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doc

合集下载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样本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样本

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INSTITUTE OF INDUSTRY EP & D, ZHEJIANG PROVINCE国环评证:乙字第2007号二OO八年八月目录第1章项目概况 (1)1.1项目由来 (1)1.2建设项目情况 (1)第2章工程内容 (3)2.1项目概况 (3)2.2公用工程 (4)第3章周围环境概况 (5)3.1周边环境状况 (5)3.2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5)3.3保护目标 (5)第4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7)4.1空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7)4.2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8)4.3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8)4.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第5章污染防治对策及经济技术论证 (9)第6章公众参与 (10)6.1公众参与 (10)6.2公示 (10)第7章环评总结论 (11)第1章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原位于绍兴市区寨下梅溪,二环线以内,公司主要进行滚轴、灯罩、窗饰杆、电器开关等的电镀加工,共有各类机械生产线23条,年生产能力为滚轴镀铬3万支、灯罩镀锌3000t、窗饰杆镀铜100000支、电器开关镀镍300t、镀银加工件150t,制版印花轴15000支。

根据绍兴市政府、区政府城中村改造方案,该公司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要求该公司在2007年8月份前完成搬迁工作(目前公司建筑已经拆平),公司决定,租用绍兴宏智机电电镀业有限公司位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马鞍分区的1#厂区生产厂房,从事电镀生产加工,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环保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通过采用电镀新工艺、新技术,淘汰含氰、高铬电镀工艺,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拟设全自动电镀生产线共11条,其中镀铬线3条、镀硬铬线1条、镀锌线6条、制版线1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环境影响报告书样本

环境影响报告书样本

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INSTITUTE OF INDUSTRY EP & D,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乙字第2007号二OO八年八月目录第 1 章项目概况. (1)1.1 项目由来 (1)1.2 建设项目情况 (1)第 2 章工程内容. (3)2.1 项目概况 (3)2.2 公用工程 (4)第 3 章周围环境概况. (5)3.1 周边环境状况 (5)3.2 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5)3.3 保护目标 (5)第 4 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7)4.1 空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7)4.2 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8)4.3 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8)4.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第 5 章污染防治对策及经济技术论证 (9)第 6 章公众参与. (10)6.1 公众参与 (10)6.2 公示 (10)第7 章环评总结论. (11)第1章项目概况1.1 项目由来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原位于绍兴市区寨下梅溪,二环线以内,公司主要进行滚轴、灯罩、窗饰杆、电器开关等的电镀加工,共有各类机械生产线23 条,年生产能力为滚轴镀铬 3 万支、灯罩镀锌3000t 、窗饰杆镀铜100000 支、电器开关镀镍300t 、镀银加工件150t ,制版印花轴15000 支。

根据绍兴市政府、区政府城中村改造方案,该公司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要求该公司在2007 年8 月份前完成搬迁工作(目前公司建筑已经拆平),公司决定,租用绍兴宏智机电电镀业有限公司位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马鞍分区的 1 #厂区生产厂房,从事电镀生产加工,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环保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通过采用电镀新工艺、新技术,淘汰含氰、高铬电镀工艺,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拟设全自动电镀生产线共11 条,其中镀铬线 3 条、镀硬铬线 1 条、镀锌线6 条、制版线 1 条。

众一科环环评报告简本

众一科环环评报告简本

众一科环环评报告简本郯城众一科环化工有限公司亚磷酸联产氯甲烷等产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临沂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20__ 3 年年 3 3 月国环评证乙字第 2425 号郯城众一科环化工有限公司亚磷酸联产氯甲烷等产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为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__〕98 号)精神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更好地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本次环评按照《关于发布lt;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gt;的公告》(环境保护部 20__.8.15)中相关要求,编制完成《郯城众一科环化工有限公司亚磷酸联产氯甲烷等产品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一、建设项目概况 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建设项目地点本项目名称为郯城众一科环化工有限公司亚磷酸联产氯甲烷等产品生产项目,拟建厂址位于郯城县城西北的山东郯城经济开发区中的化工能园区内,本项目厂区北临邻郯城经济开发区新路,西面和东面为开发区建设备用地,南面为东干渠,所在区域地势平坦,周边交通便捷,区位条件良好。

