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职业病危害识别与控制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机械制造行业是我国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它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促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长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下,机械制造行业也面临着许多职业病的危害。
下面就来谈谈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
1.粉尘污染粉尘是机械制造行业的一种常见污染物,特别是在金属切削、车削、打磨等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粉末和磨屑。
然而,这些粉尘污染物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长期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
此外,还会引发过敏性鼻炎、皮肤病等,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可逆的损害。
2.噪声污染机械制造行业很多工序中都存在噪声,如冲压、钳工、车床、钻床等。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对人的听觉和神经系统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轻则耳鸣、听力下降,重则失聪。
噪声还会使人产生厌烦、注意力不集中、心境烦躁等不适感,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3.化学物质危害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很多工序中需要使用化学物质,如溶剂、润滑油、清洗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或致癌物质,对人的健康会造成重大危害。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会导致损害肝、肾、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还可能引发恶性肿瘤。
4.职业性皮肤病危害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接触到一些化学物质,如机油、酸碱性溶液等,容易刺激皮肤,导致各种皮肤病,如湿疹、皮肤过敏、皮肤癌等。
长年的工作接触,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5.射线辐射危害机械制造行业中,使用射线的工序不多,但是暴露在射线辐射下,对人的健康危害非常大。
重金属、铸件等材料需要使用焊接或者放射线检测时,可能会产生射线辐射。
长期的辐射暴露可能导致不可逆的影响,比如造成某些癌症、不孕不育等。
综上所述,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十分严重。
想要减少职业病的危害,除了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如防尘口罩、防噪头戴式耳机、穿戴防护服等,还要增强宣传教育,强化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全民对于职业卫生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从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为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环境保障工人的健康做好充足的工作。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工艺,均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机械制造业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因此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
危害因素机械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热处理工艺、机械加工工艺(钻、铣、镗、车、刨、磨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焊接与气割工艺、涂装工艺和组装。
铸造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等。
模样制造、铸件的落砂与清理过程中产生型砂尘,浇注过程中产生金属烟尘。
用树脂做胶黏剂制芯时可接触酚、甲醛和氨;煤炉作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在震实、压实等机械设备运行中产生噪声、振动。
砂型和砂芯烘干设备、合金熔炼设备、浇筑过程中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时产生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锻压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与热辐射。
锻造炉、锻锤工序中加料、出炉、锻造过程可产生金属粉尘、煤尘和炉渣尘等。
燃烧锻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镁件时可产生氧化镁烟。
冲床、剪床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一般为脉冲式噪声。
加热炉产生高温与强辐射热。
热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噪声、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
