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遗传学方法
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技术在细胞途径和信号调控中的应用

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技术在细胞途径和信号调控中的应用光遗传学与化学遗传学技术在细胞途径和信号调控中的应用在生物学领域,研究细胞途径和信号调控是一项极其复杂和繁琐的工作。
然而,随着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分子结构及功能,从而实现更加精细和准确的分子干预和调控。
本文将详细探讨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技术在细胞途径和信号调控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光遗传学技术光遗传学技术是利用光来调控特定细胞途径或基因表达的技术。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光激活离子通道或受体蛋白,从而模拟或改变细胞内环境或生理状态。
例如,光敏受体蛋白rhodopsin可以通过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发生构象变化,从而控制离子通道的活性,进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
这一技术被用于神经科学和疾病治疗方面,如控制癫痫、抑郁和帕金森病等。
近年来,光遗传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可以用于神经科学和脑研究,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
例如,利用光遗传学技术,可以操纵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的光响应,从而实现水稻产量增加。
此外,在工业领域,光遗传学技术的潜在应用还在探索中,如高效的微生物发酵、有机酸生产等。
化学遗传学技术化学遗传学技术是一种使用人工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来调控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方法。
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化合物诱导基因表达的变化,而近年来,化学遗传学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了蛋白结构和活性的调控。
例如,可以利用化合物来选择性调控酶的底物识别能力或催化作用,从而实现一系列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调控。
化学遗传学技术同样可以应用于神经科学和脑研究领域,在神经递质调控和疾病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一些神经元调控或抗抑郁药物如克伦特罗利、氟西汀等,就是利用对蛋白、胞外受体或离子通道的调控来实现的。
此外,化学遗传学技术还可以用于肿瘤治疗和免疫疗法等多个领域。
综合应用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技术尽管各有特色和优势,但将两种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更加精细和高效的分子调控。
神经元功能调控的化学遗传学方法研究

神经元功能调控的化学遗传学方法研究神经元是重要的神经细胞,其功能调控对于人体的正常运转及其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遗传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通过合成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化合物,有助于对细胞机制的解析。
在神经元研究中,化学遗传学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讨论神经元功能调控的化学遗传学方法研究进展和现状。
1. 基于化学遗传标记的神经元研究神经元是大脑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位,具有复杂的功能调控机制。
神经元的研究需要精确的方法,以便在细胞水平上进行调控。
基于化学遗传标记的研究方法就是一种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
化学遗传标记是指通过化学手段引入的生物标记物,用于标记和调控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在神经元研究中,通过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合物,可以在神经元中引入化学遗传标记,并精确控制神经元功能。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标记神经元中特定的分子,用于研究其功能和调控机制。
2. 基于光遗传学的神经元调控光遗传学是神经元研究中一种新兴的化学遗传学方法。
该方法利用光敏感作用基因和其编码的蛋白,通过激光光照,调控神经元活动。
光遗传学方法具有很高的光学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在神经元研究中应用广泛。
例如,科学家可以通过该方法控制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研究神经元在复杂的行为上的作用。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研究神经元的成像和互动,对神经元网络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
