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机械运动(100套)

合集下载

(全国100套)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电功率

(全国100套)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电功率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100套试题分类汇编电功率一、选择题D.节能灯(2013镇江)11.LED灯具有节能、环保特点.“220V 8.5W”LED灯泡和“220V 60W”白炽灯泡正常发光的亮度相当.与白炽灯泡相比,LED灯泡可以节能约为BA.14.2% B.85.8%C.16.5% D.83.5%6.(2分)(2013•阜新)如图所示是两定阻电阻A和B 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如果将两电阻A和B串联后接在3V电源两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LED灯泡白炽灯泡A.通过B的电流是通过A的电流的二分之一B.B两端电压和A两端电压相等C.B的电阻是A的电阻的两倍D.B的电功率是A的电功率的四倍30.(2分)(2013•深圳)如图所示两个灯泡L1、L2阻值分别为6Ω和10Ω,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CA.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I2=3:5 B.灯泡两端的电压U1:U2=3:5C.灯泡的电功率P1:P2=5:3 D.灯泡L1比L2暗8.(2分)(2013•黑河)标有“12V 12W”、“12V 6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2:1 B.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2:1C.灯L2比灯L1亮D.灯L1和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2013齐齐哈尔)8.标有“12V 12W”、“12V 6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2:1 B.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2:1C.灯L2比灯L1亮D.灯L1 和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3.(2013四川自贡)18.如图甲所示的两个电流表均为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正常偏转且偏转角度相同,此时灯L1和L2的所消耗的电功率P1和P2的比值为()AA.4:1 B.1:4 C.5:1 D.1:5(2分)(2013•沈阳)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10Ω、R2=5Ω,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 B.R1与R2的总电阻为15ΩC.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 D.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1(2013年福州)14.如图10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2013届中考物理冲刺押题训练---专题五 机械运动(附答案)

2013届中考物理冲刺押题训练---专题五 机械运动(附答案)

2013届中考物理冲刺押题训练---专题五机械运动(附答案)1.如图所示,小明站在操场中间O点,小狗花花蹲在B点,小明闭上眼睛再次睁开时发现花花蹲在了别处,则下列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发现花花蹲在了E点,则说明花花运动了B.若发现花花蹲在了D点,由于花花距离O点一样远,说明花花没有运动C.若发现花花蹲在了C点,由于花花距离O点一样远,且B?O?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说明花花没有运动D.若发现花花蹲在了A点,花花没有运动答案:A解析:从机械运动定义不难看出:判断物体的动与静,关键是看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位置改变.被研究物体如果相对于所选参照物发生了位置改变,则认为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运动;若相对于参照物没有发生位置改变,则认为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因此位置改变的含义应理解为两层含义:距离改变?方位改变.只要二者中有一个发生了改变,就说明位置发生了改变.2.如图所示,2010年11月22日,在广州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举行的第16 届亚运会男子100 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劳义以10.24s的成绩夺得冠军.劳义夺冠的平均速度是____m/s.在比较运动员运动快慢的过程中,观众用的方法是____;电视机面前的观众却看到现场看台上的观众迅速向后移动,这又是以____作为参照物.答案:9.8 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劳义3.如图所示,小玉乘汽车到姥姥家去度假,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小玉的感觉是:远处的村庄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运动;近处的小树相对于电线杆在向____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好像在绕电线杆做____时针转动.答案:前后顺解析:当汽车在犃处时,汽车、小树、电线杆、村庄在一条直线上;当汽车前进到犅处时,司机会看到村庄在电线杆的前面,且离汽车距离越来越近;而小树在电线杆的后面,离汽车越来越远(以汽车前进方向为"前").因此可以断定:若以电线杆作为参照物,远处的村庄绕电线杆向前运动,电线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绕电线杆做顺时针方向转动.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答案:B解析:A选项中的做法很难保证刻度尺与桌面完全垂直;C选项中由于三角尺的零刻度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边缘,所以存在零误差;D 选项中由于物体的左边缘没有与整刻度线对齐,从而使误差的范围加大.因此选B.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方向运动其路程狊跟时间狋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写出一条即可)答案:乙的速度比甲大;乙出发比甲晚15min;甲,乙出发后在60m处相遇.解析:由图像可求出狏乙=60m/(25-15)min=6m/min,乙的速度大.由坐标可以看出乙比甲晚15min出发;甲、乙两线的交叉点的纵坐标,为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答案)

2013年全国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答案)

