=HHV(DIF,M1+1),NODRAW;CH2:=REF(CH1,M1+1),NODRAW;{倒数第⼆次⾦叉与倒数第⼀次⾦叉之间的最⾼收盘价}DIFH2:=REF(DIFH1,M1+1),NODRAW;CH3:=REF(CH2,M1+1),NODRAW;{倒数第三次⾦叉与倒数第⼆次⾦叉之间的最⾼收盘价}DIFH3:=REF(DIFH2,M1+1),NODRAW;PDIFH2:=IF(DIFH2>0,INTPART(LOG(DIFH2))-1,INTPART(LOG(-DIFH2))-1);MDIFH2:=INTPART(DIFH2/POW(10,PDIFH2));PDIFH3:=IF(DIFH3>0,INTPART(LOG(DIFH3))-1,INTPART(LOG(-DIFH3))-1);MDIFH3:=INTPART(DIFH3/POW(10,PDIFH3));MDIFT2:=INTPART(DIF/POW(10,PDIFH2));MDIFT3:=INTPART(DIF/POW(10,PDIFH3));直接顶背离:=(CH1>CH2 ) AND (MDIFT20 AND REF(MACD,1)>0) AND MDIFT2>=REF(MDIFT2,1);隔峰顶背离:=(CH1>CH3 AND CH3>CH2 ) AND (MDIFT30 AND REF(MACD,1)>0) AND MDIFT3>=REF(MDIFT3,1);顶部钝化:直接顶背离 OR 隔峰顶背离,NODRAW;顶背离:((MDIFT2{DRAWTEXT(TFILTER(T,(REF(DIF,1)REF(DIF,1)),1),DIFH2,'钝化开始'),COLORYELLOW;}STICKLINE(顶部钝化,DIF,DEA,1,0),COLORGREEN; DRAWTEXT(TFILTER(顶背离,C>REF(CH1,1),1),DIF*1.02,'顶部结构形成'),COLORMAGENTA;DRAWICON(CROSS(DIF,DEA),DEA,36);DRAWICON(CROSS(DEA,DIF),DEA,37);MACDDIF:=IF(ABS(MACD)>ABS(DIF),MACD,DIF);DRAWICON(REF(DIF,1)>REF(DIF,2) AND DIF0 ANDDIF>DEA,MACDDIF*1.1,39),COLORGREEN;DRAWICON(REF(DIF,1)REF(DIF,1) AND DIF<0 AND DIF。

MACD--顶背离、底背离、卷土重来、5日变值

MACD--顶背离、底背离、卷土重来、5日变值

MACD--顶背离、底背离、卷土重来、5日变值Ⅰ顶背离 -- 指数不断上涨(或连续与上次上涨最高点基本持平),而MACD不断向下。

顶背离一旦形成,那么股价在后期就必然是下跌的三打白骨精:是一个顶部操盘的办法。

适用的形态是中线震荡顶部,对于短线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只有在中线震荡顶部,这个方法才可以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

技术核心:指数与MACD指标出现了背离技术特征:1、要求MACD在某一区间之内形成三次死叉(帮助投资者看清楚指数下跌的面目)2、要求死叉形成的时间段死叉的位置依次降低,形成一个下降的趋势(不能形成上升趋势)3、股价在MACD指标形成不断向下走势的时候,死叉的位置一次比一次低。

随着指标死叉不断的形成,股价的高点却不断出现,股价呈现了持续向上的走势。

利用三大白骨精,我们就不会受到价格连续创新高的诱惑;只要看MACD指标就会发现形成背离。

实战操作的时候并不鼓励大家直到第三次出现死叉才交易。

因为可能股价形成两次顶部就下跌了,如果还等着第三次顶部,他是不会到来了。

所以一般来讲只要中线形成了顶背离(几次死叉趋势向下,而股价的高点却不断出现),大家就要提高风险意识。

实际上只要是在顶背离时间段内,无论我们卖在哪里,都是正确的。

Ⅱ底背离 -- 股价下跌的时候,MACD出现三金叉底背离一旦出现,那么后期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就会是非常大的。