附近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

(2)建设项目背景郯城众一科环化工有限公司为新成立公司,位于山东郯城经济开发区内,是一家民营化工企业,主要从事亚磷酸、氯甲烷、氯乙烷、盐酸、氯化氢、亚磷酸二甲酯、水处理剂(PBTCA、ATMP、HEDP)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决定投资 9858 万元,建设亚磷酸联产氯甲烷等产品生产项目。

该项目于 20__ 年 9 月 14 日取得了郯城县发展和改革局投资项目登记备案证明(登记备案号 20__-17)。

化工产业是郯城县的支柱产业,也是郯城县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

郯城县将化工产业确定为郯城经济开发区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经济开发区将充分利用郯城现有的化工优势,以实现循环经济为方向,发展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化工产业集群。

浠水核电厂环评报告简本

浠水核电厂环评报告简本

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湖北核电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项目名称: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评价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束国刚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904 号目录第一章概述1.1 核电厂概况1.2 建设目的1.3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依据1.4 评价标准第二章厂址与环境2.1 厂址地理位置2.2 人口分布2.3 土地利用及资源概况2.4 气象2.5 水文2.6 地质地震2.7 环境质量现状第三章电厂3.1 厂区规划及平面布置3.2 反应堆和蒸汽-电力转换系统3.3 电厂用水和散热系统3.4 输电系统3.5 专设安全设施3.6 放射性废物系统和源项3.7 化学物质排放3.8 生活废物3.9 放射性物质运输第四章电厂施工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第五章电厂运行的环境影响5.1 散热系统和其它非放射性因素的环境影响5.2 正常运行的辐射影响第六章电厂事故的影响6.1 最大可信事故辐射影响6.2 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6.3 其它事故6.4 制定和实施应急计划的可行性第七章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7.1 运行前的环境监测7.2 运行期间的环境监测7.3 运行期间流出物监测第八章厂址筛选第九章电厂建设和运行的效益分析第十章公众参与第十一章结论第一章概述1.1核电厂概况浠水核电厂规划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一次规划,分批建设”的模式,一期工程(一、二号机组)建设两台AP1000核电机组。

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初步拟定于2013年5月31日一号机组主体工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单台机组建设周期为56个月,两台机组间隔8个月,第1台机组商运时间为2018年1月,第2台为2018年9月。

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投资方,并委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前期工作及设计工作。

环境评价报告模板

环境评价报告模板

宜昌中孚化工有限公司新建黄磷及系列磷化工产品项目(2 X 9000吨/年黄磷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及建设周期项目名称:宜昌中孚化工有限公司新建黄磷及系列磷化工产品项目(2X9000吨/ 年黄磷装置)建设地点:重庆市奉节县永乐镇公店村五社建设性质:新建建设期:一年1.2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建设规模:年产工业黄磷18000吨占地面积:31433 m2土地利用情况:项目拟选址为奉节县城市规划的江南片区,其功能为城市n、in类工业区,目前厂址地块为农业用地,项目建设需征地约47亩。

用地规划见附图1。

附图1厂址地理位置图1.3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在充分满足生产工艺流程,方便物料运输的前提下,力争节约土地,并满足环保、安全、卫生、消防等有关规定的要求。

工程平面布置见图2。

C8宫昌田了区OWT至附图2工程平面布置图本项目主要设备一览表见表1表1主要设备一览表2.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2.1能源消耗情况拟建项目燃料和动力消耗如下表2:表2燃料和动力消耗表2.2水的来源、用量和综合利用本工程取水水源为厂区附近长江,拟建设一座600m3的储水池,本项目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均由储水池供给;直流水量57m3/h,污水循环水量130m3/h,清水循环水量84m3/h;清洁循环水总量为107.5m3/h,即:一台磷炉、一座冷却塔、一个循环冷水池、两台循环水泵、二台玻璃钢冷却塔。