2013年全国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汽化C.熔化D.凝固2.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4.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A.升华、凝华B.汽化、熔化C.凝华、熔化D.汽化、液化5、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

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液化 B.凝华 C.升华 D.汽化6.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A.海波的沸点是48℃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C.海波在CD段是气态D.6min时海波已全8.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l所示。

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9.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10.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B.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C.太阳出来雾散了D.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11.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A.冬天户外的人呼B.湿裤子C.冬天窗玻璃上D.钢水浇铸得出“白气”晾干有冰花到钢件12.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微观世界及分子运动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微观世界及分子运动

这是因为(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分子热运动。

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很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我们闻到花香是由于香味分子在运动,A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知识。

将蓝墨水滴入水杯中后,过一会儿整杯水变蓝,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注射器内的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的缘故。

答案:运动斥力
某容器内水面上方的气压为1.5个标准大气压,
于”、“低于”或“等于”)。

【解析】本题考查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根据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知,气压增大,沸点升。

201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功率(100套)

2013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功率(100套)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电功率(100套)一、选择题D.节能灯(2013镇江)11.LED灯具有节能、环保特点.“220V 8.5W”LED灯泡和“220V 60W”白炽灯泡正常发光的亮度相当.与白炽灯泡相比,LED灯泡可以节能约为BLED灯泡白炽灯泡A.14.2% B.85.8%C.16.5% D.83.5%6.(2分)(2013•阜新)如图所示是两定阻电阻A和B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如果将两电阻A和B串联后接在3V电源两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通过B的电流是通过A的电流的二分之一B.B两端电压和A两端电压相等C.B的电阻是A的电阻的两倍D.B的电功率是A的电功率的四倍30.(2分)(2013•深圳)如图所示两个灯泡L1、L2阻值分别为6Ω和10Ω,闭合开关后的现象是()CA.通过两灯泡的电流I1:I2=3:5 B.灯泡两端的电压U1:U2=3:5C.灯泡的电功率P1:P2=5:3 D.灯泡L1比L2暗8.(2分)(2013•黑河)标有“12V 12W”、“12V 6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2:1 B.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2:1C.灯L2比灯L1亮D.灯L1和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2013齐齐哈尔)8.标有“12V 12W”、“12V 6W”的灯L1和L2(假设灯丝电阻不变),若将它们串联在某电源上,两灯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通过灯L1和L2的电流之比为2:1 B.灯L1和L2的电阻之比为2:1C.灯L2比灯L1亮D.灯L1 和L2的实际功率之比为2:1 3.(2013四川自贡)18.如图甲所示的两个电流表均为学校实验室里常用的电流表(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的指针都正常偏转且偏转角度相同,此时灯L1和L2的所消耗的电功率P1和P2的比值为()AA.4:1 B.1:4 C.5:1 D.1:5(2分)(2013•沈阳)如图所示,已知电阻R1=10Ω、R2=5Ω,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2:1 B.R1与R2的总电阻为15ΩC.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 D.R1与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1:1 (2013年福州)14.如图10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一、单选题1.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9:4,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是()A.1:13B.4:9C.1:2D.3:42.如图所示,中国空军中个头最大,被称为“胖妞”的Y - 20运输机,曾驰援武汉运送医疗物资。

关于该运输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起飞时,飞行员相对于机舱是运动的B.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大C.轮胎较多,停放时可以减小飞机对地面的压力D.轮胎上的花纹,着地时可以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3.如图空中加油机与“歼10”战斗机以空中受油机的状态列队飞行。

若把加油机看作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天空中浮动的云B.地面C.地面上的人D.“歼10”战斗机4.下列对于生活中物理量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三学生小明的身高为15.2m B.教室中一根粉笔重500gC.黑龙江省夏天的气温为55℃D.一节干电池的的电压为1.5V5.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得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分别为18.4cm、18.3cm、18.6cm、18.72cm和18.5 cm,该铅笔长度最接近于()A.18.6cm B.18.5cm C.18.4cm D.18.3cm6.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高约76dmB.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0gC.吉林省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D.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约为4km/h7.下列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火箭升空B.跑步的运动员C.爱国运动D.下落的雨滴8.马明在家长陪同下到镜湖划船游玩,下列现象与所用物理知识配对不正确的是()A.马明用桨向后划水,木船就前进--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B.以岸上树木为参照物,马明同学是运动的;以船为参照物,马明同学是静止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C.马明同学看见岸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光的折射现象D.手能握住桨--手和桨间有摩擦力9.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这个拉力可能的方向是()A.B.C.D.10.已知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且运动8s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大于5m,关于两车运动的s﹣t图象,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 D.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11.在物理学中,力和运动正确关系的得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历经二千多年。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解析版)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