黄金买点的技术特征:正好与三大白骨精相反,三打白骨精是说在中线股价的高位震荡,MACD形成三次死叉的走势。

黄金买点是指股价在底部下跌的徒中MACD 出现了三次金叉,最后一次金叉的时候股价见到了真正的底部,随后展开上涨。

买点特征:下跌的徒中,第一次金叉出现,先等一等;第2次金叉,如果下跌还没结束就再等一下。

第三次金叉就可以不用等了直接买进。

往往第一次金叉还没跌到底,第2次是下跌徒中,第三次就是底部已经来了。

第三次一定要即时买进。

技术特征:第一次金叉提醒人底部快来了,第2次金叉又提醒底部快来了,第三次大概意思就是出现底部Ⅲ卷土重来 -- 股价的下跌让我们以为大势可能以去了,但是随后股价再一次上涨,说明此时股价上涨行情又来了,所以这个方法称为卷土重来。

MACD的周期循环规律立杆,背离,顶底

MACD的周期循环规律立杆,背离,顶底

M A C D的循环规律一、目录二、MACD基本理论介绍1、总论:背离、趋势的反转、乖离、0 轴上下金叉死叉、第N 次金叉死叉、红绿柱子的长短多空含义、线的位置、形态、柱子的形态、线离0 轴的远近、MACD 上的支撑和压力、波浪结合MACD、加速点、红绿柱子的长短多多空点、量价背离等等。

大周期决定小周期,15分钟死叉要看离零轴有多远,是否做背离。

目前还是资金决定技术图形的时期。

如大周期是上涨趋势,当然是确定死叉后再卖。

如果大周期是下跌趋势,提前卖是为了减少损失2、MACD的立杆:是指K线最高点或者最低点,不是MACD的柱状线,也不是MACD的死叉点,当MACD死叉了,可以回过来重新测绘立杆点,标出最高点的K线;3、MACD的顶和底:是指立杆点对应的MACD图形上的点,不一定是MACD的死叉点或者金叉点,A点必须是真的金叉或者死叉,当B点高于A点时,则B点代替A点重新立杆,重新数A B C三个点4、MACD的循环在常用的软件中,周期分为月线-周线-日线-60分钟-15分钟-5分钟,基本上是4倍的关系。

从MACD指标上看,长周期要想金叉,比他低一个周期的MACD必须先金叉。

如:月线想要金叉,周线必须先金叉,依次递推,死叉亦然。

但是反过来讲,周线金叉未必使月线金叉,有可能需要2次甚至多次金叉才可以使月线最终金叉。

也就是说要是长周期的MACD金叉,比它低一个周期的MACD可能会走出多种形态,如:底背离、2次甚至多次金叉、最强的是1次金叉(此时有可能长短周期均在〇轴上方,如在水下,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最可靠的买点是短周期MACD在水下靠近〇轴的位置出现底背离,并使的长周期MACD出现金叉共振,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个最可靠的铲底买点。

为了是买入点精确,可使用循环周期理论,在长周期MACD临近金叉前,在60分钟分时图上寻找买点。

5、同步上升所谓同步上升是指,在同一周期的MACD指标走势中,死叉点(或金叉点)每个都比前一个高,而不仅仅是DIF MACD指标一但死叉就立杆,在后面的走势中,如果可以确认或预期确认死叉点上升就是同步上升。