3. 化学遗传学方法在神经元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化学遗传学方法在疾病研究中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针对神经病变的研究。
例如,一些疾病在神经元中发生,这些病变通常是由于分子功能的异常或稳定性失调引起的。
通过化学遗传学方法,研究者可以选择性地抑制或激活这些分子的功能,然后研究神经元反应的变化。
例如,化学遗传学方法可以用于研究神经元代谢物的调控,这些代谢物对神经元健康具有很大影响。
这一方法可以为开发治疗神经病变的新药物提供可靠的信息。
4. 结论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化学遗传学在神经元调控研究中应用广泛。
化学遗传学简介

化学遗传学简介高磊;雷晓光【摘要】化学遗传学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交叉学科,是利用生物活性小分子与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生物学系统功能的一种方法,是经典遗传学的补充.化学遗传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在现代药物靶标的发现上,化学遗传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期刊名称】《大学化学》【年(卷),期】2015(030)005【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化学遗传学;经典遗传学;生物活性分子;靶标蛋白【作者】高磊;雷晓光【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730;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102206;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系北京100871;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730;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G64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已经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如何确定每个基因所对应蛋白的功能成为遗传学家所面临的难题。
传统的遗传学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各种基因突变来改变所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基因,从而获得可稳定遗传的变异体,并利用变异体来确定基因或者蛋白的功能。
虽然我们利用模式生物,通过传统的遗传学研究方法,已经确定了许多基因的功能,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许多不足[1-2]:①许多基因具有遗传冗余性,突变其中之一并不会出现遗传性状的改变;②某些基因对于生物体来讲非常重要,突变了该基因使得生物体无法存活;③对于繁殖速率慢,个体较大,基因组是多倍体的哺乳动物来说,得到稳定遗传的突变体是很困难的;④对于复杂系统来讲,某些蛋白的功能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调控(例如磷酸化、去磷酸化),并不能通过简单的减少其表达来确定其功能[3]。
生物活性小分子能够与特定蛋白质相互作用,并可以条件性地改变靶标蛋白的功能和活性,所以克服了基因冗余和基因致死等难题,这种新的遗传学研究的方法被称为化学遗传学(chemical genetics)[4]。
由于生物活性小分子可以随时加入或移除,这使得化学遗传学除了克服基因冗余和基因致死等难题外,还有与生俱来的优势——时空可控性。
化学遗传学与基因工程

研究意义:为基因治疗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 生命过程的本质和机制。
化学遗传学的发展历程
起源: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开始探索化学遗传学领域
初步发展:21世纪初,化学遗传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化学遗传学在药物 研发、基因治疗和 合成生物学等领域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 景。
它为深入理解生命 过程和疾病机制提 供了新的工具和方 法。
化学遗传学的研究内容
化学遗传学定义:通过化学手段对基因进行调控和干预,以研究基因功能 和表观遗传学机制的学科。
研究目标:揭示基因的表达、调控和功能,以及化学小分子在其中的作用 机制。
基因编辑技术:化学遗传学可以与基因编辑技术结合,通过设计特定的酶和化合物,实 现对基因组的精确编辑和改造。
基因工程在化学遗传学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方法用于构建化学遗传学工具 基因工程改造细胞用于化学遗传学研究 基因工程应用于化学遗传学中的药物筛选 基因工程在化学遗传学中用于疾病治疗
两者结合的研究领域和成果
化学遗传学与基因工程
汇报人:XX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化学遗传学的概念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化学遗传学与基因工程的关系 化学遗传学与基因工程的发展前景
添加章节标题
化学遗传学的概念
化学遗传学的定义
化学遗传学是通过 化学手段对基因进 行调控和操作的一 门科学。
它利用小分子化合 物来调节基因的表 达,以探索基因的 功能和作用机制。
生物制药领域:开 发新型药物和治疗 方案
环境科学领域:基 因工程微生物用于 污染物降解和废水 处理
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