界区内排水采用清污分流制,生产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于黄磷生产装置,不外排。

生活污水经生化处理后部分回用于生产,其它用于厂区绿化和附近农田浇灌,不排放。

2.3污染排放情况(1)废气磷矿石和焦炭采用磷炉尾气进行烘干时产生的废气拟采用二级旋风除尘器除尘和一级水浴除尘,经30m高烟囱达标排放。

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为40000Nm3/h (288000X104Nm3/a),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

表3原料烘干污染物排放一览表磷矿石和焦炭筛分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粉尘,拟采用六筒旋风除尘器除尘,经15m 高排气筒达标排放。

穗莞深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穗莞深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08年11月武汉目录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平面示意图1 总论 .............................................................................................................1.1 项目概况...............................................................................................1.2 评价目的...............................................................................................1.3 编制依据...............................................................................................1.4 评价指导思想.......................................................................................1.5 评价范围和评价时段 ...........................................................................1.6 评价内容和评价重点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工程概况..........................................................................................2.2 工程对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3 工程污染源分析 ..............................................................................3 沿线环境概况..............................................................................................3.1 自然环境概况 ..................................................................................3.2 社会经济环境 ..................................................................................3.3 沿线环境概况 ..................................................................................4 污染控制措施及生态保护初步方案 .......................................................4.1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4.2 振动污染控制措施 ..........................................................................4.3 水污染控制措施 ..............................................................................4.4 施工扬尘控制措施4.5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措施...................................................................4.6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5 评价结论......................................................................................................1 总论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工程。

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子午线卡车轮胎扩建项目

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子午线卡车轮胎扩建项目

1总则1.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1.1大气评价等级划分及评价范围根据工程分析,本次评价密炼车间、压延车间和成型车间废气排放速率均没有变化,只是增加了工作时间,硫化车间有少量的废气增加,本次评价以卡车硫化车间烟气中二硫化碳、非甲烷总烃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第i个污染物)。

硫化烟气中二硫化碳的占标率最大,为0.88%,因此确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范围:根据周边环境特点及以往环评,结合气象条件,确定评价范围以厂区中心为中心,向北3公里,向南2公里,向东西各2.5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具体见图1-7-1。

1.1.2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本项目位于大连海湾工业区内,属于声环境3 类功能区,结合工程建设特点及厂址周围环境状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中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本项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噪声评价范围为厂界外1米。

1.1.3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本项目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全部回用,不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HJ/T2.3-1993)有关规定,简要说明废水中的污染物类型和数量,重点分析处理达标回用的可行性。

1.1.4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根据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本项目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是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生产废水、循环水排污水及固废可能对地下水水质产生影响,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本项目为Ⅰ类建设项目。

本项目厂区已进行强夯处理,包气带防污性能为中;场地附近地含水层易污染程度为中;项目所在地填海形成,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等级为不敏感;项目污水全部回用,污水排放强度等级为小。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导则中Ⅰ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标准,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

1.1.5风险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根据本项目物料使用及储存情况,对照《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确定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是以丙烷库为中心半径3公里范围内。

呈贡绿色产业基地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呈贡绿色产业基地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呈贡绿色财产基地区域开发情况影响陈诉书简本宣布单位:昆明市情况科学研究院宣布日期: 2007 年 1 月1.建立项目概述呈贡绿色财产基地是呈贡县人民政府为解决呈贡新城建立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并积极采取呈贡新城筹划区内绿色财产向基地转移而设立。

基地筹划范畴东至大哨大库及云铝收费站,南至平顶山、关山、吴家山、马头山北麓,西至石夹子落水洞及大风垭口,与昆明经济技能财产基地相邻,北至风口山、大山、支锅山、一座山南麓。

