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模型概念

合集下载

it成本模型及内部收费模式

it成本模型及内部收费模式

it成本模型及内部收费模式IT成本模型及内部收费模式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IT)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然而,IT的运营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包括设备、软件、人力等,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IT成本模型和内部收费模式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IT成本模型的概念和重要性IT成本模型是指在IT运营和发展过程中,对各项成本进行合理划分和管理的模型。

它不仅涉及到硬件和软件设备的采购成本,还包括运维和维护成本、人力成本等。

建立一个合理的IT成本模型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IT运营的成本情况,合理配置资源,提高IT 投资的回报率。

二、IT成本模型的构建要素1.设备成本: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许可等的采购成本。

2.运维成本:包括设备维护、数据备份、网络安全等的运维成本。

3.人力成本:包括IT人员的薪酬、培训和招聘成本。

4.摊销成本:根据设备和软件的使用寿命进行摊销。

5.其他成本:包括IT外包服务、咨询费用等其他相关成本。

三、内部收费模式的意义和作用内部收费模式是指企业内部对IT服务进行收费的机制。

通过内部收费,可以实现IT成本的分摊和内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IT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

内部收费模式还可以激励各部门更加理性地使用IT服务和资源,并提高IT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内部收费模式的实施方法1.按使用量收费:根据各部门或个人实际使用的IT服务和资源数量进行收费。

2.按项目收费:根据各部门或个人参与的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收费。

3.按价值收费:根据IT服务的价值和贡献进行收费,可以结合IT 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进行评估。

4.按部门预算收费:根据各部门的预算进行收费,可以激励各部门合理控制IT开支。

五、IT成本模型与内部收费模式的协同作用IT成本模型和内部收费模式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IT成本模型为内部收费提供了数据基础,通过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形成合理的收费依据。

而内部收费模式则可以通过收费的方式,激励各部门合理使用IT资源,降低成本,提高IT投资的回报率。

成本模型.pptx

成本模型.pptx

5 Sep12
900 8,000 0.1125 1,600
5
Sep12 850 6,000
0.1417 1,200
4 Oct12
850 7,500 0.1133 1,875
4
Oct12 1,000 8,000 0.1250 2,000
Nov12 Nov12
Dec12 Dec12
如何构建成本模型
ABC Operation Cost Center:
Wages 610200 Annual Bonus 610300 Salaries Overtime 611020 Health Plan
Expenses 611040 Employee Welfare 612030 Relocation
R/M 655200 Product Related Svcs 656600 Module Packaging
设施面积成本分摊
总投入
总产出(合格品)
单位成本
流程1
流程2
流程3
流程4
流程5
▪ Case study
ACT (实际)
Total Spend ($000) Total output (000) Cost/output Weekly output (000)
4 Apr12
500 1,600 0.3125
基建设施费用摊分
按面积摊分-每平米成本
人资、行政和IT费用摊分
按财务规定(如人员均摊或使 用实际资源分摊)
▪ 月度考核
BMP关闭前
–核实数据正确性和有效性 –了解目前实际与BMP的差异
BMP关闭后
–核实真实数据 –计划下月/季度开支
BMP标杆计划管理

工程项目成本模型名词解释

工程项目成本模型名词解释

工程项目成本模型名词解释工程项目成本模型名词解释概念定义:工程项目成本模型是指用于评估工程项目成本的数学模型或方法。

它通过将工程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相关因素纳入考虑,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分析和预测成本的手段。

成本模型的目的是预测项目预算,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并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1. 成本模型介绍成本模型是在工程项目规划和管理中,用来估算和控制成本的重要工具。

它基于各种直接和间接成本因素,如人力资源、材料采购、设备租赁和维护费用等,结合项目的时间和质量要求,来估算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

2. 成本模型的组成部分(1)直接成本:包括工程项目直接相关的材料及人员成本。

这些成本是与项目工作直接相关的,如材料和设备采购、人员薪资和培训等。

(2)间接成本:包括支持项目工作所需的各种费用,如设备租赁、办公场地租金、维护费用等。

(3)风险成本:用于应对项目风险和未知因素带来的成本变动,如供应链中断、工程延迟等不可预见的因素。

(4)管理成本: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和管理活动所需的费用,如项目经理薪资、培训费用等。

3. 成本模型的应用(1)成本估算:通过成本模型可以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估算,为项目经理和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对各种成本因素进行分析和模拟,可以预测工程项目所需的资金投入,为项目预算和筹备提供指导。