一、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三者联系与区别欧洲化学生物学的一个专门刊名为ChemBioChem刊物,这部刊物在我所阅读的文献中被反复提及,我查到该文献的两位主编分别是Jean-Marie Lehn教授和Alan R. Fersht教授,他们在诠释刊物的宗旨[1]时指出:ChemBioChem意指化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其使命是涵盖从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多肽蛋白质到DNA/RNA,从组合化学、组合生物学到信号传导,从催化抗体到蛋白质折叠,从生物信息学和结构生物学到药物设计,这一范围宽广而欣欣向荣的学科领域。
既然化学生物学涵盖面这么广泛,它到底和其它学科之间怎么区分呢?想到拿这个题目出来介绍是因为这是我在第一节课课堂讨论中的内容,我们小组所参考的文献主要是关于对化学生物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化学生物学的分析手段以及一些新的研究进展,比如药物开发和寻找药物靶点。
当时课堂上对于题目中三者展开过热烈讨论,作为新兴学科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的是小分子作为工具解决生物学问题的学科,它如何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中分别出来,这也是我自己最开始产生过矛盾的问题,这里我结合所查阅的文献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1.1 生物化学(Biological Chemistry)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化学现象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生物学分支学科[1]。
根据一些生物化学的书我归纳了一下,其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对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的鉴定,对新陈代谢与代谢调节控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测定,以及研究酶催化,生物膜和生物力学,激素与维生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生物化学对其他各门生物学科的深刻影响首先反映在与其关系比较密切的细胞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领域。
通过对生物高分子结构与功能进行的深入研究,揭示了生物体物质代谢、能量转换、遗传信息传递、光合作用、神经传导、肌肉收缩、激素作用、免疫和细胞间通讯等许多奥秘,使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遗传学实验20种技术

一、DNA提取1、实验原理通常采用机械研磨的方法破碎植物的组织和细胞,由于植物细胞匀浆含有多种酶类(尤其是氧化酶类)对DNA的抽提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抽提缓冲液中需加入抗氧化剂或强还原剂(如巯基乙醇)以降低这些酶类的活性。
在液氮中研磨,材料易于破碎,并减少研磨过程中各种酶类的作用。
十二烷基肌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简称为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简称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溶解细胞膜和核膜蛋白,使核蛋白解聚,从而使DNA得以游离出来。
再加入苯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使抽提液分相,因核酸(DNA、RNA)水溶性很强,经离心后即可从抽提液中除去细胞碎片和大部分蛋白质。
上清液中加入无水乙醇使DNA沉淀,沉淀DNA溶于TE溶液中,即得植物总DNA溶液。
二、RNA提取1、实验原理Trizol试剂是由苯酚和硫氰酸胍配制而成的单相的快速抽提总RNA的试剂,在匀浆和裂解过程中,能在破碎细胞、降解蛋白质和其它成分,使蛋白质与核酸分离,失活RNA酶,同时能保持RNA的完整性。
在氯仿抽提、离心分离后,RNA处于水相中,将水相转管后用异丙醇沉淀RNA2、操作步骤1、取植物嫩叶,液氮研磨,每1.5ml tube分装0.1克样品;2.每管加入0.5ml Trizol液,迅速混匀,注意样品总体积不能超过所用Trizol体积的10%。
3、室温下静置5~10分钟以利于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解离4、加入O.5mI的氯仿,盖紧离心管,用手剧烈摇荡离心管15秒,室温静置5分钟5、10000r/min离心10分钟6、取上清液(水相)转入一新的离心管,加入等体积异丙醇,室温放置10分钟,10000r/min离心10分钟。
7、弃去上清液,加入至少1ml的70乙醇,涡旋混匀,4℃下7500r/min离心5分钟。
8、小心弃去上清液,然后室温或真空干燥5—10分钟,注意不要干燥过分,否则会降低RNA的溶解度。
然后将RNA溶于TE或DEPC处理过的水中,必要时可55℃—60℃水溶10分钟。
化学与遗传学

Part Two
化学与遗传学的关 系
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化学键
遗传物质是DNA,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通过磷酸二酯键 连接。 DNA中的碱基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
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从而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