在渗碳、渗氮等过程中产生,如氮化过程产生氨气、氢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在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噪声。
各种加热炉和被加热的工件会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高频电炉运行时产生高频电磁场。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化学毒物。
工艺过程中通常产生酸雾、碱(硫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钠、二氧化氮、铬酸盐),有些工艺会使用氰化物、镍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氧化锌、氯化物、苯、二甲苯、乙二醇等化学物质。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控制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分类,通常可按其来源划分,也可参照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划分。
一、按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来源分为3大类:①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主要有生产性毒物(如铅、苯、汞、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石棉尘、水泥尘、石棉尘、金属尘、有机粉尘等)。
物理因素主要有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高、低气压等)、噪声与振动(如机械性噪声与振动、电磁性噪声与振动、流动性噪声与振动等)、电离辐射(如α、β、γ、X射线、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生物因素主要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②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有劳动组织和劳动休息制度不合理;劳动过度心理和生理紧张;劳动强度过大,劳动安排不当;不良体位和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劳动工具。
③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在炎热季节受到长时间的太阳辐射导致中暑等;以及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有毒与无毒、高毒与低毒作业安排在同一车间内等;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的生产环境污染。
二、按照2006年卫生部令第49号颁布施行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划分。
该办法规定,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划分,可分为以下10大类:①粉尘类。
包括矽尘、煤尘、石棉尘、滑石尘、水泥尘、铝尘、电焊烟尘、铸造粉尘和其他粉尘等。
②放射性物质类。
包括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与其他放射性损伤等。
③化学物质类。
包括铅、汞、锰、镉、钒、磷、砷、砷化氢、氯气、二氧化硫、光气、氨、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苯等。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作为一种高风险行业,确实存在一些特定的职业病危害。
以下是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职业病危害的详细分析。
一、机械噪声机械加工工业中常常伴随着高强度的噪声。
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下,会引发聋哑或听力下降等职业病。
机械噪声对工人的职业安全、生产效率和工作积极性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二、机械振动机械加工工业中的机械设备通常会产生较大的振动。
长期暴露在机械振动环境下,会引发手臂、手腕、脊柱等部位的振动损伤。
严重的振动损伤可能导致工人肌肉疼痛、麻木、血管病变等症状。
三、化学因素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常常使用一些化学品,如切削液、清洗剂等。
这些化学品对工人的皮肤和呼吸系统都有一定的危害。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引发接触性皮炎、呼吸道疾病等职业病。
四、粉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吸入粉尘会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引发呼吸道疾病甚至肺部疾病。
特别是金属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粉尘,还可能含有一些有害金属元素,如铅、铬、锰等,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更大。
五、紧张劳动和刺激性因素机械加工工业的工作强度较大,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操作和重复动作。
这种紧张劳动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骨骼损伤等。
此外,操作过程中还可能受到一些刺激性因素的影响,如粉尘、化学物质、噪声等,这些因素也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机械加工工业的职业病危害,有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有效减少职业病风险。