(2)成本控制:成本模型可以帮助项目团队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

通过不断监测和更新成本模型,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超支或预算不足的问题。

成本模型还可以对不同成本因素进行优化和调整,以实现成本的最优化。

(3)决策支持:成本模型还可以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持。

通过对不同工程项目做出成本模型的分析和比较,决策者可以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项目方案,并进行决策优化。

个人观点和理解:成本模型在工程项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项目成本估算和控制的工具,更是决策者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和项目优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应用成本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工程项目的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并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tco成本计算模型 概述及解释说明

tco成本计算模型 概述及解释说明

tco成本计算模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TCO成本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

TCO代表总拥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它是一种计算方法,用于评估和比较购买和使用某种产品或服务所需的全部成本,而不仅是关注价格标签。

通过分析和测量各项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费用,TCO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决策基础,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并实现长期收益。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介绍:首先,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着重阐述TCO的定义,并强调它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性。

然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解释TCO成本计算模型,包括成本组成部分的分析、成本参数设定与测量方法论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的分析。

最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总结TCO成本计算模型的价值和意义,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撰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使读者了解并深入理解TCO成本计算模型。

通过全面介绍和解释,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TCO的概念、作用和实际应用,并在决策过程中运用相关模型进行成本分析。

此外,本文还将指出TCO的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建议,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TCO来优化业务流程和资源管理。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能够获取关于TCO成本计算模型的全面知识,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和战略规划。

2. TCO成本计算模型概述:2.1 TCO的定义:TCO,即全面成本拥有(Total Cost of Ownership),是一种用于评估和计算产品或服务总体拥有成本的方法。

它不仅包括购买价格,还考虑了在产品或服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各种直接和间接成本。

2.2 TCO的重要性:TCO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对实际成本进行综合评估的指标。

通过考虑所有相关因素,包括购买、运营、维护和升级等方面,TCO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预测和管理项目或产品的总体费用。

2.3 TCO成本计算模型的作用:TCO成本计算模型以系统化和结构化的方式帮助企业评估产品或服务的总体拥有成本。

成本模型概念

成本模型概念

第六章成本模型盈亏平衡模型概念与公式: 销售收入:R=pQ 其中p 为销售单价;Q为销量总成本:C=V+F 其中V 为变动成本;F 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V = v x Q v为单位变动成本利润n =R-C =pQ - vQ-F =(p-v)Q-F其中(p-v)为单位边际贡献(p-v)Q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 k=(p-v)/p则有:n = kpQ-F = kR-Fn =0称为盈亏平衡:盈亏平衡销量Q o=F/(p-v)盈亏平衡收入R o= F/k=pQ o安全边际S=Q- Q o = n o /(p-v) 安全边际率s=S/Q=(Q- Q o)/Q=(R-R o )/R 若目标利润n °,则Q=(F+ n o)/ (p-v), R=(F+ n o)/k 成本决策模型: (决策方案的选择)相对盈亏平衡点: 两个备选决策方案的优劣随某个特定参数变化而交替变化,该参数在两方案优劣临界点处的值称为相对盈亏平衡点。

(通常是两个方案中成本或利润相等时的销量用作为相对盈亏平衡点)经济订货量模型概念与公式D为全年需求量、Q为一次订货量、h为单位存储成本、k为单位订货成本,则1) 总成本C= h?Q/2 +k ?D/Q其中Q/2为年平均库存量,D/Q为年订货次数,h?Q/2是存储成本,k?D/Q是订货成本2)求导可得:经济订货量C0=.2kD/h实现经济订货量时有订货成本与存储成本相等:h?Q/2 = k?D/Q= . hkD/23)年总成本极小值为C mi n= •• 2kDh4)订货周期为Q o/D= T o= 2k/Dh当订货单价超过订货量阈值时,单价可以优惠打折,则采购成本pD是订货量的函数(单价随Q的阈值会变化)总成本为:C = pD + h ?Q/2 + k ?D/Q第八章投资决策模型基本概念:投资决策:指对投资项目的各种方案的收入支出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效益最佳的投资方案。

净现金流量:二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货币的时间价值:同一数额的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价值是不同的。

可以称为项目的成本模型

可以称为项目的成本模型

可以称为项目的成本模型项目的成本模型是指在项目管理中用来估算和控制项目成本的工具。

成本模型能够帮助项目经理和相关人员对项目成本进行全面的预测和规划,并在项目执行阶段进行实际成本的监控和调整。

本文将从成本模型的定义、作用、构建方法以及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成本模型的定义成本模型是指通过对项目相关成本因素进行分析和计算,建立起来的能够预测和控制项目成本的数学模型。

