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爆安全距离(新编版)

合集下载

爆破施工安全距离

爆破施工安全距离

爆破施工安全距离
在进行爆破施工时,为了确保工人和周围人员的安全,需要遵守严格的安全距离。

爆破施工安全距离的设定应根据具体的爆破工程情况和爆破物料的性质来确定,并且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首先,施工单位应在作业前详细了解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情况和周边建筑物的结构强度,以确定合适的安全距离。

通常来说,一般建筑物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为100米。

对于较高的建筑物,应根据其高度适当增加安全距离。

其次,根据爆破物料的性质和威力,爆破施工的安全距离应适当放大。

当爆破物料的威力较大时,安全距离也需要相应增加。

同时,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预留足够的安全余地,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周围人员不会进入爆破施工区域。

施工单位应派专人负责监控施工现场,并及时发布施工安全公告,提醒周围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总之,爆破施工安全距离的设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工人和周围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施工单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安全距离,并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进行。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

5爆破安全距离为了保证爆破地点附近人员、机械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必须根据爆破产生的各种危害作用确定安全距离.5.1爆破地震作用安全距离ﻫ1)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ﻫ重要工业厂房0.4cm/s;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1.0cm/s;ﻫ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2~3cm/s;ﻫ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cm/s;ﻫ水工隧洞10cm/s;ﻫ交通隧洞15cm/s;ﻫ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10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15cm/s;围岩稳定无支护20cm/s。

2)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下式计算:ﻫ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5.2 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ﻫ露天煤矿应尽量避免裸露爆破,露天裸露爆破矿山爆破安全距离爆破时,必然产生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碎石飞散及有害气体,因而危及爆区附近人员、设备、建筑物及井巷等的安全.因此,爆破设计时必须确定爆破危害范围并指定安全距离。

1.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ﻫ炸药在岩体中爆炸后,在距爆源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岩体产生弹性震动波,即是爆破地震。

爆破作业地震强度主要与炸药量、爆源距离、岩石特性、爆破条件和方法以及地质地形条件有关。

《爆破安全规程》规定“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振动速度的要求”,并规定了建(构)筑物地面质点振动速度控制标准。

ﻫ2.爆破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ﻫ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爆破噪声,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ﻫ控制空气冲击波的方法主要有:(1)避免裸露爆破,特别是在居民区更需特别重视,导爆索要掩埋20em或更多,一次爆破孔间延迟不要太长,以免前排带炮使后排变成裸露爆破。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3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
民用爆破器材库的分类:
永久性库:贮存使用超过3年的各类总库、分库;
临时库:贮存使用不足3年的各类总库、分库、发放站;
地面库、埋入库、硐室式库。

永久性民用爆破器材库与周围村庄、居民建筑物、工厂和设施(如公路、航道和铁路线、高压线等)的外部安全距离按《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1998)中表4.3.2确定。

临时性民用爆破器材仓库与周围村庄、居民建筑物、工厂和设施(如公路、航道和铁路线、高压线等)的外部安全距离,应先按表2一14选定各种保护对象的防护等级系数。

再以该系数分别乘以表2-15中规定的距离来确定。

在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区内有多个库房同时存在时,为保证库房之间不发生殉爆而必须设置内部安全距离:
A1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6中的规定;
A2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7中的规定;
A3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8中的规定。

第 2 页共 3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3 页共3 页。

建筑防爆及建筑防爆设计基本要求

建筑防爆及建筑防爆设计基本要求

建筑防爆及建筑防爆设计基本要求建筑防爆及建筑防爆设计基本要求安全工作规范、标准、《建筑防爆及建筑防爆设计基本要求》一、爆炸定义谓爆炸是大量能量在瞬间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功和光、热等能量形态的现象。

二、爆炸分类(一)物理性爆炸:爆炸前后没有新物质产生。

(二)化学性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分解反应产生高温、高压形成的爆炸现象。

1、简单分解爆炸:能量由自身提供,性质不稳定,如雷管、导爆索等。

2、复杂分解爆炸:氧由本身分解提供,如大多数火炸药都属于这一类。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即由各种可燃气体、蒸汽及粉尘与空气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1)混合气体爆炸(2)蒸汽爆炸(3)粉尘爆炸:可燃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可燃粉尘爆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而且与粒径有关。