二、改进工作环境通过改进机械加工工业的工作环境,减少噪声、振动、化学物质等对工人的危害。
可以采取隔音、隔振、化学防护等技术措施,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三、科学组织生产合理安排工人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尽量避免重复性动作,采取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代替一些繁重、危险的工作。
四、加强个人防护对于机械加工工业中存在的各种危害因素,工人应戴好耳塞、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设备,减少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风险。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三篇)

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与防护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铸造、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和装配等工艺,均存在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机械制造业涉及范围广泛,产业工人队伍庞大,因此机械制造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日益突出。
危害因素机械制造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包括:铸造工艺、锻压工艺、热处理工艺、机械加工工艺(钻、铣、镗、车、刨、磨等)、金属表面处理工艺、焊接与气割工艺、涂装工艺和组装。
铸造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化学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等。
模样制造、铸件的落砂与清理过程中产生型砂尘,浇注过程中产生金属烟尘。
用树脂做胶黏剂制芯时可接触酚、甲醛和氨;煤炉作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
在震实、压实等机械设备运行中产生噪声、振动。
砂型和砂芯烘干设备、合金熔炼设备、浇筑过程中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采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加热时产生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锻压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生产性粉尘、化学毒物、噪声和振动、高温与热辐射。
锻造炉、锻锤工序中加料、出炉、锻造过程可产生金属粉尘、煤尘和炉渣尘等。
燃烧锻炉可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镁件时可产生氧化镁烟。
冲床、剪床可产生高强度噪声,一般为脉冲式噪声。
加热炉产生高温与强辐射热。
热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噪声、高温与热辐射、高频电磁场。
在渗碳、渗氮等过程中产生,如氮化过程产生氨气、氢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在机械设备运行时产生噪声。
各种加热炉和被加热的工件会产生高温与热辐射。
高频电炉运行时产生高频电磁场。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化学毒物。
工艺过程中通常产生酸雾、碱(硫酸、盐酸、磷酸、氢氧化钠、二氧化氮、铬酸盐),有些工艺会使用氰化物、镍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氧化锌、氯化物、苯、二甲苯、乙二醇等化学物质。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

机械制造企业危险源识别及防控措施机械制造业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识别及主要危险源控制措施机械行业是一个行业类别众多、设备品种繁杂、工种以及涉及的加工技术关联到机械力、热力、电力、光、化学、粉尘、有毒成分等众多因素,危及操作者或有关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以下尝试列举机械行业部分分行业的危险源如下:一、金属切削机床产生的危险源(车、铣、磨、刨、镗等):1、直线运动的危险:由机械的往复或接近对人身造成伤害,如刨床、内外圆磨床的往复运动、铣床的升降运动等;旋转运动的危险:机械的旋转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如机床的主轴、卡盘、丝杆,磨削的砂轮,切削刃具---钻头、铣刀锯片等在旋转时伤人;2、静止危险:人接触或与静止的设备产生相对运动,如被设备的尖锐部位或部件划伤、撞伤;3、飞出物击伤:a,刀具或机械部件:如未夹紧的刀具、工件、破碎的砂轮在高速旋转中飞出伤人;b,飞出的金属切屑:如连续的或破散飞出的切屑飞出伤人;4、机械加工中的烫伤:高温金属切屑对人体的烫伤;5、切屑对眼睛的伤害:切屑高速飞入眼中造成伤害;6、机械加工中的电气伤害。
二、钣金机械产生的危险源(冲、剪、压设备):1、冲、剪、压设备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造成运转失灵;2、冲、剪、压设备未设计安全防护装置或安全防护装置设计不合理;3、冲压模具对操作者的伤害:模具开合时,未能防止操作者手或人体一部分进入模具之间,可能造成伤害;4、冲压工件飞边对操作者的伤害:划伤;5、剪板机及其他设备的传动带、飞轮等运动部件将人体或衣服卷入,造成伤害;6、剪板机脚踏开关误操作:剪板机一般由二人同时操作,脚踏开关易误操作造成人体肢体、皮肤等伤害。