它以项目的需求、资源和时间等因素为基础,通过建立成本相关的数学公式或算法,将这些因素纳入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和预测。

二、成本模型的作用1.成本估算:成本模型可以根据项目的需求和资源情况,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合理的估算。

通过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可以预测项目的总成本、各个阶段的成本以及各个成本项目的占比,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2.成本控制:成本模型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和调整。

通过对实际成本与预计成本的比较,可以发现成本偏差和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保证项目的成本目标的实现。

3.决策支持:成本模型可以为项目相关方提供决策支持。

通过模型的计算和分析,可以评估不同决策对成本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和依据,帮助其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成本模型的构建方法1.数据收集:成本模型的构建首先需要收集项目的相关数据,包括项目需求、资源分配、工作量估算等。

这些数据将成为模型的输入。

2.模型选择: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模型。

常见的成本模型包括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回归模型等。

3.模型建立:根据选定的模型,建立数学公式或算法,将项目的需求、资源和时间等因素纳入到模型中进行计算和预测。

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和权重。

4.模型验证:对建立的成本模型进行验证和调整。

通过与实际项目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成本模型的应用案例1.建筑项目:在建筑项目中,成本模型可以帮助项目团队对项目的各个成本项目进行估算和控制,如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成本等。

成本计算模型

成本计算模型

成本计算模型引言在企业运营中,成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因此,准确计算成本对企业管理和决策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成本,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成本计算模型。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本计算模型的概念、分类、构建方法、应用和挑战。

什么是成本计算模型?成本计算模型是一个用于计算和分析企业成本的工具。

它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理论,通过对企业的资源使用情况和产出量进行分析和计算,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计算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成本,优化生产过程,制定定价策略,预测利润等。

成本计算模型的分类成本计算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根据产出方式•单一产出成本模型:适用于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的企业。

•多产出成本模型:适用于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服务的企业。

2. 根据时间范围•静态成本计算模型:基于过去的数据进行计算,适用于短期内的成本分析。

•动态成本计算模型:基于未来的预测数据进行计算,适用于长期内的成本分析。

3. 根据成本对象•作业成本计算模型:将成本分配到具体的作业或产品上,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有多个作业或产品的企业。

•部门成本计算模型: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部门上,适用于企业内部有多个部门,并且每个部门按照不同的规则分配成本。

构建成本计算模型的方法构建一个合适的成本计算模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下面是一些构建成本计算模型的常用方法。

1.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首先需要确定成本计算的对象,即需要计算成本的产品、服务或作业。

不同的对象可能需要不同的计算方法和依据,所以在确定成本计算模型之前需要先明确对象。

2. 收集数据收集相关的数据是构建成本计算模型的基础。

数据可以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使用等方面的成本信息。

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计算成本。

3. 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法、直接人工成本法、间接费用分摊法等。

全成本计算模型

全成本计算模型

全成本计算模型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成本因素。

传统上,企业通常只着眼于直接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而忽视了许多间接成本对企业的影响。

然而,这些间接成本实际上是企业运营和决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和分析企业的成本,全成本计算模型应运而生。

什么是全成本计算模型?全成本计算模型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所有相关成本的方法,它超越了传统的直接成本计算模型,将间接成本和其他隐藏成本纳入考虑范围。

这种模型使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测算和预测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并更好地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

全成本计算模型的重要性全成本计算模型对企业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更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以下是全成本计算模型的一些重要性:1. 提供全面的成本信息通过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结合起来,全成本计算模型能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成本信息。

企业可以了解到生产一件产品或提供一项服务所需的全部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设备折旧成本、运输成本等。

这有助于企业预测和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率。

2. 支持决策过程全成本计算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例如,在产品定价策略中,不仅需要考虑直接成本,还需要考虑其他间接成本,以确保产品价格能够覆盖企业的全部成本并保持竞争力。

此外,在决策是否外包生产或自产自销时,全成本计算模型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成本比较,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 识别隐藏成本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容易忽视一些隐藏成本,如产品研发、售后服务、品牌形象等成本。

然而,这些隐藏成本也是企业运营和决策中的重要因素。

全成本计算模型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计算这些隐藏成本,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采取措施降低这些成本。