MACD背离+画线

MACD背离+画线

MACD背离+画线DIFF:EMA(CLOSE,SHORT)-EMA(CLOSE,LONG);DEA:EMA(DIFF,MID);MACD:(DIFF-DEA)*2,COLORSTICK;低位⾦叉:=CROSS(DIFF,DEA) AND DIFF<-0.1;STICKLINE(低位⾦叉,0,0.08,6,0),COLORYELLOW;DRAWTEXT(低位⾦叉,0.16,' 低位⾦叉'),COLORWHITE;JCCOUNT:=COUNT(CROSS(DIFF,DEA),BARSLAST(DEA>=0));⼆次⾦叉:=CROSS(DIFF,DEA) AND DEA<0 AND COUNT(JCCOUNT=2,21)=1; STICKLINE(⼆次⾦叉,0,0.06,6,0),COLORFF00FF;DRAWICON(⼆次⾦叉,DEA*0.9,1) ;DRAWTEXT(⼆次⾦叉,0.2,' ⼆次⾦叉'),COLORYELLOW;A1:=BARSLAST(REF(CROSS(DIFF,DEA),1));底背离:=REF(CLOSE,A1+1)>CLOSE AND DIFF>REF(DIFF,A1+1) AND CROSS(DIFF,DEA); STICKLINE(底背离,0,0.03,6,0),COLOR00FF00;底背:DRAWLINE(A1=0,DEA,底背离,DEA,0),COLORRED,LINETHICK2;{原版为线宽4} DRAWTEXT(底背离,0.12,' 底背离'),COLORFF00FF;A2:=BARSLAST(REF(CROSS(DEA,DIFF),1));顶背离:=REF(CLOSE,A2+1)<CLOSE AND REF(DIFF,A2+1)>DIFF AND CROSS(DEA,DIFF);顶背:DRAWLINE(A2=0,DEA,顶背离,DEA,0),COLORGREEN,LINETHICK2; {原版为线宽4} DRAWTEXT(低位⾦叉 AND ⼆次⾦叉 AND 底背离,0.25,'三全项'),COLOR0000FF,LINETHICK2; OBV:=DEA;P:=10;A3:=REF(OBV,P)=HHV(OBV,2*P+1);B3:=FILTER(A3,P);C3:=BACKSET(B3,P+1);D3:=FILTER(C3,P);{⾼点}A4:=REF(OBV,P)=LLV(OBV,2*P+1);B4:=FILTER(A4,P);C4:=BACKSET(B4,P+1);D4:=FILTER(C4,P);{低点}上:=REF(OBV,BARSLAST(D3)),COLORFF00FF,NODRAW;下:=REF(OBV,BARSLAST(D4)),COLOR00FF00,NODRAW;向上:=CROSS(OBV,上*1.01),NODRAW;相对能量:(OBV-下)/(上-下)*100,COLORYELLOW,NODRAW;R11:=BACKSET(ISLASTBAR,BARSLAST(D3)+1);S11:=R11>REF(R11,1);DRAWLINE(D3,OBV,S11,OBV,1),COLORYELLOW;T11:=BACKSET(ISLASTBAR,BARSLAST(D4)+1);U11:=T11>REF(T11,1);DRAWLINE(D4,OBV,U11,OBV,1),COLOR00FF00;STICKLINE(C>0,下,下,1,0),COLOR00FF00;STICKLINE(C>0,上,上,1,0),COLORFF00FF;DRAWTEXT(CROSS(OBV,上*1.01),上,'上'),COLORYELLOW;DRAWTEXT(CROSS(下*0.99,OBV),下,'下'),COLORYELLOW;DRAWICON(D3,OBV,2);DRAWICON(D4,OBV,1);SHORT 2 200 12LONG 2 200 26MID 2 200 92)MACD主升DIFF : EMA(CLOSE,12) - EMA(CLOSE,26);DEA : EMA(DIFF,9);MACD : 2*(DIFF-DEA),COLORSTICK;主升 : DIFF>0 AND DIFF>DEA,COLOR0000FF,POINTDOT,NODRAW; STICKLINE(主升,DIFF,DEA,3,0),COLOR0000FF;3)RSI画线LC:=REF(CLOSE,1);RSI2:SMA(MAX(CLOSE-LC,0),13,1)/SMA(ABS(CLOSE-LC),13,1)*100; K:=SMA(RSI2,3,1);STICKLINE(RSI2>K ,RSI2,K,2,0),COLORD090EE;STICKLINE(RSI2>K AND RSI2>80 ,RSI2,K,2,0),COLOR0060FF; STICKLINE(RSI2<K,RSI2,K,2,0),COLORFF9060;STICKLINE(RSI2<K AND RSI2<20 ,RSI2,K,2,0),COLOR00FF00; OBV:=RSI2;P:=10;A3:=REF(OBV,P)=HHV(OBV,2*P+1);B3:=FILTER(A3,P);C3:=BACKSET(B3,P+1);D3:=FILTER(C3,P);{⾼点}A4:=REF(OBV,P)=LLV(OBV,2*P+1);B4:=FILTER(A4,P);C4:=BACKSET(B4,P+1);D4:=FILTER(C4,P);{低点}上:=REF(OBV,BARSLAST(D3)),COLORFF00FF,NODRAW;下:=REF(OBV,BARSLAST(D4)),COLOR00FF00,NODRAW;向上:=CROSS(OBV,上*1.01),NODRAW;相对能量:=(OBV-下)/(上-下)*100,COLORYELLOW,NODRAW;R11:=BACKSET(ISLASTBAR,BARSLAST(D3)+1);S11:=R11>REF(R11,1);DD:DRAWLINE(D3,OBV,S11,OBV,1),COLORYELLOW;T11:=BACKSET(ISLASTBAR,BARSLAST(D4)+1);U11:=T11>REF(T11,1);EE:DRAWLINE(D4,OBV,U11,OBV,1),COLOR00FF00;STICKLINE(C>0,下,下,1,0),COLOR00FF00;STICKLINE(C>0,上,上,1,0),COLORFF00FF;DRAWTEXT(CROSS(OBV,上*1.01),上,'上'),COLORYELLOW; DRAWTEXT(CROSS(下*0.99,OBV),下,'下'),COLORYELLOW; DRAWICON(D3,OBV,2);DRAWICON(D4,OBV,1);STICKLINE(CROSS(RSI2,DD) ,RSI2,K,2,0),COLOR00FFFF;20,POINTDOT;50,POINTDOT;80,POINTDOT;跌幅倍率:C/HHV(H,1000)*100,COLORGREEN,NODRAW;涨幅倍率:C/LLV(L,500),COLORRED,NODRAW;。