用地南北为山地困绕,处于山谷地带,呈东西长、南北短,狭长的不规矩形状,面积约20.2km2。

凭据基地筹划,财产基地定位为以绿色产物加工、生产、展示、研发为一体的呈贡产业园绿色财产园区,重点生长绿色食品业、绿色中药业及相关财产,建成七甸乡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1、绿色食品业:蔬菜、果品等绿色食品加工企业。

加快蔬菜果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步调,重点生长贮运保鲜、果蔬汁等产物及其综合利用,大力大举提高资源利用率。

2、利用云南天然药物资源,生长绿色药品加工业,如:中药材、中成药、药品中间体、生物技能制药。

3、相关财产:清洁能源、绿色质料等财产。

园区位于滇池流域的汇水区范畴内,可用水资源有限,周边植被条件良好,可生长污染小的节水型绿色财产及绿色相关财产,限制对情况有污染或耗水型财产:冶金产业、大中型机器制造产业、化学产业、造纸产业、制革产业、建材产业等。

人口范围:凭据七甸乡水资源容量确定园区的人口在3万人。

2.财产基地污染源废气按财产基地筹划,区域产业用地面积220.7hm2,按区域财产情况,废气污染物主要为生产历程产生的粉尘及燃料使用产生的烟尘、SO2。

粉尘主要为干原料及产物破坏、搅拌、包装等历程产生,在新鲜蔬果加工、乳制品加工等类项目中不会产生,预计此部分污染物产生量不大。

类比本区域粉尘排放量约为5.1t/a。

按达标排放推算废气量,则废气量约4250万标m3/a。

燃料使用产生的污染物方面,按筹划要求,区域采取以电力为主,液化石油为辅的城镇能源结构按筹划要求,区域内产业企业也应使用清洁能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青海省西海(海晏)至察汗诺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青海省西海(海晏)至察汗诺公路工程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调整)规划》(2010-2030年)中“三纵、四横、十连线”中“横一”小沙河至茫崖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横跨海西、海北两州,是区域重要的通州高等级公路,也是青海湖北岸一条重要的政治、经济干线;同时与规划中的西海至白银高速公路衔接,将成为青海省与甘肃省新的高等级出省运输通道,在区域路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工程沿线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西海(海晏)至察汗诺公路工程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和刚察县、海西州天峻县和乌兰县境内。

工程起点位于西海镇东接西海至白银公路,终点位于察汗诺镇与察汗诺至德令哈公路相接。

线路总体走向由东北向西南,路线全长232.16km。

本工程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为26m,分离式路基宽度为13m。

本工程拟定于2016年底开工,于2020年12月建成。

本工程总体投资估算为101.65亿元。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2.1.水环境现状评价水环境保护目标主要为哈尔盖河、布哈河、吉尔孟河、沙柳河和泉吉河(乌哈拉兰曲)等。

根据《青海省水环境功能区划》,路线所经哈尔盖河、泉吉河(乌哈拉兰曲)、布哈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沙柳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吉尔孟河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Ⅰ类标准。

评价期间对沙柳河、布哈河和哈尔盖河进行了水质现状监测,根据其监测结果,沙柳河和布哈河河水水质中各项污染物含量分别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和Ⅱ类标准,河水水质较好。

布哈河河水水质中除SS 含量超标外,其他各项污染物监测结果均可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Ⅱ类标准。

通过刚察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井水质监测数据表明,地下水水质完全满足Ⅲ类标准,地下水水质情况良好。

2.2.环境空气现状评价本次评价通过对项目沿线200m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实地踏勘与调查,工程沿线除起点西海镇有火力发电厂外,其余路段沿线没有大型的工业污染源。

沿线环境空气质量主要受人群活动以及现状公路汽车尾气等影响。

根据《青海省2014年环境状况公报》:“2014年,全省重点城镇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29、24和106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和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二级标准,超标倍数为0.51”。