粒径>0.5mm很难爆炸;粒径<0.1mm很容易爆炸。

与气体爆炸的区别:①燃烧不完全;②产生二次爆炸;③感应期长,可达数十秒,为气体数十倍;④点火起始能量大,可达10mJ,为气体近百倍。

(三)原子爆炸: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

三、爆炸极限(一)定义:即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点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最高浓度。

(二)单位可燃气体、蒸汽:体积百分比(m3/m3)可燃粉尘:单位体积的重量(g/m3)(三)影响因素1、引起气体爆炸极限变化的因素(1)温度:↑下限↓上限↑极限范围↑(2)压力:↑上限↑(3)含氧量:↑上限↑范围↑(4)容器直径:↓上限↓范围↓(5)热源:能量↑范围↑(6)惰性物质:↑范围↓2、引起粉尘爆炸极限变化的因素(1)粒径:↓范围↑(2)挥发成分:↑范围↑(3)水分:有钝化作用(4)灰分:↑范围↓(5)点火源:能量↑下限↓四、爆炸的破坏作用(一)爆炸压力爆炸压力是爆炸反应产生的机械效应,是爆炸事故杀伤、破坏的主要因素。

建筑防爆设计基本要求一一、建筑防爆设计的基本要求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厂房,宜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2、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库房,宜采用单层建筑(6点);3、有爆炸危险的生产或储存,不应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5点);4、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库房,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建筑;5、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厂房和库房,其防火墙间的占地面积不宜过大;6、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厂房和库房,宜采用钢筋砼框架或排架结构;7、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厂房,应设置必要的泄压设施。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简介建筑物的防爆安全距离是指建筑物在发生严重爆炸事故时,保证建筑物及其周围人员和设备不受爆炸影响的最小距离。

防爆安全距离的确定是建筑物设计、施工和使用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过程、设备安装和维护等多个方面。

影响因素建筑物的防爆安全距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爆炸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同种类和数量的爆炸物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及其防爆安全距离的大小有较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爆炸威力越大的爆炸物,其破坏范围也越大,要求建筑物的防爆安全距离也越大。

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对其防爆安全距离的大小有很大的影响。

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对其防爆安全距离的要求也较高。

在设计和施工高层建筑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要求设计出合理的防爆措施。

建筑物的材料和装饰建筑物的材料和装饰对其抗爆性能和防爆安全距离的大小也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种类的材料和装饰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需要根据其特点选择适当的防爆材料和装饰。

建筑物周围环境建筑物周围环境对其防爆安全距离的大小也有很大的影响。

周围环境包括其他建筑物、交通线路、工厂和储存设施等。

这些因素都可能对其防爆安全距离的大小产生影响。

防爆安全距离的确定方法确定建筑物的防爆安全距离需要进行详细的防爆安全评估和计算。

防爆安全评估是把建筑物和爆炸物看成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建筑物的防爆安全距离。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的具体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验结果,推导出来的计算建筑物防爆安全距离的公式。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建筑物防爆安全距离的初步确定,其计算结果仅供参考。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建筑物和爆炸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建筑物防爆安全距离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防爆安全距离的大小。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在实验室中进行建筑物防爆安全距离的试验,通过观察建筑物受到爆炸影响的情况,确定防爆安全距离的大小。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新编版)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新编版)
民用爆破器材库的分类:
永久性库:贮存使用超过3年的各类总库、分库;
临时库:贮存使用不足3年的各类总库、分库、发放站;
地面库、埋入库、硐室式库。

永久性民用爆破器材库与周围村庄、居民建筑物、工厂和设施(如公路、航道和铁路线、高压线等)的外部安全距离按《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1998)中表4.3.2确定。

临时性民用爆破器材仓库与周围村庄、居民建筑物、工厂和设施(如公路、航道和铁路线、高压线等)的外部安全距离,应先按表2一14选定各种保护对象的防护等级系数。

再以该系数分别乘以表2-15中规定的距离来确定。

在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区内有多个库房同时存在时,为保证库房之间不发生殉爆而必须设置内部安全距离:
A1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6中的规定;A2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7中的规定;A3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8中的规定。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2024年工程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要求(2篇)

2024年工程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要求(2篇)

2024年工程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要求(一)施工现场防火要求1、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时,应有消防安全要求。

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暂设工程(临时建筑)搭建位置、用火用电和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管理、工地消防设施和消防责任制等都应按消防要求周密考虑和落实。