7、冲压,特别是高速冲产生的高分贝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8、冲、剪、压设备使用中的电气伤害。
三、铸造过程的危险源:(造型、熔炼、落砂清理)1、造型中起重、运输的起重伤害、机械伤害;2、铸造设备对人体的伤害:包括撞伤、旋转部件将人体卷入(如混砂设备隔离罩电气连锁装置失灵或设计不合理);3、铸造过程中的电气伤害;4、造型中粉尘伤害造成的矽肺、尘肺等职业病;5、造型中的噪声伤害;6、熔炼过程现场的金属、焦炭及其他辅助材料的运输、起重、堆放、破碎加工中造成的事故伤害;7、铸造熔炼过程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和高温水蒸气等对人体的伤害8、铸造熔炼过程中熔炉高温对炉前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9、铸造熔炼过程中高温对浇注工的烫伤、热辐射造成的人体伤害、职业病;10、落砂清理过程中的噪声对人体听力的伤害;11、落砂清理过程中的粉尘造成的矽肺等职业病;12、落砂清理过程中飞砂对人眼、皮肤的伤害等。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

机械制造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随着机械制造行业的不断发展,职业危害也是日益增加。
机械制造行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其产品的制造和使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在这个行业,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会对从业者产生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有些职业危害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和危害性,会对从业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命。
1.噪声危害噪声是机械制造行业中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特别是在金属加工车间、钢构车间和重型机械制造车间等环境中,噪声是非常严重的。
长期接受高强度噪声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听力下降、耳鸣、重听言语等症状,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伤。
长期接触噪声还会引起神经衰弱和心理障碍,影响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
2.化学危害在机械制造行业中,许多工艺都需要使用化学药品。
比如说,涂料、油漆和各种有机溶剂等。
这些工艺中的有害物质,是导致从业人员患上肺癌、肝癌、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主要原因。
长期接触含有化学物质的环境,很容易引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引起遗传畸形。
3.尘埃危害机械制造行业中,很多工序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重金属和化学制品在粉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果长时间接触,很容易导致职业性肺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这些疾病的症状不仅包括流鼻涕、咳嗽、气促等呼吸系统的症状,还有头晕、乏力、失眠等身体不适症状。
4.辐射危害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做电加工、电焊、超声波清洗、淬火和辐照等工作,都会对从业人员产生不同程度的辐射危害。
长时间直接接触辐射源,会直接导致对人员身体的直接损伤。
表现出乏力、食欲减退、浑身疼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5.物理危害机械制造行业中存在着很多物理危害,比如机械伤害、电击、高空坠落伤害、热伤害等。
机械设备的有些设备具有很强的万能性和机动性,如果在操作时不注意安全,很容易引起伤害。
6.职业病导致的心理危害职业病对从业人员会造成一定的身体和心理伤害,这些伤害又对整个生命轨迹产生极大的影响。
谈到职业病时,人们往往会提及身体,忽略了其可能对心理的影响。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3篇)

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如下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工人长时间接触机械设备和材料,容易受到职业病危害。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工业要注意的一些职业病危害。
一、噪声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常见噪声过大的情况,例如机床运行时的机械声、冷却液中气泡爆裂时的声音等都会对工人的听力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易受到严重的噪声职业病危害,如噪声性听力损失、耳鸣、睡眠障碍等。
因此,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如安装隔音设备、选择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加装吸音材料等,同时,工人也应配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二、粉尘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金属加工、石材加工、塑料加工等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危害。