化学物质可以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从而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
药物可以引发基因突变,从而 导致遗传疾病
药物可以影响DNA的复制和修 复,从而影响遗传
药物可以影响细胞分裂和增殖, 从而影响遗传
Part Fo中的应用
添加标题
遗传学在药物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基因的研究,可以发现药物的靶点,从而 提高药物的疗效和特异性。
遗传学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遗传学在毒理学中应用的主要领域是研究毒物的代谢和致突变机制 遗传学技术可以帮助检测化学物质的致癌性和致突变性 遗传学在毒理学中的应用还包括研究毒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遗传学技术还可以用于研究毒物对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
遗传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 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提高生物 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
化学与遗传学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作用
疾病控制:利用化学与遗传学知识,研发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有效控制全球范围内的疾病传 播。
环境保护:通过研究化学与遗传学的关系,开发出更有效的环保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全 球生态系统。
资源利用:利用化学与遗传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解决全球资源短缺问 题。
添加 标题
遗传学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通过遗传学技 术,培育出抗逆、抗病、优质、高产的作物 新品种。
添加 标题
转基因技术:利用遗传学原理,将外源基因 导入植物体内,实现基因重组,创造出具有 优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
反向化学遗传学方法筛选NF-kB实验设计

反向化学遗传学方法筛选NF-kB通路抑制剂实验设计摘要:目的:NF-κB信号通路在微循环障碍,肿瘤的发展等病理过程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抑制这些病理过程的新方法。
本文目的是探索能够筛选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的方法。
方法:通过化学遗传学方法,通过化合物对TRAF2和TRAF5靶蛋白的作用,筛选出能够同时抑制这两种靶蛋白的化合物,再将其作用于细胞,通过RT-PCR技术检测化合物导致的靶蛋白的表达量,进而筛选出有效的靶蛋白抑制剂,再将化合物作用于动物模型,筛选出能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化合物,用于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微循环障碍等病理过程。
关键词:NF-κB信号通路; 化学遗传学; RT-PCR; NF-kB通路抑制剂;主要内容1.NF-KB的概述`````````````````````````````````````````````````21.1 NF-KB/Rel蛋白家族及结构````````````````````````````````21.2 IκB蛋白家族``````````````````````````````````````````21.3 NF-KB的活化信号转导途径````````````````````````````````22. 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病理过程```````````````````````````````32.1. NF-κB信号通路激活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促进作用````````````32.2. NF-KB介导的微管内皮细胞的损伤`````````````````````````32.3 NF-KB活化影响凝溶的平动态衡,促微血栓形成 `````````````33. NF-KB信号途径抑制剂````````````````````````````````````````34.实验方法4.1化学遗传学`````````````````````````````````````````````44.2靶蛋白的选择```````````````````````````````````````````54.3实验流程图```````````````````````````````````````````` 75.讨论````````````````````````````````````````````````````````86.参考文献````````````````````````````````````````````````````8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KB)•蛋白家族是一种多效性的转录因子,可以与多种基启动子部位的KB位点发生特异性的结合从而促进其转录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外形上的变化
inhibitors of SARS冠状病毒-CoV
第三节 化学遗传学方法