41 (2013·福州中考)2.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透亮的露珠,如图l所示。

这个现象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A.熔化 B.凝固C.凝华 D.液化【解析】选D。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由题意可知,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液态的水而形成的;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凝固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故选D41 (2013·南充中考)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B)A.是凝华现象且吸热B.是凝华现象且放热C.是凝固现象且放热D.是凝固现象且吸热【解析】选B。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故选B。

41 (2013·济宁中考)在严寒的冬季,小满到滑雪场滑雪,恰逢有一块空地正在人工造雪。

他发现造雪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造雪机的前方喷出“白雾”,而在“白雾”下方,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如图1所示。

对于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这种物质发生的最主要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凝固B.凝华C.升华D.液化【解析】选A。

本题考查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

由题意水进入造雪机后喷出“白雾”,“白雾”实质是小水滴,小水滴下方沉积了厚厚的一层“白雪”说明小水滴遇冷凝固为固态的冰,故发生物态变化主要是凝固。

因此A选项正确。

41 (2013·滨州中考)解析: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知识的掌握。

池塘上的薄冰是水发生凝固形成的;冰棍纸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放热发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深秋的薄霜是水蒸气遇低温,发生凝华形成的;冰冻衣服上的冰发生升华,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失,从而使衣解析:选C。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

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A错误;雾是液化形成的,B错误;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正确;冰雕渐小是升华现象,D错误。

41 (2013·舟山中考)解析:选A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海水吸热变成水蒸气是汽化,水蒸气遇到透明罩,放热发生液化,形成小水滴。

中考物理经典100题

中考物理经典100题

2013年中考物理部分最后100道必做题一、选择题试题1:1~5估测(日常生活中质量体积长度速度力电流电压温度功、功率等大小认识)试题2:6~10声学(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探究过程)试题3:11~15光学(看不见的光,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透镜)试题:4:16~20热学(物态变化分子运动内能热机)试题:5:21~25运动学(参照物运动学质量密度)试题:6:26~30力学(概念各种性质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试题:7:31~35压强与浮力(固体压强估算增大减小的方法液体压强控制变量探究流体压强浮力的沉浮条件定性研究)试题:8:36~40机械功机械能(简单机械功、功率的简单计算机械效率定性分析机械能转化)试题:9、10:41~50电学磁学(电路连接故障电路动态电路家庭电路)1.下列说法中,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9℃B.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m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个成年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3m/s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为20cm B.人的正常体温为42℃C.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500kg D.空调的额定功率为100W3.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A.一支圆珠笔从课桌上掉到地上大约需3~5s的时间B.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1~1.5mm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 D.—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lkg4.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220V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D.人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2℃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台灯的额定功率约为500 WB.手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0AC.人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0×l03kg/m3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8×108km/s6.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7.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8.多种乐器合奏比单一乐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因为不同种类的乐器各自具有独特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9.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机械运动(100套)一、选择题(2013龙岩)2.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CA.2.5m B.2.5 dm C.2.5cm D.2.5 mm4.(3分)(2013•岳阳)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C2.(2分)(2013•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D(2013郴州)10.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cm,宽为18.35cm 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A.1mm B.1cm C.1dm D.1m(2013镇江)10.研究表明,当空气中颗粒的直径越接近可见光的波长(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颗粒对光的“消光”能力就越强.空气中PM2.5颗粒是灰霾天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若可见光的频率约为5×1014Hz.则可以推算出PM2.5中对能见度造成较大影响的颗粒直径与下列哪一个值最接近BA.2.5μm B.0.4μm C.0.6μm D.6μm(2013内江)5.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是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人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 2.5um=2.5 um×10-6mB. 2.5um=2.5 ×10-5dmC. 2.5 um=2.5×10-6cmD. 2.5 um= 2.5 ×10-9m8.(3分)(2013•湘西州)“五•一”假期,小英随爸妈外出旅行,途中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D5.(3分)(2013•日照)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A(2013郴州)5.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

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AA.甲 B.乙 C.树 D.路面(2013镇江)1.当甲突然向前开动时,与之并排停放的在路边的乙车中驾驶员感觉自己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A.甲车B.乙车C.路灯D.地面(2013宜宾)1.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