史上最强macd运用口诀简单实用值得永久收藏(现用图解)

史上最强macd运用口诀简单实用值得永久收藏(现用图解)

史上最强MACD运用口诀,简单实用,值得永久收藏(图解)MACD指标运用口诀:1.MACD在0轴上方——每发生一次金叉,股价将创新高。

2.MACD 在0轴下方——每发生一次死叉,股价将创新低。

3.MACD在0轴上方——金叉属于上升趋势多头行情,可低吸高抛到顶背离。

4.MACD在0轴下方——金叉属于下降趋势反弹行情,一直到上0轴才参与。

5.MACD在0轴上方——金叉死叉次数越多越好、牛股。

6.MACD 在0轴下方——金叉死叉次数越多越差、熊股。

7.MACD将金不金——绿柱二次反身向下、必跌。

8.MACD将死不死——红柱二次反身向上、必涨。

9.MACD卖小——股价上涨、而后一波红柱没有前一波高、将下跌。

10、MACD买小——股价下跌或走平、而后一波绿柱没有前一波低、将上涨。

11、MACD不三不四——跌破0轴趋势后不是第三浪就是第四浪就必将上涨。

12、MACD高位缩头——股价大幅急涨后MACD 远离0轴红柱缩短,快速收钱走人。

13、MACD低位金叉——股价大幅急跌后MACD远离0轴、必涨出现二次金叉更猛。

14、MACD起死回生——上涨过程当中的洗盘回档死叉后一两天又迅速金叉必涨。

15、MACD不可救药——上涨之后进入回调,反弹MACD金叉一天后迅速死叉必跌。

16、MACD黄金坑——股价上涨一波后回调MACD死叉7天之内绿柱较短,又金叉,黄金坑必涨。

17、MACD火烧连营——红柱持续超过两个月,大牛。

MACD指标 0轴运用口诀1.macd指标在0轴上方——每发生一次金叉,股价将创新高。

2.macd指标在0轴下方——每发生一次死叉,股价将创新低。

3.macd指标在0轴上方——金叉有意义,死叉无意义。

4.macd 指标在0轴下方——死叉有意义,金叉无意义。

5.macd指标在0轴上方——金叉死叉次数越多越好。

6.macd指标在0轴下方——金叉死叉次数越多越差。

7.macd指标在0轴上方金叉与0轴下方金叉意义不同。

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好厉害的MACD背离(通达信副图指标)

