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健康上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

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
以下是20篇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 自尊心——如何培养孩子的正确自我意识
2. 社交能力——如何培养孩子之间的互动能力
3. 勇气——如何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
4. 情绪管理——如何正确处理和把握孩子的情绪
5. 同理心——如何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6. 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7. 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培养孩子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8. 自由的表达——如何让孩子将想法自由的表达出来
9. 极尽善心——如何让孩子充满善心
10. 积极情绪——如何让孩子保持积极的情绪
11. 正确应对挫折——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应对不同挫折
12. 放松心情——如何让孩子放松心情
13. 树立信心——如何让孩子树立自信
14. 改变观念——如何改变孩子的歪曲观念
15. 认知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16. 自卑感——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
17. 成就感——如何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18. 保持平衡——如何帮助孩子保持心理平衡
19. 目标设定——如何帮助孩子设定有效目标
20. 正确处理斗争——如何教会孩子正确处理斗争。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第一课:认识自我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2.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懂得珍惜自己。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学会与人沟通。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让学生通过自我描述、他人评价等方式,了解自己的特点。
2. 自尊自信: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培养自信心。
3. 人际沟通:教授学生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活动1. 自我介绍:让学生轮流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他人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了解彼此的特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信心,以及如何与人沟通。
第二课:情绪管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会缓解压力。
教学内容1. 情绪认知:让学生了解不同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 情绪调节:教授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3. 应对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学会缓解压力。
教学活动1. 情绪展示:让学生通过表演、绘画等形式展示不同情绪。
2. 情绪调节方法:教授学生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情绪调节方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应对压力,以及如何缓解压力。
第三课:人际交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1.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沟通技巧:教授学生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的方法。
3. 尊重他人: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处理人际关系。
教学活动1.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倾听、表达和赞美他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尊重他人。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实践活动,提高交往能力。
第四课: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小学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全册

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五年级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五年级第二课带着问号学习教学设计·小学五年级第三课新环境,新起点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五年级第四课与情绪交朋友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五年级第五课我助人我快乐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五年级第六课相信自己爱美的小公鸡树林里有一只小公鸡,长得真神气,戴着小红帽,穿着花花衣。
它总是叫:“喔喔喔,看我多美丽!”一天早晨,小公鸡跑到树林里,碰见啄木鸟。
“啄木鸟阿姨啄木鸟阿姨,瞧我长得多美丽,喔喔喔,谁也比不上!”啄木鸟摇摇头:“小公鸡不要骄傲,你到树林里面走一走,看看到底谁美丽?”小公鸡很不服气,扑扑翅膀往前走,看见蜜蜂:“小蜜蜂小蜜蜂咱们比比谁美丽?”小蜜蜂微微一笑:“我正忙着采蜜呢,你去跟别人比好不好!”小公鸡脸一红,扑扑翅膀往前走,看见青蛙在捉虫子:“小青蛙,小青蛙,咱们比比谁美丽?”小青蛙说:“我啊,忙着捉虫呢,你去跟人家比吧!”小公鸡扑扑翅膀,继续往前走,看见兔子正在挖地:“小兔子,小兔子,咱们比比谁美丽?”小兔子摆摆手说:“我啊忙着种萝卜,没空比美!”小公鸡生气了,扑扑翅膀往前走,看见松鼠在树上,“小松鼠,小松鼠,咱们比比谁美丽?”小松鼠哈哈笑着说:“我正忙着摘松果,你跑来跑去干什么呢?”小公鸡觉得没意思了,低着头往回走,正好看见白马背东西:“白马哥哥白马哥哥,瞧我长的多美丽,可是没人瞧得起!”白马笑咪咪地说:“小红帽,花花衣,没有什么了不起。
只有爱劳动,才是真美丽。
”小公鸡从此早早起,叫醒树林里的小动物们。
“喔喔喔,天亮了,太阳出来了。
”从此,大家都很欢喜它。
小公鸡再也不说“瞧我多美丽!”可是大家都夸他是“美丽的小公鸡!”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五年级第七课兴趣是动力之源心理健康教学设计·五年级第八课新环境,新起点1、愿意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做生活的主人并体会这样做的好处。
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

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及保护方法;(2)了解人体的成长发育规律;(3)掌握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4)学会应对常见的健康问题;(5)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2.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锻炼和休息习惯;(3)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4)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身体器官的功能和保护方法;(2)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影响;(3)常见健康问题的应对方法;(4)基本的急救知识。
2. 难点(1)区分好坏饮食和生活方式;(2)了解身体的成长发育规律;(3)正确掌握急救知识。
三、教学过程1. 身体器官的功能和保护方法(1)通过图表和实物,介绍人体各器官的功能;(2)讲解相关器官的保护方法;(3)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急救场景。
2. 饮食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影响(1)介绍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及其对身体的影响;(2)讲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重要性;(3)组织学生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和生活习惯。
3. 常见健康问题的应对方法(1)介绍常见的健康问题及其预防方法;(2)讲解正确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预防健康问题的重要性;(3)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健康问诊。
4. 基本的急救知识(1)介绍常见的急救知识,如抢救溺水、烧伤、扭伤等;(2)训练学生正确的急救操作;(3)模拟急救场景,让学生进行实践。
四、课后作业1. 思考:为什么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2. 知识巩固:总结并记忆身体器官的功能及保护方法,常见健康问题的应对方法,基本的急救知识。
3. 实践:和家人一起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参与家庭日常锻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身体器官的功能、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常见的健康问题以及急救知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了自我保护和他人帮助的能力。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6篇)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精选6篇)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1教学目标:让学生加强自我安全意识,遇到危险时知道如何求助。
教学方式:专题教育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加强自我安全意识,遇到危险时知道如何求助。