2.3.声环境现状评价(1)本次环评共设置德州村等6处噪声常规监测点。

监测结果表明,6处监测点的噪声监测结果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敏感点声环境质量总体上较好。

(2)本次环评在德州村(K28+050)处进行了24h连续监测,监测结果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2类标准的要求,根据该处车流量统计结果,目前G315车流量昼夜比约为4.8:1。

2.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根据《青海植被》分区划分来看,本工程位于青海东北部温性草原亚区中的环湖高寒灌丛、高寒草甸草原小区。

通过实地踏勘调查沿线植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被样方进行调查,并建立遥感解译标志。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遥感卫片解译结果可知,K0+000~K170路段主要分布草甸草原,主要建群种为高山嵩草、矮嵩草、短花针茅、紫花针茅等组成。

其中K38~K75、K82~K112路段沿青海湖周边分布有大量农田,以栽培农作物植被为主。

沿线河滩地分布灌丛植被,部分退耕还林区域种植灌木林,主要为黑刺、红柳、沙棘灌丛。

K170~K205路段主要分布草甸植被,主要建群种为高山嵩草、矮嵩草。

K205~K225翻越关角山路段主要分布草甸植被,主要建群种为高山嵩草、矮嵩草。

草甸植被中镶嵌有灌丛,主要为金露梅+毛枝山居柳灌丛。

K225~K232+160路段两侧山谷植被以针茅、芨芨草等为优势的高寒草原为主。

根据调查、咨询和查阅相关动物资料,并走访了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部门和工程沿线居民了解到,近年来,由于拟建公路与G315线、青藏铁路同一个走廊带,所在区域人类活动频繁,项目沿线评价范围内野生动物的数量大为减少,而本工程K49+150~K51+900路段穿越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K40~K60路段分布有普氏原羚,也是普氏原羚重要栖息地。

本工程K20~K213路段穿越青海湖裸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工程跨越的布哈河、吉尔孟河、泉吉河、沙柳河、哈尔盖河等,主要是青海湖裸鲤洄游产卵区域。

3.环境影响评价3.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期:①工程全线永久占地1257.34hm2,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有关保护耕地和草场的制度要求以及青海省有关文件规定,对受影响户进行安置、补偿后,不会对受影响户的日常生活带来明显不利影响。

②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报文物局审核,并协同文物保护主管部门,进行地下文物的勘查工作。

若发现工程施工范围内有文物古迹,需由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发掘,并取得文物部门的审批后方可施工。

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文物古迹应立即停工,保护好发掘现场,并上报文物部门,由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发掘后,再行开工。

在严格落实上述措施的前提下,工程的建设不会对工程沿线各处文物保护目标产生不利影响。

③为了将本工程对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拟采用合理安排施工车辆走行路线;施工作业面设置安全围栏;提前与有关部门联系确定工程施工现场水电管线的接引方案等措施。

在严格落实上述措施的前提下,本工程施工期对工程沿线居民生活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

(2)营运期:本项目的建设,将极大的完善项目影响区域的交通网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得到充分挖掘。

另外,项目周边风景名胜较多,如青海湖、原子城、青海湖沙岛、鸟岛等,本工程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环境,更加有利于区域旅游事业的发展。

本工程在设计中已为沿线居民出行留有的充足的通道,不会影响沿线居民的正常出行。

3.2.水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期:本工程施工期对地表水的影响范围较小,主要集中在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施工场地范围内的污水、施工材料的堆放和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后对地表水的影响较小。

本工程在K84+100~K85+600穿越刚察县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距取水口(水井)最近距离为540m,位于取水口下游。

由于取水口属于水井,工程位于取水井下游,工程主要以桥梁形式跨越沙柳河,通过做好水环境保护措施,工程建设对水源保护区影响小。

不得在K84+100~K85+600位于刚察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路段和在K73-K76和K103-K116之间位于青海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内的路段以及位于K20~K213之间的青海湖裸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路段的水体两侧设置施工营地等临时占地。