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好厉害的MACD背离(通达信副图指标)

好厉害的MACD背离(通达信副图指标)DIF:EMA(CLOSE,12)-EMA(CLOSE,26),COLORRED,LINETHICK2;DEA:EMA(DIF,9),COLORWHITE,LINETHICK2;持仓段:=0,COLOR00CFFF;空仓段:=0,COLORFFCCFF;STICKLINE(DIF>DEA,-0.5,-0.6,10,1),COLOR00CFFF;STICKLINE(DIF<DEA,-0.5,-0.6,10,1),COLORFFCCFF;MACD:(DIF-DEA)*2,COLORSTICK;STICKLINE(((MACD<REF(MACD,1)) AND(MACD>0)),0,MACD,1,0),COLORLIBLUE,LINETHICK2;STICKLINE(((MACD>REF(MACD,1)) AND(MACD<0)),0,MACD,1,0),COLORFF00FF,LINETHICK2;建仓:IF(DIF<0,DIF,0),COLORYELLOW,LINETHICK2;加仓:IF(DIF<0,0,DIF),COLORRED,LINETHICK2;白线破仓:IF(DIF<DEA,DIF,DEA),COLORWHITE,LINETHICK2;趋势强弱:IF(DIF>DEA,DEA,DEA),COLORFF937F,LINETHICK2;AA:=COUNT(CROSS(DIF,DEA),BARSLAST(DEA>=0));二次金叉:=CROSS(DIF,DEA) AND DEA<0 AND COUNT(AA=2,21)=1; DRAWTEXT(二次金叉,0.2,' 二次金叉'),COLORYELLOW;A1:=BARSLAST(REF(CROSS(DIF,DEA),1));底背离:=REF(CLOSE,A1+1)>CLOSE AND DIF>REF(DIF,A1+1) AND CROSS(DIF,DEA); STICKLINE(底背离,0,0.03,6,0),COLOR00FF00;底背:DRAWLINE(A1=0,DEA,底背离,DEA,0),COLORRED,LINETHICK4; DRAWTEXT(底背离,0.12,' 底背离'),COLORFF00FF;A2:=BARSLAST(REF(CROSS(DEA,DIF),1));顶背离:=REF(CLOSE,A2+1)<CLOSE AND REF(DIF,A2+1)>DIF AND CROSS(DEA,DIF); 顶背:DRAWLINE(A2=0,DEA,顶背离,DEA,0),COLORGREEN,LINETHICK4;。