教学手段: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观察岛出示图片图中描述的是什么场景?小男孩要做什么?二、活动营活动一:我是小演员请把下列情境表演出来,并认真体会主人公的感受。
情境一:爸爸妈妈不在家的一天里,明明独自整理房间,洗衣服,独立完成作业,还自己解决了午餐。
情境二: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欣欣觉得有点孤单,就去找好朋友一起玩。
游戏的过程中两人闹了点矛盾,但很快和解了。
活动二:“小鬼当家”交流会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大家围绕自己“当家”的经历进行交流。
然后,每组选一位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各自的经历。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安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遇到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是这样解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分享屋爸爸妈妈有时候因为工作原因,可能会让我们独自在家。
要想让自己“当家”,请从这些方面做起吧!四、拓展园如果家人不在身边,你该如何“当家”管理和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评价一下自己“当家”的能力吧。
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

五年级健康教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与功能,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b. 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c. 了解常见的疾病,并学会预防和应对;d.了解食物的种类和营养成分,掌握合理的膳食搭配。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卫生意识;b.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 注重个人卫生,关心他人的健康情况;d. 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身体结构与功能a. 身体各部位的名称与功能;b. 器官的相互合作与依赖关系。
2. 卫生与疾病预防a. 卫生知识的普及:洗手、口腔卫生等;b.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应对。
3. 饮食与营养a. 食物的分类与特点;b. 营养元素与人体需要;c. 合理膳食搭配与均衡饮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身体结构与功能1. 导入(15分钟)a. 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名称;b. 引导学生思考各个部位的功能。
2. 概念讲解(20分钟)a. 向学生简单解释器官的定义和作用;b. 结合具体例子,讲解器官相互关系的重要性。
3. 合作探究(25分钟)a. 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人体器官的模型;b. 学生通过制作模型,了解各个部位的具体形态和相互依赖关系。
第二课:卫生与疾病预防1. 导入(15分钟)a.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身体结构与功能;b.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 卫生知识普及(25分钟)a. 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和口腔卫生常识;b. 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
3. 疾病预防与应对(20分钟)a. 通过图片和案例,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应对措施;b. 培养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第三课:饮食与营养1. 导入(15分钟)a. 通过展示不同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分类;b. 学生针对每种食物,描述其特点和可能含有的营养成分。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课为自己感到骄傲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努力我骄傲、我进步我骄傲的重要性。
2、明确学习目的,感受学习的乐趣。
3、为自己制定一份学习宣言和大家分享活动准备1、学生预习学习内容,思考相关的内容。
2、教师准备教案。
活动过程一、导入,激发兴趣我们已是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了。
几度春秋,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
同学们想一想,你在学习上受过哪些奖励?二、和同学们分享光荣榜1、交流学习上的奖励。
2、分享后说说自己的感想3、你觉得哪些同学值得你学习。
全班同学分小组讨论老师提出的上面三个问题,每组一个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组同学的发言。
最后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进行全班交流。
③教师总结:在外面学习的道路上,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明确学习目的四、实话实说:1、每人写一份学习宣言,定下学习目标2、学生交流感受五、全课小结板书设计:为自己感到骄傲我努力,我骄傲我进步,我骄傲2课认识分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让学生意识适应环境变化的必要性。
学生:知道适应生活包括哪些内容,分析自身的适应能力及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努力适应各种环境。
一、导入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如入学、转学、换班、升级等,都可能会出现适应问题。
大家会怎么做?二、讲授新课1.教师请一位同学讲小吴同学的故事,同时将故事内容制作成投影片打出来。
2.教师结合[档案馆]的内容给学生们分析。
教师:适应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你学习的效果、成绩,甚至会影响你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和保持。
只有适应环境,才能使你充分发挥聪明才智!3.教学(活动区):你适应吗?4.实践园:体会安静5.做一做:倾听自然6.读一读:感受学习中得乐趣。
从努力中不断体验成功。
在进步中不断提高效率。
三、教师小结我们要增强自己性格中的积极方面,请老师多加指导,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和练习,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锻炼自己,在做事中学习、让自己既能独立做事,又能合群,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全册教案一、第一章:认识自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培养自信心。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我介绍、互评互议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特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欣赏自己。
3. 教学活动:开展“我是独一无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增强自信心。
二、第二章: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做情绪的主人。
2. 教学内容:介绍情绪的分类、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教授情绪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倾诉等。
3. 教学活动:组织“情绪万花筒”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绘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习情绪调节技巧。
三、第三章:人际交往2. 教学内容:教授与人沟通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倾听、表达等,学习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
3. 教学活动:开展“人际交往我能行”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四、第四章:学习方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学内容:介绍学习计划的重要性,教授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学习时间管理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3. 教学活动:组织“学习方法大比拼”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第五章:心理健康素养2. 教学内容: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教授心理健康素养的培养方法,如保持乐观、积极面对困难等。
3. 教学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手拉手”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分享、心得交流等方式,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六、第六章:压力管理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压力的来源,学会正确面对和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2. 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来源,教授压力缓解的方法,如放松训练、合理安排时间等。
3. 教学活动:进行“压力管理之旅”活动,让学生通过故事分享、讨论交流等方式,学会正确面对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世间最美的“风景”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感受生命,懂得生命的美丽。
2、了解生命存在的几个条件。
3、感受生命的美好。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观看PPT
鲜花和绿树构成的葱郁的春天,鸟儿飞翔的填空,鱼儿跳跃的河流。
说说这些图片美吗?为什么美?