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126km/h B.70km/h C.52.5km/h D.30km/h答案:D (2013内江)2.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放在车厢内小桌上的苹果,运动的物体是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2013年兰州)1.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C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驶来的游艇(2013乐山)7.当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中,突然感觉汽车座椅的靠背在向前推你,这时汽车正在:BA .匀速行驶B .加速行驶C .减速行驶D .正在转弯(2013乐山)8.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DA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 .经过6s ,甲在乙前面1.2m 处C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2013武汉)10.“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答案:C(2013年上海市)7.甲、乙两车分别从P Q 、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t s -图像分别如图4(a )、(b )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遇。

甲、乙的速度分别为甲v 、乙v ,P Q 、间的距离为s ,则( ) 答案:7.D ;A .乙甲v v >,16s =米B .乙甲v v >,8s =米C .乙甲v v <,16s =米D .乙甲v v <,8s =米(成都市二0一三年)3.2012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升空。

如图3为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乘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固定在舱内的情景。

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答案: B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 .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D .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 (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3.古诗词《浪淘沙》中写到:“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诗人描述“山是运动的”是选用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答案: AA .船B .山C .河岸D .树木(江西省2013年)10如图4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10 B(2013湖北省宜昌市)12、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

图5所示为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 成功对接后,“神舟九号”内的航天员看到“天宫一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 答案:DA.太阳B.地球、C. “天宫一号” D .“神舟九号” (浙江省2013年)20.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

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

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 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臣离。

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假设越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D )A .28.33米/秒B .13.60米/秒C .14.78米/秒D .14.17米/秒2.(2013江苏盐城,第6题)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埋单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下图,其中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A(黄石市2013年)39.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汽车速图5度表的指针始终在11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A.36km/h B.108 km/h C.144 km/h D.180km/h答案:B二、填空题(2013年安徽)1.小林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他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他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1 静止(2013台州)24.从2012 年9 月起,我国海监对钓鱼岛区域实行常态化的维权执法巡逻.“海监50 ”绕钓鱼岛巡逻,以宣示主权,以钓鱼岛为参照物,该船是___________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20 运动14.(2分)(2013•沈阳)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30m.(2013龙岩)(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5m/s速度匀速行驶,则20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为m,请在图12中画出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17.(2分)(2013•娄底)端午节,贝贝全家一起在河岸观看划龙舟比赛.发令枪响,几只龙舟上的参赛选手奋力划桨,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疾行】.括号中的句子中龙舟所选择的参照物是河岸.(2013达州)15. 一列长200m的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进入长为2km的隧洞,火车完全在洞中的时间是s,火车上乘客看见洞中的路灯在后退,乘客是以为参照物. 90 火车(2013安徽)1.小林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他乘坐的火车为参照物,他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静止(2013年兰州)19.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的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可知,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填“甲”或“乙”)。

乙(2013庆阳)16.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行船太阳(湖北省襄阳市2013年)24.在《襄阳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市区已初步规划了四条地铁线。

在这四条地铁线中,最长的约为38km,若地下车辆的平均速度是100km/h,全程运行时间为_______分钟。

答案:22.8(江西省2013年)4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该定律具体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答案:4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013天津)20.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图16所示的两个标志牌。

如果一辆匀速行驶的载重汽车恰好达到两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该车通过桥中央时对桥面的压力为 N,通过该桥所用时间为h。

(g取10N/kg,车长不计)【答案】3×105 0.04(2013金华)26.某校同学在水平直道上进行1000米跑步比赛。

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出发,甲同学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作匀速运动。

乙同学出发后,经过100秒通过的路程400米,此时他发现比甲同学落后100米;接着乙同学以6米/秒的速度追赶,经过50秒没有赶上;然后乙同学发起冲刺,最后比甲同学提前10秒到达终点。

则甲同学比赛中的速度为米/秒。

乙同学出发后,前100秒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米/秒;乙同学最后冲刺的平均速度为米/秒。

答案:26.5(1分)4(1分)7.5(2013年北京市)34.甲、乙两辆车沿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17所示。

当3 ts时,甲、乙两车的速度之差等于20 m/ s。

三、实验探究题17.(2013湛江)(1)图10中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cm. (1)1.45(2013年福州)25.(3分)(1)如图20所示,铁块长为_____cm。

2.52(2013年临沂)32.图8中被测铅笔的长度为cm。

5.25(2013资阳)9.(4分)根据下面各图,写出所求物理量的值。

(1)2.73~2.77(2013宜宾)3.小刚学了长度测量以后,在分组探究活动中,估计教室里所用课桌的高度约为80______(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然后又用刻度尺测量橡皮擦的长度,如图所示,图中橡皮擦的长度为_______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