摆荡指标MACD--精校含图版

摆荡指标MACD--精校含图版

摆荡指标MACDJohn Robinson罗宾逊目录序言···············································- 3 -第一节财富的金色拱门MACD (3)第二节交替出现的熊市与牛市 (7)第三节《重见天日书》 (8)第四节纽约市市长彭博 (9)第一章摆荡指标应用····················· - 11 -第一节摆荡指标(O SCILLATORS) (11)第二节摆荡指标的应用 (13)第三节多空分界线 (13)第四节摆荡指标的研判 (13)第五节背离的配套措施 (23)第二章 MACD指标 ·························· - 26 -第一节MACD技术指标 (26)第二节MACD的计算公式 (28)第三节MACD的应用原则 (29)第三章艾培尔(MACD 指标之父) ···· - 30 -第一节MACD指标之父:艾培尔 (30)第二节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 .. -31-第三节DIF与DEA的运用 (33)第四节MACD的优、缺点 (34)第四章 MACD指标 ·························· - 34 -第一节MACD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34-第二节指数移动平均线(EMA) (35)第三节DIF实体线 (38)第四节DEA线 (38)第五节BAR柱状体(线) (38)第六节DIF与DEA的运用 (39)第七节MACD的优缺点 (40)第五章 DIF 快线的运用.................. - 40 -第一节DIF快线的运用. (41)第二节正背离(多头背离) (44)第三节负背离(空头背离) (45)第六章聚散交叉 ··························· - 47 -(剪刀形重见天日书) ····················· - 47 -第一节黄金交叉 (47)第二节死亡交叉 (49)第七章 BAR柱状体························· - 52 -第一节BAR柱状体破解 (52)第二节柱状图“抽脚” (54)第三节柱状图“缩头” (55)第四节柱状体的杀多棒 (56)第五节柱状体的轧空棒 (58)第六节各种柱状体形态详解 (58)1、大峡谷型柱状体 (58)2、大山型柱状体 (59)3、浅谷型柱状体 (60)4、土丘型柱状体 (61)5、尖山型柱状体 (62)6、尖谷型柱状体 (62)7、尖山配小丘柱状体 (63)8、尖谷配浅谷柱状体 (64)9、小丘配尖山柱状体 (65)10、浅谷配尖谷柱状体 (66)11、平丘配平谷柱状体 (67)12、长期的平丘崩坏 (68)13、长期的浅谷突破 (69)14、头肩底柱状体 (69)15、头肩顶柱状体 (70)16、连二川柱状体 (71)17、连双头柱状体 (72)18、连三川柱状体 (73)19、连三头柱状体 (74)20、连四川柱状体 (75)21、连四头柱状体 (76)22、汤匙状渐高柱状体 (77)23、汤匙状渐低柱状体 (77)第七节0轴之上徘徊 (78)第八节0轴之下徘徊 (79)第九节柱状体的正背离 (80)第十节柱状体的负背离 (81)第八章多空的分野........................ - 82 -第一节多空的分野 (83)第二节长期与短期操作 (85)第三节多空转折点 (85)第四节市场强弱研判 (86)中油陈振生传奇······························ - 87 -序言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专机在上海虹桥机场做短暂技术停留后,上午十一时二十七分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

macd顶背离的原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macd顶背离的原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macd顶背离的原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股票市场中,技术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市场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的方法。

而MACD指标作为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之一,在判断股票价格趋势和交易信号方面被广泛应用。

其中,MACD顶背离是一种重要的形态模式,它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市场操作信号。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MACD顶背离的原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接下来,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言、MACD顶背离的原理、MACD顶背离的说明、MACD 顶背离的概述和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MACD顶背离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形态模式。

首先将介绍MACD指标及其基本原理,并详细解释什么是顶背离以及其形成机制。

然后,会探讨MACD顶背离特征、形态模式,并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如何分析MACD图表。

最后,对于该技术形态模式的应用范围、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MACD顶背离,并在投资决策中有效利用该形态模式提高交易成功率。

2. MACD顶背离的原理2.1 MACD指标介绍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指标,它由一对快速移动平均线(称为MACD线)和一个慢速移动平均线(称为信号线或触发线)组成。

通过测量价格趋势和股票价格动能的变化,MACD 可以帮助判断股票市场的买入和卖出时机。

2.2 什么是顶背离顶背离是一种技术图形,它出现在价格上涨趋势的最高点附近。

在这种情况下,MACD指标形成了新高点,然而相应的价格走势却没有达到新高。

换句话说,价格创造了高点,而MACD没有确认这个新高点,显示出了一种背离信号。

这被称为顶背离。

2.3 原理解释顶背离反映了市场情绪的变化。

在上涨趋势中,当市场达到一个高点时,投资者情绪可能会过于乐观,并开始卖出他们的持仓以获取利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探讨QQ群29562177 整理
技术指标的用法不外乎三种:
协同--股价与指标同步;
交叉--长,短线金叉与死叉;
背离--股价与指标不一至,股价趋势向上,指标反而走平或向下了,股价趋势向下,指标反而向上或平。