二十年前,编码蛋白的发现引起了细胞周期调节领域 的一场革命。它们作为重要的信号传导组分的确认加 速了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为进一步生物化学研究提供 了必要的起点。在近些年,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 已经在细胞生物学中起到类似的作用,化学生物学这 一新领域把那些致力于了解和模拟自然世界的化学家 和生物学家带到一起。 1994,哈佛大学的Tim Mitchison[1]教授在首期的 “Chemistv &Bio1ogy"《化学和生物学》上阐述了化 学遗传学(chemical genetics)的基本概念。他指出要 探索生命过程必须有干扰生命过程的手段,然后才能 了解其后果。随后,哈佛大学stuart L.Schreiber教 授和Tim Mitchison教授开始利用小分子来系统地探索 细胞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荧光酶标仪是用来进行荧光的检测,通过激发 光栅分光后的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到被荧光物质 标定的样品上后,会发出波长更长的发射光, 通过发射光栅后到达检测器。荧光的强度与样 品的浓度呈一定的比例。荧光检测灵敏度高, 可实时检测,使用方便,检测模式多样,但是 容易受外界干扰,激发光与发射光容易互相影 响,干扰检测。 化学发光是来自生物化学反应中的自发光,可 分为辉光型和闪光型两种类型。辉光型发光持 久,稳定,能持续一段时间;闪光型发光时间 短,变化快,稳定性不强,需要应用自动加样 器才可以进行。化学发光中发出的光子数与样 品量呈一定比例关系,化学发光酶标仪灵敏度 非常高,动力学范围广。
2,多功能酶标仪
多功能酶标仪又称多功能微孔板检测仪,可对 以微孔板为体系的实验提供多种不同模式的检 测。通常,多功能酶标仪至少可提供“吸收 光”、“荧光”、“发光”三种不同的检测模 式。一些中高端多功能酶标仪还可完成“时间 分辨荧光”、“荧光偏振”、“荧光共振能量 转移”等高级荧光检测实验。
多功能酶标仪工作站 Flexstation® 3具有双 光栅提供1nm步径全波长 检测,可对6-384孔微孔 板进行光吸收(紫外-可 见)(200-1000nm)、荧光 强度(250-850nm)、化学 发光(250-850nm)、荧光 偏振(400-750nm)和时间 分辨荧光(250-850nm)五 大功能的检测。
一、化学遗传学的基本方法
根据人类基因组的草图,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的数 量在100,000到数百万个,其中大部分属于目前还不清 楚的未知蛋白质,而化学遗传学通过使用小分子作为探 针研究细胞内或完整组织中蛋白质的功能,通过这些分 子探针作用模型的生物化学解释,有助得到关于复杂细 胞过程中蛋白质功能的新信息。 化学遗传学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合成可供筛选的小分子 库,第二个关键环节是发展准确、高速和低成本的化学 库筛选方法,获得尽可能多的机理和特异性信息,第三 个关键环节是确证筛选得到的化合物结构,并确认蛋白 标靶以及优化化合物的蛋白亲和性。
化学遗传学采用小分子活性化合物作为探针,以多种方 式影响靶蛋白的功能,探索和控制细胞过程。从另一方 面来说,化学遗传学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小分子化合物 及其生物学效应,除了被用来揭示生命的基本活动规律 外,还可能成为候选药物。 也就是说化学遗传学的研究活动不是单纯的基础研究, 而与应用紧密相联。所以很多大型制药公司都非常关注 化学遗传学。 例如,哈佛大学在成立一个以从事化学遗传学为核心的 “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时,著名的默克制药公司 (Merck)就成为了该所的主要赞助者之一。可以说, 化学遗传学的出现把传统的学术研究实验室引进了药物 开发的战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通量筛选技术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是将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而形 成的新的技术体系,它以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 方法为基础,以微板形式作为实验工具载体,以自动 化操作系统执行实验过程,以灵敏快速的检测仪器采 集实验数据,以计算机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 理,在同一时间内对数以千、万计的样品进行检测, 并以相应的数据库支持整个技术体系的正常运转。 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实验方法(或称筛选模型)是实 现高通量药物筛选的技术基础。由于高通量药物筛选 要求同时处理大量样品,实验体系必须微量化。这些 微量化的实验方法有些是应用传统的实验方法加以改 进建立的,更多的是根据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建立的。
目前,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的仪器种类很多,其最大 的特点是可以对各种不同规格微板中的样品直接进行 测定,如同位素放射活性的测定、化学发光测定、生 物发光测定、可见光比色、紫外光比色、荧光测定以 及电化学测定等等。 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系统是高通量筛选的必备条件。 由于高通量药物筛选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数据, 对这些数据的采集、储存、分析、处理,必须依靠计 算机完成。一般条件下,目前高通量药物筛选使用的 检测仪器,基本上都实现了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结果 检测完毕,试验结果就自动储存在计算机中。
①细胞表型筛选