2、施工现场要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点和生活区等。

各区域之间间距要符合防火规定。

3、工棚或临时宿舍的搭建及间距要符合防火规定:⑴临时宿舍尽可能搭建在离施工现场20m以外,并不得搭在高压架空线下方,应和高压架空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⑵工棚内顶高度一般不低于2.5m。

⑶一切架空电线均须用固定瓷瓶绝缘,电线穿过墙壁时,必须从瓷管硬塑料管内通过。

⑷明火作业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才可动火。

⑸仓库及易燃易爆物堆(存)放等处,应张贴(悬挂)醒目的防火标志。

⑹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有足够数量的防火、灭火设施和器材。

如防火工具(消防桶、消防梯、铁锹、安全钩等)、砂箱(池)、消防水池(缸)消防栓和灭火器。

⑺要建立安全防火责任制,并划分防火责任区。

(二)施工现场防爆要求1、爆炸的发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例如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汽或可燃性粉尘,在达到一定浓度或压力与空气混合,遇到火源等就会造成爆炸。

2、施工现场做好防爆工作的内容是:⑴对于爆破及引爆物品的储存、保管、领用都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

⑵各种气瓶的运输、存放、使用,必须按有关规定执行。

⑶各种可燃性液体、油漆涂料等在运输、保存、使用中,除按规定外,并根据其性能特点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

⑷要向操作者及其有关人员,作好安全交底。

2024年工程施工现场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要求(2)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现场防火防爆管理制度1.制定并实施现场防火防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并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

2.建立防火防爆管理责任制,明确监督检查职责和权力,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3.编制现场防火防爆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一、一般规定各种爆破、爆破器材销毁以及爆破器材仓库意外爆炸时,爆炸源与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之间的安全距离,应按各种爆破效应(地震、冲击波、个别飞散物等)分别核定并取最大值。

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一)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爆破地震安全性应满足安全震动速度的要求,主要类型的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规定如下: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1.0 cm/s2、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2~3 cm/s;3、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5 cm/s;4、水工隧洞 10 cm/s;5、交通隧洞 15 cm/s;6、矿山巷道:围岩不稳定有良好支护 10 cm/s;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 20 cm/s;围岩稳定无支护 30 cm/s;(二)爆破地震安全距离可按式(1)计算式中:R—爆破地震安全距离,m;Q—炸药量,kg;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微差爆破或秒差爆破取最大一段药量;V—地震安全速度,cm/s;m—药量指数,取1/3;K、α—与爆破点地形、地质等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可按表1选取。

或由试验确定。

表1 爆区不同岩性的K、α值(三)在特殊建(构)筑物附近或爆破条件复杂地区进行爆破时,必须进行必要的爆破地震效应的监测或专门试验,以确定被保护物的安全性。

三、爆破冲击波安全距离(一)露天裸露爆破时,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得大于20kg,并应按式(2)确定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避炮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

式中:R k—空气冲击波对掩体内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m;Q—一次爆破的炸药量,kg;秒延期爆破时,Q按各延期段中最大药量计算;毫秒延期爆破时,Q按一次爆破的总炸药量计算。

(二)药包爆破作业指数n<的爆破作业,对人和其他被保护对象的防护,应首先核定个别飞散物和地震安全距离。

当需要考虑对空气冲击波的防护时,其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

(三)地下爆破时,对人员和其他保护对象的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由设计确定。

地下大爆破的空气冲击波安全距离应邀请专家研究确定,并经单位总工程师批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建筑防爆安全距离(新编版)
民用爆破器材库的分类:
永久性库:贮存使用超过3年的各类总库、分库;
临时库:贮存使用不足3年的各类总库、分库、发放站;
地面库、埋入库、硐室式库。

永久性民用爆破器材库与周围村庄、居民建筑物、工厂和设施(如公路、航道和铁路线、高压线等)的外部安全距离按《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1998)中表4.3.2确定。

临时性民用爆破器材仓库与周围村庄、居民建筑物、工厂和设施(如公路、航道和铁路线、高压线等)的外部安全距离,应先按表2一14选定各种保护对象的防护等级系数。

再以该系数分别乘以表2-15中规定的距离来确定。

在民用爆破器材仓库区内有多个库房同时存在时,为保证库房之间不发生殉爆而必须设置内部安全距离:
A1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6中的规定;A2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7中的规定;A3级库房或药堆间的距离,不小于表2-18中的规定。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