我的macd顶背离为:
股价经过一段涨,macd的顶背离是指股价与前面的高股价平或高(宏观地看,粗看,看股价趋势)macd指标中的diff不与价同步向上反而低或平了(细看,比数值大小这样才有可操作性),在cdl指标中就是diff由红翻绿了。

价是看趋势,不是一定要按什么最高,最低,收盘价,是看一个大概样子,而下面的diff是要和前面的峰比大小的,所以要精确。

发挥用法就是不看上面价,只看macd的diff的最高点,只要这个新出来的高峰没有前高就算是背离了,一般往下至少有15%的跌幅。

这里要说明的就是教科书上所说的macd背离是股价与macd指标中的macd比,而我这里的是股价与macd指标的diff比。

例图中e40为expma40,e10为expma10,3ma为3日均线。

反过来,就是macd底背离了。

股价创新低,diff不再创新低(前面应有一个最低点),这个次低点的后一天就是底背离点,要注意:这个次低点是由后一天涨而形成的,底背离点是一个进货参考点。

发挥用法就是不看上面的股价只看diff,不再创新低了造成这次低点的那天就是底背离点。

凡是要进票,一看macd有这种情况了,就不要马上进,至少也要等到它回调有15%以上再进。

有票的第二天逢高甩,可以在低位捡回来。

以上是原则,一般顶背离较准,看到逃没错,下面至少有15%的跌幅,逃错了无非是少赚点,底背离买点就只能供参考,不能保证买了一定有5%的赚头,买了不涨只有止损。

再来张近期的顶背离图
问:全图里2 7 11 点为什么是底背离点?e点为何与c d 点背离?
2,7,11这天diff变方向,diff都由绿变红,导至前一天位置确定了,一个低位出现。

2导致的低位比1高,7导致的低位比4高,11导致的低位比9高.所以2,7,11是底背离点.
11有点勉强,平了,差一点就向上,可股价涨了3%以上,当天j 才向上,看不清也可以不做。

e导致的新高位(e的前一天)比前高c,d都低,e为顶背离。

这是我定的规距,别的地方看不到的。

是不是这样大家自己看,不一定好。

再来一张清楚点的顶背离图。

那macd用什么参数好呢?
我在短线炒手练习逃顶帖中说了用的是标准参数26,12,9。

这也是为了简化,以不变应万变。

有的人练习下来觉得20,6,5好也可以,就不要变了,有的人练习下来觉得看macd中macd柱子的包容线好,也可以,就不要变了,总之你练习下来得出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就不要轻易变除非实践中碰到问题而修正,这一点在炒手练习第一帖前言中早有说明。

由于没有用macd的交叉,所以反应比较快。

作短线用,60分线,日线,周线都可。

本帖只谈背离,macd博大精深不是一付帖能说透的。

本帖就是介绍macd背离,大家可以领会它的精神,顶背离比较准,
错了无非是少赚点。

底背离差点,买了不涨就不好了。

我发此帖后马上看到一位坛友发了一张所谓
600002的macd背离骗线图... 3d2&stock=trade,我转了过来注释了一下,后面加了一截,大家看看这个股的背离怎样?我看基本上它在这一段上没有骗线,走得是明明白白,是个善庄。

此股在第一次6.50元(2点)逃顶后就当短线做。

可macd指标的diff过前高0.228,那又可以等下一个背离点,下一个顶背离点在9.91元。

逃顶后以后又可作短线了。

股价在e40以下运行最好不做,如果要做就做那种macd起伏大的,底背离明显的,这时底背离进货就不能要求太高,随时做好短线止损,看不清就不做。

此方法在别的股票中不一定实用,如000625长安汽车
000625,04年3月24日以后macd一直新低,没有底背离没有进货机会。

5月26日最低出现以后可以进货,但真正可以做是在6月28日,再后面也都有赚的。

10月29日又是新的macd最低位,11月9日又底背离可做。

12月3日、4日都是进点。

元月4日、5日大跌从图上看跌到5元左右才有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