金属粉尘中的重金属、石材粉尘中的二氧化硅等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影响。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中,工人易受到慢性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因此,机械加工工业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提供良好的通风设备、合理选择加工工艺、戴好防尘口罩等,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工人的接触。
三、化学物质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使用的润滑油、冷却液、清洗剂等化学物质都会对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这些化学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如溶剂、重金属等,对工人的呼吸系统、皮肤、肝脏、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在这些化学物质的环境中,工人易受到慢性中毒、过敏、皮肤病等职业病危害。
因此,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应选择低毒性的化学物质,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面罩等,加强工人的健康监护和教育,确保工人正确使用化学物质。
四、机械伤害职业病危害机械加工工业中,操作机械设备时存在危险因素,如锋利的刀具、旋转的机械部件等,容易导致工人受到机械伤害。
这些伤害包括切割伤、碰撞伤、压伤、挤压伤等。
为了保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机械加工工业中应加强安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容器中,通电后介质中的氮氢原子被电离,在阴阳极之间形成等离子 区。在等离子区强电场作用下,氮和氢的正离子以高速向工件表面轰击 。离子的高动能转变为热能,加热工件表面至所需温度。由于离子的轰 击,工件表面产生原子溅射,因而得到净化,同时由于吸附和扩散作用 ,氮遂渗入工件表面。
热处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表面处理工艺流程
电镀
镀件
前处理
涂装
后处理
成品
磨光/抛光、 除油及浸蚀等
磨光
磨光磨料可分为天然矿物料或人工制造料两大类。
常用磨光磨料的化学成分与用途
磨料名称 人造金刚砂 (碳化硅) 人造刚玉 天然刚玉 硅藻土 石英砂 铁丹 抛光用石灰 氧化铬 化学成分 sic A12O3 A12O3、 Fe2O3 及杂 质 SiO2 及杂质 SiO2 及杂质 Fe2O3 及杂质 CaCo3 Cr2O3 主要用途 铸铁、黄铜、青铜、锌、锡等脆性低金属 材料磨光 可锻铸铁、锰青铜等高韧性、高强度材料 磨光 一切金属的磨光 通用磨光材料 通用磨光材料,可用于磨光、抛光、滚光 及喷砂等 用于铜、铁、铅等材料的磨光和抛光 一切金属的磨光 不锈钢、铬等的磨光
统的粉末冶金和精密模锻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工艺。
锻压—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备 注
生产环节/岗位 锤锻(空气锤、压力锤) 冲床 压床 加热炉、锻打过程中 锻造炉
职业病危害因素
噪声(脉冲噪声、非稳态噪声) 振动(全身振动、局部振动)
高温、噪声 CO、CO2、SO2、NOX等有害气体
锻造炉、锤锻工序加料、 出炉和锻造过程
熔模铸造
依赖可熔性的模样造整体型壳。一般是制造蜡模。
工艺流程
将蜡模修正后焊在蜡制浇注系统上,即得到蜡模组。然后把蜡 模组浸入用水玻璃和石英粉配制的涂料中,硬化结壳,再溶化蜡 模而流出型壳,形成铸型型腔。经850-950℃焙烧后置于铁箱中 ,周围填以干砂,制成砂箱,然后进行浇注。 主要用于制造熔点高、形状复杂及难以加工的
高温和热辐射。
镀铬
钢件镀铬工艺流程图
电镀方法 普通镀铬液 复合镀铬液 自动调节镀铬液 四铬酸盐镀铬液 常温镀铬液 快速镀铬液 主要化学物质 铬酸酐、硼酸 铬酸酐、硫酸和氟硅酸 铬酸酐、硫酸锶、氟硅酸钾 重铬酸钾、铬酸盐、硫酸、 铬酸酐、硫酸、氟化钠、柠檬 氟化氢、三氧化铬(6+) 酸钠 铬酸酐、氟化物 铬酸酐、硼酸、氧化镁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 素
抛光
抛光多在抛光机上进行。抛光过程中要使用抛光膏
抛光膏 类型 白抛光膏 红抛光膏 绿抛光膏
常用抛光膏的化学成分及用途
化学成分 由氧化钙、少量氧化镁及动物 油、石蜡等粘结剂制成 由氧化铁、 氧化铝、 和硬脂酸、 石蜡等粘结剂制成 由氧化铬、氧化铝和硬脂酸、 石蜡等粘结剂制成 主要用途 抛光较软的金属及塑料如:镍、铜、 铝及其合金、有机玻璃等 抛光一般钢铁零件 抛光硬质合金、铬层和不锈钢等
设备简单、成本低,用于 氢氧化钠、碳酸钠、磷酸钠、焦磷酸钠、 硅酸钠、三乙醇胺油酸皂乳化剂等 硅酸钠、三乙醇胺油酸皂乳化剂等 除油效率高,适合于其他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磷酸三钠、 焦磷酸钠、
浸蚀
常用的浸蚀剂有硫酸、盐酸、硝酸、磷酸、酪酐、氢氟酸、氢氧化钠等 ,此外,还需加入一定量的缓蚀剂,如硫化动物蛋白、皂荚浸出液、二邻 甲苯硫脲、硫脲、尿素、六亚甲基四胺以及氯化亚锡等。
碳箱中,将箱放入加热炉中加热到渗碳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使活性 碳原子渗人工件表面的一种最早的渗碳方法。 气体渗碳:工件装入密闭的渗碳炉内,通入气体渗剂(甲烷、乙烷等) 或液体渗剂(煤油或苯、酒精、丙酮等),在高温下分解出活性碳原子 ,渗入工件表面,以获得高碳表面层的一种渗碳操作工艺。 液体渗碳:利用液体介质进行渗碳,常用的液体渗碳介质有:碳化硅, “603”渗碳剂等。 碳氮共渗(氰化):分为气体碳氮共渗 、液体碳氮共渗、固体碳氮共 渗。
小型碳钢和合金钢铸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同上述铸造工