具有一定遗传型的生物个体,在特定的外界环境中,通过 生长和发育所表现出的种种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是生 物体的可见特征或特性,即为其表型(phenotype)。相 同遗传型的生物,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表 型,但这不是真正的变异,因为在这种个体中,其遗传物 质结构并未发生变化。 显微镜检测技术可以检测细胞表型的变化,例如细胞形变、 增生、凋亡以及纺锤体形态。该模型是观察被筛样品对细 胞的作用,但不能反映药物作用的具体途径和靶标,只能 反映出药物对细胞生长等过程的综合作用,着眼于细胞整 体的某些功能,所以这种检测方法主要适合于初步筛选。
洗板:用适当的溶液清 洗试验用的微板,或洗 除不需要的反应液; 温孵:让反应体系在一 定的温度条件下保持一 定的时间,使之完成反 应过程,自动化工作站 可以严格控制温孵的温 度和时间; 检测:试验室自动化工 作站一般都可以与某一 种或多种检测仪器连接, 在试验操作完成后,可 以自动进行必要的检测 并自动采集储存数据, 完成整个试验过程。
高通量药物筛选的检测系统快速、高灵敏度的 检测技术是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高通量药物筛选中,检测系统一般采用液闪 计数器、化学发光检测计数器、宽谱带分光光 度仪、荧光光度仪等。检测仪器灵敏度的不断 提高,即使对微量样品的检测,也可以得到很 好的检测效果。 常用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可以根据其生物学 特点分为以下几类:①受体结合分析法。②酶 活性测定法。③细胞因子测定法。④细胞活性 测定法。⑤代谢物质测定法。⑥基因产物测定 法等等。
在“化学遗传学”出现的同时,又出现了“化学基因组 学”的概念。两者的研究思路、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 化学基因组学在化学遗传学及化学蛋白质组学的基础上 又向前一步,研究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基因的生物功能。 考虑到本书中很少涉及到基因组学内容,因此,主要介 绍化学遗传学方法。 化学遗传学与传统的遗传学在思路上有相通之处,它还 可以分为正向化学遗传(forward chemical genetics)和 反向化学遗传(reverse chemical genetics)。 前者用动物细胞、微生物以及它们的裂解产物来寻找对 生物过程产生影响的小分子,并确定相应的蛋白靶;后 者则是先高表达某种蛋白,寻找与蛋白结合或影响纯蛋 白的功能的小分子,再对找到的小分子在体内进行对此 蛋白的功能影响实验。
3,高通量自动筛选系统
高通量药物筛选应用的实验方法总体积一般要求在2~ 250l,自动化操作系统主要是指实验室自动化工作站,俗 称药物筛选机器人,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全自动实验室操作 设备。 试验室自动化工作站的基本功能是可以自动连续地完成试 验的基本操作,如 加样:即向每个反应单位(微板中的每一个孔)中加入各种 不同成分、不同浓度、不同容积的溶液; 稀释:实际上就是加入一定容积的样品或试剂溶液后,再 加入一定的溶媒; 转移:主要是完成某一试剂或样品的位置变化; 混合:将加入的不同溶液进行混合,混合的方式有震荡, 也可以用加样器反复吹吸混合;
(1)体外生化筛选模型
体外生化筛选模型主要是用来研究与生物体内重要生 理过程相关的酶与底物、受体与拮抗剂或激动剂、蛋 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见第二节 相互作用与 分子识别),可以在体外通过蛋白结合能力或酶催化 活性检测的方式完成,主要采用光学如发光、光吸收 或荧光测定的方法。这些靶点往往和某个疾病过程相 关。 这是HTS中使用最多的模型。根据生物分子的类型,分 子水平的药物筛选模型主要分为受体、酶、通道、基 因和其他类型的模型,其特点是药物作用靶标明确, 应用这些模型可以直接得到药物作用机理的信息。
1、酶标仪
酶标仪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生 物检验医疗设备,利用酶联 免疫分析法,根据酶标记原 理,根据呈色物的有、无和 呈色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 析。 这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免疫 学技术。可用于单克隆抗体 筛分、凝血分、抗生素灵敏 度检验,以及其它需要进行 比色的分析工作中。
按照功能的划分,酶标仪可以分为光吸收酶标 仪,荧光酶标仪,化学发光酶标仪和多功能的 酶标仪。光吸收酶标仪是用来进行可见光与紫 外光吸光度的检测。 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微孔板中的样品后,光能量 被吸收,而被吸收的光能量与样品的浓度呈一 定的比例关系,由此可以用来定性和定量的检 测。 光吸收的检测技术成熟,成本低,操作简单, 但是动态范围窄,灵敏度比较低,特异性不强。 一般可见光和紫外光分别采用钨灯及氘灯作为 光源,而紫外/可见酶标仪是可以将两种光源 进行切换,适应不同测量波长的需求。
1,小分子化合物库的构建-高 通量合成和制备
过去,生物活性小分子主要是从生物有机 体中发现的,但是,很可能它被认定的活 性是由于机体内许多化合物的协同作用造 成的,而不仅仅取决于这一小分子。为了 克服这一困难,需要构建包含大量具有确 定结构的小分子化合物库。
2,生物活性的检测-高通量筛选
在过去,从万个化合物中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 化合物是比较烦琐和困难的,高通量筛选是指运用自 动化的筛选系统在相对短时间内,通过特定的生物模 型来对成千上万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现在人们可以 尽可能采用自动的方式利用96、384或1536孔板进行生 物活性分子的筛选(图a)。 在设计化学遗传学适合的筛选方法过程中,首先要确 定是采用哪种化学遗传学方法,即正向还是反向化学 遗传学方法,以便选择“纯蛋白”、“细胞”或“胚 胎”检测方式(图b)。筛选过程首先是确定生物活性靶 点以及检测活性的方法,然后再设计相应的用于高通 量筛选的平台。为了确保高通量筛选结果的有效性, 所用的检测方法必须灵敏,而且重复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