2、想象:
如果没有了鲜花和绿树,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没有了鸟儿,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没有了鱼儿,河流是什么样子的?
3、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感受生命
1、观看视频
看小草破土而出和小鸡出壳的视频,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
生命的诞生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2、看孩子出生后年轻的父母和爷爷奶奶的笑脸,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请小组讨论:
你出生后,给爸爸妈妈带来的是什么?给爷爷奶奶带来的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4、继续讨论:
当你看到表弟表哥或者隔壁的小弟弟小妹妹出生后,你有什么感受?
5、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什么呢?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懂得了什么?
二、出示阅读材料《百合花》
1、从阅读材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三、探讨生命存在的条件:
1、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2、动物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3、人类的生存需要哪些条件?
4、了解世界上的生命的禁区,介绍相关资料:
喜马拉雅山,死海
四、感受生命的美好
1、你观察过没有,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微小的生命带给你感动?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和病魔作斗争的人,他们是如何奏响最美丽的生命之歌的?
五、课外拓展:
将一株刚发芽的植物用大盒子罩起来,并在盒子的角上开个小孔,把盒子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每天记录观察日记。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播放录音朗读:生命生命
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二、交流观察日记
1、请各小组的同学在一起交流自己的观察日记,比较每个同学记录的异同。
2、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三、感悟生命:
你是如何理解“生命是世间最美的风景”这句话的?
1、学生写随笔。
2、交流评价。
四、课外拓展
1、在校园里寻找一些植物和动物,把它们的名字记下来。
若不知道名字,自己查资料或者向老师请教。
2、办一期手抄报:
见证生命的奇迹
第二课人的需要
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探究人的生存有哪些需要。
2、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
3、明确学习是人的第一需要,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4、学会正确对待压力。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阅读材料《不食嗟来之食》。
2、如果你是这位饥民,你会怎么做?
3、你有什么感受?
二、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
教师创设各种场景,让孩子们讨论,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场景一:你正在沙漠中行驶,此时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场景二:你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你最需要什么?
场景三:你是伊拉克难民,你最需要什么?
场景四:你只有初中毕业,你到一家大公司任总经理,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小结: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需要。
三、指导学习是人的需要
1、讲述故事:
陈景润小时候痴迷数学的故事
法布尔观察昆虫的故事
鲁迅先生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2、你从这些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3、读小日记《学习是快乐的》,让学生谈谈体会。
四、课外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请写一篇随笔。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内交流随笔,谈感受。
2、小组内推荐同学读读自己的随笔,让孩子们针对其他同学的随笔谈自己的感受。
二、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压力——是人的需要。
1、了解什么是压力。
2、分小组谈谈:
你有哪些压力,这些压力给你带来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了解人人都有压力
工人叔叔的压力是什么?
老师的压力是什么?校长的压力是什么?
医生的压力是什么?院长的压力是什么?
商人的压力是什么?农民的压力是什么?
父母的压力是什么?老人的压力是什么?
三、活动体验
教师出示一篇文章,第一遍不规定时间,让孩子们自由抄。
第二遍规定时间,并讲清楚抄写的要求,字迹工整,书写漂亮,让孩子们抄写。
比较两次抄写的字数和工整程度,讨论压力不同,做事的效率和质量不同的原因。
适当的压力是人的需要。
适当的压力,会让人做事更有劲头,促使人们将事情做好。
四、了解过分的压力
过分的压力会给人带来什么呢?听故事谈感受
小结:过大的压力会引起焦虑,让人心神不宁,影响做事的效率和效果。
我们该如何对待压力呢?
出示姚明的一段话:
压力是把剑,你可以讲它指向外边,或对准自己。
对于压力,你可以看成是肩上的重担,把你压垮,也可以看成是背后的一只手,推动你前进。
你得让压力服务于你,而非有损于你。
五、课外作业:
写一篇随笔《我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