全成本计算模型的应用全成本计算模型可以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和情境中应用。

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产品定价和利润分析全成本计算模型可以帮助企业确定产品的合理定价,并进行利润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成本模型
盈亏平衡模型概念与公式:
销售收入:R=pQ 其中p为销售单价;Q为销量
总成本:C=V+F 其中V为变动成本;F为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V=v×Q v为单位变动成本
利润π=R-C =pQ - vQ-F =(p-v)Q-F
其中(p-v)为单位边际贡献(p-v)Q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率: k=(p-v)/p
则有:π= kpQ-F = kR-F
π=0称为盈亏平衡:盈亏平衡销量Q0=F/(p-v)
盈亏平衡收入R0=F/k=pQ0
安全边际S=Q- Q0 =π0 /(p-v)
安全边际率s=S/Q=(Q- Q0)/Q=(R- R0 )/R
若目标利润π0,则Q=(F+π0)/ (p-v), R=(F+π0)/k
成本决策模型:(决策方案的选择)
相对盈亏平衡点: 两个备选决策方案的优劣随某个特定参数变化而交替变化,该参数在两方案优劣临界点处的值称为相对盈亏平衡点。

(通常是两个方案中成本或利润相等时的销量用作为相对盈亏平衡点)
经济订货量模型概念与公式
D为全年需求量、Q为一次订货量、h为单位存储成本、k为单位订货成本,则
1)总成本C=h•Q/2 +k•D/Q
其中Q/2为年平均库存量,D/Q为年订货次数,h•Q/2是存储成本,k•D/Q是订货成本2)求导可得:经济订货量Q0=h
kD/
2
实现经济订货量时有订货成本与存储成本相等:
h•Q/2=k•D/Q=2/
hkD
3)年总成本极小值为C min=kDh
2
4)订货周期为 Q0/D= T0=Dh
k/
2
当订货单价超过订货量阈值时,单价可以优惠打折,则采购成本pD是订货量的函数(单价随Q的阈值会变化)
总成本为:C=pD + h•Q/2 + k•D/Q
第八章投资决策模型
基本概念:
投资决策:指对投资项目的各种方案的收入支出进行对比分析,选择效益最佳的投资方案。

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货币的时间价值:同一数额的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价值是不同的。

资金的未来值:某一数额的货币将来某年的价值。

整存整取(一笔投资)的未来值:
()t r
1
P
F+ =
零存整取(固定时间间隔,固定金额)年金的未来值:
函数=FV(利率,投资期,每期投资额,期初一次性投资,1/0) 注意:1财务函数参数中投资、支出为负,收入收益为正。

2财务函数参数中时间单位必须统一(化为最小时间单位)
资金的现值:
未来某一数额的货币折算为现在的价值: t r F P )1/(+=
未来相等时间间隔等额货币(年金)折算为现在的价值: 函数 =PV(利率,收益期,每期收益,期末一次性收益,1/0) 固定时间间隔不等额现金流量串{Y1,Y2,…,Yt}的现值: t
t r Y r Y r Y V )1()1(1221++++++= 其中r 为贴现率,
t r )1(1+为贴现因子。

(一般将银行利率作为贴现率) 注意:(与PV 区别:PV 要求各期等值)
净现值:投资的净现值是指未来各期,支出(负值)和收入(正值)的当前值的总和。

(与PV 区别,不等值,减投资) 函数 =NPV(兑现率,现金流区域)
注:一次性投资发生在期初,投资额不写在函数参数内,需要另外减去。

内部报酬率:使一个投资项目净现值等于零的特定贴现率
0)1()1(1221=-++++++K r Y r Y r Y t
t =NPV 其中K 为初始投资额 函数 =IRR(现金流区域,估计值)
注:计算第二年内部收益率,估计值参数-0.1不可省 在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下:(等额还款)
每期付款额函数:
=PMT(利率,贷款期,贷款额,期末贷款余额,1/0)
当前期的本金偿还额:
=PPMT(利率,当前期,贷款期限,贷款额,期末贷款余额,1/0) 当前期的利息偿还额:
=IPMT(利率,当前期,贷款期限,贷款额,期末贷款余额,1/0) PMT( ) = PPMT ( ) + IPMT( )
特定投资期内的支付利息:(等本还款的利息)
=ISPMT(利率,当前期,贷款期限,贷款额)
利息函数:
=RATE(贷款期,每期付款额,贷款额,期末贷款余额,1/0,估计值)
投资期函数:
=NPER(利率,每期付款额,贷款额,期末贷款余额,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