艺。此外,在熔模铸造过程中还存在氨气以及松香、石蜡等有机 物高温氧化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铸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主要防护原则
机械化、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 车间机械通风、局部排风; 湿式作业; 密闭除尘或局部除尘; 设立合理的干燥室、通风装置等,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岗位局部送风等防暑降温措施; 个人防护。如防尘、防毒、耳防护用品、防震动手套等
各种电机、风机、工业泵 和机械运转设备
噪声
热处理-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主要防护原则
车间全面通风,并在热处理槽上方设置局部排风装置; 采用保护气氛炉进行热处理时,设备及管道应严格密闭,附带抽
风装置。
设备隔热、岗位局部送风等防暑降温措施; 个人防护。防毒、耳防护用品等。
27
四、表面处理
三价铬 无氰电镀 更多…
通排风:
1)电镀生产线布置场所设置全室机械排风系统;
2)散发大量有害物质的处理槽采用密闭槽,并设计槽边侧 吸罩或吹吸罩。针对不同化学物质,设置独立抽风管道,通过 不同净化设备处理后,室外高空排放。
抑雾塑料球或抑雾剂的应用:
在电镀生产中,因化学及电化学作用,从溶液中会产生气体。在不影
镀镍
焦磷酸铜、焦磷酸钾、硝酸盐、磷 碳酸钠、氨 酸氢二钾、氨水等 硫酸镍、氯化镍、硼酸、氨基磺酸 NO2、镍及其无机化合物、乙酸、 镍、甲醛、氮化钠、醋酸 氢氧化钠、氯化氢
电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大力推广无氰、无氟、无磷、低毒、低浓度、低能耗和少用络合剂的清
洁生产工艺,鼓励采用三价铬和无铬钝化工艺,鼓励采用全自动控制的节 能电镀装备。
砂型铸造工艺流程
砂型铸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 粉尘、甲醛、酚、氨等 备注
生产环节/岗位 配拌料 造型
粉尘视使用的砂的种类而 定,一般为矽尘,毒物与 粉尘、甲醛、酚、氨、二乙 使用粘合剂的种类有关 胺、噪声、振动、高温
砂型(芯) 烘干
高温、CO、CO2、SO2、氮氧 化物等
硫酸锌、硫酸钠、氯化铵、硫酸铝、硼酸 硫酸锌、硫酸钠、氯化铵、硫酸铝
钝化
钝化液配方:铬酸酐、硝酸、硫酸、磷酸等。 黑色钝化时 需用硫酸铜和硝酸银。
出光液配方:硝酸、氢氟酸、盐酸、双氧 Nhomakorabea等。主要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各种高浓度的酸雾,特别铬酸雾和铬酸溶液。 2)钝化设备可产生噪声与振动,干燥设备可产生
淬火—将工件加热保温后,在水、油或其它无机盐、有机水溶液等淬
冷介质中快速冷却。
回火— 为了降低钢件的脆性,将淬火后的钢件在高于室温而低于 650℃的某一适当温度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再进行冷却。
渗碳—是指使碳原子渗入到钢表面层的过程,也是使低碳钢的工件具有
高碳钢的表面层。
固体渗碳:工件和固体渗碳剂(木炭加促进剂组成)一起装在密闭的渗
高频电磁场和微波辐射 粉尘
使用煤和煤气作燃料 使用高频感应炉或微波炉 加热
合箱
砂型铸造—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生产环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 备注 金属烟雾主要是金属的熔 炼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锰 、氟化物等;
熔炼
高温、CO、CO2、NOx、金属烟 雾、HF(使用萤石)、噪声
浇注 开箱 清砂
高温、金属氧化物及粉尘、CO 、CO2等 粉尘、噪声 粉尘、噪声、振动 劳动强度大、 危害程度高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案例分析: 机 械 制 造 行 业
内容
机械制造业概况 机械制造业基本生产工艺及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职业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概况
行业特点及重要性
机械制造是各种工业的基础;
机械制造水平是国家工业化水平和发
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机械制造工业涉及范围广,产业工人
队伍庞大,全国每年约有150-200万劳
粉尘:金属粉尘、煤尘、石墨尘、其他粉 尘等)
锻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主要防护原则
充分利用车间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机械排风。在锻炉或加热炉上,安装局部排风设施; 加热炉隔热、锻好的锻件及时运出车间,减少车间热源; 岗位局部送风等防暑降温措施; 个人防护。防尘、耳防护用品等。
主要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
硫酸、盐酸、硝酸、磷酸、酪酐、氢氟酸雾; 噪声; 电化学浸蚀还可产生极低频电磁场。
电镀
电镀
电镀工艺主要包括镀锌、镀镉、镀银、镀铜(酸性铜、亮铜)、镀 镍(亮镍、暗镍)、镀铬(硬铬、装饰铬)等。
镀锌
钢件镀锌工艺流程图
电镀方法 氰化物镀锌 锌酸盐镀锌 氯化钠镀锌 硫酸盐镀锌 主要化学物质 氰化钠、氧化锌、氢氧化钠 氧化锌、氢氧化钠、 、碳酸钠、三乙醇胺 氯化锌、氯化铵、氨三乙酸、聚乙二醇 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 氰化物蒸汽和氢氧化钠雾 氢氧化钠、碳酸钠、三乙醇胺 氯化锌、氯化铵、氨三乙酸
14
二、锻 压
锻压—工艺流程
锻压:锻造和冲压。
毛坯
加热
锤锻
成型
冷却
板料
冲压
产品
锻压
锻压的分类
按成型方法分为:自由锻、模型锻 造、板料冲压
常用设备
加热设备:反射炉、燃烧炉、电炉 锻压设备:空气锤、切边压力机、 热模压力机、螺旋压力机、摩擦压 力机、冲床、剪床等
粉末锻造
概念
将烧结的预成形坏件,加热后在闭式模中锻造成零件的工艺,将传
动者从事机械制造产业。
概 况—机械制造基本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