在施工营地附近设防渗旱厕来处理生活污水,施工结束后覆土掩埋。

严禁生活污水排入哈尔盖河、沙柳河、泉吉河(乌哈拉兰曲)、吉尔孟河和布哈河等河流。

(2)营运期:工程沿线服务区及停车区设置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用于站区及公路绿化;收费站设置防渗化粪池定期清掏肥田。

在严格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水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本工程营运期对工程沿线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3.3.环境风险事故分析根据现场调查分析,本工程沿线的环境风险敏感路段主要包括:拟建公路主要跨越的河流;K84+100~K85+600穿越刚察县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K20-K213路段穿越青海湖裸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K49+150~K51+900路段穿越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K73~K76和K103~K106穿越青海湖国家风景名胜区。

公路建成营运后,化学有毒有害物品的运输不可避免,项目存在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

经预测可知,敏感路段发生风险事故概率较低,但是一旦这种事故发生,其造成的环境破坏可能极其严重。

因此应加强环境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做好风险应急预案。

对于以上敏感路段,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公路管理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公路风险应急预案;做好在刚察县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K84+740桥梁、跨越哈尔盖河的K48+820 和K49+550等2座大桥、跨越泉吉河(乌哈拉兰曲)的K111+430桥梁、跨越布哈河的K170+560的桥梁以及跨越布哈河支流的K163+222和K172+990的桥梁设置桥面径流收集设施以及对距离布哈河较近的K173+900~ K175+000的伴河路段,建议对路基防撞护栏进行加强设计,并对上述路段路基边沟进行封闭和防渗处理。

本工程建成后,建设单位通过加强管理,各敏感路段发生环境风险事故的可能性小。

3.4.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施工期:只要做好施工期道路洒水抑尘、沥青拌合设备选型得当和施工场所的优化选址及防尘管理工作,公路施工对环境空气和保护目标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2)营运期:类比国内同类已竣工公路项目,各敏感点处环境空气中NO2含量,在公路营运近、中、远期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对应标准。

本工程沿线共设置收费站7处,服务区4处,1处停车区,沿线服务设施需要安装锅炉采暖。

采暖锅炉应采用环保型锅炉,并且保证锅炉废气达标排放,并且锅炉高度要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中对烟囱高度的要求。

因此,工程营运后沿线服务设施内工作人员采暖不会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3.5.声环境影响评价(1)施工期:施工噪声将对沿线声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噪声影响昼间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77m范围内,夜间将主要出现在距施工场地456m范围内。

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的热水农四队、切察村、潘保村、贡麻村、农场三队和沙土贡巴村距路中心线距离均小于100m,距本工程较近。

故公路施工机械噪声对沿线评价范围内各敏感点的声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夜间施工噪声影响将超标。

因此,在上述路段昼间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各敏感点路段禁止夜间(22:00~次日8:00)施工,施工噪声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是短暂的,将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2)营运期:根据表4.6-8的计算结果可知,工程营运近期,沿线敏感点除热水农四队4a 类区夜间超标1.0 dB(A)外,其余敏感点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相应标准要求;工程营运中期,热水农四队(4a类和2类区)、切察村(2类区)、潘保村(2类区)、贡麻村(2类区)、农场三队(4a类和2类区)和沙土贡巴(2类区)夜间均有超标,超标量为0.3~3.1dB(A),昼间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工程营运远期,切察村(2类区)和潘保村(2类区)昼间均超标2.2 dB(A),其余敏感点昼间均满足相应标准要求;热水农四队(4a类和2类区)、切察村(2类区)、贡麻村(2类区)、农场三队(4a类和2类区)、沙土贡巴(2类区)和吉尔孟乡(2类区)夜间均有超标,超标量为1.7~5.9dB(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